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3238U - 屏蔽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屏蔽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3238U
CN217783238U CN202221406944.5U CN202221406944U CN217783238U CN 217783238 U CN217783238 U CN 217783238U CN 202221406944 U CN202221406944 U CN 202221406944U CN 217783238 U CN217783238 U CN 217783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door
support frame
mounting plat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069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立清
吕宪超
史继伟
耿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069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3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3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3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屏蔽门组件,包括:门体;第一支撑架,设置于门体上,第一支撑架包括位于门体内部的架体主体及朝向门体的关闭方向伸出于门体的第一安装板;第一滑道结构,设置于门体和第一支撑架之间,第一滑道结构和第一支撑架对应设置;滚动杆,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并位于门体的侧部;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支撑架抵接配合;弹性件,设置于压力传感器和门体之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防夹系统的防夹效果较差,容易出现乘客被夹的问题。

Description

屏蔽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屏蔽门组件。
背景技术
地铁屏蔽门作为地铁车站站台中将站台区和轨行区隔开,保证乘客候车安全、乘车安全的重要设备,主要是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屏蔽门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在地铁的运营安全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地铁实际运营中,因屏蔽门直接夹人而导致乘客受伤,亦或屏蔽门夹人之后未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导致列车开启导致乘客受伤甚至死亡的事件数见不鲜。
在相关技术中,常采用防夹挡板和灯带进行防夹。在地铁中防夹挡板一般安装于站台屏蔽门中的滑动门内侧,与滑动门垂直的下边框位置。由于到站后屏蔽门和列车门会同时打开,需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现在所应用的防夹挡板高约60厘米,宽约15厘米。安装时将防夹挡板与屏蔽门的滑动门进行铰接从而构成刚体。在地铁正常运营时,若防夹挡板在屏蔽门关闭时夹住物体,屏蔽门则按照系统要求会停止关门动作,打开屏蔽门后重新关门,若物体移除,则关门成功,若未移除,则进行多次尝试直到物体移除。
防夹挡板位于列车门与滑动门之间,挡板的存在使滑动门和列车门关闭时两门之间的空隙减小,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加了乘客关门时被夹的概率,如若有乘客在灯闪铃响时抢上或者强行冲进,则会脚部被夹,滑动门打开,从而避免了乘客被困在危险空间导致的进一步夹伤。但是对于出现先开车门的情况或者夹包问题,防夹挡板并不能解决。因此即使设置有防夹挡板,乘客夹伤事件仍屡有发生。
灯带作为防夹系统的一种,其原理相对较简单。一般安装于车站的站台尾部,位于屏蔽门和列车之间的间隙位置,乘客在上下车时也可观察到。乘客上车完成后,司机关闭车门,在端门处观察尾部灯带,若能看到完整的灯带,则司机启动列车;若灯带不完整,则司机需再次开关车门,以保证观察到完整灯带,确认间隙无人。大部分城市地铁站台已安装了灯带防夹装置。
灯带防夹装置原理简单,列车司机只需判断灯带是否完整即可,同时灯带的安装不可侵入列车的动态包络线。但这种装置仅限于直线站台,对于部分城市存在在曲线站台,司机在肉眼观察时会出现盲区,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红外光幕系统由红外光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和控制核心组成,其中发射端和接收端安装于各个滑动门的两侧,控制核心安装于站台端门的控制盒内。现有的光幕系统工作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为系统在屏蔽门关闭期间工作,当乘客位于两扇门之间时,光幕系统检测到障碍物的存在并反馈至控制核心,停止关门,防止乘客被夹;第二种系统工作于屏蔽门关闭后送出闭锁信号之前,系统在屏蔽门关闭后开始工作,若检测到障碍物,则系统发出报警,并切断发车信号防止列车启动。
综上可知,上述的屏蔽门的防夹系统的防夹效果较差,仍容易出现乘客被夹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门组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防夹系统的防夹效果较差,容易出现乘客被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屏蔽门组件,包括:门体;第一支撑架,设置于门体上,第一支撑架包括位于门体内部的架体主体及朝向门体的关闭方向伸出于门体的第一安装板;第一滑道结构,设置于门体和第一支撑架之间,第一滑道结构和第一支撑架对应设置;滚动杆,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并位于门体的侧部;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支撑架抵接配合;弹性件,设置于压力传感器和门体之间。
