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9947U -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99947U CN217799947U CN202222116229.4U CN202222116229U CN217799947U CN 217799947 U CN217799947 U CN 217799947U CN 202222116229 U CN202222116229 U CN 202222116229U CN 217799947 U CN217799947 U CN 2177999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clamping unit
- clamping
- base
- brique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夹紧单元、第二夹紧单元、第三夹紧单元、第四夹紧单元、第五夹紧单元、第六夹紧单元和第七夹紧单元,第一夹紧单元和第四夹紧单元均包括第一底座、转动组件和第一夹持部;第二夹紧单元、第三夹紧单元、第五夹紧单元、第六夹紧单元和第七夹紧单元均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夹持部;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使各第二底座同步转动的驱动部。上述工装夹具通过各夹紧单元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夹持对应边框,以便于进行焊接操作,并在需要翻转边框总成时,以通过机械化的设置实现翻转功能,无需人为进行翻转,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其采用动力电池包存储作为驱动汽车行驶的动力来源。为保证一定的总电量和输出电压要求,电动汽车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电磁模组,并通过铜排将各电磁模组连接起来形成电池包。
请参阅图1和图2,电池包下箱体作为电池包核心部件之一,其机械强度的可靠性又直接影响到电池包的安全可靠性。电池包下箱体由边框总成1、水冷板和底护板等构成,而边框总成1由前边框11、左斜边框12、右斜边框16、左边框13、右边框15、后边框14和横梁17拼焊而成,而在焊接时,需要对各边框进行夹紧固定。
各边框在进行焊接时,需要将相邻边框之间相连接处进行焊接,因此,各边框的正反面均需要进行焊接处理,当将各边框的正面焊接完成后,还需要对反面进行焊接,因此,需要翻转边框总成1。而现有的工装夹具在使用时,如需要翻转边框总成1,需要在工装夹具放开边框总成1后,人工翻转边框总成1,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翻转边框总成的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前边框的第一夹紧单元、用于夹持左斜边框的第二夹紧单元、用于夹持左边框的第三夹紧单元、用于夹持后边框的第四夹紧单元、用于夹持右边框的第五夹紧单元、用于夹持右斜边框的第六夹紧单元和用于夹持横梁的第七夹紧单元,以便于对各边框连接处进行焊接;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和第四夹紧单元镜像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一夹紧单元和第四夹紧单元均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一底座、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的转动组件和设置在转动组件上用于夹持对应的前边框和后边框的第一夹持部,转动组件带动第一夹持部转动,从而在第一夹持部夹持住前边框和后边框后能够带动前边框和后边框转动并在边框总成焊接好一面后带动整个边框总成转动;所述第二夹紧单元、第三夹紧单元、第五夹紧单元、第六夹紧单元和第七夹紧单元分别对应各边框的位置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二夹紧单元、第三夹紧单元、第五夹紧单元、第六夹紧单元和第七夹紧单元均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二底座和设置在第二底座上的第二夹持部;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底座同步转动的驱动部,当需要翻转边框总成时,驱动部驱动各第二底座转离对应边框后,转动组件运行带动第一夹持部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持部夹持的正面被焊接后的边框总成转动至反面后以对边框总成反面进行焊接,从而避免人工进行翻转的麻烦,减轻劳务人员的负担。
所述第一底座面向对应边框的一侧上开设有第一凹槽,转动组件包括竖向设置在第一凹槽内能够自由转动的齿盘、设置在第一凹槽内与齿盘啮合配合的齿轮和设置在第一底座上并能够带动齿轮转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夹持部设置在齿盘上,第一驱动件运行能够带动齿轮转动以带动齿盘进行转动,以在第一夹持部夹持对应的前边框和后边框时带动焊接好正面或反面的边框总成在正反两面之间翻转,从而实现边框总成的自动翻转。
