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3875U - 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3875U
CN217753875U CN202221496764.0U CN202221496764U CN217753875U CN 217753875 U CN217753875 U CN 217753875U CN 202221496764 U CN202221496764 U CN 202221496764U CN 217753875 U CN217753875 U CN 217753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steering wheel
steering column
vehicle
whee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967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桂林
施科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inl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inl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inl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inl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9676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3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3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3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所述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组件和换位机构。所述方向盘组件包括方向盘以及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的第一端与所述方向盘连接。所述换位机构与所述转向管柱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换位机构被构造用于在所述方向盘从所述仪表板伸出后使所述方向盘组件倾转到驾驶舱空间中并在驾驶舱空间中移动。所述换位机构包括用于使所述转向管柱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倾转的倾转机构以及用于使所述转向管柱沿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上述转向系统不仅可以使得车辆的方向盘的布置更加灵活以适应不同驾驶情况,还可以使得方向盘组件充分利用驾驶舱空间灵活移动,从而避免方向盘与仪表板干涉。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人们由于工作生活的需要经常需要在两地往返,车辆作为人们出行时的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不同的国家的车辆制造和使用的规则各不相同。例如,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车辆在道路的右侧行驶,而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车辆在道路的左侧行驶。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功能被应用在车辆上,例如,车辆的自动驾驶模式、驾驶员辅助模式、无人驾驶模式等。因而,目前对于车辆设计的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驾驶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一种缓解、减轻或甚至消除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机制将是有利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所述车辆包括仪表板、前排座椅以及位于所述仪表板和所述前排座椅之间的驾驶舱空间。所述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组件和换位机构。所述方向盘组件包括方向盘以及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的第一端与所述方向盘连接。所述换位机构与所述转向管柱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换位机构被构造用于在所述方向盘从所述仪表板伸出后使所述方向盘组件倾转到驾驶舱空间中并在驾驶舱空间中移动。所述换位机构包括用于使所述转向管柱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倾转的倾转机构以及用于使所述转向管柱沿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所述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组件和调节机构。所述方向盘组件包括转向管柱以及方向盘。所述方向盘与所述转向管柱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方向盘沿所述转向管柱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和相对于所述转向管柱倾斜的角度。在所述方向盘缩回到所述仪表板内时,所述方向盘与所述仪表板两者的外表面基本平齐。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仪表板以及根据本公开所述的转向系统。所述转向系统包括具有方向盘和转向管柱的方向盘组件以及换位机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设置换位机构改变转向管柱沿横向方向的位置以及沿纵向方向倾斜的位置,并使得方向盘组件能够倾斜到驾驶舱空间中并在驾驶舱空间中移动,一方面可以使得车辆的方向盘的布置更加灵活以适应不同驾驶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方向盘组件充分利用驾驶舱空间灵活移动,从而避免方向盘与仪表板干涉。
