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5485U - 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855485U CN217855485U CN202220961196.0U CN202220961196U CN217855485U CN 217855485 U CN217855485 U CN 217855485U CN 202220961196 U CN202220961196 U CN 202220961196U CN 217855485 U CN217855485 U CN 2178554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liquid
-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 aeration
- sel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属于生物除臭技术领域。它包括除臭装置和曝气装置,所述的除臭装置设置生物净化池,所述的生物净化池通过具有供液泵和电动阀的连接管与曝气装置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自循环”体现在曝气装置。具体如下,除臭装置定期与曝气装置内的菌种进行交换,可以保持曝气装置内的菌种活力、菌种密度及种类。在本实施例中的除臭装置需要增加菌种时或者发生意外微生物失活时,可以利用曝气装置内的菌种实现微生物的自给自足,大大节省微生物接种、驯化的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除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恶臭气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中枢神经产生障碍、病变,引起慢性病、急性病。20世纪50年代以来兴起了生物除臭技术,生物除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除臭,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具有臭味的物质加以转化,使目标污染物被有效分解去除,以达到恶臭的治理目的。目前市面上的生物除臭设备的菌种一般都是利用生化池内的菌种驯化、接种而来。由于菌种需要经过筛选、驯化处理,微生物一旦失活再次恢复耗时较长,如至少需要半月以上的时间。在发生断电、高温、低温、废气成分毒害微生物等情况下,预恢复菌种数量和活性需要较长时间,将会影响生物除臭设备的正常运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包括除臭装置和曝气装置,所述的除臭装置设置生物净化池,所述的生物净化池通过具有供液泵和电动阀的连接管与曝气装置相连通。
在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中,所述的生物净化池具有处于底部的排液口,所述的生物净化池通过排液口与曝气装置相连通。
在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中,所述的曝气装置设置由敞口向其内延申的管道,所述的曝气装置通过具有供液泵的管道与曝气池相连通。
在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中,所述的曝气装置设置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和供液泵连接于控制器。
在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中,所述的除臭装置还包括预洗池,所述的预洗池具有处于底部的进气口,生物净化池具有处于顶部的排气口。
在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中,所述的预洗池包括碱洗池和水洗池,所述的进气口设置在碱洗池的底部,碱洗池和水洗池通过设置于各自顶壁的过渡管道相连通。
在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中,所述的生物净化池包括具有喷淋口的喷淋管路、生物填料区和液相区,所述的喷淋口设置在生物净化池的顶壁,生物填料区和液相区由上到下依次分布,生物填料区和液相区之间设置软筛网和格栅板,生物净化池具有处于液相区相对两侧壁的进气孔和排液口。
在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中,沿液相区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若干填料支撑柱。
在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中,还包括水箱,所述的生物净化池具有处于液相区侧壁的出液口,所述的喷淋管路包括连通水箱与喷淋口的供液管路和连通水箱与出液口的回液管路,供液管路设置具有排空管道的Y型过滤器。
在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中,还包括具有加药泵的缓冲液储罐,所述的缓冲液储罐与水箱相连通。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自循环”体现在曝气装置。具体如下,除臭装置定期与曝气装置内的菌种进行交换,可以保持曝气装置内的菌种活力、菌种密度及种类。在本实施例中的除臭装置发生意外或者需要增加菌种时,可以利用曝气装置内的菌种实现微生物的自给自足,大大节省微生物接种、驯化的时间。
本实施例中,生物净化是利用生物填料区中的微生物将臭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成无机物。其中,生物除臭为如下步骤:水溶渗透、生物吸收和生物氧化。通过上述步骤,利用微生物的代谢降解恶臭物。具体如下:含硫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S、SO3 2-和SO4 2-,含氮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NH4 +、NO3 -和NO2 -,未含硫或氮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CO2和H2O,从而达到异味净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中液位系统的框图。
图3是图1中供液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除臭装置1、曝气装置2、生物净化池3、供液泵4、电动阀5、连接管6、排液口7、管道8、曝气池9、预洗池12、进气口13、排气口14、碱洗池15、水洗池16、喷淋管路17、生物填料区18、液相区19、喷淋口20、软筛网21、格栅板22、进气孔23、填料支撑柱24、水箱2、出液口25、供液管路27、Y型过滤器29、加药泵30、缓冲液储罐31、过渡管道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包括除臭装置1和曝气装置2,除臭装置1设置生物净化池3,生物净化池3通过具有供液泵4和电动阀5的连接管6与曝气装置2相连通。
