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8203U - 电池包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8203U
CN217848203U CN202221927459.2U CN202221927459U CN217848203U CN 217848203 U CN217848203 U CN 217848203U CN 202221927459 U CN202221927459 U CN 202221927459U CN 217848203 U CN217848203 U CN 217848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oard
bushing
base
battery pack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274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星光
梁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274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8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8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8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和车辆,电池包包括外壳、电池模组和电控组件,外壳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之间限定出容纳腔,电池模组设于底座且位于容纳腔内,电控组件设于底座且位于容纳腔内,电控组件包括主控板、从控板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将主控板连接固定于底座,第一连接件具有支撑面,支撑面高于主控板的上表面,从控板支撑在支撑面上以使从控板与主控板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第二连接件将从控板连接固定于第一连接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可以使得电控组件的拆装更为简单,使得电控组件的零部件管控更为轻松;使得电池包的体积可以做的较小,提高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管理系统(BMS)控制板作为电池包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时刻监控电池包的使用状态,保障电池包的使用安全。随着监控信息的需求增多,单个电池包内部通常配备多个控制板,多个控制板分为主控板和从控板。
相关技术中,电控组件包括主控板、从控板和隔离支架,主控板与从控板通过隔离支架隔开,主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电池包的底座上,隔离支架设于主控板上方且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电池包的底座上,从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隔离支架上。但是,这种设计方案紧固件的使用数量较多,电控组件的装配较为复杂,电控组件的零部件的管控难度也比较大,而且隔离支架也会额外占用电池包的空间,导致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可以使得组成电控组件的零部件的数量较少,使得电控组件的拆装更为简单,使得电控组件的零部件管控更为轻松;减少电控组件占用的空间,使得电池包的体积可以做的较小,提高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之间限定出容纳腔;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容纳腔内;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控组件包括主控板、从控板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所述主控板连接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高于所述主控板的上表面,所述从控板支撑在所述支撑面上以使所述从控板与所述主控板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从控板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在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支撑面,利用第一紧固件将主控板固定于底座上,并将从控板支撑固定于第一连接件的支撑面上,将主控板与从控板隔开,可以使得组成电控组件的零部件的数量较少,使得电控组件的拆装更为简单,提高生产效率,便于维修人员检修电控组件,使得电控组件的零部件管控更为轻松;使得电控组件的结构更为紧凑,减少电控组件占用的空间,使得电池包的体积可以做的较小,提高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的外周壁具有多个第一插接口,所有所述第一插接口位于所述主控板的同一侧;所述从控板的外周壁具有多个第二插接口,所有所述第二插接口位于所述从控板的同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口位于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插接口位于所述从控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电池区和电控区,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电池区,所述电控组件位于所述电控区,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电池区和电控区,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电池区,所述电控组件位于所述电控区,所述主控板均大体呈矩形,所述主控板的沿所述主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壁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插接口,多个所述第一插接口沿所述主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从控板均大体呈矩形,所述从控板的沿所述从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壁具有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口,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口沿所述从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