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1702U - 一种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1702U
CN217791702U CN202222036338.5U CN202222036338U CN217791702U CN 217791702 U CN217791702 U CN 217791702U CN 202222036338 U CN202222036338 U CN 202222036338U CN 217791702 U CN217791702 U CN 217791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arm
winding roll
tooth part
positioning
limi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363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惠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0363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1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1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1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绳松紧调节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其中,系带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座用于连接在系带物上;卷线盘,卷线盘设于连接座上并与连接座转动连接,卷线盘上设有第一联动齿部和弹性臂;止转盘,止转盘设于卷线盘的外部并压住卷线盘的边缘,且止转盘与连接座限位连接,止转盘上设有第一定位齿部;盖体,盖体设于止转盘上并与止转盘连接,盖体上设有第二联动齿部、弹性臂孔以及第二定位齿部;第一联动齿部与第二联动齿部配合,第一定位齿部与第二定位齿部配合,弹性臂与弹性臂孔挤压配合。本实用新型部件非常的少,组装简单,组装不易出错,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调节线绳松紧的方式可以避免平时生活中的误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绳松紧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在系带物品上系有线绳,比如鞋带、小包等物品上。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人工将线绳穿梭于系带物品上,然后通过人工进行打结系带,其打结系带操作麻烦,且不方便对线绳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其打结系带操作麻烦,且不方便对线绳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系带装置,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用于连接在系带物上;
卷线盘,所述卷线盘设于所述连接座上并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卷线盘上设有第一联动齿部和弹性臂;
止转盘,所述止转盘设于卷线盘的外部并压住所述卷线盘的边缘,且所述止转盘与所述连接座限位连接,所述止转盘上设有第一定位齿部;
盖体,所述盖体设于所述止转盘上并与所述止转盘连接,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联动齿部、弹性臂孔以及第二定位齿部;
所述第一联动齿部与所述第二联动齿部配合,所述第一定位齿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齿部配合,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弹性臂孔挤压配合。
根据上述的系带装置,所述卷线盘包括:
卷线盘主体;
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设于所述卷线盘主体的上方并与所述卷线盘主体连接,且所述第一限位板延伸出所述卷线盘主体,所述第一联动齿部和所述弹性臂均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上;
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设于所述卷线盘主体的下方并与所述卷线盘主体连接,且所述第二限位板延伸出所述卷线盘主体,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卷线盘主体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卷线凹槽。
根据上述的系带装置,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转轴,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底部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与所述转轴孔转动配合。
根据上述的系带装置,所述弹性臂包括:
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板连接;
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间隔设置。
根据上述的系带装置,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设有第二凸部;
所述盖体的内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所述弹性臂孔,所述弹性臂孔的内壁设有第三凸部,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插设于所述弹性臂孔后,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均通过所述第三凸部进行限位。
根据上述的系带装置,所述第一联动齿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联动齿,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联动齿围设于所述弹性臂的外部;
