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9712U - 磁吸支架 - Google Patents

磁吸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9712U
CN217789712U CN202221979347.1U CN202221979347U CN217789712U CN 217789712 U CN217789712 U CN 217789712U CN 202221979347 U CN202221979347 U CN 202221979347U CN 217789712 U CN217789712 U CN 217789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magnetic
groove
sheet
magnetic at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93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铁龙
李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nj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93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9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9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9712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6174 priority patent/WO202400816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吸支架,包括主体和连接于所述主体上的吸附部,所述吸附部包括承载件、弹性引磁片和磁吸件,所述弹性引磁片具有弹性形变力;所述承载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磁吸件与所述弹性引磁片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引磁片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磁吸件吸附于所述弹性引磁片上。由于弹性引磁片能够在弹性形变下装卡固定于卡槽内,实现机械锁紧,相对于传统的打胶固定方式,既方便又稳定。锁紧力不会随时间的推迟而减弱,从而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弹性引磁片连同磁吸件脱落的问题,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更耐用的磁吸支架。

Description

磁吸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吸支架。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观影、学习或导航,人们已习惯将手机等电子设备搭配支架进行使用。在所有的支架类型中,由于磁吸支架与电子设备连接非常便捷,倍受很多电子设备用户的喜爱。
专利申请号为2021219858861的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磁吸支架,磁吸支架主要由壳体、铁片和磁铁组成,壳体上形成有一圈凹槽,铁片通过胶水固定于凹槽内,磁铁吸附固定于铁片上并用于吸附待支撑的电子设备。这种结构的磁吸支架在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打胶不良的情形。即使打胶合格,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也可能出现脱胶的情形,导致铁片连同磁铁从壳体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更耐用的磁吸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磁吸支架,包括主体和连接于所述主体上的吸附部,所述吸附部包括承载件、弹性引磁片和磁吸件,所述弹性引磁片具有弹性形变力;所述承载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磁吸件与所述弹性引磁片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引磁片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磁吸件吸附于所述弹性引磁片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引磁片呈圆弧状,所述凹槽呈圆弧状或环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弹性引磁片的内侧与所述卡槽相卡接;
或者,所述凹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弹性引磁片的外侧与所述卡槽相卡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引磁片贴靠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磁吸件磁吸于所述弹性引磁片背离所述底部的一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引磁片上设置有多个缺口,多个所述缺口沿所述弹性引磁片的周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部还包括防滑件,所述防滑件包括止挡部和与所述止挡部连接的弹性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凹槽内且被所述弹性引磁片所压靠,所述弹性部部分凸出于所述凹槽外。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底部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弹性引磁片将所述止挡部压靠于所述凹陷部内,和/或,所述弹性部环设于所述弹性引磁片和所述磁吸件的周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凹槽的槽口,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盖板的侧壁相抵靠。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弹性引磁片的侧壁相间隔。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引磁片部分卡入所述卡槽内,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方案中,由于磁吸支架的吸附部包括承载件、弹性引磁片和磁吸件,承载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置磁吸件与弹性引磁片凹槽,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弹性引磁片能够在弹性形变下装卡于卡槽内,实现机械锁紧,磁吸件则吸附于弹性引磁片上为吸附部提供吸附电子设备的磁吸力。相对于传统的打胶固定方式,弹性引磁片通过机械锁紧既方便又稳定,锁紧力不会随时间的推迟而减弱,从而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弹性引磁片连同磁吸件脱落的问题,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磁吸支架的平面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磁吸支架的的剖面视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承载件部分的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磁吸支架的另一视角平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磁吸支架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主体、110-底座、111-底壳、112-底盖、113-阻尼垫、114-背胶、115-螺丝、120-连接件、121-球头、122-螺纹孔、130-螺纹紧固件;
200-吸附部、210-承载件、211-凹槽、212-底部、213-第一围边、214-第二围边、215-卡槽、216-凹陷部、217-通孔、220-弹性引磁片、221-缺口、230-磁吸件、240-防滑件、241-止挡部、242-弹性部、25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的表述,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另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照附图1至附图6,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吸支架,用于支撑手机等电子设备。磁吸支架包括主体100和连接于主体100上的吸附部200,吸附部200具有磁吸力,能够磁吸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进行快速连接。