主控板的长度方向以及所述从控板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整个上表面构成所述支撑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主控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撑面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从控板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至少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至少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段和支撑段,所述连接段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撑段连接在所述连接段的上侧,所述支撑段的上表面构成所述支撑面,所述支撑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连接段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控板和所述从控板均呈矩形,所述连接组件为四组且分别位于所述主控板以及所述从控板的四个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电池包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件、第一衬套和锁紧螺栓,所述锁紧件由上向下穿设于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以连接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锁紧件内具有穿设孔,所述第一衬套由下向上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衬套的上端伸入所述穿设孔内且与所述锁紧件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衬套以及所述穿设孔,所述锁紧螺栓的上端适于与车身螺纹连接;其中,所述安装孔的内周壁形成有第一防转面,所述第一衬套的外周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防转面配合的第二防转面,所述第一防转面和所述第二防转面均为平面,通过所述第一防转面和所述第二防转面的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一衬套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螺母和第二衬套,所述固定螺母穿设于所述上盖,所述第二衬套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固定螺母的下端伸入至所述第二衬套内且与所述第二衬套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二衬套共同限定出所述穿设孔,所述第一衬套的上端伸入至所述第二衬套内并与所述第二衬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衬套的下端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密封结构胶,所述第二衬套的上端面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衬套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衬套的内周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螺母和第二衬套,所述固定螺母穿设于所述上盖,所述第二衬套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固定螺母的下端伸入至所述第二衬套内且与所述第二衬套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二衬套共同限定出所述穿设孔,所述第一衬套的上端伸入至所述第二衬套内并与所述第二衬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衬套为内外六角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的车辆,包括:根据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电池包,可以降低整车的零部件的管控难度,降低电池包的体积,降低电池包占用的空间,便于安装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包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的电池包的立体图,其中电池框架的部分结构和上盖被隐藏;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的支撑梁、主控板和第一连接件的爆炸图;
图5是图3中的支撑梁、主控板、第一连接件、从控板和第二连接件的分解图;
图6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的电池框架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2中的电池包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沿E-E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F处的放大图;
图13是图2中的电池框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锁紧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G处的放大图;
图15是图13中的H处的放大图;
图16是图13中横梁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中K处的放大图;
图18是图3中的第一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19是图3中的第一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2中的第一衬套的主视图;
图21是图12中的第一衬套的剖视图;
图22是图2中的电池包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3是图22中P处的放大图;
图24是图1中的防护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电池包;
10、外壳;101、容纳腔;102、模组容纳腔;103、电控容纳腔;
1、底座;11、液冷板;111、第一紧固孔;12、电池框架;121、横梁;1211、安装孔;1212、第一防转面;122、纵梁;123、支撑梁;1231、第一连接孔;1232、配合螺母;13、压板;131、避让孔;14、电池区;15、电控区;
20、电池模组;
30、电控组件;
2、主控板;21、第二连接孔;22、第一插接口;23、第一线束;231、第一插头;
