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5681U - 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5681U
CN217755681U CN202121073065.0U CN202121073065U CN217755681U CN 217755681 U CN217755681 U CN 217755681U CN 202121073065 U CN202121073065 U CN 202121073065U CN 217755681 U CN217755681 U CN 217755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eeding
feeding mechanism
assembly
storage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730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丰
黄莉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g Jin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g Jin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g Jin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ng Jin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730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5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5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5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包括送料机构、转移机构以及入槽机构,送料机构和入槽机构相对设置,转移机构设置于送料机构的侧部出料端并延伸至入槽机构下方,送料机构包括储料仓、设置于所述储料仓开口底部的载料组件和拨料组件以及设置于储料仓开口侧的压紧组件;通过将送料机构和入槽机构相背设置,并在两者之间侧部连接设置直角结构的转移机构,整体结构紧凑,且送料机构可批量容纳电池壳,在压紧组件、载料组件和拨料组件的配合下实现电池壳逐层逐排供料,再配合转移机构实现逐一输送,实现逐级稳定供料,提高整体入槽装配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设备工位分布不合理以及连续供料不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端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为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基板栅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基板栅作正极,并用稀硫酸作电解质。铅蓄电池的正负极片制造完成后,一般要经过对正极片隔膜纸包覆、正负极片间隔层叠得到极群、将极群按照一定的方式置入电池组中、连接极群及封装等工序。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920525538.2公开了一种自动送料入槽整形系统,其包括送料机构、转移机构和极群入壳机构,送料机构包括机架和输送组件,机架包括对称平行设置的支板,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底座,该第一底座设置于支板之间,且其连接支板,转移机构设置于任一支板的一侧,其位于输送组件的输出端,极群入壳机构设置于转移机构的一侧,转移机构将电池塑壳转移至极群入壳机构内,该极群入壳机构包括输送轨道。
然而现有技术方案中,送料机构、转移机构和入壳机构线性设置,设备整体占据空间大;且电池壳送料结构无法批量承载电池壳,导致电池壳连续供料不便,影响连续入槽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通过将送料机构和入槽机构相背设置,并在两者之间侧部连接设置转移机构实现电池壳的转运,设备整体结构紧凑,且送料机构可批量容纳电池壳,并在压紧组件和载料组件的配合下实现电池壳的逐层下料,再通过拨料组件实现逐排推送供料,配合转移机构将电池壳逐一输送至入槽工位,实现逐级稳定供料,提高整体入槽装配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设备工位分布不合理以及连续供料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包括送料机构、转移机构以及入槽机构,所述转移机构将送料机构传递过来的电池壳逐个转移至入槽机构处进行极群入槽工作,所述送料机构和入槽机构相对设置,所述转移机构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的侧部出料端并延伸至所述入槽机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可阵列堆叠容纳若干层电池壳的储料仓以及设置于所述储料仓开口底部的载料组件和拨料组件,所述储料仓正对所述转移机构的一侧下方还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拨料组件可水平移动以将所述载料组件上的电池壳从出料口推送转移至转移机构上。
