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4910U - 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04910U
CN217804910U CN202221422466.7U CN202221422466U CN217804910U CN 217804910 U CN217804910 U CN 217804910U CN 202221422466 U CN202221422466 U CN 202221422466U CN 217804910 U CN217804910 U CN 217804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s
longeron
right sides
wall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224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军
霍娟娟
霍艳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ailitia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ailiti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ailitia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ailiti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224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04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04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04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包括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纵梁,两个所述纵梁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上下两侧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两个纵梁相对侧的连接块,左侧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和右侧两个连接块之间均设置有横梁。该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通过向右拨动安装块并拧动手轮来解除对连接块的位置限制,此时便可对两个纵梁和两个横梁之间进行拆解,方便更换,在组装时,将横梁上的两个连接块分别插入至前后两侧安装孔的内部,随后分别反向拧动两个手轮来使定位块贯穿连接块并延伸至延伸槽的内部,即完成纵梁和横梁之间的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车架由纵梁和横梁组成,其形式主要有边梁式和中梁式两种,汽车车架主要是为了支撑承载汽车上的主要部件,边梁式车架的结构特点是便于安装驾驶室、车厢及一些特种装备和布置其他部件,对于汽车车架而言,需要具备较强的扭转刚度和承载力,以便于相关部件的布置及相互配合工作。
但是现有轻载车架上的横梁和纵梁大多都是通过焊接的方式来进行固定的,焊接处容易开裂且不便于组装,固定完成以后只能够通过切割的方式来进行拆解,导致在对某个梁体进行更换时极为不便,故而提出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具备便于组装和拆解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轻载车架上的横梁和纵梁大多都是通过焊接的方式来进行固定的,焊接处容易开裂且不便于组装,固定完成以后只能够通过切割的方式来进行拆解,导致在对某个梁体进行更换时极为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组装和拆解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包括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纵梁,两个所述纵梁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上下两侧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两个纵梁相对侧的连接块,左侧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和右侧两个连接块之间均设置有横梁,底部所述纵梁的顶部设置有位于两个横梁之间且数量为两个并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框体,两个所述框体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顶部且与顶部纵梁固定连接的延伸板,两个所述纵梁的内部均设置有位于左右两侧安装孔之间的安装腔,左右两侧所述安装孔的相背侧内壁上均连通有设置在纵梁上的延伸槽,两个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下两侧之间均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安装腔的内壁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左右两侧连接块并分别延伸至左右两侧延伸槽的内部,两个所述定位组件的外侧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两个纵梁相对侧的驱动组件,两个所述纵梁的相对侧均设置有分别位于两个驱动组件右侧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均设置有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驱动组件内部且另一端均延伸至两个纵梁相对侧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右侧与滑槽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块,两个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固定块,顶部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和底部两个固定块之间均活动安装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安装腔的内壁上下两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下两侧之间均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滑块,左右两侧所述滑块的相背侧分别与安装腔的内壁左右两侧贴合,左右两侧所述移动块相背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的相背侧分别与左右两侧滑块的相对侧固定连接,左右两侧所述滑块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分别贯穿左右两侧连接块并分别延伸至左右两侧延伸槽内部的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两个所述纵梁的相对侧均活动安装有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安装腔内部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分别与两个驱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两个所述转轴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手轮,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位于两个转轴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块,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均活动安装有一端延伸至两个纵梁相对侧的安装块,两个所述转轴的右侧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所述安装块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定位槽内部的定位杆,两个所述安装块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内壁右侧固定连接的定位弹簧。
优选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与固定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均设置有两段螺纹且两段螺纹长度相等方向相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通过向右拨动安装块来使定位杆从定位槽的内部移出,随后拧动手轮来带动转轴和驱动锥齿轮旋转,进而通过从动锥齿轮来带动螺纹杆旋转,以此来带动左右两侧移动块相对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板来带动左右两侧滑块和左右两侧定位块相对移动,直至定位块从连接块的内部移出,从而解除对连接块的位置限制,此时便可对两个纵梁和两个横梁之间进行拆解,方便更换,在组装时,将横梁上的两个连接块分别插入至前后两侧安装孔的内部,随后分别反向拧动两个手轮来分别带动两个螺纹杆反向旋转,以此来带动左右两侧移动块相背移动,进而带动左右两侧滑块和左右两侧定位块相背移动,来使定位块贯穿连接块并延伸至延伸槽的内部,从而完成纵梁与连接块之间的固定,进而实现纵梁和横梁之间的组装,最终实现了便于组装和拆解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图。
