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7677U - 一种车用标签收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标签收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07677U
CN217807677U CN202221194905.3U CN202221194905U CN217807677U CN 217807677 U CN217807677 U CN 217807677U CN 202221194905 U CN202221194905 U CN 202221194905U CN 217807677 U CN217807677 U CN 217807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annular baffle
shaped
label
sti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49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亮文
谢贵平
李鸾青
苏晨
罗红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UNYIHU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UNYIHU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UNYIHU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UNYIHU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949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07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07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07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用标签收卷装置,其包括:杆体、卷筒、第一环形挡板、第二环形挡板、离型纸和贴纸;多个离型纸依次通过易撕线连接;卷筒具有相平行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环形挡板与第一端面连接;第二环形挡板与第二端面连接;标签带设置在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之间;杆体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挡板连接,杆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挡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卷筒使得标签更容易收纳,并且还通过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的设置能够保护贴纸的边缘,防止线贴纸发生移位,另外,还通过杆体的设置以便于用户将贴纸拆除离型纸,有效解决用户每次将贴纸拆离离型纸均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车用标签收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标签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外饰标签一般贴在车门、车窗或尾门,起警示作用。常规传统标签设计仅为两层结构:离型纸和贴纸。现有的厂家将汽车外饰标签分割成一片片并使用盒体进行收纳,将外饰标签分割成一片片容易造成汽车外饰标签的丢失,并且由于标签较薄,无法在盒体内拿出标签。
另外,由于汽车外饰标签较薄,用户每次将贴纸拆离离型纸均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甚至有些用户将贴纸拆离离型纸时导致贴纸发生损坏而无法使用。
此外,现在汽车外饰标签不能同时具备自清洁、耐候、导热及夜光可视效果。在有灰尘和脏水污染的情况下,印刷内容会被遮挡,导致可视内容不完整。由于标签贴在车外,在太阳光紫外线及红外线长时间照射导致材料老化变色。胶黏剂在长时间高温状态下,会加速老化,有脱落风险。夜晚停车无灯光情况下,该标签内容不可视,人员会有被夹伤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汽车外饰标签较薄,用户每次将贴纸拆离离型纸均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甚至有些用户将贴纸拆离离型纸时导致贴纸发生损坏而无法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标签收卷装置,其包括:杆体、卷筒、第一环形挡板、第二环形挡板,以及多个依次连接的标签;
所述标签包括:离型纸和贴合在所述离型纸上的贴纸;多个所述离型纸依次通过易撕线连接;所述卷筒具有相平行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挡板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标签带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挡板和所述第二环形挡板之间;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挡板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挡板连接,当所述离型纸与所述杆体相贴合时,通过绕所述杆体翻转所述离型纸的第一端,以使所述离型纸第二端上的贴纸与离型纸脱离。
可选的,所述杆体的截面呈三角形。
可选的,所述杆体的其中一转角背离所述卷筒设置;所述转角的角度为小于30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面上沿圆周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弧形槽;在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槽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弧形插块;所述第一弧形插块插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弧形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底部沿所述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二弧形槽;在所述第一弧形插块远离所述第一环形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相对应的第二弧形插块;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插块和第二弧形插块的总弧长;
在所述第一弧形插块和所述第二弧形插块插入所述第一弧形槽内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以使所述第二弧形插块插入所述第二弧形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环形挡板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杆体的一端插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杆体的另一端插置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槽的截面和所述第二卡槽的截面均与所述杆体的截面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杆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卷筒的轴心延伸方向相平行。
可选的,所述贴纸包括:依次设置的自清洁层、耐候层、基材层、夜光油墨层、第一导热胶黏剂层、铝箔层,以及第二导热胶黏剂层;所述第二导热胶黏剂层设置在所述离型纸上。
