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8511U - 紫外线辐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紫外线辐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8511U
CN217868511U CN202221687244.8U CN202221687244U CN217868511U CN 217868511 U CN217868511 U CN 217868511U CN 202221687244 U CN202221687244 U CN 202221687244U CN 217868511 U CN217868511 U CN 217868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violet
urea
light
light source
reaction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872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洪营
王�琦
黄南
巫寅虎
陈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6872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8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8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8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紫外线辐照装置。所述紫外线辐照装置包括:紫外光源,所述紫外光源用于发射紫外线;光引导装置,所述光引导装置具有中空结构,并使得所述紫外光源的至少部分的紫外线平行地从其该中空结构中穿过;以及反应器皿,所述反应器皿用于盛放含尿素的溶液;并且,穿过所述光引导装置的所述紫外线能够基本垂直的作用于所述含尿素的溶液,以去除尿素。本实用新型的去除水中尿素的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超纯水生产系统的高效去除低浓度尿素,能够保障再生水应用于电子级超纯水制备时的产水水质。

Description

紫外线辐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水中尿素的紫外线辐照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世界各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再生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半导体制造业是高耗水产业,对超纯水需求量大、水质要求高。据报道,台积电每年需要的淡水资源量达到160亿m3,生产超纯水所需的水资源量十分巨大。而随着对于芯片自主生产的重视与大力投入,未来芯片制造业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十分巨大,传统水资源将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超纯水需求。半导体制造企业正逐步探索将城市再生水用于电子级超纯水制备,在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严峻水问题的情况下,非传统水源(城市再生水和受污染地表水等)在电子级超纯水制备中的应用将是电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再生水中尿素相比自来水中的尿素经过反渗透处理后的浓度要高2-5倍,在利用超纯水中试系统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超纯水生产工艺不能完全去除尿素,进水中约20%的尿素穿过了整个超纯水生产流程,并贡献了超纯水中约25%的总有机碳。能否有效去除尿素,成为再生水应用于电子级超纯水制造的关键问题。
现有的尿素去除技术包括生物降解、物理吸附、化学氧化等。其中,依赖微生物活性的生物降解技术不适用于低浓度有机物的去除,物理吸附对于亲水、不显电性的尿素,尤其是低浓度尿素吸附效果不佳,且吸附剂的更换、污染物的解吸附或者杂质溶出会带来新的问题,而现有氧化技术对尿素的去除效率不高,或者经济效益不佳,距离理想的实际应用效果仍有一定的距离。
引用文献1公开一种去除水中尿素的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槽和电极组,电解槽包括槽体、固定架、进水口和出水口,固定架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槽体的两端,槽体通过不锈钢螺丝与固定架固定,进水口位于电解槽的底端,出水口位于电解槽的顶端;电极组包括阳极和阴极,阳极为钛基金属氧化物涂层电极,阴极为铁板,阳极和阴极分别固定在固定架上,且分别位于电解槽的两端,阳极在阴极分别接入直流电源的主负极。但是,该方法存在效率低,受进水尿素浓度限制以及工艺过程复杂的缺陷,且不适用于去除低浓度尿素。
引用文献2公开一种泳池用生物活性炭尿素降解装置,包括筒体和生物活性炭棒,生物活性炭棒安插在筒体内的支座上,所述的生物活性炭棒为自柱体空心结构。该方法采用活性炭吸附对于尿素吸附效果不佳,不适用于去除低浓度尿素。
引用文献3公开一种用于去除泳池中尿素的装置,具有循环水罐、臭氧发生器、场能催化氧化设备、催化剂,场能催化氧化设备位于循环水罐内,臭氧发生器位于循环水罐外,臭氧发生器的功能性气泡溶气机负压管位于循环水罐内,催化剂是碱与过硫酸盐,循环水罐的进水管和提升水泵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水罐的出水管位于泳池上,排出的水进入泳池内,PLC和提升水泵、臭氧发生器、场能催化氧化设备通过导线连接。但是该方法去除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不佳,无法用于去除低浓度尿素,距离理想的实际应用效果仍有一定的距离。
综上所述,研究一种适用于超纯水生产系统的高效去除低浓度尿素的方法亟需开发,以保障再生水应用于电子级超纯水制备时的产水水质。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1:CN105129924A
引用文献2:CN105819591A