3、从控板;31、第四连接孔;33、第二线束;331、第二插头;
4、连接组件;41、第一连接件;411、连接段;412、支撑段;4121、支撑面;413、第三连接孔;42、第二连接件;
40、锁紧组件;
5、锁紧件;51、固定螺母;511、第一穿设孔;52、第二衬套;521、第二穿设孔;522、拆装板;5221、拆装孔;523、胶槽;
6、第一衬套;61、第二防转面;62、密封凸缘;63、衬套尾筒;
7、锁紧螺栓;8、紧固螺母;
91、第一密封圈;92、第二密封圈;93、第三密封圈;94、第四密封圈;
50、防护板;501、第二紧固孔;502、瓦楞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100。
参照图1-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100,可以用于车辆,例如车辆可以为电动车辆。电池包100包括外壳10、电池模组20和电控组件30,外壳10包括底座1和上盖,底座1和上盖之间限定出容纳腔101,电池模组20设于底座1,且电池模组20位于容纳腔101内,例如电池模组20可以由多个电芯组成,电控组件30设于底座1,且电控组件30位于容纳腔101内。
例如,底座1可以包括电池框架12,电池框架12包括横梁121、纵梁122以及支撑梁123,容纳腔101可以包括模组容纳腔102和电控容纳腔103,电池模组20位于模组容纳腔102,电控组件30位于电控容纳腔103,电池模组20为多个,多个电池模组20由横梁121和纵梁122隔开,支撑座设于电控容纳腔103内,电控组件30固定于支撑梁123上。
需要解释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电控组件30包括主控板2、从控板3和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第一连接件41将主控板2连接固定于底座1,第一连接件41具有支撑面4121,支撑面4121高于主控板2的上表面,从控板3支撑在支撑面4121上,第一连接件41将从控板3与主控板2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第二连接件42将从控板3连接固定于第一连接件41。
在组装电池包100时,可以先将主控板2放在底座1上,例如将主控板2支撑抵接在支撑梁123上,利用第一连接件41将主控板2连接固定于底座1,例如将主控板2连接固定于支撑梁123,然后将从控板3支撑在第一连接件41的支撑面4121上,利用第二连接件42将从控板3连接固定于第一连接件41。
由于第一连接件41的支撑面4121高于主控板2的上表面,在将从控板3支撑抵接于第一连接件41的上表面时,从控板3的下表面高于主控板2的上表面,从控板3与主控板2可以在上下方向间隔开,可以防止主控板2与从控板3产生相互影响,保证电控组件30使用的可靠性,保证电池包100的整体性能。
此时,第一连接件41既可以充当连接主控板2与从控板3的紧固件,又可以充当将主控板2与从控板3隔开的隔离支架。相比于通过隔离支架将主控板2与从控板3隔开的设计方案,通过第一连接件41实现将主控板2与从控板3隔开,可以使得组成电控组件30的零部件的数量较少,减少紧固隔离支架的紧固件的数量,使得用于紧固电控组件30的紧固件的数量较少,从而可以使得电控组件30的拆装更为简单,提高生产效率,便于维修人员检修从控板3、主控板2。
而且,较少数量的零部件,可以降低电控组件30的零部件的管控难度,便于管控电控组件30的零部件,使得电控组件30的零部件管控更为轻松。
通过第一连接件41实现将主控板2与从控板3隔开,可以不必为隔离支架预留安装空间,使得电控组件30的结构更为紧凑,减少电控组件30占用的空间,在同等电容量的情况下,使得电池包100的体积可以做的较小,提高电池包100的体积能量密度。
例如,主控板2的外周壁具有多个第一插接口22,从控板3的外周壁具有多个第二插接口,电控组件30还可以包括与主控板2相连的第一线束23和与从控板3相连的第二线束33,第一线束23具有第一插头231,第一插头231适于插入第一插接口22中,第二线束33具有第二插头331,第二插头331适于插入第一插接口22。
通过第一连接件41实现将主控板2与从控板3隔开,主控板2与从控板3的周侧无遮挡或遮挡较少,可以灵活的在主控板2上设置第一插接口22的位置,可以灵活地在从控板3上设置第二插接口的位置,使得第一线束23与第二线束33可以合理布局。
例如,底座1还可以包括压板13,压板13设于电池模组20上方,且压板13与横梁121相连,这样可以使得压板13在上下方向对电池模组20进行限位,降低或避免电池模组20沿上下方向在容纳腔101中的跳动,提高电池包100的整体性能。
又例如,底座1可以包括液冷板11和电池框架12,液冷板11与电池框架12以及上盖合围形成容纳腔101,容纳腔101可以包括模组容纳腔102和电控容纳腔103,电池模组20位于模组容纳腔102,电控组件30位于电控容纳腔103,电池框架12包括横梁121、纵梁122以及支撑梁123,电池模组20为多个,多个电池模组20由横梁121和纵梁122隔开,支撑座设于电控容纳腔103内,电控组件30固定于支撑梁123上。
在组装电池包100时,可以先在液冷板11的上表面预先涂有密封结构胶,接着将一个电芯或多个电芯堆叠后直接放入电芯容纳腔101固定,可以无需将电芯组装成电池模组20后放入电池包100,简化电池包100的结构,减少电池包100中的框架结构,从而提高电池包100的能量密度,使得在同等电容量的情况下,减少电池包100所需的布置空间。
例如,冷液板11和电池框架12在周向上通过螺钉连接,冷液板11和电池框架12之间涂抹有密封胶,螺钉连接的连接工艺可以为FDS流钻螺钉工艺,这样可以在较小变形的情况下实现冷液板11和电池框架12的连接,实现冷夜板和电池框架12的可拆卸连接,而且密封效果好、工作环境清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100,通过在第一连接件41上设置支撑面4121,利用第一紧固件将主控板2固定于底座1上,并将从控板3支撑固定于第一连接件41的支撑面4121上,将主控板2与从控板3隔开,可以使得组成电控组件30的零部件的数量较少,使得用于紧固电控组件30的紧固件的数量较少,从而可以使得电控组件30的拆装更为简单,提高生产效率,便于维修人员检修从控板3、主控板2。降低电控组件30的零部件的管控难度,便于管控电控组件30的零部件,使得电控组件30的零部件管控更为轻松。而且,可以使得电控组件30的结构更为紧凑,减少电控组件30占用的空间,使得电池包100的体积可以做的较小,提高电池包100的体积能量密度。
参照图2-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控板2的外周壁具有多个第一插接口22,所有第一插接口22位于主控板2的同一侧;这样可以使得所有第一线束23从主控板2的同一侧引出,便于排布、管理多个第一线束23,使得多个第一线束23走线更为整齐、美观。
从控板3的外周壁具有多个第二插接口,所有第二插接口位于从控板3的同一侧。这样可以使得所有第二线束33从从控板3的同一侧引出,便于排布、管理多个第二线束33,使得多个第二线束33走线更为整齐、美观。
参照图2-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口22位于主控板2的第一侧,第二插接口位于从控板3的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线束23与第二线束33错开设置,降低或避免第一线束23与第二线束33之间的相互干扰,便于连接、拆卸第一线束23和第二线束33,便于安装与检修。
