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6184U - 一种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6184U
CN217876184U CN202221193227.9U CN202221193227U CN217876184U CN 217876184 U CN217876184 U CN 217876184U CN 202221193227 U CN202221193227 U CN 202221193227U CN 217876184 U CN217876184 U CN 217876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utdoor unit
condenser
unit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32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祖武
陈富
李锋
黄伟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Jinpin Venture Sharing Platfor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Jinpin Venture Sharing Platfor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Jinpin Venture Sharing Platfor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Jinpin Venture Sharing Platfor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932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6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6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6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底板、固定于底板上的前面板、右侧板、第一折弯部以及安装于右侧板上的冷凝器;右侧板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的第二折弯部,冷凝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散热单元和第二散热单元。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的有益效果在于: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包括第一散热单元和第二散热单元,增大冷凝器体积,显著提高空调室外机的散热能力;利用设置于空调室外机风机和压缩机之间的第二散热单元代替中隔板,提高冷凝器散热能力的同时支撑空调室外机内部的元件,无需增加空调室外机箱体体积,避免对空调室外机的结构性能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现有的分体式空调的结构分为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箱体内部有起支撑固定作用的中隔板,中隔板、右侧后板、右侧前板以及右侧板围成容纳压缩机的腔室,风机形成的气流经过室外机冷凝器换热。现有的空调室外机中,冷凝器通常呈L型设置,中隔板与箱体形成风道,通过增大换热面积或者增大风量提高冷凝器效率,因此需要增大冷凝器面积或者增加风道的体积,使得空调室外机箱体体积的增大,从而导致空调机箱体的制作成本增多、运输困难以及安装效率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外机制作成本高、运输困难以及安装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底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前面板、右侧板、第一折弯部以及安装于所述右侧板上的冷凝器;
所述右侧板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连通的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朝向所述前面板的侧面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风孔连通的第一导风槽;
所述冷凝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散热单元和第二散热单元,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由所述右侧板的端部经过所述第一折弯部延伸至所述前面板侧面,所述第二散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外机的风机和压缩机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的第二散热单元包括由所述右侧板的端部弯曲延伸至所述前面板内侧的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外机风机和压缩机之间。
具体地,所述冷凝器的第二散热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散热部并联的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由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折弯部。
具体地,所述第一通风孔在所述右侧板的第二连接板上呈纵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板的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呈横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朝向所述前面板的侧面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风孔连通的第二导风槽。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散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散热单元并联的端板,所述第一散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散热单元通过换热管插接于所述端板上,所述端板与所述右侧板的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端板包括与所述冷凝器的端面平行设置的第一端板以及与所述第一端板垂直设置并与所述右侧板的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二端板。
具体地,所述第一端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可供所述冷凝器的换热管穿出的通孔,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右侧板固定连接的安装孔。
具体地,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一体折弯成型,所述第二端板的顶部设置有U型线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外机的有益效果在于: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包括第一散热单元和第二散热单元,从而增大冷凝器体积,显著提高空调室外机的散热能力;利用设置于空调室外机风机和压缩机之间的第二散热单元代替中隔板,提高冷凝器散热能力的同时支撑空调室外机内部的元件,并且无需增加空调室外机箱体体积,避免对空调室外机的结构性能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外机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空调室外机、
