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7538U - 一种支撑平台及载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平台及载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7538U
CN217787538U CN202221502039.XU CN202221502039U CN217787538U CN 217787538 U CN217787538 U CN 217787538U CN 202221502039 U CN202221502039 U CN 202221502039U CN 217787538 U CN217787538 U CN 217787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tructure
base
support
supporting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020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匡华平
袁玲
易科
王昭棚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020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7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7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7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包括基座、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与基座滑动连接,第一支撑结构适于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支撑结构与基座滑动连接,第二支撑结构适于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产品适于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际的检测需求,在检测时直接调整第一支撑结构和/或第二支撑结构相对于基座的位置,以保障背光光源出光后,产品的坏点可以被视觉系统所采集到,便于后续的修复。并且还可以调整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之间的间距,使得其可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液晶面板,保障对液晶面板支撑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平台及载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平台及载台。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生产领域中,面板必须要通过点灯检测设备对面板进行点灯测试,这是因为点灯测试阶段对于面板品质的管控相当重要,在此阶段中可以检测出液晶面板是否有坏点(例如:亮点或暗点)。但是对于本身不发光的面板,例如LCD面板,需要在LCD面板下方设置背光光源,并用于检测面板的点灯检测区,但是当坏点出现在支撑结构的上方或边缘时,支撑结构会对光进行一定程度的遮挡,不便于视觉系统进行图像采集以及后续的修复。那么此时就需要将液晶面板拿下后重新放置到新的位置,检测效率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液晶面板坏点检测效率过低。
一方面,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基座、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结构适于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结构适于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产品适于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第三支撑结构,所述第三支撑结构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结构适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之间,所述第三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均采用玻璃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驱动组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上,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三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支撑结构上适于放置所述产品。
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三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机构、传动杆和传动块,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杆驱动连接,所述传动块上开设有开孔,所述传动杆穿设于所述开孔中,所述传动杆适于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传动块螺纹连接,所述传动块与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载台,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平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平台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实际的检测需求,在检测时直接调整第一支撑结构和/或第二支撑结构相对于基座的位置,以保障背光光源出光后,产品的坏点可以被视觉系统所采集到,便于后续的修复。并且还可以调整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之间的间距,使得其可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液晶面板,保障对液晶面板支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平台的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2-第一支撑结构;3-第二支撑结构;4-第一驱动机构;5-第一连接件;6-第二驱动机构;7-第二连接件;8-第三支撑结构;9-驱动组件;91-第三驱动机构;92-传动杆;93-传动块;10-第三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转动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中设置有坐标系XYZ,其中X轴的正向代表右方,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Y轴的正向代表后方,Y轴的反方向代表前方,且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基座1、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与所述基座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适于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与所述基座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适于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产品适于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上。
产品可以为液晶面板(LCD、OLED等),在对液晶面板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液晶面板点亮,由此可以观察到液晶面板上的缺陷,比如坏点。在此以LCD面板为例,由于LCD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设置背光光源照亮LCD面板,背光光源位于LCD面板下方。但在检测时,如果液晶面板上的坏点出现在第一支撑结构2或者第二支撑结构3的上方或边缘处,第一支撑结构2或第二支撑结构3会对光进行一定的遮挡。由此不便于视觉系统对坏点进行识别,同时也不利于后续对坏点进行修复。
第一方向可以为图中X轴的方向,当坏点出现在第一支撑结构2或者第二支撑结构3的上方或边缘处时,为避免坏点被遮挡,此时可以将第一支撑结构2和/或第二支撑结构3的位置沿X轴方向进行移动。由此,使得坏点处于第一支撑结构2或第二支撑结构3的旁边,以此便于视觉系统对坏点进行采集,以及后续的坏点修复。并且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移动第一支撑结构2和/或第二支撑结构3的位置,以保障第一支撑结构2和/或第二支撑结构3对液晶面板良好的支撑。