所述第二联动齿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联动齿,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联动齿围设于所述弹性臂孔的外部;
至少一个第一联动齿和至少一个第二联动齿相间配合。
根据上述的系带装置,所述第一定位齿部包括:
至少一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止转盘固定连接;
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齿,所述连接臂的自由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齿;
所述第二定位齿部包括多个第二定位齿,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齿围设于所述第二联动齿部的外围,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齿间隔设置并围成圆形;
所述第一定位齿和所述第二定位齿相间配合。
根据上述的系带装置,所述止转盘上设有至少一个止转凸部,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至少一个止转槽,所述止转凸部设于所述止转槽内并通过所述止转槽进行限位;
所述止转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卡位,所述卡扣与所述卡位卡合连接;
或者,所述止转盘的外侧壁设有环形限位凸部,所述盖体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条,且所述限位凸条至所述盖体的顶部之间形成限位凹部,所述限位凸部位于所述限位凹部内。
根据上述的系带装置,所述系带装置还包括装饰块,所述装饰块设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并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装饰块上至少设有品牌标识。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系带物,包括上述的系带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其整个系带装置包括的部件非常的少,并且组装系带装置的过程简单,部件都是从上往下扣进行安装的,操作方便,不易出错,并且还提高了组装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其操作过程为,直接扭动盖体可以实现调紧线绳并对调紧的线绳进行定位,且调紧线绳的过程会持续有“嘀嗒”的响声,用于提醒用户;向上拔起盖体后,可以直接拉扯线绳以达到调松线绳的目的,然后向下压盖体,对调松后的线绳进行定位,其向上拔起盖体或者向下按压盖体,会有“啪”的响声,用于提醒用户;本实施例提供的系带装置,其调松和调紧的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且本实施例中线绳的调松方式,可以避免平时生活中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系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系带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系带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线盘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线盘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线盘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系带装置;110、连接座;111、转轴;112、止转槽;113、卡槽;114、卡位;120、卷线盘;121、第一联动齿部;1211、第一联动齿;122、弹性臂;1221、第一弹性臂;12211、第一凸部;1222、第二弹性臂;12221、第二凸部;123、卷线盘主体;124、第一限位板;125、第二限位板;1251、转轴孔;126、卷线凹槽;127、第一穿线孔;128、第二穿线孔;130、止转盘;131、第一定位齿部;1311、连接臂;1312、第一定位齿;132、止转凸部;133、凸块;134、第一穿线通道;135、第二穿线通道;136、卡扣;137、限位凸部;140、盖体;141、第二联动齿部;1411、第二联动齿;142、弹性臂孔;1421、第三凸部;143、第二定位齿部;1431、第二定位齿;144、连接部;145、限位凸条;146、限位凹部;150、装饰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带装置100,包括:连接座110,所述连接座110用于连接在系带物上;卷线盘120,所述卷线盘120设于所述连接座110上并与所述连接座110转动连接,所述卷线盘120上设有第一联动齿部121和弹性臂122;止转盘130,所述止转盘130设于卷线盘120的外部并压住所述卷线盘120的边缘,且所述止转盘130与所述连接座110限位连接,所述止转盘130上设有第一定位齿部131;盖体140,所述盖体140设于所述止转盘130上并与所述止转盘130连接,所述盖体140上设有第二联动齿部141、弹性臂孔142以及第二定位齿部143(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联动齿部121与所述第二联动齿部141配合,所述第一定位齿部131与所述第二定位齿部143配合,所述弹性臂122与所述弹性臂孔142挤压配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带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带装置100,在对系带装置100进行组装时,其组装过程为:首先,将止转盘130套设于在卷线盘120的外部并压住卷线盘120的边缘,将盖体140盖设在止转盘130上,并使得卷线盘120上设置的弹性臂122插入弹性臂孔142内,当弹性臂122完全插入弹性臂孔142内后,第一联动齿部121和第二联动齿部141是配合的,第一定位齿部131和第二定位齿部143也是配合的。其次,将线绳安装至卷线盘120、止转盘130以及盖体140形成的半成品上。再次,将半成品安装柱连接座110,并使得止转盘130限位连接在连接座110上。最后,当整个系带装置100组装完成后,再将整个系带装置100安装至系带物上,具体的是将连接座110安装连接在系带物上。