进一步地,屏蔽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门体的侧边沿处的第一挡板及与第一挡板间隔设置的第二挡板,架体主体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弹性件位于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挡板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多个避让部,第一安装板通过避让部伸出于门体以使架体主体和滚动杆位于第一挡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滑道结构包括滑槽和滑轨,滑槽和滑轨中的一个设置于门体上,滑槽和滑轨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第一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架体主体包括导向部、第二安装板、连接在导向部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连接板以及连接在导向部远离第二安装板一侧的第三挡板,第一滑道结构设置于导向部和门体之间,压力传感器和第三挡板抵接配合,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连接。
进一步地,屏蔽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轮和与第一转动轮同步运动的检测件,第一转动轮和检测件设置于第一安装板的上下两侧,滚动杆与第一转动轮联动。
进一步地,检测件包括电位计。
进一步地,屏蔽门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轮,第二转动轮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第二转动轮和滚动杆抵接配合,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抵接配合。
进一步地,滚动杆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防滑层,第一转动轮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防滑层,第二转动轮的外部设置有第三防滑层。
进一步地,屏蔽门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滑道结构以及第三转动轮,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架的部分结构伸出于门体,滚动杆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位于门体外侧的部分上,第二滑道结构设置于第二支撑架和门体之间,第三转动轮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并与滚动杆联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架设置在门体上,第一支撑架包括位于门体内部的架体主体以及朝向门体的关闭方向伸出门体的第一安装板。第一滑道结构设置于门体和第一支撑架之间,第一滑道结构和第一支撑架对应设置。滚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并位于门体的外侧,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支撑架抵接配合,弹性件设置在压力传感器和门体之间。通过上述的设置,门体在关闭时,当有乘客或者物体被夹住时,滚动杆与被夹的物体接触,由于被夹的物体有一定的体积,因此会撑开滚动杆,同时由于滚动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且第一支撑架和门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滑道结构,因此滚动杆撑开时,第一支撑架也会朝向远离门体关闭方向(开启方向)运动,而由于压力传感器和弹性件设置在门体和第一支撑架之间,因此压力传感器能够被第一支撑架挤压,进而能够发出控制信号以使得门体打开。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实现防止门体夹住物体或者乘客,并能够在夹住物体或者乘客的第一时间打开门体,这样能够保证乘车安全。同时,由于滚动杆可转动地设置,这样即使乘客或者物品被夹住时,拉拽物品或者乘客挣脱时,在滚动杆的转动作用下,也更加容易挣脱。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防夹系统的防夹效果较差,容易出现乘客被夹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屏蔽门组件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屏蔽门组件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屏蔽门组件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屏蔽门组件的第一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第一支撑架的侧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屏蔽门组件的第二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屏蔽门组件的滚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门体;20、第一支撑架;21、架体主体;211、导向部;212、第二安装板;213、连接板;214、第三挡板;22、第一安装板;30、第一滑道结构;31、滑槽;32、滑轨;40、滚动杆;51、压力传感器;52、弹性件;61、第一挡板;611、避让部;62、第二挡板;71、第一转动轮;72、检测件;73、第二转动轮;81、第二支撑架;82、第二滑道结构;83、第三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相对于防夹挡板对于上肢探测的缺陷和灯带的由司机为主的主观判断,红外光幕探测系统更加智能化。但是红外光幕检测系统对于安装要求更高。首先,相对于防夹挡板,红外光幕的设置高度较高;其次,红外光由发射端射出,接收端接收,因此发射端和接收端需处于同一基准线上,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再次,由于轨行区内存在活塞风和列车行驶时产生振动的影响,系统的支架在材料选取上对强度和刚度有一定的要求;最后,红外光幕检测系统的稳定性较差,需定期维修,成本较高,同时存在对较小物体如牵引绳等检测盲区和受光线影响导致误报警的问题。
还有一种则是通过激光探测防夹系统进行防夹,但是激光探测防夹系统的应用相对较少。激光探测防夹装置主要由激光发射端、激光接收端、报警主机、辅助报警器及辅助装置构成。