根据在下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是清楚明白的,并且将参考在下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而被阐明。
附图说明
在下面结合附图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更多细节、特征和优点被公开,在附图中:
图1是图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可以在其中应用本文描述的转向系统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向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出图2的转向系统的示意图,其中,转向管柱处于沿横向方向T的另一位置;
图4是图示出图2中的转向系统的示意图,其中,转向管柱处于相对于纵向方向L倾斜的另一角度;
图5a至图5c分别示出了图1中的仪表板和处于不同位置的方向盘的示意图,其中,图5a中示出了方向盘处于仪表板的居间位置,图5b中示出了方向盘处于仪表板的左侧位置,图5c示出了方向盘处于仪表板的右侧位置。
图6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仪表板和转向系统的示意图,其中,方向盘缩回到仪表板内;
图7是图示出图6的仪表板和转向系统的示意图,其中,方向盘从仪表板伸出。
附图标记说明:
1000车辆;110仪表板;130前排座椅;140驾驶舱空间;151左前车门;152右前车门;T横向方向;L纵向方向;
2000转向系统;200方向盘组件;210方向盘;220转向管柱;300换位机构;
310移动机构;311第一传动件;312第二传动件;313第一电机;
320支撑机构;321第一支撑件;322第二支撑件;322-1滑槽;323配重块;
330倾转机构;331第一导向件;331-1导向槽;332第二导向件;333第二电机;334第一齿轮;
111左侧凹部;112居间凹部;113右侧凹部;
3000转向系统;220’转向管柱;21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尺寸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尺寸,使用这些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并且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图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可以在其中应用本文描述的转向系统2000的车辆1000的示意图。
参考图1,车辆1000可包括仪表板110、前排座椅130、位于仪表板110和前排座椅130之间的驾驶舱空间140以及转向系统2000。具体地,驾驶舱空间140为仪表板110、左前车门151、前排座椅130以及右前车门围合成的空间。车辆1000具有横向方向T和纵向方向L。在本文中,车辆的横向方向T是指车辆坐标系中的X轴方向,即垂直于重力方向,沿着车辆的侧向方向。车辆的纵向方向L是指车辆坐标系中的Y轴方向,即垂直于重力方向,沿着车辆的前后行驶方向。转向系统2000用于控制车辆1000的转向。在一些示例中,转向系统2000可部分安装在仪表板110内侧并且可以是线控转向系统。其中,该系统可包括手动致动件(即,方向盘),其可以提供用于传输到机械致动器并可控制机械致动器的电信号,并且附加地,也可以机械地连接于机械致动器。机械致动器用于执行车辆转向的物理操作,例如,可以是转向机或安装在各个车轮上的电机等。
图2是图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向系统2000的示意图;图3是图示出图2的转向系统2000的示意图,其中,转向管柱220处于沿横向方向T的另一位置;图4是图示出图2中的转向系统2000的示意图,其中,转向管柱220处于相对于纵向方向L倾斜的另一角度。下面结合图1的车辆1000,并参照图2至图4详细描述转向系统2000。转向系统2000可包括方向盘组件200和换位机构300。方向盘组件200可包括方向盘210以及转向管柱220。转向管柱220的第一端与方向盘210连接,并且转向管柱220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换位机构300连接。换位机构300被构造用于改变转向管柱220沿车辆1000的横向方向T的位置以及相对于车辆1000的纵向方向L倾斜的位置,以使得方向盘组件200能够倾斜到驾驶舱空间140中并在驾驶舱空间140中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转向管柱220的第一端可以指转向管柱220的一端的端面,在另一些示例中,转向管柱220的第一端也可以指转向管柱220的一端的端面以及该端面周围的部分周侧面。同样地,转向管柱220的第二端可以指转向管柱220的另一端的端面,也可以指转向管柱220的另一端的端面以及该端面周围的部分周侧面。
在本文中,改变转向管柱220沿横向方向T的位置指使转向管柱220在横向方向T上的位置发生变化,例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使转向管柱220沿横向方向T移动、使转向管柱220沿与横向方向T呈一定角度(该角度例如由安装误差等引起,例如约0~10度)的方向移动、使转向管柱220在基本上沿横向方向T延伸的弯曲路径上移动。
