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8194U - 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 - Google Patents
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68194U CN217768194U CN202221550540.3U CN202221550540U CN217768194U CN 217768194 U CN217768194 U CN 217768194U CN 202221550540 U CN202221550540 U CN 202221550540U CN 217768194 U CN217768194 U CN 2177681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
- handheld electronic
- electronic device
- elastic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包括按键、按键开关、支撑件及缓冲件,所述按键开关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按键的一侧且朝向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按键开关的一侧突出地设有抵顶部;所述按键开关与所述抵顶部接触;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按键开关的一侧,所述缓冲件的表面突出地设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围绕所述抵顶部的四周分布,所述弹性部弹性地抵触于所述按键。本实用新型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具有良好触发及回弹效果,同时,解决了按键在按压后出现左、右歪斜或者下陷问题,并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
背景技术
在手机和平板设备中,常采用带有柔性电路板(FPC)的一体按键和不带FPC的按键。其中,如图1所示,带FPC的按键机构300常见的结构包括按键310、按键开关320以及按键支撑件330,按键支撑件330上设有与按键开关320抵顶的抵顶部331以及与按键310呈间隙配合并对按键310在按压时进行限位的限位部332。而按键支撑件330一般使用90-95硬度的TPU材质。这种方案的缺点是:若按键支撑件330材质硬度较大,虽然能触发按键开关320同时满足良好的手感,但是按键支撑件320的材质硬度过硬,两边的限位部332距离所述按键310的间隙340不好控制;其他零件累积公差过大会导致该间隙340过小,从而造成按键310被顶死按不动;其他零件累积公差过小又会导致该间隙340过大,从而造成按键310歪斜,按键310左、右突出量差异较大。另外,如果提高其他零件的制造精度,又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其具有良好触发及回弹效果,同时,解决了按键在按压后出现左、右歪斜或者下陷问题,并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包括按键、按键开关、支撑件及缓冲件,所述按键开关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按键的一侧且朝向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按键开关的一侧突出地设有抵顶部;所述按键开关与所述抵顶部接触;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按键开关的一侧,所述缓冲件的表面突出地设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围绕所述抵顶部的四周分布,所述弹性部弹性地抵触于所述按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支撑件上设置一抵顶部,利用抵顶部接触所述按键开关,并在所述支撑件上设置缓冲件,使所述缓冲件的表面突出地设有弹性部,利用所述弹性部弹性地抵触于所述按键,从而使得按键按压时被所述抵顶部抵顶而具有良好的触发,并且通过弹性部实现良好的回弹效果。另外,通过所述弹性部的回弹力使得所述按键恒受到一向外的预紧力,进而可以更好且更准确地回弹到原始位置,保证所述按键的左、右突出量在合格的范围内,避免因弹性部与所述按键之间出现间隙而出现按键左、右歪斜或者下陷的问题。并且,本申请无需考虑其他零件累积公差大小的问题,对其他零件的制造精度要求不高,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较佳地,所述弹性部相对所述支撑件表面突出的高度大于所述抵顶部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表面突出的高度。这样可以使得所述弹性部能有效地与所述按键弹性抵触,从而为所述按键提供一向外的预紧力,从而保证按键在按压后不会出现左、右歪斜或者下陷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弹性部呈拱形结构。这样可以增强所述弹性部的弹性变形能力,使得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按键更好地接触。
具体地,所述弹性部呈圆弧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缓冲件还包括缓冲主体,所述缓冲主体设置于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按键开关的一侧,所述弹性部固定于所述缓冲主体上。通过设置所述缓冲主体,一方面可使所述弹性部的连接定位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又可以在所述按键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缓冲保护层,从而对所述按键及所述支撑件起到保护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弹性部的中部呈镂空结构,且两端分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缓冲主体。通过镂空设置,既可以增强所述弹性部的弹性变形能力,使得所述弹性部更好地回弹,从而保证按键在按压后不会出现左、右歪斜或者下陷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缓冲主体的两端延伸并超出所述弹性部的外侧。这样既可以使得所述弹性部更稳定牢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缓冲主体,又可以对所述支撑件全面保护。
