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2005U - 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2005U
CN217762005U CN202221322261.1U CN202221322261U CN217762005U CN 217762005 U CN217762005 U CN 217762005U CN 202221322261 U CN202221322261 U CN 202221322261U CN 217762005 U CN217762005 U CN 217762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lubricating
cooling
branch
clu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222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梅
郭星
张子川
罗会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singsh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singsh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singsh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singsh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222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2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2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2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包括变速器的油底壳、过滤器、第一机械泵、第二机械泵、换热器、离合器,所述过滤器输入端通过主油路与油底壳连接,所述过滤器输出端设有两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油路的输出端通过一旁路连接离合器为离合器执行油道供油,该旁路上设有流量比例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离合器的泄压端通过一泄压油路连通油底壳,该泄压油路上设置滤清器,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冷却润滑油路为变速器的轴承子系统、电机转子、电机定子、离合器提供冷却润滑油,所述轴承子系统、电机定子的分别经回油路与油底壳连接。

Description

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混合动力变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离合器的冷却润滑油路上设置有润滑阀,在离合器的控制油路的油液压力高于或等于压力阈值时打开,向离合器提供润滑油进行冷却,在油液压力低于压力阈值时闭合。这种技术方案,使离合器的冷却润滑油路的打开及闭合依赖于离合器的控制油路,因此当离合器的控制油路的油液压力出现偏差时,将直接影响整个离合器的冷却润滑系统,进而影响整车性能。而且该结构极为复杂,同时采用大量的电磁阀,产品体积大,所需油量大,产品装配过程耗时耗力,增加了装配难度,装配效率低下,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增加了产品成本;随着离合器的运行,电磁阀随之磨损,导致电磁阀特征降低,进而导致变速器的可靠性降低,缩短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其通过两个机械泵对电机系统和轴承子系统进行冷却,并对离合器进行执行和润滑,两个机械泵分别与变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传动齿轮连接,可以实现各种不同工况下对电机和变速器内部的冷却和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包括变速器的油底壳、过滤器、第一机械泵、第二机械泵、换热器、离合器,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通过主油路与油底壳连接,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设有两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机械泵,所述第二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机械泵,所述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油路的输出端通过一旁路连接离合器为离合器执行油道供油,该旁路上设有流量比例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离合器的泄压端通过一泄压油路连通油底壳,该泄压油路上设置滤清器,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冷却润滑油路为变速器的轴承子系统、电机转子、电机定子、离合器提供冷却润滑油,所述轴承子系统、电机定子分别经回油路与油底壳连接。
所述滤清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泄油旁路,所述泄油旁路上设置有滤清器旁通阀。
所述冷却润滑油路经第一润滑支路为电机定子提供润滑油,所述冷却润滑油路经第二润滑支路为电机转子提供润滑油,所述冷却润滑油路经第三润滑支路为轴承子系统提供润滑油,所述冷却润滑油路经第四润滑支路为离合器提供润滑油。
所述第一润滑支路、第二润滑支路、第三润滑支路、第四润滑支路上均设有节流孔。
所述轴承子系统与电机转子之间设置第五润滑支路,所述第五润滑支路上设置节流孔,所述电机转子与电机定子之间设置第六润滑支路。
所述第一机械泵的输入端与过滤器输出端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机械泵的输出端经第一单向阀与换热器连接。
所述第二机械泵的输入端经第二单向阀与过滤器输出端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机械泵的输出端经第三单向阀与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机械泵的输入端与换热器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二机械泵的输出端与过滤器输出端的第二端口之间设置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五单向阀。
所述第一机械泵由第一齿轮组驱动,所述第一齿轮组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