参照图2-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具有沿第一方向(参照附图中的e1的方向)排布的电池区14和电控区15,电池模组20位于电池区14,电控组件30位于电控区15,第一侧和第二侧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二侧靠近电池区14。例如电池区14与上盖限定出模组容纳腔102,电控区15与上盖限定出电控容纳腔103。
将第二侧靠近电池区14设置减少从模组容纳腔102处引出的第二线束33的弯折次数,降低第二线束33在第二插接口处的弯折角度,便于将第二插头331插入第二插接口中,提高第二线束33的可靠性,可以提高电池包100的可靠性与安装效率,便于安装与检修。
而且,这样还可以减小所有第二线束33的总长度,降低电池包100的重量,提高电池模组20的质量能量密度,降低生产成本。
参照图2-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电池区14和电控区15,电池模组20位于电池区14,电控组件30位于电控区15,主控板2均大体呈矩形,主控板2的沿主控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壁具有多个第一插接口22,多个第一插接口22沿主控板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从控板3均大体呈矩形,从控板3的沿从控板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壁具有多个第二插接口,多个第二插接口沿从控板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主控板2的长度方向以及从控板3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第二方向(参照附图中的e2的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插接口22与第二插接口设置的较为集中,使得从主控板2引出的第一线束23较为集中,使得从从控板3引出的第二线束33较为集中,便于排布、管理多个第一线束23和多个第二线束33,使得多个第一线束23和多个第二线束33走线更为整齐、美观。
例如,多个第二插接口靠近电池区14,将第二线束33从电池模组20处引出后,这样可以减少第二线束33的弯折次数,降低第二线束33在第二插接口处的弯折角度,便于将第二插头331插入第二插接口中,提高第二线束33的可靠性,可以提高电池包100的可靠性与安装效率,便于安装与检修。而且,这样还可以减小所有第二线束33的总长度,降低电池包100的重量,提高电池模组20的质量能量密度,降低生产成本。
参照图3-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连接件41的整个上表面构成支撑面4121,这样可以使得第一连接件41与从控板3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从控板3可以更为稳定地支撑在第一连接件41上,提高电控组件30的可靠性。
参照图4、图5和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设有第一连接孔1231,例如第一连接孔1231可以形成于支撑梁123上,主控板2设有第二连接孔21,第二连接孔21与第一连接孔1231相对,第一连接件41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31和第二连接孔21;支撑面4121设有第三连接孔413,从控板3设有第四连接孔31,第四连接孔31与第三连接孔413相对,第二连接件42穿设于第三连接孔413和第四连接孔31。
在安装主控板2和从控板3时,可以先将主控板2放在底座1上,将第二连接孔21对准第一连接孔1231,接着将第一连接件41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31和第二连接孔21,将主控板2相对底座1连接固定,然后将从控板3放至第一连接件41上,将第四连接孔31对准第三连接孔413,接着将第二连接件42穿设于第三连接孔413和第四连接孔31,将从控板3相对第二连接件42连接固定。
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孔1231和第二连接孔21,并将第一连接件41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31和第二连接孔21,便于实现将主控板2连接固定于底座1,而且这种连接结构较为简单,结构较为紧凑,在电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电池包100的体积做的较小,提高电池包100的体积能量密度。
通过在第一连接件41上设置第三连接孔413,并将第二连接件42穿设于第三连接孔413和第四连接孔31,可以使得第一连接件41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制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孔结构连接固定的方式,结构较为简单、紧凑,可以使得电控组件20的整体结构较为紧凑,在电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电池包100的体积做的较小,提高电池包100的体积能量密度。
参照图4、图5和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1至少与底座1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将第一连接件41至少与底座1螺纹连接,可以将主控板2可靠、稳定地相对底座1固定,防止主控板2相对底座1发生晃动而产生异响,提高电池包100的整体性能,降低车辆产生的异响,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例如第一连接件41可以与底座1以及主控板2螺纹连接,此时,第一连接孔1231和第二连接孔21均为螺纹孔,第一连接件41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31和第二连接孔21中的一段具有外螺纹;在将第一连接件41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31和第二连接孔21时,第一连接件41可以更为可靠、稳定地将主控板2相对底座1固定,更为有效地防止主控板2相对底座1发生晃动而产生异响,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降低车辆产生的异响,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例如第一连接件41可以仅与底座1螺纹连接,此时,第一连接孔1231为螺纹孔,第二连接孔21为通孔,这样便于安装人员将第一连接件41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31中的一段穿过第二连接孔21,可以提高安装主控板2的效率,提高电池包100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这样也便于拆卸第一连接件41,便于维修人员对主控板2进行检修。