其中,吸附部200包括承载件210、弹性引磁片220和磁吸件230,弹性引磁片220用于供磁吸件230吸附,可以采用弹簧钢等具有弹性力且能够被磁吸的材质。磁吸件230则用于提供吸附电子设备的磁吸力,可以为磁铁或由铁磁材料制成的合金。承载件210上设置有凹槽211,用于容置磁吸件230与弹性引磁片220,凹槽21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215,弹性引磁片220卡接于卡槽215内,磁吸件230吸附于弹性引磁片220上。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方案中,由于磁吸支架的吸附部200包括承载件210、弹性引磁片220和磁吸件230,承载件210上设置有用于容置磁吸件230与弹性引磁片220凹槽211,弹性引磁片220能够在弹性形变下装卡固定于卡槽215内,实现机械锁紧,磁吸件230则吸附于弹性引磁片220上为吸附部200提供吸附电子设备的磁吸力。相对于传统的打胶固定方式,弹性引磁片220通过机械锁紧既方便又稳定,锁紧力不会随时间的推迟而减弱,从而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弹性引磁片220连同磁吸件230脱落的问题,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弹性引磁片220呈圆弧状(类似于C形),凹槽则对应的为环状槽(也可以为圆弧段)。圆弧状的弹性引磁片220能够进行周向上的卡紧,卡合更稳定。安装时,使弹性引磁片220弹性变形后可放入凹槽211内,并卡接于卡槽215内,实现机械式的卡紧。卡紧后,弹性引磁片220部分卡入卡槽215内,部分位于凹槽211内。其中,卡槽215既可以设置于凹槽211的内侧壁上,也可以设置于凹槽211的外侧壁上。当卡槽215设置于凹槽211的内侧壁上时,弹性引磁片220的内侧与卡槽215相卡接;当卡槽215设置于凹槽211的外侧壁上时,弹性引磁片220的外侧与卡槽215相卡接。
具体地,请继续参照附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承载件210包括底部212以及连接于底部212上的第一围边213(相当于凹槽211的内侧壁)和第二围边214(相当于凹槽211的外侧壁),第一围边213位于第二围边214的内侧且与第二侧围边同心设置,第一围边213、底部212和第二围边214共同围合形成凹槽211。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围边213、底部212和第二围边214共同围合形成圆环状的凹槽211,磁吸件230为由多段小磁铁拼接而成的圆环磁铁,弹性引磁片220在周向上接近一个整圆,以便于磁吸件230吸附。卡槽215既可以设置于第一围边213上,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围边214上。当弹性引磁片220设计为与第一围边213卡合时,卡槽215位于第一围边213靠近第二围边214的一侧,弹性引磁片220的内径应小于第一围边213的外径,装配时将弹性引磁片220撑大后放入凹槽211内,弹性引磁片220在弹性力的作用力卡在第一围边213上的卡槽215内。当弹性引磁片220设计为与第二围边214卡合时,卡槽215位于第二围边214靠近第一围边213的一侧,弹性引磁片220的外径应小于第二围边214的内径,装配时将弹性引磁片220收缩后放入凹槽211内,弹性引磁片220在弹性力的作用力卡在第二围边214上的卡槽215内。
进一步地,弹性引磁片220贴靠底部212装卡,磁吸件230磁吸于弹性引磁片220背离底部212的一侧。卡槽215的其中一侧壁可以平齐于底部212或低于底部212,使得在装卡弹性引磁片220时只需将弹性引磁片220朝向凹槽211推到底,当弹性引磁片220触及凹槽211的底部212时,也正好完全卡入了卡槽215内。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磁吸件230贴靠底部212装卡,被夹置于弹性引磁片220与凹槽211底部212之间。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磁吸件230能够被完全固定住,但也导致了磁吸力被弹性引磁片220阻隔而减少。
请继续参照附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弹性引磁片220上设置有多个缺口221,缺口221自弹性引磁片220的径向内侧沿径向延伸,多个缺口221沿弹性引磁片220的周向间隔布置。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弹性引磁片220主要采用弹簧钢等劲度系数较大的材质,使其产生弹性变形需施加较大的力度。因此可以通过设置缺口221的方式,一方面使得弹性引磁片220在被扩张或收缩时相对省力一些,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引导弹性引磁片220在受力时沿径向扩张或收缩。
请继续参照附图3和附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吸附部200还可以包括防滑件240,防滑件240包括止挡部241和与止挡部241连接的弹性部242,止挡部241位于凹槽211内且被弹性引磁片220所压靠,弹性部242部分凸出于凹槽211外。防滑件240可以为硅胶、橡胶等较为柔软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与手机等电子设备接触时不容易对电子设备造成损伤。防滑件240的止挡部241被固定于凹槽211内,防滑件240的弹性部242则部分凸出于凹槽211外与电子设备相接触,增加吸附部200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也防止刮伤电子设备的表面。当电子设备与吸附部200磁性连接时,弹性部242被手机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可以有效增大吸附部200表面的粗糙度,防止手机相对吸附部200进行滑动。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部242也可以位于磁吸件230的内周侧。
进一步地,凹槽211的底部212形成有凹陷部216,弹性引磁片220将止挡部241压靠于凹陷部216内。凹槽211底部212的凹陷部216对止挡部241起到容纳的作用,从而避免止挡部241与磁吸件230或弹性引磁片220干涉导致磁吸件230和弹性引磁片220无法平整地放置。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弹性部242环设于弹性引磁片220和磁吸件230的周侧,磁吸件230和第二围边214也能对弹性部242起到紧固作用。承载件210和凹槽211均为环形。环形凹槽211一方面可以对磁吸件230进行保护,避免手机在磁吸连接时对磁吸件230过度挤压,损坏磁吸件230,另一方面与磁吸件230共同对防滑件240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使防滑件240与承载件210的装配更牢固。弹性部242与弹性引磁片220的侧壁之间相间隔,以避免弹性引磁片220在卡入卡槽215时受到弹性部242的干涉。
进一步地,吸附部200还可以包括盖板250,盖板250盖合于凹槽211的槽口,弹性部242与盖板250的侧壁相抵靠,磁吸件230位于盖板250和弹性引磁片220之间。盖板250的设置避免了磁吸件230直接与电子设备接触造成磨损,同时进一步将磁吸件230固定在凹槽211内。弹性部242相对于盖板250向外凸出,以便接触电子设备。
请继续参照附图1和附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体100可以包括底座110和连接件120,连接件120的一端设置有与底座110转动配合的球头121,另一端与承载件210固定连接,吸附部200通过连接件120与底座110转动配合,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角度调整,进而调整电子设备的姿态。进一步地,还包括螺纹紧固件130,承载件210上设置有通孔217,螺纹紧固件130穿过通孔217与连接件120螺纹连接,将吸附部200固定于连接件120的一端。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底座110包括底壳111、底盖112和阻尼垫113,底盖112通过螺丝115固定于底壳111的底部212,将球头121和阻尼垫113收容于底壳111与盖板之间,连接件120的球头121受到阻尼垫113的阻尼力,只在有较大外力作用下才会相对于底座110转动,避让球头121受电子设备的重力影响而自行转动。底座110的底部212还可以设置有背胶114,通过背胶114可将磁吸支架固定于桌面或汽车的中控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准。

