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8951U - 手紧钻夹头 - Google Patents

手紧钻夹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58951U
CN217858951U CN202220648991.4U CN202220648991U CN217858951U CN 217858951 U CN217858951 U CN 217858951U CN 202220648991 U CN202220648991 U CN 202220648991U CN 217858951 U CN217858951 U CN 217858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drill chuck
drill
locking
clamping j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489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文华
童学标
吴云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o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o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ou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ou Machine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58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58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51/00Tools f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51/12Adapters for drills or chucks; Tapered slee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1/00Chucks; Expansion mandrels; Adaptations thereof for remote control
    • B23B31/02Chucks
    • B23B31/10Chu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taining or gripping devices or their immediate operating means
    • B23B31/12Chucks with simultaneously-acting jaws, whether or not also individually adjustable
    • B23B31/16Chucks with simultaneously-acting jaws, whether or not also individually adjustable moving radially
    • B23B31/16045Jaws movement actuated by screws and nuts or oblique ra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pping On Spind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紧钻夹头,包括旋转套、钻体、螺母、夹爪、垫圈和助滑组件,所述助滑组件包括一圈钢珠;所述钻夹头在钻夹头的中部设置固定的止动部件,所述止动部件与所述垫圈防转连接而不能相对钻体转动,所述止动部件设有止动部位;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母支撑结构之间形成钢珠推挤结构,在钻夹头处于夹爪夹紧状态时,通过螺母受到的后推力使钢珠向外推挤,助滑组件向外推动所述止动部位与旋转套结合,在钻夹头处于夹爪松开状态时,所述止动部位回缩,与旋转套脱开。本实用新型在钻夹头的原有结构基础上,对旋转套起到抵抗高惯性、防松作用,使得钻夹头在钻孔工作中遇到急停时,能保持原有的夹紧状态,对于自锁钻夹头而言,还能保持其自锁状态。

Description

手紧钻夹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夹头,尤其涉及手紧钻夹头,是一种不用扳手操作的钻夹头。
背景技术
钻夹头中设有钻体、夹爪、螺母,螺母和夹爪螺纹连接,手紧钻夹头中设置旋转套,旋转套和螺母直接或通过连接结构连接,通过手操作旋转套,旋转螺母从而带动夹爪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而使夹爪夹紧或松脱钻头。
随着锂电技术的发展,电钻转速越来越快,在打孔工作时,电钻从高转速到停下来的时候,会瞬间产生惯性,钻夹头会因电钻急停而产生自松,表现为螺母因惯性而朝着钻夹头夹爪打开方向旋转,导致钻头松脱或钻夹头的锁紧状态失效。在钻夹头应用于电动扳手时,由于其承受较大的反向冲击,也很容易使钻夹头自松。