例如,支撑梁123为空心结构,第一连接孔1231处设有配合螺母1232,第一连接件41与配合螺母1232螺纹连接,例如配合螺母1232可以为压铆螺母,这样可以实现第一连接件41与底座1的螺纹连接,还可以降低电池包100的质量,提高电池包100的质量能量密度。
参照图4、图5和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42至少与第一连接件41螺纹连接,例如第二连接件42可以为螺钉。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将第二连接件42至少与第一连接件41螺纹连接,可以将从控板3可靠、稳定地相对第一连接件41固定,防止从控板3相对第一连接件41发生晃动而产生异响,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降低车辆产生的异响,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例如第二连接件42可以与第一连接件41以及从控板3螺纹连接,此时,第三连接孔413和第四连接孔31均为螺纹孔,第二连接件42穿设于第三连接孔413和第四连接孔31中的一段具有外螺纹;在将第二连接件42穿设于第三连接孔413和第四连接孔31时,第二连接件42可以更为可靠、稳定地将主控板2相对底座1固定,更为有效地防止主控板2相对底座1发生晃动而产生异响,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电池包100的整体性能,降低车辆产生的异响,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例如第二连接件42可以仅与第一连接件41螺纹连接,此时,第三连接孔413为螺纹孔,第四连接孔31为通孔,这样便于安装人员将第二连接件42穿设于第三连接孔413中的一段穿过第四连接孔31,可以提高安装从控板3的效率,提高电池包100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这样也便于拆卸第二连接件42,便于维修人员对从控板3进行检修。
参照图4、图5、图9、图14、图18和图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1包括连接段411和支撑段412,连接段411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31和第二连接孔21,例如第一连接孔1231可以为螺纹孔,连接段411具有与第一连接孔1231相适配的外螺纹;支撑段412连接在连接段411的上侧,支撑段412的上表面构成支撑面4121,支撑段412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段411的横截面积。
通过设置连接段411和支撑段412,第一连接件41可以通过连接段411实现将主控板2连接固定于底座1,通过支撑段412实现对从控板3的支撑于固定,将从控板3支撑固定于支撑段412的支撑面4121上,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将支撑段412的横截面积设置为大于连接段411的横截面积,可以使得第三连接孔413的直径设置的较大,使得第二连接件42穿设于第三连接孔413与第四连接孔31的一段的直径较大,可以使得第二连接件42的结构强度较高,使得第二连接件42可以更为可靠地将从控板3连接固定于第一连接件41上,提高电控组件30的可靠性。
同时,将支撑段412的横截面积设置为大于连接段411的横截面积,可以使得支撑段412与从控板3抵接的支撑面4121的面积较大,使得从控板3可以稳定可靠地支撑抵接在支撑面4121上,便于放置从控板3,提高安装效率。在将第二连接件42穿设于第三连接孔413与第四连接孔31时,可以使得第二连接件42更为可靠地将从控板3连接固定与第一连接件41上,提高电控组件30的可靠性。
参照图3-图5和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主控板2和从控板3均呈矩形,连接组件4为四组,且四组连接组件4分别位于主控板2以及从控板3的四个角。也就是说,主控板2是由四个第一连接件41连接固定于底座1的,且四个第一连接件41分别位于主控板2的四个角,从控板3的四个角支撑抵接于四个第一连接件41上,第二连接件42分别在从控板3的四个角与相对应的第一连接件41相连。
这样设置,主控板2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点较多,四个第一连接件41可以更为可靠地将主控板2连接固定与底座1上,防止主控板2相对底座1发生晃动,从控板3通过多个第一连接件41与底座1相连,多个第一连接件41可以更为稳定可靠地支撑从控板3,防止从控板3相对底座1发生晃动,从而减少主控板2和从控板3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电控组件30的可靠性。
当支撑面4121设有第三连接孔413,从控板3设有第四连接孔31,第二连接件42穿设于第三连接孔413和第四连接孔31以将从控板3连接固定于第一连接件41上时。相比于通过隔离支架将主控板2与从控板3隔开的设计方案,通过四个第一连接件41分别支撑从控板3的四个角,将四个第二连接件42在四个角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41相连,这样可以不必考虑多个第三连接孔413之间的位置精度,可以分别加工每一个第三连接孔413,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参照图1、图2、图6-图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电池包100还包括锁紧组件40,锁紧组件40包括锁紧件5、第一衬套6和锁紧螺栓7,锁紧件5内具有穿设孔,锁紧件5由上向下穿设于上盖和底座1以连接上盖和底座1,例如压板13上形成有避让锁紧件5的避让孔131,锁紧件5适于穿过避让孔131与第一衬套6相连。
底座1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安装孔1211,例如安装孔1211可以形成于横梁121上。第一衬套6由下向上穿设于安装孔1211,第一衬套6的上端伸入穿设孔内,且第一衬套6与锁紧件5螺纹连接,锁紧螺栓7穿设于第一衬套6以及穿设孔,锁紧螺栓7的上端适于与车身螺纹连接。
其中,安装孔1211的内周壁形成有第一防转面1212,第一衬套6的外周壁形成有与第一防转面1212配合的第二防转面61,第一防转面1212和第二防转面61均为平面,通过第一防转面1212和第二防转面61的配合以防止第一衬套6转动。
在组装电池包100时,可以先将第一衬套6由下至上穿设于安装孔1211中,然后盖上盖,接着将锁紧件5穿设于上盖,将锁紧件5对准第一衬套6,旋转锁紧件5将锁紧件5与第一衬套6螺纹连接在一起,即可将上盖相对底座1固定。在需要打开电池包100的上盖时(例如对电池包100进行检修时),可以旋转锁紧件5将锁紧件5与第一衬套6脱离螺纹连接,然后将上盖从底座1上取下。
在电池包100组装完成后,可以将电池包100整体放置在车身的下方,然后由上至下安装锁紧螺栓7,将锁紧螺栓7与车身相连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衬套6、穿设孔,将锁紧螺栓7与车身连接在一起,将电池包100固定于车身。
由于安装孔1211形成又第一防转面1212,第一衬套6的外周壁形成有与第一防转面1212配合的第二防转面61,在旋转锁紧件5时,底座1可以通过安装孔1211对第一衬套6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衬套6随着锁紧件5转动,拆装人员可以在不对第一衬套6进行固定情况下,完成锁紧件5与第一衬套6之间的拆装,便于将锁紧件5与第一衬套6装配起来,将上盖相对底座1固定,提高装配效率。便于将锁紧件5从第一衬套6上拆卸下来,便于拆装上盖,便于维修人员对电池包100进行检修。