所述第二机械泵由第二齿轮组驱动,所述第二齿轮组与变速器的传动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包括变速器的油底壳、过滤器、第一机械泵、第二机械泵、换热器、离合器,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通过主油路与油底壳连接,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设有两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机械泵,所述第二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机械泵,所述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油路的输出端通过一旁路连接离合器为离合器执行油道供油,该旁路上设有流量比例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离合器的泄压端通过一泄压油路连通油底壳,该泄压油路上设置滤清器,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冷却润滑油路为变速器的轴承子系统、电机转子、电机定子、离合器提供冷却润滑油,所述轴承子系统、电机定子的分别经回油路与油底壳连接。从而避免离合器的冷却润滑油路受离合器的执行油道的影响,使离合器的性能降低,进而提高整车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条油路对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实现冷却,可以满足不同的工况下对电机的冷却和轴承的润滑,通过流量比例阀调节离合器执行需要的油道压力,离合器执行系统和润滑系统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控制,各润滑油路通过节流孔控制油量分配,冷却润滑范围广,冷却润滑效果好,简单易实现,有效地解决了现在冷却润滑系统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的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控制策略简单,易于实现,该系统体积小,成本低,需油量小,该结构降低了安装难度,减少了安装工时,提升了装配效率,降低了安装成本,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式一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式二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式三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式四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5,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包括变速器的油底壳1、过滤器2、第一机械泵3、第二机械泵7、换热器6、离合器21,所述过滤器2的输入端通过主油路L1与油底壳1连接,所述过滤器2的输出端设有两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油路L2、第二油路L3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油路L2上设置有第一机械泵3,所述第二油路L3上设置有第二机械泵7。所述第一机械泵3由第一齿轮组4驱动,所述第一齿轮组4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一机械泵3的输入端与过滤器2输出端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机械泵3的输出端经第一单向阀5与换热器6连接,通过第一单向阀5避免换热器6内的润滑油回流。所述第二机械泵7由第二齿轮组8驱动,所述第二齿轮组8与变速器的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二机械泵7的输入端经第二单向阀18与过滤器2输出端的第二端口连接,通过第二单向阀18避免第二油路L3中的润滑油回流至过滤器2,所述第二机械泵7的输出端经第三单向阀10与换热器6的输入端连接,通过第三单向阀10避免换热器6中的润滑油回流,所述第二机械泵7的输入端与换热器6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第一支路L31,所述第一支路L31上设置有第四单向阀9,通过第四单向阀9避第一支路L31中的润滑油回流至过滤器2,所述第二机械泵7的输出端与过滤器2输出端的第二端口之间设置第二支路L32,所述第二支路L32上设置有第五单向阀19,通过第五单向阀19避第二支路L32中的润滑油回流至过滤器2。所述第一油路L2、第二油路L3的输出端分别与换热器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油路L2的输出端通过一旁路L22连接离合器21为离合器执行油道供油,该旁路L22上设有流量比例阀22和压力传感器23,所述离合器21的泄压端通过一泄压油路连通油底壳1,该泄压油路上设置滤清器24,所述滤清器24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泄油旁路,所述泄油旁路上设置有滤清器旁通阀25。所述换热器6的输出端通过冷却润滑油路L4为变速器的轴承子系统15、电机转子14、电机定子17、离合器21提供冷却润滑油,所述冷却润滑油路L4经第一润滑支路L41为电机定子17提供润滑油,所述冷却润滑油路L4经第二润滑支路L42为电机转子14提供润滑油,所述冷却润滑油路L4经第三润滑支路L43为轴承子系统15提供润滑油,所述冷却润滑油路L4经第四润滑支路L44为离合器21提供润滑油。所述第一润滑支路L41、第二润滑支路L42、第三润滑支路L43和第四润滑支路L44上均设有节流孔。所述轴承子系统15与电机转子14之间设置第五润滑支路L422,所述第五润滑支路L422上设置节流孔,所述电机转子14与电机定子17之间设置第六润滑支路L421。所述第一润滑支路L41上设置第一节流孔11,所述第二润滑支路L42上设置第二节流孔12,所述第三润滑支路L43上设置第三节流孔13,所述第四润滑支路L44上设置第四节流孔20,所述第五润滑支路L422上设置第五节流孔16,各节流孔的孔径不同,根据各系统所需的流量,确定各节流孔的孔径,确保各系统的润滑冷却需求。所述轴承子系统15、电机定子17分别经回油路L5与油底壳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
模式一,如图2所示,停车发电工况下,即整车处于停车状态而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发动机工作带动发电机进行充电,此时发动机通过变速器的输入轴带动第一齿轮组4工作,第一齿轮组4驱动第一机械泵3工作,此时第二机械泵7处于停止状态,油底壳1中的润滑油通过主油路L1、过滤器2进入第一油路L2,然后经第一单向阀5进入换热器6中,在第三单向阀10的作用下,油冷器6中的润滑油不会回流到第二油路L3中,润滑油在换热器6中冷却后,通过冷却润滑油路L4为变速器的轴承子系统15、电机转子14和电机定子17提供冷却润滑油,进入电机转子14中的润滑油分别经第五润滑支路L422、第六润滑支路L421提供给轴承子系统15和电机定子17,最后轴承子系统15和电机定子17中的润滑油汇集到回油路L5中返回到油底壳1中。
