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6689U - 一种干粒配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粒配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6689U
CN217796689U CN202221871065.XU CN202221871065U CN217796689U CN 217796689 U CN217796689 U CN 217796689U CN 202221871065 U CN202221871065 U CN 202221871065U CN 217796689 U CN217796689 U CN 217796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pper
dust
output end
weighing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7106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国雄
吴则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w Ceramic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eramics Win Win Busin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eramics Win Win Busin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eramics Win Win Busin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7106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6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6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6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粒配料系统,依次包括料斗、称量装置、输送装置、烘干装置、除铁装置和下料装置;料斗的侧壁设有进料口,料斗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下方设有称量装置,称量装置用于称量干粒,称量装置的输出端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烘干装置的输入端相连,烘干装置的输出端与除铁装置的输入端相连,除铁装置的输出端与下料装置相连;料斗设有第一除尘组件,第一除尘组件用于除去料斗内的粉尘。本实用新型在料斗内设有第一除尘组件,可以在料斗内将大部分的粉尘抽离出料斗,可以解决粉尘从出料口排出后,迅速扩散到整个生产环境内,不仅影响了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还容易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干粒配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粒配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粒配料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干粒配料系统的上料装置,一般将大量的干粒从料斗的顶部倒入料斗中,从而完成上料动作。其中,料斗内还设有螺旋搅拌装置,可以搅动大量的干粒,使得干粒能够迅速从料斗底部的出料口排出。
此时,干粒和粉尘从料斗的出料口排出到称量装置上,在称量装置上对干粒抽风进行除尘处理。由于在搅动过程中,干粒和粉尘会飞溅起来,使得粉尘从出料口排出后,迅速扩散到整个生产环境内,不仅影响了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还容易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干粒配料系统,在料斗内设有第一除尘组件,可以在料斗内将大部分的粉尘抽离出料斗,可以解决粉尘从出料口排出后,迅速扩散到整个生产环境内,不仅影响了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还容易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干粒配料系统,依次包括料斗、称量装置、输送装置、烘干装置、除铁装置和下料装置;
所述料斗的侧壁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向所述料斗的内部输送干粒,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用于排出干粒,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所述称量装置,所述称量装置用于称量所述干粒,所述称量装置的输出端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烘干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烘干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除铁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除铁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下料装置相连;
所述料斗设有第一除尘组件,所述第一除尘组件用于除去所述料斗内的粉尘。
可选的,所述第一除尘组件包括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管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料斗的顶部,所述第一风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风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风机用于抽取所述料斗内的粉尘;
所述第二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风管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风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料斗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用于向所述料斗送风。
可选的,所述第一风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风管的输出端均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干粒的粒径。
可选的,所述第二除尘组件包括防溅罩和吸收管,所述防溅罩包裹所述称量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吸收管的输入端与所述防溅罩相连通;
多个所述吸收管的输出端与第三风机相连。
可选的,所述称量装置为皮带称,所述防溅罩水平方向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防溅罩相连通,所述防溅罩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防溅罩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输送装置相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防溅罩的顶部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竖直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穿出所述防溅罩的底部,所述第二挡板倾斜安装于所述防溅罩的底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工作人员将大量的干料从进料口护送到料斗的内部,干粒顺着料斗的内壁流动到出料口出,排出到称量装置上。其中料斗内设有第一除尘组件,第一除尘组件在料斗内对干粒中参杂的粉尘进行初步的除尘工作,可以解决粉尘扩散到整个生产环境,从而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2.工作人员将大量的干粒用进料口倒入料斗内,并同时启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与第一风管相连接,使得料斗内的空气在第一风管的作用下抽离出料斗的顶部;第二风机与第二风管相连,此时第二风机输出的风流在第二风管的作用下输送到料斗内的底部,从而形成向上流动的风流。此时干粒在一种向上的吸力,并在该作用力的影响下由下向上运动,当干粒到达一定高度后,由于干粒的重力大于所受到的吸力时,则干粒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料斗的地步,然后又被第二风机吹出的风流的带动下再次向上运动,从而形成一个运动循环。在这个运动循环中,由于粉尘和杂质的质量较小,因此粉尘和杂质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作用下抽离出料斗中,从而达到除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干粒配料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干粒配料系统中第一除尘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干粒配料系统中料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干粒配料系统中第二除尘组件的示意图;
