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1047U - 一种紧固器以及鞋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固器以及鞋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1047U
CN220201047U CN202222494742.7U CN202222494742U CN220201047U CN 220201047 U CN220201047 U CN 220201047U CN 202222494742 U CN202222494742 U CN 202222494742U CN 220201047 U CN220201047 U CN 220201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ing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locking
hol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947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惠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1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1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绳松紧调节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紧固器以及鞋子,其中,紧固器用于收放线体,包括:旋盖,旋盖的内侧设有第一连接部;止动件,止动件设于旋盖的下方,旋盖与止动件转动连接,止动件设有第一腔位,且第一腔位内设有第一定位锁紧部;绕线盘,绕线盘上设有第二连接部,绕线盘设于第一腔位内,第二连接部穿出止动件并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绕线盘朝向第一定位锁紧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锁紧部,第一定位锁紧部与第二定位锁紧部限位配合;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第二腔位,绕线盘和止动件设于第二腔位内,止动件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且绕线盘与连接座之间设有弹性件。扭动旋盖可以收紧线体,按压旋盖后,再反向扭动旋盖便可以松开线体。

Description

一种紧固器以及鞋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绳松紧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紧固器以及鞋子。
本专利要求申请号为2022202848049,申请日为2022年02月11日的专利的要求优先权,同时本专利还要求申请号为2022202860318,申请日为2022年02月11日的专利的要求优先权。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使用绳子及系带等线体来收束物品,最常见的收束手段是利用线体来回穿梭于物品上的孔洞,再以绳结固定,例如腰带、小包、鞋带等。但是此种收束线体的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针对一些群体来说,如小孩或者伤残人士或者双手不得空时、没法或者不方便系鞋带;
针对已经打好绳结,如果鞋带太紧或者太松都需要重新绳结,或者,鞋带松掉需要重新绳结,其操作麻烦,且比较花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固器以及鞋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收束线体的方式存在操作不方便且比较花时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固器,用于收放线体,包括:
旋盖,所述旋盖的内侧设有第一连接部;
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设于所述旋盖的下方,所述旋盖与所述止动件转动连接,所述止动件设有第一腔位,且所述第一腔位内设有第一定位锁紧部;
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绕线盘设于所述第一腔位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穿出所述止动件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绕线盘朝向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锁紧部,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部限位配合;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第二腔位,所述绕线盘和所述止动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位内,所述止动件与所述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绕线盘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有弹性件。
根据上述的紧固器,所述止动件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包括多个第一定位锁紧齿,多个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环设于所述通孔为四周,且多个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之间形成第一定位锁紧凹部;
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部包括多个第二定位锁紧齿,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环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外围,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之间形成第二定位锁紧凹部;
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锁紧凹部内,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锁紧凹部内。
根据上述的紧固器,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腰梯形,所述第二定位锁紧凹部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腰梯形;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定位锁紧凹部的横截面为矩形;
和/或,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设有第一导坡,第一导坡的倾斜角度为0°~20°;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设有第二导坡,第二导坡的倾斜角度为0°~20°。
根据上述的紧固器,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一卡齿,每一所述第一卡齿设有第一导向斜面,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卡齿之间形成第一凹部;
