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3556U - 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3556U
CN217883556U CN202221331389.4U CN202221331389U CN217883556U CN 217883556 U CN217883556 U CN 217883556U CN 202221331389 U CN202221331389 U CN 202221331389U CN 217883556 U CN217883556 U CN 217883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module
axis
wide
focus
machi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13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程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13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3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3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3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拍摄装置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机体以及第二机体,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相连接,广角摄像头模块安装于第一机体,长焦摄像头模块安装于第二机体,广角摄像头模块与长焦摄像头模块之间被配置为可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对转动,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互垂直。广角摄像头模块能有效扩大摄像装置的识别区域,长焦摄像头模块的拍摄方向能够跟随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提高点读功能的识别精准度,使用户读写更为自如,避免错误点读的问题,长焦摄像头模块还可进一步相对于机体的运动,从而实现广角摄像头模块拍摄识别教学内容的同时,让电子设备提供多场景模式下的拍摄,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电子设备辅助学习,例如家教机、平板电脑或手机、学习一体机等。这种具备辅助学习功能的电子设备不仅可以提供辅助学习的视听材料,其还可以通过摄像装置拍摄教学材料并识别材料上的位置及其内容,并通过手指或特定工具进一步指向具体内容,从而获取指向的文字、图片等内容并提供相应的点读功能。
一般而言,上述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将电子设备立于桌面等支撑平面上,并利用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装置来拍摄放置在电子设备屏幕前侧的教学内容。
但是,由于前置摄像头的拍摄范围有限,并且其焦距较短,通常只能拍摄到较为靠近或正对摄像装置的教学内容,而对于周边或较远的教学内容则无法拍摄,造成对教学内容进行识别时难以获取识别拍摄范围内的所有内容信息,导致内容识别率低下的问题;
另外,摄像装置拍摄范围有限以及焦距较短的问题,也导致摄像装置难以对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指向的内容进行精准的识别,造成错误点读的问题,影响了点读体验;
并且在多场景拍摄下,例如:视频网课等,摄像装置的单个摄像头也无法实现多场景的观察(既可以拍摄用户又可以拍摄教学内容),降低了教学过程中用户之间的互动率,影响了用户的教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电子设备拍摄范围较小、内容、指向识别精度较低、不适于多场景教学等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包括:
第一机体;
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相连接;
广角摄像头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机体,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用于采集广角摄像区域图像;
长焦摄像头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二机体,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用于采集长焦摄像区域图像;
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与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之间被配置为可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互垂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与所述第一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转动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轴线;
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通过第一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一转轴形成所述第二轴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与所述第一机体固定连接,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与所述第二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之间设置有转接座;
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转接座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机体与所述转接座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二轴线;
或,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转接座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二机体与所述转接座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轴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通过第二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转轴形成所述第一轴线;