引用文献3:CN108996658A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去除水中尿素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超纯水生产系统的高效去除低浓度尿素,能够保障再生水应用于电子级超纯水制备时的产水水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去除水中尿素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高效地分解水中的尿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紫外线辐照装置,其包括:
紫外光源,所述紫外光源用于发射紫外线;
光引导装置,所述光引导装置具有中空结构,并使得所述紫外光源的至少部分的紫外线平行地从其该中空结构中穿过;以及,
反应器皿,所述反应器皿用于盛放含尿素的溶液;并且,穿过所述光引导装置的所述紫外线能够基本垂直的作用于所述含尿素的溶液,以去除尿素。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中,所述紫外线至少包括波长为185nm的辐射波和波长为254nm的辐射波;所述光引导装置为中空的管状装置。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中,所述紫外光源的外部具有外壳和封盖,其中,
所述外壳设置有进气口;且通过在所述封盖的位置设置电源线为所述紫外光源供电。
[4]、根据上述[1]-[3]任一项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中,至少在所述反应器皿和/或所述光引导装置的内表面包覆有吸光材料。
[5]、根据上述[1]-[4]任一项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中,至少在所述光引导装置靠近反应器皿的出口处以及反应器皿的接收紫外线的位置设置有遮光罩。
[6]、根据上述[1]-[5]任一项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中,所述紫外线辐照装置还包括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以支撑所述紫外光源、光引导装置和反应器皿,并调节所述紫外光源与光引导装置、光引导装置和反应器皿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距离。
[7]、一种去除溶液中尿素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酸化步骤,利用酸化试剂对尿素溶液进行酸化处理,得到酸化产物;
混合步骤,将氧化试剂和酸化产物进行混合,得到混合产物;
辐照步骤,利用紫外线辐照装置对所述混合产物进行辐照处理,使尿素发生化学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其中,
所述紫外线辐照装置为上述[1]-[6]任一项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
[8]、根据上述[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酸化处理后,酸化产物的pH值为2-3.5;和/或,
所述酸化试剂包括无机酸或有机酸;优选地,所述无机酸包括硫酸、盐酸、硝酸、磷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有机酸包括草酸、醋酸、甲酸、丁二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9]、根据上述[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试剂为含氯氧化试剂;优选地,所述含氯氧化试剂中,以活性氯计,所述活性氯的质量浓度与尿素的质量浓度之比为2.5以上优选为5以上。
[10]、根据上述[7]-[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辐照步骤中,所述辐照的时间为30min以下。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去除水中尿素的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超纯水生产系统的高效去除低浓度尿素,能够保障再生水应用于电子级超纯水制备时的产水水质。
本实用新型的去除水中尿素的方法可完全去除水中尿素,并将尿素氮转化为硝酸氮、氨氮和氮气,不会二次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去除水中尿素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紫外光源;2:外壳;3:进气口;
4:支架;5:光引导装置;6:封盖;
7:遮光罩;8:升降平台;9:反应器皿。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不同次氯酸钠浓度下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对尿素的去除效果(pH=3,尿素浓度为4mg/L);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8的不同pH值下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对尿素的去除效果(尿素浓度为2mg/L,活性氯含量为10mg-Cl2/L)。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的实施方案、具体例子而进行,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案、具体例子。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使用“数值A~数值B”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端点数值A、B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如没有特殊声明,则“多”、“多种”、“多个”等中的“多”表示2或以上的数值。
本说明书中,所述“基本上”、“大体上”或“实质上”表示于相关的完美标准或理论标准相比,误差在5%以下,或3%以下或1%以下。
本说明书中,如没有特别说明,则“%”均表示质量百分含量。
本说明书中,使用“可以”表示的含义包括了进行某种处理以及不进行某种处理两方面的含义。
本说明书中,“任选的”或“任选地”是指接下来描述的事件或情况可发生或可不发生,并且该描述包括该事件发生的情况和该事件不发生的情况。