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部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二卡齿,每一所述第二卡齿设有第二导向斜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卡齿之间形成第二凹部;
所述第一卡齿置于所述第二凹部内,所述第二卡齿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内,且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配合。
根据上述的紧固器,所述第一卡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对应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所述第二卡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对应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和/或,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5°~75°,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5°~75°。
根据上述的紧固器,所述止动件的第一腔位外壁设有至少一个穿线通道;
所述绕线盘的四周设有绕线槽,所述穿线通道与所述绕线槽连通,所述绕线槽上设有至少一个穿线通孔,且所述穿线通孔与所述绕线槽连通,所述线体的至少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穿线通道和所述穿线通孔并固定。
根据上述的紧固器,所述止动件的第一腔位外壁设有一个所述穿线通道,所述绕线槽上设有一个所述穿线通孔,线体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穿线通道和所述穿线通孔并固定;
或者,所述止动件的第一腔位外壁设有两个所述穿线通道,分别包括第一穿线通道和第二穿线通道;
所述绕线盘上还设有两个穿线通孔,分别包括第一穿线通孔和第二穿线通孔,所述线体的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穿线通道和所述第一穿线通孔并固定,所述线体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穿线通道和所述第二穿线通孔并固定。
根据上述的紧固器,所述绕线槽包括第一绕线槽和第二绕线槽,所述第一绕线槽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绕线槽的外径,且所述穿线孔与所述第一绕线槽连通,所述第一绕线槽上设有减重孔。
根据上述的紧固器,所述旋盖的内壁底部边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部,对应的,所述旋盖的内壁形成限位凹槽,所述止动件的外壁顶部边缘设有环形限位凸部,所述旋盖设于所述止动件的外部,所述环形限位凸部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内并通过所述环形限位凸部和所述限位凹槽的配合进行限位,且所述旋盖可相对所述止动件上下运动;
和/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联动柱,所述联动柱上设有方形联动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方形联动柱,所述方形联动柱设于所述方形联动孔内并与所述方形联动孔配合;
和/或,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止动件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卡扣,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卡合连接;
所述连接座的第二腔位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位缺口,所述止动件的第一腔位外壁向外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卡位凸块,所述卡位凸块通过所述卡位缺口进行限位;
和/或,所述连接座的外围设有至少一个穿线连接位;
和/或,所述连接座上还设有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的四周设有多个间隔的连接孔。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鞋子,包括上述的紧固器,所述鞋子还包括鞋子本体和线体,所述线体连接于所述鞋子本体上,所述紧固器与所述线体连接并调节所述线体的松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固器以及鞋子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固器以及鞋子,可以用于对来回穿梭于物品的线体进行收紧和松开,其收紧线体过程,扭动旋盖实现收紧线体,其松开线体过程需按压旋盖后,再反向扭动旋盖便可以松开线体,其操作方便,仅需单手就可以完成操作,同时也方便小孩、伤残人士、双手不得空时等进行操作,且其操作快捷,收紧和松开过程仅需一秒操作完成。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固器以及鞋子,通过设置第一定位锁紧部和第二定位锁紧部,便可实现为线体的收紧和松开的程度进行定位,其结构稳定,且不会松脱和回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紧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紧固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紧固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动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紧固器;110、旋盖;111、第一连接部;112、限位凸部;113、限位凹槽;120、止动件;121、第一腔位;122、第一定位锁紧部;1221、第一定位锁紧齿;12211、第一导坡;1222、第一定位锁紧凹部;1223、第一卡齿;12231、第一导向斜面;1224、第一凹部;123、环形限位凸部;124、卡扣;125、第一卡位凸块;1251、第一穿线通道;126、第二卡位凸块;1261、第二穿线通道;127、通孔;130、绕线盘;131、第二连接部;132、第二定位锁紧部;1321、第二定位锁紧齿;13211、第二导坡;1322、第二定位锁紧凹部;1323、第二卡齿;13231、第二导向斜面;1324、第二凹部;133、绕线槽;1331、第一绕线槽;1332、第二绕线槽;1333、减重孔;134、第一穿线通孔;135、第二穿线通孔;140、连接座;141、第二腔位;142、卡槽;143、第一卡位缺口;144、第二卡位缺口;145、穿线连接位;146、连接底板;1461、连接孔;147、第一固定位;15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紧固器100,用于收放线体,包括:
旋盖110,所述旋盖110的内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11;
止动件120,所述止动件120设于所述旋盖110的下方,所述旋盖110与所述止动件120转动连接,所述止动件120设有第一腔位121,且所述第一腔位121内设有第一定位锁紧部122;