在本文中,改变转向管柱220相对于纵向方向L倾斜的位置指使转向管柱220相对于纵向方向L倾斜的角度发生变化,例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使转向管柱220绕横向方向T旋转、以及使转向管柱220绕与横向方向T呈一定角度(该角度例如由安装误差等引起,例如约0~10度)的方向旋转等。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换位机构300被构造用于在方向盘210从仪表板110伸出后使方向盘组件200倾斜到驾驶舱空间140中并在驾驶舱空间140中移动,其中,换位机构300包括用于使转向管柱220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方向L倾转的倾转机构330以及用于使转向管柱220沿车辆的横向方向T移动的移动机构310。通过设置移动机构310改变转向管柱220沿横向方向T的位置以及设置倾转机构330改变转向管柱220相对于纵向方向L倾斜的位置,以使得方向盘组件200能够倾斜到驾驶舱空间140中并在驾驶舱空间140中运动,一方面可以使得车辆1000的方向盘210的布置更加灵活以适应不同驾驶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方向盘组件200充分利用驾驶舱空间140灵活运动,从而避免方向盘210与仪表板110干涉。
上述转向系统2000的调整方向盘组件200的位置的过程如下所述。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当方向盘组件200缩回到仪表板110中(如图6所示)时,调节机构(下面将详细描述)使方向盘210从仪表板110伸出(如图7所示)。然后,换位机构300可首先利用其倾转机构330改变转向管柱220相对于纵向方向L倾斜的位置,以使得转向管柱220及其上的方向盘210倾斜到驾驶舱空间140中,从而避让仪表板110及其周边的零部件。接着,换位机构300利用其移动机构310改变转向管柱220沿横向方向T的位置,以使转向管柱220及其上的方向盘210在驾驶舱空间140中移动。在转向管柱220移动到与仪表板110中的预定位置相对时,换位机构300然后再次利用其倾转机构330改变转向管柱220沿纵向方向L倾斜的位置(即,将转向管柱220朝向仪表板110倾斜),以将转向管柱220移动到仪表板110中的预定位置处。
又例如,在另一些示例中,换位机构300可通过其倾转机构330和移动机构310同时改变转向管柱220相对于纵向方向L倾斜的位置以及转向管柱220沿横向方向T的位置,以使得转向管柱220及其上的方向盘210运动到驾驶舱空间140中,只要转向管柱220沿横向方向T的位置改变不会与仪表板110及其周边的零部件产生干涉。然后,换位机构300可利用其移动机构310改变转向管柱220沿横向方向T的位置,以使转向管柱220及其上的方向盘210在驾驶舱空间140中移动。在转向管柱220移动到与仪表板110中的预定位置接近时,在不与仪表板110及其周边的零部件产生干涉的情况下,换位机构300可再次通过其倾转机构330和移动机构310同时改变转向管柱220相对于纵向方向L倾斜的位置(即,将转向管柱220朝向仪表板110倾斜)以及转向管柱220沿横向方向T的位置,以将转向管柱220移动到仪表板110中的预定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位机构300被构造用于在方向盘组件200从仪表板110伸出后使方向盘组件200倾转特定角度,以使得所述方向盘组件200能够在驾驶舱空间140中且在仪表板110的底部边缘下方移动。其中,如图4所示,特定角度e是转向管柱220处于仪表板中时的倾斜位置S1与转向管柱220处于驾驶舱空间140且在仪表板110的底部边缘下方的倾斜位置S2之间的夹角。由此可以使得方向盘组件200充分利用驾驶舱空间140灵活运动,从而避免方向盘210与仪表板110干涉并且无需在仪表板110上开设不必要的轨道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位机构300位于仪表板110的内侧并固定在车辆10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位机构300可包括移动机构310。移动机构310包括第一电机313和第一传动结构。第一电机313用于驱动第一传动结构旋转。第一传动结构可构造为螺旋传动件、例如滚珠丝杆副,并且第一传动结构的输出端与转向管柱220的第二端连接,以将第一电机31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转向管柱220的平移运动。具体地,第一传动结构可包括第一传动件311以及第二传动件312,其中,第一传动件311连接至第一电机313且在车辆中时沿横向方向T延伸,第二传动件312固定在转向管柱220的第二端上。在第二传动件312中设置有用于使第一传动件311穿过的通孔,第一传动件311的周面和第二传动件312的通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从而在第一电机313的旋转驱动下将第一电机31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转向管柱220的平移运动。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机313可以设置在第一传动件311的一侧(如图2至图4所示),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传动件311的任意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如在图2至图4所示的示例中,移动机构310与方向盘组件200设置在沿纵向方向L的基本相同的位置,第二传动件312形成转向管柱220的壳体的一部分或者直接固定至转向管柱220的壳体,例如通过螺栓连接、焊接等固定在转向管柱220上。
在另一些示例中,移动机构310与方向盘组件200设置在沿纵向方向L的不同位置,例如,第二传动件312可通过一个连接件(例如杆状连接件)与转向管柱220相间隔地固定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转向管柱220处设置引导件(图中未示出),引导件在安装于车辆中时沿横向方向T延伸,转向管柱220与引导件可移动地连接,以使转向管柱220能够沿引导件移动。其中,引导件可以包括轴、凹槽等中的任一种。在引导件为轴的情况下,转向管柱220的第二端可以直接套设在轴上,或者通过固定在其第二端上的其他连接件套设在轴上。在引导件为凹槽的情况下,转向管柱220的第二端可嵌设在凹槽内,或者通过固定在其第二端上的其他连接件嵌设在凹槽内。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在安装于车辆中时,第一传动件311可以沿与横向方向T呈一定角度(不包括直角)的方向延伸,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位机构300还可包括倾转机构330,该倾转机构330包括第二电机333以及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件331和第二导向件332。