当需要对线绳进行调紧时,直接朝扭紧线绳的方向扭动盖体140(例如顺时针方向),通过第二联动齿部141和第一联动齿部121的配合,盖体140转动带动卷线盘120相对连接座110转动,卷线盘120转动则实现线绳的收紧,同时,第二定位齿部143和第一定位齿部131的配合,实现对调紧至合适位置的线绳进行定位。
当需要将线绳调松时,将盖体140向上拔起,也即弹性臂孔142与弹性臂122脱离连接,然后便可以直接拉扯穿梭于系带物上的线绳,以将线绳调松,当线绳调松至合适的状态时,再将盖体140向下按压,使得弹性臂孔142与弹性臂122配合,当弹性臂孔142与弹性臂122配合时,第一定位齿部131和第二定位齿部143是处于定位配合状态,也即实现了对调松至合适状态的线绳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带装置100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1)本实施例提供的系带装置100,其整个系带装置100包括的部件非常的少,并且组装系带装置100的过程简单,部件都是从上往下扣进行安装的,操作方便,不易出错,并且还提高了组装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施例提供的系带装置100,其操作过程为,直接扭动盖体140可以实现调紧线绳并对调紧的线绳进行定位,且调紧线绳的过程会持续有“嘀嗒”的响声,用于提醒用户;向上拔起盖体140后,可以直接拉扯线绳以达到调松线绳的目的,然后向下压盖体140,对调松后的线绳进行定位,其向上拔起盖体140或者向下按压盖体140,会有“啪”的响声,用于提醒用户;本实施例提供的系带装置100,其调松和调紧的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且本实施例中线绳的调松方式,可以避免平时生活中的误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卷线盘120包括:卷线盘主体123;第一限位板124,所述第一限位板124设于所述卷线盘主体123的上方并与所述卷线盘主体123连接,且所述第一限位板124延伸出所述卷线盘主体123,所述第一联动齿部121和所述弹性臂122均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124上;第二限位板125,所述第二限位板125设于所述卷线盘主体123的下方并与所述卷线盘主体123连接,且所述第二限位板125延伸出所述卷线盘主体123,所述第二限位板125与所述连接座1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124、所述卷线盘主体123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板125之间形成卷线凹槽126。
通过第一限位板124、第二限位板125以及卷线盘主体123的配合形成卷线凹槽126,卷线凹槽126用于缠绕收纳线绳,且弹性臂122设于第一限位板124的上方,并未设置在卷线盘120的内部,从而使得卷线盘主体123的外径可以做得更小,例如,卷线盘主体123可以是具有支撑力度的实心卷线盘主体123,当卷线盘主体123的外径做得更小后,可以增加卷线盘主体123上的绕线绳的圈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止转盘130上设有第一穿线通道134和第二穿线通道135,所述卷线盘120上设有第一穿线孔127和第二穿线孔128,线绳穿梭于系带物上后,线绳的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穿线通道134和所述第一穿线孔127并在所述第一穿线孔127处打结固定,所述线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穿线通道135和所述第二穿线孔128并在所述第二穿线孔128处打结固定,实现将线绳安装于系带装置10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所述连接座110上设有转轴111,所述第二限位板125的底部设有转轴孔1251,所述转轴111与所述转轴孔1251转动配合。转轴111和转轴孔1251的设置,使得第二限位板125可以相对连接座110进行稳定的转动,也即实现了整个卷线盘120可以相对连接座110进行稳定的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弹性臂122包括:第一弹性臂1221,所述第一弹性臂1221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124上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板124连接;第二弹性臂1222,所述第二弹性臂1222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124上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板124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臂1221和所述第二弹性臂1222间隔设置。
将第一弹性臂1221和第二弹性臂1222进行间隔设置,当将整个弹性臂122插入弹性臂孔142内时,第一弹性臂1221和第二弹性臂1222被挤压,第一弹性臂1221和第二弹性臂1222相向靠拢插入弹性臂孔142后,第一弹性臂1221和第二弹性臂1222具有反弹力,从而实现弹性臂122稳定的插入安装至弹性臂孔142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5,所述第一弹性臂1221上设有第一凸部12211,所述第二弹性臂1222上设有第二凸部12221;所述盖体140的内侧设有连接部144,所述连接部144上设有所述弹性臂孔142,所述弹性臂孔142的内壁设有第三凸部1421,所述第一弹性臂1221和所述第二弹性臂1222插设于所述弹性臂孔142后,所述第一凸部12211和所述第二凸部12221均通过所述第三凸部1421进行限位。
在盖体140上设置连接部144,且弹性臂孔142开设在连接部144上,也即整个连接部144是呈空心的,其不仅使得弹性臂122可以稳定的连接在连接部144上,且减轻了盖体140重量。
第一弹性臂1221和第二弹性臂1222完全插入弹性臂孔142后,第一弹性臂1221上的第一凸部12211和第二弹性臂1222上的第二凸部12221通过连接部144内壁的第三凸部1421进行限位,使得第一弹性臂1221和第二弹性臂1222稳定的卡接在弹性臂孔142内,且第一弹性臂1221和第二弹性臂1222卡入弹性臂孔142内的过程,会发出有“啪”的响声,用作提醒用户的作用。当需要将第一弹性臂1221和第二弹性臂1222从弹性臂孔142内拔出时,向上拔出盖体140,便可以使得第一弹性臂1221上的第一凸部12211和第二弹性臂1222上的第二凸部12221从连接部144内壁的第三凸部1421上脱离,则实现将第一弹性臂1221和第二弹性臂1222与弹性臂孔142脱离连接,且拔出连接臂1311的过程也会发出有“啪”的响声,用于提醒用户。