图中:1纵梁、2安装孔、3连接块、4横梁、5框体、6延伸板、7安装腔、8延伸槽、9定位组件、91固定块、92螺纹杆、93移动块、94滑块、95连接板、96定位块、10驱动组件、101转轴、102驱动锥齿轮、103从动锥齿轮、104手轮、11滑槽、12固定组件、121安装块、122定位槽、123定位杆、124定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包括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纵梁1,两个纵梁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2,上下两侧安装孔2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一端延伸至两个纵梁1相对侧的连接块3,左侧两个连接块3之间和右侧两个连接块3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横梁4,横梁4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两个纵梁1的相对侧贴合,底部纵梁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横梁4之间且数量为两个并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框体5,两个框体5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其顶部且与顶部纵梁1固定连接的延伸板6,通过设置框体5和延伸板6来对两个纵梁1之间的位置进行进一步限制,减少车架扭曲情况的发生。
两个纵梁1的内部均开设有位于左右两侧安装孔2之间的安装腔7,左右两侧安装孔2的相背侧内壁上均连通有开设在纵梁1上的延伸槽8,两个安装腔7的内壁上下两侧之间均活动安装有定位组件9,定位组件9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安装腔7的内壁前后两侧固定连接,定位组件9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左右两侧连接块3并分别延伸至左右两侧延伸槽8的内部,定位组件9包括固定块91,两个安装腔7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固定块91,顶部两个固定块91之间和底部两个固定块91之间均活动安装有螺纹杆92,左右两侧固定块91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承,螺纹杆92通过轴承与固定块91转动连接,两个螺纹杆92的外侧均设置有两段螺纹且两段螺纹长度相等方向相反,两个螺纹杆92的外侧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93,移动块93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安装腔7的内壁上下两侧活动连接,移动块93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杆92相适配的螺纹孔,两个安装腔7的内壁上下两侧之间均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滑块94,左右两侧滑块94的相背侧分别与安装腔7的内壁左右两侧贴合,左右两侧移动块93相背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95,左右两侧连接板95的相背侧分别与左右两侧滑块94的相对侧固定连接,左右两侧滑块94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分别贯穿左右两侧连接块3并分别延伸至左右两侧延伸槽8内部的定位块96,连接块3的内部开设有与定位块96相适配的通孔。
两个定位组件9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两个纵梁1相对侧的驱动组件10,驱动组件10包括转轴101,两个纵梁1的相对侧均活动安装有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安装腔7内部的转轴101,两个转轴101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102,两个螺纹杆9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分别与两个驱动锥齿轮102啮合的从动锥齿轮103,两个转轴101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手轮104。
两个纵梁1的相对侧均开设有分别位于两个驱动组件10右侧的滑槽11,两个滑槽11分别位于两个转轴101的右侧,两个滑槽11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均活动安装有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驱动组件10内部且另一端均延伸至两个纵梁1相对侧的固定组件12,固定组件12的右侧与滑槽11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固定组件12包括安装块121,两个滑槽11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均活动安装有一端延伸至两个纵梁1相对侧的安装块121,两个转轴101的右侧均开设有定位槽122,两个安装块121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定位槽122内部的定位杆123,两个安装块121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11内壁右侧固定连接的定位弹簧124,通过定位杆123来对转轴101进行固定,杜绝自转情况的发生,避免对车架的固定效果造成影响。
当需要将车架进行拆解时,可通过向右拨动安装块121来使定位杆123从定位槽122的内部移出,随后拧动手轮104来带动转轴101和驱动锥齿轮102旋转,进而通过从动锥齿轮103来带动螺纹杆92旋转,以此来带动左右两侧移动块93相对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板95来带动左右两侧滑块94和左右两侧定位块96相对移动,直至定位块96从连接块3的内部移出,从而解除对连接块3的位置限制,此时便可对两个纵梁1和两个横梁4之间进行拆解,当需要对车架进行组装时,将横梁4上的两个连接块3分别插入至前后两侧安装孔2的内部,随后分别反向拧动两个手轮104来分别带动两个螺纹杆92反向旋转,以此来带动左右两侧移动块93相背移动,进而带动左右两侧滑块94和左右两侧定位块96相背移动,来使定位块96贯穿连接块3并延伸至延伸槽8的内部,从而完成纵梁1与连接块3之间的固定,进而实现纵梁1和横梁4之间的组装。
综上所述,该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通过向右拨动安装块121来使定位杆123从定位槽122的内部移出,随后拧动手轮104来带动转轴101和驱动锥齿轮102旋转,进而通过从动锥齿轮103来带动螺纹杆92旋转,以此来带动左右两侧移动块93相对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板95来带动左右两侧滑块94和左右两侧定位块96相对移动,直至定位块96从连接块3的内部移出,从而解除对连接块3的位置限制,此时便可对两个纵梁1和两个横梁4之间进行拆解,方便更换,在组装时,将横梁4上的两个连接块3分别插入至前后两侧安装孔2的内部,随后分别反向拧动两个手轮104来分别带动两个螺纹杆92反向旋转,以此来带动左右两侧移动块93相背移动,进而带动左右两侧滑块94和左右两侧定位块96相背移动,来使定位块96贯穿连接块3并延伸至延伸槽8的内部,从而完成纵梁1与连接块3之间的固定,进而实现纵梁1和横梁4之间的组装,最终实现了便于组装和拆解的目的,解决了现有轻载车架上的横梁和纵梁大多都是通过焊接的方式来进行固定的,焊接处容易开裂且不便于组装,固定完成以后只能够通过切割的方式来进行拆解,导致在对某个梁体进行更换时极为不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包括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纵梁(1),两个所述纵梁(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2),上下两侧所述安装孔(2)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两个纵梁(1)相对侧的连接块(3),左侧两个所述连接块(3)之间和右侧两个连接块(3)之间均设置有横梁(4),底部所述纵梁(1)的顶部设置有位于两个横梁(4)之间且数量为两个并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框体(5),两个所述框体(5)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顶部且与顶部纵梁(1)固定连接的延伸板(6),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纵梁(1)的内部均设置有位于左右两侧安装孔(2)之间的安装腔(7),左右两侧所述安装孔(2)的相背侧内壁上均连通有设置在纵梁(1)上的延伸槽(8),两个所述安装腔(7)的内壁上下两侧之间均设置