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4434U -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4434U
CN207164434U CN201720926433.9U CN201720926433U CN207164434U CN 207164434 U CN207164434 U CN 207164434U CN 201720926433 U CN201720926433 U CN 201720926433U CN 207164434 U CN207164434 U CN 207164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on part
camera model
electron device
portable electron
ref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264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埈昊
张薰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4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4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2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 G02B17/06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using mirrors only, i.e. having only one curved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02B7/18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for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mirr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8Signal distribution or switch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相机模块包括:透镜;及多个反射部件,设置在所述透镜的上方并且被构造为将从不同方向入射到所述多个反射部件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所述多个反射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反射部件是可旋转的,并且止动件被构造为限制所述至少一个反射部件的旋转角度。根据实用新型的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可使用一个相机模块拍摄布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对侧的被摄体,并且可满足对小型化的需求。

Description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7月27日、于2016年9月13日和于2017年4月1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6-0095642号、第10-2016-0118395号和第10-2017-004713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涉及一种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相机模块用在诸如平板个人计算机(PC)、膝上型计算机等以及智能电话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中。
这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安装有:前方相机,用于拍摄布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的被摄体;后方相机,用于拍摄布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后方的被摄体。
在安装两个相机来执行上述的双向拍摄的情况下,在使便携式电子装置小型化方面已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本实用新型内容以通过简化形式介绍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选择的构思。本实用新型内容既不意在确定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为了解决安装两个相机执行来双向拍摄时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小型化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使用一个相机模块拍摄布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对侧的被摄体且可满足小型化需求的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在一个总体方面,描述一种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相机模块被构造为拍摄设置在彼此相对侧的被摄体。
在一个总体方面,描述一种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相机模块满足对于小型化的需求。
根据实施例,提供一种相机模块,所述相机模块包括:透镜;多个反射部件,设置在所述透镜的上方,并且被构造为将从不同方向入射到所述多个反射部件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其中,所述多个反射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反射部件可以是可旋转的;及止动件,被构造为限制所述至少一个反射部件的旋转角度。
当所述至少一个反射部件旋转为具有预定倾角时,所述至少一个反射部件和所述止动件相对于彼此可紧密地布置。
所述多个反射部件可以是平面镜或棱镜。
所述多个反射部件可包括:第一反射部件,被构造为将从一侧入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及第二反射部件,被构造为将从另一侧入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部件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
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可被构造为是可旋转的,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可以以预定倾角固定。
与所述第二反射部件相比,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可设置在靠近所述透镜的平面上,并且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一个表面反射光,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另一表面阻截光。
所述相机模块还可包括:第一滤光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前方;及第二滤光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射部件的前方,其中,所述第一滤光器和所述第二滤光器中的一个滤光器可是红外光通过滤光器,所述第一滤光器和所述第二滤光器中的另一个滤光器是红外光截止滤光器。
所述相机模块还可包括使所述至少一个反射部件旋转的致动器。
根据实施例,提供一种相机模块,所述相机模块包括:透镜;多个反射部件,设置在所述透镜的上方并且被构造为将从不同方向入射到所述多个反射部件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致动器,被构造为使所述多个反射部件旋转;及止动件,被构造为限制所述多个反射部件的旋转角度。
所述多个反射部件中的每个反射部件的一个表面反射光,并且所述多个反射部件中的每个反射部件的另一表面阻截光。
所述止动件可设置在所述多个反射部件的彼此面对的表面上。
所述多个反射部件可包括:第一反射部件,被构造为将从一侧入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第二反射部件,被构造为将从另一侧入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部件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并且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可分别设置在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的彼此面对的表面上。
当所述第一反射部件旋转为具有预定倾角时,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可紧密地布置到所述第二止动件,并且当所述第二反射部件旋转为具有预定倾角时,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可紧密地布置到所述第一止动件。