可选的是,第一弹性臂1221靠近第一限位板124的一端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弹性臂1221远离第一限位板124的一端的外径尺寸;第二弹性臂1222靠近第一限位板124的一端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弹性臂1222远离第一限位板124的一端的外径尺寸。这样设置方便整个连接臂1311插入弹性臂孔142内,且插入连接后,连接结构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9,所述止转盘130的外侧壁设有环形限位凸部137,所述盖体140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条145,且所述限位凸条145至所述盖体140的顶部之间形成限位凹部146,所述限位凸部137位于所述限位凹部146内,且所述限位凸部137可在所述限位凹部146内上下运动,且不影响盖体140相对止转盘130转动。当盖体140被拔起时,可以通过限位凸部137和限位凸条145的配合对盖体140进行限位,避免盖体140脱离止转盘130。
可选的是,所述盖体140的内壁设有多个限位凸条145,且多个限位凸条145等间距设置。
可选的是,所述盖体140的内壁设有三个限位凸条145,且三个限位凸条145等间距设置。应当理解的是,盖体140的内壁设置的限位凸条145的数量以及限位凸条145排布方式并不限于为上述情形,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第一联动齿部12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联动齿1211,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联动齿1211围设于所述弹性臂122的外部;所述第二联动齿部14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联动齿1411,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联动齿1411围设于所述弹性臂孔142的外部;至少一个第一联动齿1211和至少一个第二联动齿1411配合。
可选的是,所述第一联动齿部121包括一个第一联动齿1211,第二联动齿部141包括多个第二联动齿1411,多个第二联动齿1411间隔设置并围成完整圆形,这样设置可以节省成本。
可选的是,所述第一联动齿部121包括多个第一联动齿1211,多个所述第一联动齿1211间隔设置并围成完整圆形,第二联动齿部141包括一个第二联动齿1411,这样设置可以节省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第一联动齿部121包括多个第一联动齿1211,多个所述第一联动齿1211围设于所述弹性臂122的外部,且多个所述第一联动齿1211间隔设置并围成圆形;所述第二联动齿部141包括多个第二联动齿1411,多个所述第二联动齿1411围设于所述弹性臂孔142的外部,且多个所述第二联动齿1411间隔设置并围成圆形;多个第一联动齿1211和多个第二联动齿1411相间配合。
当需要调紧线绳时,直接扭动盖体140,盖体140受力转动后,多个第二联动齿1411会联动多个第一联动齿1211转动,进而带动卷线盘120转动,进而实现线绳的收紧,上述联动结构简单,且结构稳定。
可选的是,多个所述第一联动齿1211间隔设置并围成完整圆形,多个第二联动齿1411间隔设置并围成完整圆形,这样设置在扭动盖体时,手感最好,容错性能、耐磨性能最好。
可选的是,多个所述第一联动齿1211间隔设置并围成具有缺口的圆形,多个第二联动齿1411间隔设置并围成完整圆形。
可选的是,多个所述第一联动齿1211间隔设置并围成完整圆形,多个第二联动齿1411间隔设置并围成具有缺口的圆形。
可选的是,多个所述第一联动齿1211间隔设置并围成具有缺口的圆形,多个所述第二联动齿1411间隔设置并围成具有缺口的圆形,其需要角度合适,并确保两者之间有接触,这样设置开模成本低,且可以降低材料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9,所述第一定位齿部131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臂1311,所述连接臂1311与所述止转盘130固定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齿1312,所述连接臂1311的自由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齿1312;所述第二定位齿部143包括多个第二定位齿1431,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齿1431围设于所述第二联动齿部141的外围,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齿1431间隔设置并围成圆形;所述第一定位齿1312和所述第二定位齿1431相间配合。
当需要对调紧的线绳进行限位时,扭动盖体140后,多个第二定位齿1431依次逐个与第一定位齿1312进行配合,也即对线绳的调紧过程中的每一个状态都可以进行限位,并且这个过程会持续发出“咔嗒”的声音,用于提醒用户,当线绳调紧至合适位置后,停止扭动盖体140,则实现对调紧的线绳进行限位。
当需要对调松的线绳进行限位时,拔起盖体140,第一定位齿1312与第二定位齿1431未配合,直接拉扯线绳并调松线绳至合适位置后,再按下盖体140,使得第一定位齿1312和第二定位齿1431进行配合,则实现了对调松的线绳进行限位。通过上述设置的第一定位齿1312和第二定位齿1431来实现对线绳的松紧程度进行限位,其不仅结构简单,且限位结构稳定。
可选的是,第一定位齿部131包括多个连接臂1311,多个第二定位齿1431间隔设置围成的圆形可以是具有缺口圆形,应当理解的是,缺口的角度应确保有一部分一定能够接触到,角度合适,不影响短时间的用户体验,上述开模方式方便,且角度合适,可以节省开模成本低,并可以降低材料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9,所述止转盘130上设有至少一个止转凸部132,所述连接座110上设有至少一个止转槽112,所述止转凸部132设于所述止转槽112内并通过所述止转槽112进行限位。止转凸部132和止转槽112的设置,避免了止转盘130相对连接座110转动。