此外,钻夹头在打孔冲击作业过程中,由于电钻震动较大时,容易使螺母向打开方向转动,导致夹爪夹持的钻具掉落,无法正常使用。
通常,解决钻夹头作业过程中因急停产生的惯性或反向冲击或因震动而使钻夹头自松的方法是在钻夹头上设置自锁结构,往往是在钻夹头钻体上设置一圈棘齿,通过固定在螺母或螺母套上的弹簧片与棘齿配合来防自松,但这种结构复杂,装配繁琐,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209681190U公开了一种钻夹头,其通过在螺母或垫圈上设置倾斜的面,在螺母和垫圈之间设置可扩张、回收的圈体组合形成依靠钢珠推挤结构,使钢珠向外推挤圈体变形后与旋转套连接,由于垫圈是和钻体固定连接的,旋转套与螺母也是固定连接的,这样一来,推挤结构最终使得螺母与旋转套、圈体、钢珠、垫圈在钻夹头夹紧之后依靠钢珠与垫圈之间的摩擦力,形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结构的好处是结构简单,在普通钻夹头螺母或垫圈上设置斜面即可实现,但由于钢珠与垫圈是滚动摩擦,很容易产生滑动,在高转速带来的惯性作用下或在较大的冲击作业时,这种结构容易失效,不能适配这种用途的钻夹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紧钻夹头,能够在工作中不仅起到抵抗惯性防松作用,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因震动使螺母与夹爪松开的情况,同时,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手紧钻夹头,包括旋转套、钻体、螺母、夹爪、垫圈和助滑组件,螺母和夹爪螺纹连接,旋转套和螺母直接或通过连接结构连接,钻体设置倾斜的夹爪孔而供夹爪沿夹爪孔前后滑动,螺母套在钻体的柱体外部,钻体在螺母的后方设置螺母支撑结构,所述螺母支撑结构包括所述垫圈,所述垫圈和钻体防转连接而不能相对转动,所述螺母和所述垫圈之间设置所述助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滑组件包括一圈钢珠;所述钻夹头在钻夹头的中部设置固定的止动部件,所述止动部件与所述垫圈防转连接而不能相对钻体转动,所述止动部件设有止动部位,所述止动部位处于助滑组件和旋转套之间;
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母支撑结构之间形成钢珠推挤结构,在钻夹头处于夹爪夹紧状态时,通过螺母受到的后推力使钢珠向外推挤,助滑组件向外推动所述止动部位与旋转套结合,在钻夹头处于夹爪松开状态时,所述止动部位回缩,与旋转套脱开。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所述止动部件包括圈体,所述止动部件通过所述圈体套在钻体外,处于助滑组件的后方,所述圈体上设置固定部位,所述止动部件通过所述固定部位与所述垫圈防转连接而不能相对于钻体转动;在所述圈体上,沿其周向分别设置多个向前弯折的所述止动爪作为止动部位,所述止动爪在与旋转套结合时,所述止动爪与旋转套之间被挤紧。
所述圈体处在所述垫圈和助滑组件之间或者处于所述垫圈后方;所述垫圈被钻体中部的台阶支撑。
所述螺母为整体螺母;所述垫圈上设置夹爪让位孔;圈体也设置夹爪让位孔,所述固定部位为圈体夹爪让位孔两侧的弯折部位,所述弯折部位与所述垫圈的夹爪让位孔形成防转配合。
所述止动部件包括圈体,所述止动部件通过所述圈体套在钻体外,处于助滑组件的后方,在所述圈体上,沿其周向分别设置多个向前弯折的所述止动爪作为止动部位,所述止动爪在与旋转套结合时,所述止动爪与旋转套之间被挤紧;所述止动部件设置固定槽,所述垫圈上设置能插入所述止动部件固定槽的键,以固定所述止动部件。
所述固定槽为所述止动爪之间的间隔,所述键为垫圈平面外圆周的局部延伸凸起,所述圈体位于垫圈的后方。
所述钢珠推挤结构包括所述螺母后端面外侧的一圈圆锥面;所述助滑组件也通过所述圆锥面进行中心定位。
所述钢珠推挤结构包括设置在垫圈上表面外侧的一圈圆锥面。
所述圈体处在所述垫圈和助滑组件之间,所述钢珠推挤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圈体上表面外侧的一圈圆锥面。
所述自锁结构包括安装在螺母上的弹簧片和设置在钻体上的与弹簧片锁端配合的一圈齿,所述弹簧片包括凸起和所述锁端;在自锁状态,所述弹簧片通过凸起和所述旋转套上的凹槽连接,并由旋转套通过凸轮结构控制弹簧片的锁端与所述齿配合,所述止动部位与旋转套结合以保持所述自锁状态。
所述旋转套采用金属壳,所述钻夹头还设置金属控制圈,所述金属控制圈和金属壳旋转套通过键槽配合而在周向上连接在一起,所述金属壳的前部设置折边,所述折边与螺母的前端面配合,对所述金属控制圈进行轴向定位;
所述钻夹头设置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安装在螺母上的弹簧片和设置在钻体上的与弹簧片锁端配合的一圈齿,所述弹簧片包括凸起和所述锁端;所述金属控制圈设置对于弹簧片的控制结构和凹槽,在自锁状态,所述弹簧片通过凸起和所述旋转套上的凹槽连接,并由旋转套通过控制结构控制弹簧片的锁端与所述齿配合,所述止动部位与旋转套结合以保持所述自锁状态。
所述助滑组件包括一圈钢珠和可形变的钢珠保持架,所述钢珠设置在所述钢珠保持架的钢珠孔中,所述助滑组件中,钢珠凸出于上下表面;所述止动部位处于钢珠保持架和旋转套之间,钢珠保持架因钢珠向外推挤而向外扩张变形,向外推动所述止动部位与旋转套结合,在钻夹头处于夹爪松开状态时,所述止动部位与钢珠塑料保持回缩,所述止动部位与旋转套脱开。
