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1202U - 一种组立机的拉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立机的拉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881202U CN217881202U CN202221099990.5U CN202221099990U CN217881202U CN 217881202 U CN217881202 U CN 217881202U CN 202221099990 U CN202221099990 U CN 202221099990U CN 217881202 U CN217881202 U CN 2178812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clamping block
- rod
- pulling device
- fo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fectioner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组立机的拉脚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压杆和夹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压杆可摆动设置在机架上,且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卡块和两个夹紧件;所述底座滑动设置在机架上;两个所述夹紧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夹紧件均在底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且位于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本申请中,通过夹持机构夹紧素子的导针,然后通过压杆驱动夹持机构往下移动,以此将素子和胶粒拉紧,从而完成素子和胶粒的组装,且组装过程由自动化设备进行,可提高生产的智能化,并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组立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立机的拉脚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新兴电子行业,如计算机行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传统行业如彩电业等的生产也保持稳定增长。因此,市场对铝电解电容器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引入了电容组立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电容的组装过程中,素子的导针穿入胶粒之后,两者的初始状态如图12所示,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将素子和胶粒拉紧,使两者达到如图13的状态,以此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但现有技术中,素子和胶粒之间的拉紧大多需要通过人工辅助完成,因此会存在智能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因而,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素子和胶粒的组装智能化,并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立机的拉脚装置,优化了现有的组立机结构,使其可以自动化进行素子和胶粒的组装,并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立机的拉脚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压杆和夹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压杆可摆动设置在机架上,且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卡块和两个夹紧件;所述底座滑动设置在机架上;两个所述夹紧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夹紧件均在底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且位于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
藉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夹紧件转动,以使两个所述夹紧件将素子的导针夹紧在所述卡块上,并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压杆摆动,以推动所述夹持机构往下移动而完成素子和胶粒的组装。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和用于与电机连接的第一凸轮;所述第一拉杆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拉杆的上端与所述压杆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一凸轮连接;所述第一拉杆在所述第一凸轮的传动下向上移动,以对所述夹持机构进行按压。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拉杆、驱动杆和用于与电机连接的第二凸轮;所述第二拉杆和所述驱动杆均滑动设置在机架上;两个所述夹紧件的下端均与所述驱动杆的上端接触,且所述驱动杆的上端位于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所述驱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凸轮连接;
所述驱动杆在所述第二拉杆和所述第二凸轮的传动下向上移动,以驱动两个所述夹紧件夹紧素子导针。