相比于利用焊接将第一衬套6相对底座1固定的方案,利用第一防转面1212与第二防转面61配合限位第一衬套6,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装第一衬套6,便于对第一衬套6进行检修和更换。
通过设置具有穿设孔的锁紧件5与第一衬套6相连,并将锁紧螺栓7穿设于第一衬套6和锁紧件5连接于车身,锁紧组件40可以实现底座1与上盖之间的相对固定以及电池包100与车身之间的相对固定,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可以使得锁紧组件40占用的空间体积较小,提高电池包100的体积能量密度。
例如,安装孔1211的内周壁可以形成有多个第一防转面1212,第一衬套6形成有与多个第一防转面1212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二防转面61,这样可以防止多个第一防转面1212和多个第二防转面61中的一个失效而导致第一衬套6相对安装孔1211转动,使得安装孔1211可以更为可靠地对第一衬套6进行限位。
例如,参照图12、图20-图23,在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一衬套6的下端形成有密封凸缘62,密封凸缘62抵接于底座1的底面,且密封凸缘62与底座1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93,这样可以保证电池包100的密封性,防止水和灰尘进入容纳腔101中,保证电池包100的整体性能。相比于利用焊接将第一衬套6相对底座1固定的方案,利用第一防转面1212与第二防转面61配合限位第一衬套6,可以避免由于焊接过程中的热量传递至第三密封圈93导致第三密封圈93失效的情况,保证第三密封圈93的可靠性,保证电池包100的密封性。
例如,安装孔1211形成于横梁121上,将第一衬套6穿设于锁紧的穿设孔中,第一衬套6形成有外螺纹,这样可以使得第一衬套6的直径设置的较小,使得安装孔1211的直径可以设置的较小,从而使得横梁121的宽度设置的较小,降低横梁121的体积,提高电池包100体积能量密度。
参照图1、图2、图6-图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锁紧件5包括固定螺母51和第二衬套52,固定螺母51穿设于上盖,第二衬套52位于容纳腔101内,且第二衬套52位于上盖与底座1之间,固定螺母51的下端伸入至第二衬套52内,且固定螺母51与第二衬套52螺纹连接,固定螺母51与第二衬套52共同限定出穿设孔,例如穿设孔包括第一穿设孔511和第二穿设孔521,固定螺母51限定出第一穿设孔511,第二衬套52限定出第二穿设孔521。
第一衬套6的上端伸入至第二衬套52内,且第一衬套6与第二衬套52螺纹连接,第二衬套52的下端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密封结构胶,例如第二衬套52的下端面形成有胶槽523,密封结构胶可以预先涂抹在胶槽523中。第二衬套52的上端面与上盖的下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91,第一衬套6的外周面与第二衬套52的内周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92。
在安装电池包100时,可以先将第一衬套6由下至上穿设于安装孔1211中,接着将第二衬套52放在第一衬套6上,将第一衬套6插入第二衬套52的第二穿设孔521内,在第二衬套52的下端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涂抹密封结构胶,例如将密封结构胶涂抹在胶槽523中,旋转第二衬套52将第一衬套6连接固定于底座1上;
然后盖上上盖,将固定螺母51穿设于上盖,将固定螺母51对准第二衬套52,旋转固定螺母51将固定螺母51与第二衬套52螺纹连接在一起,即可将上盖相对底座1固定。在需要打开电池包100的上盖时(例如对电池包100进行检修时),可以旋转固定螺母51将固定螺母51与第二衬套52脱离螺纹连接,然后将上盖从底座1上取下。
在电池包100组装完成后,可以将电池包100整体放置在车身的下方,然后由上至下安装锁紧螺栓7,将锁紧螺栓7与车身相连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衬套6、第一穿设孔511和第二穿设孔521,将锁紧螺栓7与车身连接在一起,将电池包100固定于车身。
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91,可以防止水和灰尘从第二衬套52与上盖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电池包100的容纳腔101中,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92,可以防止水和灰尘从第二衬套52与底座1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电池包100的容纳腔101中,保证容纳腔101的密封效果,保证电池包100的整体性能。
通过在第二衬套52的下端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涂抹密封结构胶,密封结构胶可以与第二密封圈92配合对容纳腔101起到双重密封的作用,提高容纳腔101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防止水和灰尘从穿设孔进入到电池包100的容纳腔101中,保证电池包100的整体性能。
例如,安装孔1211形成于横梁121上,液冷板11上形成有与安装孔1211相对的第一紧固孔111,第一衬套6适于穿设于第一紧固孔111和安装孔1211,以将液冷板11连接固定于电池框架12。通过设置第二衬套52和固定螺母51,安装人员可以通过第二衬套52和第一衬套6预先将液冷板11和电池框架12固定在一起,然后安装电池模组20和电控组件30,接着将上盖相对于底座1固定。
通过设置第二衬套52和固定螺母51,将第二衬套52与第一衬套51螺纹连接,将固定螺母51穿设于上盖与第二衬套52螺纹连接,结构简单,布置合理,可以减少用于将液冷板11固定于电池框架12的紧固件,提高电池包100的质量能量密度。而且在拆装上盖对电池包100进行维修时,可以不必将第二衬套52从第一衬套6上拆卸下来,使得液冷板11可以始终与电池框架12保持配合关系,拆装简单,维修方便。
参照图1、图2、图6-图17、图22-图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二衬套52为内外六角结构,例如第二衬套52外轮廓为正六边形,第二穿设孔52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这样可以使得第二衬套52可以兼容多种不同的拆装工具,例如安装人员和维修人员可以通过外六角扳手卡在第二衬套52的外侧面对第二衬套52进行拆装,安装人员和维修人员也可以通过内六角扳手卡在第二穿设孔521中对第二衬套52进行拆装,从而便于安装人员和维修人员对第二衬套52进行拆装。