所述止动部位的前端超过所述钢珠保持架的前端,且所述止动部位的前端有向内的凸起,而包在钢珠保持架外表面外。
所述钢珠保持架呈闭环结构或开环结构,钢珠保持架内径大于钻体的直径;所述助滑组件放置在垫圈上或放置在所述止动部件上。
所述助滑组件包括一圈钢珠;所述一圈钢珠放置在垫圈上或放置在所述止动部件上;所述止动部位处于所述一圈钢珠和旋转套之间,所述止动爪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钢珠的直径。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钻体中部设置固定的止动部件,尤其是能够巧妙地利用具有让位孔的垫圈适配固定的止动部件,使得止动部位与旋转外套相接合,又因为止动部件通过圈体与垫圈不转动连接,而垫圈又是与钻体、旋转套与螺母都是固定连接的,最终,在止动部件的传递下,达到螺母相对于钻体定位止动的效果,对钻夹头起到抵抗高惯性、防松作用,使得钻夹头在钻孔工作中遇到急停时,能保持原有的夹紧状态。同时对于自锁钻夹头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也能作为自锁状态的保持和防护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助滑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助滑组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止动部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垫圈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止动部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止动部件与助滑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螺母和弹簧片组装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处于解锁状态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处于自锁状态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螺母和弹簧片组装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处于解锁状态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处于自锁状态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垫圈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止动部件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剖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金属旋转套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金属控制圈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处于解锁状态的剖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处于自锁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6。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紧钻夹头,包括旋转套1、钻体5、螺母2、夹爪6、助滑组件和垫圈8,所述助滑组件采用轴承7,螺母2和夹爪6螺纹连接,旋转套1通过键槽配合与螺母2连接,所述钻体5设置倾斜的夹爪孔51,夹爪6穿过夹爪孔51,在螺母2的驱动下能沿夹爪孔51前后滑动。
所述螺母2套在钻体5的柱体外部,以此定中心。钻体5在螺母2的后方设置螺母支撑结构,所述螺母2和所述螺母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所述轴承7。所述螺母支撑结构包括所述垫圈8,所垫圈8被钻体中部的台阶52支撑;所述垫圈8 和钻体防转连接(比如,过盈配合或/和键槽连接)而不能相对钻体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母2为整体螺母,能够减小钻体5的直径,可以有助于减小惯性,所述垫圈8与缩小直径后的钻体5防转连接,所述垫圈8上设置夹爪让位孔 81。
如图3所示,所述轴承7包括一圈钢珠71和片状的钢珠塑料保持架72,钢珠塑料保持架72设置一圈钢珠孔,所述钢珠71设置在钢珠塑料保持架72的钢珠孔中,在所述轴承中,钢珠71凸出于上下表面。如图4所示,钢珠保持架也可采用金属的开环结构,所述比如包括内圈73和外圈74,钢珠被夹持定位在内圈73和外圈74之间,内圈73和外圈74均为开环结构,设置开口75,能向外扩张及回收。
所述钻夹头在钻夹头的中部设置固定的止动部件9,所述止动部件9设有止动爪91,所述止动爪91处于钢珠塑料保持架外侧面720和旋转套1之间。