在一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夹紧件的下端均设置有滚轮;所述驱动杆的上端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且两个所述夹紧件上的滚轮分别位于所述驱动件上端的两侧斜面处。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拉脚装置还包括上料盘;所述上料盘沿周边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输送胶粒和素子的支撑块。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上料盘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胶粒的卡槽;所述卡槽下方连接有通槽,以使素子的导针穿过通槽延伸到所述支撑件下方。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料盘的上端面处设置有多个工位刻度;每一所述工位刻度对应一所述支撑件。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拉脚装置还包括扶正机构;所述扶正机构包括气缸、移动条、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气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移动条、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均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移动条的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啮合连接;由所述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对素子进行夹持。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上均设置有V形槽位,且两者的所述V形槽位相对应;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在各自的所述V形槽位处进行素子的夹持。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扶正机构还包括压块、推杆和摆臂;所述摆臂为弯曲结构,且在中间位置铰接在机架上;所述压块安装在所述气缸的输出杆上,所述推杆安装在所述压块上,且所述推杆的上端与所述摆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中,通过夹持机构夹紧素子的导针,然后通过压杆驱动夹持机构往下移动,以此将素子和胶粒拉紧,从而完成素子和胶粒的组装,且组装过程由自动化设备进行,可提高生产的智能化,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上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上料盘、夹持机构和扶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压杆和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扶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扶正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上料盘与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夹持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素子和胶粒的一个组装状态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素子和胶粒组装完成的状态图。
附图标注说明:1、驱动机构;2、第一拉杆;3、第二拉杆;4、机架;5、上料盘;51、支撑件;6、压杆;7、夹持机构;71、驱动杆;72、底座;73、夹紧件;74、卡块;8、扶正机构;81、气缸;82、压块;83、推杆;84、摆臂;85、移动条;86、第一夹持块;87、第二夹持块;9、素子;10、胶粒;11、第一凸轮;12、第二凸轮;1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13,电容组立过程中,将素子9的导针穿入胶粒10之后,以此预组装成如图12的状态,接着需要将胶粒10和素子9拉紧,最终组装成如图13所示的状态。现有技术中,素子9和胶粒10之间的拉紧大多需要通过人工辅助完成,因此会存在智能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立机的拉脚装置。
请参阅图1-4、10、11,图1显示了拉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驱动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了上料盘5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了上料盘5、夹持机构7和扶正机构8的结构示意图,图10和图11均显示了夹持机构7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组立机的拉脚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压杆6和夹持机构7;驱动机构1设置在机架4上;压杆6可摆动设置在机架4上,且与驱动机构1连接。而夹持机构7包括底座72、卡块74和两个夹紧件73;底座72滑动设置在机架4上;两个夹紧件73可转动设置在底座72的两侧,且两个夹紧件73均在底部与驱动机构1连接;卡块74设置在底座72的中间位置且向上延伸,并位于两个夹紧件73之间。其中,通过驱动机构1驱动两个夹紧件73转动,以使两个夹紧件73将素子9的导针夹紧在卡块74上,然后再由驱动机构1驱动压杆6摆动,使压杆6推动夹持机构7往下移动,从而让夹持机构7将素子9往下拉,此时由于胶粒10稳定放置在上料盘5中,那么素子9往下拉的过程中,便会将素子9和胶粒10逐渐连接到一起,以此完成组装,且该组装过程自动化完成,可提高生产的智能化,并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夹持机构7在夹持素子9导针的时候,会使卡块74置于两个导针之间(参见图11),以此将两个导针分开,从而防止两个导针在被夹持的时候固定在一起,影响后续的工序。
请参阅图2、4、5,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包括第一拉杆2和第一凸轮11;第一凸轮11通过连接轴等传动组件与电机13相连,以此在电机13驱动下转动;而第一拉杆2滑动设置在机架4上,且第一拉杆2的上端与压杆6连接,下端与第一凸轮11连接。其中,第一凸轮11在电机13的驱动下转动,以此带动第一拉杆2,使其可以上下移动,从而拉动压杆6,使压杆6发生摆动,让压杆6对夹持机构7的底座72进行按压,从而让夹持机构7往下移动。
请参阅图1、2、10,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还包括第二拉杆3、驱动杆71和第二凸轮12;第二凸轮12通过连接轴等传动组件与电机13相连,且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12安装在同一连接轴上。第二拉杆3和驱动杆71均滑动设置在机架4上,且均是竖直设置;第二拉杆3的下端与第二凸轮12连接,上端与驱动杆71的下端连接,而驱动杆71的上端与两个夹紧件73的下端接触,且位于两个夹紧件73之间。其中,通过第二凸轮12的传动,可使驱动杆71上下移动,在驱动杆71向上移动过程中,能对两个夹紧件73造成挤压,以此让两个夹紧件73发生转动,从而将素子9的导针夹持在卡块74上。具体的,两个夹紧件73的下端均设置有滚轮,而驱动杆71的上端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且两个夹紧件73上的滚轮分别位于驱动件上端的两侧斜面处,以此让驱动件往上移动的时候,通过斜面结构推动滚轮,从而使夹紧件73发生转动。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它结构来驱动夹紧件73转动,如驱动杆71上端设置为梯形、圆形等,只要其结构在往上移动过程中,能使滚轮向两侧移动让夹紧件73发生转动便可。