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向件331具有导轨(例如,用于引导的槽或脊),第二导向件332与该导轨相配合并由该导轨引导运动。例如,在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331具有导向槽331-1,第二导向件332构造为可在导向槽331-1中滑动的导向块,导向槽331-1呈弧形且导向槽331-1所在的平面垂直于车辆的横向方向T。导向块332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转向管柱220。由此,在第二电机333驱动导向块332在弧形的导向槽331-1中运动时,转向管柱进而方向盘组件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方向L倾转(如图4所示,转向管柱220处于沿纵向方向倾斜的另一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向件332构造为具有齿,第二电机333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例如,图2中所示的与第二导向件332的齿啮合的第一齿轮334,但本公开不局限于图2中所示的于仅一个齿轮)驱动第二导向件332。此时,第二电机360可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第二导向件,第二导向件332在第一导向件331的引导下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位机构300还可包括支撑机构320。支撑机构320可包括第一支撑件321和第二支撑件322,第一支撑件321与第二支撑件322可移动地连接。第一支撑件321用于被移动机构310带动以沿车辆的横向方向T移动,第一支撑件321相对于转向管柱220固定,例如,第一支撑件321的靠近转向管柱220的一侧可固定至转向管柱220的第二端或者固定至移动机构320的固定于转向管柱220的第二端上的部件,第一支撑件321的远离转向管柱220的第二端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撑件322可移动地连接。第二支撑件322可直接地或间接地支撑于车身上。
例如,第二支撑件322可以是平行于移动机构310(具体地,第一传动件311)延伸的滑轨(槽或脊),第一支撑件321的远离第二端的另一侧嵌设在滑轨内或套设在滑轨上。又例如,第二支撑件322也可以是如图2至图4所示的包括平行于移动机构310(具体地,第一传动件311)延伸的滑槽322-1的支架,第一支撑件321的远离第二端的另一侧可穿过滑槽。具体的,第一支撑件321可以是用于在滑槽中移动的滑块。此外,可以在第一支撑件321的与第二支撑件322连接的一侧上设置配重块323,用于平衡转向管柱220和方向盘210的重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确保转向管柱220进而方向盘组件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方向L不会发生倾覆。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支撑机构320设置于倾转机构330以及移动机构310之间,其第一支撑件321相对于转向管柱220固定并且用于被移动机构带动以沿车辆的横向方向T移动,其第二支撑件322固定于倾转机构的第二导向件332(图2中所示的导向块)并且用于被倾转机构330带动以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方向L倾转。此外,具有导向轨331-1(例如,用于引导的槽或脊)的第一导向件331、即导向板可相对于车身固定,例如固定至仪表板,从而使支撑机构的第二支撑件322间接地支撑于车身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倾转机构的导向组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第二支撑件322的沿横向方向T的一个端侧与导向组件可移动地连接。替代地,如图2至图4所示,导向组件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第二支撑件322的沿横向方向T的两个端侧分别与其中一个导向组件可移动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至5c所示,仪表板110可在沿横向方向T的左侧位置、居间位置以及右侧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方向盘组件200的左侧凹部111、居间凹部112以及右侧凹部113。在一些示例中,仪表板110的左侧位置可以是便于驾驶员从车辆的左侧手动操作车辆的位置,仪表板110的右侧位置可以是便于驾驶员从车辆的右侧手动操作车辆的位置,居间位置可以是便于在车辆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收纳方向盘组件200的位置。在一些其他示例中,仪表板110的左侧位置可以是仪表板110的靠近左前车门的一侧到仪表板110的居间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仪表板110的右侧位置可以是仪表板110的靠近右前车门的一侧到仪表板110的居间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便于在仪表板的不同位置处布置方向盘组件200,以适应不同的驾驶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仪表板110的居间位置还可设有连通居间凹部112和驾驶舱空间140的通槽,以供方向盘组件200从转向管柱220的第一倾斜位置(即处于居间凹部112中)倾转到第三倾斜位置(即处于驾驶舱空间140中)。其中,该通槽可以呈直线延伸(例如,垂直于横向方向延伸),也可以呈曲线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位机构300可被构造为使转向管柱220在左侧位置、居间位置以及右侧位置之间运动以及可达到相对于纵向方向L的第一倾斜位置、第二倾斜位置以及第三倾斜位置。