激光探测防夹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直线型的站台,也可应用于曲线型站台。对于直线型站台,站台长度不大于150米,将站台上下车的一侧设置一个激光探测防夹装置,作为一个防区,激光发射端安装在于屏蔽门平行的进站端限界外,接收端安装在于屏蔽门平行的端门上。对于曲线型站台,需要根据站台弧度进行设计,如可将两节车厢作为一个防区,每个防区内设置一对激光发射端和接收端。激光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激光呈现对射式布设,使贯穿整个防区,若列车门与屏蔽门之间有障碍物,则激光接收端接收不到完整激光,此时位于驾驶室的报警主机报警,司机得到报警后进行动作,同时辅助报警装置报警提醒地铁站台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激光探测防夹装置对环境要求较高,区间因轮轨磨耗等问题会存在金属粉尘等问题,且该装置安装于站台门上,受振动的影响较大,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此外,为保证站台门检测的有效覆盖,该装置延站台纵向安装,检测装置的有效安装范围仅为限界允许的25mm,安装空间狭小,也就造成其检测空间十分有限,激光束多为单束多点对射,仅可保证对射区域的安全,无法全面覆盖检测区域,存在较大的检测盲区。且由于激光探测装置涉及安全回路问题,一旦探测到有人在两门之间,车辆便无法启动,因此如果有乘客持续抢上抢下,有可能会影响行车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如图1、图2、图4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屏蔽门组件包括:门体10、第一支撑架20、第一滑道结构30、滚动杆40、压力传感器51以及弹性件 52。第一支撑架20设置于门体10上,第一支撑架20包括位于门体10内部的架体主体21及朝向门体10的关闭方向伸出于门体10的第一安装板22。第一滑道结构30设置于门体10和第一支撑架20之间,第一滑道结构30和第一支撑架20对应设置。滚动杆40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2上并位于门体10的侧部。压力传感器51与第一支撑架20抵接配合。弹性件52设置于压力传感器51和门体10之间。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架20设置在门体10上,第一支撑架20包括位于门体10内部的架体主体21以及朝向门体10的关闭方向伸出门体10的第一安装板22。第一滑道结构30设置于门体和第一支撑架20之间,第一滑道结构30和第一支撑架20对应设置。滚动杆40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2上并位于门体10的外侧,压力传感器51与第一支撑架20抵接配合,弹性件52设置在压力传感器51和门体10之间。通过上述的设置,门体 10在关闭时,当有乘客或者物体被夹住时,滚动杆40与被夹的物体接触,由于被夹的物体有一定的体积,因此会撑开滚动杆40,同时由于滚动杆40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0上,且第一支撑架20和门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一滑道结构30,因此滚动杆40撑开时,第一支撑架20也会朝向远离门体10关闭方向(开启方向)运动,而由于压力传感器51和弹性件52设置在门体 10和第一支撑架20之间,因此压力传感器51能够被第一支撑架20挤压,进而能够发出控制信号以使得门体10打开。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实现防止门体10夹住物体或者乘客,并能够在夹住物体或者乘客的第一时间打开门体10,这样能够保证乘车安全。同时,由于滚动杆40 可转动地设置,这样即使乘客或者物品被夹住时,拉拽物品或者乘客挣脱时,在滚动杆40的转动作用下,也更加容易挣脱。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防夹系统的防夹效果较差,容易出现乘客被夹的问题。
如图1、图2、图4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屏蔽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门体10的侧边沿处的第一挡板61及与第一挡板61间隔设置的第二挡板62,架体主体2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挡板61和第二挡板62之间,弹性件52位于压力传感器51和第二挡板62之间。第一挡板61和第二挡板62能够对架体主体21进行限位,同时,第一挡板61和第二挡板62能够对门体10进行加强,进而使得门体10的结构强度更好。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61上设置有多个避让部611,第一安装板 22通过避让部611伸出于门体10以使架体主体21和滚动杆40位于第一挡板61的两侧。避让部611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安装板22能够伸出避让部611,具体地,避让部611为缺口,这样的设置简单。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道结构30包括滑槽31和滑轨32,滑槽31和滑轨32中的一个设置于门体10上,滑槽31和滑轨32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第一支撑架20上。具体地,滑槽设置于第一支撑架上,滑轨设置在门体上。上述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支撑架20的运动更加稳定,具体地,滑槽31和滑轨32限位配合,即滑轨32不会从滑槽31内脱离。即滑轨3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滑槽3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滑槽设置在门体上,滑轨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
如图1、图2、图4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架体主体21包括导向部211、第二安装板212、连接在导向部211和第二安装板212之间的连接板213以及连接在导向部211远离第二安装板212一侧的第三挡板214,第一滑道结构30设置于导向部211和门体10之间,压力传感器51和第三挡板214抵接配合,第一安装板22与第二安装板212连接。滑槽31设置在导向部211上,这样能够使得导向部211的重量减小,进而能够使得第一支撑架20的重量减小。第三挡板214能够对压力传感器51进行限位。
如图1、图2、图4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屏蔽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轮71和与第一转动轮71同步运动的检测件72,第一转动轮71和检测件72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2的上下两侧,滚动杆40与第一转动轮71联动。滚动杆40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转动轮71转动,检测件72与第一转动轮71联动,检测件72能够检测到第一转动轮71的转动,此时则能够发出检测信号,进而控制门体10打开。
如图1、图2、图4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检测件72包括电位计。电位计的检测效果更好。