可选的是,所述止转盘130上设有两个止转凸部132,所述连接座110上设有两个止转槽112。第一穿线通道134和第二穿线通道135分别设于两个止转凸部132上。
可选的,所述止转盘130上设有凸块133,所述连接座110上设有卡槽113,凸块133与卡槽113限位配合,避免了止转盘130相对连接座110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所述止转盘130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136,所述连接座110上设有至少一个卡位114,所述卡扣136与所述卡位114卡合连接,从而使得止转盘130稳定的连接在连接座110上。
可选的是,止转盘130上设有两个卡扣136,其中一个卡扣位于另一个卡扣的对立面。对应的,连接座110上设有两个卡位114,其中一个卡位于另一个卡位的对立面。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止转盘130更加稳定的连接在连接座11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系带装置100还包括装饰块150,所述装饰块150设于所述盖体140的上表面并与所述盖体140连接,所述装饰块150上至少设有品牌标识。在装饰块150上可以设置品牌标识,方便用户辨识,同时装饰块150还可以用于起到防尘防沙的作用。可选的是,装饰块150与盖体140粘接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系带物,包括上述的系带装置100。由于系带装置100的结构已经在上文中进行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是,系带物为包或者鞋子或者帐篷或者裤子或者内衣等。应当理解的是,系带物并不限于为上述情形,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带装置100,包括:连接座110,所述连接座110用于连接在系带物上;卷线盘120,所述卷线盘120设于所述连接座110上并与所述连接座110转动连接,所述卷线盘120上设有第一联动齿部121和弹性臂122;止转盘130,所述止转盘130设于卷线盘120的外部并压住所述卷线盘120的边缘,且所述止转盘130与所述连接座110限位连接,所述止转盘130上设有第一定位齿部131;盖体140,所述盖体140设于所述止转盘130上并与所述止转盘130连接,所述盖体140上设有第二联动齿部141、弹性臂孔142以及第二定位齿部143(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联动齿部121与所述第二联动齿部141配合,所述第一定位齿部131与所述第二定位齿部143配合,所述弹性臂122与所述弹性臂孔142挤压配合。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系带物,包括上述的系带装置100。(1)本实施例提供的系带装置100以及系带物,其整个系带装置100包括的部件非常的少,并且组装系带装置100的过程简单,部件都是从上往下扣进行安装的,操作方便,不易出错,并且还提高了组装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实施例提供的系带装置100以及系带物,其操作过程为,直接扭动盖体140可以实现调紧线绳并对调紧的线绳进行定位,且调紧线绳的过程会持续有“嘀嗒”的响声,用于提醒用户;向上拔起盖体140后,可以直接拉扯线绳以达到调松线绳的目的,然后向下压盖体140,对调松后的线绳进行定位,其向上拔起盖体140或者向下按压盖体140,会有“啪”的响声,用于提醒用户;本实施例提供的系带装置100,其调松和调紧的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且本实施例中线绳的调松方式,可以避免平时生活中的误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用于连接在系带物上;
卷线盘,所述卷线盘设于所述连接座上并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卷线盘上设有第一联动齿部和弹性臂;
止转盘,所述止转盘设于卷线盘的外部并压住所述卷线盘的边缘,且所述止转盘与所述连接座限位连接,所述止转盘上设有第一定位齿部;
盖体,所述盖体设于所述止转盘上并与所述止转盘连接,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联动齿部、弹性臂孔以及第二定位齿部;
所述第一联动齿部与所述第二联动齿部配合,所述第一定位齿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齿部配合,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弹性臂孔挤压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盘包括:
卷线盘主体;
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设于所述卷线盘主体的上方并与所述卷线盘主体连接,且所述第一限位板延伸出所述卷线盘主体,所述第一联动齿部和所述弹性臂均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上;
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设于所述卷线盘主体的下方并与所述卷线盘主体连接,且所述第二限位板延伸出所述卷线盘主体,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卷线盘主体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卷线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转轴,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底部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与所述转轴孔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
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板连接;
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设有第二凸部;