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与所述第二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转动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轴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与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相对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机体或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机体;
第一输出部,其第一端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输出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机体传动连接;
或,所述第一输出部的第二端与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传动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机体或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固定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机体;
第二输出部,其第一端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输出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机体传动连接;
或,所述第二输出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传动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如上所述的多焦拍摄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设备本体,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提供所述多焦拍摄装置的容纳空间,所述设备本体的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槽的槽口;
所述第一机体机体和/或所述第二机体与所述容纳槽活动连接;
升降组件,设于所述设备本体与所述多焦拍摄装置之间,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多焦拍摄装置相对所述设备本体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机体和/或所述第二机体通过所述槽口在伸出和缩入所述容纳槽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机体及所述第二机体沿伸缩方向相互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升降驱动机构,其包括升降固定部以及升降输出部,所述升降固定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所述设备本体,所述升降输出部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固定部;
升降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机体或所述第二机体,所述升降传动组件与所述升降输出部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升降输出部能够通过所述升降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多焦拍摄装置沿伸缩方向往复运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多焦拍摄装置之间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第一机体或所述第二机体与所述安装座之间通过第三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提供所述多焦拍摄装置朝所述设备本体前侧和后侧方向摆转的活动自由度;
所述第一机体或所述第二机体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还设置有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用于在所述多焦拍摄装置完全伸出所述容纳槽时驱动所述第一机体及所述第二机体绕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轴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多焦摄像装置通过在机体上搭载广角摄像头模块,并利用广角摄像头模块对教学内容整体进行拍摄,从而有效扩大摄像装置的识别区域,获取更为宽广的拍摄画面,更大程度的满足用户对于不同类型、尺寸的教学内容的读写需求;
2、多焦摄像装置通过在机体上搭载长焦摄像头模块,在电子设备提供点读功能时,长焦摄像头模块可相对于广角摄像头模块绕第二轴线实时运动,让长焦摄像头模块的拍摄方向能够跟随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从而对指向内容进行精准快速定位,并对指向内容进行更为精确的识别,提高点读功能的识别精准度,使用户读写更为自如,避免错误点读的问题;
3、广角摄像头模块及长焦摄像头模块还可通过相对运动,以改变长焦摄像头模块与广角摄像头模块之间的取景方向,让长焦摄像头模块对用户进行拍摄,从而实现广角摄像头模块拍摄识别教学内容的同时,通过长焦摄像头模块采集用户画面的技术效果,让电子设备提供多场景模式下的拍摄,提高教学过程中用户间的互动性,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绕第二轴线摆转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绕第一轴线摆转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多焦摄像装置多场景拍摄模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绕第二轴线摆转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多焦摄像装置多场景拍摄模式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绕第二轴线摆转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多焦摄像装置多场景拍摄模式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翻转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多焦摄像装置嵌置或后置摄像头拍摄功能示意图。