当液晶面板的尺寸较大时,可以增大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之间的距离。而当液晶面板的尺寸较小时,可以减小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之间的距离。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第一支撑结构2、第二支撑结构3始终位于液晶面板的下方。并且第一支撑结构2到液晶面板一端的距离与第二支撑结构3到液晶面板另一端的距离可以相等,以保障其对液晶面板良好的支撑效果。
通过实际的检测需求,在检测时直接调整第一支撑结构2和/或第二支撑结构3相对于基座1的位置,以保障背光光源出光后,产品的坏点可以被视觉系统所采集到,便于后续的修复。并且还可以调整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之间的间距,使得其可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液晶面板,保障对液晶面板支撑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和第一连接件5,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5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5与所述基座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5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第一方向可以为图中X轴的方向,第一驱动机构4可以为气缸,气缸可以为双作用气缸,气缸的缸体可以安装在基座1上,气缸的活塞杆可以带动第一连接件5沿X轴方向移动。第一连接件5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滑块结构,基座1上可以设置有滑轨结构,滑轨结构的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由此保障气缸在驱动第一连接件5移动时,第一连接件5移动的稳定性。
第一支撑结构2与第一连接件5之间可以为螺栓连接和/或卡接。在第一连接件5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耳板,第一支撑结构2可以位于两个耳板之间。由此可以便于第一支撑结构2的拆卸,便于后期维修更换。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5和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5分别位于所述基座1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5连接。
两个第一连接件5分别滑动安装在基座1的相对两端,第一驱动机构4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第一驱动机构4为气缸,每个第一连接件5均可以由一个气缸驱动,且气缸的型号规格相同。以此可以保障两个第一连接件5的同步移动,两个第一支撑结构2均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件5上,在第一连接件5沿X轴方向移动时,两个第一支撑结构2同步沿X轴方向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6和第二连接件7,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7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与所述基座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适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7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第一方向可以为图中X轴的方向,第二驱动机构6可以为气缸,气缸可以为双作用气缸,气缸的缸体可以安装在基座1上,气缸的活塞杆可以带动第二连接件7沿X轴方向移动。第二连接件7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滑块结构,基座1上可以设置有滑轨结构,滑轨结构的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由此保障气缸在驱动第二连接件7移动时,第二连接件7移动的稳定性。
第二支撑结构3与第二连接件7之间可以为螺栓连接和/或卡接。在第二连接件7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耳板,第二支撑结构3可以位于两个耳板之间。由此可以便于第二支撑结构3的拆卸,便于后期维修更换。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7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7分别位于所述基座1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7连接。
两个第二连接件7分别滑动安装在基座1的相对两端,第一驱动机构4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第一驱动机构4为气缸,每个第二连接件7均可以由一个气缸驱动,且气缸的型号规格相同。以此可以保障两个第二连接件7的同步移动,两个第二支撑结构3均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件7上,在第二连接件7沿X轴方向移动时,两个第二支撑结构3同步沿X轴方向移动。通过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同时对液晶面板进行支撑,从而可以保证液晶面板放置在其上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第三支撑结构8,所述第三支撑结构8与所述基座1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结构8适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8之间,所述第三支撑结构8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只能对尺寸较小的液晶面板进行支撑。例如50寸以下,对于这类尺寸较小的液晶面板,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就可以保障对液晶面板相对两端的支撑效果,此时液晶面板可以不需要第三支撑结构8对其进行辅助支撑。
而当液晶面板的尺寸过大时,第一支撑结构2和第二支撑结构3移动到极限位置也无法完成对液晶面板的支撑。此时可以采用第三支撑结构8、第二支撑结构3、第一支撑结构2同时对液晶面板进行支撑。并且,第三支撑结构8也可以沿X轴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当坏点落在第三支撑结构8的上方或者边缘时,通过移动第三支撑结构8,使得坏点位于第三支撑结构8的旁边,便于视觉系统进行图像采集。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8均采用玻璃材料制成。由玻璃制成的第一支撑结构2、第二支撑结构3和第三支撑结构8,使得背光光源的光线可以正常透过其表面出光,并且光线可以照射在液晶面板上使得其发光。当液晶面板发光后,视觉系统可以对液晶面板表面的坏点进行采集,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便于后期的修复。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驱动组件9和第三连接件10,所述第三支撑结构8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件10上,所述驱动组件9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驱动组件9与所述第三连接件10驱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10与所述基座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9适于驱动所述第三连接件1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支撑结构8上适于放置所述产品。
第一方向可以为图中X轴的方向,第三驱动机构91可以为气缸,气缸可以为双作用气缸,气缸的缸体可以安装在基座1上,气缸的活塞杆可以带动第三连接件10沿X轴方向移动。第三连接件10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滑块结构,基座1上可以设置有滑轨结构,滑轨结构的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由此保障气缸在驱动第三连接件10移动时,第三连接件10移动的稳定性。
第三支撑结构8与第三连接件10之间可以为螺栓连接和/或卡接。在第三连接件10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耳板,第三支撑结构8可以位于两个耳板之间。由此可以便于第三支撑结构8的拆卸,便于后期维修更换。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三连接件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支撑结构8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三连接件10分别位于所述基座1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支撑结构8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连接件10连接。
