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31675U - 管路集成装置、冷凝器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管路集成装置、冷凝器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31675U
CN213631675U CN202021812567.6U CN202021812567U CN213631675U CN 213631675 U CN213631675 U CN 213631675U CN 202021812567 U CN202021812567 U CN 202021812567U CN 213631675 U CN213631675 U CN 213631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ipe
sub
condense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25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霖
张龙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25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31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31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31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集成装置、冷凝器及空调,涉及冷凝器制造领域。其中,管路集成装置具有集成腔,集成腔内设置有分隔件,分隔件将集成腔分隔成多个互不连通的子腔,每个子腔均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入口和出口。该管路集成装置具有集成腔,分隔件将集成腔分隔成多个互不连通的子腔,每个子腔均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入口和出口,装配时,使其中一个子腔的入口和出口与相应的管路的管口对准,即可使其余子腔的入口和出口与各自相应的管路的管口对准,速度快,用时少,效率高;且只需对准一次即可,所以不易出错,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摆放错误导致的焊接错误、冷凝器报废等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管路集成装置、冷凝器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路集成装置、冷凝器及空调。
背景技术
在空调中,冷凝器010’中冷媒的管路走向十分关键,会影响空调的制冷制热能效。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冷凝器010’中冷媒的管路走向通常靠铜弯头019’调节。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冷凝器010’,需要的铜弯头019’数量多,焊接前需要摆放铜弯头019’,不仅耗费时间,导致生产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进而导致焊接错误、冷凝器010’报废,损耗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集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凝器,焊接铜弯头时效率低且易出错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集成装置,具有集成腔,所述集成腔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集成腔分隔成多个互不连通的子腔,每个所述子腔均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入口和出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集成装置,能够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集成装置,具有集成腔,分隔件将集成腔分隔成多个互不连通的子腔,每个子腔均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入口和出口,装配时,使其中一个子腔的入口和出口与相应的管路的管口对准,即可使其余子腔的入口和出口与各自相应的管路的管口对准,速度快,用时少,效率高;且只需对准一次即可,所以不易出错,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摆放错误导致的焊接错误、冷凝器报废等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集成装置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围合形成所述集成腔,所述分隔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
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板和第二板围合形成分隔件所处的集成腔,便于设置分隔件。生产时,可以先将分隔件设置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一者,然后装配第一板和第二板,同时使分隔件与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另一者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均呈长条状,
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且多个所述入口和多个所述出口沿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布;或者,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且多个所述入口和多个所述出口沿所述第一板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布。
该技术方案中,入口和出口沿管路集成装置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布,流通管可以沿直线方向依次排布,且各流通管可以依次与相邻两个子腔的出口和入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分别与所述第二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板的第三翻边和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和所述第四翻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
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设置翻边,使得扣合后能够形成集成腔,结构简单,便于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集成装置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进管;
和/或,所述管路集成装置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出管。
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进管,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出管,从而使用该管路集成装置,冷凝器的进管和出管均能够得到有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所述第一管孔和所述第二管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且相对,所述进管的冷媒流入端穿过所述第二管孔和所述第一管孔并支撑于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一板;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三管孔和第四管孔,所述第三管孔和所述第四管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且相对,所述出管的冷媒流出端穿过所述第四管孔和所述第三管孔并支撑于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一板。
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板和第一板对进管和出管均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的材质为铜,和/或,所述第二板的材质为铜。
优选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材质均为铜,便于两者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同时,由于流通管的材质通常为铜,所以,也便于管路集成装置与流通管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凝器,焊接铜弯头时效率低且易出错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凝器,包括多个流通管和所述的管路集成装置,每个所述流通管的两个管口分别与两个所述子腔密封连通,且全部所述流通管与所述管路集成装置形成一条贯通的冷媒流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凝器,具有上述的管路集成装置的全部优点,故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流通管的管径不小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的孔径。
