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4379U -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54379U CN211854379U CN202020150222.2U CN202020150222U CN211854379U CN 211854379 U CN211854379 U CN 211854379U CN 202020150222 U CN202020150222 U CN 202020150222U CN 211854379 U CN211854379 U CN 2118543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board
- control box
- air conditioner
- electrical control
- electronic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第一电控板及第二电控板,其中所述盒体具有安装腔;所述第一电控板和所述第二电控板在所述安装腔内并行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电控盒具有体积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电控盒,是在空调器实现电气控制的零部件。通常,电控盒的电控板上因集成了较多元器件,而导致电控板的体积较大,进而导致了电控盒的体积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控盒,旨在解决电控盒体积过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控盒,包括:
盒体,具有安装腔;
第一电控板及第二电控板,所述第一电控板和所述第二电控板在所述安装腔内并行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第一电控板和所述第二电控板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相背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控板和/或所述第二电控板与所述安装支架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用以供电连接线穿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的至少一侧边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间隔设置,以形成走线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置支架呈板状设置;和/或,所述第一电控板为变频控制板,所述第二电控板为电加热控制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配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前壳背向所述后壳的一侧设有避位凹部,所述避位凹部向所述后壳的方向凹陷,所述避位凹部用以避位空调器的冷媒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壳体和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壳体,该电控盒包括盒体、第一电控板及第二电控板,其中所述盒体具有安装腔;所述第一电控板和所述第二电控板在所述安装腔内并行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窗式空调器包括室内侧换热器,所述壳体包括隔板,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和所述电控盒均设于所述隔板的前侧,所述电控盒设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板设有容置槽,所述电控盒设于所述容置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底盘,所述电控盒与所述底盘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盒体内设置第一电控板与第二电控板,以实现对空调器的电气控制,并使第一电控板与第二电控板在盒体内并行设置,从而缩减了一块电控板的长度和宽度,而缩减了电控盒的体积,进而有利于缩小空调器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中电控盒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控盒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电控盒 | 10 | 盒体 |
101 | 安装腔 | 11 | 前壳 |
11a | 避位凹部 | 12 | 后壳 |
20 | 第一电控板 | 30 | 第二电控板 |
40 | 安装支架 | 41 | 走线孔 |
200 | 窗式空调器 | 210 | 壳体 |
211 | 底盘 | 220 | 室内侧换热器 |
230 | 隔板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如图1至图6所示,电控盒100应用于该窗式空调器200。该电控盒100安装于窗式空调器200的壳体210中。该窗式空调器200采用了该电控盒100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电控盒100所有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电控盒100并不局限于应用于窗式空调器200,其还可应用于中央空调,或其他分体式空调器,如壁挂式空调器、立式空调器等。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该电控盒100包括盒体10、第一电控板20和第二电控板30。其中,盒体10具有安装腔101,该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在该安装腔101内并行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基础技术方案的电控盒,其电控板通常为一整块电路板,在该电路板上设有各类电器模块,以实现电控板的电气控制功能。这种电控板的问题在于,当电控板的功能较为复杂时,电路板上需要集成大量的元器件。如此,便导致了电控板的长度和/或宽度过长,也就导致了电控盒的体积过大,进而导致了空调器需要为电控盒预留足够的空间,而不利于缩小空调器的体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电控盒100,通过在盒体10内设置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以实现对空调器的电气控制,并使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在盒体10内并行设置,从而缩减了一块电控板的长度和宽度,而缩减了电控盒100的体积,进而有利于缩小空调器的体积。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控板20为变频控制板,用于实现空调器变频工作,第二电控板30为电加热控制板,用于实现空调器的电加热功能。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空调器类型与规格的不同,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的实际功能可做出适应性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控板20和第二电控板30沿竖直方向设置。可以理解,由于第一电控板20和第二电控板30上的元器件自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使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沿竖直方向设置,能够使电控盒100整体的形状接近方体状结构。