根据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的相机模块;及外壳,包括形成在所述外壳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中的开口,以使光可入射到所述外壳中,并且所述外壳中容纳所述相机模块。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的相机模块;第一反射部件,设置在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侧上的第一开口对齐的位置并且相对于光轴可旋转地安装,并且被构造为将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入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光朝向所述相机模块的透镜反射;及第二反射部件,设置在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侧上的第二开口对齐的位置并且相对于光轴以预定倾角固定地安装,其中,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将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入射的光朝向所述相机模块的所述透镜反射。
响应于拍摄位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的被摄体,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可旋转到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相对于光轴具有预定倾角的位置,并且可紧密地附着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内表面。
响应于拍摄位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的被摄体,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可布置在被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反射的光的运动路径中,以阻截被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反射的光。
响应于拍摄位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方的被摄体,所述第一反射部件旋转以关闭所述第一开口,以防止与被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反射的光的运动方向发生干涉。
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可紧密地附着并固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内表面。
所述止动件固定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内的位置中,以将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旋转角度限制为45°的倾角。
根据实用新型的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可使用一个相机模块拍摄布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对侧的被摄体,并且可满足对小型化的需求。
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和方面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透视图;
图1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透视图;
图2是沿着图1A的I-I’线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图7是示出安装有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及
图13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在所有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为了清楚、说明及方便起见,附图可不按照比例绘制,并且可夸大附图中的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变换、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公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的说,仅提供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以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施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可行方式。
图1A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透视图。图1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透视图。
参照图1A和图1B,根据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是安装有相机模块的诸如移动通信终端、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等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如图1A所示,触摸屏11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外壳的一个表面(例如,前表面)上,第一开口20形成在外壳的一个表面的上端部中,以使从被摄体反射的光入射到其中。如图1A所示,第一开口20形成在外壳的前表面的上端部上。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0可形成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表面的上端部上。上端部可位于外壳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左上端部、中上端部或右上端部。
照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其他类型的传感器(诸如对焦传感器)可设置在第一开口20的附近。
此外,如图1B所示,第二开口30形成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外壳的另一表面(例如,后表面)的上端部中,以使从被摄体反射的光入射。如图1B所示,第二开口30形成在外壳的后表面的上端部上。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开口30可形成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表面的上端部上。上端部可位于外壳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左上端部、中上端部或右上端部。第一开口20的位置将与第二开口30的位置相对。
闪存等可设置在第二开口30的附近。
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00(图2)容纳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外壳中。因此,可使用一个相机模块300来拍摄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和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二者。
相机模块300包括至少一个透镜、用于自动对焦的自动对焦致动器、补偿诸如手抖动等的抖动的光学防抖致动器以及图像传感器。
图2是沿着图1A的I-I’线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另一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首先,参照图2,第一透明盖21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第一开口20中,第二透明盖31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第二开口30中。
此外,第二开口30形成为与第一开口20相对并且相对于第一开口20竖直或纵向地偏移,例如形成在比第一开口20的平面低的平面(例如,靠近相机模块300的透镜的平面)。然而,第一开口20和第二开口30的位置不限于此,而还可彼此交换。
便携式电子装置10包括相机模块300,以拍摄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和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
在一个示例中,相机模块300包括多个反射部件,多个反射部件将从不同方向入射到其的光反射到相机模块300的透镜。
反射部件沿着光轴方向设置在相机模块300中包括的透镜中的第一透镜的前方。
反射部件包括:第一反射部件100,将从一侧(例如,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入射到其的光反射到相机模块300的透镜;第二反射部件200,将从另一侧(例如,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方)入射到其的光反射到相机模块300的透镜。
第一反射部件100设置为与第一开口20水平地对齐或设置在与第一开口20的位置对应的位置。第一反射部件100将通过第一开口20入射到其的光朝向相机模块300的透镜反射。
此外,第二反射部件200设置为与第二开口30水平地对齐或设置在与第二开口30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并且将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到其的光朝向相机模块300的透镜反射。
例如,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是反射光的平面镜或棱镜。