请参阅图4、9,本实施例中,拉脚装置还包括上料盘5;上料盘5沿周边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件51,支撑件51远上料盘5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卡槽,且卡槽大小与胶粒10相对应。其中,将素子9和胶粒10放置在卡槽中,然后上料盘5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以此将素子9和胶粒10输送到预定工位进行组装。
进一步的,卡槽下方连接有通槽,在素子9和胶粒10放置到卡槽中的时候,素子9的导针能穿过通槽延伸到支撑件51下方,以此可以让夹持机构7夹持住素子9导针,从而可以将素子9往下拉,并以此将素子9和胶粒10组装起来。
进一步的,上料盘5的上端面处设置有多个工位刻度;工位刻度为数字编号,如1、2、3……每一工位刻度对应一支撑件51,以此可让工作人员轻易获取每个固定件对应的位置,从而得知相应工位中素子9和胶粒10的组装情况。
请参阅图5-8,本实施例中,拉脚装置还包括扶正机构8;扶正机构8包括气缸81、移动条85、第一夹持块86和第二夹持块87;气缸81安装在机架4上,而移动条85、第一夹持块86和第二夹持块87均滑动设置在机架4上;移动条85的一端与气缸8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夹持块86固定连接,第一夹持块86与第二夹持块87啮合连接;其中,通过气缸81驱动移动条85水平移动,以此驱动第一夹持块86和第二夹持块87同步运动,使两者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对素子9的夹持或松开。本实施例中,扶正机构8主要用于对上料盘5支撑件51上的素子9进行扶正,具体的,素子9在上料盘5的输送过程中,其本体可能会发生倾斜,因此,可以通过扶正机构8将素子9摆正,使其垂直设置,从而防止位置倾斜而影响夹持机构7对素子9和胶粒10的组装。
进一步的,第一夹持块86和第二夹持块87上均设置有V形槽位,且两者的V形槽位相对应,以此将素子9包围在中间,从而进行素子9的夹持。
进一步的,扶正机构8还包括压块82、推杆83和摆臂84;摆臂84为弯曲结构,且在中间位置处铰接在机架4上;压块82安装在气缸81的输出杆上,推杆83安装在压块82上,且推杆83的上端与摆臂84的一端连接,而摆臂84的另一端与移动条85连接;其中,通过气缸81驱动压块82,以此让推杆83上下移动,从而进行摆臂84的摆动,最终实现移动条85的水平移动。
本申请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先将素子9的导针穿入胶粒10的孔位中,使胶粒10与素子9的连接处于如图12所示的状态。值得说明的是,这一步骤可通过人工完成,也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由于这里不是本申请所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在此不做赘述。在将素子9的导针穿入胶粒10后,然后将两者整体一同放置到支撑件51上,具体的,将胶粒10对应放置到支撑件51的卡槽中,然后在上料盘5转动过程中,可以将素子9和胶粒10输送到组装工位,即夹持组件上方。
此时,先驱动第一夹持块86和第二夹持块87,使两者相互靠近,然后将素子9夹持在V形槽位中,以此将素子9摆正。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并没有对素子9进行夹紧,第一夹持块86和第二夹持块87只是与素子9接触而已,因此,夹持机构7可以将素子9往下拉。接着,驱动机构1会使驱动杆71向上移动,以使两个夹紧件73发生转动,从而将素子9的导针夹持在卡块74上。然后,压杆6会在驱动机构1的驱动下发生转动,以此按压在底座72上,从而可以将夹持机构7整体往下推动,而夹持机构7往下移动过程中,便会对素子9形成拉力,同时由于胶粒10固定在卡槽中,因此,素子9会在夹持机构7的拉动下往下移动,并以此完成与胶粒10的组装,且最终的组装状态如图13所示。
随后,上料盘5转动,以此将组装完成的胶粒10和素子9输送到下一工位,并让下一个待组装的胶粒10和素子9输送到组装工位,然后夹持机构7再次动作,对下一个素子9进行扶正,接着,驱动杆71往上移动,将底座72往上推,并使夹紧件73发生转动,再次进行下一素子9和胶粒10的组装,以此循环动作,实现胶粒10和素子9的自动化组装,并提高生产效率。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立机的拉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
压杆,可摆动设置在机架上,且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以及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卡块和两个夹紧件;所述底座滑动设置在机架上;两个所述夹紧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夹紧件均在底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且位于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
藉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夹紧件转动,以使两个所述夹紧件将素子的导针夹紧在所述卡块上,并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压杆摆动,以推动所述夹持机构往下移动而完成素子和胶粒的组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立机的拉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和用于与电机连接的第一凸轮;所述第一拉杆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拉杆的上端与所述压杆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一凸轮连接;所述第一拉杆在所述第一凸轮的传动下向上移动,以对所述夹持机构进行按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立机的拉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拉杆、驱动杆和用于与电机连接的第二凸轮;所述第二拉杆和所述驱动杆均滑动设置在机架上;两个所述夹紧件的下端均与所述驱动杆的上端接触,且所述驱动杆的上端位于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所述驱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凸轮连接;
