CN217920953U - 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0953U
CN217920953U CN202221623605.2U CN202221623605U CN217920953U CN 217920953 U CN217920953 U CN 217920953U CN 202221623605 U CN202221623605 U CN 202221623605U CN 217920953 U CN217920953 U CN 217920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ottom wheel
main body
car bottom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236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朝富
洪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ongda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ongd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ongd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ongd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236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0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0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0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包括有:轿底梁,轿底梁包括主体和主体上向外延伸的延伸板;连接件,其一端连接在主体上;轿底轮组件,包括安装架和设置在安装架两端的轿底轮,安装架连接在延伸板上,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安装架相连;且轿底轮与主体之间具有一水平距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轿底轮组件直接悬挂于轿底梁上,使轿底轮与主体之间的距离较小,即轿底轮与导轨较近,减少轿厢偏载引起的弯矩,提高轿厢乘坐舒适度;且在轿底梁与安装架之间设置连接件,进而使轿底轮通过主体和延伸板共同支撑,可防止两端轿底轮左右摇晃,保证轿厢平衡。

Description

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轿底梁是轿厢的基础,作为轿厢的承载支架,在实际安装运行中,电梯轿厢置于轿底梁上,在轿底梁上设置导靴,在曳引机的牵引拉伸作用下使轿厢沿导轨升降。
现有的轿底轮与轿底梁通常安装在轿厢的底部,由于导靴安装在轿底梁上,钢丝绳绕设在轿底轮上,通过曳引机牵引实现轿厢的升降,为了使钢丝绳与导轨不相干涉,这就导致轿底轮与导轨之间的距离较远,轿厢偏载引起的弯矩大,轿厢易摇晃,乘坐舒适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轿底轮安装稳定,轿厢运行平稳的轿底轮悬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包括有:
轿底梁,所述轿底梁包括主体和所述主体上向外延伸的延伸板;
连接件,其一端连接在所述主体上;
轿底轮组件,包括安装架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两端的轿底轮,所述安装架连接在所述延伸板上,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相连;且所述轿底轮与所述主体之间具有一水平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板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安装架与所述主体呈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为槽钢,所述延伸板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包括顶梁、底梁及连接所述顶梁和底梁的多个连接梁,所述顶梁连接在所述延伸板上,所述轿底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梁包括沿所述顶梁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和第三连接梁,且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三连接梁呈对称设置,两所述轿底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三连接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梁上设有支撑梁,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支撑梁上,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顶梁呈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设置有两个,两所述连接件呈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梁的两侧,且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三连接梁分别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一连接梁和两所述第三连接梁呈对称地设置在所述顶梁的两侧,两所述第一连接梁之间及两所述第三连接梁之间设有挡杆,所述挡杆与所述轿底轮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底梁的长度大于等于两所述轿底轮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限位板,多个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该轿底轮组件直接悬挂于轿底梁上,使轿底轮与主体之间的距离较小,即轿底轮与导轨较近,减少轿厢偏载引起的弯矩,提高轿厢乘坐舒适度;且在轿底梁与安装架之间设置连接件,进而使轿底轮通过主体和延伸板共同支撑,可防止两端轿底轮左右摇晃,保证轿厢平衡;此外,将轿底轮设置在安装架中,绕设在轿底轮上的钢丝绳具有侧面和底面限位,防止钢丝绳脱离轿底轮槽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轿底轮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轿底轮悬挂装置实际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轿底梁及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连接件及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连接件及轿底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轿底梁;110、主体;120、延伸板;
200、连接件;
300、轿底轮组件;310、安装架;311、顶梁;312、底梁;313、第一连接梁;314、第二连接梁;315、第三连接梁;316、支撑梁;317、挡杆;320、轿底轮;
400、限位板;
500、轿厢;600、钢丝绳;700、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7所示,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包括有:轿底梁100,所述轿底梁100包括主体110和所述主体110上向外延伸的延伸板120;连接件200,其一端连接在所述主体110上;轿底轮组件300,包括安装架310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0两端的轿底轮320,所述安装架310连接在所述延伸板120上,所述连接件200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310相连;且所述轿底轮320与所述主体110之间具有一水平距离。
具体地,轿底梁100设置在轿厢500的底部,作为轿厢500的底部支撑,主体110两侧上均有延伸板120,轿底梁100通过该延伸板120与轿厢500连接,且将轿底轮组件300安装在较宽一侧的延伸板120上,进而实现轿底轮320悬挂于轿底梁100上,使轿底轮320与主体110之间的距离L较小,且将轿底轮320与轿底梁100结合呈一体,便于整体的安装;且在轿底梁100与安装架310之间设置连接件200,进而使轿底轮320通过主体110和延伸板120共同支撑,保证轿底轮320安装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延伸板120沿所述主体1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安装架310与所述主体110呈平行设置。即安装架310两端的轿底轮320沿轿底梁100的长度方向设置,以保证两轿底轮320位于轿厢500两侧的中心处,可防止两端轿底轮320左右摇晃,保证轿厢500平衡。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10为槽钢,所述延伸板120设置在所述主体110的顶部,所述连接件200设置在所述主体110的底部,即延伸板120与连接件200从上至下依次设置,进而实现对安装架310的多点固定,保证轿底轮320支撑稳定性。