因此,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00拍摄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和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另一被摄体。
在示例中,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中的至少一个可旋转地或可枢转地安装。
实施例中示出了仅第二反射部件200可旋转的情况,但本申请不限于此。也就是说,仅第一反射部件100从其中间点或从其端点旋转或枢转,或者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二者分别从它们的中间点或从它们的端点旋转或枢转。
将参照图3描述相机模块300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
如图3所示,第一反射部件100以预定倾角(例如,相对于光轴为45°)固定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
这里,第二反射部件200可旋转地或可枢转地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因此,第二反射部件200可旋转或可枢转,以不与从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的运动方向发生干涉。
第二反射部件200具有可旋转地或可枢转地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的一端,并且使用所述一端作为旋转中心点而旋转或作为枢转中心点而枢转。
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的情况下,第二反射部件200通过单独的致动器(未示出)朝向第二开口30旋转并且与第二开口30对齐或平行地布置。
因此,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入射在相机模块300的透镜上,而不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干涉。
此外,第二反射部件200关闭第二开口30,因此防止不需要的光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部。
将参照图4描述相机模块300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
如图4所示,在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拍摄被摄体的情况下,第二反射部件200通过单独的致动器(未示出)旋转为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
因此,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的光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然后入射到相机模块300的透镜。
在该示例中,第二反射部件200布置在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的运动路径中,并且阻截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任何光。因此,防止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入射在相机模块300的透镜上。
作为示例,当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拍摄被摄体时,第二反射部件200的一个表面被构造为将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到其的光朝向相机模块300的透镜反射。第二反射部件200的另一表面被构造为阻截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
此外,第一反射部件100可固定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因此可使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的反射角恒定。然而,第二反射部件200可以可旋转地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因此可使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的光的反射角随着第二反射部件200旋转而变化。
因此,在实施例中,可设置止动件,以在拍摄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使第二反射部件200准确地安放并且固定在具有预定倾角(例如,相对于光轴为45°)的位置中。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相机模块300中,可通过同一相机模块300拍摄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和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
因此,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无需单独地构造用于拍摄位于前方的被摄体的相机和用于拍摄位于后方的被摄体的相机,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10可被进一步小型化。
此外,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00被构造为可连续地执行前方拍摄和后方拍摄。
作为示例,当相机模块300拍摄位于前方的被摄体时,第二反射部件200保持处于其旋转为靠近第二开口30或与第二开口30平行布置的状态,以使相机模块300通过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来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在相机模块300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之后,第二反射部件200从其一端旋转或枢转以打开第二开口30,以使相机模块300在前方拍摄之后连续地执行后方拍摄。
因此,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00连续地拍摄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图像和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图像。此外,相机模块300可将前方的图像与后方的图像合成来生成一幅图像。例如,如果前方的图像是自拍图像并且后方的图像是背景图像,则可从自拍图像剪出拍摄者他自己(她自己)的图像,然后与背景图像合成。因此,可获得与拍摄者他自己(她自己)和背景同时拍摄时相同的效果。
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00的图像传感器是两个光电二极管集成在一个像素中的双像素图像传感器。
因此,在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00的图像传感器中,集成在一个像素中的两个光电二极管可分别识别光,以检测相位差。因此,可从拍摄的图像获得关于被摄体的深度信息。
结果,当拍摄的图像是自拍图像时,可从拍摄的图像剪出期望的部分(例如,拍摄者他自己(她自己)),然后与另一幅图像合成。
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参照图5和图6,除了第二反射部件200’的致动方式之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00与上述的相机模块300相同。因此,将省略除了第二反射部件200’的致动方式的描述之外的部分的描述。
在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部件200’可以可滑动地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
作为示例,便携式电子装置10包括导向槽15,第二反射部件200’包括导向突起(未示出)或第二反射部件200’的一部分被构造为可滑动地插入到导向槽15中。然而,导向槽15和导向突起的位置不限于此,而是还可彼此交换。
参照图5,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的情况下,第二反射部件200’沿与光轴垂直的方向运动,以与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的运动方向不发生干涉。
因此,通过第一开口20入射的光可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然后入射到相机模块300的透镜。
在示例中,第二反射部件200’可包括阻截膜,以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阻截不需要的光(例如,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到第二反射部件200’的光)。阻截膜可安装到第二反射部件200’的用于关闭第二开口30的一侧。
第二反射部件200’通过单独的致动器(未示出)沿与光轴垂直的方向滑动。
此外,第二反射部件200’设置有突出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外部的抓握部件210,以使拍摄者可手动地使第二反射部件200’运动。
因此,拍摄者可手动地推动或拉动抓握部件210,以选择性地执行前方拍摄和后方拍摄。
接下来,参照图6,在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拍摄被摄体时,第二反射部件200’沿与光轴垂直的方向运动,以将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到其的光朝向相机模块300的透镜反射。
