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5442U - 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 - Google Patents

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55442U
CN217855442U CN202221437564.8U CN202221437564U CN217855442U CN 217855442 U CN217855442 U CN 217855442U CN 202221437564 U CN202221437564 U CN 202221437564U CN 217855442 U CN217855442 U CN 217855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layer
wall
fixedly connected
liquid
barre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375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亮
景立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Yuanbang Juli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Yuanbang Juli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Yuanbang Juli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Yuanbang Juli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375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55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55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55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外壁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富液出液口,所述桶体外壁另一侧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有进气口,所述桶体外壁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贫液进液口,所述桶体的顶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桶体内部位于贫液进液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板。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贫液进液口与碱性吸收液的输送管道相连接,碱性吸收液经贫液进液口向桶体内底部喷出,进气口则与含硫酸气的输送管道相连接,当吸收液的液位超过过滤层二时,含硫酸气经进气口内底部喷出,此时启动机箱内部的电机,使转杆带动扇叶和搅拌叶进行转动,进而对桶体内部的吸收液进行搅拌,加快了反应速率。

Description

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含硫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
背景技术
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H2S)、硫醇类、二氧化碳(CO2)、饱和水以及其它杂质,天然气中硫化物和氰化物的存在,会造成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引起化学反应催化剂的中毒失活,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收率和质量,当其作为民用燃料时,产生的排放废气中的硫化物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需要将天然气中的硫化氢(H2S)、硫醇类等有害成分脱除,以满足工业生产和民用商品气的使用要求。
只使用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的时候,存在含硫酸气体与吸收液接触不够充分的现象,导致除硫效果不佳,进而增大了碱液的使用量又使得从吸收塔排出的气体含硫量超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外壁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富液出液口,所述桶体外壁另一侧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有进气口,所述桶体外壁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贫液进液口,所述桶体的顶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桶体内部位于贫液进液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一次贯穿支板、过滤层二和过滤层一且延伸至靠近桶体底端的内壁处,所述转杆的外壁位于过滤层二和过滤层一之间的一段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转杆外壁位于过滤层一底部的一段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过滤层一和过滤层二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口,所述过滤层二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桶体靠近贫液进液口底端边缘处的内壁上,所述过滤层一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桶体靠近进气口顶部边缘处的内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桶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贫液进液口所注入的贫液是指新鲜的碱性吸收液,或是可循环利用的碱性吸收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富液出液口所排出的富液是指与含硫酸气反应后的碱性洗脱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桶体外壁位于富液出液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下液位计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桶体外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液位计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过滤层二和过滤层一的内部均设置有散堆填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过滤层一内部过滤口的直径大于过滤层二内部过滤口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贫液进液口与碱性吸收液的输送管道相连接,碱性吸收液经贫液进液口向桶体内底部喷出,进气口则与含硫酸气的输送管道相连接,通过下液位计口和上液位计口进行检测桶体内部的碱性吸收液的液位,当吸收液的液位超过过滤层二时,含硫酸气经进气口内底部喷出,此时启动机箱内部的电机,使转杆带动扇叶和搅拌叶进行转动,进而对桶体内部的吸收液进行搅拌,加快了反应速率。
2、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层一内部过滤口的直径大于过滤层二内部过滤口的直径,从而将较大的反应物隔离开,避免影响吸收液的反应效果,以及过滤层一和过滤层二内部的的散堆填料不仅能过滤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还能对含硫酸气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使得含硫酸气与碱性洗脱液充分反应,进一步提升了吸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中桶体的剖面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富液出液口;3、下液位计口;4、上液位计口;5、出气口;6、贫液进液口;7、桶体;8、进气口;9、搅拌叶;10、过滤层一;11、扇叶;12、过滤层二;13、过滤口;14、支板;15、机箱;16、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包括桶体7,桶体7外壁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富液出液口2,桶体7外壁另一侧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有进气口8,进气口8则与含硫酸气的输送管道相连接,,桶体7外壁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贫液进液口6,贫液进液口6与碱性吸收液的输送管道相连接,碱性吸收液经贫液进液口6向桶体7内底部喷出,桶体7的顶端设置有出气口5,桶体7内部位于贫液进液口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板14,支板14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机箱15,机箱15内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6,转杆16的底端一次贯穿支板14、过滤层二12和过滤层一10且延伸至靠近桶体7底端的内壁处,转杆16的外壁位于过滤层二12和过滤层一10之间的一段固定连接有扇叶11,转杆16外壁位于过滤层一10底部的一段固定连接有搅拌叶9,启动机箱15内部的电机,使转杆16带动扇叶11和搅拌叶9进行转动,进而对桶体7内部的吸收液进行搅拌,提高了吸收液与含硫酸气体的接触,加快了反应速率,过滤层一10和过滤层二12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口13,过滤层二12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桶体7靠近贫液进液口6底端边缘处的内壁上,过滤层一10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桶体7靠近进气口8顶部边缘处的内壁上,过滤层一10内部过滤口13的直径大于过滤层二12内部过滤口13的直径,从而将较大的反应物隔离开,避免影响吸收液的反应效果。