所述盖体的内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所述弹性臂孔,所述弹性臂孔的内壁设有第三凸部,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插设于所述弹性臂孔后,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均通过所述第三凸部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齿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联动齿,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联动齿围设于所述弹性臂的外部;
所述第二联动齿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联动齿,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联动齿围设于所述弹性臂孔的外部;
至少一个第一联动齿和至少一个第二联动齿相间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齿部包括:
至少一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止转盘固定连接;
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齿,所述连接臂的自由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齿;
所述第二定位齿部包括多个第二定位齿,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齿围设于所述第二联动齿部的外围,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齿间隔设置并围成圆形;
所述第一定位齿和所述第二定位齿相间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盘上设有至少一个止转凸部,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至少一个止转槽,所述止转凸部设于所述止转槽内并通过所述止转槽进行限位;
所述止转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卡位,所述卡扣与所述卡位卡合连接;
或者,所述止转盘的外侧壁设有环形限位凸部,所述盖体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条,且所述限位凸条至所述盖体的顶部之间形成限位凹部,所述限位凸部位于所述限位凹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装置还包括装饰块,所述装饰块设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并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装饰块上至少设有品牌标识。
10.一种系带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系带装置。
CN202222036338.5U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 Active CN217791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6338.5U CN217791702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6338.5U CN217791702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1702U true CN217791702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2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6338.5U Active CN217791702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17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6995A1 (zh) * 2022-08-03 2024-02-08 李惠卿 一种系带装置、系带物以及系带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6995A1 (zh) * 2022-08-03 2024-02-08 李惠卿 一种系带装置、系带物以及系带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02952B2 (ja) 紐締めシステムに使用されるリール
JP5048096B2 (ja) 履物の紐掛けシステム
CN217791702U (zh) 一种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
KR102314745B1 (ko) 끈 조절장치
JP7225264B2 (ja) ひも調節装置及び該ひも調節装置を備える製品
JP2017513679A (ja) ワイヤー締付装置
CN210382859U (zh) 一种绳带调节装置及具有绳带调节装置的用品
WO2021120266A1 (zh) 一种收绳装置及具有绳带的用品
CN114304811A (zh) 一种线绳松紧调节器、穿戴物以及调节方法
CN113531002A (zh) 旋转控制松紧离合器
CN219537634U (zh) 一种按压式旋转系绳扣
CN115153157A (zh) 一种系带装置、系带物以及系带方法
CN220545910U (zh) 一种拉动控制式旋转扣及鞋子
CN220201047U (zh) 一种紧固器以及鞋子
CN220618008U (zh) 一种旋钮式绳带松紧装置
CN216796707U (zh) 一种旋钮装置
CN211406229U (zh) 一种收线装置及颈带蓝牙耳机
CN216701824U (zh) 一种鞋带自动松紧鞋扣
CN217407988U (zh) 一种线绳调节器以及穿戴物
CN220255848U (zh) 一种便捷式旋钮鞋带伸缩扣
CN216674913U (zh) 一种鞋带自动松紧装置
CN220212131U (zh) 一种可双向调节松紧的旋钮扣
CN216453613U (zh) 一种系带装置
CN114903253A (zh) 一种线绳调节器、穿戴物以及调节方法
CN217722821U (zh) 一种旋钮式绳带松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