图中:10、第一机体;11、广角摄像头模块;12、第二转轴;121、第一从动齿轮;20、第二机体;21、长焦摄像头模块;22、第一转轴;221、第二从动齿轮;30、转接座;40、第一驱动机构;41、第一固定部;42、第一输出部;421、第一主动齿轮;50、第二驱动机构;51、第二固定部;52、第二输出部;521、第二主动齿轮;60、设备本体;61、升降驱动机构;611、升降固定部;612、升降输出部;6121、升降齿轮;6122、升降传动组件;62、安装座;621、第三转轴;6211、翻转从动齿轮;63、翻转组件;631、翻转固定端;632、翻转输出端;6321、翻转主动齿轮;64、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焦摄像装置,摄像装置可应用于具有辅助学习功能的电子设备(家教机、平板电脑、手机、学习一体机等)当中,旨意在于扩大摄像装置的取景范围、提高摄像装置对于具体教学内容的识别精确程度,以及提供电子设备多场景拍摄的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图5、图8所示为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60,设备本体60作为电子设备的支撑主体,设备本体60主要呈板状结构,在设备本体6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64,显示屏64前在设备本体60上,以使设备本体60形成电子设备周侧的边框以及后侧的背板结构,而显示屏64则位于电子设备的前侧。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电子设备以及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多焦摄像装置而言,在电子设备的使用状态下中,显示屏64朝向用户的一侧,即电子设备用于显示图像的一侧为各部件的前侧,电子设备背离用户的一侧为各部件的后侧,即为附图中箭头所指示的“后”的方向。并且,电子设备在支撑于桌面等支撑表面的状态下,设备本体60更为靠近支撑表面的一侧为各部件的下侧,设备本体60远离支撑表面的一侧为各部件的上侧。
正如前文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具备辅助学习功能的电子设备在通过摄像头对教学内容进行拍摄扫描时,受摄像头本身取景范围以及焦距较短等参数的限制,其对于教学内容的拍摄扫描识别精确度较低,并且无法为用户提供多场景拍摄的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提供以下方案。
本实施方式的多焦摄像装置在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状态下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上沿处,并且,多焦摄像装置的取景方向(拍摄方向)可以是朝向电子设备前方的前置摄像头或者是朝向电子设备后方的后置摄像头,当然,电子设备的前侧以及后侧均可设有摄像头。
本实施方式的多焦摄像装置包括第一机体10以及第二机体20,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作为多焦摄像装置的支撑主体,其在电子设备的应用中安装于设备本体60上,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多焦摄像装置可通过第一机体10与设备本体60的连接以对第二机体20提供支撑,也壳体公国第二机体20与设备本体60的连接以对第一机体10提供支撑,当然,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可一同连接在设备本体60上,具体的连接、安装结构可根据电子设备及多焦摄像装置的实际结构、需求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能够分别提供功能模块部件安装的位置,广角摄像头模块11安装于第一机体10,广角摄像头模块11设置有广角镜头以用于采集广角摄像区域图像,广角镜头也称为短焦镜头,短焦镜头具有焦距小、视角大的特点,搭载有短焦镜头的广角摄像头模块11可以拍到更大范围的取景画面,具体的应用场景下,电子设备能够利用广角摄像头模块11采集获取一个范围较大的取景范围,从而让拍摄装置能够对放置在电子设备前侧的教学内容进行拍摄扫描,通过广角镜头扩大摄像装置的识别区域后,使得多焦拍摄装置能够更大程度的满足用户对于不同类型、尺寸的教学内容的拍摄扫描需求。
长焦摄像头模块21安装于第二机体20,长焦摄像头模块21设置有长焦镜头以用于采集长焦摄像区域图像,长焦镜头具有焦距大、视角小,可以拍摄距离镜头较远的物体的特点,能够起到放大拍摄对象的作用,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长焦摄像头模块21之间可绕第一轴线O1和第二轴线O2相对转动,两摄像头模块之间的相对转动,能够分别对广角摄像头模块11以及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取景方向进行调节,用户可根据电子设备所提供的功能选择性的将两摄像头模块调节成与功能相对应的拍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机体10可作为广角摄像头模块11的外壳,第二机体20可作为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外壳,从而减小多焦摄像装置的整体体积。
本实施方式中,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长焦摄像头模块21之间被配置为可绕第一轴线O1和第二轴线O2相对转动,第一轴线O1与第二轴线O2相互垂直。第一转轴22以及第二转轴12能够分别提供长焦摄像头模块21、广角摄像头模块11、第一机体10、第二机体20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对于向左、右、上、下四个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在第一轴线O1提供长焦摄像头模块21或第二机体20向左、右方向相对于广角摄像头模块11或第一机体10转动的自由度的情况下,第二轴线O2提供广角摄像头模块11或第一机体10相对于长焦摄像头模块21或第二机体20向上、下方向转动的自由度,反之,在第一轴线O1提供长焦摄像头模块21或第二机体20相对于广角摄像头模块11或第一机体10向上、下方向转动的自由度的情况下,第二轴线O2提供广角摄像头模块11或第一机体10相对于长焦摄像头模块21或第二机体20向左、右方向转动的自由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22的旋转轴线为第二轴线O2,第二转轴12的旋转轴线为第一轴线O1。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第一轴线O1提供长焦摄像头模块21或第二机体20相对于广角摄像头模块11或第一机体10向上、下方向转动的自由度,第二轴线O2提供广角摄像头模块11或第一机体10相对于长焦摄像头模块21或第二机体20向左、右方向转动的自由度的方案。