同时,停车发电时,离合器21不参与工作,此时流量比例阀处于关闭状态,旁路L22中无润滑油通过,第一油路L2中的润滑油全部进入到换热器中,对电机系统和轴承系统进行润滑,有少部分润滑油经第四润滑支路L44进入到离合器21中,对离合器21进行润滑,最后返回到油底壳1中。
模式二,如图3所示,第二机械泵7单独工作,此时车辆在行进过程中,车速较高,此时变速器传动轴带动第二齿轮组8工作,第二齿轮组8驱动第二机械泵7工作,此时第二机械泵7提供的润滑油量能够满足整个系统的用量,润滑油通过主油路L1、过滤器2进入第二油路L3,然后经第三单向阀10输送到换热器6中冷却,在第一单向阀5的作用下,油冷器6中的润滑油不会回流到第一油路L2中,冷却后的润滑油通过冷却润滑油路L4分配给轴承子系统15、电机转子14和电机定子17,进入电机转子14中的润滑油分别经第五润滑支路L422、第六润滑支路L421提供给轴承子系统15和电机定子17,最后轴承子系统15和电机定子17中的润滑油汇集到回油路L5中返回到油底壳1中。
同时,离合器21不参与工作,此时流量比例阀处于关闭状态,旁路L22中无润滑油通过,冷却润滑油路L4中的润滑油经第四润滑支路L44进入到离合器21中,对离合器21进行润滑,最后返回到油底壳1中。
模式三,如图4所示,第一机械泵3和第二机械泵7同时工作,即本系统的主要工作模式,润滑油通过主油路L1、过滤器2分别经第一油路L2和第二油路L3进入换热器6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润滑油通过冷却润滑油路L4分配给轴承子系统15、电机转子14和电机定子17,进入电机转子14中的润滑油分别经第五润滑支路L422、第六润滑支路L421提供给轴承子系统15和电机定子17,最后轴承子系统15和电机定子17中的润滑油汇集到回油路L5中返回到油底壳1中。第一油路L2的润滑油流量由发动机控制,发动机转速越高,流量越大,第二油路L3的润滑油流量通过车速控制,车速越高,流量越大,当第二油路L3的流量不足时,可以提高发动机转速来提高第一机械泵3的转速来提高流量,用于补充第二油路L3的流量。
整车运行过程中,需要结合离合器的工作,此时第一机械泵3和第二机械泵7同时工作,离合器参与工作,旁路L22中会产生油路压力,压力传感器23将旁路L22中的油路压力信息发送给流量比例阀22,流量比例阀22根据压力传感器23发送的信息调节流量比例阀22的开启量的大小。第一油路L2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一单向阀5分别进入换热器6和旁路L22中,经流量比例阀22进入离合器21的执行油道中,用于离合器21的执行,旁路L22中的油路压力超过离合器21所需压力时,一方面通过调节流量比例阀22来调节油路压力,一方面通过离合器21的泄压端经滤清器24和滤清器旁通阀25将多余的润滑油回流到油底壳1中,从而保证离合器21压力稳定。经换热器6中进行冷却后的润滑油汇入冷却润滑油路L4后分别经第一润滑支路L41、第二润滑支路L42、第三润滑支路L43和第四润滑支路L44,为电机定子17、电机转子14、轴承子系统15、离合器21提供润滑油,各润滑支路上均设有节流孔,进入各润滑支路的润滑油流量通过各润滑支路上的节流孔的孔径大小进行分配,节流孔孔径大的润滑支路中的润滑油流量大,节流孔孔径小的润滑支路中的润滑油流量小。
模式四,如图5所示,整车处于倒车工况,变速器传动轴带动第二齿轮组8反转,第二齿轮组8驱动第二机械泵7反转,润滑油通过主油路L1进入过滤器2,过滤后的润滑油经第二支路L32、第一支路L31进入油冷器6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润滑油通过冷却润滑油路L4分配给轴承子系统15、电机转子14和电机定子17,进入电机转子14中的润滑油分别经第五润滑支路L422、第六润滑支路L421提供给轴承子系统15和电机定子17,最后轴承子系统15和电机定子17中的润滑油汇集到回油路L5中返回到油底壳1中,这种模式能够保证整车在倒车时,第二机械泵7不会空转,从而保证整车倒车工况下也有润滑油润滑整个系统。
同时,离合器21不参与工作,此时流量比例阀处于关闭状态,旁路L22中无润滑油通过,冷却润滑油路L4中的润滑油经第四润滑支路L44进入到离合器21中,对离合器进行润滑,最后返回到油底壳1中。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通过两条油路对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实现冷却,可以满足不同的工况下对电机的冷却和轴承的润滑,通过一个流量比例阀和压力传感器调节离合器执行需要的油路压力,保证离合器在工作时,离合器执行油路能够精确的提供离合器所需要的油量,离合器执行系统和润滑系统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控制,各润滑油路通过节流孔控制油量分配,冷却润滑范围广,冷却润滑效果好,简单易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包括变速器的油底壳(1)、过滤器(2)、第一机械泵(3)、第二机械泵(7)、换热器(6)、离合器(21),所述过滤器(2)的输入端通过主油路(L1)与油底壳(1)连接,所述过滤器(2)的输出端设有两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油路(L2)、第二油路(L3)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油路(L2)上设置有第一机械泵(3),所述第二油路(L3)上设置有第二机械泵(7),所述第一油路(L2)、第二油路(L3)的输出端分别与换热器(6)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L2)的输出端通过一旁路(L22)连接离合器(21)为离合器执行油道供油,该旁路(L22)上设有流量比例阀(22)和压力传感器(23),所述离合器(21)的泄压端通过一泄压油路连通油底壳(1),该泄压油路上设置滤清器(24),所述换热器(6)的输出端通过冷却润滑油路(L4)为变速器的轴承子系统(15)、电机转子(14)、电机定子(17)、离合器(21)提供冷却润滑油,所述轴承子系统(15)、电机定子(17)分别经回油路(L5)与油底壳(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清器(24)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泄油旁路,所述泄油旁路上设置有滤清器旁通阀(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润滑油路(L4)经第一润滑支路(L41)为电机定子(17)提供润滑油,所述冷却润滑油路(L4)经第二润滑支路(L42)为电机转子(14)提供润滑油,所述冷却润滑油路(L4)经第三润滑支路(L43)为轴承子系统(15)提供润滑油,所述冷却润滑油路(L4)经第四润滑支路(L44)为离合器(21)提供润滑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支路(L41)、第二润滑支路(L42)、第三润滑支路(L43)和第四润滑支路(L44)上均设有节流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