所述螺母2和所述螺母支撑结构之间形成钢珠推挤结构,在钻夹头处于夹爪夹紧状态时,通过螺母受到的后推力使钢珠向外推挤,钢珠塑料保持架72因钢珠71向外推挤而向外变形,推动所述止动爪91与旋转套1结合,在钻夹头不工作时,所述止动爪91与钢珠塑料保持架72回缩,所述止动爪与旋转套脱开。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旋转套1可以是由工程塑料制作的本体旋转套,或者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本体旋转套上的嵌件、套体等附件。
所述后推力可以来源于钻夹头打孔工作时产生的后推力及旋紧螺母驱动夹爪向前运动夹紧钻头后通过螺纹连接产生的后推力。
所述钢珠推挤结构包括所述螺母2后端面外侧的一圈圆锥面20,在推挤结构形成环形扩张口,螺母在受到钻夹头打孔工作时产生的后推力及旋紧螺母驱动夹爪向前运动夹紧钻头后通过螺纹连接产生的后推力时,该扩张口能对钢珠向外推挤。
所述止动爪91的外表面与旋转套1之间在常态下(非工作状态下)为间隙配合,该间隙90在止动爪91和钢珠塑料保持架72的弹性变形范围内。在钻夹头打孔工作时,因所述后推力,钢珠71被向外挤,钢珠塑料保持架72因钢珠 71向外推挤而向外一定程度变形,并推动所述止动爪91向外略弯曲变形而与旋转套1的内壁挤紧,由于止动部件9是不能相对于钻体5转动的固定固件,所以,即便轴承7有周向的转动,也不影响止动部件9对旋转套1的止动效果,起到在钻夹头急停时抵抗惯性,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因震动使螺母与夹爪松开的情况。在钻夹头不工作时,因钢珠71失去了向外的推挤力,利用钢制止动爪91的良好弹性变形回复能力,使钢珠塑料保持架72与止动爪91一起利用变形后形成的势能向内恢复回缩至与旋转套1脱开,其回复性能更好。
所述止动部件9包括圈体92,所述止动部件通所述圈体92套在钻体5外,处于轴承7的后方,所述圈体92上设置固定部位93,使得所述止动部件9通过固定部位93与垫圈8的防转连接而不能相对于钻体5转动;在所述圈体92上,沿其周向分别设置多个向前弯折的所述止动爪91,止动爪91有弹性,能够受钢珠塑料保持架72的推挤而向外摆动,以及在失去推挤力时,向内回复。所述止动爪91在与旋转套1结合时,所述止动爪91与旋转套1之间被挤紧,旋转套1 因此而被始终止动,抵抗钻夹头急停时的高惯性。
对应垫圈的夹爪让位孔81,圈体92也设置夹爪让位孔93,所述固定部位为圈体夹爪让位孔93两侧的弯折部位94,止动部件9为钢制件,可以通过冲压工艺非常容易地制造上述结构,且,能够巧妙地利用垫圈8的特别结构而使其具有额外的功能,所述弯折部位94与所述垫圈8的夹爪让位孔81的两侧孔壁82形成防转配合,而将止动部件9通过垫圈8被固定在钻体5上。
实施例2,参照附图7-8。
所述圈体92处在所述垫圈8和轴承7之间(见图2的实施方式)或者处于所述垫圈8和钻体中部台阶52之间(见图7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圈体92放在钻体中部台阶52上,垫圈8放置在圈体92上,轴承7放置在垫圈 8上。如图7所示,垫圈8放置在钻体中部台阶52上,圈体92放置在垫圈8上,轴承7放置在圈体92上。如图所示,所述螺母的前部可通过旋转套1来定位,旋转套1的前部可通过与钻体5连接的部件4来定位。
所述止动爪91的前端超过所述钢珠塑料保持架72的前端,且所述止动爪的前端有向内的凸起910,而包在钢珠塑料保持架外表面720外,能够提高受挤压的效果及与旋转套的挤压贴合性能以及回复性能,同时能够起到将止动部件9、轴承7安装在垫圈8上的作用,垫圈8和止动部件9、轴承7能够形成一个安装模组。
所述钢珠塑料保持架72呈环状,钢珠塑料保持架72内径大于钻体5的直径,所述轴承7也可通过钢珠71与所述圆锥面21的接触进行中心定位。如果间隙 90小的话,所述轴承7也可通过旋转套1、止动爪91来对轴承7中心定位。
在图7、8中,和实施例1相同的部件或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号。
实施例3,参照附图9-10。
所述助滑组件也可不设置钢珠塑料保持架72,所述一圈钢珠71放置在垫圈 8上或放置在所述止动部件9的圈体92上;所述止动部位采用沿圈体周向设置的多个向前弯折的止动爪91,所述止动爪91处于所述一圈钢珠71和旋转套7 之间,所述止动爪91之间的间距也即间隙93的宽度小于所述钢珠71的直径。在图9、10中,和实施例1相同的部件或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号。
实施例4,参照附图11-15,以及图3、4、5。
本实施例为自锁手紧钻夹头实施例,在图11-15中,附图标号与实施例1相同的,其结构可参照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带自锁结构的手紧钻夹头,包括旋转套1、钻体5、螺母2、夹爪6、助滑组件和垫圈8,所述助滑组件采用轴承7,螺母2和夹爪6螺纹连接,旋转套1通过键槽配合与螺母2连接,所述钻体5设置倾斜的夹爪孔51,夹爪6 穿过夹爪孔51,在螺母2的驱动下能沿夹爪孔51前后滑动。
所述螺母2套在钻体5的柱体外部,以此定中心。钻体5在螺母2的后方设置螺母支撑结构,所述螺母2和所述螺母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所述轴承7。所述螺母支撑结构包括所述垫圈8,所垫圈8被钻体中部的台阶52支撑;所述垫圈8 和钻体防转连接而不能相对钻体转动。所述螺母2为整体螺母,所述垫圈8上设置夹爪让位孔81。
