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4611U - 一种用于储运的套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储运的套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54611U CN217754611U CN202222092781.4U CN202222092781U CN217754611U CN 217754611 U CN217754611 U CN 217754611U CN 202222092781 U CN202222092781 U CN 202222092781U CN 217754611 U CN217754611 U CN 2177546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ck
- strap
- edge portion
- grooves
- protrus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储运的套板,包括套板主体;所述套板主体包括:主体部(1),所述主体部(1)具有第一表面(11)和与所述第一表面(11)相反的第二表面(12);和边缘部(2),所述边缘部(2)相对于所述第二表面(12)突起,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边缘部(2)围成容纳空间(3),以在至少两个所述套板堆叠放置时,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套板中位于上层的所述套板的所述容纳空间(3)至少部分地容纳位于下层的所述套板的所述主体部(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流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板。
背景技术
目前物流运输多采用套板堆叠运输,将产品置于相邻两层套板之间,可对稳定性不好的小包装产品实现堆垛运输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的套板堆叠过高,占用过多的空间,造成套板回收和储存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套板,可以尽可能减少套板堆叠占用的空间。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储运的套板,包括套板主体;套板主体包括:
主体部,主体部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和
边缘部,边缘部相对于第二表面突起,第二表面和边缘部围成容纳空间,以在至少两个套板堆叠放置时,使相邻的两个套板中位于上层的套板的容纳空间至少部分地容纳位于下层的套板的主体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部的内侧面与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不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部的外侧面与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部的内侧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凸起,边缘部的外侧设置一个或多个至少部分与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凹槽,以在套板堆叠放置时,使相邻两个套板中位于上层的套板的第一凸起中的至少部分插接在位于下层的套板的第一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凸起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凹槽在边缘部的外侧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第一凹槽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凸起在边缘部的内侧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第一凸起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板主体还包括:
防滑部,位于第一表面,并邻近第一表面的周边环形连续或分段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呈矩形,套板主体包括:
多个防滑部,多个防滑部中的至少部分平行于第一表面的长边,且沿第一表面的短边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滑部包括第二凹槽和防滑条,第二凹槽相对于第一表面下凹;
其中,防滑条设置在第二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板主体还包括:
多个凹筋,间隔设置在第一表面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筋在第一表面内阵列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筋包括多行,相邻行的凹筋交错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部沿第二表面的外法线方向的端部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三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部还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凸起;
其中,一个或多个第二凸起中的至少部分与一个或多个第三凹槽对应,以在套板堆叠放置时,使相邻两个套板中位于上层的套板的第二凸起中的至少部分插接在位于下层的套板的第三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第三凹槽与一个或多个第二凸起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凹槽和第二凸起沿第一表面的法线方向的截面呈长条形,且第三凹槽和第二凸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表面的长边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板主体采用吹塑或注塑方法一次成型。
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边缘部与第二表面围成容纳空间,以在套板堆叠时,使相邻套板中下层套板的主体部贴合在容纳空间内,从而使相邻套板之间产生一定的高度重合,可以有效减小套板的堆叠高度,节省对库房和运输车辆空间的占用,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套板的回收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套板的一些实施例的立体结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套板的一些实施例的立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套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套板套叠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套板的一些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套板的一些实施例的正视图。
应当明白,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此外,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相关技术中的套板在堆叠时产生过高的高度从而占用库房和运输车的空间,造成回收和储存成本较高。有鉴于此,参考图1~图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储运的套板,包括套板主体,套板主体包括:主体部1和边缘部2。主体部1具有第一表面11和与第一表面11相反的第二表面12,第一表面11可为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结构,以便于产品装卸。边缘部2相对于第二表面12突起,第二表面12和边缘部2围成容纳空间3,以在至少两个套板堆叠放置时,使相邻的两个套板中位于上层的套板的容纳空间3至少部分地容纳位于下层的套板的主体部1。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边缘部2与第二表面12围成容纳空间3,以在套板堆叠时,使相邻套板中下层套板的主体部1贴合在容纳空间3内,从而使相邻套板之间产生一定的高度重合,可以有效减小套板的堆叠高度,节省对库房和运输车辆空间的占用,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套板的回收成本。
参考图1、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部2的内侧面与第一表面11的法线方向不平行。本实施例中,可将边缘部2的内侧面设置为相对于第一表面11的法线方向倾斜,可以增大容纳空间3的可容纳范围,使相邻两层套板之间能有更多的重合,以进一步减小套板堆叠时产生的高度,增大空间利用率。