绕线盘130,所述绕线盘130上设有第二连接部131,所述绕线盘130设于所述第一腔位121内,所述第二连接部131穿出所述止动件120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连接,所述绕线盘130朝向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122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锁紧部132,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122与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部132限位配合(结合参阅图5);
连接座140,所述连接座140上设有第二腔位141,所述绕线盘130和所述止动件120设于所述第二腔位141内,所述止动件120与所述连接座140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绕线盘130与所述连接座140之间设有弹性件150。
本实施例提供的紧固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紧固器100,在具体使用时,其操作过程为:当需要收紧线体时,由于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31是连接的,且旋盖110与止动件120是转动连接的,用户通过扭动旋盖110后,旋盖110通过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31作用带动绕线盘130同步转动,实现收紧线体。当收紧线体至合适位置后,第一定位锁紧部122与第二定位锁紧部132限位配合,实现对收紧的线体进行锁紧。
当需要松开线体时,用户向下按压旋盖110,旋盖110通过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31作用推动绕线盘130向下运动,同时,由于止动件120与连接座140是连接的,也即止动件120与连接座140之间是不会相对运动的,因此,当按压旋盖110推动绕线盘130向下运动后,第二定位锁紧部132向下运动并远离第一定位锁紧部122,此时,弹性件150被压缩。然后再反向扭动旋盖110,旋盖110通过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31作用带动绕线盘130同步转动,实现松开线体。当松开线体至合适位置后,撤销对旋盖110的按压力,弹性件150恢复弹性形变,绕线盘130向上运动,旋盖110向上运动,恢复至原位,此时,第一定位锁紧部122与第二定位锁紧部132限位配合,实现对松开的线体进行锁紧。
当然,除了通过用户来扭动旋盖110,还可以通过机器控制的方式实现紧固器100。
本实施例提供的紧固器100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1)本实施例提供的紧固器100,可以用于对来回穿梭于物品的线体进行收紧和松开,其收紧线体过程,扭动旋盖110实现收紧线体,其松开线体过程需按压旋盖110后,再反向扭动旋盖110便可以松开线体,其操作方便,仅需单手就可以完成操作,同时也方便小孩、伤残人士、双手不得空时等进行操作,且其操作快捷,收紧和松开过程仅需一秒操作完成。
(2)本实施例提供的紧固器100,通过设置第一定位锁紧部122和第二定位锁紧部132,便可实现为线体的收紧和松开的程度进行定位,其结构稳定,且不会松脱和回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止动件120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连接部131穿过的通孔127,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122包括多个第一定位锁紧齿1221,多个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1221环设于所述通孔127为四周,且多个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1221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1221之间形成第一定位锁紧凹部1222;请参阅图5,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部132包括多个第二定位锁紧齿1321,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1321环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为外围,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1321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1321之间形成第二定位锁紧凹部1322;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1221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锁紧凹部1322内,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1321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锁紧凹部1222内。
当需要收紧线体时,用户向下按压旋盖110,旋盖110通过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31作用推动绕线盘130向下运动,第二定位锁紧部132向下运动并远离第一定位锁紧部122,也即第一定位锁紧齿1221从第二定位锁紧凹部1322脱离、第二定位锁紧齿1321从第一定位锁紧凹部1222内脱离,此时,弹性件150被压缩,然后再扭动旋盖110,旋盖110通过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31作用带动绕线盘130同步转动,实现收紧线体。当收紧线体至合适位置后,撤销对旋盖110的按压力,弹性件150恢复弹性形变,绕线盘130向上运动,旋盖110向上运动,恢复至原位,此时,第一定位锁紧齿1221卡入第二定位锁紧凹部1322,第二定位锁紧齿1321卡入第一定位锁紧凹部1222,实现对收紧的线体进行锁紧定位,且定位锁紧结构简单,不会产生回转。当需要松开线体时,其操作过程同上,只需要反向扭转旋盖110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1221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腰梯形,所述第二定位锁紧凹部1322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腰梯形;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1321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定位锁紧凹部1222的横截面为矩形。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定位锁紧齿1221的横截面、第二定位锁紧凹部1322的横截面并不限于为上述的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腰梯形,第二定位锁紧齿1321的横截面、第一定位锁紧凹部1222的横截面并不限于为上述的矩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1221设有第一导坡12211,第一导坡12211的倾斜角度为0°~20°;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1321设有第二导坡13211,第二导坡13211的倾斜角度为0°~20°。当第一定位锁紧齿1221卡入第二定位锁紧凹部1322、第二定位锁紧齿1321卡入第一定位锁紧凹部1222,在卡入的过程中,第一导坡12211和第二导坡13211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