具体地,所述缓冲主体与所述弹性部呈一体成型结构。这样可以简化按键机构的结构以及零件的数量,并且可减少零件的加工生产,提高组装的便利性。
具体地,所述缓冲主体覆盖于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按键开关的一侧表面。
具体地,所述抵顶部突伸出所述缓冲主体的表面。这样可以使得所述抵顶部保持有足够的硬度,从而使其与所述按键开关抵触后也具有良好的触发效果,并与所述弹性部的回弹力的共同作用下,极大地提高按压时的手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按键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手持电子设备按键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手持电子设备按键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手持电子设备按键机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手持电子设备按键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2至图4所示,图中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100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壳体200内,其包括按键1、按键开关2、支撑件3及缓冲件4,所述支撑件3设置于所述壳体200上,所述按键1位于所述支撑件3的上方且两者的相对的侧面之间相隔一定距离,所述按键开关2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按键1的一侧且朝向所述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朝向所述按键开关2的一侧突出地设有抵顶部31;所述按键开关2与所述抵顶部31接触且两者的间距为零。所述缓冲件4设置于所述支撑件3朝向所述按键开关2的一侧,所述缓冲件4的表面突出地设有弹性部41,所述弹性部41围绕所述抵顶部31的四周分布。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4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抵顶部31的相对两侧。所述弹性部41与所述按键1之间的间距为零,并且所述弹性部41弹性地抵触于所述按键1。另外,所述弹性部41相对所述支撑件3表面突出的高度大于所述抵顶部31相对于所述支撑件3表面突出的高度。这样可以使得所述弹性部41能有效地与所述按键1弹性抵触,从而为所述按键1提供一向外的预紧力,从而保证按键1在按压后不会出现左、右歪斜或者下陷的问题。
再如图2及图3所示,具体地,所述缓冲件4还包括缓冲主体42,所述缓冲主体42设置于所述支撑件3朝向所述按键开关2的一侧,并且所述缓冲主体42覆盖于所述支撑件3朝向所述按键开关2的一侧表面,因此,所述缓冲主体42覆盖于所述抵顶部31的部分也随着所述抵顶部31而相对其周边突出。所述弹性部41固定于所述缓冲主体42上。通过设置所述缓冲主体42,一方面可使所述弹性部41的连接定位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又可以在所述按键1与所述支撑件3之间形成缓冲保护层,从而对所述按键1及所述支撑件3起到保护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主体42与所述弹性部41呈一体成型结构。这样可以简化按键机构的结构以及零件的数量,并且可减少零件的加工生产,提高组装的便利性。所述缓冲主体42的两端延伸并超出所述弹性部41的外侧。这样既可以使得所述弹性部41更稳定牢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缓冲主体42,又可以对所述支撑件3进行全面覆盖,进而可以全面保护所述支撑件3。
再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弹性部41呈拱形结构。具体是,所述弹性部41呈圆弧形结构。这样可以增强所述弹性部41的弹性变形能力,使得所述弹性部41与所述按键1更好地接触。所述弹性部41的中部呈镂空结构411,所述镂空结构411为一贯通所述弹性部41前、后侧的通孔,且所述弹性部41的两端脚分别连接于所述缓冲主体42。通过镂空设置,既可以增强所述弹性部41的弹性变形能力,使得所述弹性部41更好地回弹,从而保证按键1在按压后不会出现左、右歪斜或者下陷的问题。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4采用弹性好的材质,例如:80度硅胶;这样所述弹性部41既可以具有适合的支撑,又具有优异的弹力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支撑件3上设置一抵顶部31,利用抵顶部31接触所述按键开关2,并在所述支撑件3上设置缓冲件4,使所述缓冲件4的表面突出地设有弹性部41,利用所述弹性部41弹性地抵触于所述按键1,从而使得按键1按压时被所述抵顶部31抵顶而具有良好的触发,并且通过弹性部41实现良好的回弹效果。另外,通过所述弹性部41的回弹力使得所述按键1恒受到一向外的预紧力,进而可以更好且更准确地回弹到原始位置,保证所述按键1的左、右突出量在合格的范围内,避免因弹性部41与所述按键1之间出现间隙而出现按键1左、右歪斜或者下陷的问题。并且,本申请其他零件公差累积大小造成的间隙大小问题可以通过所述缓冲件4调整间隙,有兼容冗余的作用,因而,无需考虑其他零件累积公差大小的问题,对其他零件的制造精度要求不高,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二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10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抵顶部31’突伸出所述缓冲主体42’的表面而裸露于所述缓冲主体42’的外面。所述抵顶部31’与所述支撑件3’呈一体结构,因此,所述抵顶部31’的硬度很高,例如所述支撑件3’使用金属制成时,所述抵顶部31’侧为金属凸台。这样可以使得所述抵顶部31’保持有足够的硬度,从而使其与所述按键开关2’抵触后具有良好的触发效果,并与所述弹性部41’的回弹力的共同作用下,极大地提高按压时的手感。另外,本实施例的所述缓冲件4’可以采用更软的材质,例如:40-60度硅胶;这样在所述抵顶部31’的支撑下,所述弹性部41’可以通过更软的硅胶而获得更佳的弹力性能。