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7340U - 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7340U
CN217907340U CN202222326396.1U CN202222326396U CN217907340U CN 217907340 U CN217907340 U CN 217907340U CN 202222326396 U CN202222326396 U CN 202222326396U CN 217907340 U CN217907340 U CN 217907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shaft
connecting section
paddle
contain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63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蒙伟亮
黄华勇
高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263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7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7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7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至少两个搅拌桨,搅拌轴和容器体的底壁转动连接,至少两个搅拌桨套设在搅拌轴上并沿容器体的高度方向上下分布,搅拌轴能够带动至少两个搅拌桨同步转动。相较于仅在容器体内底部设置一个搅拌桨,多个搅拌桨搅动区域增加,可以直接搅动更多液体,带动容器体内底部、中部甚至上部的液体充分流动,从而使食材更均匀地分布在液体中,提高搅拌效果。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养生壶等液体加热容器体中,为方便食材在液体内均匀分布,在壶身内底部配置了搅拌桨,通过搅拌桨搅动液体内的食材。但当前搅拌桨的搅拌效果较差,很难带动浮在液体中部或上部的食材充分散开,食材分布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以至少解决搅拌桨搅拌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至少两个搅拌桨,搅拌轴和容器体的底壁转动连接,至少两个搅拌桨套设在搅拌轴上并沿容器体的高度方向上下分布,搅拌轴能够带动至少两个搅拌桨同步转动。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和搅拌组件,搅拌轴能够同步带动至少两个搅拌桨转动,并且至少两个搅拌桨沿容器体的高度方向上下分布,相较于仅在容器体内底部设置一个搅拌桨,多个搅拌桨搅动区域增加,可以直接搅动更多液体,带动容器体内底部、中部甚至上部的液体充分流动,从而使食材更均匀地分布在液体中,提高搅拌效果。
另外,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搅拌桨与搅拌轴可拆卸连接。有利于依据液体的高度,需要搅拌的液体的浓稠度等等,在搅拌轴上套设适当数量的搅拌桨或者在搅拌轴的适当位置套设搅拌桨,例如在容器体内液位较低时,仅安装一个或两个搅拌桨,避免部分搅拌桨外露影响感观。而且,方便独立拆卸下搅拌桨进行清洗,也方便清洗搅拌轴,避免食材残渣等杂质堆积在搅拌桨和搅拌轴的缝隙处而影响饮品健康。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搅拌桨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搅拌桨和位于底部的第二搅拌桨,第二搅拌桨的顶部具有避让通孔,搅拌轴的顶部伸出避让通孔以与第一搅拌桨相连接。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至少两个搅拌桨中位于顶部的搅拌桨为第一搅拌桨,位于底部的搅拌桨的第二搅拌桨,这里默认最顶部和最底部,在第二搅拌桨的顶部开设供搅拌轴穿过的避让通孔,第一搅拌桨与伸出避让通孔的搅拌轴连接,连接简单方便,而且有利于搅拌轴带动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轴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为非回转体,第一搅拌桨的转动中心处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套设在第一连接段的外周并与第一连接段相适配。有利于搅拌轴带动第一搅拌桨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的开口处具有向外且周向延伸的第一容纳槽,搅拌轴还包括位于第一连接段下方且周向分布的第二容纳槽,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套设在第二容纳槽内,并与第一容纳槽的槽壁抵接配合。
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受压抵接在搅拌轴和第一搅拌桨之间,并受限于第一容纳槽的槽壁和第二容纳槽的槽壁,提高了第一搅拌桨和搅拌轴的连接牢固度,避免第一搅拌桨轻易脱离搅拌轴。而且,可以利用第一密封圈密封搅拌轴和第一搅拌桨之间的间隙,避免外界食物残渣等杂质进入该间隙中,保证液体饮用健康。此外,将第一容纳槽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开口处的外周,方便加工的同时,在第一搅拌桨套设在搅拌轴上的过程中,第一搅拌桨不会与套设在第二容纳槽内的第一密封圈发生抵接干涉,在第一搅拌桨套设到位后,第一密封圈才会伸入第一容纳槽与其槽壁抵接配合,安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轴还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连接段的横截面面积,第二连接段为非回转体;第二搅拌桨的转动中心处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安装槽,避让通孔设置在第二安装槽的顶壁上,第二安装槽套设在第二连接段的外周并与第二连接段相适配。