除臭装置1定期与曝气装置2内的菌种进行交换,可以保持曝气装置2内的菌种活力、菌种密度及种类。在本实施例中的生物净化池3发生意外或者需要增加菌种时,可以直接将曝气装置2内的菌种接种到除臭装置1中,短期内即可繁殖出大量的微生物群落,省去筛选、驯化菌种的时间。
其中,生物净化池3具有处于底部的排液口7,生物净化池3通过排液口7与曝气装置2相连通。
具体而言,曝气装置2设置由敞口向其内延申的管道8,曝气装置2通过具有供液泵4的管道8与曝气池9相连通。如图2所示,曝气装置2设置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供液泵4连接于控制器。在生物净化池3底部安装供液泵4和电动阀5,定期将生物净化池3底部的污水排到曝气箱内,当曝气装置2中液位传感器感应到箱体内液位达到设定值时,由供液泵4将曝气装置2上部的液体(如曝气装置2上部1/4液位)排至厂区或污水站的曝气池9中。
本实施例中,除臭装置1还包括预洗池12,预洗池12具有处于底部的进气口13,生物净化池3具有处于顶部的排气口14。预洗池12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废气中夹杂的气溶胶、灰尘,防止堵塞滤床;提高废气的湿度,满足生物净化池3中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其中,预洗池12包括碱洗池15和水洗池16,进气口13设置在碱洗池15的底部,碱洗池15和水洗池16通过设置于各自顶壁的过渡管道32相连通。本实施例在预洗池12进行化学洗涤和水洗,去除难以处理且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废气成分。碱洗池15的目的是去除废气中的水溶性成分和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根据废气中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气体成分匹配相应的化学溶液,以保证能最大程度吸收该成分。
具体地,生物净化池3包括具有喷淋口20的喷淋管路17、生物填料区18和液相区19,喷淋口20设置在生物净化池3的顶壁,生物填料区18和液相区19由上到下依次分布,生物填料区18和液相区19之间设置格栅板22和软筛网22,生物净化池3具有处于液相区19相对两侧壁的进气孔23和排液口7。
本实施例中,生物净化是利用生物填料区18中的微生物将臭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成无机物。其中,生物除臭为如下步骤:水溶渗透、生物吸收和生物氧化。通过上述步骤,利用微生物的代谢降解恶臭物。具体如下:含硫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S、SO3 2-和SO4 2-,含氮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NH4 +、NO3 -和NO2 -,未含硫或氮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CO2和H2O,从而达到异味净化的目的。
水溶渗透阶段,臭气成分与水接触并溶于水中,臭气成分由气相扩散进入液相中。具体过程如下,生物填料区18的滤料表面覆盖有水层,臭气中的化学物质与滤料表层的水分接触后溶解于滤料表层的水中,并从气相转化为水相,以利于滤料中的细菌作进一步的吸收和分解。另外,利用滤料增大表面积,使气相、液相有更大的接触面,有效增大了气相化学物质在水中的传送扩散速率。水溶渗透过程其实是物理作用过程,高速的传送扩散可迅速将臭气的浓度降到极低的水平。
生物吸收阶段,溶解于液相中的恶臭成分在浓度差的推动下,进一步扩散至介质周围的生物膜中,进而被微生物捕捉、吸收。
生物氧化阶段,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将进入微生物体内的臭气成分作为能源和营养物质进行分解,最终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滤料中的专性细菌(即根据臭源的类型筛选出的菌种)将以污染物为食,把污染物转化为自身的营养物质。具体过程如下:将含有碳、氢、氧、氮、硫的化合物转化为游离态后,进入微生物的自身循环过程中,从而达到降解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专性细菌可实现自身的繁殖。当通入污染物的量刚好满足专性细菌代谢所需时,专性细菌的代谢繁殖将会达到稳定状态,此时代谢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盐,进而分解掉污染物。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水箱26,生物净化池3具有处于液相区19侧壁的出液口25,喷淋管路17包括连通水箱26与喷淋口20的供液管路27和连通水箱26与出液口25的回液管路28,供液管路27设置具有排空管道的Y型过滤器29。为了防止设备管道和填料层被淤泥等杂质堵塞,在Y型过滤器29设置排空管道作为排空系统。利用排空管道定期排出生物净化池3底部的污水,能够保持箱体底部水处于运动状态,避免箱底积累淤泥等杂质。
其中,还包括具有加药泵30的缓冲液储罐31,缓冲液储罐31与水箱26相连通。
喷淋管路17为生物净化池3提供循环喷淋水。喷淋管路17配有具有加药功能的缓冲液储罐31,确保微生物生存所需湿度、pH值。如加药泵30与设备pH计联动,向喷淋管路17提供碳酸氢钠缓冲液。
沿液相区19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若干填料支撑柱24。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在生物净化池3底部安装供液泵4和电动阀5,定期将生物净化池3底部的污水排到曝气箱内,当曝气装置2中液位传感器感应到箱体内液位达到设定值时,由供液泵4将曝气装置2上部的液体排至曝气池9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臭装置(1)和曝气装置(2),所述的除臭装置(1)设置生物净化池(3),所述的生物净化池(3)通过具有供液泵(4)和电动阀(5)的连接管(6)与曝气装置(2)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净化池(3)具有处于底部的排液口(7),所述的生物净化池(3)通过排液口(7)与曝气装置(2)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装置(2)设置由敞口向其内延申的管道(8),所述的曝气装置(2)通过具有供液泵(4)的管道(8)与曝气池(9)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