在电子设备提供用户点读功能的状态下,默认广角摄像头模块11以及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取景方向均朝向放置于电子设备前侧的支撑面(桌面、台面等)上,通过驱动长焦摄像头模块21绕第二轴线O2相对广角摄像头模块11以及电子设备作左右方向的旋转运动,以改变长焦摄像头在设备主体左右方向上的取景方向,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利用长焦摄像头模块21对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进行识别,从而让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拍摄方向对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进行实时跟随,对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进行精准快速定位,并对所指向的内容进行准确的识别,提高点读功能的识别精准度,使用户读写更为自如,避免错误点读的问题。
并且,通过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长焦摄像头模块21之间绕第一轴线O1运动的方式,可使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长焦摄像头模块21分别在设备本体60的前后方向上摆转,长焦摄像头模块21能够与广角摄像头模块11相对运动,使长焦摄像头模块21从原本朝向位于设备本体60下前方的支撑面的教学内容的状态,进一步向上摆转运动,让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取景方向朝向电子设备的前侧,或使广角摄像头模块11从朝向设备本体60的前方向下摆转运动,让广角摄像头模块11的取景方向朝向电子设备下前方支撑面上的教学内容上,最终实现广角摄像头模块11拍摄识别教学内容的同时,通过长焦摄像头模块21采集用户画面的技术效果,让电子设备提供多场景拍摄模式下的功能,提高教学过程中用户间的互动性,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第一机体10固定连接,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转动连接以形成第一轴线O1,长焦摄像头模块21通过第一转轴22活动安装于第二机体20,第一转轴22形成第二轴线O2。
该实施例中,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第一机体10的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通过绕第一轴线O1运动,以使长焦摄像头模块21与广角摄像头模块11之间能够在设备本体60的前后方向上摆转运动,以改变两摄像头模块在设备本体60前侧或后侧方向上的取景方向。而长焦摄像头模块21则可绕第二轴线O2相对于第二机体20作设备本体60左右方向上的摆转运动,以改变长焦摄像头在设备本体60左右两侧之间的取景方向,捕捉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
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沿设备本体60的上下方向相连。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安装方式,第二机体20的一侧连接设备本体60,第二机体20的另一侧与第一机体10绕第一轴线O1转动连接,这里,为了提高可调性,第二机体20还可与设备本体60之间形成转动连接的连接方式。
如图3所示,在电子设备提供点读功能的状态下,第二机体20与第一机体10均处于倾斜于设备本体60的状态,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取景方向均朝向设备本体60下前方的位置上,并且,长焦摄像头模块21通过绕第二轴线O2相对于第二机体20运动,以使长焦摄像头能够跟随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
如图4所示,在电子设备提供多场景拍摄功能的状态下,通过第二机体20与设备本体60之间的角度调整,以及通过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之间绕第一轴线O1转动的角度调整,能够让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取景方向朝向设备本体60的前方,采集用户图像,并让广角摄像头模块11的取景方向保持在朝向设备本体60下前方的位置上,分别对用户及桌面教学内容进行拍摄。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安装方式,第一机体10的一侧连接设备本体60,第一机体10的另一侧与第二机体20绕第一轴线O1转动连接,这里,为了提高可调性,第一机体10还可与设备本体60之间形成转动连接的连接方式。
在电子设备提供点读功能的状态下,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均处于倾斜于设备本体60的状态,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取景方向均朝向设备本体60下前方的位置上,并且,长焦摄像头模块21通过绕第二轴线O2相对于第二机体20运动,以使长焦摄像头能够跟随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
在电子设备提供多场景拍摄功能的状态下,通过第一机体10与设备本体60之间的角度调整,以及通过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之间绕第一轴线O1转动的角度调整,能够让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取景方向朝向设备本体60的前方,采集用户图像,并让广角摄像头模块11的取景方向保持在朝向设备本体60下前方的位置上,分别对用户及桌面教学内容进行拍摄。
实施例二
如图5-图7所示,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第一机体10固定连接,长焦摄像头模块21与第二机体20固定连接,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之间设置有转接座30;
第一机体10与转接座30转动连接形成第一轴线O1,第二机体20与转接座30转动连接形成第二轴线O2;
或,第一机体10与转接座30转动连接形成第二轴线O2,第二机体20与转接座30转动连接形成第一轴线O1。
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沿设备本体60的上下方向相连。