在这些实施例中,搅拌轴中位于底部的第二连接段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位于顶部的第一连接段的横截面面积,搅拌轴可以大体呈锥形,方便不同高度处的搅拌轴从上往下顺利套设并卡设在搅拌轴的对应位置。第二连接段为非回转体,与第二搅拌桨的第二安装槽相适配,保证搅拌轴可以带动第二搅拌桨同步转动。在安装第二搅拌桨的过程中,将第二搅拌桨从上往下套设在搅拌轴上,搅拌轴伸入第二安装槽并伸出避让通孔,直至第二安装槽的顶壁与第二连接段抵接配合,并套设在第二连接段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槽的开口处具有向外且周向延伸的第三容纳槽,搅拌轴还包括位于第二连接段下方且周向分布的第四容纳槽,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套设在第四容纳槽内,并与第三容纳槽的槽壁抵接配合。
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受压抵接在搅拌轴和第二搅拌桨之间,并受限于第三容纳槽的槽壁和第四容纳槽的槽壁,提高了第二搅拌桨和搅拌轴的连接牢固度,避免第二搅拌桨轻易脱离搅拌轴。而且,可以利用第二密封圈密封搅拌轴和第二搅拌桨之间的间隙,避免外界食物残渣等杂质进入该间隙中,保证液体饮用健康。此外,将第三容纳槽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开口处的外周,方便加工的同时,在第二搅拌桨套设在搅拌轴上的过程中,第二搅拌桨不会与套设在第四容纳槽内的第二密封圈发生抵接干涉,在第二搅拌桨套设到位后,第二密封圈才会伸入第三容纳槽与其槽壁抵接配合,安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的顶部边缘具有第一弧形过渡面。避免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套设在搅拌轴上的过程中与顶部的第一连接段发生磕碰而划伤或损坏搅拌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轴还包括位于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的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的底部边缘与第二连接段的顶部边缘之间具有向外且向下弯曲的第二弧形过渡面,第二弧形过渡面围绕第三连接段周向分布,第二安装槽的顶壁与第二弧形过渡面相贴合。在套装第二搅拌桨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下放第二搅拌桨直至第二安装槽的顶壁抵在第二弧形过渡面上,可以快速装配到位,而且第二弧形过渡面可以有效支撑第二安装槽的顶壁,进而支撑第二搅拌桨,避免第二搅拌桨落在容器体的底壁上而在转动后划伤容器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搅拌桨包括两个第一搅拌叶,两个第一搅拌叶分布在搅拌轴相对的两侧,第二搅拌桨包括两个第二搅拌叶,两个第二搅拌叶分布在搅拌轴相对的两侧。相对于单叶的搅拌桨,搅拌幅度更大,搅拌更充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搅拌轴的周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搅拌桨的搅拌叶等间距分布。即俯视搅拌轴,在搅拌轴的周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搅拌叶所对应的圆心角相同,提高搅拌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容器体可拆卸放置在底座上,底座内设置有驱动元件和与驱动元件相连的联轴器,联轴器与搅拌轴可拆卸连接。在容器体放置在底座上后,联轴器与搅拌轴相连接,通过驱动单元驱动联轴器转动,进而驱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桨转动。
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的实施而得知。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拆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一个局部拆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另一个局部拆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局部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1至图6附图标号说明:
10容器体,110发热盘,120发热盘密封圈,130温控器,140容器底盖,
20搅拌轴,210第一连接段,211第一弧形过渡面,220第二容纳槽,230第二连接段,240第四容纳槽,250第三连接段,251第二弧形过渡面,
30第一搅拌桨,310第一安装槽,320第一容纳槽,
40第二搅拌桨,410避让通孔,420第二安装槽,430第三容纳槽,
50第一密封圈,
60第二密封圈,
70底座,710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物将是清楚的。例如,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在此阐述的那些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的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那样被改变。此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明,本领域已知的特征的描述可被省略。