因此,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的光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然后入射在相机模块300的第一透镜上。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反射部件200’可沿着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的运动路径布置,并且阻截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因此,防止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入射在相机模块300的第一透镜上。
作为示例,当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拍摄被摄体时,第二反射部件200’的一个表面被构造为将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到其的光朝向相机模块300的透镜反射,第二反射部件200’的另一表面被构造为阻截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
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二反射部件200可旋转地或可枢转地安装在相机模块300中;根据第二实施例,第二反射部件200’可滑动地安转在相机模块300中。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部件200或200’还可固定地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反射部件200或200’可以为固定地安装为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液晶显示器(LCD)面板。
因此,第二反射部件200或200’可基于第二反射部件200或200’是否被施加电压而使光通过或反射光。
作为示例,当电压没有施加到第二反射部件200或200’时,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穿过第二反射部件200或200’,然后入射在相机模块300的第一透镜上。
因此,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第二反射部件200或200’不被施加电压。结果,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穿过第二反射部件200或200’,然后入射在相机模块300的第一透镜上。在这种情况下,可包括使用抓握部件210来关闭第二开口30的遮板构件(shutter member),以使不需要的光不会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
此外,当电压施加到第二反射部件200或200’时,第二反射部件200或200’不会使光穿过它们,而是将光反射。因此,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的光被第二反射部件200或200’反射,然后入射在相机模块300的第一透镜上。
当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拍摄被摄体时,电压施加到第二反射部件200或200’,以使被第二反射部件200或200’反射的光入射在相机模块300的第一透镜上。在该示例中,遮板构件打开,以使光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
同时,可附加地设置关闭第一开口20的遮板构件,以使不需要的光不会通过第一开口20入射。
图7是示出其中安装有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照图7,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相机模块。
如根据上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00一样,第一相机模块300可以是被构造为使得前方拍摄和后方拍摄均可行的相机模块,第二相机模块400可以是被构造为使得前方拍摄或后方拍摄可行的相机模块。
第二相机模块400被构造为使得后方拍摄可行。为此,第三开口40形成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表面的上端部中,以使从被摄体反射的光入射,并且第三开口40中安装有第三透明盖41。
第一相机模块300和第二相机模块400具有不同的视角。
作为示例,第一相机模块300和第二相机模块400中的一个具有相对宽的视角(广角镜头),第一相机模块300和第二相机模块400中的另一个具有相对窄的视角(摄远镜头)。
如上所述,两个相机模块300和400被构造为具有不同的视角,因此以各种深度拍摄被摄体的图像。
此外,由于可通过使用一个被摄体的两幅图像(例如,通过合成)来生成具有高水平的分辨率的图像或明亮的图像,因此即使在照度低的环境下也能够清晰地拍摄被摄体的图像。
此外,可使用多幅图像来实现三维(3D)图像,并且还可实现变焦(zoom)功能。
此外,第一相机模块300的透镜的光轴和第二相机模块400的透镜的光轴彼此垂直。
作为示例,第二相机模块400的透镜的光轴沿光入射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所沿的方向(也就是说,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厚度方向)形成。第一相机模块300的透镜的光轴沿与光入射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所沿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诸如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长度方向)形成。
由于第一相机模块300的透镜的光轴沿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长度方向形成,因此第一相机模块300的尺寸不受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厚度限制。
因此,即使相机模块300中设置用于自动对焦功能、手抖动补偿功能、变焦功能等的附加的组件,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厚度也不会增加。
图8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图9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首先,参照图8,便携式电子装置10具有分别形成在其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中的开口,以使从被摄体反射的光入射。
作为示例,第一开口20形成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表面中,以使从布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反射的光入射,第二开口30形成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表面中,以使从布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或后面的被摄体反射的光入射。虽然未示出,但是可在第一开口20中安装第一透明盖,可在第二开口30中安装第二透明盖。
便携式电子装置10包括相机模块300,用于拍摄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和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后方的被摄体。
在实施例中,相机模块300包括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
如图8所示,包括至少一个透镜和图像传感器的壳体、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外壳之内。
可选地,单独的壳体可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外壳中,至少一个透镜、图像传感器、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设置在该壳体中。
第一反射部件100设置在与第一开口20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并且将通过第一开口20入射到其的光朝向相机模块300的透镜反射。
此外,第二反射部件200设置在与第二开口30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并且将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到其的光朝向相机模块300的透镜反射。
例如,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是反射光的平面镜或棱镜。
因此,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00拍摄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和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后方的被摄体二者。
与第二反射部件200相比,第一反射部件100设置在更靠近相机模块300的透镜的平面上。
在示例中,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中的至少一个可旋转地或可枢转地安装。
设置致动器500,以使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中的至少一个旋转。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仅第一反射部件100是可旋转的,但本说明书不限于此。也就是说,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两者可如图12和图13中示出的实施例那样可旋转地或可枢转地安装。
接下来,将描述相机模块300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