该实施例中,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第一机体10的的位置相对固定,长焦摄像头模块21与第二机体20的位置相对固定,转接座30提供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绕第一轴线O1转动方向以及第二轴线O2转动方向的自由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机体10的一侧连接设备本体60,第一机体10的另一侧与转接座30转动连接,形成第一轴线O1,转接座30与第二机体20转动连接形成第二轴线O2,为了提高可调性,第一机体10还可与设备本体60之间形成转动连接的连接方式,以使长焦摄像头模块21与广角摄像头模块11之间能够通过转接座30在设备本体60的前后方向上摆转运动的同时,长焦摄像头模块21则可绕第二轴线O2相对于转接座30作设备本体60左右方向上的摆转运动,以改变长焦摄像头在设备本体60左右两侧之间的取景方向,捕捉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
具体的,第一机体10与转接座30之间可通过第二转轴12转动连接,第二机体20与转接座30之间可通过第一转轴22转动连接。
如图6所示,在电子设备提供点读功能的状态下,第二机体20与第一机体10均处于倾斜于设备本体60的状态,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取景方向均朝向设备本体60下前方的位置上,并且,长焦摄像头模块21通过第二机体20绕第二轴线O2相对于第一机体10运动,以使长焦摄像头能够跟随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
如图7所示,在电子设备提供多场景拍摄功能的状态下,通过第一机体10与设备本体60之间的角度调整,以及通过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之间绕第一轴线O1转动的角度调整,能够让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取景方向朝向设备本体60的前方,采集用户图像,并让广角摄像头模块11的取景方向保持在朝向设备本体60下前方的位置上,分别对用户及桌面教学内容进行拍摄。
实施例三
如图8-图10所示,广角摄像头模块11通过第二转轴12活动安装于第一机体10,第二转轴12形成第一轴线O1,长焦摄像头模块21与第二机体20固定连接,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转动连接以形成第二轴线O2。
该实施例中,长焦摄像头模块21与第二机体20的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通过绕第二轴线O2运动,第二机体20一侧与设备本体60连接,第二机体20的一侧与第一机体10转动连接形成第二轴线O2,为了提高可调性,第二机体20还可与设备本体60之间形成转动连接的连接方式。长焦摄像头模块21能通过第二机体20相对于第一机体10在设备本体60的左右方向上摆转运动,捕捉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而广角摄像头模块11则能够通过与第一机体10之间绕第一轴线O1在设备本体60的前后方向上摆转,以改变广角摄像头模块11在设备本体60前侧或后侧方向上的取景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沿设备本体60的上下方向相连。
具体的,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之间可通过第二转轴12转动连接,第一机体10与广角摄像头模块11之间可通过第一转轴22转动连接。
如图9所示,在电子设备提供点读功能的状态下,第二机体20与第一机体10均处于倾斜于设备本体60的状态,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取景方向均朝向设备本体60下前方的位置上,并且,长焦摄像头模块21通过第二机体20绕第二轴线O2相对于第一机体10运动,以使长焦摄像头能够跟随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
如图10所示,在电子设备提供多场景拍摄功能的状态下,通过第一机体10与设备本体60之间的角度调整,让长焦摄像头模块21以及广角摄像头模块11的取景方向均朝向设备本体60的前方,长焦摄像头模块21采集用户图像,随后,广角摄像头模块11通过相对于第一机体10绕第一轴线O1摆转,让广角摄像头模块11的取景方向由朝向设备本体60前侧向下摆转至朝向设备本体60下前方的位置上,分别对用户及桌面教学内容进行拍摄。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0上可开设凹陷或贯通设置的安装槽,通过将广角摄像头模块11以及嵌设在安装槽内,以使广角摄像头模块11在常规状态(固定连接、未经转动调节)下,广角摄像头模块11的前侧表面能够与第一机体10的前侧表面相衔接。第二机体20上可开设凹陷设置的安装槽,通过将长焦摄像头模块21以及嵌设在安装槽内,以使长焦摄像头模块21在常规状态下,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前侧表面能够与第二机体20的前侧表面相衔接。
如图11-图12所示,为了让广角摄像头模块11以及长焦摄像头模块21能够相对运动,本实施方式还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长焦摄像头模块21相对转动。
进一步,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0,第一驱动机构40用于驱动第一机体10或广角摄像头模块11绕第一轴线O1转动,第一驱动机构40包括:
第一固定部41,固定设置于第一机体10;
第一输出部42,其第一端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部41,第一输出部42的第二端与第二机体20传动连接;
或,第一输出部42的第二端与广角摄像头模块11传动连接。
如图1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一中,第一驱动机构40设置在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之间,第一固定部41连接第一机体10或第二机体20,在第一固定部41连接第一机体10时,第一输出部42传动连接第二机体20,在第一固定部41连接第二机体20时,第一输出部42传动连接第一机体10。
在上述实施例二中,第一驱动机构40设置在第一机体10与转接架之间,第一固定部41连接第一机体10或转接架,在第一固定部41连接第一机体10时,第一输出部42传动连接转接架,在第一固定部41连接转接架时,第一输出部42传动连接第一机体10。
在上述实施例三中,第一驱动机构40设置在第一机体10与广角摄像头模块11之间,第一固定部41连接第一机体10或广角摄像头模块11,在第一固定部41连接第一机体10时,第一输出部42传动连接广角摄像头模块11,在第一固定部41连接广角摄像头模块11时,第一输出部42传动连接第一机体10。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以实施例一为例,第一驱动机构40可以为马达,第一固定部41作为马达壳体,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固定部41与第二机体20固定连接,第一输出部42作为马达的输出轴,第一输出部42同轴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421,对应的,第二转轴12同轴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121,第一主动齿轮421与第一从动齿轮121啮合传动,这样,通过第一输出部42输出转动动力,让第一主动齿轮421与第一输出部42同轴转动,从而驱动第一从动齿轮121带动第二转轴12及第二转轴12所连接的第一机体10绕第一轴线O1作旋转运动。