参考图1、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部2的外侧面与第一表面11的法线方向平行。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将边缘部2的外侧面设置成与第一表面11的法线方向平行的直边,以使套板装运时,在同一水平面的前后左右相邻的套板之间能紧密贴合,不会产生间隙,从而可以减少运输时产品的晃动幅度,减轻运输及装卸过程中套板之间的碰撞,最大限度地保护产品,避免套板和产品的结构损伤。
参考图1~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部2的内侧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凸起21,边缘部2的外侧设置一个或多个至少部分与第一凸起21配合的第一凹槽22,以在套板堆叠放置时,使相邻两个套板中位于上层的套板的第一凸起21中的至少部分插接在位于下层的套板的第一凹槽22内。
本实施例中,可在边缘部2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突起21和第一凹槽22,以在套板堆叠时,使上下相邻的套板能够相互咬合嵌套,从而提高套板边缘的强度,增强运输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套板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1~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22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凸起21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可使第一凹槽22与第一凸起21一一对应,以使上下套板之间的咬合更加紧密,确保套板可以整齐稳定地堆叠,便于机械手和人工抓取,并在运输过程中减小晃动撞伤的风险。
参考图1~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凹槽22在边缘部2的外侧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可沿边缘部2的外侧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凹槽22,以加强套板之间的堆叠稳定性。
参考图1~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第一凹槽22之间的间距相等。本实施例中,可使第一凹槽22等距设置,从而使套板堆叠更平稳,在运输和堆放时均匀受力,可以增强套板的结构可靠性。
参考图1~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凸起21在边缘部2的内侧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可沿边缘部2的内侧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凸起21,以加强套板之间的堆叠稳定性。
参考图1~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第一凸起21之间的间距相等。本实施例中,可使第一凸起21等距设置,从而使套板堆叠更平稳,在运输和堆放时均匀受力,可以增强套板的结构可靠性。
参考图1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套板主体还包括:防滑部4,位于第一表面11,并邻近第一表面11的周边环形连续或分段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沿第一表面11的边缘连续或间隔设置防滑部4,可在运输时提高套板与产品之间的摩擦力,并在套板堆叠时提高套板之间的摩擦力,保证运输过程中产品和套板的稳定性,避免晃动过大导致产品和套板的损伤。
参考图1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1呈矩形,套板主体包括:多个防滑部4,多个防滑部4中的至少部分平行于第一表面11的长边,且沿第一表面11的短边方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还可设置多个套板间隔设置在第一表面11,使各个产品的端面都能与防滑部4接触,以加大每一个产品端面与第一表面11接触时的摩擦力,防止运输时产品滑出套板,有效提高运输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滑部4包括第二凹槽和防滑条,第二凹槽相对于第一表面11下凹,防滑条设置在第二凹槽内。本实施例中,防滑部4包括但不限于第二凹槽和防滑条的形式,防滑条便于拆卸和更换。
参考图1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套板主体还包括:多个凹筋5,间隔设置在第一表面11内。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表面11内设置多个凹筋5,可以提高第一表面11的抗压能力和结构强度,以在承载产品时能够保持平整不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筋5在第一表面11内阵列分布。本实施例中,凹筋5可在第一表面11内阵列分布,相邻行的凹筋5间隔分布方式相同,以提高套板的承载能力。
参考图1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凹筋5包括多行,相邻行的凹筋5交错设置。本实施例中,凹筋5可在第一表面11内交错分布,相邻行的凹筋5交错间隔,以提高套板的结构强度,可以延长套板的使用寿命。套板主体可呈矩形,并在套板主体的每条边对应的边缘部2区域各设置两个所述第三凹槽23。
参考图1~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部2沿第二表面12的外法线方向的端部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三凹槽23。本实施例中,可在边缘部2的下端部设置第三凹槽23,以便机械手抓取或人工搬运时施力,提高套板的装卸效率。
参考图1~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部2还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凸起24,一个或多个第二凸起24中的至少部分与一个或多个第三凹槽23对应,以在套板堆叠放置时,使相邻两个套板中位于上层的套板的第二凸起24中的至少部分插接在位于下层的套板的第三凹槽23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与第三凹槽23对应的第二凸起24,可以在套板上下堆叠时,使第三凹槽23和第二凸起24互选扣合,在便于搬运拆卸的同时保证边缘部2的结构强度。
参考图1~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第三凹槽23与一个或多个第二凸起24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三凹槽23与第二凸起24设置为一一对应,以进一步提高上下套板堆叠时的贴合紧密性,确保边缘部2的强度。
参考图1~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凹槽23和第二凸起24沿第一表面11的法线方向的截面呈长条形,且第三凹槽23和第二凸起2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表面11的长边方向。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三凹槽23和第二凸起24设置为长条形,便于机械手和人工抓握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板主体采用吹塑或注塑方法一次成型。本实施例中的套板通过吹塑或注塑一体成型,操作简便且制备成本较低,不产生后续的人工装配费用。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储运的套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板主体;所述套板主体包括:
主体部(1),所述主体部(1)具有第一表面(11)和与所述第一表面(11)相反的第二表面(12);和