在转向管柱220位于居间位置且位于第一倾斜位置时,方向盘组件200嵌设在居间凹部112中,如图5a所示。在转向管柱220位于左侧位置且位于第二倾斜位置时,方向盘组件200嵌设在左侧凹部111中,如图5b所示。在转向管柱220位于右侧位置且位于第二倾斜位置时,方向盘组件200嵌设在右侧凹部113中,如图5c所示。在转向管柱220位于第三倾斜位置时,方向盘组件200位于驾驶舱空间140中。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换位机构300还可使转向管柱220倾斜到第四倾斜位置,此时,在转向管柱220位于右侧位置且位于第四倾斜位置时,方向盘组件200嵌设在右侧凹部113中。其中,第一倾斜位置、第二倾斜位置和第四倾斜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便于在仪表板的不同位置处布置方向盘组件200,以适应不同的驾驶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位机构300还可包括锁定件,用于将方向盘组件200锁定在特定位置处,例如仪表板110的左侧位置、右侧位置以及居间位置处。其中,锁定件可设置在移动机构310的第一传动件311、支撑机构320的第一支撑件321或第二支撑件322、以及倾转机构330的第二导向件332等中的一者或多者上。
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调整方向盘组件200的位置的过程可如下所述:方向盘组件200可收纳于仪表板110的居间凹部112内,如图5a所示。在驾驶员需要从车辆的左侧手动操作车辆时,换位机构300的第二电机333可驱动第二导向件332在第一导向件331的引导下运动,以使得转向管柱220转动一定角度以到达第三倾斜位置,此时方向盘组件200倾斜到驾驶舱空间140中以避让仪表板110。然后,第一电机313驱动第一传动件311旋转,经由与第一传动件311螺纹配合第二传动件312,使得转向管柱220沿车辆的横向方向T移动至左侧位置,并且随后,第二电机333再次驱动第二导向件332在第一导向件331的引导下运动,以使得转向管柱220到达第二倾斜位置,此时方向盘组件200倾斜到左侧凹部111中,如图5b所示。方向盘组件200从左侧凹部111返回居间凹部112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为了简洁起见,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方向盘组件200移动到右侧凹部113中的运动过程与上述移动到左侧凹部的过程相同,为了简洁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又例如,第一电机313和第二电机333可至少在部分时段同时运转。调整方向盘组件200的位置的过程可如下所述:方向盘组件200可收纳于仪表板110的居间凹部112内,如图5a所示。在驾驶员需要从车辆的左侧手动操作车辆时,在方向盘组件不与仪表板相干涉的情况下,换位机构300的第二电机333可驱动第二导向件332在第一导向件331的引导下运动,同时第一电机313可驱动第一传动件311旋转,从而使得转向管柱220既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方向L倾转又同时沿车辆的横向方向T移动,直至达到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第三倾斜角度,此时方向盘组件200倾斜到驾驶舱空间140中以完全避让仪表板110。然后,第二电机333停止运转,第一电机313继续驱动第一传动件311旋转,以使得转向管柱220沿车辆的横向方向T移动至接近左侧位置。随后,第二电机333再次运转,使得第二导向件332在第一导向件331的引导下运动,以使得转向管柱220达到相对于纵向方向L的第二倾斜位置,此时方向盘组件200倾斜到左侧凹部111中,如图5b所示。方向盘组件200从左侧凹部111返回居间凹部112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为了简洁起见,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方向盘组件200移动到右侧凹部113中的运动过程与上述移动到左侧凹部的过程相同,为了简洁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向盘组件200还可包括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方向盘210沿转向管柱220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和相对于转向管柱220倾斜的角度,并且调节机构被构造为使方向盘210伸出和缩回到仪表板110内。由此可以在不使用方向盘210的情况下将方向盘210收纳于仪表板110内,以避免占用车辆内部空间以及干涉驾驶员对于车辆的其他操作。上述调节机构可以使转向盘缩回到仪表板110内(可参考图6所示)。此外,调节机构也可以使方向盘210从仪表板110伸出(可参考图7所示)。在设置有调节机构的情况下,在调整方向盘组件200的位置的过程中,在对方向盘组件200进行倾斜之前可以首先通过调节机构使方向盘210从仪表板110伸出,以初步避让仪表板110及其周围的零部件。在本文中,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转向管柱结构调整方向盘210的高度,在此不再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向盘210沿转向管柱220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和相对于转向管柱220倾斜的角度被调节为,方向盘210缩回到仪表板110内,且方向盘210与仪表板110两者的外表面基本平齐(可参考图6所示),从而可以避免干涉驾驶员或乘客对于车辆的操作。在本文中,方向盘210与仪表板110两者的外表面“基本平齐”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中的任一种:方向盘210与仪表板110两者的外表面完全平齐(即完全对准)、方向盘210的外表面略高于或略低于仪表板110的外表面(即,具有一定阶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可包括平行于方向盘210的转轴211,转向管柱220的第一端与方向盘210通过转轴211连接,以使方向盘210能够绕转轴转动。