可选的是,第一导坡12211的倾斜角度为10°,第二导坡13211的倾斜角度为10°。可选的是,第一导坡12211的倾斜角度为5°,第二导坡13211的倾斜角度为5°。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导坡12211的倾斜角度和第二导坡13211的倾斜角度并不限于为上述情形,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122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一卡齿1223,每一所述第一卡齿1223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223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卡齿1223之间形成第一凹部1224;
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部132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二卡齿1323,每一所述第二卡齿1323设有第二导向斜面1323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卡齿1323之间形成第二凹部1324;
所述第一卡齿1223置于所述第二凹部1324内,所述第二卡齿1323置于所述第一凹部1224内,且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31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3231配合。
在使用时,其操作过程如下:当需要收紧线体时,用户扭动旋盖110,旋盖110通过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31配合以联动绕线盘130转动,并且由于止动件120是与连接座140连接的,且两者之间不会相对转动,因此,当扭动旋盖110带动绕线盘130转动后,第一定位锁紧部122设置的第一导向斜面12231会沿着第二定位锁紧部132设置的第二导向斜面13231进行导向运动,实现收紧线体,这个过程,旋盖110会向下运动、弹性件150会压缩,当第一定位锁紧部122卡入下一个第二凹部1324内、第二定位锁紧部132卡入下一个第一凹部1224内时,弹性件150恢复弹性形变,旋盖110会向上运动,以此类推,实现收紧线体并对收紧后的线体进行定位,并且设置多个第一卡齿1223和多个第二卡齿1323,还实现了对线体的任一松开程度进行定位。
当需要松开线体时,用户按压旋盖110,旋盖110向下运动,旋盖110通过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31配合推动绕线盘130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定位锁紧部122从第二凹部1324脱离、第二定位锁紧部132从第一凹部1224内脱离,弹性件150被压缩,然后用户再扭动旋盖110,旋盖110通过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31配合以联动绕线盘130转动,并且由于止动件120与连接座140是连接的,且两者之间不会相对转动,因此,当扭动旋盖110带动绕线盘130转动便可以松开线体,当线体松开至合适位置后,撤销对旋盖110的按压力,同时停止对旋盖110扭动,弹性件150恢复弹性形变,旋盖110会向上运动,第一定位锁紧部122卡入第二凹部1324内、第二定位锁紧部132卡入第一凹部1224,实现对松开后的线体进行定位,并且设置多个第一卡齿1223和多个第二卡齿1323,还实现了对线体的任一松开程度进行定位。
其通过直接扭动旋盖110便可以实现收紧线体,通过按压旋盖110再反向扭动旋盖110便可以实现松开线体,其实现松开和收紧线体的操作方式简单,操作方便、快速,一秒钟便可以实现收紧或松开线体,方便了小孩、伤残人士、双手不得空时等进行操作。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卡齿1223和多个第二卡齿1323,还实现了对调节线体的任一松紧程度均可进行定位,并且线体不易松脱,不会回转,结构稳定、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齿1223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31对应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述第二卡齿1323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3231对应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将第一卡齿122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第二卡齿132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直角三角形,其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使得在收紧线体时操作方便,也即仅需扭动旋盖110便可以实现收紧线体,其直角三角形的垂直边对应的垂直面用于卡住绕线盘,实现了对线体松紧程度进行定位,避免回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31的倾斜角度为15°~75°,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3231的倾斜角度为15°~75°。
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31的倾斜角度为45°~60°,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3231的倾斜角度为45°~60°。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31的倾斜角度为45°,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3231的倾斜角度为45°。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31的倾斜角度为50°,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3231的倾斜角度为50°。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31的倾斜角度为60°,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3231的倾斜角度为60°。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导向斜面12231的倾斜角度和第二导向斜面13231的倾斜角度并不限于为上述情形,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卡齿1223均匀地环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四周,所述止动件120上设有通孔127,多个所述第二卡齿1323均匀地环设于所述通孔127的四周。