有定位组件(9),所述定位组件(9)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安装腔(7)的内壁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9)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左右两侧连接块(3)并分别延伸至左右两侧延伸槽(8)的内部,两个所述定位组件(9)的外侧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两个纵梁(1)相对侧的驱动组件(10),两个所述纵梁(1)的相对侧均设置有分别位于两个驱动组件(10)右侧的滑槽(11),两个所述滑槽(11)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均设置有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驱动组件(10)内部且另一端均延伸至两个纵梁(1)相对侧的固定组件(12),所述固定组件(12)的右侧与滑槽(11)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9)包括固定块(91),两个所述安装腔(7)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固定块(91),顶部两个所述固定块(91)之间和底部两个固定块(91)之间均活动安装有螺纹杆(92),两个所述螺纹杆(92)的外侧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93),所述移动块(93)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安装腔(7)的内壁上下两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安装腔(7)的内壁上下两侧之间均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滑块(94),左右两侧所述滑块(94)的相背侧分别与安装腔(7)的内壁左右两侧贴合,左右两侧所述移动块(93)相背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95),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95)的相背侧分别与左右两侧滑块(94)的相对侧固定连接,左右两侧所述滑块(94)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分别贯穿左右两侧连接块(3)并分别延伸至左右两侧延伸槽(8)内部的定位块(9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包括转轴(101),两个所述纵梁(1)的相对侧均活动安装有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安装腔(7)内部的转轴(101),两个所述转轴(101)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102),两个所述螺纹杆(9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分别与两个驱动锥齿轮(102)啮合的从动锥齿轮(103),两个所述转轴(101)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手轮(104),两个所述滑槽(11)分别位于两个转轴(101)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2)包括安装块(121),两个所述滑槽(11)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均活动安装有一端延伸至两个纵梁(1)相对侧的安装块(121),两个所述转轴(101)的右侧均开设有定位槽(122),两个所述安装块(121)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定位槽(122)内部的定位杆(123),两个所述安装块(121)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11)内壁右侧固定连接的定位弹簧(12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91)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螺纹杆(92)通过轴承与固定块(9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杆(92)的外侧均设置有两段螺纹且两段螺纹长度相等方向相反。
CN202221422466.7U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 Active CN217804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2466.7U CN217804910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2466.7U CN217804910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04910U true CN217804910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90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22466.7U Active CN217804910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04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3722490C2 (zh)
DE102011009987B4 (de) Integrierte Energiespeicher- und Hinterradaufhängungsanordnung und Fahrzeug
DE602004004707T2 (de) Fahrgestell-Modul und Antriebsaggregate für Kraftfahrzeuge
DE69817407T2 (de)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elektrisch angetriebenes Niederflurfahrzeug
DE102007006722A1 (de) Träger für eine Karosserie eines Kraftwagens
DE102011081836A1 (de) Elektrisch angetriebene Achse eines zweispurigen Fahrzeugs
WO2014195106A1 (de) Fahrzeug
CN217804910U (zh) 一种新型框架式轻载车架总成结构
DE102012107029A1 (de) Querträger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DE202007001455U1 (de) Fahrzeugrahmen mit Oberschale
DE3511495A1 (de) Radfuehrungslenker sowie ein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EP0538679A1 (de) Selbsttragende formsteife Fahrgastzelle eines Personenkraftwagens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EP1048551A2 (de) Kraftfahrzeug mit Mittenbereich und Endbereichen
DE102022120546A1 (de) Oberer Körper für ein Fahrzeug
CN212047580U (zh) 可变轴距汽车架
AT16048U1 (de) Fahrradrahmen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hrradrahmens
CN22078357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造用板材的加工固定装置
DE690382C (de) Antriebsvorrichtung fuer das eine von mehreren Treibraederpaaren von Kraftfahrzeugen mit Hyperboloidkegelraedern und Stirnradvorgelege
CN216269498U (zh) 基于电机传动的转向机构
WO2001064501A1 (de) Fahrscheme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EP1631471B1 (de) Getriebestütze zur lagerung eines getriebes und getriebe mit derartiger getriebestütze
CN216030523U (zh) 一种重型卡车后桥装配调节装置
DE10140921A1 (de) Fahrgestell für ein Nutzfahrzeug, Bausatz und Verfahren zur Spurverbreiterung und Radstandsverlängerung des Fahrgestells
CN218196851U (zh) 一种气泡膜挤出机模头的保温机构
DE3202527A1 (de) Fahrrad-muff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