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4829U - 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4829U
CN217894829U CN202221511536.6U CN202221511536U CN217894829U CN 217894829 U CN217894829 U CN 217894829U CN 202221511536 U CN202221511536 U CN 202221511536U CN 217894829 U CN217894829 U CN 217894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fixedly connected
compartment body
landing door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115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培浩
詹光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sia Pacific Tongn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sia Pacific K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sia Pacific Kone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sia Pacific K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115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4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4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4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包括厢体和电梯,厢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支撑架和第二轴承座,滑杆的圆周面滑动连接有层门,层门与厢体之间滑动连接,厢体的后端面开设有滑动槽和方形槽,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之间啮合,第二轴承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圆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座,固定杆的圆周面转动连接有挡板,挡板与滑动座之间转动连接,挡板与摇杆之间转动连接,电梯的前端滑动连接有电梯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需要简单操作就可以达到提高使用者随身携带物品安全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升降设备。电梯包括电梯井、层门、轿厢、厢门,电梯井内设有层门,层门与电梯井的井壁水平滑动连接,轿厢在曳引系统的驱动下能够在电梯井内升降,厢门与轿厢水平滑动连接,轿厢上端设有用于驱动厢门打开或关闭的开关门机构。
在电梯和电梯层门同时打开时,由于电梯和电梯层门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当使用者进出电梯时,使用者身上的钥匙,手机或者其他小零件容易从电梯和电梯层门之间掉落进电梯井底,这时还需要电梯管理人员进行捡取,这样给使用者带来的巨大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包括厢体和电梯,所述厢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支撑架和第二轴承座,所述滑杆的圆周面滑动连接有层门,所述层门与厢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厢体的后端面开设有滑动槽和方形槽,所述滑动槽和方形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摇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之间啮合,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圆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固定杆的圆周面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滑动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挡板与摇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电梯的前端滑动连接有电梯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厢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和第一轴承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第一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和转动轮,两所述转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之间啮合,工作时,开启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转动在皮带的作用下,使得两转动轮同时转动,两从动轮转动使得两转轴同时转动,这样在电机的作用下就可以给转轴提供转动的动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轴、螺纹杆、移动座、摇杆和转动轮对称分布在厢体后的左右两端,工作时,这样使得挡板可以更加稳定的进行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层门的下端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滑动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与移动槽接触的端面形状为T型,工作时,这样使得移动块不会轻易的与移动槽脱离,且通过滑动座和移动块可以把层门与挡板之间连接在一起,且在层门开启或者关闭时,移动块在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这样并不会阻碍层门的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杆和移动座的螺纹形状为三角形,工作时,由于三角螺纹具有自锁性,使得在螺纹杆不发生转动时,移动座可以牢牢的固定在螺纹杆的圆周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厢体的后端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层门之间固定连接,工作时,在限位槽和限位块的作用下,使得层门可以更加稳定的进行打开或者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由于在打开层门和电梯门时,在摇杆、螺纹杆、移动座和挡板的配合下,螺纹杆转动带动移动座移动配合着摇杆,使得挡板围绕着固定杆发生转动,直到挡板转动到与地面平行,这时挡板可以遮挡住电梯与层门之间的间隙,这样即使有使用者身上的物件掉落在电梯与层门之间时,也不会掉落在电梯井内,而是直接掉在挡板上,进而减少了使用者的麻烦,提高了使用者随身携带产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俯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后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隐藏电梯和电梯门后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图4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图4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左视剖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图7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厢体;2、电梯;3、电梯门;4、滑杆;5、挡板;6、层门;7、螺纹杆;8、滑动槽;9、电机;10、第一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2、支撑架;13、转轴;14、转动轮;15、皮带;16、方形槽;17、第一轴承座;18、蜗杆;19、蜗轮;20、移动槽;21、移动块;22、固定杆;23、滑动座;24、摇杆;25、移动座;26、第二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路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包括厢体1和电梯2,厢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滑杆4、支撑架12和第二轴承座26,滑杆4的圆周面滑动连接有层门6,层门6与厢体1之间滑动连接,厢体1的后端面开设有滑动槽8和方形槽16,滑动槽8和方形槽1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螺纹杆7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25,移动座2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摇杆24,螺纹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支撑架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1与第一锥齿轮10之间啮合,第二轴承座2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2,固定杆22的圆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座23