可选的是,第一卡齿1223的数量为2~30个,第二卡齿1323的数量为2~30个。可选的是,第一卡齿1223的数量为6~20个,第二卡齿1323的数量为6~20个。可选的是,第一卡齿1223的数量为12个,第二卡齿1323的数量为12个。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卡齿1223和第二卡齿1323的数量并不限于为上述情形,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止动件120的第一腔位121外壁设有至少一个穿线通道;请参阅图8,所述绕线盘130的四周设有绕线槽133,所述穿线通道与所述绕线槽133连通,所述绕线槽133上设有至少一个穿线通孔,且所述穿线通孔与所述绕线槽133连通,所述线体的至少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穿线通道和所述穿线通孔并固定。绕线槽133的设置用于供线体缠绕收纳,线体来回穿梭于鞋子后,线体的端部依次穿过穿线通道、穿线通孔并在穿线通孔处打结固定,进而实现将线体连接于紧固器10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动件120的第一腔位121外壁设有一个所述穿线通道,所述绕线槽133上设有一个所述穿线通孔,线体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穿线通道和所述穿线通孔并固定。当穿线通道和穿线通孔仅为一个时,其线体的一端依次穿线通道和穿线通孔并在穿线通孔处打结固定,线体的另一端固定于鞋子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止动件120的第一腔位121外壁设有两个所述穿线通道,分别包括第一穿线通道1251和第二穿线通道1261;
请参阅图8,所述绕线盘130上还设有两个穿线通孔,分别包括第一穿线通孔134和第二穿线通孔135,所述线体的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穿线通道1251和所述第一穿线通孔134并固定,所述线体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穿线通道1261和所述第二穿线通孔135并固定。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线体与紧固器100的装配过程为,当线体通过来回穿梭于鞋子后,线体的一端穿过第一穿线通道1251、经过绕线槽133、再穿过第一穿线通孔134,然后在第一穿线通孔134的末端打结固定,线体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穿线通道1261孔、经过绕线槽133、再穿过第二穿线通孔135,然后在第二穿线通孔135的末端打结固定,从而实现将线体安装于紧固器100。
应当理解的是,穿线通道和穿线通孔的数量并不限于为上述的一个或者两个,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次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槽133包括第一绕线槽1331和第二绕线槽1332,所述第一绕线槽133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绕线槽1332的外径,且所述穿线孔与所述第一绕线槽连通,所述第一绕线槽上设有减重孔1333。将第一绕线槽1331的外径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二绕线槽1332的外径,其在第一绕线槽1331内可以增加线体的缠绕圈数,在第一绕线槽1331上设置减重孔1333,可以减轻绕线盘130的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旋盖110的内壁底部边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部112,对应的,所述旋盖110的内壁形成限位凹槽113,所述止动件120的外壁顶部边缘设有环形限位凸部123,所述旋盖110设于所述止动件120的外部,所述环形限位凸部123置于所述限位凹槽113内并通过所述环形限位凸部123和所述限位凹槽113的配合进行限位,且所述旋盖110可相对所述止动件120上下运动。
旋盖110和止动件120通过限位凸部112和环形限位凸部123配合,避免旋盖110和止动件120之间的脱离,运行稳定。旋盖110可相对止动件120上下运动,其可以是在收紧线体时,按压旋盖110会向下运动或者直接扭动旋盖110会向下运动,撤销对旋盖110的扭动力后,旋盖110会向上运动,或者是在松开线体时,向下按压旋盖110会向下运动,撤销按压力后,旋盖110会向上运动。
可选的是,所述旋盖110的内壁底部边缘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部112,确保了旋盖110在相对止动件120时,转动运行平稳。可选的是,旋盖110的内壁底部边缘设有三个限位凸部112,且三个限位凸部112均匀地环设于旋盖110的内壁底部边缘。应当理解的是,限位凸部112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并不限于为上述情形,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为联动柱,所述联动柱上设有方形联动孔,所述第二连接部131为方形联动柱,所述方形联动柱设于所述方形联动孔内并与所述方形联动孔配合。将第一连接部111设置为联动柱,并在联动柱内设置方形联动孔,将第二连接部131设置为方形联动柱,通过方形联动柱和方形联动孔的配合,从而实现扭动旋盖110带动绕线盘130转动,其联动结构简单。
可选的是,所述旋盖110的外壁设有防滑纹,方便用户扭动旋盖11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9,所述连接座140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槽142,所述止动件120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卡扣124,所述卡槽142与所述卡扣124卡合连接;所述连接座140的第二腔位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位缺口,所述止动件120的第一腔位外壁向外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卡位凸块,所述卡位凸块通过所述卡位缺口进行限位。通过卡槽142与卡扣124的卡接配合、卡位凸块与卡位缺口,得止动件120稳定的连接在连接座140上,且止动件120与连接座140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
可选的是,请参阅图4和图9,所述连接座140的第二腔位壁上设有两个卡位缺口,分别包括第一卡位缺口143和第二卡位缺口144,所述止动件120的第一腔位121外壁向外延伸设有两个卡位凸块,分别包括第一卡位凸块125和第二卡位凸块126,所述第一卡位凸块125设于所述第一卡位缺口143并通过所述第一卡位缺口143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卡位凸块126设于所述第二卡位缺口144并通过所述第二卡位缺口144进行限位。应当理解的是,卡位缺口和卡位凸块的数量并不限于为上述情形,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可选的是,所述连接座140上设有两个卡槽142,所述止动件120上设有两个卡扣124。应当理解的是,卡槽142和卡扣124的数量并不限于为上述情形,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可选的是,请参阅图9,所述连接座140的中部设有第一固定位147,所述绕线盘130的中部设有第二固定位,所述弹性件150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位147和所述第二固定位进行固定。