10-底板、11-前面板、12-右侧板、121-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
13-第一折弯部、14-第二折弯部、15-第一通风孔、151-第一导风槽、
16-第二通风孔、161-第二导风槽、20-冷凝器、21-第一散热单元、
22-第二散热单元、221-第一散热部、222-第二散热部、30-端板、
31-第一端板、32-第二端板、33-通孔、34-安装孔、35-U型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外机100,在本实施中,该空调室外机100的冷凝器20的第二散热单元22包括由右侧板12的端部弯曲延伸至前面板11内侧的第一散热部221,第一散热部221设置于空调室外机100的风机和压缩机之间。通过设置于空调室外机100的风机和压缩机之间并由右侧板12的端部弯曲延伸至前面板11内侧的第一散热部221代替传统空调室外机内部的中隔板结构,并且第一散热单元21与第一散热部221并排连接,从而增大冷凝器20体积,进而提高冷凝器20的散热效率。第一散热部221由右侧板12的端部弯曲延伸至前面板11内侧,使得第一散热部221对空调室外机100内部元件起到支撑作用,并且无需增加该室外室外机100机箱的体积,避免对空调室外机100的结构性能产生影响。
如图1-3所示,该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底板10、固定于底板10上的前面板11、右侧板12、第一折弯部13以及安装于右侧板12上的冷凝器20;右侧板12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21、第二连接板122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21以及第二连接板122的连接处的第二折弯部14,第二连接板122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与该空调室外机100连通的第一通风孔15,第二连接板122上朝向前面板11的侧面还设置有与第一通风孔15连通的第一导风槽151;冷凝器20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散热单元21和第二散热单元22,第一散热单元21由右侧板12的端部经过第一折弯部13延伸至前面板11侧面,第二散热单元22设置于空调室外机风机和压缩机之间。该空调室外机100中的冷凝器20包括由右侧板12的端部经过第一折弯部13延伸至前面板11侧面的第一散热单元21,通过设置于该空调室外机100的风机和压缩机之间的第二散热单元22代替传统空调室外机内的中隔板的结构,在对该空调室外机100的内部元件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提高冷凝器20的散热效率,并且无需增加该室外室外机100机箱的体积,避免对空调室外机100的结构性能产生影响。并且利用设置于空调室外机100的压缩机和风机之间的第二散热单元22可以将压缩机与风机隔开,使得风机在与外界空气循环流通时,空调室外机100的压缩机与风机之间密封隔绝。通过设置于右侧板12的第二连接板上122的第一通风孔15可实现空调室外机100内的第二散热单元22与外界空气的循环流通;设置于第二连接板122上朝向前面板11的侧面还设置有与第一通风孔15连通的第一导风槽151,可以将外界环境与室外机空调100内的第二散热单元22循环流通的气流导流至第二散热单元22处,增大第二散热单元22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冷凝器20的散热效率。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通风孔15在右侧板12的第二连接板122上呈纵向设置。右侧板12的第一连接板11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16,第二通风孔16在第一连接板121上呈横向设置,第一连接板121上朝向前面板11的侧面还设置有与第二通风孔16连通的第二导风槽161。第一通风孔15在右侧板12的第二连接板122上呈纵向设置,从而使得第一通风孔15在右侧板12的第二连接板122沿其长度方向尽可能多的均匀设置,提高冷凝器20的第二散热单元22通过第一通风孔15与外界空气循环流通的流通量。通过设置于右侧板12的第一连接板11上设置的第二通风孔16,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二散热单元22与外界空气循环流通的流通量;同时通过第一连接板121上朝向前面板11的侧面还设置有与第二通风孔16连通的第二导风槽161可以将与第二散热单元22导通的外界气流导流至第二散热单元22处,增大第二散热单元22与气流的接触面积,进而进一步提高第二散热单元22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冷凝器20还包括将第一散热单元21和第二散热单元22并联的端板30,第一散热单元21和第二散热单元22通过换热管插接于端板30上,端板30与右侧板12的第二连接板122固定连接。将冷凝器20中并联的第一散热单元21和第二散热单元22的换热管与端板30插接配合,使得端板30与第一散热单元21和第二散热单元22并联连接处的端面相抵接,随后通过螺栓、螺柱以及销钉等紧固件将端板30与右侧板12的第二连接板122固定连接,从而将冷凝器20安装于右侧板12的第二连接板122上。第一散热单元21和第二散热单元22与端板30插接配合,可以实现对第一散热单元21和第二散热单元22进行更换,简化装配结构,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端板30包括与冷凝器20的端面平行设置的第一端板31以及与第一端板31垂直设置并与右侧板12的第二连接板122固定连接的第二端板32。第一端板31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可供冷凝器20的换热管穿出的通孔33,第二端板32上设置有用于与右侧板12固定连接的安装孔34。第一端板31与第二端板32一体折弯成型,第二端板32的顶部设置有U型线槽35。端板30与第一散热单元21和第二散热单元22的散热管插接配合时,首先将端板30的第一端板31与第一散热单元21和第二散热单元22并联连接处的端面平行设置,随后将第一散热单元21和第二散热单元22的换热管插入沿第一端板3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通孔33内,使得第一端板31与冷凝器20的端面相抵接。此时,设置在第二端板32上的安装孔34的中心与第二连接板122上用于与第二端板32固定连接的安装柱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保证第二端板32上的安装孔34与第二连接板122上的安装柱之间的同心度。通过螺栓、螺柱、销钉等固定连接件将第二端板32与第二连接板122固定连接,从而将冷凝器20通过端板30安装于右侧板12的第二连接板122上。第一端板31与第二端板32一体折弯成型,提高端板30的安装强度,保证端板30与冷凝器20插接配合以及与第二连接板122固定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于第二端板32的顶部设置有U型线槽35,可以使得空调室外机100内部元件之间的连接线卡嵌于U型线槽35内,提高空调室外机100内的空间利用率,防止元件之间的连接线发生相互干扰。
该空调室外机100的冷凝器20包括第一散热单元21和第二散热单元22,从而增大了冷凝器20的体积,显著提高了空调室外机100的散热能力;利用设置于空调室外机100内风机和压缩机之间的第二散热单元22代替中隔板,提高冷凝器20散热能力的同时支撑空调室外机100内部的元件,并且无需增加空调室外机100箱体体积,避免对空调室外机100的结构性能产生影响。
实施例二:
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外机100的冷凝器20’。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散热单元22’中增加了由第二连接板122的端部延伸至第二折弯部14并与第一散热部221’并联的第二散热部222’。
