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4923U - 一种夹线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4923U
CN217864923U CN202221885616.8U CN202221885616U CN217864923U CN 217864923 U CN217864923 U CN 217864923U CN 202221885616 U CN202221885616 U CN 202221885616U CN 217864923 U CN217864923 U CN 217864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movable
vertical adjusting
clamping mechanism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856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eine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ein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ein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ein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856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4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4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4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线机构,包括静导部件,其上具有固线管;动导部件,其上具有导线管,且动导部件上还设置有夹持器,夹持器位于导线管的出线端;牵引装置,静导部件及动导部件均设置在牵引装置上,驱使动导部件与静导部件相对移动,以定向夹持线材并牵拉线材,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的控制线材的缠绕位置的问题,且同时,还能保证在线材线条在缠绕前处于绷直的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夹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线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线机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现有的拉线设备或绕线设备中均配置有用以夹持线条的夹爪,利用夹持线条进行牵引来拉动和捆绑在零部件上,最终进行剪裁,完成将线条进行缠绕在零部件上的目的。
例如2018年12月04日公开的公告授权号CN208189958U的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的线材夹线转向机构,该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包括支架,及在支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带传动组件,支架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有活动夹爪,带传动组件的一端设置于驱动气缸与活动夹爪之间,驱动电机通过带传动组件与活动夹爪转动连接。因此,该现有的线材夹线转向机构通过驱动气缸控制驱动活动夹爪的张开与闭合,实现对线材的松开与夹紧,再通过驱动电机通过带传动组件驱动活动夹爪往复转动,实现对线材夹线的同时完成对线材转向的操作。
在上述的线材夹线转向机构中,线条线材仅通过活动夹爪进行夹持后进行缠绕捆绑,当线材完成一次剪裁后,线头的位置并不固定,进而导致不能准确控制线材的缠绕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线机构,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的控制线材的缠绕位置的问题,且同时,还能保证在线材线条在缠绕前处于绷直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夹线机构,包括:
静导部件,其上具有固线管;
动导部件,其上具有导线管,且所述动导部件上还设置有夹持器,所述夹持器位于所述导线管的出线端;
牵引装置,所述静导部件及所述动导部件均设置在所述牵引装置上,驱使所述动导部件与所述静导部件相对移动,以定向夹持线材并牵拉所述线材,因此,随着固线管与导线管的配合使用,使得夹持器可精准夹持线材,也起到线材的定位作用,则后续在牵引装置的作用下,线材将沿着牵引装置的牵引方向拉线,不仅实现将线材牵引成绷直的状态,同时还保证了线材在拉扯牵引过程中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转角调节件、传动结构及伺服电机,其中,所述动导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角调节件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则实现外部零件在完成绕线之后,线材位于动导部件的一端在动导部件的导线管的作用下调整绕线或者打结的位置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移动滑块、移动台及装配有滑轨的固定座,所述移动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轨,所述移动台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滑块,所述伺服电机及所述转角调节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台。从而实现移动台可沿着滑轨往复直线平动的动作,进而实现动导部件与静导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及相向运动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所述移动台,所述移动气缸固定于所述固定座。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转向件以及旋转气缸,所述转向件的转向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旋转气缸的驱动轴连接,所述静导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向轴。