本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具体/优选的实施方案”、“另一些具体/优选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等是指所描述的与该实施方案有关的特定要素(例如,特征、结构、性质和/或特性)包括在此处所述的至少一种实施方案中,并且可存在于其它实施方案中或者可不存在于其它实施方案中。另外,应理解,所述要素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在各种实施方案中。
本说明书中,所提及的“常温”、“室温”等,其含义为10-40℃。
<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紫外线辐照装置,其包括:
紫外光源1,所述紫外光源1用于发射紫外线;
光引导装置5,所述光引导装置5具有中空结构,并使得所述紫外光源1的至少部分的紫外线平行地从其该中空结构中穿过;以及,
反应器皿9,所述反应器皿9用于盛放含尿素的溶液;并且,穿过所述光引导装置5的所述紫外线能够基本垂直的作用于所述含尿素的溶液,以去除尿素。
紫外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紫外光源1是产生紫外辐射为主目的的非照明用电光源,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紫外光源1用于发射紫外线。一般而言,紫外光源1具有荧光效应、生物效应、光化学效应和光电效应。另外,紫外光源1发射的紫外线的频率高于可见光线。一般紫外线可以分为UVA(紫外线A,波长400nm~320nm,低频长波)、UVB(波长320nm~280nm,中频中波)、UVC(波长280nm~100nm,高频短波)、EUV(100nm~10nm,超高频)4种。
在本实用新型中,考虑到作用于尿素,优选使用双波长紫外线灯作为紫外光源1。即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紫外线至少包括波长为185nm的辐射波和波长为254nm的辐射波。本实用新型人发现,当使用双波长紫外线灯作为紫外光源1时,含尿素的溶液中的尿素能够被完全除去。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双波长紫外线灯灯管使用的材质可以为高透石英,这样可以不影响紫外线的发射。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紫外光源1的外部具有外壳2和封盖6,其中,所述外壳2设置有进气口3;通过设置进气口3,可以使用导气管通入惰性气体以排除空气,从而减少185nm紫外线被空气中的氧气吸收所造成的损失。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能够嵌入光引导装置5的通道,以使得整个辐照过程可以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
另外,通过在所述封盖6的位置设置电源线为所述紫外光源1供电。
对于外壳2和封盖6的材质,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本领域任何可行的材质,例如金属材质等。对于惰性气体,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本领域常用一些不参与化学反应的气体,例如:氮气、氩气等。
光引导装置
光引导装置5,所述光引导装置5具有中空结构,并使得所述紫外光源1的至少部分的紫外线平行地从其该中空结构中穿过。本实用新型通过光引导装置5获取来自紫外光源1发射的紫外线,且此紫外线为平行光束。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光引导装置5,可以使得紫外光源1发射的紫外线平行的作用于含有尿素的溶液中,使尿素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除去溶液的尿素。
具体地,所述光引导装置5可以为中空的管状装置,优选可以为平行光束管,使得紫外光源1发射的所述紫外线在所述平行光束管产生平行光,且所述平行光能够从所述平行光束管中穿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至少在所述光引导装置5的内表面包覆有吸光材料,以排除光引导装置5内壁反射产生的非平行光线的干扰。对于吸光材料,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本领域的一些常用的吸光材料,例如黑色吸光布等。
对于光引导装置5的材质,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本领域任何可行的材质,例如金属材质等。对于光引导装置5的个数,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别限定,可以为一个以上,优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1个、2个、3个、4个、5个、6个等。
反应器皿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皿9用于盛放含尿素的溶液;并且,穿过所述光引导装置5的所述紫外线能够作用于所述含尿素的溶液,以去除尿素。本实用新型对于反应器皿9的形状结构不作特别限定,只可其可以用来盛放含尿素的溶液即可。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至少在所述反应器皿9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包覆有吸光材料,以排除反应器皿9内壁反射产生的非平行光线干扰。对于吸光材料,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本领域的一些常用的吸光材料,例如黑色吸光布等。
对于反应器皿9的材质,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本领域任何可行的材质,例如金属材质、石英材质等。对于反应器皿9的个数,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别限定,与光引导装置5一致,可以为一个以上,优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1个、2个、3个、4个、5个、6个等。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至少在所述光引导装置5靠近反应器皿9的出口处以及反应器皿9的接收紫外线的位置设置有遮光罩7。通过设置遮光罩7可以隔绝紫外线泄漏造成的风险,并确保反应器皿9置于惰性气体环境中,还能够使得化学反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有利于去除溶液中的尿素,所述紫外线辐照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以支撑所述紫外光源1、光引导装置5和反应器皿9,并调节所述紫外光源1与光引导装置5、光引导装置5和反应器皿9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距离。
