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1274U - 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1274U
CN217791274U CN202221747321.4U CN202221747321U CN217791274U CN 217791274 U CN217791274 U CN 217791274U CN 202221747321 U CN202221747321 U CN 202221747321U CN 217791274 U CN217791274 U CN 217791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transfer
livestock
driv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473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区伟文
何伟文
区燕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Honghao Hardwar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Honghao Hardwar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Honghao Hardwar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Honghao Hardwar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473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1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1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1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其包括:转运车主体,所述转运车主体包括转运车身及设置在所述转运车身上的驱动车轮,拉扯组件,所述拉扯组件包括多个从转运车身的前端到中部间隔分布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转动柱及包覆在所述转动柱外围的多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外设有排列、锯齿状的多个用于与屠宰牲畜皮毛拖拽配合的凸出部,第一辊轮组件,所述第一辊轮组件包括多个间隔分布在转运车身顶部上方的第一辊轮,安装在转运车主体上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能够高效地装卸屠宰牲畜,节省人力资源去搬运屠宰牲畜。

Description

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特别涉及屠宰牲畜领域。
背景技术
带有皮毛的牲畜在放血等工序操作后,在一些工场中,需要转运到下个工序的地方进行脱毛及分件等工序。现在的工场操作人员通常采用手推的平板车,通过人工把牲畜搬上平板车装载后,再推走到下一个工序指定的地点后,再通过人工从平板车搬下卸货。上述的平板车转运屠宰牲畜的效率低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去搬运牲畜,而且是推行平板车。工作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换人或者稍作休息才能继续作业。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需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其包括:转运车主体,所述转运车主体包括转运车身及设置在所述转运车身上的驱动车轮,拉扯组件,所述拉扯组件包括多个从转运车身的前端到中部间隔分布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转动柱及包覆在所述转动柱外围的多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外设有排列、锯齿状的多个用于与屠宰牲畜皮毛拖拽配合的凸出部,第一辊轮组件,所述第一辊轮组件包括多个间隔分布在转运车身顶部上方的第一辊轮,安装在转运车主体上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转运车身末端连接的连接框,其中,所述第一电机与驱动车轮的传动部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转动部件的传动部分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转运车身的前端表面两侧向上设置安装侧板,其中,所述转动柱的两端通过转动轴与安装侧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转动柱上套设有第一传动轮,相邻之间的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链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端通过变速箱与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链与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辊轮组件,所述第二辊轮组件包括延长板、多个间隔分布在所述延长板上的第二辊轮及与所述延长板的外侧面转动连接的多个连杆的一端,其中,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转运车身的后部侧面转动连接,以允许多个所述第二辊轮随连杆翻转设置在第一辊轮的上方或第一辊轮的后端相邻处。
进一步,所述延长板的末端与连接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的根部及延长板的侧部之间通过加强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箱的上部两侧设有车把,所述车把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控制箱的根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框的顶部横梁处,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多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安装在转运车身的底部,其中,所述万向轮与驱动车轮分别前后分布在转运车身上。
进一步,一对所述驱动车轮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端通过第四传动轮连接,其中,所述第三传动轮及第四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链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带有皮毛像猪、羊等牲畜在放血等工序操作后,堆放在工场一个特定的地方,操作人员通过手握连接框的上部。由于第一电机与驱动车轮的传动部分传动连接,该转运装置在电机带动驱动车轮的情况下,无需人力推行该装置,工作人员更加省时省力;当转运装置的前端到达待转运的牲畜相邻位置时,由于第二电机与转动部件的传动部分传动连接,多个转动部件转动,首先最前端的转动部件上排列、锯齿状的凸出部与屠宰牲畜的皮毛拖拽紧密,使屠宰牲畜从前端的转动部件滚动输送到后端的转动部件,屠宰牲畜滚动输送到转运车身顶部上方的第一辊轮,这个操作完成牲畜在转运装置的装载,代替现有人力搬运牲畜到人力平板车的操作,进一步节省人力;该装置在转运到指定地点后,第二电机反向转动,带动转动部件反向转动,使第一辊轮上的屠宰牲畜皮毛接触到后端转动部件上的凸出部,拖拽屠宰牲畜从第一辊轮拖下转动部件的前端,最终落到地面,转动部件停止转动,完成屠宰牲畜的转运;上述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代替现有的手推平板车转运牲畜,有效降低人力搬运牲畜及推行平板车的体力,有效提高牲畜的转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的第一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的第二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的AA部纵剖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运车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元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参照图1至6,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其包括:
参照图1结合图5的转运车主体100,所述转运车主体100包括转运车身110及设置在所述转运车身110上的驱动车轮120。
参照图1结合图4及图6的拉扯组件200,所述拉扯组件200包括多个从转运车身110的前端到中部间隔分布的转动部件210,所述转动部件210包括转动柱212及包覆在所述转动柱212外围的多面的安装板213,所述安装板213朝外设有排列、锯齿状的多个用于与屠宰牲畜皮毛拖拽配合的凸出部211。参照图5结合图6,为了使凸出部的能够更加容易拖拽牲畜的皮毛,凸出部211一排呈锯齿形状。参照图5,优选地,多个转动部件210从最右边的首端到中间逐渐倾斜向上设计,使屠宰牲畜的皮毛能够平顺从地面与最前端的凸出部拖拽逐渐运输上转动部件。
参照图1参照图4的第一辊轮组件300,所述第一辊轮组件300包括多个间隔分布在转运车身110顶部上方的第一辊轮310,该处的多个第一辊轮310的表面要物体经过转动。
参照图5,安装在转运车主体100上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410及第二电机420。
参照图1结合图5,设置在所述转运车身110末端连接的连接框500。
所述第一电机410与驱动车轮120的传动部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20与转动部件 210的传动部分传动连接。
带有皮毛像猪、羊等牲畜在放血等工序操作后,堆放在工场一个特定的地方,操作人员通过手握连接框的上部。由于第一电机与驱动车轮的传动部分传动连接,该转运装置在电机带动驱动车轮的情况下,无需人力推行该装置,工作人员更加省时省力;当转运装置的前端到达待转运的牲畜相邻位置时,由于第二电机与转动部件的传动部分传动连接,多个转动部件转动,首先最前端的转动部件上排列、锯齿状的凸出部与屠宰牲畜的皮毛拖拽紧密,使屠宰牲畜从前端的转动部件滚动输送到后端的转动部件,屠宰牲畜滚动输送到转运车身顶部上方的第一辊轮,这个操作完成牲畜在转运装置的装载,代替现有人力搬运牲畜到人力平板车的操作,进一步节省人力;该装置在转运到指定地点后,第二电机反向转动,带动转动部件反向转动,使第一辊轮上的屠宰牲畜皮毛接触到后端转动部件上的凸出部,拖拽屠宰牲畜从第一辊轮拖下转动部件的前端,最终落到地面,转动部件停止转动,完成屠宰牲畜的转运。
上述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代替现有的手推平板车转运牲畜,有效降低人力搬运牲畜及推行平板车的体力,有效提高牲畜的转运效率。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6,转动柱212的外围表面设有四个平面的安装板,其中,相邻两个安装侧板之间互相垂直设置,四个方向的安装板213对应的凸出部211。转动部件210在转动的过程中,多面安装高密度锯齿形状的凸出部21容易拉扯到牲畜的高密度皮毛。所述转运车身110的前端表面两侧向上设置安装侧板111,所述转动柱212的两端通过转动轴214 与安装侧板111转动连接。
继续参照图6,所述转动柱212上套设有第一传动轮215。继续参照图1,相邻之间的所述第一传动轮215通过第一传动链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20的动力端通过变速箱与第二传动轮42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链与第二传动轮422传动连接。参照图1结合图4至5,三个转动柱212上的第一传动轮设置的位置有所不同,中间部分的转动柱212上还设有两个第一传动轮215,继续参照图5,通过两根第一传动链先与中间部分的第一传动轮215传动连接,然后每根第一传动链再与两边的转动柱212上的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第一辊轮组件在上述的传动部分传动连接结构紧凑,同时传动链的结构便于日常维修。
参照图1结合图2,还包括第二辊轮组件600,所述第二辊轮组件600包括延长板610、多个间隔分布在所述延长板610上的第二辊轮611及与所述延长板610的外侧面转动连接的多个连杆612的一端。该转运装置中加装第二辊轮组件600,在运输较长或大型的牲畜动物时,能够在第一辊轮组件300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第二辊轮组件600。
参照图1及图2中第二辊轮组件600不同状态的示意图:所述连杆612的另一端与转运车身110的后部侧面转动连接。以允许多个所述第二辊轮611随连杆612翻转设置在第一辊轮310的上方或第一辊轮310的后端相邻处。当不需要延长转运装置的长度时,参照图2,第二辊轮611对应设置在第一辊轮310的上方;当需要延长转运装置的长度时,参照图1,第二辊轮611对应设置在第一辊轮310的后端相邻处。
参照图4,所述延长板610的末端与连接框50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500的根部及延长板610的侧部之间通过加强杆510固定连接,使延长板610与连接框500之间连接更加稳定,操作人员可以随时拉动连接框500,联动第二辊轮用于延伸转运装置的长度或保持现有的长度。
为了增加操作人员操作该转运装置的体验,还包括控制箱700,所述控制箱700内设置有控制器710,所述控制箱700的上部两侧设有车把720,所述车把720与控制器71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700的根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框500的顶部横梁处,所述控制器710分别与第一电机410及第二电机420电性连接。车把720上可以设置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可用于控制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驱动车轮120的前进的速度及转动部件210的转速;也可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正反转转向,使该转运装置能够前进或后退,转动部件也能正反转转换。
另外,控制箱的根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框的顶部横梁处,使控制箱能够与连接框连在一起,使该控制箱并未占用该转运装置的其他主体位置,增加牲畜装载的空间。
参照图4,还包括多个万向轮130,所述万向轮130安装在转运车身110的底部,所述万向轮130与驱动车轮120分别前后分布在转运车身110上。驱动车轮作为该转运该装置的后驱部件,当该转运装置在爬坡时,后驱的驱动车轮配合万向轮能够更有力驱动重型的牲畜爬坡,操作人员在转向通过万向轮方便转向。
参照图4,一对所述驱动车轮120之间通过连接轴121连接,所述连接轴121上套设有第三传动轮122。所述第一电机410的动力端通过第四传动轮423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轮122 及第四传动轮423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链传动连接。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8)