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垂向调节滑块、垂向调节台、垂向调节气缸、及装配有垂向调节导轨的水平运动台,所述垂向调节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垂向调节导轨,所述垂向调节台固定连接所述垂向调节滑块,所述垂向调节气缸固定连接所述水平运动台,且所述垂向调节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所述垂向调节台,所述转向件及所述旋转气缸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垂向调节台上,从而实现调节固线管与导线管在垂向调节导轨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即可实现固线管与导线管在同一轴心线上,便于线材从固线管延伸至导线管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滑动装配在所述滑轨上的水平运动滑块,所述水平运动台固定于所述水平运动滑块,因此,实现静导部件在滑轨的方向上调节位置的目的,同时,也使得静导部件在设计需求下沿着滑轨的方向平动至指定位置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丝杆及与所述丝杆连接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运动台,所述丝杆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及转角控制件,转动控制件转动连接于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端,所述转角控制件固定连接所述动导部件,所述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转角调节件,通过传感器与转角控制件之间的配合,可精准检测动导部件在转动过程中的角度变化或控制动导部件转动至某一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线管的进线口设置有用以压紧所述线材的压线装置,通过压线装置与夹持器的配合使用,使得线材更好保持在绷紧状态,更有利于线材在精准位置进行绕线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夹线机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静导部件上的固线管与动导部件上的导线管之间的配合使用,以及结合静导部件与动导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实现对线材在牵拉过程中的精准度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的控制线材的缠绕位置的问题,且同时,还能保证在线材线条在缠绕前处于绷直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夹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静导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动导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牵引装置的第一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牵引装置的第二结构图。
图标:1-静导部件,11-固线管,12-转向部件,2-动导部件,21-导线管,22-转角部件,3-夹持器,4-牵引装置,41-转角调节件,411-转动轴,42-传动结构,421-主动同步轮,422-从动同步轮,43-伺服电机,441-移动滑块,442-移动台,443-移动气缸,45-滑轨,46-固定座,47-转向件,471-转向轴,48-旋转气缸,491-垂向调节滑块,492-垂向调节台,493-垂向调节气缸,494-垂向调节导轨,401-水平运动台,402-水平运动滑块,403-驱动电机,404-丝杆,405-驱动件,406-传动部件,51-传感器,52-转角控制件,6-压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一种夹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夹线机构中静导部件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夹线机构中动导部件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请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线机构,包括:
静导部件1,其上具有固线管11;
动导部件2,其上具有导线管21,且动导部件2上还设置有夹持器3,夹持器3位于导线管21的出线端,应当说明,夹持器3可以为现有的气爪,或者为现有的电爪,具体的,夹持器3的夹持端优选对准导线管21的出线端;
牵引装置4,静导部件1及动导部件2均设置在牵引装置4上,驱使动导部件2与静导部件1相对移动,以定向夹持线材并牵拉线材。
在本实施例中,线材线条(以下均简化为线材)自固线管11的进线口贯穿至固线管11的出线口,并沿着固线管11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夹线机构在进行夹线作业的过程中,动导部件2在牵引装置4的作用下向静导部件1靠近移动,直至线材延伸出固线管11的那一部分插进导线管21的进线端,进一步的,线材在导线管21的定向引导贯穿导线管21,并从导线管21的出线端延伸出导线管21的外部,则夹持器3可在导线管21的出线端对线材进行精准夹持,最后再次在牵引装置4的作用,随着动导部件2远离静导部件1的运动,进行拉扯牵引线材。那么外部零件在静导部件1与动导部件2之间的线材进行转动,即可实现对外部零件进行精准缠绕的目的。
综合上述可知,随着固线管11与导线管21的配合使用,使得夹持器3可精准夹持线材,也起到线材的定位作用,则后续在牵引装置4的作用下,线材将沿着牵引装置4的牵引方向拉线,不仅实现将线材牵引成绷直的状态,同时还保证了线材在拉扯牵引过程中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图4示出了一种夹线机构中牵引装置4的第一结构图、图5示出了一种夹线机构中牵引装置4的第二结构图,其中,为更清楚展示主动同步轮421及从动同步轮422的结构,未对同步带进行展示,同时,为更清楚转向轴471的位置及结构,隐藏了对连接件的展示。
具体结合图1、图4及图5所示,牵引装置4包括转角调节件41、传动结构42及伺服电机43,其中,动导部件2固定连接于转角调节件41的转动轴411,转动轴411通过传动结构42与伺服电机43传动连接。
其中,动导部件2还包括转角部件22,导线管21装配固定在转角部件22的一端,转角部件2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转动轴411插接配合的活动安装口,且转角部件22通过螺丝与转动轴411固定连接,即在螺丝的作用下,缩紧活动安装口的内径,使得转角部件22与转动轴411进行紧固。进一步的,转角调节件41还包括转角调节座,转动轴4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角调节座上。
