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4170U - 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04170U
CN217804170U CN202220878691.5U CN202220878691U CN217804170U CN 217804170 U CN217804170 U CN 217804170U CN 202220878691 U CN202220878691 U CN 202220878691U CN 217804170 U CN217804170 U CN 217804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axle
fixed
spring
po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786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抗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you Trave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ingpe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ingpe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ingpe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786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04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04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04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包括后桥杆,所述后桥杆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后桥杆上安装有位于驱动装置外侧的防护壳,所述后桥杆的表面固定有两个连接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圆柱、第二弹簧、移动板、第三弹簧、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当电动车震动时,安装板会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会被拉伸或压缩,第三弹簧会被两个移动板拉伸或压缩,双重减震机构可以起到较好的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横板、T形杆、防撞板、第四弹簧和防撞垫,当电动车后方发生撞击时,后方车辆撞击到防撞垫上,由于第四弹簧和防撞垫的缓冲,可以减小撞击对后桥的影响,起到保护后桥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和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车后桥是指电动车动力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电动车后桥需要承受较大的重量。
但是目前大多数的电动车后桥的减震效果较差,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体验较差,且目前的电动车后桥不具有缓冲撞击的结构,当后桥部分受到撞击,会对后桥造成较大的损伤,维修较为麻烦,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解决了目前大多数的电动车后桥的减震效果较差,不具有缓冲结构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包括后桥杆,所述后桥杆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后桥杆上安装有位于驱动装置外侧的防护壳,所述后桥杆的表面固定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均安装有两个与安装板底部固定安装的第一减震机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与安装板底部固定安装的第二减震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安装有用于缓冲撞击的缓冲机构,通过设置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可以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可以在后桥受到撞击时起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在两个连接板顶部的四个圆筒,所述圆筒的底部内壁均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有滑动插设在圆筒内且与安装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圆柱,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圆筒的顶部之间固定有套设在圆柱外侧的第二弹簧,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可以有效的进行减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在连接板顶部的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有两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滑动安装有两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之间固定有两个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杆外侧的第三弹簧,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壁均通过销轴中的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均与连接板的顶部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壁均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均与安装板的底部通过销轴转动安装,通过设置第三弹簧,可以将上下的震动转换为左右的震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两个与导向杆相适配的第一圆孔,可以使移动板在导向杆上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两个连接板之间的横板,所述横板上滑动安装有T形杆,所述T形杆的一端固定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的一侧壁与横板的一侧壁之间固定有套设在T形杆外侧的第四弹簧,所述防撞板的一侧壁固定有防撞垫,通过设置第四弹簧,可以缓冲受到的撞击。
进一步地,所述横板上开设有与T形杆相适配的第二圆孔,可以使导向杆在第二圆孔内滑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圆柱、第二弹簧、移动板、第三弹簧、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当电动车震动时,安装板会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会被拉伸或压缩,第三弹簧会被两个移动板拉伸或压缩,双重减震机构可以起到较好的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横板、T形杆、防撞板、第四弹簧和防撞垫,当电动车后方发生撞击时,后方车辆撞击到防撞垫上,由于第四弹簧和防撞垫的缓冲,可以减小撞击对后桥的影响,起到保护后桥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筒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横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桥杆;2、驱动装置;3、连接块;4、连接板;5、安装板;6、第一减震机构;601、圆筒;602、第一弹簧;603、圆柱;604、第二弹簧;7、第二减震机构;701、固定板;702、导向杆;703、移动板;704、第三弹簧;705、第一连接杆;706、第二连接杆;8、缓冲机构;801、横板;802、T形杆;803、防撞板;804、第四弹簧;805、防撞垫;9、防护壳;10、第一圆孔;11、第二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包括后桥杆1,后桥杆1上安装有驱动装置2,后桥杆1上安装有位于驱动装置2外侧的防护壳9,后桥杆1的表面固定有两个连接块3,连接块3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5,连接板4的顶部均安装有两个与安装板5底部固定安装的第一减震机构6,连接板4的顶部安装有与安装板5底部固定安装的第二减震机构7,两个连接板4之间安装有用于缓冲撞击的缓冲机构8,安装时,电动车的主体部分安装在安装板5的顶部,在电动车遇到震动时,通过第一减震机构6和第二减震机构7的双重减震可以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使得使用者较为舒适,当电动车后方遇到撞击时,会撞击到缓冲机构8上,使后桥杆1受到的影响较小,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震机构6包括固定在两个连接板4顶部的四个圆筒601,圆筒601的底部内壁均固定有第一弹簧602,第一弹簧602的顶端固定有滑动插设在圆筒601内且与安装板5底部固定连接