作为优选,所述储料仓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对应设置于所述储料仓开口一侧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可水平移动以配合储料仓的侧壁将电池壳进行压紧限位;所述载料组件为可升降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载料组件包括竖直安装于机架上的载料驱动部以及与所述载料驱动部的顶部驱动端固定连接的载料板;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板以及驱动所述压紧板平移的压紧驱动部。
作为优选,所述载料板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道,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上的拨料板以及驱动所述拨料板平移的拨料驱动部;所述拨料板在平移时覆盖所述载料板的宽度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侧部出料端且逐排接收电池壳的接料输送线以及连接设置于所述接料输送线输出端且逐一将电池壳传输至入槽机构下方的分配输送线。
作为优选,所述接料输送线与所述分配输送线相互垂直衔接设置;所述分配输送线包括传输链结构以及间隔阵列安装于所述传输链结构上的接料板。
作为优选,所述入槽机构包括滑动安装于机架上的载料台、设置于所述载料台滑动方向端部的入槽部、对应可升降设置于所述入槽部上方的入槽组件;所述载料台滑移至入槽部上方后,入槽组件下移将载料台上的极群穿过入槽部装配至下方的电池壳内。
作为优选,所述载料台设置为双工位结构,其包括滑动设置的滑板座以及两组设置于所述滑板座上的极群夹紧部,所述极群夹紧部处的滑板座上开设有供极群通过的通口;所述入槽机构还包括可升降设置于所述载料台上方的整理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入槽部包括与电池壳的尺寸相适配的入槽口以及若干滚动安装于所述入槽口边缘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送料机构和入槽机构相背设置,并在两者之间侧部连接设置直角结构的转移机构实现电池壳的工位转运,设备整体结构紧凑,占据空间小;
(2)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机构,通过设置储料仓可批量容纳电池壳,并在压紧组件和载料组件的配合下实现上方储料仓内电池壳的逐层下料,再通过拨料组件实现逐排推送供料,配合转移机构将电池壳逐一输送至入槽工位,实现逐级稳定供料,提高整体入槽装配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紧组件,其配合储料仓侧壁将上层的电池壳在竖直方向上压紧限位,从而与底层的电池壳间隔开来,仅底层的电池壳承托在载料组件上供拨料组件逐排推送供料,从而避免电池壳层间发生摩擦,提高推送出料效率且保护电池壳品质;
(4)本实用新型的入槽机构通过设置滑动结构的双工位载料台,并配合在其滑动方向上排布设置可升降的整理组件和入槽组件,由此一组极群由整理组件进行极耳排布整理的同时,另一组极群由入槽组件带动进行入槽作业,双工位结构可实现连续入槽作业,节省等待时间,提高连续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设备结构紧凑、逐级稳定供料、连续作业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铅酸电池生产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
图7为图6中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包括送料机构1、转移机构2以及入槽机构3,所述转移机构2将送料机构1传递过来的电池壳10逐个转移至入槽机构3处进行极群入槽工作,所述送料机构1和入槽机构3相对设置,所述转移机构2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1的侧部出料端并延伸至所述入槽机构3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送料机构1和入槽机构2相背设置,并在两者之间侧部连接设置直角结构的转移机构3实现电池壳10的工位转运,设备整体结构紧凑,占据空间小。
作为优选,如图2-3所示,所述送料机构1包括可阵列堆叠容纳若干层电池壳10的储料仓11以及设置于所述储料仓11开口底部的载料组件12和拨料组件13,所述储料仓11正对所述转移机构2的一侧下方还开设有出料口14,所述拨料组件13可水平移动以将所述载料组件12上的电池壳10从出料口14推送转移至转移机构2上。
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所述储料仓11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送料机构1还包括对应设置于所述储料仓11开口一侧的压紧组件15,所述压紧组件15可水平移动以配合储料仓11的侧壁将电池壳10进行压紧限位;所述载料组件12为可升降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送料机构1,首先设置储料仓11可批量容纳阵列堆叠成若干层的电池壳10,配合在储料仓11下方设置载料组件12用以承接电池壳10,进一步将载料组件12设置为可升降结构,可配合储料仓11进行电池壳10的装料。
具体的,装料操作时,载料组件12上移至与储料仓11的开口底部齐平,人工或通过机械手等装料辅助设备将电池壳10阵列堆叠至储料仓11内以装载满仓。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压紧组件15,配合可升降设置的载料组件12实现上方储料仓11内电池壳10的逐层下料,再配合可水平移动的拨料组件13实现电池壳10的逐排送料。
具体的,送料机构1进行送料作业时,首先,拨料组件13复位至相对于出料口14的一侧,载料组件12携带电池壳10下移至略高于单个电池壳10的高度的位置处,此时压紧组件15向着出料口14的方向侧移以配合储料仓11的侧壁将若干上层电池壳10压紧,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对上层的电池壳10进行限位,此时载料组件12继续携带最底层的一层电池壳10下移到位至底层电池壳10恰好对准出料口14,此时拨料组件13向着出料口14的方向步进平移,将底层电池壳10逐排从出料口14推送转移至转移机构2上。