也即,能够使电控盒100的长度与宽度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此,有利于缩减电控盒100的体积,同时有利于电控盒100在壳体210内的安装。并且,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沿竖直方向设置,也有利于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在盒体10内的固定,而能够简化电控盒100的组装生产。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也可倾斜设置、或沿水平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电控盒100还包括安装支架40,第一电控板20和第二电控板30分别设于该安装支架40的相背的两侧。如此,通过在盒体10内设置安装支架40以供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安装,能够简化电控盒100的结构设计,并且能够限制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在盒体10内的位置,而便于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的拆装。当然,并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也可连接于安装腔101的腔壁上。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40呈板状设置。可以理解,将安装支架40设置为板状,可便于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在安装支架40上的安装,也有助于节约安装腔101的空间。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支架40也可呈其他形状或结构设置,如框架结构等。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上的元器件均背向安装支架40设置。这样设置,更便于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的拆装。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控板20和/或第二电控板30上的元器件也可朝向安装支架40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控板20和第二电控板30与安装支架40间隔设置。这样设置,第一电控板20和第二电控板30与安装支架40之间形成的间隔,一来能够便于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的散热;二来能够使隔断第一电控板20与安装支架40间的电连接,以避免安装支架40上可能存在的水珠、导电杂质等导致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短路,而有利于提高电控盒100运行的稳定性。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是仅第一电控板20或第二电控板30与安装支架40间隔设置。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也可直接设于安装支架40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40上设有走线孔41,该走线孔41用以供电连接线穿过。可以理解,在安装支架40上设置走线孔41以供电连接穿过,可减少走线距离,以便于盒体10内部的空间设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电连接,如此,通过安装支架40上的走线孔41,能够便捷且节约空间地电连接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当然,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之间的电连接线也布设于电控盒100内的其他位置。如依附于安装腔101的腔壁布设。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40的至少一侧边与安装腔101的腔壁间隔设置,以形成走线通道42。这样设置,安装腔101内能够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供导线布设,而便于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在盒体10内的安装。并且,安装支架40与安装腔101的腔壁之间的间隙,也有利于电控盒100的散热。具体而言,于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40的两侧均与安装腔101的腔壁间隔设置。这样,导线在安装腔101内具有更多的设置空间,而有利于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的安装。相应的,安装支架40上下方向的至少一端连接于盒体10,以实现安装支架40在和盒体10内的固定。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该盒体10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该前壳11与后壳12配合形成安装腔101,该前壳11背向后壳12的一侧设有避位凹部11a,该避位凹部11a向后壳12的方向凹陷,该避位凹部11a用以避位空调器的冷媒管。可以理解,将盒体10设置为由前壳11与后壳12制成,便于盒体10的生产与组装,也便于第一电控板20与第二电控板30的拆装。而前壳11上设置的避位凹部11a以避位空调器的冷媒管,则能够使空调器内部的结构更为紧凑,而有利于缩小空调器的体积。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盒100应用于窗式空调器200,前壳11上的避位凹部11a可用于避位窗式空调器200的换热器的冷媒管。该冷媒管可以是换热器的冷媒总管,也可是多根冷媒管。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避位凹部。
如图2至图4所示,窗式空调器200的壳体210包括围壁(未标示)、底盘211和隔板230。其中,围壁为框式结构,设于底盘211上,围壁与底盘211围合形成容置腔,以容置窗式空调器的换热器、风机等零部件。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围壁也可为筒式结构等。隔板230设于围壁内,该隔板230连接于底盘211和/或围壁,以将壳体210分为两个部分。而底盘211则能够为围壁与隔板230提供支撑与安装,以稳定窗式空调器200的结构。
具体地,窗式空调器200安装完成后,壳体210位于室内的一侧为壳体210的前侧,而壳体210位于室外的一侧为壳体210的后侧。于壳体210的前侧部分形成有室内侧风道,该室内侧风道中设有窗式空调器200的室内侧换热器220,而壳体的室外侧部分则形成有室外侧风道,该室外侧风道中设有窗式空调器200的室外侧换热器。通过室内侧换热器220与室外侧换热器的配合工作,而实现了窗式空调器200的换热功能,具体实现过程与实现原理,与一般空调器的实现过程与实现原理相似,此处不一一介绍。基于此,在壳体210内设置隔板230,能够很好的分隔壳体210的前侧空间与后侧空间,以避免壳体210的前侧与后侧出现窜风的问题,保证了窗式空调器200性能的良好发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室内侧换热器220与电控盒100均设于隔板230的前侧(即隔板230朝向室内的一侧),且电控盒100设于室内侧换热器220的一端。可以理解,这样设置,能够使壳体前侧的结构更为紧凑,而有利于提高窗式空调器200结构的稳定性,并有利于缩小窗式空调器200的体积。并且,室内侧换热器220与电控盒100均安装于隔板230上,也有利于简化壳体210前侧的安装结构,而便于窗式空调器200的组装生产。而将电控盒100设于室内侧换热器220的一端,则可合理利用电控盒100上的避位凹部11a,以避位室内侧换热器220的冷媒管,从而有效的节约壳体210前侧的空间,而有利于缩减窗式空调器200的体积。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室内侧换热器220与电控盒100也可分别安装于壳体210前侧的其他位置。