其中,1、料斗;11、进料口;12、出料口;13、第一除尘组件;131、第一风管;132、第二风管;133、第一风机;134、第二风机;135、滤网;2、称量装置;21、第二除尘组件;211、防溅罩;2111、第一凹槽;2112、第二凹槽;2113、第一挡板;2114、第二挡板;212、吸收管;213、第三风机;3、输送装置;4、烘干装置;5、除铁装置;6、下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干粒配料系统。
一种干粒配料系统,依次包括料斗1、称量装置2、输送装置3、烘干装置4、除铁装置5和下料装置6。
所述料斗1的侧壁设有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用于向所述料斗1的内部输送干粒,所述料斗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用于排出干粒,所述出料口12的下方设有所述称量装置2,所述称量装置2用于称量所述干粒,所述称量装置2的输出端位于所述输送装置3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3的输出端与所述烘干装置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烘干装置4的输出端与所述除铁装置5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除铁装置5的输出端与所述下料装置6相连。
所述料斗1设有第一除尘组件13,所述第一除尘组件13用于除去所述料斗1内的粉尘。
本方案制备的一种干粒配料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工作人员将大量的干料从进料口11护送到料斗1的内部,干粒顺着料斗1的内壁流动到出料口12出,排出到称量装置2上。其中料斗1内设有第一除尘组件13,第一除尘组件13在料斗1内对干粒中参杂的粉尘进行初步的除尘工作,可以解决粉尘扩散到整个生产环境,从而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大量的干粒平铺在称量装置2上,当称量装置2识别到干粒的重量到达预定重量时,料斗1停止向称量装置2输送干粒,与此同时,称量装置2将预定重量的干粒输送到输送装置3的输入端,使得输送装置3可以将干粒输送到烘干装置4中进行烘干。被烘干后的干粒被输送到除铁装置5中进行除铁,然后在下料装置6的作用下被输送到下一工位上。
所述第一除尘组件13包括第一风管131、第二风管132、第一风机133和第二风机134,所述第一风管131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料斗1的顶部,所述第一风管13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风机13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风机133用于抽取所述料斗1内的粉尘。
所述第二风机13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风管13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风管132的输出端与所述料斗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风机134用于向所述料斗1送风。
工作人员将大量的干粒用进料口11倒入料斗1内,并同时启动第一风机133和第二风机134。第一风机133与第一风管131相连接,使得料斗1内的空气在第一风管131的作用下抽离出料斗1的顶部;第二风机134与第二风管132相连,此时第二风机134输出的风流在第二风管132的作用下输送到料斗1内的底部,从而形成向上流动的风流。
此时干粒在一种向上的吸力,并在该作用力的影响下由下向上运动,当干粒到达一定高度后,由于干粒的重力大于所受到的吸力时,则干粒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料斗1的地步,然后又被第二风机134吹出的风流的带动下再次向上运动,从而形成一个运动循环。
在这个运动循环中,由于粉尘和杂质的质量较小,因此粉尘和杂质在第一风机133和第二风机134的作用下抽离出料斗1中,从而达到除尘的效果。
所述第一风管131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风管132的输出端均设有滤网135,所述滤网135的孔径小于所述干粒的粒径。为了减少干粒在第一风机133和第二风机134的作用下被抽离出料斗1,因此在第一风管131的输入端和第二风管132的输出端均设有滤网135。
所述料斗1和所述称量装置2均设有多个,所述料斗1和所述称量装置2一一对应,所述称量装置2的端部设有第二除尘组件21,所述第二除尘组件21设有多个,所述称量装置2与所述第二除尘组件21一一对应;所述输送装置3水平位于多个所述称量装置2的下方,所述输送装置3用于输送多个所述料斗1排出的干粒。
值得说明的是,本方案设有多个料斗1和多个称量装置2,使得本方案的干粒配料装置可以同时称量多种成分不同、粒径不同和重量不同的干粒,从而实现了多种干粒的快速称量和混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本实施例在称量装置2的末端还设有第二除尘组件21,第二除尘组件21可以对干粒进行二次除尘,不仅减少粉尘和杂质对后续生产造成影响,还可以减少因生产环境内的粉尘含量高,而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的情况。
所述第二除尘组件21包括防溅罩211和吸收管212,所述防溅罩211包裹所述称量装置2的输出端,所述吸收管212的输入端与所述防溅罩211相连通;多个所述吸收管212的输出端与第三风机213相连。
其中防溅罩211设置于称量装置2的末端,从而可以减少粉尘和杂质飞出防溅罩211的情况出现。启动第三风机213,第三风机213开始抽风,使得称量装置2上的粉尘和杂质在吸收管212的引导下抽离称量装置2。
所述称量装置2为皮带称,所述防溅罩211的水平方向设有第一凹槽2111,所述第一凹槽2111与所述防溅罩211相连通,所述防溅罩211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2112,所述第二凹槽2112与所述防溅罩211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2112与所述输送装置3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防溅罩211开设有水平的第一凹槽2111,使得干粒和粉尘均能在称量装置2的输送下,进入防溅罩211内。由于粉尘的重量较少,使得粉尘能够在第三风机213的作用下,从吸收管212处与干粒相分离。
干粒所受到的重力大于第三风机213的吸力,使得干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凹槽2112中排出防溅罩211,然后掉落在输送装置3上。
所述防溅罩211的顶部设有第一挡板2113和第二挡板2114,所述第一挡板2113竖直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2111的底部,所述第一挡板2113的底部穿出所述防溅罩211的底部,所述第二挡板2114倾斜安装于所述防溅罩211的底壁。
其中,第一挡板2113和第二挡板2114可以对干粒的活动方向进行限定,使得干粒只能掉落在防溅罩211的正下方,从而可以避免干粒与输送装置3相分离的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干粒配料系统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干粒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料斗、称量装置、输送装置、烘干装置、除铁装置和下料装置;