如图6所示,所述安装架310包括顶梁311、底梁312及连接所述顶梁311和底梁312的多个连接梁,所述顶梁311连接在所述延伸板120上,所述轿底轮3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梁上。实际安装时,顶梁311沿延伸板120的长度方向设置,顶梁311通过螺栓与延伸板120连接,顶梁311、底梁312及连接梁合围成一可容纳轿底轮320的框架,连接件200安装在安装架310中部的连接梁上。
具体地,所述连接梁包括沿所述顶梁31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梁313、第二连接梁314和第三连接梁315,且所述第一连接梁313和第三连接梁315呈对称设置,两所述轿底轮32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梁313和第三连接梁315上。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梁313和第三连接梁315分别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一连接梁313和两所述第三连接梁315呈对称地设置在所述顶梁311的两侧,即轿底轮320通过转轴连接在两第一连接梁313和两第三连接梁315上。
此外,在所述第二连接梁314上设有支撑梁316,所述连接件200连接在所述支撑梁316上,且所述连接件200与所述顶梁311呈垂直设置。优选地,所述连接件200设置有两个,两所述连接件200呈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梁314的两侧,且所述连接件200连接在所述主体110的中部,以保证两端轿底轮320的平衡。
其中,两所述第一连接梁313之间及两所述第三连接梁315之间设有挡杆317,所述挡杆317与所述轿底轮32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底梁312的长度大于等于两所述轿底轮320之间的距离,防止绕设在轿底轮320上的钢丝绳600脱离。即挡杆317和底梁312分别形成底部与侧向防跳装置,防止钢丝绳600脱离轿底轮320槽口。
该轿底轮悬挂装置还包括多个限位板400,多个所述限位板400设置在所述主体110的两端上。实际安装时,两限位板400位于轿厢500的两侧,保证两轿底轮320呈对称地设置在轿厢500的两侧。
本方案中,该轿底轮悬挂装置通过将轿底轮320直接悬挂在轿底梁100上,轿底梁100通过导靴与井道导轨700相接,即轿底轮320与导轨700之间的距离较近,减少轿厢500偏载引起的弯矩,提高轿厢500乘坐舒适度;且轿厢500的自重及钢丝绳600提拉的载荷重量均作用于导轨700上,保证轿厢500支撑稳定性。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轿底梁,所述轿底梁包括主体和所述主体上向外延伸的延伸板;
连接件,其一端连接在所述主体上;
轿底轮组件,包括安装架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两端的轿底轮,所述安装架连接在所述延伸板上,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相连;且所述轿底轮与所述主体之间具有一水平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安装架与所述主体呈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槽钢,所述延伸板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顶梁、底梁及连接所述顶梁和底梁的多个连接梁,所述顶梁连接在所述延伸板上,所述轿底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包括沿所述顶梁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和第三连接梁,且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三连接梁呈对称设置,两所述轿底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三连接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梁上设有支撑梁,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支撑梁上,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顶梁呈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有两个,两所述连接件呈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梁的两侧,且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三连接梁分别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一连接梁和两所述第三连接梁呈对称地设置在所述顶梁的两侧,两所述第一连接梁之间及两所述第三连接梁之间设有挡杆,所述挡杆与所述轿底轮之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的长度大于等于两所述轿底轮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限位板,多个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端上。
CN202221623605.2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 Active CN217920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3605.2U CN217920953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3605.2U CN217920953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0953U true CN217920953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5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23605.2U Active CN217920953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0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134491A1 (fr) Système de cadre support de cabine d'ascenseur
CA2429084A1 (en) Elevator safety plank assembly
JP4549616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3727933B (zh) 电梯轿厢以及具备该轿厢的电梯
JP2004142927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17920953U (zh) 一种轿底轮悬挂装置
JP5065766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5001013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20150022917A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207861677U (zh) 一种反绳轮上置型背包式别墅电梯轿架结构
JP4825368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07792434U (zh) 无机房直角开门电梯曳引驱动装置
CN207390765U (zh) 一种乘客电梯的轿架
CN208761935U (zh) 一种杠杆式电梯补偿链平衡机构
CN208577311U (zh) 曳引机安装梁结构
CN206901547U (zh) 无机房电梯的一体式下梁
CN217867585U (zh) 一种补偿绳轿底减振结构
CN217264122U (zh) 一种电梯轿架的上梁结构
CN209974053U (zh) 一种对重导向机架装置及无机房电梯
CN218909528U (zh) 顶吊式2:1曳引驱动无机房乘客电梯
CN215626037U (zh) 一种别墅梯曳引机布置结构
JPH0130465Y2 (zh)
CN217201568U (zh) 一种适用于4比1绕绳比的电梯对重装置
CN213569052U (zh) 电梯用对重框架结构
CN218909526U (zh) 底托式4:1曳引驱动无机房载货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