1.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运车主体(100),所述转运车主体(100)包括转运车身(110)及设置在所述转运车身(110)上的驱动车轮(120),
拉扯组件(200),所述拉扯组件(200)包括多个从转运车身(110)的前端到中部间隔分布的转动部件(210),所述转动部件(210)包括转动柱(212)及包覆在所述转动柱(212)外围的多面的安装板(213),所述安装板(213)朝外设有排列、锯齿状的多个用于与屠宰牲畜皮毛拖拽配合的凸出部(211),
第一辊轮组件(300),所述第一辊轮组件(300)包括多个间隔分布在转运车身(110)顶部上方的第一辊轮(310),
安装在转运车主体(100)上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410)及第二电机(420),
设置在所述转运车身(110)末端连接的连接框(500),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410)与驱动车轮(120)的传动部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20)与转动部件(210)的传动部分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运车身(110)的前端表面两侧向上设置安装侧板(111),
其中,所述转动柱(212)的两端通过转动轴(214)与安装侧板(11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柱(212)上套设有第一传动轮(215),相邻之间的所述第一传动轮(215)通过第一传动链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420)的动力端通过变速箱与第二传动轮(422)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链与第二传动轮(422)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辊轮组件(600),所述第二辊轮组件(600)包括延长板(610)、多个间隔分布在所述延长板(610)上的第二辊轮(611)及与所述延长板(610)的外侧面转动连接的多个连杆(612)的一端,
其中,所述连杆(612)的另一端与转运车身(110)的后部侧面转动连接,以允许多个所述第二辊轮(611)随连杆(612)翻转设置在第一辊轮(310)的上方或第一辊轮(310)的后端相邻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板(610)的末端与连接框(50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500)的根部及延长板(610)的侧部之间通过加强杆(51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箱(700),所述控制箱(700)内设置有控制器(710),所述控制箱(700)的上部两侧设有车把(720),所述车把(720)与控制器(710)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箱(700)的根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框(500)的顶部横梁处,
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710)分别与第一电机(410)及第二电机(420)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万向轮(130),所述万向轮(130)安装在转运车身(110)的底部,
其中,所述万向轮(130)与驱动车轮(120)分别前后分布在转运车身(1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屠宰牲畜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驱动车轮(120)之间通过连接轴(121)连接,所述连接轴(121)上套设有第三传动轮(122),
所述第一电机(410)的动力端通过第四传动轮(423)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传动轮(122)及第四传动轮(423)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链传动连接。
CN202221747321.4U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 Active CN217791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7321.4U CN217791274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7321.4U CN217791274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1274U true CN217791274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2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47321.4U Active CN217791274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1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80224B1 (de) Transportkarre zum transportieren von gegenständen oder tierkadavern
KR101426234B1 (ko) 염전용 전동 밀대
CN205555753U (zh) 绕线小车
CN217791274U (zh) 一种屠宰牲畜转运装置
CN206551931U (zh) 一种防止猪场疾病传播的病死猪自动搬运车
CN208774833U (zh) 一种便于出货的运输车
CN105730488B (zh) 电动便携式死猪运输车
CN115158425A (zh) 一种用于屠宰牲畜转运的装置及方法
CN209758324U (zh) 一种生猪清洗流水线轨道输送装置
DE1109441B (de) Dungraeumgeraet
DE1901775A1 (de) Ballentransportwagen mit Entladevorrichtung fuer einzelne Heuballen
CN210555224U (zh) 一种用于工厂的机械运输车
EP2135505A2 (en) Device for removing manure from a grid floor
CN211617694U (zh) 一种可伸缩式周转车
CN211458420U (zh) 一种履带式电动手推清粪机
CN214138565U (zh) 一种捡猪车
US5083804A (en) Hard cart for use in transporting a self-propelled vehicle
CN211945272U (zh) 一种自行车车圈加工用转运设备
CN215398767U (zh) 一种具有托辊的转运车及具有其的病死猪转运系统
CN211032676U (zh) 用于电动设备的电池转运小车、电池转运系统
CN214138760U (zh) 一种搬运小车
CN209739117U (zh) 死猪转运推车
CN211733660U (zh) 一种拖猪车
KR200336343Y1 (ko) 이송 카트
CN220548982U (zh) 一种捡猪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Qu Weiwen

Inventor after: He Boliang

Inventor after: Qu Yanling

Inventor before: Qu Weiwen

Inventor before: He Weiwen

Inventor before: Qu Yan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