所述第一凹槽包括一上一下相交设置的上开槽和下开槽,齿盘设置在上开槽内,齿轮设置在下开槽内,从而便于齿盘带动边框翻转时有翻转的空间;上开槽面向边框的一侧形成有槽口,从而使得第一夹持部能够朝向边框一侧,下开槽背向边框的一侧形成有槽口,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底座背向边框的一侧上,且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过下开槽的槽口并延伸至下开槽内,齿轮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轴接,从而避免第一驱动件影响边框的翻转空间。
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用于水平支撑对应边框的第一支撑块、一端铰接于齿盘且另一端与第一支撑块配合的朝向边框一侧夹持对应边框的第一压块以及两端分别铰接于齿盘和第一压块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朝向第一压块伸缩以带动第一压块朝向第一支撑块纵向摆动,当第一气缸运行带动第一压块朝向第一支撑块摆动时,即可夹持对应边框,当第一气缸运行带动第一压块背向第一支撑块摆动时,即可松开对应的边框,完成对边框的夹持固定。
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用于与对应的前边框或后边框上的开孔对应的定位柱,不仅能够对对应的边框进行快速定位,且在转动组件带动边框总成翻转时,定位柱能够防止边框总成在翻转过程中可能因第一夹持部的松动而脱落,从而避免边框总成在摔落过程中发生磕碰而影响边框总成的品质。
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连接在第二底座上用于水平支撑对应边框的第二支撑块、中部横向铰接于第二底座的第二压块以及竖向设置在第二底座上并铰接于第二压块背离边框一端的第二气缸,第二压块朝向边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块配合以夹持对应边框,第二气缸朝向第二压块伸缩从而拉动第二压块背向边框的一端纵向摆动,以使第二压块朝向边框的一端相对于第二支撑块纵向摆动,当第二气缸运行带动第二压块朝向第二支撑块纵向摆动时,即可夹持对应边框,当第二气缸运行带动第二压块背向第二支撑块纵向摆动时,即可松开对应的边框。
驱动部设置在工作台的底面上并传动连接于第二底座,以带动各第二底座同步朝向对应的边框相向或背向转动,以使各第二夹持部远离对应的边框,使得第一驱动件运行后能够带动第一夹持部夹持边框总成进行转动,无需工作人员动手翻转,解放工作人员的双手。
所述驱动部包括传动轴、传动轮、传动带和第二驱动件,传动轴和传动轮均与第二底座一一对应并相适配设置,传动轴的一端向上穿出工作台并能够自由转动,传动轴穿出工作台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底座,以使传动轴转动时,第二底座能够以传动轴为轴进行横向转动;传动轮套装在对应传动轴上,传动带传动绕设在传动轮上以带动各传动轮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各第二底座同步转动,第二驱动件设置在工作台的底面并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轴传动连接,第二驱动件运行带动传动带运行以带动各传动轮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于传动轴的第二底座同步转动以使第二支撑块和第二压块朝向对应边框横向移动,从而在需要翻转边框总成时,各第二底座转动以使第二支撑块和第二压块朝向远离对应边框一侧移动以转离对应边框,从而使得齿盘带动第一夹持部转动时,各第二夹持部不会挡住边框总成的转动,从而实现边框总成的翻转。
所述传动轴连接于第二底座底面上并位于背离对应边框的一侧,所述第二底座底面上面向对应边框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以对应滑块与传动轴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对应传动轴为圆心布置,滑块滑动设置在弧形滑槽处,以给第二底座提供一个支撑,提升第二底座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底面面向对应边框的一侧上用于与对应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配合夹持边框的挤压块,从而使得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仅转动较小的角度即可与对应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配合夹持对应的边框。