边缘部(2),所述边缘部(2)相对于所述第二表面(12)突起,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边缘部(2)围成容纳空间(3),以在至少两个所述套板堆叠放置时,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套板中位于上层的所述套板的所述容纳空间(3)至少部分地容纳位于下层的所述套板的所述主体部(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2)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11)的法线方向不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2)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11)的法线方向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2)的内侧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凸起(21),所述边缘部(2)的外侧设置一个或多个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凸起(21)配合的第一凹槽(22),以在所述套板堆叠放置时,使相邻两个所述套板中位于上层的所述套板的所述第一凸起(21)中的至少部分插接在位于下层的所述套板的所述第一凹槽(22)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22)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凸起(21)一一对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凹槽(22)在所述边缘部(2)的外侧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凹槽(22)之间的间距相等。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凸起(21)在所述边缘部(2)的内侧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凸起(21)之间的间距相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主体还包括:
防滑部(4),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并邻近所述第一表面(11)的周边环形连续或分段间隔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11)呈矩形,所述套板主体包括:
多个防滑部(4),所述多个防滑部(4)中的至少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11)的长边,且沿所述第一表面(11)的短边方向间隔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4)包括第二凹槽和防滑条,所述第二凹槽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11)下凹;
其中,所述防滑条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主体还包括:
多个凹筋(5),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11)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筋(5)在所述第一表面(11)内阵列分布。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筋(5)包括多行,相邻行的所述凹筋(5)交错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2)沿所述第二表面(12)的外法线方向的端部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三凹槽(23)。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2)还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凸起(24);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凸起(24)中的至少部分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凹槽(23)对应,以在所述套板堆叠放置时,使相邻两个所述套板中位于上层的所述套板的所述第二凸起(24)中的至少部分插接在位于下层的所述套板的所述第三凹槽(23)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凹槽(23)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凸起(24)一一对应。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23)和所述第二凸起(24)沿所述第一表面(11)的法线方向的截面呈长条形,且所述第三凹槽(23)和所述第二凸起(2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11)的长边方向。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主体采用吹塑或注塑方法一次成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92781.4U CN217754611U (zh) | 2022-08-09 | 2022-08-09 | 一种用于储运的套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92781.4U CN217754611U (zh) | 2022-08-09 | 2022-08-09 | 一种用于储运的套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54611U true CN217754611U (zh) | 2022-11-08 |
Family
ID=83879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092781.4U Active CN217754611U (zh) | 2022-08-09 | 2022-08-09 | 一种用于储运的套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54611U (zh) |
-
2022
- 2022-08-09 CN CN202222092781.4U patent/CN2177546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43034Y (zh) | 一种小功率电机的循环回收包装 | |
US20060254946A1 (en) | Stackable container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US20100095875A1 (en) | Pallet with floor clearance | |
WO2000024636A1 (en) | Pallet stacking device | |
EP0138281A2 (en) | Stackable carrier or crate for goods or articles | |
CN217754611U (zh) | 一种用于储运的套板 | |
US9090388B2 (en) | Void board and packaging using a void board | |
US5845768A (en) | Packing for rubber and other commodities | |
SE0302495D0 (sv) | Transport assembly | |
JPH1159680A (ja) | パレット化されたバンドル及びパレット化パッケージ | |
KR101809842B1 (ko) | 자동차의 타이어 휠 운반용 팔레트 | |
CN212448912U (zh) | 电池模组的包装结构 | |
CN215623366U (zh) | 一种油桶承载架 | |
JP5701726B2 (ja) | 板状体の搬送用容器 | |
TWI686330B (zh) | 板狀物包裝盒及板狀物包裝盒組 | |
CN202704091U (zh) | 防压电池托盘 | |
CN215323901U (zh) | 一种蓄电池运输用的托盘及包装结构 | |
CN216270416U (zh) | 一种托盘围板用正反盖 | |
CN218432316U (zh) | 一种托盘及具有该托盘的酒瓶用循环载具 | |
CN217416489U (zh) | 一种光伏组件包装装置 | |
CN215045000U (zh) | 一种玻璃制品类外保护抗冲击包装箱 | |
CN215707967U (zh) | 一种便于堆码的物流周转箱 | |
CN218594821U (zh) | 一种结构稳定且防碰撞的新型木托盘 | |
CN219506458U (zh) | 一种乙烯聚合物再生颗粒托盘 | |
CN210883098U (zh) | 一种汽车水泵运输托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2 Address after: 310024 Floor 3, Building 1, No. 181, Geyazhuang, Zhuantang Street, Xihu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Nongfu Shanquan (Zhejiang) Beverag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Nongfu Sp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24 Geyazhuang 181,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ongfu Spring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