该技术方案中,流通管的管径大于或者等于管路集成装置上入口和出口的孔径,以保证冷媒在流通管内的流速以及能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凝器,焊接铜弯头时效率低且易出错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包括所述的冷凝器。该空调具有上述的冷凝器的全部优点,故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集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集成装置与流通管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0’-冷凝器;019’-铜弯头;
010-冷凝器;
100-管路集成装置;
110-第一板;111-第一管孔;112-第三管孔;113-第一翻边;114-第二翻边;
120-第二板;121-第二管孔;122-第四管孔;123-第三翻边;124-第四翻边;125-入口;126-出口;
130-分隔件;
210-进管;211-进管接头;
220-出管;221-出管接头;
230-中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冷凝器010’的流通管通过铜弯头019’连通。但是,焊接铜弯头019’时效率低且易出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集成装置100。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管路集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管路集成装置与流通管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流通管包括进管210、出管220和中间管230,其中,进管210为冷媒流入冷凝器的管路,出管210为冷媒流出冷凝器的管路,中间管230则为设置于进管210和出管220之间供冷媒流动的管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路集成装置100,如图2和图3所示,具有集成腔,集成腔内设置有分隔件130,分隔件130将集成腔分隔成多个互不连通的子腔,每个子腔均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入口125和出口126。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路集成装置100,具有集成腔,分隔件130将集成腔分隔成多个互不连通的子腔,每个子腔均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入口125和出口126,装配时,使其中一个子腔的入口125和出口126与相应的管路的管口对准,即可使其余子腔的入口125和出口126与各自相应的管路的管口对准,速度快,用时少,效率高;且只需对准一次即可,所以不易出错,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摆放错误导致的焊接错误、冷凝器报废等情况的发生。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继续如图2和图3所示,管路集成装置100包括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围合形成集成腔,分隔件130固定连接于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之间。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围合形成分隔件130所处的集成腔,如此设置便于设置分隔件130。生产时,可以先将分隔件130设置于第二板120,然后装配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同时使分隔件130与第一板110密封连接,或者,也可以先将分隔件130设置于第一板110,然后装配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同时使分隔件130与第二板120密封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均呈长条状,入口125和出口126均设置于第二板120,且多个入口125和多个出口126沿第二板120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布。此种设置形式下,入口125和出口126沿管路集成装置100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布,流通管可以沿直线方向依次排布,且各流通管可以依次与相邻两个子腔的出口126和入口125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入口125和出口126不限于均设置于第二板120,而是也可以均设置于第一板110,且多个入口125和多个出口126沿第一板110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布。即,只要流通管能够通过连接至不同子腔的入口125和出口126,改变其内冷媒的流动方向即可,本申请对子腔的入口125和出口126的具体设置位置均不作限制。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继续如图2所示,第一板11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向第二板120的第一翻边113和第二翻边114,第一翻边113和第二翻边114分别与第二板12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二板120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向第一板110的第三翻边123和第四翻边124,第三翻边123和第四翻边124分别与第一板110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此种设置形式下,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通过设置翻边,使得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在扣合后能够形成集成腔,且结构简单,便于生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翻边113、第二翻边114、第三翻边123和第四翻边124的设置位置均不限于上述形式,例如:第一翻边113和第二翻边114也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二板12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而第三翻边123和第四翻边124分别设置于第一板110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即,只要能够在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扣合后形成集成腔,本申请对上述四个翻边的具体设置位置均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管路集成装置100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进管210,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出管220。此种设置形式下,使用该管路集成装置100时,冷凝器010的进管210和出管220均能够得到有效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管路集成装置100也可以只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或者只设置有第二固定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继续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管孔111和第二管孔121,第一管孔111和第二管孔121分别设置于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且相对,进管210的冷媒流入端穿过第二管孔121和第一管孔111并支撑于第二板120和第一板110;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三管孔112和第四管孔122,第三管孔112和第四管孔122分别设置于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且相对,出管220的冷媒流出端穿过第四管孔122和第三管孔112并支撑于第二板120和第一板110。此种设置形式下,第二板120和第一板110对冷凝器010的进管210和出管220均起到支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不限于上述设置形式,例如: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也可以为设置于管路集成装置10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两个管卡,进管210的冷媒进入端和出管220的冷媒流出端分别卡固于对应的管卡。即,只要能够固定进管210和出管220,本申请对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具体设置形式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第一板110的材质为铜,第二板120的材质为铜。如此设置便于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同时,由于流通管的材质通常为铜,所以,也便于管路集成装置100与流通管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板110的材质不限于铜,第二板120的材质也不限于铜,只要能够满足冷媒的流通需求即可,例如: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的材质均为铝。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凝器010,如图5所示,该冷凝器010包括多个流通管和上述的管路集成装置100,每个流通管的两个管口分别与两个子腔密封连通,且全部流通管与管路集成装置100形成一条贯通的冷媒流路。该冷凝器010具有上述的管路集成装置100的全部优点,故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进管210的冷媒流入端设置有进管接头211,出管220的冷媒流出端设置有出管接头221,进管接头211和出管接头221均用于冷凝器010与其他装置连接。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流通管的管径不小于入口125和出口126的孔径。流通管的管径大于或者等于管路集成装置100上入口125和出口126的孔径,以保证冷媒在流通管内的流速以及能效。