在该示例中,第一反射部件100可旋转地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
作为示例,第一反射部件100具有可旋转地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的一端,并且使用所述一端作为旋转中心点而旋转。为此,使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的致动器500可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
如图8所示,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的情况下,致动器500使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为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
因此,通过第一开口20入射的光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然后入射在相机模块300的透镜上。
同时,如图8所示,第二反射部件200固定地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并且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的光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
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防止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的光入射在相机模块300的透镜上。
第一反射部件100布置在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的光的运动路径中,并且阻截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的光。因此,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防止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的光入射在相机模块300的透镜上。
作为示例,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第一反射部件100的一个表面被构造为将通过第一开口20入射到其的光朝向相机模块300的透镜反射,第一反射部件100的另一表面被构造为阻截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的光。
此外,第二反射部件200固定地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并且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的光的反射角恒定。然而,第一反射部件100可旋转地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在当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时第一反射部件100没有设置在合适的位置的情况下,每当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时,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的反射角都不恒定。
因此,在实施例中,设置止动件600,以使第一反射部件100在拍摄前方时准确地位于并且固定在具有预定倾角(例如,相对于光轴为45°)的位置中。也就是说,止动件600限制第一反射部件100的旋转角度。
止动件600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上。作为示例,止动件600设置在与第一反射部件100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
因此,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到第一反射部件100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位置,并且紧密地附着到止动件600。结果,每当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时,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的光的反射角都能够恒定。
此外,由于第一反射部件100可旋转地或可枢转地安装,因此第一反射部件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空间,以使第一反射部件100可旋转。
然而,当第一反射部件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时,即使在第一反射部件100完成旋转的状态下,通过第一开口20入射的光中的一些光可能会入射在第一反射部件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上,进而被不期望地反射,这可能会导致拍摄的图像的闪耀现象。
因此,在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到第一反射部件100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位置并且紧密地附着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以防止由于光的不期望的反射而发生闪耀现象。
也就是说,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的被摄体时,在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的状态下,第一反射部件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空间,但该空间可能不会形成在第一反射部件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此外,在第一反射部件100完成旋转的状态下,第一反射部件100和便携式电子装置10可彼此紧密地附着。
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在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为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位置设置阻截构件,以防止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在第一反射部件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
也就是说,虽然图8和图9中未示出,但是阻截构件可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的侧表面部分,例如,与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为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同时,由于图8和图9中示出的止动件600设置在与第一反射部件100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因此止动件600还可用于固定第一反射部件100的位置,并且可用作阻截构件。
将参照图9描述相机模块300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
如图9所示,第二反射部件200固定地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并且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的光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然后入射在相机模块300的第一透镜上。
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的情况下,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以与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的光的运动方向不发生干涉。
作为示例,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致动器500使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以关闭第一开口20。
此外,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第一反射部件100关闭第一开口20,以防止不需要的光通过第一开口20从前方入射。
另外,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在第二反射部件200和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的光中的一些光可能会入射到第二反射部件2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进而被不期望地反射,这可能会导致拍摄的图像的闪耀现象。
因此,在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部件200紧密地附着并固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以防止由于光的不期望的反射而发生闪耀现象。
也就是说,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在第二反射部件2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可能不会形成空间,第二反射部件200和便携式电子装置10可彼此紧密地附着。