具体地,可以用支架4支撑所述紫外线辐照装置,用升降平台8支撑光引导装置5和反应器皿9。从而利用升降平台8调节所述紫外光源1与光引导装置5、光引导装置5和反应器皿9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距离,以使得整个辐照过程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中进行。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可完全去除水中尿素,并将尿素氮转化为硝酸氮、氨氮和氮气。
<第二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去除溶液中尿素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酸化步骤,利用酸化试剂对尿素溶液进行酸化处理,得到酸化产物;
混合步骤,将氧化试剂和酸化产物进行混合,得到混合产物;
辐照步骤,利用紫外线辐照装置对所述混合产物进行辐照处理,使尿素发生化学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其中,
所述紫外线辐照装置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
酸化步骤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酸化试剂对尿素溶液进行酸化处理,得到酸化产物。酸化的过程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了后续含氯氧化试剂形成更多的氯分子,氯分子与尿素具有更好的反应效果,二是使尿素质子化,从而更容易与辐照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反应。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酸化处理后,酸化产物的pH值为2-3.5,例如:2.2、2.5、2.8、3、3.2等。进一步,在酸化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水质分析仪器进行实时pH监测,从而控制pH值。具体地,可以以磁力搅拌计持续搅拌,使反应液混合均匀成均一体系。以酸化试剂持续投加至实时pH值监测结果显示反应液pH值稳定在2-3.5时即可停止,得到酸化产物。
对于酸化试剂,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酸化试剂。具体地,所述酸化试剂包括无机酸或有机酸;优选地,所述无机酸包括硫酸、盐酸、硝酸、磷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有机酸包括草酸、醋酸、甲酸、丁二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作为优选,考虑到有机酸可能在光反应下产生不必要的产物,且有机酸的成本高于无机酸,因此,本实用新型优选使用无机酸作为酸化试剂使用。
混合步骤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氧化试剂和酸化产物进行混合,得到混合产物。在混合过程中,氧化试剂与尿素会发生取代反应产生少量取代尿素产物,同时充分混合后利于辐照过程中尿素与自由基充分接触反应。当使用含氯氧化试剂时,含氯氧化试剂与尿素会发生取代反应产生少量氯取代尿素产物,此氯取代尿素产物可以有效地在紫外线条件下被去除。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所使用的氧化试剂优选为含氯氧化试剂,含氯氧化试剂是消毒、漂白等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试剂,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产生大量的氧化性自由基,具有较好的反应效果,且含氯氧化试剂与尿素会发生取代反应产生氯取代尿素产物。
进一步,对于含氯氧化试剂的使用量,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添加。作为优选,所述含氯氧化试剂中,以活性氯计,所述活性氯的质量浓度与尿素的质量浓度之比为2.5以上,优选为5以上,例如:3、3.5、4、4.5、5、5.5、6、6.5、7、7.5、8、8.5、9、9.5、10、11等,通常优选的质量浓度与尿素的质量浓度之比为7-10。举例而言:对于浓度1mg/L的尿素溶液,酸化后投加的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活性氯含量优选为5mg-Cl2/L以上。当所述活性氯的质量浓度与尿素的质量浓度之比为2.5以上,特别是在5以上时,更有利于除去尿素。
进一步,在混合步骤中,需要在黑暗、常温条件下以磁力搅拌计对反应溶液进行快速混合,以模拟实际应用的场景,并减少氧化试剂在光照下的损失。
另外,对于含氯氧化试剂,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含氯氧化试剂。例如:次氯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具体地,所述含氯氧化试剂可以是次氯酸钠、次氯酸钾、次氯酸镁、亚氯酸钠、亚氯酸钾、亚氯酸镁、氯酸钠、氯酸钾、氯酸镁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辐照步骤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紫外线辐照装置对所述混合产物进行辐照处理,使尿素发生化学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其中,所述紫外线辐照装置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
