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5937U - 推拉力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推拉力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5937U
CN217845937U CN202220569993.4U CN202220569993U CN217845937U CN 217845937 U CN217845937 U CN 217845937U CN 202220569993 U CN202220569993 U CN 202220569993U CN 217845937 U CN217845937 U CN 217845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workpiece
piece
drivin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99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贵君
肖中建
詹晓
罗国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699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5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5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5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件检测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推拉力测试装置,包括定位治具、至少两个检测机构及位移机构,定位治具用于放置工件。每个检测机构包括相邻于定位治具的移动组件及设置于移动组件上的至少一个检测件,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检测件靠近或远离工件。位移机构与定位治具连接,用于带动定位治具分别移动至各个检测机构,以使各个移动组件上的至少一个检测件检测工件。工件放置于定位治具上,通过位移机构的带动能够让定位治具移动至各个检测机构,以使对应的检测机构的移动组件带动检测件移动,以使检测件检测工件。由于检测机构的数量在两个以上,且移动组件上至少有一个检测件,从而能够对工件的多个项目进行检测,以提升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推拉力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件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拉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产品,如手机、平板、无人机等的外壳,为了保证其质量,通常需要进行推拉力测试。而现有的推拉力测试装置通常仅能够检测一个项目,导致检测效率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的推拉力测试装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拉力测试装置,包括定位治具、至少两个检测机构及位移机构,所述定位治具用于放置工件。每个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相邻于所述定位治具的移动组件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上的至少一个检测件,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检测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所述位移机构与所述定位治具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定位治具分别移动至各个所述检测机构,以使各个所述移动组件上的至少一个所述检测件检测所述工件。
上述实施例的推拉力测试装置中,工件放置于定位治具上,通过位移机构的带动能够让定位治具移动至各个检测机构,以使对应的检测机构的移动组件带动检测件移动,以使检测件检测工件。由于检测机构的数量在两个以上,且移动组件上至少有一个检测件,从而能够对工件的多个项目进行检测,以提升检测效率。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件及设置于所述移动件上的固定架,所述移动件带动所述固定架移动,至少两所述检测件沿所述固定架移动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用于从相对两个方向检测所述工件。
上述实施例的推拉力测试装置中,至少两个检测件沿固定架移动方向相对设置,从而固定架从正方向或者反向方移动时,检测件都能够对工件进行检测,且能够检测工件的正反两面。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移机构包括第一位移件及第二位移件。所述第一位移件与所述定位治具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定位治具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位移件与所述第一位移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位移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检测件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上述实施例的推拉力测试装置中,第一位移件带动定位治具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位移件带动定位治具沿第二方向移动,移动组件带动检测件沿第三方向移动。从而检测件与定位治具能够在XYZ三轴上相对移动,以便于检测件与定位治具上的工件进行检测。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第一定位机构及第二定位机构,所述治具本体用于放置所述工件。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定位所述工件。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定位所述工件。
上述实施例的推拉力测试装置中,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在第一方向上对工件定位,第二定位机构在第二方向上对工件进行定位,能够提升治具本体上的工件的稳定性。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上的第一推压组件及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推压组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夹持所述工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上的第二推压组件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推压组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夹持所述工件的相对两侧。