各所述挤压块的顶部通过连接座铰接于对应的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挤压块沿对应的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的长度方向摆动且底面始终保持水平,以使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无论转动至何角度,挤压块的底面始终平行于对应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从而更好的与对应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夹持对应的边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各夹持单元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夹持对应边框,以便于进行拼焊操作,并在需要将正面焊接好后的边框总成进行翻转时,驱动部驱动各第二底座以及第二底座上的第二夹持部转离对应边框,转动组件带动第一夹持部夹持的边框总成进行翻转,以通过机械化的设置实现翻转功能,无需人为进行翻转,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设计的边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设计的边框总成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夹具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工装夹具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第一夹紧单元的后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第一夹紧单元的后视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夹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A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图4所示传动轮、传动带配合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边框总成-1、前边框-11、左斜边框-12、左边框-13、后边框-14、右边框-15、右斜边框-16、横梁-17、工作台-2、弧形滑槽-21、第一夹紧单元-31、第二夹紧单元-32、第三夹紧单元-33、第四夹紧单元-34、第五夹紧单元-35、第六夹紧单元-36、第七夹紧单元-37、第一底座-38、第一凹槽-381、上开槽-3811、下开槽-3812、转动组件-39、齿盘-391、齿轮-392、第一驱动件-393、第一夹持部-40、第一支撑块-401、第一压块-402、第一气缸-403、定位柱-404、第二底座-41、第二夹持部-42、第二支撑块-421、第二压块-422、第二气缸-423、挤压块-424、驱动部-5、传动轴-51、传动轮-52、传动带-53、滑块-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3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包括工作台2、第一夹紧单元31、第四夹紧单元34、第二夹紧单元32、第三夹紧单元33、第五夹紧单元35、第六夹紧单元36、第七夹紧单元37和驱动部5;第一夹紧单元31、第四夹紧单元34、第二夹紧单元32、第三夹紧单元33、第五夹紧单元35、第六夹紧单元36和第七夹紧单元37依次对应边框总成1的对应边框的位置设置在工作台2上,即第一夹紧单元31对应前边框11设置,第二夹紧单元32对应左斜边框12设置,第三夹紧单元33对应左边框13设置,第四夹紧单元34对应后边框14设置,第五夹紧单元35对应右边框15设置,第六夹紧单元36对应右斜边框16设置,第七夹紧单元37对应横梁17设置。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夹紧单元31和第四夹紧单元34均包括第一底座38、转动组件39和第一夹持部40;各第一底座38设置在工作台2上,各第一底座38平行于前边框11和后边框14并竖向设置,各第一底座38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81,第一凹槽381由两个一上一下设置的圆柱形的上开槽3811和下开槽3812相交形成,上开槽3811面向对应边框的一侧上形成后槽口,即第一夹紧单元31的上开槽3811的后侧形成有槽口,第四夹紧单元34的上开槽3811的前侧形成有槽口;下开槽3812背离对应边框的一侧上形成有连通槽内外的槽口,即第一夹紧单元31的下开槽3812背离前边框11的一侧(即前侧)上形成有槽口,第四夹紧单元34的下开槽3812背离后边框14的一侧(即后侧)上形成有槽口;第一个转动组件39包括齿盘391、齿轮392和第一驱动件393;第一夹紧单元31的上开槽3811的前侧内壁上嵌设有轴承,第四夹紧单元34的上开槽3811的后侧内壁上嵌设有轴承,各轴承上均横向连接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转杆,齿盘391固定套装在对应转杆上以使对应齿盘391能够自由转动,齿盘391平行于第一底座38布置,即竖向布置;各齿轮392分别设置在对应下开槽3812内并平行于第一底座38布置,即竖向布置,第一驱动件393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安装在第一底座38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横向并活动穿入下开槽3812的槽口内并与齿轮392轴接以带动齿轮392转动,齿轮392与齿盘391啮合配合,从而使得伺服电机运行带动齿轮392转动以带动齿盘391进行转动;齿盘391面向对应边框的一侧上设置有挡板,即第一夹紧单元31的后侧、第四夹紧单元34的前侧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挡板,各第一夹持部40设置在对应挡板上,从而将齿盘391的轮齿与第一夹