装置(2)设置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和供液泵(4)连接于控制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臭装置(1)还包括预洗池(12),所述的预洗池(12)具有处于底部的进气口(13),生物净化池(3)具有处于顶部的排气口(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洗池(12)包括碱洗池(15)和水洗池(16),所述的进气口(13)设置在碱洗池(15)的底部,碱洗池(15)和水洗池(16)通过设置于各自顶壁的过渡管道(32)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净化池(3)包括具有喷淋口(20)的喷淋管路(17)、生物填料区(18)和液相区(19),所述的喷淋口(20)设置在生物净化池(3)的顶壁,生物填料区(18)和液相区(19)由上到下依次分布,生物填料区(18)和液相区(19)之间设置软筛网(21)和格栅板(22),生物净化池(3)具有处于液相区(19)相对两侧壁的进气孔(23)和排液口(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液相区(19)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若干填料支撑柱(24)。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26),所述的生物净化池(3)具有处于液相区(19)侧壁的出液口(25),所述的喷淋管路(17)包括连通水箱(26)与喷淋口(20)的供液管路(27)和连通水箱(26)与出液口(25)的回液管路(28),供液管路(27)设置具有排空管道的Y型过滤器(29)。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加药泵(30)的缓冲液储罐(31),所述的缓冲液储罐(31)与水箱(26)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61196.0U CN217855485U (zh) | 2022-04-21 | 2022-04-21 | 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61196.0U CN217855485U (zh) | 2022-04-21 | 2022-04-21 | 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855485U true CN217855485U (zh) | 2022-11-22 |
Family
ID=84088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961196.0U Active CN217855485U (zh) | 2022-04-21 | 2022-04-21 | 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855485U (zh) |
-
2022
- 2022-04-21 CN CN202220961196.0U patent/CN2178554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11434U (zh) | 一种草甘膦农药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6215687A (zh) | 生物滤池臭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04001421B (zh) | 一种采用无泡曝气预处理的复合生物除臭工艺与装置 | |
KR101451598B1 (ko) | 전처리부 및 후처리부가 연속설치된 친환경 바이오필터식 탈취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탈취방법 | |
CN101264420A (zh) | 双反应区一体式废气生物净化反应器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 |
CN101011591A (zh) | 复合微生物和纳米复合载体处理恶臭气体的方法及装置 | |
CN210522250U (zh) | 分层式生物除臭系统 | |
CN104338436A (zh) | 一种高效处理高浓度混合臭气的除臭系统 | |
GB2599194A (en) | Automatic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biological carrier | |
KR100725967B1 (ko) | 악취제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악취저감형 액체비료의 생산 방법. | |
CN104147919B (zh) | 一种低pH废气生物净化反应器及其废气处理工艺 | |
CN217855485U (zh) | 微生物自循环污水除臭系统 | |
CN2547726Y (zh) | 粪尿、厨房污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装置 | |
CN112915774B (zh) | 一种污泥臭气与污水臭气协同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211384520U (zh) | 一种污水站用臭气处理装置 | |
CN216024101U (zh) | 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的高效生物除臭滴滤塔 | |
CN214360857U (zh) |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 | |
CN212039794U (zh) | 一种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过程三废共处理组合设备 | |
KR102009996B1 (ko) | 바이오가스 탈황 방법 및 장치 | |
CN218530446U (zh) | 一种利用生物法处理复杂含硫废气的生物处理设备 | |
CN113144850A (zh) | 一种高效氧化、生物过滤倍增除臭系统及其工艺 | |
CN111298623A (zh) | 一种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过程三废共处理组合设备 | |
JPH04330915A (ja) | 脱臭装置 | |
CN221832008U (zh) | 一种新型生物除臭机构 | |
CN221310159U (zh) | 新型土壤生物除臭低碳一体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