上述实施例的推拉力测试装置中,第一推压组件抵推工件,并与第一定位件配合在第一方向上夹持工件,第二推压组件抵推工件,并与第二定位件配合在第二方向上夹持工件。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压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的第一推压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推压件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推压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配合沿所述第一方向夹持所述工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推压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上的第二推压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推压件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推压件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件配合沿所述第二方向夹持所述工件的相对两侧。
上述实施例的推拉力测试装置中,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推压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推压件与第一定位件配合在第一方向上夹持工件或者松开工件。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二推压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第二推压件与第二定位件配合在第二方向上夹持工件或者松开工件。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压持组件,所述压持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及压持件,所述压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能够带动所述压持件沿所述第三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压持件用于与所述治具本体配合,沿所述第三方向夹持所述工件相对两侧。
上述实施例的推拉力测试装置中,第三驱动件能够带动压持件沿第三方向移动,以使压持件与治具本体配合夹持工件或者将工件松开。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治具本体包括底板、顶板及连接柱。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位移件上。所述顶板沿第三方向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用于放置所述工件,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及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顶板。所述连接柱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用于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推拉力测试装置还包括扫码件,所述扫码件设置于所述底板,用于通过所述避让槽扫描所述工件。
上述实施例的推拉力测试装置中,扫码件通过避让槽对工件进行扫码,以便于录入工件信息。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吸盘,所述吸盘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上,用于吸附所述工件。
上述实施例的推拉力测试装置中,通过吸盘对治具本体上的工件进行吸附,以便于提升工件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推拉力测试装置通过位移机构带动定位治具移动,以便于定位治具上的工件能够移动至各个检测机构上,以使检测机构对工件进行检测,提升检测效率。并且检测件可以设置呈沿固定架移动方向相对间隔设置,以便于检测件检测工件的相对两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方式中推拉力测试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定位治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图2中第一推压组件或第二推压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图1中定位治具、扫码件及棱镜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图1中定位治具及位移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图1中定位治具、位移机构及检测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图1中检测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推拉力测试装置 100
机身 10
治具本体 20
顶板 21
避让槽 211
连接柱 22
底板 23
第一定位机构 30
第一定位件 31
第一推压组件 32
第一驱动件 321
第一推压件 322
连接部 3221
导杆 3222
推压部 3223
第二定位机构 40
第二定位件 41
第二推压组件 42
第二驱动件 421
第二推压件 422
压持组件 50
第三驱动件 51
压持件 52
位移机构 60
第一位移件 61
第二位移件 62
检测机构 70
移动组件 71
移动件 711
固定架 712
检测件 72
压力传感器 721
推头 722
吸盘 80
扫码件 91
棱镜 92
第一方向 X
第二方向 Y
第三方向 Z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当两元件(平面、线条)平行设置时,应该理解为两元件之间的关系包括平行与大致平行两种。其中大致平行应理解为两元件之间可存在一定的夹角,夹角的角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0°。
当两元件(平面、线条)垂直设置时,应该理解为两元件之间的关系包括垂直与大致垂直两种。其中大致垂直应理解为两元件之间的夹角角度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90°。
当某参数大于、等于或小于某一端点值时,应该理解为端点值允许存在±10%的公差,比如,A比B大于10,应该理解为包括A比B大于9的情况,也包括A比B大于11的情况。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推拉力测试装置,包括定位治具、至少两个检测机构及位移机构,所述定位治具用于放置工件。每个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相邻于所述定位治具的移动组件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上的至少一个检测件,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检测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所述位移机构与所述定位治具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定位治具分别移动至各个所述检测机构,以使各个所述移动组件上的至少一个所述检测件检测所述工件。