两个第三连接件10分别滑动安装在基座1的相对两端,第一驱动机构4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第一驱动机构4为气缸,每个第三连接件10均可以由一个气缸驱动,且气缸的型号规格相同。以此可以保障两个第三连接件10的同步移动,两个第三支撑结构8均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连接件10上,在第三连接件10沿X轴方向移动时,两个第三支撑结构8同步沿X轴方向移动。并且在使用第三支撑结构8进行支撑时,根据液晶面板的尺寸,可以自由选择相应数量的第三支撑结构8进行支撑。
例如100寸的液晶面板,由于液晶面板尺寸过大,此时采用四个第三支撑结构8、两个第二支撑结构3、两个第一支撑结构2同时对液晶面板进行支撑,避免面板断裂损坏。而例如85寸、75寸等尺寸的显示面板可以根据需要,仅仅使用三个或者两个第三支撑结构8,外加两个第二支撑结构3、两个第一支撑结构2就可以完成支撑。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第三驱动机构91、传动杆92和传动块93,所述第三驱动机构91与所述传动杆92驱动连接,所述传动块93上开设有开孔,所述传动杆92穿设于所述开孔中,所述传动杆92适于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传动块93螺纹连接,所述传动块93与所述第三连接件10连接。
驱动组件9还可以包括传动轴,传动杆92和传动块93的数量为两个,第三驱动机构91可以为电机,且传动轴与电机的驱动端键连接,电机可以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上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一锥齿轮,传动杆92上也可以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随着传动轴的转动,两个传动杆92也可以随着转动。传动杆92上可以设置有外螺纹,基座1上设置有支座,传动杆92与支座转动连接,传动块93上的开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随着传动杆92的转动,传动块93会沿着X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三连接件10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载台,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平台。所述载台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与所述支撑平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申请披露如上,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结构适于沿第一方向移动;
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结构适于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产品适于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撑结构,所述第三支撑结构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结构适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之间,所述第三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均采用玻璃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上,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三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支撑结构上适于放置所述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三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机构、传动杆和传动块,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杆驱动连接,所述传动块上开设有开孔,所述传动杆穿设于所述开孔中,所述传动杆适于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传动块螺纹连接,所述传动块与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
11.一种载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平台。
CN202221502039.XU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支撑平台及载台 Active CN217787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2039.XU CN217787538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支撑平台及载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2039.XU CN217787538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支撑平台及载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7538U true CN217787538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34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02039.XU Active CN217787538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支撑平台及载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7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5625B2 (en) Apparatus for examining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examining method thereof
US9454024B1 (en) Composite repairing apparatus for liquid crystal panel
CN204439974U (zh) 一种背光源检测装置
CN101682798A (zh) 用于控制与用于呈现各种类型的光电子信息的装置的操作有关的多个参数的通用测试系统
CN103616167B (zh) 一种背光源发光均匀性自动检测系统
CN1808055A (zh) 坐标检测装置及被检测体检查装置
CN102589453A (zh) 轴类工件外径影像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4865268A (zh) 一种电子显示屏光学检测机构
JP2008076218A (ja) 外観検査装置
CN106198548A (zh) 高亮、超薄背光源智能检测和分析系统
CN211235583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圆柱产品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217787538U (zh) 一种支撑平台及载台
CN2627501Y (zh) 液晶显示器面板点灯后显像品质自动检测装置
CN202382712U (zh) 轴类工件外径的下照明影像测量仪
CN210953862U (zh) 一种液晶屏划痕检测装置
CN116643392A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显微镜操作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10723478A (zh) 一种显示面板检修装置
CN114859603B (zh) 一种lcd显示屏及其清晰度检测方法
KR102037050B1 (ko) 표시장치용 비전검사 시스템 및 이의 검사방법
CN115639218A (zh) 显示屏玻璃aoi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4150403U (zh) 一种横向调节的aoi照明光源
TW200921078A (en) Inspection system for planar light emitting object and method thereof
CN20896932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工业显微镜
KR20090078520A (ko) 기판 지지기구 및 이를 구비한 기판 검사장치
CN218728436U (zh) 一种载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