由此,本实施例的送料机构1,通过设置储料仓11能够批量容纳电池壳10,并能够在压紧组件15和载料组件12的配合下实现上方储料仓11内电池壳10的逐层下料,再通过拨料组件13实现逐排推送供料,配合转移机构2将电池壳10逐一输送至入槽工位,实现逐级稳定供料,提高整体入槽装配效率。而压紧组件15的设置能够将上层的电池壳10与底层的电池壳10间隔开来,避免底层电池壳10水平推送时与上层电池壳10发生摩擦,提高推送出料效率且保护电池壳品质。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载料组件12包括竖直安装于机架上的载料驱动部121以及与所述载料驱动部121的顶部驱动端固定连接的载料板122;结合图4所示,所述压紧组件15包括压紧板151以及驱动所述压紧板151平移的压紧驱动部152。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载料板122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道120,所述拨料组件13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120上的拨料板131以及驱动所述拨料板131平移的拨料驱动部132;所述拨料板131在平移时覆盖所述载料板122的宽度范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电池壳10在储料仓11内呈2*N规格进行阵列排布,如图3所示,即出料口14每次可通过一排共两个电池壳10,相对应的,所述载料板122的中部开设有滑道120,滑道120两侧的两部分载料板122各自可容纳放置一个电池壳10。
作为优选,所述转移机构2包括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1侧部出料端且逐排接收电池壳10的接料输送线21以及连接设置于所述接料输送线21输出端且逐一将电池壳10传输至入槽机构3下方的分配输送线22。
作为优选,如图1-2所示,所述接料输送线21与所述分配输送线22相互垂直衔接设置;所述分配输送线22包括传输链结构221以及间隔阵列安装于所述传输链结构221上的接料板22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壳10逐排转移至接料输送线21进行传输,并逐一转移至分配输送线22的接料板222上,进一步转移至入槽部32下方等待入槽作业。
作为优选,如图5-6所示,所述入槽机构3包括滑动安装于机架上的载料台31、设置于所述载料台31滑动方向端部的入槽部32、对应可升降设置于所述入槽部32上方的入槽组件3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料台31可滑移至入槽部32上方,然后入槽组件33下移将载料台31上的极群20穿过入槽部32装配至下方的电池壳10内。
作为优选,如图7所示,所述入槽部32包括与电池壳10的尺寸相适配的入槽口321以及若干滚动安装于所述入槽口321边缘的滚轮322。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作为优选,如图6所示,所述载料台31设置为双工位结构,其包括滑动设置的滑板座311以及两组设置于所述滑板座311上的极群夹紧部312,所述极群夹紧部312处的滑板座311上开设有供极群通过的通口;所述入槽机构3还包括可升降设置于所述载料台31上方的整理组件34。
在本实施例中,入槽机构3通过设置滑动结构的双工位载料台31,并配合在其滑动方向上排布设置可升降的整理组件34和入槽组件33,由此一组极群20随着载料台31转移至整理组件34下方进行极耳排布整理的同时,另一组极群20恰好转移至入槽组件33下方并可由入槽组件33下压进行入槽作业,由此设置双工位结构可实现连续入槽作业,节省等待时间,提高连续生产效率。
工作步骤:
装料时,载料组件12上移至与储料仓11的开口底部齐平,人工或通过机械手等装料辅助设备将电池壳10阵列堆叠至储料仓11内以装载满仓。
送料时,拨料组件13复位,载料组件12携带电池壳10下移至略高于单个电池壳10的高度的位置处后,压紧组件15侧移将若干上层电池壳10压紧限位,此时载料组件12继续携带最底层的一层电池壳10下移到位,再由拨料组件13平移将底层电池壳10逐排从出料口14推送转移至接料输送线21上,再逐一分配至接料板222上并转移至入槽部32下方等待入槽作业。
入槽时,一组极群20随着载料台31转移至整理组件34下方进行极耳排布整理的同时,另一组极群20恰好转移至入槽组件33下方并可由入槽组件33下压进行入槽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包括送料机构(1)、转移机构(2)以及入槽机构(3),所述转移机构(2)将送料机构(1)传递过来的电池壳(10)逐个转移至入槽机构(3)处进行极群入槽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1)和入槽机构(3)相对设置,所述转移机构(2)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1)的侧部出料端并延伸至所述入槽机构(3)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1)包括可阵列堆叠容纳若干层电池壳(10)的储料仓(11)以及设置于所述储料仓(11)开口底部的载料组件(12)和拨料组件(13),所述储料仓(11)正对所述转移机构(2)的一侧下方还开设有出料口(14),所述拨料组件(13)可水平移动以将所述载料组件(12)上的电池壳(10)从出料口(14)推送转移至转移机构(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11)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送料机构(1)还包括对应设置于所述储料仓(