可选的是,弹性件150为弹簧。应当理解的是,弹性件150并不限于为上述弹簧,还可以是其他,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连接座140的外围设有至少一个穿线连接位145,穿线连接位145的设置方便将连接座140固定连接于鞋子上。
可选的是,所述连接座140的外围设有两个穿线连接位145,且两个穿线连接位145呈中心对称。应当理解的是,穿线连接位145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并不限于为上述情形,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连接座140上还设有连接底板146,所述连接底板146的四周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孔1461,连接孔1461的设置方便将连接座140固定连接于鞋子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鞋子,包括上述所述的紧固器100,所述鞋子还包括鞋子本体和线体,所述线体连接于所述鞋子本体上,所述紧固器100与所述线体连接并调节所述线体的松紧。由于紧固器100的结构已经在上文中进行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紧固器100,用于收放线体,包括:旋盖110,所述旋盖110的内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11;止动件120,所述止动件120设于所述旋盖110的下方,所述旋盖110与所述止动件120转动连接,所述止动件120设有第一腔位121,且所述第一腔位121内设有第一定位锁紧部122;绕线盘130,所述绕线盘130上设有第二连接部131,所述绕线盘130设于所述第一腔位121内,所述第二连接部131穿出所述止动件120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连接,所述绕线盘130朝向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122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锁紧部132,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122与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部132限位配合;连接座140,所述连接座140上设有第二腔位141,所述绕线盘130和所述止动件120设于所述第二腔位141内,所述止动件120与所述连接座140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绕线盘130与所述连接座140之间设有弹性件150。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鞋子,包括上述所述的紧固器100,所述鞋子还包括鞋子本体和线体,所述线体连接于所述鞋子本体上,所述紧固器100与所述线体连接并调节所述线体的松紧。(1)本实施例提供的紧固器100以及鞋子,可以用于对来回穿梭于物品的线体进行收紧和松开,其收紧线体过程,扭动旋盖110实现收紧线体,其松开线体过程需按压旋盖110后,再反向扭动旋盖110便可以松开线体,其操作方便,仅需单手就可以完成操作,同时也方便小孩、伤残人士、双手不得空时等进行操作,且其操作快捷,收紧和松开过程仅需一秒操作完成。(2)本实施例提供的紧固器100以及鞋子,通过设置第一定位锁紧部122和第二定位锁紧部132,便可实现为线体的收紧和松开的程度进行定位,其结构稳定,且不会松脱和回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紧固器,用于收放线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盖,所述旋盖的内侧设有第一连接部;
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设于所述旋盖的下方,所述旋盖与所述止动件转动连接,所述止动件设有第一腔位,且所述第一腔位内设有第一定位锁紧部;
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绕线盘设于所述第一腔位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穿出所述止动件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绕线盘朝向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锁紧部,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部限位配合;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第二腔位,所述绕线盘和所述止动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位内,所述止动件与所述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绕线盘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有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包括多个第一定位锁紧齿,多个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环设于所述通孔为四周,且多个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之间形成第一定位锁紧凹部;
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部包括多个第二定位锁紧齿,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环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外围,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之间形成第二定位锁紧凹部;
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锁紧凹部内,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锁紧凹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腰梯形,所述第二定位锁紧凹部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腰梯形;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定位锁紧凹部的横截面为矩形;
和/或,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齿设有第一导坡,第一导坡的倾斜角度为0°~20°;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齿设有第二导坡,第二导坡的倾斜角度为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锁紧部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一卡齿,每一所述第一卡齿设有第一导向斜面,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卡齿之间形成第一凹部;
所述第二定位锁紧部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二卡齿,每一所述第二卡齿设有第二导向斜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卡齿之间形成第二凹部;