根据图5所示,传动结构42优选同步轮传动机构,同步轮传动机构的主动同步轮421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43的驱动轴上,同步轮传动机构的从动同步轮422固定连接在转动轴411的一端端部上,转动轴4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动导部件2的转角部件22,从动同步轮422通过同步带与主动同步轮421连接,当伺服电机43启动时,主动同步轮421在伺服电机43的驱动轴作用下转动,进而带动从动同步轮422转动,促使动导部件2进行转角运动,则外部零件在完成绕线之后,线材位于动导部件2的一端在动导部件2的导线管21的作用下调整绕线或打结的位置。
应当说明地,传动结构42除了上述的同步轮传动机构,还可以为带传动结构42等。
更进一步的,具体结合图1、图4及图5所示,牵引装置4还包括移动滑块441、移动台442及装配有滑轨45的固定座46,移动滑块441滑动连接滑轨45,移动台442固定连接移动滑块441,伺服电机43及转角调节件41固定连接移动台442。从而实现移动台442可沿着滑轨45往复直线平动的动作,进而实现动导部件2与静导部件1之间的相对运动及相向运动的目的。
作为驱使移动台442在滑轨45上滑动的动力源,具体结合图1、图4及图5所示,牵引装置4还包括移动气缸443,移动气缸443的伸缩端连接移动台442,移动气缸443固定于固定座46。具体的,作为移动气缸443的常规替换方案,动力源还可以为液压缸,或者还可以为电动推杆。
进一步的,具体结合图1、图4及图5所示,牵引装置4还包括转向件47以及旋转气缸48,转向件47的转向轴471通过连接件与旋转气缸48的驱动轴连接,静导部件1固定连接于转向轴471。此处旋转气缸48采用能够90°转角的旋转气缸,除采用旋转气缸之外,也可采用电机进行旋转转向,因此,电机属于本实施例的等效替换方式。
其中,具体结合图1、图4及图5所示,静导部件1还包括转向部件12,固线管11装配固定在转向部件12的一端,转角部件2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转向轴471插接配合的活动安装口,且转向部件12通过螺丝与转向轴471固定连接,即在螺丝的作用下,缩紧活动安装口的内径,使得转向部件12与转向轴471进行紧固。进一步的,连接件可以为联轴器,在联轴器的作用下,转向轴471的一端与旋转气缸48的驱动轴相连接,转向轴471的另一端转向部件12固定连接。当旋转气缸48启动时,驱动轴带动转向轴471转动,促使静导部件1进行转角运动,则外部零件在完成绕线之后,线材位于静导部件1的一端在静导部件1的固线管11的作用下调整绕线或打结的位置,配合动导部件2的转角动作,达到对外部零件完成绕线后进行两端打结的动作效果。
更进一步的,具体结合图1、图4及图5所示,牵引装置4还包括垂向调节滑块491、垂向调节台492、垂向调节气缸493、及装配有垂向调节导轨494的水平运动台401,垂向调节滑块491滑动连接垂向调节导轨494,垂向调节台492固定连接垂向调节滑块491,垂向调节气缸493固定连接水平运动台401,且垂向调节气缸493的伸缩端连接垂向调节台492,转向件47及旋转气缸48均固定连接在垂向调节台492上。
具体的,垂向调节气缸493还可以采用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进行替换,垂向调节气缸493位于垂向调节台492的一侧,垂向调节导轨494垂直于滑轨45的方向设置,从而在垂向调节气缸493的作用下,垂向调节台492可沿着垂向调节导轨494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调节固线管11与导线管21在垂向调节导轨494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即可实现固线管11与导线管21在同一轴心线上,便于线材从固线管11延伸至导线管21的内部。
更进一步的,具体结合图1、图4及图5所示,牵引装置4还包括滑动装配在滑轨45上的水平运动滑块402,水平运动台401固定于水平运动滑块402。从而实现将水平运动台401可沿着滑轨45的方向进行运动的目的,即实现静导部件1在滑轨45的方向上调节位置的目的,同时,也使得静导部件1在设计需求下沿着滑轨45的方向平动至指定位置的目的。
作为驱使水平运动台401在滑轨45上滑动的动力源,具体结合图1、图4及图5所示,牵引装置4还包括驱动电机403、丝杆404及与丝杆404连接的驱动件405,驱动件405固定连接于水平运动台401,丝杆404通过传动部件406与驱动电机403的驱动轴传动连接。
具体的,根据图4所示,传动部件406优选采用带传动机构,即传动部件406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传动带,其中,主动带轮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403的驱动轴上,从动带轮固定连接在丝杆404的端部上,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则当驱动电机403启动时,在带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将驱动电机403的驱动轴的转动运动以及转动力传递至丝杆404上,再通过丝杆404及驱动件405之间的配合使用,将丝杆404的转动运动转化为驱动件405的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水平运动台401沿着丝杆404的方向往复运动,实现静导部件1沿着滑轨45的方向平动的目的,同时,通过带传动机构的作用,将驱动电机403的驱动轴传递并调节至丝杆404的速度及力。
应当注意,传动部件406除采用带传动机构的优选方案,还可以为同步带传动机构等。
外此,具体请结合图1所示,牵引装置4还包括传感器51及转角控制件52,转动控制件转动连接于传感器51的检测端,转角控制件52固定连接动导部件2,传感器51固定连接转角调节件41,通过传感器51与转角控制件52之间的配合,可精准检测动导部件2在转动过程中的角度变化或控制动导部件2转动至某一角度。
进一步的,具体请结合图1所示,固线管11的进线口设置有用以压紧线材的压线装置6,通过压线装置6与夹持器3的配合使用,使得线材更好保持在绷紧状态,更有利于线材在精准位置进行绕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夹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静导部件(1),其上具有固线管(11);
动导部件(2),其上具有导线管(21),且所述动导部件(2)上还设置有夹持器(3),所述夹持器(3)位于所述导线管(21)的出线端;