可选的,所述自清洁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耐候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5-100μm;所述夜光油墨层的厚度为5-50μm;所述第一导热胶黏剂层的厚度为10-50μ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5-50μm;所述第二导热胶黏剂层的厚度为10-50μ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车用标签收卷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卷筒使得标签更容易收纳,并且还通过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的设置能够保护贴纸的边缘,并且能够将贴纸限位在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之间,防止线贴纸发生移位,另外,还通过杆体的设置以便于用户将贴纸拆除离型纸,有效解决用户每次将贴纸拆离离型纸均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环形挡板和卷筒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环形挡板和卷筒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杆体;2、卷筒;21、第一弧形槽;22、第二弧形槽;3、第二弧形插块;4、第一环形挡板;41、第一卡槽;5、第二环形挡板;6、标签;61、离型纸;62、贴纸;621、自清洁层;622、耐候层;623、基材层;624、夜光油墨层;625、第一导热胶黏剂层;626、铝箔层;627、第二导热胶黏剂层;7、易撕线;8、第一弧形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改变。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于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应注意,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要素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复数。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
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车用标签6收卷装置,其包括:杆体1、卷筒2、第一环形挡板4、第二环形挡板5,以及多个依次连接的标签6。
参见图6,所述标签6包括:离型纸61和贴合在所述离型纸61上的贴纸62,其中,贴纸62脱离离型纸61后可以贴到汽车玻璃上。多个所述离型纸61依次通过易撕线7连接,多个离型纸61构成一个带状体并缠绕在卷筒2上。
所述卷筒2具有相平行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环形挡板4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挡板5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标签6带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挡板4和所述第二环形挡板5之间,第一环形挡板4和第二环形挡板5的设置能够保护贴纸62的边缘,并且能够将贴纸62限位在第一环形挡板4和第二环形挡板5之间,防止线贴纸62发生移位。
参见图1和图2,所述杆体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挡板4连接,所述杆体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挡板5连接,当所述离型纸61与所述杆体1相贴合时,通过绕所述杆体1翻转所述离型纸61的第一端,以使所述离型纸61第二端上的贴纸62与离型纸61脱离。其中,离型纸61相对较软,而贴纸62的厚度相对离型纸61较厚,并且贴纸62相对离型纸61较硬,本申请将相邻的两个离型纸61分别为第一离型纸61和第二离型纸61,第一离型纸61第二端与第二离型纸61的第一端通过易撕线7连接。第一离型纸61处于带状体的最外端,在需要使用第一离型纸61上的贴纸62时,拉出第一离型纸61以使第一离型纸61和第二离型纸61之间的易撕线7贴合杆体1,然后手动固定第二离型纸61,手握第一离型纸61的第一端背向第一离型纸61的第二端绕杆体1转动,使离型纸61弯曲,由于贴纸62相对离型纸61较硬,贴纸62不会弯曲,以使所述离型纸61第二端上的贴纸62与弯曲后的离型纸61脱离,以便于用户将贴纸62拆除离型纸61。本申请通过卷筒2使得标签6更容易收纳,并且还通过第一环形挡板4和第二环形挡板5的设置能够保护贴纸62的边缘,并且能够将贴纸62限位在第一环形挡板4和第二环形挡板5之间,防止线贴纸62发生移位,另外,还通过杆体1的设置以便于用户将贴纸62拆除离型纸61。有效解决用户每次将贴纸62拆离离型纸61均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的问题。
进一步地,参见图1,所述杆体1的截面呈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1的其中一转角背离所述卷筒2设置,所述转角的角度为小于30度,杆体1呈三角形,当手握第一离型纸61的第一端背向第一离型纸61的第二端绕杆体1转动时,第一离型纸61第二端与第二离型纸61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处位于杆体1的转角上,以使第一离型纸61和第二离型纸61的夹角更小,也即是使第一离型纸61的弯曲角度更大,使所述离型纸61第二端上的贴纸62更容易与弯曲后的离型纸61脱离。
其中,经测试证明,当转角小于30度时,本申请离型纸61与贴纸62更容易脱离,并且角度的选择能够根据贴纸62的材质而选择,因此在此不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以及图4,第一环形挡板4与第一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端面上沿圆周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弧形槽21。在所述第一环形挡板4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槽2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弧形插块8。所述第一弧形插块8插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弧形槽21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弧形槽21位于同一圆周上,多个第一弧形插块8位于同一圆周上,并且上述两个圆周的直径一致,以使在需要将第一换形挡板卡置在卷筒2上时,第一环形挡板4上的第一弧形插块8能够一一对应插置在第一弧形槽21内。第一环形挡板4与第一端面可拆卸连接能够使在更换贴纸62时将第一环形挡板4拆离卷筒2,将新的贴纸62缠绕在卷筒2上。
进一步地,参见图1、图3,以及图4,所述第一弧形槽21的底部沿所述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二弧形槽22,也即是第二环形槽位于第一环形槽的圆周上。在所述第一弧形插块8远离所述第一环形挡板4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弧形槽22相对应的第二弧形插块3。所述第一弧形槽21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插块8和第二弧形插块3的总弧长,以使第一弧形插块8和第二弧形插块3能够插入第一弧形槽21内。
在所述第一弧形插块8和所述第二弧形插块3插入所述第一弧形槽21内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环形挡板4以使所述第二弧形插块3插入所述第二弧形槽22内,也即是通过顺时针转动第一环形挡板4以使第二弧形插块3从第一弧形槽21插入第二弧形槽22,以使防止第一弧形挡板与卷筒2的脱离。当需要拆离第一环形挡板4时能够通过逆时针转动第一环形挡板4以使第二弧形插块3从第二弧形槽22转动至第一弧形槽21内,然后将第一弧形插块8和第二弧形插块3拔出第一弧形槽21,以使第一弧形挡板能够拆离卷筒2。
进一步地,参见图4,所述第一环形挡板4上开设有第一卡槽41。所述第二环形挡板5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杆体1的一端插置在所述第一卡槽41内,所述杆体1的另一端插置在所述第二卡槽内。上述的结构能够使杆体1实现可拆卸连接,由于在第一环形挡板4和第二环形挡板5之间设置杆体1会对用户操作造成一定的视觉阻挡和操作上的不便,因此用户能够根据需要安装杆体1或拆除杆体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41的截面和所述第二卡槽的截面均与所述杆体1的截面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卷筒2的轴心延伸方向相平行。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述贴纸62包括:依次设置的自清洁层621、耐候层622、基材层623、夜光油墨层624、第一导热胶黏剂层625、铝箔层626,以及第二导热胶黏剂层627;所述第二导热胶黏剂层627设置在所述离型纸61上。
具体地,所述自清洁层621的厚度为1-5μm。自清洁层621为表面涂覆自清洁涂料。采用纳米涂料制备技术制备而成。本产品含有纳米级材料,涂布于基材表面后,具有很强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产生羟基自由基,具有催化降解功能和自清洁功能。
所述耐候层622的厚度为1-5μm。所述耐候层622为涂覆树脂涂料层。其中树脂为丙烯酸树脂体系,添加紫外和红外吸收剂。能吸收一部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减缓老化。其中,助剂添加比例1%-5%。
所述基材层623的厚度为15-100μm,所述基材层623可为PET、TPU、PVC、PP等薄膜材质中的一种,颜色透明或半透明。