如图13所示,所述螺母2的前端设置四个键21用于安装自锁结构中的弹簧片101,所述弹簧片101通过其上的凹凸构型弹性卡插在所述多个键21中,所述弹簧片101包括凸起102和所述锁端103;所述自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钻体2 上的与弹簧片锁端103配合的一圈齿53,所述旋转套1上设置与自锁状态对应的凹槽11,在自锁状态,所述弹簧片101通过凸起102和所述旋转套上的凹槽 11连接,并由旋转套通过其上设置的凸轮结构12控制弹簧片的锁端103与所述齿53配合,下述的所述止动部位与旋转套在工作时的结合可以强有力地保持所述自锁状态。
所述轴承7包括一圈钢珠71和片状的钢珠塑料保持架72,钢珠塑料保持架 72设置一圈钢珠孔,所述钢珠71设置在钢珠塑料保持架72的钢珠孔中,在所述轴承中,钢珠71凸出于上下表面。如图4所示,钢珠保持架也可采用金属的开环结构,所述比如包括内圈73和外圈74,钢珠被夹持定位在内圈73和外圈 74之间,内圈73和外圈74均为开环结构,设置开口75,能向外扩张及回收。
所述钻夹头在钻夹头的中部设置固定的止动部件9,所述止动部件9设有止动爪91,所述止动爪91处于钢珠塑料保持架外侧面720和旋转套1之间。
所述螺母2和所述螺母支撑结构之间形成钢珠推挤结构,在钻夹头处于夹爪夹紧状态时,通过螺母受到的后推力使钢珠向外推挤,钢珠塑料保持架72因钢珠71向外推挤而向外变形,推动所述止动爪91与旋转套1结合,在钻夹头不工作时,所述止动爪91与钢珠塑料保持架72回缩,所述止动爪与旋转套脱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套1包括外壳和工程塑料制作的本体旋转套10,或者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本体旋转套上的嵌件、套体等附件。
所述后推力可以来源于钻夹头打孔工作时产生的后推力及旋紧螺母驱动夹爪向前运动夹紧钻头后通过螺纹连接产生的后推力。
所述钢珠推挤结构包括所述螺母2后端面外侧的一圈圆锥面20,在推挤结构形成环形扩张口,螺母在受到钻夹头打孔工作时产生的后推力及旋紧螺母驱动夹爪向前运动夹紧钻头后通过螺纹连接产生的后推力时,该扩张口能对钢珠向外推挤。
所述止动爪91的外表面与旋转套1之间在常态下(非工作状态下)为间隙配合,该间隙90在止动爪91和钢珠塑料保持架72的弹性变形范围内。在钻夹头打孔工作时,因所述后推力,钢珠71被向外挤,钢珠塑料保持架72因钢珠 71向外推挤而向外一定程度变形,并推动所述止动爪91向外略弯曲变形而与旋转套1的内壁挤紧,由于止动部件9是不能相对于钻体5转动的固定固件,所以,即便轴承7有周向的转动,也不影响止动部件9对旋转套1的止动效果,起到在钻夹头急停时抵抗惯性,而且能有效地抵抗震动,在工作时,止动部位和旋转套 1之间的结合力,也即摩擦阻力大于弹簧片101的弹力,可以强有力地保持所述自锁状态。在钻夹头不工作时,因钢珠71失去了向外的推挤力,利用钢制止动爪91的良好弹性变形回复能力,使钢珠塑料保持架72与止动爪91一起利用变形后形成的势能向内恢复回缩至与旋转套1脱开,其回复性能更好。
所述止动部件9包括圈体92,所述止动部件通所述圈体92套在钻体5外,处于轴承7的后方,所述圈体92上设置固定部位93,使得所述止动部件9通过固定部位93与垫圈8的防转连接而不能相对于钻体5转动;在所述圈体92上,沿其周向分别设置多个向前弯折的所述止动爪91,止动爪91有弹性,能够受钢珠塑料保持架72的推挤而向外摆动,以及在失去推挤力时,向内回复。所述止动爪91在与旋转套1结合时,所述止动爪91与旋转套1之间被挤紧,旋转套1 因此而被始终止动,抵抗钻夹头急停时的高惯性。
对应垫圈的夹爪让位孔81,圈体92也设置夹爪让位孔93,所述固定部位为圈体夹爪让位孔93两侧的弯折部位94,止动部件9为钢制件,可以通过冲压工艺非常容易地制造上述结构,且,能够巧妙地利用垫圈8的特别结构而使其具有额外的功能,所述弯折部位94与所述垫圈8的夹爪让位孔81的两侧孔壁82形成防转配合,而将止动部件9通过垫圈8被固定在钻体5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是对自锁结构自身的结构提出改变,而是在一个方面,对自锁结构提出一种保持和防护结构。因此,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带有任何自锁结构的手紧钻夹头均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对自锁结构起保持和防护作用的机构。
实施例5,参照附图16-18。
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螺母2的前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一个键 22,通过5个键安装自锁结构中的弹簧片101,本实施例中的其它部分与实施例 1相同。
在图16-18中,附图标号与实施例4相同的,其结构可参照实施例4。
实施例6,参照附图19。
本实施例为自锁手紧钻夹头实施例,其自锁结构及弹簧片的安装与实施例4 或5相同,其它的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在图11-15中,附图标号与实施例1、2、 4、5相同的,其结构可参照实施例1、2、4、5。
实施例7,参照附图20、21,同时参照实施例1-6的附图。
在本实施例中,对止动部件9的固定方式做了进一步的改进,能够提高止动部件9的固定结构抵抗惯性或振动冲击的性能,提高寿命。
