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6154U - 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6154U
CN217746154U CN202221208785.8U CN202221208785U CN217746154U CN 217746154 U CN217746154 U CN 217746154U CN 202221208785 U CN202221208785 U CN 202221208785U CN 217746154 U CN217746154 U CN 217746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liquid
filtering
collecting box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087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生明
杨跃凯
张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onghe Railway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onghe Railway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onghe Railway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onghe Railway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087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46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6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6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涉及超精机技术的领域,其包括机身、收集机构、过滤机构,收集机构、过滤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机身内。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槽、软管、固体收集箱和液体收集箱,收集槽开设于所述机身上,固体收集箱位于收集槽下方,液体收集箱位于固体收集箱下方,固体收集箱开设有分离出液口,液体收集箱开设有收集进液口,分离出液口与收集进液口通过软管连通。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板,过滤板安装在固体收集箱内。本申请具有对废屑和研磨液的分离与收集,便于对废屑和研磨液分别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并降低轴承精加工生产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超精机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工业对机械元件加工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机械元件的精加工已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超精机是一种利用油石低压高频振动打磨工件的磨床,广泛应用于轴承内圈与外圈滚道等的精加工中。
超精机在对轴承进行打磨和加工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废屑,研磨液使用后直接从加工作业的部位流下,废屑容易和从设备上流下的研磨液混合,带有废屑的研磨液作为工业垃圾被直接收集处置。
针对上述中在精加工过程中将废屑和研磨液直接混合收集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与使用过的研磨液的混合收集方式增加了轴承加工的成本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轴承加工的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包括机身、收集机构、过滤机构,所述收集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机身内;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槽、软管、固体收集箱和液体收集箱,所述收集槽开设于所述机身上,所述固体收集箱位于所述收集槽下方,所述液体收集箱位于所述固体收集箱下方,所述固体收集箱开设有分离出液口,所述液体收集箱开设有收集进液口,所述分离出液口与所述收集进液口通过所述软管连通;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安装在所述固体收集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轴承精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通过重力作用落入机身上的收集槽内,同时,使用后的研磨液直接流入正下方的收集槽内,研磨液与废屑混合流入收集槽下方的固体收集箱内。由于重力作用和液体的流动性,研磨液通过过滤板上的过滤孔穿过过滤板从固体收集箱下部的分离出液口流出,然后经过软管通过收集进液口流入液体收集箱。废屑被留置在过滤板上方,因此实现了对废屑和研磨液的分离与收集,便于对废屑和研磨液分别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从而减少了资源浪费并降低了轴承精加工的生产成本。