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便于调节方向盘210相对于转向管柱220倾斜的位置,以促进实现在方向盘210缩回到仪表板110内时使得方向盘210和仪表板110的外表面基本平齐,形成一个近似连续的表面。在本文中,方向盘210与仪表板110两者的外表面“基本平齐”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中的任一种:方向盘210与仪表板110两者的外表面完全平齐(即完全对准)、方向盘210的外表面略高于或略低于仪表板110的外表面(即,具有一定阶差)。可理解的是,无需严格设计方向盘210和仪表板110上用于容纳方向盘的凹部的轮廓彼此匹配。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转向管柱220的第一端与方向盘210可通过其他结构(例如,铰链等)连接,以使方向盘210能够相对于转向管柱220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机构还可以包括锁定件,用于将方向盘210锁定在相对于转向管柱220的期望倾斜位置处。
图6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仪表板110和转向系统3000的示意图,其中,方向盘210缩回到仪表板110内;以及图7是图示出图6的仪表板110和转向系统3000的示意图,其中,方向盘210从仪表板110伸出。如图6和图7所示,转向系统3000可包括方向盘组件200和调节机构。方向盘组件200可包括转向管柱220’以及与转向管柱220’连接的方向盘210。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方向盘210沿转向管柱220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和相对于转向管柱220倾斜的角度,以使得方向盘210能够从仪表板110伸出或缩回到仪表板110内。在方向盘210缩回到仪表板110内(如图6所示)时,方向盘210与仪表板110两者的外表面基本平齐。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便于调节方向盘210的高度以及相对于转向管柱220倾斜的位置,以促进实现在方向盘210缩回到仪表板110内时使得方向盘210和仪表板110两者的外表面基本平齐,形成一个近似连续的表面。可理解的是,无需严格设计方向盘210和仪表板110上用于容纳方向盘的凹部的轮廓彼此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调节机构可包括平行于方向盘210的转轴211,转向管柱220与方向盘210通过转轴211可枢转地连接,以使方向盘210能够绕转轴211转动。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便于调节方向盘210相对于转向管柱220倾斜的位置,以促进实现在方向盘210缩回到仪表板110内时使得方向盘210和仪表板110的表面基本平齐。可理解的是,无需严格设计方向盘210和仪表板110上用于容纳方向盘的凹部的轮廓彼此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机构还可包括锁定件,用于将方向盘210锁定在相对于转向管柱220的期望倾斜位置处。
上述参考图6和图7所述的转向系统3000的方向盘组件200的特征与图2至图5中描述的转向系统2000的方向盘组件200的特征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外,上述参考图6和图7所述的转向系统3000中的特征与图2至图5中描述的转向系统2000中的特征可彼此互换或附加,例如,可将转向系统2000的换位机构的特征附加到转向系统3000中。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仪表板110以及根据本公开的上述转向系统2000或转向系统3000。转向系统2000或3000可包括具有方向盘210和转向管柱220的方向盘组件200以及换位机构300。
虽然在附图和前面的描述中已经详细地说明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这样的说明和描述应当被认为是说明性的和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研究附图、公开内容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践所要求保护的主题时,能够理解和实现对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型。在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不排除未列出的其他元件或步骤,不定冠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术语“基于”应解释为“至少部分地基于”。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的仅有事实并不表明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用来获益。

Claims (17)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所述车辆包括仪表板、前排座椅以及位于所述仪表板和所述前排座椅之间的驾驶舱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包括:
方向盘组件,所述方向盘组件包括:
方向盘,所述方向盘能够从所述仪表板伸出或缩回到所述仪表板内;以及
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的第一端与所述方向盘连接;以及