在此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描述的示例。相反,已提供在此描述的示例,以仅示出实现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可行方式,所述许多可行方式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中的任何一个以及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
尽管在此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相反,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进行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在此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在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底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其间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相反,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其他元件。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不将用于限制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说明存在叙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术语“多个”代表两个以及两个以上中的任一数量。
本申请中的“上方”、“下方”、“顶部”和“底部”等方位词的限定,除特别说明以图示中方位为准外,均是基于产品处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方位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由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之后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在此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和本实用新型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被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地解释。
相关技术的养生壶中搅拌桨只有一个,且靠近容器体10的底部,烹饪过程中将沉淀在底部的食材搅拌转动,使其均匀受热,但是只能搅动沉淀在底部的食材,浮在液体中间或者上面的食材无法搅动。此外,放置长时间后食材也会沉淀在底部,此时需要启动搅拌功能来实现食材与汤均匀分布,但底部搅拌桨无法带动上方的食材。如果是直接从壶体中倒出食用时,先倒出的是汤汁,后倒出的才是食材,用户体验感会大大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6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10;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20和至少两个搅拌桨,搅拌轴20和容器体10的底壁转动连接,至少两个搅拌桨套设在搅拌轴20上并沿容器体10的高度方向上下分布,搅拌轴20能够带动至少两个搅拌桨同步转动。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10和搅拌组件,搅拌轴20能够同步带动至少两个搅拌桨转动,并且至少两个搅拌桨沿容器体10的高度方向上下分布,相较于仅在容器体10内底部设置一个搅拌桨,多个搅拌桨搅动区域增加,可以直接搅动更多液体,带动容器体10内底部、中部甚至上部的液体充分流动,从而使食材更均匀地分布在液体中,提高搅拌效果。从而避免倒出食物的过程中,先倒出汤汁后倒出食材的情况发生,而且有利于在烹饪过程中均匀加热均布在汤汁内的食材。此外,搅拌轴20带动至少两个搅拌桨同步转动,驱动结构简单,方便操控。
其中,搅拌桨的数量可以依据容器体10的高度、容器体10内液位高度等等进行设计。可以同时利用位于容器体10底部的搅拌桨、位于容器体10中部的搅拌桨和位于容器体10上部的搅拌桨进行搅拌,充分搅拌容器体10内液体和食材;也可以利用容器体10底部的搅拌桨和位于容器体10中部的搅拌桨进行搅拌,搅拌桨直接推动大量液体流动,从而带动容器体10上部的液体也较为快速且大幅度流动,进而较为充分地搅拌食材。如图5和图6所示,搅拌桨的数量为两个,分布在容器体10的内底部和偏中部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搅拌桨与搅拌轴20可拆卸连接。有利于依据液体的高度,需要搅拌的液体的浓稠度等等,在搅拌轴20上套设适当数量的搅拌桨或者在搅拌轴20的适当位置套设搅拌桨,例如在容器体10内液位较低时,仅安装一个或两个搅拌桨,避免部分搅拌桨外露影响感观。而且,方便独立拆卸下搅拌桨进行清洗,也方便清洗搅拌轴20,避免食材残渣等杂质堆积在搅拌桨和搅拌轴20的缝隙处而影响饮品健康。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搅拌桨也可以与搅拌轴20固定连接。
对于至少两个搅拌桨的连接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至少两个搅拌桨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搅拌桨30和位于底部的第二搅拌桨40,第二搅拌桨40的顶部具有避让通孔410,搅拌轴20的顶部伸出避让通孔410以与第一搅拌桨30相连接。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至少两个搅拌桨中位于顶部的搅拌桨为第一搅拌桨30,位于底部的搅拌桨的第二搅拌桨40,这里默认最顶部和最底部,在第二搅拌桨40的顶部开设供搅拌轴20穿过的避让通孔410,第一搅拌桨30与伸出避让通孔410的搅拌轴20连接,连接简单方便,而且有利于搅拌轴20带动第一搅拌桨30和第二搅拌桨40同步转动。