上述实施例的推拉力测试装置中,工件放置于定位治具上,通过位移机构的带动能够让定位治具移动至各个检测机构,以使对应的检测机构的移动组件带动检测件移动,以使检测件检测工件。由于检测机构的数量在两个以上,且移动组件上至少有一个检测件,从而能够对工件的多个项目进行检测,以提升检测效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做出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图1中建立了坐标系,后续关于推拉力测试装置的各个方位的描述基于该坐标系进行,参见图1,第一方向为X轴的方向,第二方向为Y轴的方向,第三方向为Z轴的方向,X轴与Y轴是在水平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Z轴垂直于X轴与Y轴形成的平面,本申请的描述中,属于“上方”“下方”、“朝上”、“朝下”均是相对于Z轴方向而言。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推拉力测试装置100,包括机身10、定位治具、位移机构60及至少两个检测机构70,位移机构60设置于机身10内,定位治具设置于位移机构60上,至少两个检测机构70设置于机身10内,并相邻于定位治具。工件放置于定位治具上,位移机构60能够带动定位治具移动,以使定位治具能够移动至各个检测机构70处。每个检测机构70包括移动组件71及设置于检测组件上的至少一个检测件72,移动组件71能够带动检测件72移动,以使检测件72能够对工件进行检测。
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检测机构70,以及位移机构60带动定位治具移动,能够让推拉力测试装置100检测工件上的多个项目,从而提升检测效率。
工件的类型种类多样,例如塑料制品、橡胶制品、金属制品等,例如工件可以是手机壳体,手机壳体上通常需要通过焊接、胶粘等方式固定各类结构,例如手机壳体上的闪光灯支架、摄像头镜片及金手指等等,这些项目均需要通过推拉力测试装置100进行检测。
请参阅图2,工件放置于定位治具上,并通过定位治具定位。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20、第一定位机构30及第二定位机构40,治具本体20设置于位移机构60,工件放置于治具本体20上。第一定位机构30及第二定位机构40均设置在治具本体20,第一定位机构30通过在第一方向X夹持工件的相对两侧,第二定位机构40通过在第二方向Y夹持工件的相对两侧,以使工件位置保持稳定。
请参阅图2和图3,第一定位机构30包括第一推压组件32及第一定位件31,第一推压组件32与第一定位件31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第一推压组件32与工件的一侧抵持,第一定位件31与工件的另一侧抵持,从而将工件夹持。可选的,第一定位件31为若干定位销,若干定位销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以便于抵持在工件的不同位置,从而与第一推压组件32配合,稳定地夹持工件。
第一推压组件32包括第一推压件322及第一驱动件321,第一驱动件321可拆卸地固定于治具本体20,第一推压件322固定于第一驱动件321,第一驱动件321能够驱动第一推压件322沿第一方向X伸缩移动,以使第一推压件322能够与第一定位件31配合夹持工件的相对两侧。可选的,第一驱动件321为气缸,当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第一推压件322朝远离第一定位件31方向移动,以解除对工件的夹持。当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时,第一推压件322朝靠近第一定位件31方向移动,以对工件夹持。
第一推压件322包括连接部3221、导杆3222及推压部3223,连接部3221设置于第一驱动件321,导杆3222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一端固定于连接部3221另一端固定于推压部3223,推压部3223用于与定位件配合夹持工件。可选的,连接部3221为形成呈矩形且中间具有一开口的钣金件,推压部3223的形状为U形。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3221及推压部3223的形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连接部3221可以为圆柱形等,推压部3223的形状可以为E形、矩形等。
第一定位机构30从第一方向X对工件进行定位,第二定位机构40从第二方向Y对工件进行定位,第二定位机构40包括第二推压组件42及第二定位件41,第二推压组件42及第二定位件41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通过第二推压组件42抵推工件,第二推压组件42及第二定位件41沿第二方向Y夹持工件的相对两侧。可选的,第二定位件41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定位件31的结构相同,均为若干个定位销,若干定位销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
第二推压组件42包括第二驱动件421及第二推压件422,第二驱动件421设置于治具本体20上,第二推压件422固定于第二驱动件421,第二驱动件421能够带动第二推压件422沿第二方向Y伸缩移动,以夹持或松开工件。可选的,第二驱动件421为气缸,且型号与第一驱动件321相同,第二推压件422的结构与第一推压件322的结构相同,以减少定位治具的零件种类。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治具还包括压持组件50,用于与治具本体20配合,沿第三方向Z压持工件,以使工件位置保持稳定。压持组件50包括第三驱动件51及压持件52,第三驱动件51固定于治具本体20上,压持件52设置于第三驱动件51上。第三驱动件51能够驱动压持件52上下移动,以便于与治具本体20配合夹持工件。可选的,第三驱动件51为旋转气缸,当旋转气缸伸出时,能够带动压持件52一边转动一边朝上移动,以减少放置工件于治具本体20上时,压持件52对工件的干扰。
压持件52的形状为L形,并且一端与第三驱动件51连接,另一端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沿第三方向Z贯穿压持件52。可选的,当工件为手机壳体时,压持件52开设有通孔处用于压持手壳体壳的闪光灯支架,由于闪光灯支架通常位于手机壳体的边角处,通过压持件52的压持能够减少检测手机壳体时,手机壳体由于受力弯折变形的情况发生。而压持件52开设的通孔是便于检测件72伸入,并检测手机壳体。