例如,第二衬套52内形成拆装板522,拆装板522设于第二衬套52高度方向的中部,第二衬套52位于拆装板522上方的部分与固定螺母51螺纹连接,第二衬套52位于拆装板522下方的部分与第一衬套6螺纹连接,拆装板522形成有正六边形的拆装孔5221,锁紧螺栓7适于穿过拆装孔5221与车身螺纹连接。
通过设置拆装板522并在拆装板522形成拆装孔5221,可以在保证第二衬套52与第一衬套6以及固定螺母51之间的连接,使得第二衬套52具有内六角结构,便于拆装第二衬套52。同时,通过设置拆装板522,也可以提高第二衬套52的结构强度,使得第二衬套52与第一衬套6以及固定螺母51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提高锁紧组件40的可靠性,提高电池包100的整体性能。
例如,参照图24,在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电池包100底部还可以设有防护板50,防护板50上设有瓦楞结构502,防护板50设于液冷板11的下方,且防护板50通过瓦楞结构502抵接于液冷板11,瓦楞结构502由冲压工艺成型。瓦楞结构502可以增大防护板50与液冷板11的接触面积,当电池包100的底部遭受撞击时,可以使得防护板50对液冷板11起到支撑、防护的作用,防止液冷板11受损,保证电池包100的整体性能。通过冲压工艺成型瓦楞结构502,可以使得防护板50的重量较轻,使得电池包100的质量能量密度较高。
例如,参照图12、图20-图24,在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锁紧组件40还包括紧固螺母8,第一衬套6还具有衬套尾筒63,防护板50上形成有与衬套尾筒63相对的第二紧固孔501,防护板50与密封凸缘62的下表面抵接,紧固螺母8适于与衬套尾筒63螺纹连接,以将防护板50相对电池框架12固定。其中,密封凸缘62与防护板50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94。
在组装电池包100时,在将第一衬套6穿设于第一紧固孔111和安装孔1211后,可以将防护板50放至液冷板11的下方,将第二紧固孔501对准衬套尾筒63,向上推动防护板50,将衬套尾筒63插入第二紧固孔501中,然后利用紧固螺母8将防护板50抵接于密封凸缘62的下表面,将防护板50相对电池框架12固定。
由于第一衬套6的外周壁形成有与第一防转面1212配合的第二防转面61,在旋转紧固螺母8时,底座1可以通过安装孔1211对第一衬套6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衬套6随着紧固螺母8转动,拆装人员可以在不对第一衬套6进行固定情况下,完成紧固螺母8与第一衬套6之间的拆装,便于将紧固螺母8与第一衬套6装配起来,将防护板50和液冷板11相对电池框架12固定,提高装配效率。便于将紧固螺母8从第一衬套6上拆卸下来,便于拆装防护板50,便于维修人员对防护板50进行维修、更换。
通过利用第一衬套6和紧固螺母8固定防护板50,结构简单,布置合理,可以减少用于将防护板50固定于电池框架12的紧固件,提高电池包100的质量能量密度。同时也便于拆装防护板50,便于对防护板50进行维修和更换。
在密封凸缘62与防护板50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94,第四密封圈94和第三密封圈93可以对容纳腔101起到双重密封效果,可以进一步地防止水和灰尘进入到容纳腔101中,提高容纳腔101的密封效果,保证电池包100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的车辆,包括:根据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100。例如车辆可以为电动车辆,当车辆为电动车辆时,车辆可以为电动汽车,电池包100挂设于电动汽车车身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电池包100,可以降低整车的零部件的管控难度,降低电池包100的体积,降低电池包100占用的空间,便于安装电池包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之间限定出容纳腔;
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容纳腔内;
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控组件包括主控板、从控板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所述主控板连接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高于所述主控板的上表面,所述从控板支撑在所述支撑面上以使所述从控板与所述主控板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从控板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的外周壁具有多个第一插接口,所有所述第一插接口位于所述主控板的同一侧;所述从控板的外周壁具有多个第二插接口,所有所述第二插接口位于所述从控板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口位于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插接口位于所述从控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电池区和电控区,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电池区,所述电控组件位于所述电控区,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电池区和电控区,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电池区,所述电控组件位于所述电控区,所述主控板均大体呈矩形,所述主控板的沿所述主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壁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插接口,多个所述第一插接口沿所述主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从控板均大体呈矩形,所述从控板的沿所述从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壁具有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口,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口沿所述从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主控板的长度方向以及所述从控板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整个上表面构成所述支撑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主控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撑面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从控板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