持部40分隔开;第一夹持部40包括第一支撑块401、第一压块402和第一气缸403,第一支撑块401横向设置在挡板面向对应边框的一侧上,即第一夹紧单元31的第一支撑块401设置在挡板的后侧面上,第四夹紧单元34的第一支撑块401设置在挡板的前侧面上,第一夹紧单元31的第一压块402的一端与挡板后侧面通过连接座铰接,第四夹紧单元34的第一压块402的一端与挡板的前侧面通过连接座铰接,以使各第一压块402能够纵向进行摆动,即第一压块402相对于第一支撑块401面向对应边框的一端沿着第一支撑块401的长度方向摆动;第一压块402与第一支撑块401之间具有用于夹持对应边框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齿盘391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夹紧单元31的第一气缸403的缸体一端通过连接座铰接于对应的挡板后侧面的顶部,第四夹紧单元34的第一气缸403的缸体一端通过连接座铰接于对应的挡板前侧面的顶部,第一夹紧单元31的第一气缸403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连接座铰接于第一压块402顶面的后侧上,第四夹紧单元34的第一气缸403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连接座铰接于第一压块402顶面的前侧上;优选的,各第一支撑块401的顶面均设置有定位柱404,第一夹紧单元31的定位柱404用于穿入前边框11上的开孔或槽,第四夹紧单元34的定位柱404用于穿入后边框14上的开孔或槽,以能够精确前边框11和后边框的位置,对前边框11和后边框14进行定位,以保证边框总成1的焊接,并在翻转边框总成1时,定位柱404能够限制边框总成1在翻转过程中移动甚至掉落。
本实用新型所述“面向对应边框的一侧/一端”是指,第一夹紧单元31的后侧、第二夹紧单元32的右与后之间所在方向的一侧、第三夹紧单元33的右侧、第四夹紧单元34的前侧、第五夹紧单元35的左侧、第六夹紧单元36的后与左之间所在方向的一侧以及第七夹紧单元37的前侧;文中所述“背向对应边框的一侧/一端”是指,第一夹紧单元31的前侧、第二夹紧单元32的前与左之间所在方向的一侧、第三夹紧单元33的左侧、第四夹紧单元34的后侧、第五夹紧单元35的右侧、第六夹紧单元36的左与后之间所在方向的一侧以及第七夹紧单元37的后侧。
使用时,当各第一气缸403的活塞杆收缩时,带动第一夹紧单元31的第一压块402的后端朝向背离第一支撑块401的方向纵向摆动,以便于放置前边框11,带动第四夹紧单元34的第一压块402的前端朝向背离第一支撑块401的方向纵向摆动,以便于放置后边框14;将对应边框放置在对应的第一支撑块401上后,第一气缸403运行,活塞杆伸出以带动第一夹紧单元31的第一压块402的后端朝向第一夹紧单元31的第一支撑块401摆动,第一气缸403的活塞杆伸出以带动第四夹紧单元34的第一压块402的前端朝向第四夹紧单元31的第一支撑块401摆动,直至第一夹紧单元31的第一压块402将前边框11压紧于第一夹紧单元31的第一支撑块401上,直至第四夹紧单元34的第一压块402将后边框14压紧于第四夹紧单元34的第一支撑块401上,从而将前边框11和后边框14夹紧,实现对前边框11和后边框14的夹紧固定;在需要翻转时,驱动件393运行带动齿轮392转动,并通过齿轮392与齿盘391啮合配合以带动齿盘391转动,直至转动180度以使前边框11和后边框14从正面翻转至反面,以便于对另一面进行焊接,避免手工操作的麻烦;第一夹紧单元31的第一底座38对应前边框11的中点处,第四夹紧单元34的第一底座38对应后边框14的中点处,以便更好的夹持前边框11和后边框1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两个齿盘391的同步转动,因此,第一驱动件393可设置为双轴电机,且仅设置为一个,两齿轮392分别套装在双轴电机的两端输出轴上即可;也可通过设置一个伺服电机,并将齿盘391的转杆向背离对应边框的一侧延伸,并在转杆上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套设传动齿轮,在工作台上沿前后方向横向设置一根转轴,转轴能够自由转动,转轴的两端套装有锥形齿轮,锥形齿轮分别与两传动齿轮啮合配合,从而实现同步转动。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夹紧单元31和第四夹紧单元34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也可使用其他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装置进行替换,如可直接使用气动夹爪配合机械手等装置进行替换。
第二夹紧单元32、第三夹紧单元33、第五夹紧单元35、第六夹紧单元36和第七夹紧单元37均包括第二底座41、第二支撑块421、第二压块422和第二气缸423;各第二底座41均设置在工作台2上,第二夹紧单元32的第二底座41对应左斜边框12的中点处设置,第六夹紧单元36的第二底座41对应右斜边框16的中点处设置,第七夹紧单元37的第二底座41对应横梁17的中点处设置;第三夹紧单元33和第五夹紧单元35分别设置为两个,第三夹紧单元33对应左边框13的位置设置,第五夹紧单元35对应右边框15的位置设置,第七夹紧单元37设置为四个,第七夹紧单元37对应横梁17的位置设置;第二支撑块421设置在第二底座41的顶面上,且各第二支撑块421沿垂直于对应边框的方向设置,各第二底座41的顶面靠近对应边框的一侧上竖向设置有连接块,第二压块422的中部铰接于连接块的顶部,第二压块422平行于第二支撑块421布置,且各第二压块422面向对应边框的一端分别位于对应第二支撑块421的正上方;各第二压块422和第二支撑块421用于夹持边框的一端均朝向对应边框设置,即第一夹紧单元31朝向后侧设置、第二夹紧单元32朝向右和后之间的方向设置,第三夹紧单元33朝向右侧设置等;第二气缸423竖向设置在第二底座41上并位于第二底座41背离对应边框的一侧上,第二气缸423也可直接设置在工作台2上,各第二气缸423的活塞杆竖直伸缩,第二压块422的背离对应边框的一端铰接于对应第二气缸423的活塞杆。