所述驱动杆在所述第二拉杆和所述第二凸轮的传动下向上移动,以驱动两个所述夹紧件夹紧素子导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立机的拉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紧件的下端均设置有滚轮;所述驱动杆的上端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且两个所述夹紧件上的滚轮分别位于所述驱动杆上端的两侧斜面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立机的拉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脚装置还包括上料盘;所述上料盘沿周边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输送胶粒和素子的支撑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立机的拉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上料盘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胶粒的卡槽;所述卡槽下方连接有通槽,以使素子的导针穿过通槽延伸到所述支撑件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立机的拉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盘的上端面处设置有多个工位刻度;每一所述工位刻度对应一所述支撑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组立机的拉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脚装置还包括扶正机构;所述扶正机构包括气缸、移动条、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气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移动条、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均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移动条的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啮合连接;由所述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对素子进行夹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立机的拉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上均设置有V形槽位,且两者的所述V形槽位相对应;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在各自的所述V形槽位处进行素子的夹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立机的拉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机构还包括压块、推杆和摆臂;所述摆臂为弯曲结构,且在中间位置铰接在机架上;所述压块安装在所述气缸的输出杆上,所述推杆安装在所述压块上,且所述推杆的上端与所述摆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条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99990.5U CN217881202U (zh) | 2022-05-09 | 2022-05-09 | 一种组立机的拉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99990.5U CN217881202U (zh) | 2022-05-09 | 2022-05-09 | 一种组立机的拉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881202U true CN217881202U (zh) | 2022-11-22 |
Family
ID=84089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99990.5U Active CN217881202U (zh) | 2022-05-09 | 2022-05-09 | 一种组立机的拉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881202U (zh) |
-
2022
- 2022-05-09 CN CN202221099990.5U patent/CN2178812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41311B (zh) | 一种用于电路板自动化生产的自动翻转装置 | |
CN109861054B (zh) | 一种变压器档位控制器用电连接插座自动组装设备 | |
CN217667665U (zh) | 伺服自动化压装设备 | |
CN113231994B (zh) | 一种配电柜自动化拼装工作台 | |
CN217881202U (zh) | 一种组立机的拉脚装置 | |
CN108213954B (zh) | 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治具及其测试装置 | |
CN211086851U (zh) | 一种液晶屏幕自动对位压接点灯装置 | |
CN217060309U (zh) | 一种快速通电测试定位装置 | |
CN113625002B (zh) | 一种网口自动插拔测试装置 | |
CN113013713B (zh) | 一种网线芯线自动排序装置 | |
CN220171081U (zh) | 一种组装治具 | |
CN221406229U (zh) | 一种背光源自动点亮装置 | |
CN2874737Y (zh) | 端子插针机 | |
CN215010906U (zh) | 一种smt贴片自动插针上料装置 | |
CN218601336U (zh) | 控制器压紧端口插入设备 | |
CN218641295U (zh) | 一种噗噗管的交叉齿输送贴标装置 | |
CN221675646U (zh) | Mos器件引脚成型装置 | |
CN220178555U (zh) | 前围板焊接夹具 | |
CN220480019U (zh) | 折弯成型机 | |
CN220709217U (zh) | 线束连接器检测用快插机构 | |
CN216052035U (zh) | 一种用于半导体小批量测试的凸轮结构快速压合机构 | |
CN220515981U (zh) | 一种销钉供料压装装置 | |
CN212008654U (zh) | Inline夹具测试辅助设备 | |
CN215119513U (zh) | 线束压接设备 | |
CN221306215U (zh) | 一种电子加工立式插件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