所述止动部件9包括圈体92,所述止动部件通过所述圈体92套在钻体外,在所述圈体9上,沿其周向分别设置多个向前弯折的所述止动爪91作为止动部位,所述止动爪91在与旋转套结合时,所述止动爪91与旋转套之间被挤紧;所述止动部件设置固定槽95,所述垫圈8上设置能插入所述止动部件固定槽的键 83,以在周向上固定所述止动部件。所述固定槽95为所述止动爪91之间的间隔,所述键83为垫圈平面外圆周的局部延伸凸起,所述圈体92位于垫圈8的后方。
所述止动爪91的前端超过所述钢珠塑料保持架的前端,且所述止动爪的前端有向内的凸起910,而包在钢珠塑料保持架外表面外,能够提高受挤压的效果及与旋转套的挤压贴合性能以及回复性能,同时能够起到将止动部件9、轴承安装在垫圈8上的作用,垫圈8和止动部件9、轴承能够形成一个安装模组。
实施例8,参照附图22-26。
本实施例为自锁手紧钻夹头实施例,在图22-26中,附图标号与实施例1相同的,其结构可参照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带自锁结构的手紧钻夹头,包括旋转套1、钻体5、螺母2、夹爪6、助滑组件和垫圈8,所述助滑组件采用轴承,螺母2和夹爪6螺纹连接,旋转套1通过键槽配合与螺母2连接,所述钻体5设置倾斜的夹爪孔51,夹爪6 穿过夹爪孔51,在螺母2的驱动下能沿夹爪孔51前后滑动。
所述螺母2套在钻体5的柱体外部,以此定中心。钻体5在螺母2的后方设置螺母支撑结构,所述螺母2和所述螺母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所述轴承。所述螺母支撑结构包括所述垫圈8,所垫圈8被钻体中部的台阶52支撑;所述垫圈8和钻体防转连接而不能相对钻体转动。所述螺母2为整体螺母,所述垫圈8上设置夹爪让位孔81。
如图25、26所示,所述螺母2的前端设置五个键21用于安装自锁结构中的弹簧片101,所述弹簧片101通过其上的凹凸构型弹性卡插在所述多个键21中,所述弹簧片101包括凸起102和所述锁端103;所述自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钻体 2上的与弹簧片锁端103配合的一圈齿53,
所述旋转套2采用金属壳,所述钻夹头还设置金属控制圈3,所述金属控制圈3和金属壳旋转套2通过键槽配合而在周向上连接在一起,附图标号13为金属壳旋转套内部的键,它可以和金属壳在钣金制造时一体成型,附图标号31为金属控制圈3外圆柱上设置的与所述键13配合的槽,所述金属壳的前部设置折边14,它可以和金属壳在钣金制造时一体成型,所述键13位于折边14的末端,所述折边14与螺母2的前端面配合,对所述金属控制圈3进行轴向定位,所述金属控制圈3就放在螺母的前端面上。在折边14的前部,由与钻体5固定连接的端帽40,在前部进行保护,防止其变形。
所述金属控制圈3设有对于弹簧101片的控制结构和与自锁状态对应的凹槽 11,在自锁状态,所述弹簧片101通过凸起102和所述旋转套上的凹槽11连接,并由金属控制圈3通过其上设置的凸轮结构12作为控制机构来控制弹簧片101 的锁端103与所述齿53配合,下述的所述止动部位与旋转套在工作时的结合可以强有力地保持所述自锁状态。金属控制圈3上还设置与螺母2上的键21配合以在上锁后进一步驱动螺母正向旋转以及解锁后驱动螺母反向旋转的键32,金属控制圈3上的上述结构也都可以通过钣金一体成型。从而提供一种全金属的动力驱动和保持结构,提高结构的牢固性并提供更高的夹紧力。
所述轴承包括一圈钢珠71和片状的钢珠塑料保持架72,钢珠塑料保持架72 设置一圈钢珠孔,所述钢珠71设置在钢珠塑料保持架72的钢珠孔中,在所述轴承中,钢珠71凸出于上下表面。所述轴承也可采用如图4所示的结构。
所述钻夹头在钻夹头的中部设置固定的止动部件9,所述止动部件9设有止动爪91,所述止动爪91处于钢珠塑料保持架外侧面和旋转套1之间。
所述螺母2和所述螺母支撑结构之间形成钢珠推挤结构,在钻夹头处于夹爪夹紧状态时,通过螺母受到的后推力使钢珠向外推挤,钢珠塑料保持架72因钢珠71向外推挤而向外变形,推动所述止动爪91与旋转套1结合,在钻夹头不工作时,所述止动爪91与钢珠塑料保持架72回缩,所述止动爪与旋转套脱开。
所述后推力可以来源于钻夹头打孔工作时产生的后推力及旋紧螺母驱动夹爪向前运动夹紧钻头后通过螺纹连接产生的后推力。
所述钢珠推挤结构包括所述螺母2后端面外侧的一圈圆锥面20,在推挤结构形成环形扩张口,螺母在受到钻夹头打孔工作时产生的后推力及旋紧螺母驱动夹爪向前运动夹紧钻头后通过螺纹连接产生的后推力时,该扩张口能对钢珠向外推挤。
所述止动爪91的外表面与旋转套1之间在常态下(非工作状态下)为间隙配合,该间隙在止动爪91和钢珠塑料保持架72的弹性变形范围内。在钻夹头打孔工作时,因所述后推力,钢珠71被向外挤,钢珠塑料保持架72因钢珠71向外推挤而向外一定程度变形,并推动所述止动爪91向外略弯曲变形而与旋转套 1的内壁挤紧,由于止动部件9是不能相对于钻体5转动的固定固件,所以,即便轴承7有周向的转动,也不影响止动部件9对旋转套1的止动效果,起到在钻夹头急停时抵抗惯性,而且能有效地抵抗震动,在工作时,止动部位和旋转套1 之间的结合力,也即摩擦阻力大于弹簧片101的弹力,可以强有力地保持所述自锁状态。在钻夹头不工作时,因钢珠71失去了向外的推挤力,利用钢制止动爪 91的良好弹性变形回复能力,使钢珠塑料保持架72与止动爪91一起利用变形后形成的势能向内恢复回缩至与旋转套1脱开,其回复性能更好。
所述止动部件9包括圈体92,所述止动部件通所述圈体92套在钻体5外,处于轴承7的后方。所述圈体92与垫圈8的防转连接结构采用实施例1、7的结构;在所述圈体92上,沿其周向分别设置多个向前弯折的所述止动爪91,止动爪91有弹性,能够受钢珠塑料保持架72的推挤而向外摆动,以及在失去推挤力时,向内回复。所述止动爪91在与旋转套1结合时,所述止动爪91与旋转套1 之间被挤紧,旋转套1因此而被始终止动,抵抗钻夹头急停时的高惯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5)