优选地,流通管的管径大于入口125和出口126的孔径。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上述的冷凝器010。该空调具有上述的冷凝器010的全部优点,故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管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集成装置(100)具有集成腔,所述集成腔内设置有分隔件(130),所述分隔件(130)将所述集成腔分隔成多个互不连通的子腔,每个所述子腔均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入口(125)和出口(1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集成装置(100)包括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所述第一板(110)和所述第二板(120)围合形成所述集成腔,所述分隔件(1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板(110)和所述第二板(1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0)和所述第二板(120)均呈长条状,
所述入口(125)和所述出口(126)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板(120),且多个所述入口(125)和多个所述出口(126)沿所述第二板(120)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布;或者,所述入口(125)和所述出口(126)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板(110),且多个所述入口(125)和多个所述出口(126)沿所述第一板(110)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板(120)的第一翻边(113)和第二翻边(114),所述第一翻边(113)和所述第二翻边(114)分别与所述第二板(12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板(120)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板(110)的第三翻边(123)和第四翻边(124),所述第三翻边(123)和所述第四翻边(124)分别与所述第一板(110)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管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集成装置(100)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进管(210);
和/或,所述管路集成装置(100)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出管(2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管孔(111)和第二管孔(121),所述第一管孔(111)和所述第二管孔(12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110)和所述第二板(120)且相对,所述进管(210)的冷媒流入端穿过所述第二管孔(121)和所述第一管孔(111)并支撑于所述第二板(120)和所述第一板(110);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三管孔(112)和第四管孔(122),所述第三管孔(112)和所述第四管孔(12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110)和所述第二板(120)且相对,所述出管(220)的冷媒流出端穿过所述第四管孔(122)和所述第三管孔(112)并支撑于所述第二板(120)和所述第一板(110)。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管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0)的材质为铜,和/或,所述第二板(120)的材质为铜。
8.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流通管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管路集成装置(100),每个所述流通管的两个管口分别与两个所述子腔密封连通,且全部所述流通管与所述管路集成装置(100)形成一条贯通的冷媒流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的管径不小于所述入口(125)和所述出口(126)的孔径。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冷凝器(010)。
CN202021812567.6U 2020-08-26 2020-08-26 管路集成装置、冷凝器及空调 Active CN213631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2567.6U CN213631675U (zh) 2020-08-26 2020-08-26 管路集成装置、冷凝器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2567.6U CN213631675U (zh) 2020-08-26 2020-08-26 管路集成装置、冷凝器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31675U true CN213631675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45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2567.6U Active CN213631675U (zh) 2020-08-26 2020-08-26 管路集成装置、冷凝器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31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3060B (zh) 新型壳管式换热器
CN201954846U (zh) 带单管导流的平行流换热器
CN213631675U (zh) 管路集成装置、冷凝器及空调
WO2022057536A1 (zh) 集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CN203385245U (zh) 一种管壳冷凝器
CN111156836B (zh) 微通道换热器、加工方法及空调
CN111493662A (zh) 一种饮水机用多级控温热交换器
CN209524803U (zh) 一种换热器蒸发管导流结构
CN208382934U (zh) 一种四排管微通道换热器
CN112161490A (zh) 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
CN210004811U (zh) 一种热交换芯体及热交换机
CN212362514U (zh) 分液装置及空调设备
CN220206448U (zh) 一种管式换热器
CN211575955U (zh) 一种烟气换热器
CN211476806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12721065U (zh) 一种换热机组换热器翅片
CN219607358U (zh) 一种用于除湿机的热交换器
CN210861826U (zh) 冷凝器流路结构以及冷凝器、空调器
CN103542646B (zh) 节流装置及换热系统
CN217979045U (zh) 一种换热系统冷媒均匀分配机构
CN217082717U (zh)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963550U (zh) 热交换器及退火炉
CN218627931U (zh) 一种低降压的列管式换热器
CN218542393U (zh) 中冷器及车辆
CN215639011U (zh) 一种换热器进出口管路连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8

Address after: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AUX AIR CONDITION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Oxfam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