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4837U - 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4837U
CN217844837U CN202221703858.0U CN202221703858U CN217844837U CN 217844837 U CN217844837 U CN 217844837U CN 202221703858 U CN202221703858 U CN 202221703858U CN 217844837 U CN217844837 U CN 217844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fluid inlet
fluid outlet
fluid
modula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038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宇祐
黄朝瑜
林承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she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she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she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she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038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4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4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4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包含:外模块及内模块,外模块包括外箱体、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二流体入口及第二流体出口,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二流体入口及第二流体出口分别设置于外箱体,内模块包括内壳体及复数热交换管,内壳体可滑移地设置于外箱体中,复数热交换管彼此平行地设置于内壳体,复数热交换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流体入口及第二流体出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解决了先前技术难以维修保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热交换装置指的是让两种不同温度的物质在不互相混合的前提下进行热交换的装置。为了在有限空间中提高热交换的效率,热交换装置往往设计了复杂的管路,这样的结构使热交换装置难以拆卸、清洁维修,也无法根据需求微调管路,相当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热交换装置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包含:外模块,包括外箱体、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二流体入口及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及所述第二流体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外箱体;内模块,包括内壳体及复数热交换管,所述内壳体可滑移地设置于所述外箱体中,所述复数热交换管彼此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内壳体,所述复数热交换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及所述第二流体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及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及所述第二流体出口的设置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管包括管体及两个密封构件,所述内壳体设有对应所述管体两端的通孔,所述密封构件设置于所述通孔而密接所述管体及所述内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管还包括塞体,所述管体及所述塞体选择性地设置于所述内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块还包括两个盖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内壳体的两侧表面,所述两个盖板分别具有数量对应于所述热交换管的复数气孔,所述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块还包括复数盖件,各所述盖件具有复数气孔并分别锁附于所述内壳体的表面,所述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块还包括气密条,设置于所述外箱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块还包括气密条压板,设置于所述气密条的外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隔片,设置于所述内壳体中,所述分隔片通过分割所述内壳体的空间而延长所述第一流体入口至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的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管为直管。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管为弯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及所述第二流体出口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箱体。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可轻易分离外模块及内模块并更换其中的热交换管。除此之外,热交换管亦可单支拆下清洗,方便后续维修保养,并且可配合不同制程需求,调整热交换管的型式及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2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100模块化热交换装置;1外模块;11外箱体;12第一流体入口;13第一流体出口;14第二流体入口;15第二流体出口;16气密条压板;2内模块; 21内壳体;211通孔;22热交换管;221管体;222密封构件;223塞体;23 盖板;231气孔;231a气孔;23a盖件;24气密条;3分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借此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须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可透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100,其包含:外模块1及内模块2。
外模块1包括外箱体11、第一流体入口12、第一流体出口13、第二流体入口14及第二流体出口15。第一流体入口12、第一流体出口13、第二流体入口14第二流体出口15分别设置于外箱体11。
内模块2包括内壳体21及复数热交换管22。内壳体21可滑移地设置于外箱体11中,复数热交换管22彼此平行地设置于内壳体21,复数热交换管 22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流体入口14及第二流体出口15。
详细来说,第一流体(可以为气体、液体或气液混合)具有原始的第一温度,第一流体由第一流体入口12进入外箱体11,在外箱体11流动后经由第一流体出口13流出。而第二流体具有原始的第二温度,依序经由第二流体入口14、复数热交换管22及第二流体出口15,流入外箱体11之中与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再流出。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不限定何者为高/低温,只要有温度差都适用于本模块化热交换装置100。在比较好的例子中,如图1所示,第一流体出口13相对第一流体入口12更靠近第二流体入口14,而第一流体入口12更靠近第二流体出口15。这是因为第一流体出口13附近的第一流体其温度更接近原始的第二温度,第一流体入口12附近的第一流体温度与原始的第二温度差距较大,故第二流体依序流动可使温度稳定地被第一流体升/降温。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此,第一流体入口12、第一流体出口13、第二流体入口14及第二流体出口15在外箱体11上的配置可以视制程需要加以调整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100中,复数热交换管22彼此平行地设置于内壳体21,且内壳体21可滑移地设置于外箱体11中。因此本模块化热交换装置100进行拆卸或维修的时候,只要拉动内壳体21,就可以轻易分离外模块1及内模块2,而更换其中的热交换管22。除此之外,热交换管22 亦可单支拆下清洗,方便后续维修保养,并且可配合不同制程需求,调整热交换管22的型式及数量。例如热交换管22可为直管或弯管。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体入口12及第一流体出口13的设置方向垂直于第二流体入口14及第二流体出口15的设置方向。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各个入口/出口的设置方向可加以调整改变。