其中,搅拌桨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搅拌桨30和第二搅拌桨40,搅拌桨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或多个,例如还包括在第一搅拌桨30和第二搅拌桨40之间的第三搅拌桨、第四搅拌桨等等。为方便连接,除第一搅拌桨30外,其余搅拌桨的转动中心的顶部可以均具有供转轴伸出的避让通孔410,搅拌轴20将至少两个搅拌桨穿接在一起。
对于第一搅拌桨30和搅拌轴20的连接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搅拌轴20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连接段210,第一连接段210为非回转体,第一搅拌桨30的转动中心处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安装槽310,第一安装槽310套设在第一连接段210的外周并与第一连接段210相适配。有利于搅拌轴20带动第一搅拌桨30同步转动。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连接段210的横截面呈D字形或者跑道形等等。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安装槽310的开口处具有向外且周向延伸的第一容纳槽320,搅拌轴20还包括位于第一连接段210下方且周向分布的第二容纳槽220,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圈50,第一密封圈50套设在第二容纳槽220内,并与第一容纳槽320的槽壁抵接配合。第一密封圈50受压抵接在搅拌轴20和第一搅拌桨30之间,并受限于第一容纳槽320的槽壁和第二容纳槽220的槽壁,提高了第一搅拌桨30和搅拌轴20的连接牢固度,避免第一搅拌桨30轻易脱离搅拌轴20。而且,可以利用第一密封圈50密封搅拌轴20和第一搅拌桨30之间的间隙,避免外界食物残渣等杂质进入该间隙中,保证液体饮用健康。此外,将第一容纳槽320设置在第一安装槽310开口处的外周,方便加工的同时,在第一搅拌桨30套设在搅拌轴20上的过程中,第一搅拌桨30不会与套设在第二容纳槽220内的第一密封圈50发生抵接干涉,在第一搅拌桨30套设到位后,第一密封圈50才会伸入第一容纳槽320与其槽壁抵接配合,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段210的顶部边缘具有第一弧形过渡面211。避免第一搅拌桨30和第二搅拌桨40套设在搅拌轴20上的过程中与顶部的第一连接段210发生磕碰而划伤或损坏搅拌轴20。
对于第二搅拌桨40和搅拌轴20的连接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搅拌轴20还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二连接段230,第二连接段23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连接段210的横截面面积,第二连接段230为非回转体;第二搅拌桨40的转动中心处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安装槽420,避让通孔410设置在第二安装槽420的顶壁上,第二安装槽420套设在第二连接段230的外周并与第二连接段230相适配。
在这些实施例中,搅拌轴20中位于底部的第二连接段23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位于顶部的第一连接段210的横截面面积,搅拌轴20可以大体呈锥形,方便不同高度处的搅拌轴20从上往下顺利套设并卡设在搅拌轴20的对应位置。第二连接段230为非回转体,与第二搅拌桨40的第二安装槽420相适配,保证搅拌轴20可以带动第二搅拌桨40同步转动。在安装第二搅拌桨40的过程中,将第二搅拌桨40从上往下套设在搅拌轴20上,搅拌轴20伸入第二安装槽420并伸出避让通孔410,直至第二安装槽420的顶壁与第二连接段230抵接配合,并套设在第二连接段230的外周。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槽420的开口处具有向外且周向延伸的第三容纳槽430,搅拌轴20还包括位于第二连接段230下方且周向分布的第四容纳槽240,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60,第二密封圈60套设在第四容纳槽240内,并与第三容纳槽430的槽壁抵接配合。第二密封圈60受压抵接在搅拌轴20和第二搅拌桨40之间,并受限于第三容纳槽430的槽壁和第四容纳槽240的槽壁,提高了第二搅拌桨40和搅拌轴20的连接牢固度,避免第二搅拌桨40轻易脱离搅拌轴20。而且,可以利用第二密封圈60密封搅拌轴20和第二搅拌桨40之间的间隙,避免外界食物残渣等杂质进入该间隙中,保证液体饮用健康。此外,将第三容纳槽430设置在第二安装槽420开口处的外周,方便加工的同时,在第二搅拌桨40套设在搅拌轴20上的过程中,第二搅拌桨40不会与套设在第四容纳槽240内的第二密封圈60发生抵接干涉,在第二搅拌桨40套设到位后,第二密封圈60才会伸入第三容纳槽430与其槽壁抵接配合,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搅拌轴20还包括位于第一连接段210和第二连接段230之间的第三连接段250,第三连接段250的底部边缘与第二连接段230的底部边缘之间具有向外且向下弯曲的第二弧形过渡面251,第二弧形过渡面251围绕第三连接段250周向分布,第二安装槽420的顶壁与第二弧形过渡面251相贴合。