如图1、图2、图4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屏蔽门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轮73,第二转动轮73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2上,第二转动轮73和滚动杆40抵接配合,第一转动轮71 和第二转动轮73抵接配合。第二转动轮73能够起到传动的作用,这样能够使得第一转动轮71和检测件72的位置更加合理。同时,设置第二转动轮73能够避免第一转动轮71的尺寸过大。
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轮的外圈设置有齿轮,滚动杆的外圈设置有齿圈,齿轮和齿圈啮合设置,这样同样能够实现滚动杆带动第一转动轮的转动。或者,滚动杆和第一转动轮之间设置有皮带结构。
如图1、图2、图4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滚动杆40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防滑层,第一转动轮71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防滑层,第二转动轮73的外部设置有第三防滑层。第一防滑层、第二防滑层以及第三防滑层的设置能够使得滚动杆40驱动第二转动轮73转动,第二转动轮73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转动轮71转动。具体地,第一防滑层、第二防滑层以及第三防滑层均为橡胶材质。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屏蔽门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架81、第二滑道结构82 以及第三转动轮83,第二支撑架81与第一支撑架20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架81的部分结构伸出于门体10,滚动杆40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撑架81位于门体10外侧的部分上,第二滑道结构82设置于第二支撑架81和门体10之间,第三转动轮83设置于第二支撑架81上并与滚动杆40联动。第二支撑架81的设置能够更好地固定滚动杆40。第二支撑架81也能够进行移动,第三转动轮83也能够对滚动杆40进行联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20为两个,第二支撑架81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架20位于两个第二支撑架81之间。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滚动杆40的位置更加稳定。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在门体的末端安装可以滚动的滚动杆40,并且将滚动杆40与电位计进行联动设计,保证第一转动轮71和第二转动轮73滚动的同时,电位计跟随转动,并且转动的精度要达到要求,同时第一转动轮71和第二转动轮73的滚动需要有第一支撑架20进行支持,在第一转动轮71和第二转动轮73的第一支撑架20安装压力传感器51,即为压敏电阻,作为一个压力值的检测,通过压力检测,以及第一转动轮71和第二转动轮73的位置检测,双回路双保护的安全动作设计,保证人员防夹,或者在人员被夹住的第一时间人员进行一个挣脱的动作,带动第一转动轮71和第二转动轮73进行滚动,电压值发生变化的同时,门体10进行正确的动作。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从两个方面进行防夹保护,当有物体被门体10 夹住时,第一个方面是通过压力传感器51检测门体10末端的压力值,正常情况下为0值,当出现有挤压的情况时,压力值会产生变化,不在0位,通过判断检测值在不在0位做出相应的动作,在0位时不动作,不在0位时通过开门,制动停车,发出告警等等一系列措施保护被夹人员的安全,第二个方面是从人面对紧急情况时发生的反应作为设计思路,人被夹住时,首先是会进行被夹物的拉扯,通过物体的拉扯,滚动杆40会发生转动,同时带动电位计转动,电压值会产生大大小小的波动,设定比较值,检测变化值作为对比,当两值有差异时,控制中心做出相应的动作,做出人员被夹时的紧急动作。
硬件选型方面,是以西门子S7-1200系列PLC型号为1214c作为核心控制器,配备数字量和模拟量可拓展模块作为中心控制单元,该款控制器是西门子选用压力传感器和电位计作为检测单元,供电选用明伟的DC24V开关电源,屏蔽门的开关选用直流电机,滚动条的材质硬度要选择得当,既要保证当压力检测失去功效时不会对人身造成伤害,又要保证人员被夹时,可以达到第一转动轮71和第二转动轮73滚动的效果,第一转动轮71和第二转动轮73 不滚动将无法带动电位计动作进而中心控制器监测不到数值,无法进行相应的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屏蔽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体(10);
第一支撑架(20),设置于所述门体(10)上,所述第一支撑架(20)包括位于所述门体(10)内部的架体主体(21)及朝向所述门体(10)的关闭方向伸出于所述门体(10)的第一安装板(22);
第一滑道结构(30),设置于所述门体(10)和所述第一支撑架(20)之间,所述第一滑道结构(30)和所述第一支撑架(20)对应设置;
滚动杆(4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上并位于所述门体(10)的侧部;
压力传感器(51),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0)抵接配合;
弹性件(52),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51)和所述门体(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门体(10)的侧边沿处的第一挡板(61)及与所述第一挡板(61)间隔设置的第二挡板(62),所述架体主体(21)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61)和所述第二挡板(62)之间,所述弹性件(52)位于所述压力传感器(51)和所述第二挡板(6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61)上设置有多个避让部(611),所述第一安装板(22)通过所述避让部(611)伸出于所述门体(10)以使所述架体主体(21)和所述滚动杆(40)位于所述第一挡板(6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结构(30)包括滑槽(31)和滑轨(32),所述滑槽(31)和所述滑轨(32)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门体(10)上,所述滑槽(31)和所述滑轨(32)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主体(21)包括导向部(211)、第二安装板(212)、连接在所述导向部(21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12)之间的连接板(213)以及连接在所述导向部(211)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板(212)一侧的第三挡板(214),所述第一