治具本体20可以是一块矩形的板体,第一定位机构30、第二定位机构40及压持组件50均设置于该板体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治具本体20包括底板23、连接柱22及顶板21,底板23与顶板21沿第三方向Z间隔设置,连接柱22设置于底板23与顶板21之间,用于将底板23与顶板21连接。第一定位机构30、第二定位机构40、压持组件50及工件均设置于顶板21上,底板23与位移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治具还包括吸盘80,吸盘80设置于顶板21上,用于吸附顶板21上的工件,以进一步提升工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21上开设有避让槽211,避让槽211沿第三方向Z贯穿顶板21。推拉力测试装置100还包括扫码件91,扫码件91设置于底板23上,并能够通过避让槽211对工件进行扫码录入信息。可选的,扫码件91与避让槽211的位置相对应,以使扫码件91能够直接对工件扫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23上还设置有棱镜92,棱镜92与避让槽211沿第三方向Z间隔设置,且棱镜92与扫码件91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以使工件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通过棱镜92折射至扫码件91中。从而能减少由于空间限制,扫码件91难以对工件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对焦的情况发生。
通过定位治具对工件进行定位,并在扫码件91对工件扫码后,位移机构60将带动定位治具移动至对应的检测机构70。
请参阅图5,位移机构60可以带动定位治具沿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中任意一个方向移动,而移动组件71能够带动检测件72沿另一个方向及第三方向Z移动。例如位移机构60带动定位治具沿第一方向X移动,移动组件71带动检测件72沿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移动,当位移机构60将定位治具沿第一方向X移动至对应的检测机构70后,该检测机构70的移动组件71沿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移动检测件72,以使检测件72检测定位治具上的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移机构60能够带动定位治具沿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移动,移动组件71带动检测件72沿第三方向Z移动。位移机构60包括第一位移件61及第二位移件62。第二位移件62设置于机身10内,第一位移件61设置于第二位移件62上,第二位移件62能够带动第一位移件61沿第二方向Y移动。定位治具设置于第一位移件61上,第一位移件61能够带动定位治具沿第一方向X移动,以使定位治具能够在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上移动。可选的,第一位移件61及第二位移件62均是滑台能够稳定地带动定位治具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位移件61与第二位移件62的位置可以相互交换,即第二位移件62设置于第一位移件61与定位治具之间。
请参阅图6,通过位移机构60带动定位治具移动至对应的检测机构70后,检测机构70的移动组件71能够带动检测件72朝工件移动,并通过对工件施加预设的推力或拉力,以获得对应数据以实现检测。具体的,以工件为手机外壳为例,当检测项目为手机外壳的闪光灯支架时,移动组件71驱动检测件72朝手机外壳的闪光灯支架移动,并对该闪光灯支架施加推力,该推力逐渐增大直至达到预设推力。随后记录并生成该推力的变化与闪光灯支架移动的关系图。
检测机构70的数量在两个以上,能够对工件两个以上的项目进行检测,以提升检测效率。可选的,检测机构70的数量为两个,并位于定位治具的相对两侧。
请参阅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组件71包括移动件711及固定架712,移动件711设置于机身10内,固定架712设置于移动件711上,检测件72固定于固定架712上。移动件711能够通过固定架712带动检测件72沿第三方向Z移动。可选的,移动件711为滑台,能够稳定地带动检测件72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工件上需要检测的项目数量多,并且为了提升检测精度,每个检测项目中所使用的检测件72的型号可能会不同,例如当工件为手机外壳时,检测金手指与检测闪光灯支架的预设推力并不相同,因此应当选择不同型号的检测件72。所述每个固定架712上设置的检测件7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架712上的两个以上的检测件72沿第三方向Z间隔相对设置,以在两个方向上对工件进行检测。具体的,当工件为手机外壳时,检测手机外壳上的闪光灯支架与摄像头镜片时,需要分别对闪光灯支架以及摄像头镜片施加推力,并且由于结构位置原因,对闪光灯支架施加的推力与对摄像头镜片施加的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检测件72相对间隔设置,能够分别对该闪光灯支架及该摄像头镜片进行检测。可选的,固定架712的形状为U形,固定架712上的检测件72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位于固定架712下端,并朝向上设置,另一个位于固定架712上端并朝向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件72包括压力传感器721及推头722,压力传感器721固定于固定架712上,推头722设置于压力传感器721上,推头722用于对工件施加推力,以对工件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推拉力测试装置100,通过定位治具对工件进行定位后,扫码件91对工件进行扫码。位移机构60带动定位治具移动至对应的检测机构70,检测机构70的检测件72通过移动件711对工件施加推力或拉力以检测工件。由于检测机构70的数量在两个移动,并且定位治具能够通过位移机构60移动,以使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70能够检测工件的多个项目,以提升检测效率。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推拉力测试装置,包括定位治具,用于放置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两个检测机构,每个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相邻于所述定位治具的移动组件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上的至少一个检测件,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检测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件;
位移机构,与所述定位治具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定位治具分别移动至各个所述检测机构,以使各个所述移动组件上的至少一个所述检测件检测所述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件及设置于所述移动件上的固定架,所述移动件带动所述固定架移动,至少两所述检测件沿所述固定架移动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用于从相对两个方向检测所述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包括:
第一位移件,与所述定位治具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定位治具沿第一方向移动;