所述料斗的侧壁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向所述料斗的内部输送干粒,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用于排出干粒,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所述称量装置,所述称量装置用于称量所述干粒,所述称量装置的输出端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烘干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烘干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除铁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除铁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下料装置相连;
所述料斗设有第一除尘组件,所述第一除尘组件用于除去所述料斗内的粉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粒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组件包括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管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料斗的顶部,所述第一风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风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风机用于抽取所述料斗内的粉尘;
所述第二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风管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风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料斗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用于向所述料斗送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粒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风管的输出端均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干粒的粒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粒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和所述称量装置均设有多个,所述料斗和所述称量装置一一对应,所述称量装置的端部设有第二除尘组件,所述第二除尘组件设有多个,所述称量装置与所述第二除尘组件一一对应;
所述输送装置水平位于多个所述称量装置的下方,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多个所述料斗排出的干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干粒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除尘组件包括防溅罩和吸收管,所述防溅罩包裹所述称量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吸收管的输入端与所述防溅罩相连通;
多个所述吸收管的输出端与第三风机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粒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量装置为皮带称,所述防溅罩水平方向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防溅罩相连通,所述防溅罩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防溅罩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输送装置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干粒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罩的顶部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竖直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穿出所述防溅罩的底部,所述第二挡板倾斜安装于所述防溅罩的底壁。
CN202221871065.XU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干粒配料系统 Active CN217796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1065.XU CN217796689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干粒配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1065.XU CN217796689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干粒配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6689U true CN217796689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7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71065.XU Active CN217796689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干粒配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6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93256A1 (zh) 一种生料立磨外循环系统及工艺
CN109368155A (zh) 一种用于颗粒状物料的螺旋喂料器
US3030153A (en) Pneumatic conveyor system
CN217796689U (zh) 一种干粒配料系统
CN208912014U (zh) 一种防止异物进料的过滤器
CN109227956A (zh) 一种集成除尘器的过渡仓及搅拌站主楼
CN108837931A (zh) 一种中药精华素无尘密闭的粉碎系统
CN111841842A (zh) 一种粉煤灰生产系统
CN209143020U (zh) 一种用于颗粒状物料的螺旋喂料器
CN110180781A (zh) 一种高效玉米过筛设备
CN110142941A (zh) 一种无尘的塑料粒子生产线
KR101770508B1 (ko) 분말 가공기
CN109484807B (zh) 一种全封闭双向粉体给料装置
CN113786929A (zh) 一种猪饲料加工用原料预处理装置
CN207030434U (zh) 一种高效除杂的气力输送机
CN209381136U (zh) 一种集成除尘器的过渡仓及搅拌站主楼
CN203316399U (zh) 一种低浓度循环风分选系统
CN207030435U (zh) 一种除尘型谷物气力输送机
CN207986047U (zh) 一种新型输送皮带机
CN212492376U (zh) 一种脱酸添加剂的加料总成
CN212402741U (zh) 一种粉料给料装置
KR101819330B1 (ko) 듀얼 타입 분말 가공기
CN219580379U (zh) 一种用于制备浓硫酸的配矿装置
CN213621958U (zh) 一种原料自动定量配送装置
CN215313083U (zh) 水力分离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2

Address after: 529000, Room 102, 1st Floor, San Lian Fo Zi Ao Dao Technology Complex Building, Shengtang Town, Enping City,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Dow ceramic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Room 202, Floor 2, Building 1, No. 1, Yishui Third Road, Nanzhuang Town,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ceramics win win busines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