如图12所示,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50,第二驱动机构50用于驱动第二机体20或长焦摄像头模块21绕第二轴线O2转动,第二驱动机构50包括:
第二固定部51,固定设置于第二机体20;
第二输出部52,其第一端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固定部51,第二输出部52的第二端与第一机体10传动连接;
或,第二输出部52的第二端与长焦摄像头模块21传动连接。
如图1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一中,第二驱动机构50设置在第二机体20与长焦摄像头模块21之间,第二固定部51连接第二机体20或长焦摄像头模块21,在第二固定部51连接第二机体20时,第二输出部52传动连接长焦摄像头模块21,在第二固定部51连接长焦摄像头模块21时,第二输出部52传动连接第二机体20。
在上述实施例二中,第二驱动机构50设置在第二机体20与转接架之间,第二固定部51连接第二机体20或转接架,在第二固定部51连接第二机体20时,第二输出部52传动连接转接架,在第二固定部51连接转接架时,第二输出部52传动连接第二机体20。
在上述实施例三中,第二驱动机构50设置在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之间,第二固定部51连接第一机体10或第二机体20,在第二固定部51连接第一机体10时,第二输出部52传动连接第二机体20,在第二固定部51连接第二机体20时,第二输出部52传动连接第一机体10。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以实施例一为例,第二驱动机构50可以为马达,第二固定部51作为马达壳体,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固定部51与第二机体20固定连接,第二输出部52作为马达的输出轴,第二输出部52同轴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521,对应的,第一转轴22同轴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221,第二主动齿轮521与第二从动齿轮221啮合传动,这样,通过第二输出部52输出转动动力,让第二主动齿轮521与第二输出部52同轴转动,从而驱动第二从动齿轮221带动第一转轴22及第一转轴22所连接的长焦摄像头模块21绕第二轴线O2作旋转运动。
当然,长焦摄像头模块21与广角摄像头模块11在第一轴线O1的运动上可通过手动调节,从而节省其内部安装空间,仅需要对长焦摄像头模块21设置驱动机构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广角摄像头模块11以及长焦摄像头模块21可通过主控模块进行控制,主控模块可设置在设备本体60内,主控模块与第一驱动机构40及第二驱动机构50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40及第二驱动机构50运动,以使第一驱动机构40和/或第二驱动机构50运动调整长焦摄像头模块21以及广角摄像头模块11的摄像方向。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在电子设备的应用中,为了让多焦摄像装置在非拍摄扫描状态下能够不影响电子设备的一体性,通过在设备本体60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提供第一机体10以及第二机体20的容纳空间,多焦摄像装置通过第一机体10和/或第二机体20可活动设置在容纳槽中,并且,设备本体60的上还开设有连通容纳槽的槽口,摄像装置在非拍摄扫描状态下能够被容纳槽所收容,使第一机体10以及第二机体20能够完全或至少部分容置在容纳槽内,减少多焦摄像装置凸出设备本体60表面的体积,起到保护摄像装置以及减少电子设备整体体积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机体10及第二机体20沿伸缩方向相互连接,这样,在的多焦拍摄装置伸出设备本体60表面时,第一机体10或第二机体20会率先伸出容纳槽,如图15所示,在某些特定功能的情况下(如自拍功能),可仅控制其中一机体凸出设备本体60,提供前置或后置摄像头的拍摄功能。
当电子设备需要利用摄像装置扫描识别教学内容时,摄像装置可通过设置在设备本体60与第一机体10和/或第二机体20之间的升降组件驱动多焦摄像装置相对设备本体60运动,使多焦摄像装置通过槽口在伸出和缩入容纳槽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升降装置驱动多焦摄像装置通过槽口伸出设备本体60表面,让广角摄像头模组以及长焦摄像头模组都外露于设备本体60,提供采集广角摄像区域图像以及长焦摄像图与图像等功能。
如图13所示,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机构61,升降驱动机构61包括升降固定部611以及升降输出部612,升降固定部611固定设置于设备本体60,升降输出部612可活动地设置于升降固定部611,本实施方式中,升降输出端用于输出旋转的动力。
升降组件还包括升降传动组件6122,升降传动组件6122作为与升降输出端传动连接,本实施方式提供两种升降驱动机构61以及升降传动组件6122之间的装配方式:
1)当升降固定端设置于设备本体60时,升降传动组件6122设置于第一机体10和/或第二机体20;
2)当升降固定端设置于第一机体10和/或第二机体20时,升降传动组件6122设置于设备本体60。
进一步的,升降驱动组件设置为马达,其可以为微型电机,如上所述,马达包括马达壳体以及输出轴,升降固定端被配置为马达壳体,升降输出端被配置为输出轴。升降输出端同轴设置有升降齿轮6121,升降传动组件6122设置为齿条,升降传动组件6122沿多焦拍摄装置伸出和缩入容纳槽的方向设置于第一机体10以及第二机体20并与升降齿轮6121啮合传动。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节省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这里所说的厚度即设备本体60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其容纳槽的开设方向与设备本体60的上下方向平行,以保证容纳槽在设备本体60内占用较小的厚度安装空间,这样会导致多焦摄像装置在伸出设备本体60时,广角摄像头模块11以及长焦摄像头模块21的拍摄方向处于正对设备本体60的前方或后方,并且在设备本体60通过支架支撑于支撑面时,设备本体60与支撑面之间会成一定角度,导致多焦摄像装置的取景方向无法朝向支撑面。
如图14所示,鉴于上述问题,升降驱动机构61与多焦拍摄装置之间设置有安装座62,本实施方式中,升降驱动机构61分别连接设备本体60以及第二机体20,第二机体20与安装座62之间通过第三转轴621活动连接,第三转轴621提供第一机体10及第二机体20朝设备本体60前侧和后侧方向摆转的活动自由度。