,固定杆22的圆周面转动连接有挡板5,挡板5与滑动座23之间转动连接,挡板5与摇杆24之间转动连接,电梯2的前端滑动连接有电梯门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厢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9和第一轴承座17,电机9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8,蜗杆18与第一轴承座17之间转动连接,转轴13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9和转动轮14,两转动轮14之间通过皮带15连接,蜗杆18与蜗轮19之间啮合,工作时,开启电机9带动蜗杆18转动,蜗杆18转动带动蜗轮19转动,蜗轮19转动带动转轴13转动,转轴13转动带动转动轮14转动,转动轮14转动在皮带15的作用下,使得两转动轮14同时转动,两从动轮转动使得两转轴13同时转动,这样在电机9的作用下就可以给转轴13提供转动的动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转轴13、螺纹杆7、移动座25、摇杆24和转动轮14对称分布在厢体1后的左右两端,工作时,这样使得挡板5可以更加稳定的进行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层门6的下端面开设有移动槽20,移动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1,移动块21与滑动座23之间固定连接,移动块21与移动槽20接触的端面形状为T型,工作时,这样使得移动块21不会轻易的与移动槽20脱离,且通过滑动座23和移动块21可以把层门6与挡板5之间连接在一起,且在层门6开启或者关闭时,移动块21在移动槽20的内部滑动,这样并不会阻碍层门6的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螺纹杆7和移动座25的螺纹形状为三角形,工作时,由于三角螺纹具有自锁性,使得在螺纹杆7不发生转动时,移动座25可以牢牢的固定在螺纹杆7的圆周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厢体1的后端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层门6之间固定连接,工作时,在限位槽和限位块的作用下,使得层门6可以更加稳定的进行打开或者关闭。
工作原理: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电梯门3和层门6打开时,启动电机9带动蜗杆18转动,蜗杆18转动带动蜗轮19转动,蜗轮19转动带动转轴13转动,转轴13转动带动转动轮14转动,转动轮14转动在皮带15的作用下使得两转动轮14同时转动,两转动轮14同时转动使得两转轴13同时转动,转轴13带动第二锥齿轮11转动,第二锥齿轮11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0转动,第一锥齿轮10转动带动螺纹杆7转动,螺纹杆7转动使得移动座25向下移动,移动座25移动在摇杆24的配合下会拉动挡板5围绕着固定杆22转动,直到挡板5转动到与地面平行时,电机9关闭,这时在挡板5的作用下,就可以把电梯2与层门6之间的间隙阻挡起来,这样可以防止使用者随身携带的物件掉入电梯2井内,进而达到保护使用者随身携带物品安全性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包括厢体(1)和电梯(2),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滑杆(4)、支撑架(12)和第二轴承座(26),所述滑杆(4)的圆周面滑动连接有层门(6),所述层门(6)与厢体(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厢体(1)的后端面开设有滑动槽(8)和方形槽(16),所述滑动槽(8)和方形槽(1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25),所述移动座(2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摇杆(24),所述螺纹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所述支撑架(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1),所述第二锥齿轮(11)与第一锥齿轮(10)之间啮合,所述第二轴承座(2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2),所述固定杆(22)的圆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座(23),所述固定杆(22)的圆周面转动连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与滑动座(2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挡板(5)与摇杆(2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电梯(2)的前端滑动连接有电梯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9)和第一轴承座(17),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8),所述蜗杆(18)与第一轴承座(17)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3)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9)和转动轮(14),两所述转动轮(14)之间通过皮带(15)连接,所述蜗杆(18)与蜗轮(19)之间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转轴(13)、螺纹杆(7)、移动座(25)、摇杆(24)和转动轮(14)对称分布在厢体(1)后的左右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6)的下端面开设有移动槽(20),所述移动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1),所述移动块(21)与滑动座(2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21)与移动槽(20)接触的端面形状为T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和移动座(25)的螺纹形状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1)的后端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层门(6)之间固定连接。
CN202221511536.6U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 Active CN217894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1536.6U CN217894829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1536.6U CN217894829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4829U true CN217894829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29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11536.6U Active CN217894829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4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7761B (zh) 具有外开逃生功能的公交乘客门
CN213125179U (zh) 一种具有二次锁紧机构的配电柜
CN110206449B (zh) 一种贵重金属储存箱安全门装置
CN217894829U (zh) 一种用于电梯层门与电梯厢体之间的保护装置
CN109050380A (zh) 一种无人机遥感应急监测车
CN210284551U (zh) 一种水面救生装置
CN201874351U (zh) 行李舱门锁
CN202743032U (zh) 电池锁止机构
CN211923711U (zh) 一种自举升车梯
CN110901317B (zh) 一种物流运输用两栖无人机
CN212837326U (zh) 一种防盗安全门
CN103452419B (zh) 绳轮式玻璃升降器
CN212708870U (zh) 一种房车推拉侧窗
CN210178797U (zh) 基于活动行星齿轮的手自一体离合器
CN109036207B (zh) 一种工业设计用展示车
CN11101680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隐藏机构
CN111775747A (zh) 一种移动新能源充换电设备
CN219654567U (zh) 一种人民防空地下门
CN220577024U (zh) 报警式防夹无轨运人胶轮车厢门
CN110284784B (zh) 一种具有防夹伤装置的家居门
CN214943577U (zh) 一种带防撬报警的门窗、纱窗传动装置
CN211598196U (zh) 一种开窗器手摇臂结构
CN218384041U (zh) 一种防逃票门禁结构
CN215604224U (zh) 一种电梯维修器械用存放柜
CN216690756U (zh) 便于应急破碎车窗玻璃的车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8145 No. 12-8, Tongsheng Second Road, Nanshan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Asia Pacific Tongni Eleva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41 No. 8, "Jiudouji", the local name of Area B, Heshun Hegui Industrial Park, Lishu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ASIA-PACIFIC KONE ELEVATOR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