Claims (10)

1.一种磁吸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连接于所述主体上的吸附部,所述吸附部包括承载件、弹性引磁片和磁吸件,所述弹性引磁片具有弹性形变力;所述承载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磁吸件与所述弹性引磁片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引磁片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磁吸件吸附于所述弹性引磁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引磁片呈圆弧状,所述凹槽呈圆弧状或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弹性引磁片的内侧与所述卡槽相卡接;
或者,所述凹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弹性引磁片的外侧与所述卡槽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引磁片贴靠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磁吸件磁吸于所述弹性引磁片背离所述底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引磁片上设置有多个缺口,多个所述缺口沿所述弹性引磁片的周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磁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还包括防滑件,所述防滑件包括止挡部和与所述止挡部连接的弹性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凹槽内且被所述弹性引磁片所压靠,所述弹性部部分凸出于所述凹槽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弹性引磁片将所述止挡部压靠于所述凹陷部内,和/或,所述弹性部环设于所述弹性引磁片和所述磁吸件的周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凹槽的槽口,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盖板的侧壁相抵靠。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弹性引磁片的侧壁相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磁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引磁片部分卡入所述卡槽内,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CN202221979347.1U 2022-07-07 2022-07-28 磁吸支架 Active CN217789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9347.1U CN217789712U (zh) 2022-07-28 2022-07-28 磁吸支架
PCT/CN2023/106174 WO2024008165A1 (zh) 2022-07-07 2023-07-06 磁吸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9347.1U CN217789712U (zh) 2022-07-28 2022-07-28 磁吸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9712U true CN217789712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42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9347.1U Active CN217789712U (zh) 2022-07-07 2022-07-28 磁吸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97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8165A1 (zh) * 2022-07-07 2024-01-11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磁吸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8165A1 (zh) * 2022-07-07 2024-01-11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磁吸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57480B1 (ko) 모바일 기기 거치장치
CN217789712U (zh) 磁吸支架
KR20120129450A (ko) 흡착 거치대
KR101777505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악세사리
JP2020528710A (ja) 端末ホルダー及び端末ケース
US20100103596A1 (en) Rota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7897009U (zh) 一种指环支架及带有该支架的手机壳
CN214177359U (zh) 电子设备支架
WO2024008165A1 (zh) 磁吸支架
KR200497298Y1 (ko) 단말기 거치대
KR200487926Y1 (ko) 자석 거치대
CN211779761U (zh) 支架
CN217546218U (zh) 磁吸式支架音箱
CN220858145U (zh) 一种指环支架及带有指环支架的移动终端设备的保护套
CN217145842U (zh) 磁吸式电子设备支架
CN212805552U (zh) 一种具有可调整的灯具臂结构的灯具
CN217684181U (zh) 电子装置的支架结构
KR101825743B1 (ko) 모바일 거치대
CN218526345U (zh) 一种磁吸手机支架
WO2018218488A1 (zh) 手机旋转装置
KR20200001753U (ko) 금속판이 구비되는 휴대 단말기용 거치 장치
CN208337220U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组合件
CN214355839U (zh) 一种固定底座和支架结构
CN214756459U (zh) 一种磁吸装置
US20230328164A1 (en) Mobile phone hol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31, Block C, 1601, Zhantao Technology Building, Intersection of Minzhi Avenue and Gongye East Road,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anj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708, block C, Zhantao technology building, the intersection of Minzhi Avenue and Gongye East Road,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