所述第一卡齿置于所述第二凹部内,所述第二卡齿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内,且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对应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所述第二卡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对应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和/或,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5°~75°,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5°~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的第一腔位外壁设有至少一个穿线通道;
所述绕线盘的四周设有绕线槽,所述穿线通道与所述绕线槽连通,所述绕线槽上设有至少一个穿线通孔,且所述穿线通孔与所述绕线槽连通,所述线体的至少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穿线通道和所述穿线通孔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的第一腔位外壁设有一个所述穿线通道,所述绕线槽上设有一个所述穿线通孔,线体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穿线通道和所述穿线通孔并固定;
或者,所述止动件的第一腔位外壁设有两个所述穿线通道,分别包括第一穿线通道和第二穿线通道;
所述绕线盘上还设有两个穿线通孔,分别包括第一穿线通孔和第二穿线通孔,所述线体的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穿线通道和所述第一穿线通孔并固定,所述线体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穿线通道和所述第二穿线通孔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包括第一绕线槽和第二绕线槽,所述第一绕线槽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绕线槽的外径,且所述第二穿线通孔与所述第一绕线槽连通,所述第一绕线槽上设有减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的内壁底部边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部,对应的,所述旋盖的内壁形成限位凹槽,所述止动件的外壁顶部边缘设有环形限位凸部,所述旋盖设于所述止动件的外部,所述环形限位凸部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内并通过所述环形限位凸部和所述限位凹槽的配合进行限位,且所述旋盖可相对所述止动件上下运动;
和/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联动柱,所述联动柱上设有方形联动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方形联动柱,所述方形联动柱设于所述方形联动孔内并与所述方形联动孔配合;
和/或,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止动件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卡扣,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卡合连接;
所述连接座的第二腔位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位缺口,所述止动件的第一腔位外壁向外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卡位凸块,所述卡位凸块通过所述卡位缺口进行限位;
和/或,所述连接座的外围设有至少一个穿线连接位;
和/或,所述连接座上还设有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的四周设有多个间隔的连接孔。
10.一种鞋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紧固器,所述鞋子还包括鞋子本体和线体,所述线体连接于所述鞋子本体上,所述紧固器与所述线体连接并调节所述线体的松紧。
CN202222494742.7U 2022-02-11 2022-09-20 一种紧固器以及鞋子 Active CN22020104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6031 2022-02-11
CN202220284804 2022-02-11
CN2022202848049 2022-02-11
CN2022202860318 2022-02-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1047U true CN220201047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2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94742.7U Active CN220201047U (zh) 2022-02-11 2022-09-20 一种紧固器以及鞋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1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04811A (zh) 一种线绳松紧调节器、穿戴物以及调节方法
US10945492B2 (en) Shoe lace tightening device
EP4140351A1 (en) Shoelace loosening prevention device
WO2021120266A1 (zh) 一种收绳装置及具有绳带的用品
CN215775934U (zh) 旋转推拉收绳器
CN220201047U (zh) 一种紧固器以及鞋子
CN113531002A (zh) 旋转控制松紧离合器
CN217791702U (zh) 一种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
CN219537634U (zh) 一种按压式旋转系绳扣
KR100841233B1 (ko) 스노우 보드용 바인딩
CN212260687U (zh) 一种旋转推拉自动鞋扣
CN220212131U (zh) 一种可双向调节松紧的旋钮扣
CN216724073U (zh) 一种绳物收紧盖、绳物收紧座、绳物收紧装置、鞋及物品
CN219362865U (zh) 一种绳物缠绕轴及绳物收放装置
CN220618008U (zh) 一种旋钮式绳带松紧装置
CN220255848U (zh) 一种便捷式旋钮鞋带伸缩扣
CN219613200U (zh) 一种连接座、底座、绳物旋扣、鞋及物品
CN219353209U (zh) 一种绳物缠绕轴及绳物收放件
CN220308553U (zh) 系带松紧装置
CN216724074U (zh) 一种新型绳物收紧盖、绳物收紧座、绳物收紧装置、鞋及物品
CN216724075U (zh) 一种绳物旋盖、绳物旋座、绳物收紧装置、鞋及物品
CN115153157A (zh) 一种系带装置、系带物以及系带方法
CN216453613U (zh) 一种系带装置
CN217722821U (zh) 一种旋钮式绳带松紧装置
CN215720363U (zh) 旋转控制松紧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