的圆柱603,安装板5的底部与圆筒601的顶部之间固定有套设在圆柱603外侧的第二弹簧604,遇到震动时,安装板5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第二弹簧604被压缩或拉伸,减小震动,圆柱603在圆筒601内滑动,使第一弹簧602被压缩或拉伸,减小震动,且圆筒601和圆柱603大于安装板5起到限位作用,使安装板5只能在竖直方向运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减震机构7包括固定在连接板4顶部的两个固定板701,两个固定板701之间固定有两个导向杆702,导向杆702的表面滑动安装有两个移动板703,两个移动板703之间固定有两个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杆702外侧的第三弹簧704,移动板703的一侧壁均通过销轴中的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接杆705,第一连接杆705的底端均与连接板4的顶部通过销轴转动安装,移动板703的一侧壁均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接杆706,第二连接杆706的顶端均与安装板5的底部通过销轴转动安装,遇到震动时,安装板5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安装板5带动第二连接杆706运动,第二连接杆706带动两个移动板703向相反方向运动,移动板703压缩或拉伸第三弹簧704,减小震动。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板703上开设有两个与导向杆702相适配的第一圆孔10,通过设置第一圆孔10,可以在移动板703运动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机构8包括固定在两个连接板4之间的横板801,横板801上滑动安装有T形杆802,T形杆802的一端固定有防撞板803,防撞板803的一侧壁与横板801的一侧壁之间固定有套设在T形杆802外侧的第四弹簧804,防撞板803的一侧壁固定有防撞垫805,受到撞击时,防撞板803压缩第四弹簧804,起到缓冲撞击的作用,保护后桥。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板801上开设有与T形杆802相适配的第二圆孔11,通过设置第二圆孔11,可以在防撞板803运动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包括后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杆(1)上安装有驱动装置(2),所述后桥杆(1)上安装有位于驱动装置(2)外侧的防护壳(9),所述后桥杆(1)的表面固定有两个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5),所述连接板(4)的顶部均安装有两个与安装板(5)底部固定安装的第一减震机构(6),所述连接板(4)的顶部安装有与安装板(5)底部固定安装的第二减震机构(7),两个所述连接板(4)之间安装有用于缓冲撞击的缓冲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机构(6)包括固定在两个连接板(4)顶部的四个圆筒(601),所述圆筒(601)的底部内壁均固定有第一弹簧(602),所述第一弹簧(602)的顶端固定有滑动插设在圆筒(601)内且与安装板(5)底部固定连接的圆柱(603),所述安装板(5)的底部与圆筒(601)的顶部之间固定有套设在圆柱(603)外侧的第二弹簧(6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机构(7)包括固定在连接板(4)顶部的两个固定板(701),两个所述固定板(701)之间固定有两个导向杆(702),所述导向杆(702)的表面滑动安装有两个移动板(703),两个所述移动板(703)之间固定有两个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杆(702)外侧的第三弹簧(704),所述移动板(703)的一侧壁均通过销轴中的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接杆(705),所述第一连接杆(705)的底端均与连接板(4)的顶部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所述移动板(703)的一侧壁均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接杆(706),所述第二连接杆(706)的顶端均与安装板(5)的底部通过销轴转动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703)上开设有两个与导向杆(702)相适配的第一圆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8)包括固定在两个连接板(4)之间的横板(801),所述横板(801)上滑动安装有T形杆(802),所述T形杆(802)的一端固定有防撞板(803),所述防撞板(803)的一侧壁与横板(801)的一侧壁之间固定有套设在T形杆(802)外侧的第四弹簧(804),所述防撞板(803)的一侧壁固定有防撞垫(8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801)上开设有与T形杆(802)相适配的第二圆孔(11)。
CN202220878691.5U 2022-04-16 2022-04-16 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 Active CN217804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8691.5U CN217804170U (zh) 2022-04-16 2022-04-16 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8691.5U CN217804170U (zh) 2022-04-16 2022-04-16 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04170U true CN217804170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2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78691.5U Active CN217804170U (zh) 2022-04-16 2022-04-16 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04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04170U (zh) 一种高承重电动车后桥
CN21521456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减震装置
CN110925527A (zh) 一种电机底座减震设备
CN210457068U (zh) 一种可提高电梯安全舒适性的曳引装置
CN209233884U (zh) 一种直板按键手机主板防护结构
CN115332702B (zh) 一种高安全性电池电芯结构
CN110863527A (zh) 一种建筑机械用防撞警示装置
CN211036814U (zh) 一种带有防撞护栏的电力设备
CN210715692U (zh) 一种起重机司机室用减振装置
CN11515806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435588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身防护机构
CN210770013U (zh) 发电机组减震底座
CN208855345U (zh) 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
CN20815362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CN208716757U (zh) 叉车的门架减振装置
CN207618848U (zh) 具有自减震功能的高强度双层轿底结构
CN213878930U (zh) 一种工地带有防护结构的配电箱
CN219365586U (zh) 一种地下车库用防撞挡板装置
CN216709425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上横梁结构
CN217575488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CN216112943U (zh) 一种煤矿机电安装减震装置
CN215732998U (zh)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电源箱
CN216916794U (zh) 一种防撞击的发动机运输固定支架
CN218771591U (zh)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减震固定结构
CN215287596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一体式机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2

Address after: 1506, 15th Floor, Building 20, No. 6 Wenhuayuan West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aoyou Trave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000 west of West Ring Road, industrial park, Sunlou sub district office, Feng Coun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Dingpeng Electric Vehicl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