所述紫外线至少包括波长为185nm的辐射波和波长为254nm的辐射波。在使用前首先通过导气管通入氮气以排除空气,从而减少185nm紫外线被空气中的氧气吸收所造成的损失。待空气被排除干净后,打开电源,开启紫外光源1,待光源功率稳定即可进行紫外线辐照。辐照过程中,使得紫外光源1发射的紫外线在所述光引导装置5产生平行光,且所述平行光能够从所述光引导装置5中穿过,作用于所述反应器皿9中的所述含尿素的溶液,以去除尿素。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辐照步骤中,所述辐照的时间为30min以下,优选为1-30min,例如:5min、10min、15min、20min、25min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可以快速除去溶液中的尿素。进一步,所述辐照过程也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去除溶液中尿素的方法可完全去除水中尿素,并将尿素氮转化为硝酸氮、氨氮和氮气。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中使用的紫外光源为双波长紫外线灯。
实施例1
1、尿素溶液的酸化
在含有浓度为2mg/L的尿素溶液的间歇式反应装置内投加稀硫酸,以水质分析仪器进行实时pH监测,以磁力搅拌计持续搅拌,使反应液混合均匀成均一体系。以稀硫酸持续投加至实时pH值监测结果显示反应液pH值稳定在3左右即可停止,得到酸化产物。
2、混合
间歇式反应装置内的尿素溶液完成酸化处理后,常温、黑暗条件下投加次氯酸钠溶液。以磁力搅拌计持续搅拌,使反应液混合均匀。其中,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活性氯含量为5mg-Cl2/L,得到混合产物。
3、紫外线辐照
将混合产物置于紫外线辐照装置的反应器皿中进行紫外线进行辐照,使尿素发生化学反应,得到反应产物。所采用的紫外线辐照装置为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中,所述紫外线至少包括波长为185nm的辐射波和波长为254nm的辐射波。在使用前首先通过导气管通入氮气以排除空气,从而减少185nm紫外线被空气中的氧气吸收所造成的损失。待空气被排除干净后,打开电源,开启紫外光源,待光源功率稳定即可进行紫外线辐照。辐照过程中,使得紫外光源发射的紫外线在所述光引导装置产生平行光,且所述平行光能够从所述光引导装置中穿过,作用于所述反应器皿中的所述含尿素的溶液,以去除尿素。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的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活性氯含量调整为10mg-Cl2/L,其它条件不变,得到不同残余尿素含量的溶液。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中的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活性氯含量调整为15mg-Cl2/L,其它条件不变,得到不同残余尿素含量的溶液。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中的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活性氯含量调整为20mg-Cl2/L,其它条件不变,得到不同残余尿素含量的溶液。
实施例5
1、尿素溶液的酸化
在含有浓度为2mg/L的尿素溶液的间歇式反应装置内投加稀硫酸,以水质分析仪器进行实时pH监测,以磁力搅拌计持续搅拌,使反应液混合均匀成均一体系。以稀硫酸持续投加至实时pH值监测结果显示反应液pH值稳定在2左右即可停止,得到酸化产物。
2、混合
间歇式反应装置内的尿素溶液完成酸化处理后,常温、黑暗条件下投加次氯酸钠溶液。以磁力搅拌计持续搅拌,使反应液混合均匀。其中,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活性氯含量为10mg-Cl2/L,得到混合产物。
3、紫外线辐照
将混合产物置于紫外线辐照装置的反应器皿中进行紫外线进行辐照,使尿素发生化学反应,得到反应产物。所采用的紫外线辐照装置为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中,所述紫外线至少包括波长为185nm的辐射波和波长为254nm的辐射波。在使用前首先通过导气管通入氮气以排除空气,从而减少185nm紫外线被空气中的氧气吸收所造成的损失。待空气被排除干净后,打开电源,开启紫外光源,待光源功率稳定即可进行紫外线辐照。辐照过程中,使得紫外光源发射的紫外线在所述光引导装置产生平行光,且所述平行光能够从所述光引导装置中穿过,作用于所述反应器皿中的所述含尿素的溶液,以去除尿素。
实施例6
将实施例5中的反应液pH值调整为2.5,其它条件不变,得到不同残余尿素含量的溶液。
实施例7
将实施例5中的反应液pH值调整为3.0,其它条件不变,得到不同残余尿素含量的溶液。
实施例8
将实施例5中的反应液pH值调整为3.3,其它条件不变,得到不同残余尿素含量的溶液。
性能测试
按照GB/T18204.2-2014中第13节中所述方法对实施例1-8在辐照时间为0-20分钟内的不同时间点检测残余尿素百分比,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活性氯含量的升高,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实现对尿素的去除。
按照GB/T18204.2-2014中第13节中所述方法对实施例5-8在辐照时间为0-10分钟内的不同时间点检测残余尿素百分比,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混合溶液pH值的降低,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实现对尿素的去除。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具体实例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应不限于此。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紫外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紫外光源,所述紫外光源用于发射紫外线;
光引导装置,所述光引导装置具有中空结构,并使得所述紫外光源的至少部分的紫外线平行地从其该中空结构中穿过;以及,
反应器皿,所述反应器皿用于盛放含尿素的溶液;并且,穿过所述光引导装置的所述紫外线能够基本垂直的作用于所述含尿素的溶液,以去除尿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至少包括波长为185nm的辐射波和波长为254nm的辐射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导装置为中空的管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源的外部具有外壳和封盖,其中,