使用时,各第二气缸423的活塞杆收缩,各第二压块422以连接块为支点,从而拉动第二压块422背离对应边框的一端向下摆动,从而使得第二压块422面向对应边框12的一端向上摆动,从而便于放置边框,将边框放置好后,第二气缸423的活塞杆向上伸出,从而推动第二压块422背离对应边框12的一端向上摆动,使得第二压块422面向边框12的一端朝下摆动从而逐渐靠近第二支撑块421的顶面,直至第二压块422将对应边框压紧于对应第二支撑块421上,实现对各边框的夹紧固定。
驱动部5包括传动轴51、传动轮52、传动带53、第二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和滑块54,传动轴51的数量和第二底座41的数量一致,各第二底座41的底面上均竖向设置有一根传动轴51,传动轴51的顶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底座41的底面并位于第二底座41远离对应边框的一侧,如,在第三夹紧单元33中,传动轴51则位于第三夹紧单元33的第二底座41底面的左侧上;如在第五夹紧单元34中,传动轴51则位于第五夹紧单元34的第二底座41底面的右侧上;工作台2上开设有与传动轴51一一对应的贯通工作台2顶部和底部的若干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轴承,传动轴51的另一端穿入并连接于轴承并穿出工作台2的下方;传动轮52与传动轴51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各传动轮52分别套装在各传动轴51穿出工作台2下方的一端上;传动带53和传动轮52之间的配合可设置为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3和图4,传动带53设置为两条,其中一条传动带53依次绕设在第二夹紧单元32、第三夹紧单元33、第五夹紧单元35和第六夹紧单元36上的传动轮52上,另一条传动带53依次绕设在各第七夹紧单元37上的传动轮52上,第二驱动件设置在工作台2的底面上,第二驱动件可设置为输出轴能够间歇转动的伺服电机,也可为能够回转转动的伺服电机或回转气缸等;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竖向设置,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分别套装有两个传动齿轮,其中一个传动齿轮与第七夹紧单元37中的其中一个传动轮52传动配合,另一个传动齿轮与第二夹紧单元32、第三夹紧单元33、第五夹紧单元35和第六夹紧单元36中的其中一个传动轮52传动配合,从而在第二驱动件运行时带动各传动轮52同步并同向转动,从而在需要时使得各第二底座41同时整齐的转离对应边框或转向对应边框,各传动轮52优选为齿轮,传动带53为齿带,轮齿之间啮合的方式结构更稳定;传动带53和传动轮52之间的配合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0,第二驱动件输出轴上的传动齿轮设置为一个,传动带53仅设置一条,传动带53依次绕设在各传动轮52和传动齿轮上,而由于第七夹紧单元37的各传动轮52位于其他夹紧单元的内侧,因此,一条传动带53分别绕设在各传动轮52上后,第二驱动件运行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以带动传动带53运行时,各传动轮52的转动方向不统一,部分顺时针转动,部分逆时针转动,使得各第二底座41的转动方向不一致,但仍然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使得各第二底座41转离对应边框,而实际的绕设方式可如同图10进行设置。
滑块54的数量与第二底座41的数量一致,各滑块54分别设置在各第二底座41的底面上并位于第二底座41底面面向对应边框的一侧上,工作台2上对应滑块54的位置对应开设有弧形滑槽21,弧形滑槽21处在以滑块54到传动轴51之间的距离为半径、以传动轴51为圆心所在的圆的弧线上,各滑块54滑动设置在对应的弧形滑槽21内;也可将弧形滑槽21替换为滑轨,滑块54滑动设置在滑轨上,从而给各第二底座41做一个支撑,提升第二底座41的稳定性。优选的,弧形滑槽21设置为环形,使得传动带53和传动轮52不同配合方式均能够进行使用。