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第二反射部件2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可设置阻截构件,以防止第二反射部件2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
也就是说,虽然图8和图9中未示出,但是阻截构件可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的侧表面部分,例如,与固定地安装第二反射部件200的位置对应的部分。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相机模块300中,可通过同一相机模块300拍摄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和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
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无需单独地构造用于拍摄前方的相机和用于拍摄后方的相机,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10可被进一步小型化。
同时,如上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00那样,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300可被构造为连续地执行前方拍摄和后方拍摄。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拍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除了第一滤光器21’和第二滤光器31’之外,图10和图11中描述的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特征中的一些特征与如上所述的相机模块的特征相同,因此将省略除了对第一滤光器21’和第二滤光器31’的描述之外的描述。
第一滤光器21’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第一开口20中,第二滤光器31’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第二开口30中。
第一滤光器21’是可见光截止滤光器或红外光通过滤光器。因此,第一滤光器21’滤除通过第一开口20入射到其的光中的可见光。
由于通过第一开口20入射的光中的可见光被第一滤光器21’滤除,因此可拍摄红外光图像。
在一个示例中,红外光图像是针对用户的虹膜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相机模块300用作虹膜识别相机。
第二滤光器31’是红外光截止滤光器。因此,第二滤光器31’滤除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到其的光中的红外光。
由于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的光中的红外光被第二滤光器31’滤除,因此可拍摄可见光图像。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相机模块300中,通过同一相机模块300识别用户的虹膜并且拍摄可见光区域的图像。
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中无需单独地构造用于识别虹膜的相机和用于普通拍摄的相机,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10可被进一步小型化。
图12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图13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在相机模块300中,第一开口20和第二开口30形成在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彼此对应的位置(或形成在相机模块300的光轴方向上)。
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中的每个可旋转地或可枢转地安装。
设置第一致动器510,以使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设置第二致动器520,以使第二反射部件200旋转。
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第一致动器510使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为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
因此,通过第一开口20入射的光可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反射,然后入射在相机模块300的透镜上。
此外,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第二致动器520使第二反射部件200旋转,以关闭第二开口30。
因此,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的情况下,可防止不需要的光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
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致动器520使第二反射部件200旋转为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
因此,通过第二开口30入射的光可被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然后入射到相机模块300的透镜。
此外,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致动器510使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以关闭第一开口20。
因此,在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的情况下,可防止不需要的光通过第一开口20入射。
第一反射部件100的一个表面和第二反射部件200的一个表面被构造为反射光,第一反射部件100的另一表面和第二反射部件200的另一表面被构造为阻截光。
另外,第一反射部件100的一个表面和第二反射部件200的一个表面是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的面对入射光的表面,第一反射部件100的另一表面和第二反射部件200的另一表面是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彼此面对的表面(例如,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的面向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部的表面)。
此外,在当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旋转时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设置在合适的位置的示例中,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二者可旋转地安装,每当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旋转时,被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反射的光的反射角可能会不恒定。
因此,在实施例中,设置止动件,以使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准确地位于并固定在它们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位置中。
作为示例,第一反射部件100可设置有第一止动件610,第二反射部件200可设置有第二止动件620。
相应的止动件610和620设置在相应的反射部件100和200的彼此面对的表面(例如,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的面向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部的表面)上。
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前方的被摄体时,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到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位置,以紧密地附着到设置在第二反射部件200上的第二止动件620(见图12)。
因此,每当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时,第一反射部件100能使光的反射角恒定。
此外,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后方的被摄体时,第二反射部件200旋转到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位置,以紧密地附着到设置在第一反射部件100上的第一止动件610(见图13)。
因此,每当第二反射部件200旋转时,第二反射部件200能使光的反射角恒定。
此外,在第一反射部件100或第二反射部件200完成旋转以使第一反射部件100或第二反射部件200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状态下,第一反射部件100或第二反射部件200紧密地附着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
由于第一反射部件100和第二反射部件200的构造和操作彼此相似,因此将省略对第二反射部件200的描述,并且将主要描述第一反射部件100,以避免冗余。