所述外壳设置有进气口;且通过在所述封盖的位置设置电源线为所述紫外光源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能够嵌入所述光引导装置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反应器皿和/或所述光引导装置的内表面包覆有吸光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光引导装置靠近反应器皿的出口处以及反应器皿的接收紫外线的位置设置有遮光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辐照装置还包括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以支撑所述紫外光源、光引导装置和反应器皿,并调节所述紫外光源与光引导装置、光引导装置和反应器皿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架和/或升降平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紫外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支撑所述紫外线辐照装置,所述升降平台调节所述紫外光源与光引导装置、光引导装置和反应器皿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距离。
CN202221687244.8U 2022-07-01 2022-07-01 紫外线辐照装置 Active CN217868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7244.8U CN217868511U (zh) 2022-07-01 2022-07-01 紫外线辐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7244.8U CN217868511U (zh) 2022-07-01 2022-07-01 紫外线辐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8511U true CN217868511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8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87244.8U Active CN217868511U (zh) 2022-07-01 2022-07-01 紫外线辐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8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23644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lorinated nitrogen-containing disinfection by-product in water
Wang et al. Electro-Fenton and photoelectro-Fenton degradation of sulfamethazine using an active gas diffusion electrode without aeration
JP3825959B2 (ja) 汚染物質分解方法及び装置
Panizza et al. Degradation of Alizarin Red by electro-Fenton process using a graphite-felt cathode
Brillas et al. Iron (II) catalysis of the mineralization of aniline using a Carbon‐PTFE O 2‐Fed cathode
Neppolian et al. Degradation of textile dye by solar light using TiO2 and ZnO photocatalysts
US20220306498A1 (en) Electrochemically activated persulfate for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CN207659245U (zh) 一种芬顿-光催化膜反应器废水处理装置
CN110240221A (zh) 一种光电催化体系及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回收贵金属银的方法
CN105858857B (zh) 一种电磁紫外协同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和方法
CN108217834B (zh) 产活化过硫酸盐产碳酸根自由基去除含氨氮废水的方法
CN113087116A (zh) 一种去除水中高稳性碘化显影剂的方法
Xu et al.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dye on boron-doped diamond electrode: Input mode of power attenuation
CN217868511U (zh) 紫外线辐照装置
Huang et al. Removal of polyvinyl alcohol using photo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processes based on hydrogen peroxide electrogeneration
JP2002212110A (ja) 汚染物質分解方法及び装置
CN103951125B (zh) Edta清洗废液的处理方法及其对应的反应装置
CN114890605A (zh) 紫外线辐照装置及去除溶液中尿素的方法
CN109894123A (zh) 一种负载型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US11814304B2 (en) Ultraviolet treatment method and system
CN209618940U (zh) 一种降解高碱度高氧化性含氯废水的系统
CN106673175A (zh) 一种利用氯气氧化深度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JP2001083083A (ja) 全窒素の測定方法及び測定装置
CN110801827A (zh) 一种光敏降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JP2008173617A (ja) 水処理装置および水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