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4898U - 线控转向机 - Google Patents

线控转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04898U
CN217804898U CN202222072785.6U CN202222072785U CN217804898U CN 217804898 U CN217804898 U CN 217804898U CN 202222072785 U CN202222072785 U CN 202222072785U CN 217804898 U CN217804898 U CN 217804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olded plate
pipe
steer
helping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27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庭安
赵珑
冉闯
谭琳龙
周春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huanghou New Energ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Daojian Youxing Chongqing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huanghou New Energ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Daojian Youxing Chongqing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huanghou New Energ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Daojian Youxing Chongqing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huanghou New Energ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727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04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04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04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线控转向机,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和转向杆,机架的两端活动安装有折板,机架的中部设置有助力泵,助力泵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助力管,助力泵通过助力管固定连接有油罐,油罐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油管,折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折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竖杆,油罐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油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输油管内的润滑油对连接槽内部的竖杆的上部进行润滑,第二输油管连接至第二连接槽的内侧,同时第二输油管内部的润滑油对第二连接槽内部的侧杆的一端进行润滑,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减小侧杆与转向杆以及竖杆和折板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线控转向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线控转向机。
背景技术
转向机就是在司机打方向盘的同时,帮助司机用力,以减轻司机转向时的用力度,达到开车时司机轻松、方便的目的的机器。主要分为齿轮齿条式转向和蜗轮蜗杆式转向。市面上大致有三种助力转向装置:电动机电力助力转向、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电力液压助力转向,转向机采用动力转向系统的汽车转向所需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只有小部分是驾驶员提供的体能,而大部分是发动机驱动的油泵所提供的液压能。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阶段的机械线控转向机在使用时,其和轮毂或机架内侧的连接处都是机械连接,且很少有针对其设置的润滑机构,这就导致长时间使用时,会有较大的磨损,需要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会间接的降低整体的使用寿命。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线控转向机,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线控转向机,以解决现在的很少有针对其设置的润滑机构,这就导致长时间使用时,会有较大的磨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线控转向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线控转向机,包括机架和转向杆,所述机架的两端活动安装有折板,所述机架的中部设置有助力泵,所述助力泵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助力管,所述助力泵通过助力管固定连接有油罐,所述油罐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油管,所述折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折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竖杆,所述油罐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油管。
进一步的,所述油罐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油罐分别固定连接至折板上,两个所述油罐的上部均设置有进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一端和第一连接槽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一输油管贯穿于安装槽的内部且连接至第一连接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杆的两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侧杆,所述侧杆的一端为球形,且和第二连接槽的内部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竖杆的上下两端为球形,且和第一连接槽的内侧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油管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贯穿于转向杆的两端内侧,且固定连接至第二连接槽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折板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活动连接至机架的上下两端,其中两个所述折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块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有缓冲液压杆。
进一步的,所述竖杆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轮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输油管内的润滑油对连接槽内部的竖杆的上部进行润滑,第二输油管连接至第二连接槽的内侧,同时第二输油管内部的润滑油对第二连接槽内部的侧杆的一端进行润滑,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减小侧杆与转向杆以及竖杆和折板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相对于一般的通过十字节和转轴连接的方式,球形的连接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转向性能,同时降低多个连接件之间的摩擦,间接的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在进入颠簸路段时,轮毂会多次抬起和下降,此时可以带动竖杆上下移动,竖杆带动折板活动,因下部的折板一端和机架活动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折板活动,下部的折板活动时,可以通过连接块和连接轴推动缓冲液压杆工作,通过缓冲液压杆,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控转向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控转向机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控转向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线控转向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机架;2、转向杆;3、助力泵;4、助力管;5、油罐;6、进油口;7、安装槽;8、第一输油管;9、第一连接槽;10、竖杆;11、侧杆;12、第二连接槽;13、第二输油管;14、折板;15、缓冲液压杆;16、轮毂;17、连接块;18、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线控转向机,包括机架1和转向杆2,机架1用来支撑整体装置,机架1的两端活动安装有折板14,机架1的中部设置有助力泵3,助力泵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助力管4,助力泵3启动时,通过助力管4对油罐5进行加压,使油罐5内部的润滑油进入到第一输油管8和第二输油管13的内部,助力泵3通过助力管4固定连接有油罐5,油罐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油管8,折板14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折板14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9,第一连接槽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竖杆10,油罐5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油管13,通过第一输油管8内的润滑油对第一连接槽9内部的竖杆10的上部进行润滑,第二输油管13连接至第二连接槽12的内侧,同时第二输油管13内部的润滑油对第二连接槽12内部的侧杆11的一端进行润滑,从而降低零部件之间的摩擦,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其中,油罐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油罐5分别固定连接至折板14上,折板14为倾斜安装,可以有效避免在助力泵3未启动时油罐5内部的润滑油进入到第一输油管8内部,两个油罐5的上部均设置有进油口6,便于对油罐5内部添加润滑油,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实用性。