各第一压块402和第二压块422的底面面向对应边框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与对应的第一支撑块401和第二支撑块421夹紧配合的挤压块424,各挤压块424均位于对应第一压块402和第二压块422底面靠近对应边框的一侧上,且各挤压块424的顶部通过连接座铰接于对应的第一压块402或第二压块422,并沿平行于对应的第一压块402或第二压块422的方向自由摆动,从而使得无论第一压块402和第二压块422转动至何角度,挤压块424的底面始终保持水平,从而相对于第一压块402或第二压块422直接与边框接触来说接触面积更大,按压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各第二气缸423的活塞杆收缩,从而拉动第二压块422的一端,使得第二压块422以连接块为支点进行转动后,第二压块422上的挤压块424向背离各第二支撑块421的一侧移动,各第一气缸403的活塞杆收缩,从而拉动第一压块402的一端,使得第一压块402上的挤压块424朝向背离第一支撑块401的一侧移动后,将各边框分别放置在对应的夹紧单元上,放置后,第二气缸423伸出从而带第二压块422朝向第二支撑块421相向移动,直至挤压块424压紧对应边框,第一气缸403伸出从而带动第一压块402朝向第一支撑块401相向移动,直至挤压块424压紧对应边框,各边框依次被夹紧后,即可进行焊接操作,当位于正面的各能被焊接的缝隙之间焊接好后,各第二气缸423的活塞杆收缩,使得挤压块424松开对应边框后,启动第二驱动件,使得第二驱动件通过传动带53带动各传动轮52转动,从而带动各第二底座41转离对应边框后停止,此时,启动第一驱动件393,第一驱动件393带动两个齿轮392同步转动以带动两个齿盘391同步转动,而两个齿盘391上的第一压块402和第一支撑块401随着齿盘391的转动而带动被焊接好一面的边框总成1转动,直至边框总成1翻转180度并由正面翻转至反面后第一驱动件393停止运行,此时再对另一面进行焊接即可,为了焊接时边框结构更稳固,也可启动第二驱动件使得各第二底座转回对应边框处后,启动第二气缸423使得对应的边框被夹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工装夹具相比,使用方便,且通过机械化的设置实现边框的自动翻转,减轻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前边框的第一夹紧单元、用于夹持左斜边框的第二夹紧单元、用于夹持左边框的第三夹紧单元、用于夹持后边框的第四夹紧单元、用于夹持右边框的第五夹紧单元、用于夹持右斜边框的第六夹紧单元和用于夹持横梁的第七夹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和第四夹紧单元镜像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一夹紧单元和第四夹紧单元均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一底座、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的转动组件和设置在转动组件上用于夹持对应的前边框和后边框的第一夹持部,转动组件带动第一夹持部转动;所述第二夹紧单元、第三夹紧单元、第五夹紧单元、第六夹紧单元和第七夹紧单元分别对应各边框的位置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二夹紧单元、第三夹紧单元、第五夹紧单元、第六夹紧单元和第七夹紧单元均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二底座和设置在第二底座上的第二夹持部;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底座同步转动的驱动部,当需要翻转边框总成时,驱动部驱动各第二底座转离对应边框后,转动组件运行带动第一夹持部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持部夹持的边框总成进行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面向对应边框的一侧上开设有第一凹槽,转动组件包括竖向设置在第一凹槽内能够自由转动的齿盘、设置在第一凹槽内与齿盘啮合配合的齿轮和设置在第一底座上并能够带动齿轮转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夹持部设置在齿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一上一下相交设置的上开槽和下开槽,齿盘设置在上开槽内,齿轮设置在下开槽内;上开槽面向边框的一侧形成有槽口,下开槽背向边框的一侧形成有槽口,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底座背向边框的一侧上,且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过下开槽的槽口并延伸至下开槽内,齿轮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轴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用于水平支撑对应边框的第一支撑块、一端铰接于齿盘且另一端与第一支撑块配合的朝向边框一侧夹持对应边框的第一压块以及两端分别铰接于齿盘和第一压块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朝向第一压块方向伸缩以带动第一压块朝向第一支撑块纵向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用于与对应的前边框或后边框上的开孔对应的定位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连接在第二底座上用于水平支撑对应边框的第二支撑块、中部横向铰接于第二底座的第二压块以及竖向设置在第二底座上并铰接于第二压块背离边框一端的第二气缸,第二压块朝向边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块配合以夹持对应边框,第二气缸朝向第二压块伸缩从而拉动第二压块背向边框的一端纵向摆动,以使第二压块朝向边框的一端相对于第二支撑块纵向