子系统(15)与电机转子(14)之间设置第五润滑支路(L422),所述第五润滑支路(L422)上设置节流孔,所述电机转子(14)与电机定子(17)之间设置第六润滑支路(L4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泵(3)的输入端与过滤器(2)输出端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机械泵(3)的输出端经第一单向阀(5)与换热器(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泵(7)的输入端经第二单向阀(18)与过滤器(2)输出端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机械泵(7)的输出端经第三单向阀(10)与换热器(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机械泵(7)的输入端与换热器(6)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第一支路(L31),所述第一支路(L31)上设置有第四单向阀(9),所述第二机械泵(7)的输出端与过滤器(2)输出端的第二端口之间设置第二支路(L32),所述第二支路(L32)上设置有第五单向阀(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泵(3)由第一齿轮组(4)驱动,所述第一齿轮组(4)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泵(7)由第二齿轮组(8)驱动,所述第二齿轮组(8)与变速器的传动轴连接。
CN202221322261.1U 2022-05-30 2022-05-30 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 Active CN217762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2261.1U CN217762005U (zh) 2022-05-30 2022-05-30 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2261.1U CN217762005U (zh) 2022-05-30 2022-05-30 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2005U true CN217762005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8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22261.1U Active CN217762005U (zh) 2022-05-30 2022-05-30 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20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7582A (zh) * 2023-08-01 2023-09-08 无锡明恒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元件直控式混动变速器液压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7582A (zh) * 2023-08-01 2023-09-08 无锡明恒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元件直控式混动变速器液压系统及方法
CN116717582B (zh) * 2023-08-01 2023-10-13 无锡明恒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元件直控式混动变速器液压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3561B2 (en) Drive train cool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CN110285210A (zh) 液压控制系统和车辆
CN207584000U (zh) 高效节能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CN206874703U (zh)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变速箱液压控制系统
CN217762005U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
CN113757356B (zh) 车辆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705995A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CN114593196A (zh)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的冷却润滑系统
CN113124153A (zh) 一种混合动力用变速箱液压系统
CN217502555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系统
CN113124150A (zh) 一种变速箱液压系统
CN110469663A (zh) 一种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15574089A (zh) 一种混合动力液压控制系统、变速器及汽车
CN115076351A (zh) 液压控制系统
CN213920655U (zh) 混合动力车辆及其液压系统、变速箱、动力系统
CN109515164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液压控制装置
CN113124152A (zh) 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
WO2024051798A1 (zh) 用于混动变速箱的液压系统及汽车
CN107762996B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用液压控制阀块
CN113565948A (zh) 一种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CN218440578U (zh) 自动变速箱液压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10748637B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方法
CN115450967B (zh) 用于混动变速箱的液压系统及汽车
CN116336182A (zh) 一种商用车dht液压控制系统
CN114593197A (zh)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冷却润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