为了控制摄像装置能够在伸出设备本体60后沿俯仰方向运动,从而让第一机体10及第二机体20朝设备本体60前侧或后侧方向运动,第二机体20与安装座62之间还设置有翻转组件63,翻转组件63用于在多焦拍摄装置完全伸出容纳槽时驱动第二机体20绕第三转轴621的转动轴线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三转轴621的旋转轴线为第三轴线O3。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翻转组件63也同样可以采用微型电机配合齿轮的方式对第二机体20沿俯仰方向的运动进行控制。
具体的,翻转组件63包括翻转固定端631以及翻转输出端632,翻转固定端631作为马达壳体,本实施方式中的翻转固定端631与安装座62固定连接,翻转输出端632作为马达的输出轴,翻转输出端632同轴设置有翻转主动齿轮6321,对应的,第三转轴621同轴设置有翻转从动齿轮6211,翻转主动齿轮6321与翻转从动齿轮6211啮合传动,这样,通过翻转输出端632输出转动动力,让翻转主动齿轮6321与翻转输出端632同轴转动,从而驱动翻转从动齿轮6211带动第三转轴621及第三转轴621所连接的第二机体20绕第三轴线O3作旋转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第一驱动机构40、第二驱动机构50、升降驱动机构61、翻转组件63也可以采用输出直线动力或其他方向的动力的结构,如气缸、丝杆传动机构等。
通过实施上述的技术方案,多焦摄像装置不仅能通过广角摄像头模块11对教学内容整体进行拍摄,还能够在电子设备提供点读功能时,通过长焦摄像头模块21对用户手指或点读工具进行实时跟随,以及让长焦摄像头模块21对用户进行拍摄。从而起到有效扩大摄像装置的识别区域、提高点读功能的识别精准度、提高教学过程中用户间的互动性的效果,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机体(10);
第二机体(20),所述第一机体(10)与所述第二机体(20)相连接;
广角摄像头模块(11),安装于所述第一机体(10),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11)用于采集广角摄像区域图像;
长焦摄像头模块(21),安装于所述第二机体(20),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21)用于采集长焦摄像区域图像;
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21)之间被配置为可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焦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所述第一机体(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体(10)与所述第二机体(20)转动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轴线;
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21)通过第一转轴(22)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机体(20),所述第一转轴(22)形成所述第二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焦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所述第一机体(10)固定连接,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21)与所述第二机体(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体(10)与所述第二机体(20)之间设置有转接座(30);
所述第一机体(10)与所述转接座(30)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机体(20)与所述转接座(30)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二轴线;
或,所述第一机体(10)与所述转接座(30)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二机体(20)与所述转接座(30)转动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焦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11)通过第二转轴(12)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机体(10),所述第二转轴(12)形成所述第一轴线;
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21)与所述第二机体(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体(10)与所述第二机体(20)转动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焦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11)与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21)相对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焦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机构(4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机体(10)或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11)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0)包括:
第一固定部(4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机体(10);
第一输出部(42),其第一端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41),所述第一输出部(4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机体(20)传动连接;
或,所述第一输出部(42)的第二端与所述广角摄像头模块(11)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焦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驱动机构(50),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机体(20)或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21)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包括:
第二固定部(5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机体(20);
第二输出部(52),其第一端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51),所述第二输出部(5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机体(10)传动连接;
或,所述第二输出部(52)的第二端与所述长焦摄像头模块(21)传动连接。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焦拍摄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备本体(60),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提供所述多焦拍摄装置的容纳空间,所述设备本体(60)的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槽的槽口;
所述第一机体(10)机体和/或所述第二机体(20)与所述容纳槽活动连接;
升降组件,设于所述设备本体(60)与所述多焦拍摄装置之间,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多焦拍摄装置相对所述设备本体(60)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机体(10)和/或所述第二机体(20)通过所述槽口在伸出和缩入所述容纳槽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体(10)及所述第二机体(20)沿伸缩方向相互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升降驱动机构(61),其包括升降固定部(611)以及升降输出部(612),所述升降固定部(611)固定设置于所述所述设备本体(60),所述升降输出部(612)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固定部(611);
升降传动组件(6122),设置于所述第一机体(10)或所述第二机体(20),所述升降传动组件(6122)与所述升降输出部(612)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升降输出部(612)能够通过所述升降传动组件(6122)驱动所述多焦拍摄装置沿伸缩方向往复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61)与所述多焦拍摄装置之间设置有安装座(62),所述第一机体(10)或所述第二机体(20)与所述安装座(62)之间通过第三转轴(621)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621)提供所述多焦拍摄装置朝所述设备本体(60)前侧和后侧方向摆转的活动自由度;
所述第一机体(10)或所述第二机体(20)与所述安装座(62)之间还设置有翻转组件(63),所述翻转组件(63)用于在所述多焦拍摄装置完全伸出所述容纳槽时驱动所述第一机体(10)及所述第二机体(20)绕所述第三转轴(621)的转动轴线转动。
CN202221331389.4U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883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1389.4U CN217883556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1389.4U CN217883556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3556U true CN217883556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2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1389.4U Active CN217883556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35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18134A1 (en) Portable device
CN1648710A (zh) 摄影镜头组件及照相机
CN108900737B (zh) 一种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881067A (zh) 数字取像模块
CN1134080A (zh) 图象装置
US20070081821A1 (en) Imager apparatus
CN207164434U (zh)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KR20070009322A (ko) 카메라조립체 및 카메라를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WO2021185207A1 (zh) 翻转功能组件及电子设备
US9004786B2 (en) Light quantity adjusting device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210807350U (zh) 一种移动终端
KR102510389B1 (ko) 소형 카메라 짐벌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WO2023011173A1 (zh) 防抖机构、拍摄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7578627B2 (en) Imager apparatus
WO2023142712A1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7883556U (zh) 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7883557U (zh) 一种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989710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2004208176A (ja) 携帯端末機器
CN2795887Y (zh) 同步调焦式数码望远照相机
CN112782926A (zh) 一种不损失像素的投影屏幕横竖的调整结构及投影仪
CN2657050Y (zh) 具内置数码相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18675872U (zh) 一种摄像头取景区域可调的平板电脑
CN219068274U (zh) 前后双摄摄像机
CN214846205U (zh) 一种不损失像素的投影屏幕横竖的调整结构及投影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