所述夜光油墨层624的厚度为5-50μm,夜光油墨层624使用印刷机涂覆在基材另一侧,达到夜光可视效果。
所述第一导热胶黏剂层625的厚度为10-50μm,第一导热胶黏剂层625为丙烯酸胶黏剂或者硅胶胶黏剂添加导热填料如:氮化硼、氧化铝、石墨等其余类型导热填料,助剂添加比例不做规定。
所述铝箔层626的厚度为5-50μm。
所述第二导热胶黏剂层627的厚度为10-50μm,第二导热胶黏剂层627为丙烯酸胶黏剂或者硅胶胶黏剂添加导热填料如:氮化硼、氧化铝、石墨等其余类型导热填料,助剂添加比例不做规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标签6收卷装置,其本通过卷筒2使得标签6更容易收纳,并且还通过第一环形挡板4和第二环形挡板5的设置能够保护贴纸62的边缘,并且能够将贴纸62限位在第一环形挡板4和第二环形挡板5之间,防止线贴纸62发生移位,另外,还通过杆体1的设置以便于用户将贴纸62拆除离型纸61,有效解决用户每次将贴纸62拆离离型纸61均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的问题。另外,通过杆体1与第一环形挡板4和第二环形挡板5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使用户能够根据需要安装杆体1或拆除杆体1,使用户能够选择使用杆体1或不使用杆体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车用标签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卷筒、第一环形挡板、第二环形挡板,以及多个依次连接的标签;
所述标签包括:离型纸和贴合在所述离型纸上的贴纸;多个所述离型纸依次通过易撕线连接;所述卷筒具有相平行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挡板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标签带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挡板和所述第二环形挡板之间;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挡板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挡板连接,当所述离型纸与所述杆体相贴合时,通过绕所述杆体翻转所述离型纸的第一端,以使所述离型纸第二端上的贴纸与离型纸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标签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截面呈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标签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其中一转角背离所述卷筒设置;所述转角的角度为小于3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标签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上沿圆周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弧形槽;在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槽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弧形插块;所述第一弧形插块插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弧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标签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底部沿所述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二弧形槽;在所述第一弧形插块远离所述第一环形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相对应的第二弧形插块;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插块和第二弧形插块的总弧长;
在所述第一弧形插块和所述第二弧形插块插入所述第一弧形槽内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以使所述第二弧形插块插入所述第二弧形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标签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环形挡板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杆体的一端插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杆体的另一端插置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标签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的截面和所述第二卡槽的截面均与所述杆体的截面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标签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卷筒的轴心延伸方向相平行。
CN202221194905.3U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车用标签收卷装置 Active CN217807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4905.3U CN217807677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车用标签收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4905.3U CN217807677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车用标签收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07677U true CN217807677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3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4905.3U Active CN217807677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车用标签收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07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60468B1 (en) Retroreflection sheet
BR112016027876B1 (pt) rótulo, aderendo, e, métodos para produção e uso de um rótulo
JP2000517353A (ja) 熱転写組成物、物品およびこれによって作製されるグラフィック物品
CA1270116A (en) Label
CN217807677U (zh) 一种车用标签收卷装置
JP6444102B2 (ja) 筒状ラベル
US20160297188A1 (en) Road sign covering system and method
EP1491946A1 (en) Screen
JP6599650B2 (ja) 巻付けラベル連続体、及び巻付けラベル
JP3520779B2 (ja) 表示ラベル体
US5683954A (en) Image receptor for tape printer
JP4307860B2 (ja) コアレス台紙なしラベル
JPH05113085A (ja) 遮光フイルム
JP4378092B2 (ja) スクリーン
JP2002249740A (ja) 粘着シート
JP200431459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
CN214217544U (zh) 一种便利贴纸
CN216614490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天窗贴膜
JP4137930B2 (ja) 積層粘着体の貼着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4034144A1 (ja) スクリーン
JP3646127B2 (ja) 広告媒体を備えた自動車
JP3124077U (ja) ラベルシート
CN220642969U (zh) 一种安全防爆防晒太阳膜
JP4959954B2 (ja) 画像記録用ガラス飛散防止シート
JPH10169339A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におけるスクリーンの着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