在套装第二搅拌桨40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下放第二搅拌桨40直至第二安装槽420的顶壁抵在第二弧形过渡面251上,可以快速装配到位,而且第二弧形过渡面251可以有效支撑第二安装槽420的顶壁,进而支撑第二搅拌桨40,避免第二搅拌桨40落在容器体10的底壁上而在转动后划伤容器体10。此外,第二弧形过渡面251不具有棱角,可避免与第二搅拌桨40发生磕碰而被划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搅拌桨30包括两个第一搅拌叶,两个第一搅拌叶分布在搅拌轴20相对的两侧,第二搅拌桨40包括两个第二搅拌叶,两个第二搅拌叶分布在搅拌轴20相对的两侧。相对于单叶的搅拌桨,搅拌幅度更大,搅拌更充分。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搅拌桨也可以仅具有一个搅拌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搅拌轴20的周向上任意相邻的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之间的夹角在0°至180°之间。例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在搅拌轴20的周向上的夹角为90°,第一搅拌桨30和第二搅拌桨40呈十字形分布,从而在搅拌轴20转动时,两个搅拌桨在搅拌轴20周向的四个方位搅动液体。再例如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在搅拌轴20的周向上的夹角为0°,第一搅拌桨30和第二搅拌桨40上下对齐分布,从而在搅拌轴20转动时,两个搅拌桨在搅拌轴20相对的两侧大面积搅动液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搅拌轴20的周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搅拌桨的搅拌叶等间距分布。即俯视搅拌轴20,在搅拌轴20的周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搅拌叶所对应的圆心角相同,提高搅拌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70,容器体10可拆卸放置在底座70上,底座70内设置有驱动元件和与驱动元件相连的联轴器710,联轴器710与搅拌轴20可拆卸连接。在容器体10放置在底座70上后,联轴器710与搅拌轴20相连接,通过驱动单元驱动联轴器710转动,进而驱动搅拌轴20带动搅拌桨转动。
进一步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发热盘110、设置在发热盘110和容器体10侧壁之间的发热盘密封圈120、设置在发热盘110底部的温控器130以及从外围罩住温控器130并支撑容器体10的容器底盖140。发热盘110构造成容器体10的底壁,发热盘110的下方设置发热管,发热管和温控器130均与底座70上的电源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增加一个或多个搅拌桨使其转动时可以均匀搅动容器体10内更多的食材,使食材可以在液体上中下三层均匀分布,有利于在倒出饮用时,食材和汤汁均匀混合倒出。另外,当长时间保温造成沉淀时,还可以单启动搅拌功能来避免食材与汤汁严重分离,解决食材在倒出饮用时汤汁与食材分离严重的问题。
虽然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应当理解,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这些修改和变型仍将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
容器体(10);
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20)和至少两个搅拌桨,所述搅拌轴(20)和所述容器体(10)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搅拌桨套设在所述搅拌轴(20)上并沿所述容器体(10)的高度方向上下分布,所述搅拌轴(20)能够带动所述至少两个搅拌桨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搅拌桨与所述搅拌轴(20)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搅拌桨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搅拌桨(30)和位于底部的第二搅拌桨(40),所述第二搅拌桨(40)的顶部具有避让通孔(410),所述搅拌轴(20)的顶部伸出所述避让通孔(410)以与所述第一搅拌桨(30)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0)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连接段(210),所述第一连接段(210)为非回转体,所述第一搅拌桨(30)的转动中心处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安装槽(310),所述第一安装槽(310)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310)的开口处具有向外且周向延伸的第一容纳槽(320),所述搅拌轴(2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下方且周向分布的第二容纳槽(220),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圈(50),所述第一密封圈(50)套设在所述第二容纳槽(220)内,并与所述第一容纳槽(320)的槽壁抵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0)还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二连接段(230),所述第二连接段(23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二连接段(230)为非回转体;