由于第一反射部件100可旋转地安装,因此第一反射部件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空间,以使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
然而,当第一反射部件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时,即使在第一反射部件100完成旋转以使第一反射部件100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状态下,该空间中可能会发生光的不期望的反射,这可能会导致闪耀现象。
因此,在实施例中,在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到第一反射部件100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状态下,第一反射部件100紧密地附着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以防止闪耀现象。
也就是说,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的被摄体时,在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的状态下,第一反射部件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设置用于旋转的空间,但第一反射部件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可能不会形成该空间。另外,在第一反射部件100完成旋转的状态下,第一反射部件100和便携式电子装置10可彼此紧密地附着。
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当拍摄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的被摄体时,可在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为相对于光轴具有例如45°的预定倾角的位置设置阻截构件,以防止第一反射部件1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
也就是说,虽然图12和图13中未示出,但是阻截构件可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表面的侧表面部分(例如,与第一反射部件100旋转为具有预定倾角(例如,相对于光轴为45°)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
如上所述,在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可使用一个相机模块拍摄布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对侧的被摄体,并且可满足对小型化的需求。
虽然本公开包括具体示例,但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示例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将被理解为仅是描述性的含义,而非限制的目的。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将被理解为可适用于其他示例中的类似的特征或方面。如果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所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或通过其他组件或它们的等同物替换或增补所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中的组件,则可获得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由具体实施方式来限定,而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并且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的全部变型将被理解为包含于本公开中。

Claims (20)

1.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包括:
透镜;
多个反射部件,设置在所述透镜的上方,并且被构造为将从不同方向入射到所述多个反射部件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其中,所述多个反射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反射部件是可旋转的;及
止动件,被构造为限制所述至少一个反射部件的旋转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反射部件旋转为具有预定倾角时,所述至少一个反射部件和所述止动件相对于彼此紧密地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反射部件是平面镜或棱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反射部件包括:
第一反射部件,被构造为将从一侧入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及
第二反射部件,被构造为将从另一侧入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部件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部件被构造为是可旋转的,所述第二反射部件以预定倾角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反射部件相比,所述第一反射部件设置在靠近所述透镜的平面上,并且
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一个表面反射光,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另一表面阻截光。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还包括:
第一滤光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前方;及
第二滤光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射部件的前方,
其中,所述第一滤光器和所述第二滤光器中的一个滤光器是红外光通过滤光器,所述第一滤光器和所述第二滤光器中的另一个滤光器是红外光截止滤光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还包括使所述至少一个反射部件旋转的致动器。
9.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包括:
透镜;
多个反射部件,设置在所述透镜的上方并且被构造为将从不同方向入射到所述多个反射部件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
致动器,被构造为使所述多个反射部件旋转;及
止动件,被构造为限制所述多个反射部件的旋转角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反射部件中的每个反射部件的一个表面反射光,并且所述多个反射部件中的每个反射部件的另一表面阻截光。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设置在所述多个反射部件的彼此面对的表面上。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反射部件包括:
第一反射部件,被构造为将从一侧入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
第二反射部件,被构造为将从另一侧入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部件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及
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和所述第二反射部件的彼此面对的表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反射部件旋转为具有预定倾角时,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紧密地布置到所述第二止动件,并且
当所述第二反射部件旋转为具有预定倾角时,所述第二反射部件紧密地布置到所述第一止动件。
14.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模块;及
外壳,包括形成在所述外壳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中的开口,以使光入射到所述外壳中,并且所述外壳中容纳所述相机模块。
15.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相机模块;
第一反射部件,设置在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侧上的第一开口对齐的位置并且相对于光轴可旋转地安装,并且被构造为将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入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光朝向所述相机模块的透镜反射;及