牵引装置(4),所述静导部件(1)及所述动导部件(2)均设置在所述牵引装置(4)上,驱使所述动导部件(2)与所述静导部件(1)相对移动,以定向夹持线材并牵拉所述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包括转角调节件(41)、传动结构(42)及伺服电机(43),其中,所述动导部件(2)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角调节件(41)的转动轴(411),所述转动轴(411)通过传动结构(42)与所述伺服电机(43)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还包括移动滑块(441)、移动台(442)及装配有滑轨(45)的固定座(46),所述移动滑块(441)滑动连接所述滑轨(45),所述移动台(442)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滑块(441),所述伺服电机(43)及所述转角调节件(4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台(4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还包括移动气缸(443),所述移动气缸(443)的伸缩端连接所述移动台(442),所述移动气缸(443)固定于所述固定座(4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还包括转向件(47)以及旋转气缸(48),所述转向件(47)的转向轴(471)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旋转气缸(48)的驱动轴连接,所述静导部件(1)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向轴(4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还包括垂向调节滑块(491)、垂向调节台(492)、垂向调节气缸(493)、及装配有垂向调节导轨(494)的水平运动台(401),所述垂向调节滑块(491)滑动连接所述垂向调节导轨(494),所述垂向调节台(492)固定连接所述垂向调节滑块(491),所述垂向调节气缸(493)固定连接所述水平运动台(401),且所述垂向调节气缸(493)的伸缩端连接所述垂向调节台(492),所述转向件(47)及所述旋转气缸(48)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垂向调节台(49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还包括滑动装配在所述滑轨(45)上的水平运动滑块(402),所述水平运动台(401)固定于所述水平运动滑块(4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还包括驱动电机(403)、丝杆(404)及与所述丝杆(404)连接的驱动件(405),所述驱动件(405)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运动台(401),所述丝杆(404)通过传动部件(406)与所述驱动电机(403)的驱动轴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还包括传感器(51)及转角控制件(52),转动控制件转动连接于所述传感器(51)的检测端,所述转角控制件(52)固定连接所述动导部件(2),所述传感器(51)固定连接所述转角调节件(41)。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夹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管(11)的进线口设置有用以压紧所述线材的压线装置(6)。
CN202221885616.8U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夹线机构 Active CN217864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5616.8U CN217864923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夹线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5616.8U CN217864923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夹线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4923U true CN217864923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2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85616.8U Active CN217864923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夹线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49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8889A (zh) 一种电火花成型加工专用装夹装置
CN217864923U (zh) 一种夹线机构
CN112743267B (zh) 一种定距推送结构及自动焊接机械手
CN218243293U (zh)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的扩口装置及电机生产设备
CN208513550U (zh)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折弯装置
CN208747096U (zh) 机械手结构及线束加工设备
CN218283321U (zh) 可调节折弯设备
CN210080552U (zh) 一种导管自动扩口装置
CN210259119U (zh) 一种纸卡自动插片装置
CN217933464U (zh) 一种变压器自动穿管绕线设备
CN212350760U (zh) 激光焊接定位夹紧装置和激光焊接设备
CN209774680U (zh) 一种基于钢丝驱动的机械爪结构
CN110182652B (zh) 用于针织机器人的数控捻接装置
CN208957010U (zh) 棉线旋转装置
CN209021967U (zh) 一种软管扣压机
CN220199674U (zh) 一种换热器芯体自动捆扎设备
CN108607905A (zh) 导向式新型弯管机
CN218386461U (zh)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导管穿入装置
CN217676183U (zh) 一种管子自动绕线设备
CN218145004U (zh) 弹性软管等长裁切装置
CN220570033U (zh) 轴向补偿型端子自动夹紧扭转机构
CN108968157A (zh) 棉线旋转装置
CN217390089U (zh) 一种穿绳扣机的拉绳装置及穿绳扣机
CN114871958B (zh) 夹爪装置及加工设备
CN214589644U (zh) 一种端子线材插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