1.手紧钻夹头,包括旋转套、钻体、螺母、夹爪、垫圈、助滑组件和止动部件,螺母和夹爪螺纹连接,旋转套和螺母直接或通过连接结构连接,钻体设置倾斜的夹爪孔而供夹爪沿夹爪孔前后滑动,螺母套在钻体的柱体外部,钻体在螺母的后方设置螺母支撑结构,所述螺母支撑结构包括所述垫圈,所述垫圈和钻体防转连接而不能相对转动,所述螺母和所述垫圈之间设置所述助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滑组件包括一圈钢珠;所述钻夹头在钻夹头的中部设置固定的止动部件,所述止动部件与所述垫圈防转连接而不能相对钻体转动,所述止动部件设有止动部位,所述止动部位处于助滑组件和旋转套之间;
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母支撑结构之间形成钢珠推挤结构,在钻夹头处于夹爪夹紧状态时,通过螺母受到的后推力使钢珠向外推挤,助滑组件向外推动所述止动部位与旋转套结合,在钻夹头处于夹爪松开状态时,所述止动部位回缩,与旋转套脱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件包括圈体,所述止动部件通过所述圈体套在钻体外,处于助滑组件的后方,所述圈体上设置固定部位,所述止动部件通过所述固定部位与所述垫圈防转连接而不能相对于钻体转动;在所述圈体上,沿其周向分别设置多个向前弯折的所述止动爪作为止动部位,所述止动爪在与旋转套结合时,所述止动爪与旋转套之间被挤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处在所述垫圈和助滑组件之间或者处于所述垫圈后方;所述垫圈被钻体中部的台阶支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为整体螺母;所述垫圈上设置夹爪让位孔;圈体也设置夹爪让位孔,所述固定部位为圈体夹爪让位孔两侧的弯折部位,所述弯折部位与所述垫圈的夹爪让位孔形成防转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件包括圈体,所述止动部件通过所述圈体套在钻体外,处于助滑组件的后方,在所述圈体上,沿其周向分别设置多个向前弯折的所述止动爪作为止动部位,所述止动爪在与旋转套结合时,所述止动爪与旋转套之间被挤紧;
所述止动部件设置固定槽,所述垫圈上设置能插入所述止动部件固定槽的键,以固定所述止动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为所述止动爪之间的间隔,所述键为垫圈平面外圆周的局部延伸凸起,所述圈体位于垫圈的后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推挤结构包括所述螺母后端面外侧的一圈圆锥面;所述助滑组件也通过所述圆锥面进行中心定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推挤结构包括设置在垫圈上表面外侧的一圈圆锥面。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处在所述垫圈和助滑组件之间,所述钢珠推挤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圈体上表面外侧的一圈圆锥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夹头设置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安装在螺母上的弹簧片和设置在钻体上的与弹簧片锁端配合的一圈齿,所述弹簧片包括凸起和所述锁端;在自锁状态,所述弹簧片通过凸起和所述旋转套上的凹槽连接,并由旋转套通过凸轮结构控制弹簧片的锁端与所述齿配合,所述止动部位与旋转套结合以保持所述自锁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采用金属壳,所述钻夹头还设置金属控制圈,所述金属控制圈和金属壳旋转套通过键槽配合而在周向上连接在一起,所述金属壳的前部设置折边,所述折边与螺母的前端面配合,对所述金属控制圈进行轴向定位;
所述钻夹头设置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安装在螺母上的弹簧片和设置在钻体上的与弹簧片锁端配合的一圈齿,所述弹簧片包括凸起和所述锁端;所述金属控制圈设置对于弹簧片的控制结构和凹槽,在自锁状态,所述弹簧片通过凸起和所述旋转套上的凹槽连接,并由旋转套通过控制结构控制弹簧片的锁端与所述齿配合,所述止动部位与旋转套结合以保持所述自锁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2、3、4、5、6、7、8、9、10或11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滑组件包括一圈钢珠和可形变的钢珠保持架,所述钢珠设置在所述钢珠保持架的钢珠孔中,所述助滑组件中,钢珠凸出于上下表面;所述止动部位处于钢珠保持架和旋转套之间,钢珠保持架因钢珠向外推挤而向外扩张变形,向外推动所述止动部位与旋转套结合,在钻夹头处于夹爪松开状态时,所述止动部位与钢珠塑料保持回缩,所述止动部位与旋转套脱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位的前端超过所述钢珠保持架的前端,且所述止动部位的前端有向内的凸起,而包在钢珠保持架外表面外。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保持架呈闭环结构或开环结构,钢珠保持架内径大于钻体的直径;所述助滑组件放置在垫圈上或放置在所述止动部件上。