桶体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贫液进液口6所注入的贫液是指新鲜的碱性吸收液,或是可循环利用的碱性吸收液,富液出液口2所排出的富液是指与含硫酸气反应后的碱性洗脱液,桶体7外壁位于富液出液口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下液位计口3,桶体7外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液位计口4,下液位计口3和上液位计口4进行检测桶体7内部的碱性吸收液的液位,过滤层二12和过滤层一10的内部均设置有散堆填料,过滤层一10内部过滤口13的直径大于过滤层二12内部过滤口13的直径,过滤层一10和过滤层二12内部的的散堆填料不仅能过滤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还能对含硫酸气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使得含硫酸气与碱性洗脱液充分反应,进一步提升了吸收效果。
工作原理:首先贫液进液口6与碱性吸收液的输送管道相连接,碱性吸收液经贫液进液口6向桶体7内底部喷出,进气口8则与含硫酸气的输送管道相连接,通过下液位计口3和上液位计口4进行检测桶体7内部的碱性吸收液的液位,当吸收液的液位超过过滤层二12时,含硫酸气经进气口8内底部喷出,此时启动机箱15内部的电机,使转杆16带动扇叶11和搅拌叶9进行转动,进而对桶体7内部的吸收液进行搅拌,提高了吸收液与含硫酸气体的接触,加快了反应速率,同时过滤层一10内部过滤口13的直径大于过滤层二12内部过滤口13的直径,从而将较大的反应物隔离开,避免影响吸收液的反应效果,以及过滤层一10和过滤层二12内部的的散堆填料不仅能过滤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还能对含硫酸气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使得含硫酸气与碱性洗脱液充分反应,进一步提升了吸收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包括桶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7)外壁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富液出液口(2),所述桶体(7)外壁另一侧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有进气口(8),所述桶体(7)外壁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贫液进液口(6),所述桶体(7)的顶端设置有出气口(5),所述桶体(7)内部位于贫液进液口(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板(14),所述支板(14)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机箱(15),所述机箱(15)内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6),所述转杆(16)的底端一次贯穿支板(14)、过滤层二(12)和过滤层一(10)且延伸至靠近桶体(7)底端的内壁处,所述转杆(16)的外壁位于过滤层二(12)和过滤层一(10)之间的一段固定连接有扇叶(11),所述转杆(16)外壁位于过滤层一(10)底部的一段固定连接有搅拌叶(9),所述过滤层一(10)和过滤层二(12)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口(13),所述过滤层二(12)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桶体(7)靠近贫液进液口(6)底端边缘处的内壁上,所述过滤层一(10)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桶体(7)靠近进气口(8)顶部边缘处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贫液进液口(6)所注入的贫液是指新鲜的碱性吸收液,或是可循环利用的碱性吸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液出液口(2)所排出的富液是指与含硫酸气反应后的碱性洗脱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7)外壁位于富液出液口(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下液位计口(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7)外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液位计口(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二(12)和过滤层一(10)的内部均设置有散堆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一(10)内部过滤口(13)的直径大于过滤层二(12)内部过滤口(13)的直径。
CN202221437564.8U 2022-06-09 2022-06-09 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 Active CN217855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7564.8U CN217855442U (zh) 2022-06-09 2022-06-09 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7564.8U CN217855442U (zh) 2022-06-09 2022-06-09 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55442U true CN217855442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4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37564.8U Active CN217855442U (zh) 2022-06-09 2022-06-09 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55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83030A1 (en) Method for removing h2s from gaseous stream at normal temperature
CN206064127U (zh) 一种超重力药剂循环吸收硫化氢的反应装置
CN106268219B (zh) 一种氧化铁精脱硫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
CN107812450A (zh) 一种碱性的非水相湿法催化氧化硫化氢的方法
CN217855442U (zh) 含硫酸气满液吸收塔
CN105664693A (zh) 氧化法硫酸尾气脱硫用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P0717720A1 (en) Liquid sulfur degassing
KR0152244B1 (ko) 기액접촉을 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9420422A (zh) 一种利用超声波设备脱除含硫化氢气体的方法
CN102452540B (zh) 一种储罐排放恶臭废气的处理方法
CN211141971U (zh) 一种新型高效煤气脱硫装置
Gao et al. Absorption of NO 2 into Na 2 S solution in a stirred tank reactor
CN208990517U (zh) 一种湍球塔脱硫装置
Saha et al. Ab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in alkanolamines in the presence of fine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s
CN213824142U (zh) 一种石灰湿法脱硫系统
CN215103070U (zh) 一种水资源再利用的天然气脱硫装置
CN1032592C (zh) 酞菁钴磺酸盐脱硫液及其用途
CN217449592U (zh) 一种天然气开采用脱硫装置
CN205972471U (zh) 浓硫酸储槽
CN213623999U (zh) 一种脱硫设备用翻转密封板
CN215540687U (zh) 一种高效亚硝酸硫酸反应装置
CN206082139U (zh) 一种用于硫酸生产装置的尾气吸收装置
CN218358457U (zh) 一种具有消泡功能的氧化塔
CN217613969U (zh) 一种锌冶炼浸出渣无害化处理用烟气脱硫处理装置
CN216295750U (zh) 一种高效脱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