所述第二搅拌桨(40)的转动中心处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安装槽(420),所述避让通孔(410)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420)的顶壁上,所述第二安装槽(420)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段(230)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30)相适配;所述第二安装槽(420)的开口处具有向外且周向延伸的第三容纳槽(430),所述搅拌轴(2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230)下方且周向分布的第四容纳槽(240),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60),所述第二密封圈(60)套设在所述第四容纳槽(240)内,并与所述第三容纳槽(430)的槽壁抵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的顶部边缘具有第一弧形过渡面(211);和/或
所述搅拌轴(2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和所述第二连接段(230)之间的第三连接段(250),所述第三连接段(250)的底部边缘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30)的顶部边缘之间具有有向外且向下弯曲的第二弧形过渡面(251),所述第二弧形过渡面(251)围绕所述第三连接段(250)周向分布,所述第二安装槽(420)的顶壁与所述第二弧形过渡面(251)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桨(30)包括两个第一搅拌叶,两个所述第一搅拌叶分布在所述搅拌轴(20)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搅拌桨(40)包括两个第二搅拌叶,两个所述第二搅拌叶分布在所述搅拌轴(20)相对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轴(20)的周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搅拌桨的搅拌叶等间距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
底座(70),所述容器体(10)可拆卸放置在所述底座(70)上,所述底座(70)内设置有驱动元件和与所述驱动元件相连的联轴器(710),所述联轴器(710)与所述搅拌轴(20)可拆卸连接。
CN202222326396.1U 2022-08-30 2022-08-30 液体加热容器 Active CN217907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396.1U CN217907340U (zh) 2022-08-30 2022-08-30 液体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396.1U CN217907340U (zh) 2022-08-30 2022-08-30 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7340U true CN217907340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71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6396.1U Active CN217907340U (zh) 2022-08-30 2022-08-30 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7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5005B (zh) 用于烹调食物的器具
US8434403B1 (en) Popcorn popper
CN217907340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9762443U (zh) 一种食料加工过滤装置
CN217827516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9490508U (zh) 一种结晶罐
JP3699279B2 (ja) 攪拌装置
CN207167734U (zh) 一种全蛋液高速搅拌装置
CN1126493C (zh) 食品烹调机
JP5456101B2 (ja) 炊飯器
CN214631795U (zh) 搅拌组件和锅具装置
CN208733091U (zh) 一种硅藻浓缩液制备过程用搅拌装置
JP3699278B2 (ja) 攪拌装置
CN215272214U (zh) 搅拌盘组件、搅拌杯组件及食品加工机
JPH10192142A (ja) 斜軸型カッター付攪拌機
CN216129576U (zh) 一种用于味噌生产的大米制曲装置
CN212595150U (zh) 一种连续式打糖装置
CN217937942U (zh) 炒锅
CN2671475Y (zh) 一种隔水加热式食物搅拌机
CN212878882U (zh) 一种易于清洁的水果搅拌器
CN216534955U (zh) 一种搅拌桨及炒菜机
CN113841916B (zh) 酱料炒制釜
CN217488435U (zh)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6458305U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加工设备
CN219376741U (zh) 一种具有双搅拌桨的半球形搅拌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