具体地,隔板230上设有容置槽(图未示),该电控盒100设于该容置槽。可以理解,通过在隔板230上设置容置槽,以容置电控盒100,不仅能够提高电控盒100在隔板230上安装的稳定性,并且能够缩减电控盒100相对于隔板230的高度,而有利于节约壳体210前侧的空间,从而有利于缩减窗式空调器200的体积。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中,电控盒100也可直接安装于隔板230上。
进一步地,底盘211上设有接水盘(未标示),该接水盘设于底盘211的前侧,该电控盒100与底盘211间隔设置。可以理解,接水盘设于底盘211前侧,可用于接收室内侧换热器220上滴落的冷凝水,而避免空调器出现漏水的现象。由于电控盒100是电器部件,因此,将电控盒100与底盘211间隔设置,能够避免底盘211上的积水,尤其是接水盘上的积水与电控盒100接触,而避免了电控盒100出现短路现象,从而保证了电控盒100工作的稳定性。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在底盘211与电控盒100间设置防水密封结构,以保护电控盒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控盒,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包括:
盒体,具有安装腔;
第一电控板及第二电控板,所述第一电控板和所述第二电控板在所述安装腔内并行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第一电控板和所述第二电控板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相背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控板和/或所述第二电控板与所述安装支架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用以供电连接线穿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至少一侧边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间隔设置,以形成走线通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呈板状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电控板为变频控制板,所述第二电控板为电加热控制板。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配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前壳背向所述后壳的一侧设有避位凹部,所述避位凹部向所述后壳的方向凹陷,所述避位凹部用以避位空调器的冷媒管。
8.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包括室内侧换热器,所述壳体包括隔板,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和所述电控盒均设于所述隔板的前侧,所述电控盒设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一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有容置槽,所述电控盒设于所述容置槽。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底盘,所述电控盒与所述底盘间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50222.2U CN211854379U (zh) | 2020-02-01 | 2020-02-01 |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50222.2U CN211854379U (zh) | 2020-02-01 | 2020-02-01 |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54379U true CN211854379U (zh) | 2020-11-03 |
Family
ID=73233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50222.2U Active CN211854379U (zh) | 2020-02-01 | 2020-02-01 |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54379U (zh) |
-
2020
- 2020-02-01 CN CN202020150222.2U patent/CN2118543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71512B (zh) | 一种紧凑型的5u加固服务器 | |
CN211476125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1854379U (zh) |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 |
CN108649775A (zh) | 变频器和空调器 | |
CN110554750B (zh) | 一种具有隔离风道的加固服务器 | |
CN217876206U (zh) | 除湿机 | |
CN115978657A (zh) | 一种电控盒组件、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7240571U (zh) | 变频器功率单元 | |
CN112432251B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112432250B (zh) | 电控盒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5929899U (zh) | 一种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5412220U (zh) |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3818658U (zh) | 液冷机箱 | |
CN212057709U (zh) | 接水盘组件与移动空调器 | |
CN216744649U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6873655U (zh) | 防尘电焊机机箱 | |
CN213931200U (zh) | 散热器、电控盒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4307367U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 | |
CN213931201U (zh) | 散热器、电控盒及空调室外机 | |
CN220674151U (zh) | 一种双系统变频压缩机驱动箱 | |
CN217876146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868202U (zh) | 一种马鞍式窗机 | |
CN112432252B (zh) | 电控盒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5892519U (zh) | 一种取暖器 | |
CN221306285U (zh) | 箱体结构和工业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