15.如权利要求2、3、4、5、6、7、8、9、10或11所述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滑组件包括一圈钢珠;所述一圈钢珠放置在垫圈上或放置在所述止动部件上;所述止动部位处于所述一圈钢珠和旋转套之间,所述止动爪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钢珠的直径。
CN202220648991.4U 2022-01-21 2022-03-23 手紧钻夹头 Active CN21785895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759993 2022-01-21
CN2022100714909 2022-01-21
CN202220175999 2022-01-21
CN202210071490 2022-01-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58951U true CN217858951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860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48991.4U Active CN217858951U (zh) 2022-01-21 2022-03-23 手紧钻夹头
CN202210304812.XA Pending CN116493646A (zh) 2022-01-21 2022-03-23 手紧钻夹头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4812.XA Pending CN116493646A (zh) 2022-01-21 2022-03-23 手紧钻夹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785895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3646A (zh) 202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52630B1 (en) Electric power tool with switching member for selecting one operation mode among various operation modes
US6517088B1 (en) Lockable drill chuck
JP5032745B2 (ja) 作業工具
US6581942B2 (en) Drill chuck
JP3284759B2 (ja) インパクトドライバ
JP4943730B2 (ja) 集塵カップ
US20020089127A1 (en) Lockable hammer-drill chuck
US7125021B2 (en) Self-locking drill chuck
JP2003071618A (ja) チャック装置
US7249770B2 (en) Locking drill chuck
US6902172B2 (en) Drill chuck with cushioned tightening sleeve
JPS6411401B2 (zh)
CN217858951U (zh) 手紧钻夹头
US6217033B1 (en) Chuck device
CN209969608U (zh) 一种防松自锁钻夹头
CN217701403U (zh) 一种手紧钻夹头
JP3662974B2 (ja) コアドリル
WO2006119685A1 (fr) Mandrin de perceuse a serrage manuel autobloquant
JPH0347963B2 (zh)
US11344954B2 (en) Chuck with automatic jaw adjustment
EP1559491B1 (en) A power drill chuck
CN209303749U (zh) 一种新型钻夹头
JP5076968B2 (ja) 回転打撃工具
CN220112414U (zh) 一种带锁止结构的手紧钻夹头
CN215615355U (zh) 一种自锁钻夹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jiang San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ZHEJIANG SANOU MACHINER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33000084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and held drill chuck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11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