换位机构,所述换位机构与所述转向管柱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所述换位机构被构造用于在所述方向盘从所述仪表板伸出后使所述方向盘组件倾转到所述驾驶舱空间中并在所述驾驶舱空间中移动,其中,所述换位机构包括用于使所述转向管柱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倾转的倾转机构以及用于使所述转向管柱沿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机构被构造用于在所述方向盘从所述仪表板伸出后使所述方向盘组件倾转特定角度,以使所述方向盘组件能够在所述驾驶舱空间中且在所述仪表板的底部边缘下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电机;以及
第一传动结构,其构造为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平移运动的螺旋传动件,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结构旋转,所述第一传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向管柱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
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机;以及
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固定在所述转向管柱的所述第二端上,在所述第二传动件中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传动件穿过的通孔,其中,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周面和所述第二传动件的通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转机构包括:
第二电机;以及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槽和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连接至所述转向管柱的所述第二端,用于带动所述转向管柱沿所述导向槽运动;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导向块在所述导向槽中运动,所述导向槽呈弧形且所述导向槽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机构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倾转机构以及所述移动机构之间,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所述转向管柱的第二端,或者连接于所述移动机构的固定在所述转向管柱的第二端上的部件,并且用于被所述移动机构带动以沿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移动,
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于所述倾转机构,并且用于被所述倾转机构带动以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倾转;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可移动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为用于在滑槽中移动的滑块,并且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具有所述滑槽的支架,所述滑槽平行于所述移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组件还包括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方向盘沿所述转向管柱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和相对于所述转向管柱倾斜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沿所述转向管柱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和相对于所述转向管柱倾斜的角度被调节为,所述方向盘缩入到所述仪表板中的凹部内,且所述方向盘与所述仪表板两者的外表面基本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平行于所述方向盘的转轴,所述转向管柱的第一端与所述方向盘通过所述转轴连接,以使所述方向盘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机构被构造为使所述转向管柱在沿所述横向方向的左侧位置、居间位置以及右侧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在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位置、第二倾斜位置以及第三倾斜位置之间倾转,
其中,在所述转向管柱位于所述居间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倾斜位置时,所述方向盘组件嵌设在所述仪表板的居间凹部中,在所述转向管柱位于所述左侧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二倾斜位置时,所述方向盘组件嵌设在所述仪表板的左侧凹部中,在所述转向管柱位于所述右侧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二倾斜位置时,所述方向盘组件嵌设在所述仪表板的右侧凹部中,在所述转向管柱位于所述第三倾斜位置时,所述方向盘组件位于所述驾驶舱空间中。
12.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方向盘组件,所述方向盘组件包括:
转向管柱;以及
方向盘,所述方向盘与所述转向管柱连接;以及
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方向盘沿所述转向管柱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和相对于所述转向管柱倾斜的角度,