在本实施中,冷凝器20’的第二散热单元22’包括设置于空调室外机100的风机和压缩机之间并由右侧板12的端部弯曲延伸至前面板11内侧的第一散热部221’,还包括与第一散热部221’并联的第二散热部222’,第二散热部222’由第二连接板122的端部延伸至第二折弯部14。通过与第一散热部221’并联并由第二连接板122的端部延伸至第二折弯部14的的第二散热部222’,进一步提高冷凝器20的体积以及该空调室外机100内的散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冷凝器20’的散热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前面板、右侧板、第一折弯部以及安装于所述右侧板上的冷凝器;
所述右侧板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连通的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朝向所述前面板的侧面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风孔连通的第一导风槽;
所述冷凝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散热单元和第二散热单元,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由所述右侧板的端部经过所述第一折弯部延伸至所述前面板侧面,所述第二散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外机风机和压缩机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第二散热单元包括由所述右侧板的端部弯曲延伸至所述前面板内侧的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外机风机和压缩机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第二散热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散热部并联的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由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折弯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在所述右侧板的第二连接板上呈纵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的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呈横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朝向所述前面板的侧面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风孔连通的第二导风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散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散热单元并联的端板,所述第一散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散热单元通过换热管插接于所述端板上,所述端板与所述右侧板的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包括与所述冷凝器的端面平行设置的第一端板以及与所述第一端板垂直设置并与所述右侧板的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二端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可供所述冷凝器的换热管穿出的通孔,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右侧板固定连接的安装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一体折弯成型,所述第二端板的顶部设置有U型线槽。
CN202221193227.9U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空调室外机 Active CN217876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3227.9U CN217876184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3227.9U CN217876184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6184U true CN217876184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0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3227.9U Active CN217876184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6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76184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3272923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06949557B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217817114U (zh)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壳及马鞍式空调器
CN210951584U (zh) 一种机柜空气调节器
CN205316482U (zh) 轴流柜机
CN104296263A (zh) 一种变频移动空调
CN112503644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12503645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8972787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1854379U (zh)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CN21320804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6708964U (zh) 一种热泵空气能主机壳体
CN21740268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769606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84119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19734U (zh) 移动空调
CN215570857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1650501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5412217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384112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854231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5637532U (zh) 一种低噪音穿墙式空调机
CN219612444U (zh) 空调外机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CN215637586U (zh) 新风模块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