其中,安装槽7的一端和第一连接槽9的内部连接,第一输油管8贯穿于安装槽7的内部且连接至第一连接槽9的内部,通过第一输油管8内的润滑油对第一连接槽9内部的竖杆10的上部进行润滑。
其中,转向杆2的两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2,第二连接槽12的内部设置有侧杆11,侧杆11的一端为球形,且和第二连接槽12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便于安装侧杆11,同时不会使侧杆11从第二连接槽12内部脱离,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的连接稳定性。
其中,竖杆10的上下两端为球形,且和第一连接槽9的内侧大小相匹配,通过球形的连接方式相对于一般的通过十字节和转轴连接的方式,该种连接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转向性能,同时降低多个连接件之间的摩擦,间接的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其中,第二输油管1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贯穿于转向杆2的两端内侧,且固定连接至第二连接槽12的内侧,第二输油管13内部的润滑油对第二连接槽12内部的侧杆11的一端进行润滑,可以降低侧杆11和转向杆2之间产生的摩擦。
其中,折板14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活动连接至机架1的上下两端,其中两个折板1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轴18,连接块17通过连接轴18活动连接有缓冲液压杆15,下部的折板14活动时,可以通过连接块17和连接轴18推动缓冲液压杆15工作,通过缓冲液压杆15,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其中,竖杆10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轮毂16,轮毂16为现有技术,用来安装轮胎。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转向时,通过转向盘带动转向杆2左右移动,转向杆2的两端和侧杆11活动连接,此时转向杆2会拉动侧杆11向一侧活动,侧杆11和竖杆10的中部连接,从而可以拉动竖杆10进行转动,竖杆10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轮毂16,从而可以拉动轮毂16进行转向,因侧杆11的一端为球形,位于第二连接槽12的内部,同时竖杆10的上下两端为球形和第一连接槽9连接,相对于一般的通过十字节和转轴连接的方式,该种连接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转向性能,同时降低多个连接件之间的摩擦,间接的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在进入颠簸路段时,轮毂16会多次抬起和下降,此时可以带动竖杆10上下移动,竖杆10带动折板14活动,因下部的折板14一端和机架1活动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折板14活动,下部的折板14活动时,可以通过连接块17和连接轴18推动缓冲液压杆15工作,通过缓冲液压杆15,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当竖杆10和侧杆11使用较长时间时,通过汽车发动机带动助力泵3进行工作,该种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助力泵3启动时,通过助力管4对油罐5进行加压,使油罐5内部的润滑油进入到第一输油管8和第二输油管13的内部,第一输油管8贯穿于安装槽7的内部且连接至第一连接槽9的内部,通过第一输油管8内的润滑油对第一连接槽9内部的竖杆10的上部进行润滑,第二输油管13连接至第二连接槽12的内侧,同时第二输油管13内部的润滑油对第二连接槽12内部的侧杆11的一端进行润滑,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减小侧杆11与转向杆2以及竖杆10和折板14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转向杆(2),所述机架(1)的两端活动安装有折板(14),所述机架(1)的中部设置有助力泵(3),所述助力泵(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助力管(4),所述助力泵(3)通过助力管(4)固定连接有油罐(5),所述油罐(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油管(8),所述折板(14)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折板(14)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9),所述第一连接槽(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竖杆(10),所述油罐(5)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油管(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油罐(5)分别固定连接至折板(14)上,两个所述油罐(5)的上部均设置有进油口(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7)的一端和第一连接槽(9)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一输油管(8)贯穿于安装槽(7)的内部且连接至第一连接槽(9)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2)的两端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2),所述第二连接槽(12)的内部设置有侧杆(11),所述侧杆(11)的一端为球形,且和第二连接槽(12)的内部大小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0)的上下两端为球形,且和第一连接槽(9)的内侧大小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油管(1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贯穿于转向杆(2)的两端内侧,且固定连接至第二连接槽(12)的内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14)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活动连接至机架(1)的上下两端,其中两个所述折板(1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7),所述连接块(1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轴(18),所述连接块(17)通过连接轴(18)活动连接有缓冲液压杆(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0)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轮毂(16)。
CN202222072785.6U 2022-08-08 2022-08-08 线控转向机 Active CN217804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2785.6U CN217804898U (zh) 2022-08-08 2022-08-08 线控转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2785.6U CN217804898U (zh) 2022-08-08 2022-08-08 线控转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04898U true CN217804898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1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2785.6U Active CN217804898U (zh) 2022-08-08 2022-08-08 线控转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04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0655A (zh) 汽车靠边停泊及原地调头移位装置
CN217804898U (zh) 线控转向机
US20150014074A1 (en) Integrated Hybrid Drive Module
CN204899326U (zh) 电动同步链条俯仰式低高度停车设备
CN108313925A (zh) 一种自动化汽车维修升降器
CN101806044A (zh) 除雪破冰综合作业车
CN201990444U (zh) 前后驱动叉车
CN216560082U (zh) 弯扁性能试验装置
CN202518340U (zh) 一种方向盘拖拉机的液压动力转向装置
CN205382523U (zh) 一种液压式路缘开沟机
CN209956053U (zh) 一种可伸缩式方向盘
CN2277326Y (zh) 液压手动式自动复位、安全卸压轨链总成拆装机
CN210122134U (zh) 一种前移式电助力转向机构
CN219994334U (zh)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用助力齿轮轴
CN2683470Y (zh) 液压千斤顶
CN2846238Y (zh) 汽车自助装置
CN201371857Y (zh) 一种折腰转向式拖拉机及其液压转向装置
CN101100271B (zh) 汽车维修升降架
CN201002549Y (zh) 拖挂式公路防撞护栏抢修车
CN220463671U (zh) 一种用于悬浮式立柱的拆缸机
CN210006847U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模组的铝片压入装置
CN213228438U (zh) 一种车辆维修的拖拉装置
CN216940397U (zh) 一种用于单体液压柱的拆装装置
CN212667484U (zh) 一种采用液压驱动转向的自行走机构
CN217022644U (zh) 一种方便卸荷的动力转向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