进一步地,如图2及图3所示,热交换管22包括管体221及两个密封构件222,内壳体21设有对应管体221两端的通孔211,密封构件222设置于通孔211而密接管体221及内壳体21。换句话说,管体221的两端架设于内壳体21的两个通孔211中,且管体221与内壳体21之间以密封构件222密接。密封构件222较佳的为橡胶等材质的O形环。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热交换管22还包括塞体223,管体221及塞体 223选择性地设置于内壳体21。也就是说,当要调整第二流体的流量时,可视需要而抽出个别的管体221,并改以塞体223罩覆通孔211。如此一来,管体221的管壁及内含的空间便不会与第一流体进行不必要的热交换,而达到节能、省时的功效。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内模块2还包括两个盖板23,分别设置于内壳体21的两侧表面。两个盖板23分别具有数量对应于热交换管22的复数气孔 231,这些气孔231的孔径小于管体221的外径。因此当管体221的两端穿设于内壳体21后,使两个盖板23从内壳体21的外侧,分别以锁附等方式固定于内壳体21,从而固定热交换管22,并且使热交换管22可与第二流体入口 14及第二流体出口15连通。
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模块2 还包括复数盖件23a,各盖件23a具有复数气孔231a并分别锁附于内壳体21 的表面,且气孔231a的孔径小于管体221的外径。通过复数盖件23a,可减少将管体221固定于内壳体21所需的锁附次数,因而达到快速便利的功效。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内模块2还包括气密条24,设置于外箱体11与内壳体21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外模块1还包括气密条压板16,设置于气密条 24的外侧。气密条压板16呈板状,可迫使气密条24固定位于外箱体11与内壳体21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模块化热交换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隔片3,设置于内壳体21中。分隔片3通过分割内壳体21的空间而延长第一流体入口12至第一流体出口13的路径。详细来说,分隔片3至少连接于内壳体21 的一侧壁,从而迫使第一流体绕过分隔片3才能流动。若设置多个分隔片3 且分别连接于内壳体21的不同侧,则可大幅延长第一流体的流动路径,而在内壳体21的有限空间内增强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热交换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流体入口14及第二流体出口15可拆卸地设置于外箱体11,可方便地拆卸更换及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实施例揭露,然熟习本项技术者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之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该实施例等效之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之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当以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外模块,包括外箱体、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二流体入口及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及所述第二流体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外箱体;
内模块,包括内壳体及复数热交换管,所述内壳体可滑移地设置于所述外箱体中,所述复数热交换管彼此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内壳体,所述复数热交换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及所述第二流体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及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及所述第二流体出口的设置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包括管体及两个密封构件,所述内壳体设有对应所述管体两端的通孔,所述密封构件设置于所述通孔而密接所述管体及所述内壳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还包括塞体,所述管体及所述塞体选择性地设置于所述内壳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块还包括两个盖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内壳体的两侧表面,所述两个盖板分别具有数量对应于所述热交换管的复数气孔,所述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外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块还包括复数盖件,各所述盖件具有复数气孔并分别锁附于所述内壳体的表面,所述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块还包括气密条,设置于所述外箱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块还包括气密条压板,设置于所述气密条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隔片,设置于所述内壳体中,所述分隔片通过分割所述内壳体的空间而延长所述第一流体入口至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的路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为直管。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为弯管。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及所述第二流体出口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箱体。
CN202221703858.0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 Active CN217844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03858.0U CN217844837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03858.0U CN217844837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4837U true CN217844837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34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03858.0U Active CN217844837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4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06035B (zh) 一种用于氨分解的微通道反应器
CN217844837U (zh) 一种模块化热交换装置
CN109269327B (zh) 换热单元及换热矩阵
GB1444235A (en) Plate heat exchangers
CA2380476C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at least two fuel cell batteries and a correspondingly connected plant
TWM633171U (zh) 模組化熱交換裝置
CN105202951A (zh) 一种浮头式换热器装置
CN210108121U (zh) 一种可拼装的换热装置
CN112161490A (zh) 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
CN204987962U (zh) 洁净型双管板换热器
CN207515577U (zh) 一种组合管式换热器
CN213631675U (zh) 管路集成装置、冷凝器及空调
CN216523320U (zh) 一种新型气体和气体换热装置
CN211463208U (zh) 一种高低温试验箱全封闭制冷装置
CN219300116U (zh) 洁净室穿墙连接管
CN220893076U (zh) 换热设备及具有该换热设备的换热系统、储热系统
CN213077537U (zh) 一体式气体冷却除水装置
CN213570729U (zh) 用于pecvd设备的配套供应系统
CN218821770U (zh) 可模块化安装的热交换器
CN217699210U (zh) 一种碳化硅管式微流场反应器
CN216523302U (zh)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热交换器
CN203869575U (zh) 一种具有分块式扇环形管板的换热装置
CN220304363U (zh) 热网高效负压腔室换热器的前封头组件
CN215114003U (zh)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20670264U (zh) 一种高效换热的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