第二位移件,与所述第一位移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位移件沿第二方向移动;
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检测件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治具包括:
治具本体,用于放置所述工件;
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定位所述工件;
第二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定位所述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上的第一推压组件及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推压组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夹持所述工件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上的第二推压组件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推压组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夹持所述工件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压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的第一推压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推压件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推压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配合沿所述第一方向夹持所述工件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二推压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上的第二推压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推压件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推压件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件配合沿所述第二方向夹持所述工件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压持组件,所述压持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及压持件,所述压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能够带动所述压持件沿所述第三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压持件用于与所述治具本体配合,沿所述第三方向夹持所述工件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包括:
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位移件上;
顶板,沿第三方向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用于放置所述工件,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及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顶板;
连接柱,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用于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推拉力测试装置还包括扫码件,所述扫码件设置于所述底板,用于通过所述避让槽扫描所述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拉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治具还包括吸盘,所述吸盘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上,用于吸附所述工件。
CN202220569993.4U 2022-03-16 2022-03-16 推拉力测试装置 Active CN217845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9993.4U CN217845937U (zh) 2022-03-16 2022-03-16 推拉力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9993.4U CN217845937U (zh) 2022-03-16 2022-03-16 推拉力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5937U true CN217845937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09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9993.4U Active CN217845937U (zh) 2022-03-16 2022-03-16 推拉力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5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45937U (zh) 推拉力测试装置
CN213856464U (zh) 一种折弯机
CN109360518B (zh) 一种显示面板自动对位微调载具
CN214868267U (zh) 弹性定位装置
CN111721244B (zh) 载台及尺寸检测设备
CN213678541U (zh) 一种抽拉式的料盘定位载台
CN109732296B (zh) 一种自动上板机及其上料方法
CN212947372U (zh) 定位装置及自动化设备
CN112110165B (zh) 一种抽拉式的料盘定位载台
JP3494144B2 (ja) 位置決め装置
CN109318138B (zh) 一种气动压合治具
CN219649170U (zh) 一种固定支架全自动组装设备
CN220718356U (zh) 一种触摸板自动组装机
CN218120886U (zh) 检测装置
CN211651511U (zh) 测量装置
CN217541872U (zh) 指纹孔检测设备
CN216434240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机
CN216956188U (zh) 检测设备
CN218110483U (zh) 装夹装置
CN216208089U (zh) 装夹治具
CN212159887U (zh) 一种两段式电子产品检测探针治具模块
CN216434286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装置和电路板测试机
CN217394717U (zh) 一种摄像头夹具
CN216770470U (zh) 检测设备
CN217860842U (zh) 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