至少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至少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段和支撑段,所述连接段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撑段连接在所述连接段的上侧,所述支撑段的上表面构成所述支撑面,所述支撑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连接段的横截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和所述从控板均呈矩形,所述连接组件为四组且分别位于所述主控板以及所述从控板的四个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件、第一衬套和锁紧螺栓,所述锁紧件由上向下穿设于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以连接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锁紧件内具有穿设孔,所述第一衬套由下向上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衬套的上端伸入所述穿设孔内且与所述锁紧件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衬套以及所述穿设孔,所述锁紧螺栓的上端适于与车身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孔的内周壁形成有第一防转面,所述第一衬套的外周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防转面配合的第二防转面,所述第一防转面和所述第二防转面均为平面,通过所述第一防转面和所述第二防转面的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一衬套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螺母和第二衬套,所述固定螺母穿设于所述上盖,所述第二衬套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固定螺母的下端伸入至所述第二衬套内且与所述第二衬套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二衬套共同限定出所述穿设孔,所述第一衬套的上端伸入至所述第二衬套内并与所述第二衬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衬套的下端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密封结构胶,所述第二衬套的上端面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衬套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衬套的内周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螺母和第二衬套,所述固定螺母穿设于所述上盖,所述第二衬套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固定螺母的下端伸入至所述第二衬套内且与所述第二衬套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二衬套共同限定出所述穿设孔,所述第一衬套的上端伸入至所述第二衬套内并与所述第二衬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衬套为内外六角结构。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CN202221927459.2U 2022-07-25 2022-07-25 电池包和车辆 Active CN217848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27459.2U CN217848203U (zh) 2022-07-25 2022-07-25 电池包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27459.2U CN217848203U (zh) 2022-07-25 2022-07-25 电池包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8203U true CN217848203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38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27459.2U Active CN217848203U (zh) 2022-07-25 2022-07-25 电池包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8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89897U (zh) 设置有接线盒的旋转电机
WO2019154164A1 (zh) 动力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3665684A (zh) 车辆的车身地板总成以及车辆
CN217848203U (zh) 电池包和车辆
JP7341346B2 (ja) 電池、電力消費装置及び電池の生産方法
CN215621360U (zh) 车辆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01986315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及包括该电机控制器的运输设备
CN213565456U (zh) 一种bms管理系统安装结构及电池包
CN203504904U (zh) 一种机箱结构及防爆变频器
CN209795384U (zh) 一种搭铁接地装置以及汽车
CN209389943U (zh) 一种车载交流稳压电源
EP3736877B1 (en) Battery box body and battery box
CN112038522A (zh) 集成式电池包及车辆
CN220629300U (zh) 储能装置
CN220628046U (zh) 一种动力电池
CN218124469U (zh) 一种电机接线盒
CN220042142U (zh) 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20731716U (zh) 电池包上壳体及电池包
CN220209121U (zh) 电池包
CN219018068U (zh) 一种电连接器固定结构
CN216354384U (zh) 电池包
CN218888825U (zh) 电源驱动盒盒体以及电源驱动盒
CN217544812U (zh) 车辆
CN220710495U (zh) 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和车辆
CN220420793U (zh) 电池包和具有它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