可选的,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支撑板和过滤海绵,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过滤板下方,所述过滤海绵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过滤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研磨液从过滤板底部流出,此时大部分废屑已经被留置在过滤板上方的固体收集箱内,当研磨液再从过滤海绵中流过时,过滤海绵可以将研磨液中未被过滤板过滤的废屑留在过滤海绵中,从而增强了对研磨液中混合废屑的过滤效果。通过支撑板可以对过滤海绵和过滤板进行支撑,避免过滤海绵被过滤板挤压至固体收集箱底部造成堵塞。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过滤板之间设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过滤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的支撑杆,可以使过滤板与支撑板之间留有合适的距离,过滤海绵填充于过滤板与支撑板中间时,可以保持过滤海绵的蓬松状态,避免过滤海绵被过滤板压扁,从而保证过滤海绵的过滤效果。
可选的,所述过滤海绵上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杆穿设的让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穿设在过滤海绵的让位孔中,过滤海绵不会受到支撑杆的挤压被压缩,从而保持支撑杆周围过滤海绵的蓬松状态,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过滤海绵的过滤效果。
可选的,所述固体收集箱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机身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体收集箱底部设置的滑块与机身上设置的相匹配的滑槽,可以将固体收集箱从机身内取出,进而取出固体收集箱内废屑,同时也便于对固体收集箱及过滤板进行清理。
可选的,所述收集机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收集槽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板闭合时,废屑与研磨液可以停留在挡板上方的收集槽内,此时通过收集槽下方的固体收集槽可以将收集到的废屑取出。当收集槽底部的挡板开启时,废屑与研磨液可以从收集槽底部流出并进行正常的分离和收集。
可选的,所述收集机构还包括沉积箱,所述沉积箱安装于所述机身内,所述沉积箱开设有沉积进液口、沉积出液口,所述沉积出液口设置于所述沉积箱侧壁的中部,所述沉积出液口与所述收集进液口通过所述软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研磨液通过重力作用经过软管从分离出液口流入沉积进液口后,研磨液被置于沉积箱内,通过固液混合物的沉降作用,未被过滤的废屑被置于沉积箱底部,研磨液通过软管从沉积出液口流向液体收集箱的进液口,最终置于液体收集箱中,从而进一步减少液体收集箱内的研磨液中混合的废屑。
可选的,所述内圈滚道超精机还包括循环水泵和出水管,所述循环水泵置于所述液体收集箱内,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口置于所述液体收集箱中,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出水管连接至所述收集槽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循环水泵开启时,液体收集箱内收集到的研磨液可以从循环水泵的进水孔被循环水泵抽出,出水管可以通过循环水泵的出水口将抽出的研磨液继续喷洒于所要加工的轴承上,使用后的研磨液继续从收集槽流入,并流经固体收集箱、沉积箱和液体收集箱,循环水泵继续将液体收集箱内的研磨液抽出,再次重复上述过步骤,从而实现研磨液的循环利用。
可选的,所述出水管上设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阀门的开合可以实现对出水管内研磨液流速的精确控制,进而可以提高超精过程中研磨液的使用效率。
可选的,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于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可以将液体收集箱内的杂质过滤,避免杂质进入水泵从而影响循环水泵的正常工作,因此可以延长循环水泵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过滤机构和收集机构可以同时实现对废屑和研磨液的分离和收集功能;
通过沉积箱内对混合有废屑的研磨液的沉积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液体收集箱内研磨液的纯度;
通过循环水管可以实现对研磨液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轴承超精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内圈滚道超精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身;11、滑槽; 2、收集机构;21、收集槽;22、软管;23、固体收集箱;231、滑块;232、分离出液口;24、液体收集箱;241、收集进液口;25、挡板;26、沉积箱;261、沉积进液口;262、沉积出液口;3、过滤机构;31、过滤板;32、支撑板;33、支撑杆;34、让位孔;35、过滤海绵;36、过滤网;4、循环水泵;5、出水管;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参照图1,内圈滚道超精机包括机身1、收集机构 2、过滤机构3、循环水泵4、出水管5和阀门6。机身1安装于地面上,收集机构 2、过滤机构3和循环水泵4均安装在机身1内,出水管5一端连接在循环水泵4上,出水管5另一端安装在机身1上。