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传动轴、传动轮、传动带和第二驱动件,传动轴和传动轮均与第二底座一一对应并相适配设置,传动轴的一端向上穿出工作台并能够自由转动,传动轴穿出工作台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底座,传动轮套装在对应传动轴上,传动带传动绕设在传动轮上以带动各传动轮同步转动,第二驱动件设置在工作台的底面并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轴传动连接,第二驱动件运行带动传动带运行以带动各传动轮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于传动轴的第二底座同步转动以使第二支撑块和第二压块朝向对应边框横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连接于第二底座底面上并位于背离对应边框的一侧,所述第二底座底面上面向对应边框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以对应滑块与传动轴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对应传动轴为圆心布置,滑块滑动设置在弧形滑槽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底面面向对应边框的一侧上用于与对应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配合夹持边框的挤压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挤压块的顶部通过连接座铰接于对应的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挤压块沿对应的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的长度方向摆动且底面始终保持水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16229.4U CN217799947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16229.4U CN217799947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99947U true CN217799947U (zh) | 2022-11-15 |
Family
ID=83974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16229.4U Active CN217799947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99947U (zh) |
-
2022
- 2022-08-11 CN CN202222116229.4U patent/CN2177999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387901U (zh) | 钻机端盖抓取机械手臂 | |
CN218225217U (zh) | 一种全方位旋转焊接装置 | |
CN213945491U (zh) | 一种焊接夹具 | |
CN114310950A (zh) | 一种智能焊接用工业机器人 | |
CN212169661U (zh) |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固定夹具 | |
CN213318601U (zh) | 一种汽车零件焊接夹具结构 | |
CN217799947U (zh) |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边框拼焊工装夹具 | |
CN109202480A (zh) | 一种铣床用物料固定机器人 | |
CN219542104U (zh) | 一种座椅滑轨多角度焊接装置 | |
CN216912706U (zh) | 一种框架专用的焊接工装 | |
CN214558463U (zh) | 一种自动焊链轮机 | |
CN216264293U (zh) | 一种曲线焊缝自动焊机 | |
CN114905221A (zh) | 一种管口法兰快速定位装配工艺 | |
CN209913228U (zh) | 一种分体式接线盒线束盒体组装机 | |
CN212169480U (zh) | 电缆架钢棒焊接装置 | |
CN112077485B (zh) | 一种并联电池组极片自动焊接设备 | |
CN209598494U (zh) | 一种汽车车门旋转式取件专机 | |
CN217493222U (zh) | 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焊接用夹持工装 | |
CN112077506A (zh) | 一种剪叉机器人连杆焊接装置 | |
CN218533355U (zh) | 一种曲面钣金件加工的缝焊机 | |
CN210911209U (zh) | 一种铆焊定位工装 | |
CN218050968U (zh) | 配件自动焊接设备 | |
CN220592031U (zh) | 一种便于焊接的支撑工装 | |
CN211939678U (zh) | 一种电气自动化焊接设备 | |
CN213801871U (zh) | 一种用于电阻焊专机的侧向卸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