其中,在所述方向盘缩回到所述车辆的仪表板内时,所述方向盘与所述仪表板两者的外表面基本平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平行于所述方向盘的转轴,所述方向盘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向管柱可枢转地连接。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仪表板;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系统,所述转向系统包括具有方向盘和转向管柱的方向盘组件以及换位机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在沿所述横向方向的左侧位置、居间位置以及右侧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方向盘组件的左侧凹部、居间凹部以及右侧凹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机构被构造为使所述转向管柱在所述左侧位置、所述居间位置以及所述右侧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在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位置、第二倾斜位置以及第三倾斜位置之间倾转,
其中,在所述转向管柱位于所述居间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倾斜位置时,所述方向盘组件嵌设在所述居间凹部中,在所述转向管柱位于所述左侧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二倾斜位置时,所述方向盘组件嵌设在所述左侧凹部中,在所述转向管柱位于所述右侧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二倾斜位置时,所述方向盘组件嵌设在所述右侧凹部中,在所述转向管柱位于所述第三倾斜位置时,所述方向盘组件位于所述驾驶舱空间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仪表板的居间位置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居间凹部和所述驾驶舱空间的通槽,以供所述方向盘组件从所述第一倾斜位置倾转到所述第三倾斜位置。
CN202221496764.0U 2022-06-14 2022-06-14 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7753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96764.0U CN217753875U (zh) 2022-06-14 2022-06-14 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96764.0U CN217753875U (zh) 2022-06-14 2022-06-14 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3875U true CN217753875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93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96764.0U Active CN217753875U (zh) 2022-06-14 2022-06-14 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3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7012B2 (en) Steering wheel assembly
US20080116665A1 (en) Vehicle Having An Adjustable Wheel Base
KR100515785B1 (ko) 차량 시트
EP3459819B1 (en) A steering assembly
JP2596849Y2 (ja) 自動変速機操作装置
US20200189422A1 (en) Seat track mechanism for vehicle
EP3845435B1 (en) Vehicle interior assembly comprising an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nd a display device movable jointly with the steering column
CN211032283U (zh) 车辆
CN1872579A (zh) 车辆换档锁止装置
US20070277441A1 (en) Vehicle Window Regulator Having a Floating Window Carrier
CN217753875U (zh) 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
GB2550641B (en) A steering wheel assembly
CN114872781A (zh) 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和车辆
CN111873880A (zh) 用于座椅总成的腿支撑系统
EP4378796A1 (en) Steering wheel
JP2021046001A (ja) 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9204076B (zh) 车辆用座椅装置
JPS6317172A (ja) 伸縮及びチルト可能な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CN113119872B (zh) 一种车载显示终端的调节机构、显示终端组件和车辆
CN114132232A (zh) 用于车辆的滑动单元
CN111301295A (zh) 一种车载可移动储物系统
CN219325784U (zh) 侧转装置、电子设备和车辆
CN212827975U (zh) 汽车座椅位置调整机构及汽车
CN218858166U (zh) 副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CN219838472U (zh) 一种汽车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