参照图2和图3,收集机构 2包括收集槽21、软管22、固体收集箱23、液体收集箱24、挡板25和沉积箱26。收集槽21开设于机身1上且位于被加工的轴承正下方,收集槽21的剖视图为倒梯形,挡板25一端通过铰接件铰接在收集槽21的底部一侧,挡板25另一端置于收集槽21底部的另一侧。当挡板25闭合时,废屑与研磨液可以停留在挡板25上方的收集槽21内,此时通过收集槽21下方的固体收集槽21可以将收集到的废屑取出。当收集槽21底部的挡板25开启时,废屑与研磨液可以从收集槽21底部流出并进行正常的分离和收集。
固体收集箱23位于收集槽21底部的正下方,固体收集箱23底部的剖视图为倒梯形,沉积箱26位于固体收集箱23的正下方,液体收集箱24位于沉积箱26的下方,沉积箱26可以对流入的研磨液进行沉积,通过固液混合物的沉降作用,未被过滤的废屑被置于沉积箱26底部,沉积后的研磨液通过软管22流入液体收集箱24,并被收集到液体收集箱24中。
固体收集箱23设有分离出液口232,分离出液口232设置于固体收集箱23底部中央。沉积箱26设有沉积进液口261和沉积出液口262,沉积进液口261位于沉积箱26顶部,沉积出液口262位于沉积箱26侧壁的中部。液体收集箱24设有收集进液口241,收集进液口241位于液体收集箱24顶部,分离出液口232通过软管22与沉积进液口261相连通,沉积出液口262通过软管22与收集进液口241相连通。
参照图2和图4,固体收集箱23的底部设置有滑块231,通过固液混合物的沉降作用,未被过滤的废屑被置于沉积箱26底部,机身1内设置有与滑块231相匹配的滑槽11,滑槽11的设置方向与地面平行,可以将固体收集箱23从机身1内取出,进而取出固体收集箱23内废屑,同时也便于对固体收集箱23进行清理。
循环水泵4设置于液体收集箱24内的底部,循环水泵4的进水口置于液体收集箱24中,循环水泵4的出水口与出水管5相连通,通过循环水泵4可以将液体收集箱24内收集的研磨液抽出。出水管5上设置有阀门6,阀门6位于机身1外部的出水管5上,通过阀门6的开合可以实现对出水管5内研磨液流速的精确控制,进而可以提高超精过程中研磨液的使用效率。
参照图5和图6,过滤机构3包括过滤板31、支撑板32。过滤板31安装在固体收集箱23内的底部,支撑板32位于过滤板31下部,在过滤板31和支撑板32中间填充有过滤海绵35,过滤板31和支撑板32中间垂直设置有支撑杆33,过滤海绵35中设置有供支撑杆33穿设的让位孔34。
支撑板32可以对过滤海绵35进行支撑,避免过滤海绵35被过滤板31挤压至固体收集箱23底部造成堵塞。支撑杆33可以使过滤板31与支撑板32之间留有合适的距离,可以保持过滤海绵35的蓬松状态,避免过滤海绵35被过滤板31压扁,从而保证过滤海绵35的过滤效果。支撑杆33穿设在过滤海绵35的让位孔34中,过滤海绵35不会受到支撑杆33的挤压被压缩,从而保持支撑杆33周围过滤海绵35的蓬松状态,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过滤海绵35的过滤效果。
参照图7,过滤网36通过钢丝卡箍固定于循环水泵4的进水口,过滤网36可以将液体收集箱24内的杂质过滤,避免杂质进入水泵从而影响循环水泵4的正常工作,因此可以延长循环水泵4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的实施原理为:在轴承超精过程中产生的废屑通过重力作用落入机身1上的收集槽21内,同时,使用后的研磨液直接流入正下方的收集槽21内,研磨液与废屑混合流入收集槽21下方的固体收集箱23内。由于重力作用和液体的流动性,研磨液通过过滤板31上的过滤孔穿过过滤板31,大部分不能通过过滤板31的废屑被留置在过滤板31上方,因此实现了对废屑和研磨液的分离,并实现了对废屑的收集。
研磨液继续向下流动穿过过滤海绵35,过滤海绵35能将过滤板31不能过滤的废屑留在过滤海绵35中,从而增强了对研磨液中混合废屑的过滤效果,流经过滤海绵35后的研磨液继续向下流动并穿过支撑板32上的开孔,然后在重力作用下继续向固体收集箱23底部的分离出液口232流动。
研磨液从分离出液口232通过软管22流入沉积箱26的沉积进液口261,混有少许废屑的研磨液被收集在沉积箱26内,废屑通过沉降作用沉积在沉积箱26的底部,研磨液位于废屑的上方,当沉积箱26内收集的研磨液的水位超过沉积出液口262时,研磨液从沉积出液口262通过软管22向收集进液口241流动。
当研磨液不断从收集进液口241流入液体收集箱24后,液体收集箱24可以对研磨液进行收集。当循环水泵4开启后,研磨液可以从设置有过滤网36的循环水泵4的进水孔被循环水泵4抽出,出水管5可以通过循环水泵4的出水口将抽出的研磨液继续喷洒于所要加工的轴承上,使用后的研磨液继续从收集槽21流入,并流经固体收集箱23、沉积箱26和液体收集箱24,循环水泵4继续将液体收集箱24内的研磨液抽出,再次重复上述过步骤,从而实现研磨液的循环利用。
根据所加工轴承的尺寸,可以通过调节出水管5上的阀门6对出水管5研磨液流速的精确控制,提升了研磨液的使用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收集机构( 2)、过滤机构(3),所述收集机构( 2)、所述过滤机构(3)均安装于所述机身(1)内;所述收集机构( 2)包括收集槽(21)、软管(22)、固体收集箱(23)和液体收集箱(24),所述收集槽(21)开设于所述机身(1)上,所述固体收集箱(23)位于所述收集槽(21)下方,所述液体收集箱(24)位于所述固体收集箱(23)下方,所述固体收集箱(23)开设有分离出液口(232),所述液体收集箱(24)开设有收集进液口(241),所述分离出液口(232)与所述收集进液口(241)通过所述软管(22)连通;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过滤板(31),所述过滤板(31)安装在所述固体收集箱(2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圈滚道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3)还包括支撑板(32)和过滤海绵(35),所述支撑板(32)设置于所述过滤板(31)下方,所述过滤海绵(35)设置于所述支撑板(32)与所述过滤板(3