本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与实施例一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按键开关、支撑件及缓冲件,所述按键开关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按键的一侧且朝向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按键开关的一侧突出地设有抵顶部;所述按键开关与所述抵顶部接触;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按键开关的一侧,所述缓冲件的表面突出地设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围绕所述抵顶部的四周分布,所述弹性部弹性地抵触于所述按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相对所述支撑件表面突出的高度大于所述抵顶部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表面突出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呈拱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呈圆弧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还包括缓冲主体,所述缓冲主体设置于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按键开关的一侧,所述弹性部固定于所述缓冲主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的中部呈镂空结构,且两端分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缓冲主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主体的两端延伸并超出所述弹性部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主体与所述弹性部呈一体成型结构。
9.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主体覆盖于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按键开关的一侧表面。
10.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部突伸出所述缓冲主体的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50540.3U CN217768194U (zh) | 2022-06-20 | 2022-06-20 | 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50540.3U CN217768194U (zh) | 2022-06-20 | 2022-06-20 | 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68194U true CN217768194U (zh) | 2022-11-08 |
Family
ID=83894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50540.3U Active CN217768194U (zh) | 2022-06-20 | 2022-06-20 | 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68194U (zh) |
-
2022
- 2022-06-20 CN CN202221550540.3U patent/CN2177681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41573B2 (en) | Push switch | |
US20040256211A1 (en) | Resilient switch contact for a key switch device | |
US6968054B2 (en) | Wide keypad and wide keypad mounting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ESD | |
US6914203B2 (en) | Operation button structure | |
CN217768194U (zh) | 手持电子设备的按键机构 | |
JP6125234B2 (ja) | 携帯端末 | |
WO2003026372A1 (fr) | Appareil electronique portable et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d'un assemblage bga | |
JP5008204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JP4721874B2 (ja) | スライド操作式スイッチ | |
JP4735452B2 (ja) |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 |
JP5169945B2 (ja) | 情報端末装置 | |
KR200452772Y1 (ko) | 무소음 마우스 | |
CN212694397U (zh) | 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 | |
JP2022043622A (ja) |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 |
JP5662328B2 (ja) | アナログポインティングキー構造 | |
CN220553132U (zh) | 触控板、电子设备及其配件 | |
EP2790200B1 (en) | Input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3988680U (zh) | 按键结构及具有按键结构的电子产品 | |
CN218103832U (zh) | 电子装置 | |
CN111816244B (zh) | 按键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 |
KR200264777Y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멀티 기능키 구조 | |
TWI618104B (zh) | 導電片組件、包含其之按鍵模組及鍵盤 | |
CN114446691A (zh) | 键盘装置 | |
JP2984676B1 (ja) | 小型電子機器 | |
KR20050118878A (ko) | 스위치의 충격방지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