11)开口一侧的压紧组件(15),所述压紧组件(15)可水平移动以配合储料仓(11)的侧壁将电池壳(10)进行压紧限位;所述载料组件(12)为可升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组件(12)包括竖直安装于机架上的载料驱动部(121)以及与所述载料驱动部(121)的顶部驱动端固定连接的载料板(122);所述压紧组件(15)包括压紧板(151)以及驱动所述压紧板(151)平移的压紧驱动部(1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板(122)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道(120),所述拨料组件(13)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120)上的拨料板(131)以及驱动所述拨料板(131)平移的拨料驱动部(132);所述拨料板(131)在平移时覆盖所述载料板(122)的宽度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2)包括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1)侧部出料端且逐排接收电池壳(10)的接料输送线(21)以及连接设置于所述接料输送线(21)输出端且逐一将电池壳(10)传输至入槽机构(3)下方的分配输送线(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输送线(21)与所述分配输送线(22)相互垂直衔接设置;所述分配输送线(22)包括传输链结构(221)以及间隔阵列安装于所述传输链结构(221)上的接料板(2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槽机构(3)包括滑动安装于机架上的载料台(31)、设置于所述载料台(31)滑动方向端部的入槽部(32)、对应可升降设置于所述入槽部(32)上方的入槽组件(33);所述载料台(31)滑移至入槽部(32)上方后,入槽组件(33)下移将载料台(31)上的极群(20)穿过入槽部(32)装配至下方的电池壳(1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台(31)设置为双工位结构,其包括滑动设置的滑板座(311)以及两组设置于所述滑板座(311)上的极群夹紧部(312),所述极群夹紧部(312)处的滑板座(311)上开设有供极群通过的通口;所述入槽机构(3)还包括可升降设置于所述载料台(31)上方的整理组件(3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槽部(32)包括与电池壳(10)的尺寸相适配的入槽口(321)以及若干滚动安装于所述入槽口(321)边缘的滚轮(322)。
CN202121073065.0U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 Active CN217755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3065.0U CN217755681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3065.0U CN217755681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5681U true CN217755681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69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73065.0U Active CN217755681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5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1946B (zh) 电芯配组输送系统及其输送方法
CN210260224U (zh) 一种自动送料入槽整形系统
CN217755681U (zh) 一种高效率极群入槽装置
CN112909439A (zh) 一种锂电池封装过程用镍片点焊设备
CN113319218A (zh) 折弯流水线
CN211056217U (zh) 一种新型料盘上下料分盘机构
CN216638192U (zh) 一种电池盖覆膜用自动送料装置
CN111873846A (zh) 充电仓及具有其的换电站
CN116315514A (zh) 一种高效电池注液系统
CN214488797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生产线
CN212048333U (zh) 一种防划手机电池托盘
CN213278163U (zh) 一种铅酸电池盖高效合盖机构
CN211455875U (zh) 固态电池堆叠生产线
CN218200821U (zh) 泡沫板自动推送出料装置
CN216785033U (zh) 一种电池盖自动下料装置
CN111180802B (zh) 固态电池堆叠生产线
CN216334733U (zh) 一种锂电池上料输送架
CN114940380A (zh) 双通道蓄电池水浴输送装置
CN211970979U (zh) 一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的电芯下料装置
CN112792322B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生产线
CN212952976U (zh) 一种电芯分选收料装置
CN221464473U (zh) 一种电子雷管引火元件自动上料装置
CN219031086U (zh) 一种装电池入电池仓的组装机构
CN220616353U (zh) 一种分档组盘码垛一体机
CN220221581U (zh) 一种大容量螺母座转运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