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圈滚道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2)与所述过滤板(31)之间设有支撑杆(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圈滚道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海绵(35)上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杆(33)穿设的让位孔(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圈滚道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收集箱(23)底部设置有滑块(231),所述机身(1)设置有与所述滑块(231)相匹配的滑槽(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圈滚道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2)还包括挡板(25),所述挡板(25)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收集槽(21)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圈滚道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2)还包括沉积箱(26),所述沉积箱(26)安装于所述机身(1)内,所述沉积箱(26)开设有沉积进液口(261)、沉积出液口(262),所述沉积出液口(262)设置于所述沉积箱(26)侧壁的中部,所述沉积出液口(262)与所述收集进液口(241)通过所述软管(22)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圈滚道超精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水泵(4)和出水管(5),所述循环水泵(4)置于所述液体收集箱(24)内,所述循环水泵(4)的进水口置于所述液体收集箱(24)中,所述循环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出水管(5)连接至所述收集槽(21)的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圈滚道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上设有阀门(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圈滚道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3)还包括过滤网(36),所述过滤网(36)安装于所述循环水泵(4)的进水口处。
CN202221208785.8U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 Active CN217746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8785.8U CN217746154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8785.8U CN217746154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6154U true CN217746154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6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08785.8U Active CN217746154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46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69825A (zh) 一种耐磨钢球研磨液循环过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7746154U (zh) 一种内圈滚道超精机
CN213970420U (zh) 一种生产精密模具零件用精密自动磨床
CN208913850U (zh) 一种钢球研磨机
CN217122830U (zh) 一种研磨机的冷却液循环系统
CN215085448U (zh) 一种耐磨钢球研磨液循环过滤装置
CN206855130U (zh) 一种高速钻攻机切削液过滤装置
CN214714688U (zh) 一种新型切削液过滤装置
CN214817070U (zh) 一种切削液过滤用排屑装置
CN212632035U (zh) 一种金属网加工用冷却液收回处理设备
CN213327170U (zh) 一种磨床新型粉末过滤系统
CN209771563U (zh) 一种切削液过滤系统
CN210419499U (zh) 一种研磨废水处理装置
CN208389516U (zh) 一种车床切削过滤装置的切削液收集槽
CN207682054U (zh) 分离罐
CN213498562U (zh) 磨屑液集中供排系统
CN207953349U (zh) 一种磁性螺旋式排屑装置
CN207030955U (zh) 前处理单元及应用其的磷酸制备系统
CN219376246U (zh) 一种加工中心设备中心出水过滤装置
CN214351240U (zh) 一种高精度数控机床冷却液收集装置
CN210393936U (zh) 一种玻璃屏磨粉水过滤循环系统
CN220330740U (zh) 一种切削液多级过滤系统
CN216940078U (zh) 一种钢球研磨机
CN203469662U (zh) 循环过滤系统
CN219444721U (zh) 一种研磨颗粒物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