滑道结构(30)设置于所述导向部(211)和所述门体(10)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51)和所述第三挡板(214)抵接配合,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轮(71)和与所述第一转动轮(71)同步运动的检测件(72),所述第一转动轮(71)和所述检测件(72)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2)的上下两侧,所述滚动杆(40)与所述第一转动轮(71)联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72)包括电位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门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轮(73),所述第二转动轮(73)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上,所述第二转动轮(73)和所述滚动杆(40)抵接配合,所述第一转动轮(71)和所述第二转动轮(73)抵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蔽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杆(40)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防滑层,所述第一转动轮(71)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防滑层,所述第二转动轮(73)的外部设置有第三防滑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门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架(81)、第二滑道结构(82)以及第三转动轮(83),所述第二支撑架(81)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81)的部分结构伸出于所述门体(10),所述滚动杆(4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81)位于所述门体(10)外侧的部分上,所述第二滑道结构(8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81)和所述门体(10)之间,所述第三转动轮(83)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81)上并与所述滚动杆(40)联动。
CN202221406944.5U 2022-06-02 2022-06-02 屏蔽门组件 Active CN217783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6944.5U CN217783238U (zh) 2022-06-02 2022-06-02 屏蔽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6944.5U CN217783238U (zh) 2022-06-02 2022-06-02 屏蔽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3238U true CN217783238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26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06944.5U Active CN217783238U (zh) 2022-06-02 2022-06-02 屏蔽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3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76539A (en) Wheelchair passenger lift apparatus for transit stations
CN208360165U (zh) 一种地铁安全门防护装置
JP2008526614A (ja) 電車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の安全装置
KR101738308B1 (ko) 스크린 도어 시스템의 비상 도어 구동장치
KR101720910B1 (ko) 스크린 도어 시스템의 광고판 개방장치
CN113120721B (zh) 一种垂直电梯用大吨位安全钳
CN110485899B (zh) 一种轨道交通防夹屏蔽门
CN106672767A (zh) 一种汽车电梯的汽车位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7783238U (zh) 屏蔽门组件
CN110356421A (zh) 一种地铁站台用防护机构
CN110509933B (zh) 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冗余保护系统和方法
JP3303212B2 (ja) プラットホ−ムにおける安全扉
CN217708431U (zh) 电梯补偿轮预报警装置
CN109367545A (zh) 伸缩式站台补偿器
CN211598462U (zh) 一种卷帘降落保护装置
CN206553036U (zh) 一种汽车电梯的汽车位置检测装置
CN111812738A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屏蔽门障碍物次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JP2003118966A (ja) 高速の動く歩道等のための手摺形成装置
CN219668078U (zh) 一种用于客车安全门的报警系统
CN220300104U (zh) 一种具有防夹提醒功能的电梯
EP0236600A1 (en) Wheelchair passenger lift apparatus for transit stations
CN220148935U (zh)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模拟动作展示台
CN114634081B (zh) 一种电梯门防夹异物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1035115U (zh) 一种工作平台防挤压系统
CN220098235U (zh) 一种安全性好的电梯安全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en Qingli

Inventor after: Lv Xianchao

Inventor after: Shi Jiwei

Inventor after: Geng Chao

Inventor before: Wen Liqing

Inventor before: Lv Xianchao

Inventor before: Shi Jiwei

Inventor before: Geng Ch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