第二反射部件,设置在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侧上的第二开口对齐的位置并且相对于所述光轴以预定倾角固定地安装,其中,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将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入射的光朝向所述相机模块的所述透镜反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拍摄位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的被摄体,所述第一反射部件旋转到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相对于所述光轴具有预定倾角的位置,并且紧密地附着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内表面。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拍摄位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方的被摄体,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布置在被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反射的所述光的运动路径中,以阻截被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反射的所述光。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拍摄位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方的被摄体,所述第一反射部件旋转以关闭所述第一开口,以防止与被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反射的所述光的运动方向发生干涉。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部件紧密地附着并固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内表面。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固定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内的位置中,以将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旋转角度限制为45°的倾角。
CN201720926433.9U 2016-07-27 2017-07-27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Active CN20716443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60095642 2016-07-27
KR10-2016-0095642 2016-07-27
KR20160118395 2016-09-13
KR10-2016-0118395 2016-09-13
KR1020170047137A KR20180012688A (ko) 2016-07-27 2017-04-12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전자 기기
KR10-2017-0047137 2017-04-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4434U true CN207164434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22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26433.9U Active CN207164434U (zh) 2016-07-27 2017-07-27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80012688A (zh)
CN (1) CN2071644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4900A (zh) * 2016-07-27 2018-02-0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0248006A (zh) * 2019-06-28 2019-09-17 李峥炜 手机轻薄3d摄像头
CN112099290A (zh) * 2019-06-18 2020-12-1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折叠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94681B1 (ko) 2018-04-13 2023-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회전 가능한 반사 부재를 갖는 카메라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7381241B2 (ja) * 2019-08-01 2023-11-15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KR102655434B1 (ko) * 2019-08-13 2024-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폴디드 카메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장치
KR102345109B1 (ko) 2020-07-24 2021-12-3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 단말기
WO2022097981A1 (ko) * 2020-11-06 2022-05-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4900A (zh) * 2016-07-27 2018-02-0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2099290A (zh) * 2019-06-18 2020-12-1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折叠模块
CN112099290B (zh) * 2019-06-18 2022-04-1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折叠模块
CN110248006A (zh) * 2019-06-28 2019-09-17 李峥炜 手机轻薄3d摄像头
CN110248006B (zh) * 2019-06-28 2021-04-23 武汉当代华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轻薄3d摄像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12688A (ko) 2018-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4900A (zh)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7164434U (zh)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5530418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中的摄像结构
JP6517717B2 (ja) 携帯用折り畳み式仮想現実機器
CN105915771B (zh) 照相机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TWI231050B (en) Moveable mirror module for a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taking multi angle pictures
US1163021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apturing and generating panoramic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TWI609225B (zh) Image cap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6716985A (zh)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相机系统及程序
US20180052308A1 (en) Optical lens accessory for wide-angle photography
CN107517345B (zh) 拍摄预览方法及拍摄设备
CN105049687A (zh) 双摄像头移动终端
CN114693569A (zh) 双摄像头视频融合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US8873945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206479749U (zh) 镜头模块
JP2004235926A (ja) 撮影装置
CN205305019U (zh) 3d摄像头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移动设备
JP2015089111A (ja) ステレオビューワ及び又はステレオビューファインダ
CN107318011A (zh) 一种单镜头横幅立体拍摄系统
CN106921831A (zh) 产生包含旋转轨迹的相片的方法及相关摄影装置
WO201823496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PTURING AND ENHANCING IMAGES ACQUIRED IN DIGITAL FORM
CN216081460U (zh) 地面倾斜摄影相机装置
JP6003317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JP2000295504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TW202232223A (zh) 全景拍照裝置及全景圖像的拍攝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