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9038U - 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9038U
CN217739038U CN202221355903.8U CN202221355903U CN217739038U CN 217739038 U CN217739038 U CN 217739038U CN 202221355903 U CN202221355903 U CN 202221355903U CN 217739038 U CN217739038 U CN 217739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amera
support
mold
stepp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59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邴振凯
张铉�
孙鹏劼
胡风雪
杨杰
裴智勇
刘彤
郝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mputing Center Co ltd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mputing Center Co ltd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mputing Center Co ltd,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mputing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559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9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9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9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支架1和模具支架2,模具支架2设置于图像采集支架1下方,待检测模具3放置于模具支架2上,图像采集装置安装于图像采集支架1上,以实现图像采集装置4对模具3的图像采集;图像采集支架包括底座、门型支架和Z轴支架,Z轴支架平行于地面设置;Z轴支架与门型支架滑动连接、以使Z轴支架相对于门型支架上下移动,能够应用该装置自动获取模具检测需要的数据信息,调整图像采集装置距离待检测磨具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实现低人工、高效率的技术手段,从而准确高效的对模具表面刻的图案、花纹、字体、符号等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缺陷,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模具加工和生产技术领域中,对于模具的质检要求很高,如果模具具有一定的缺陷,由于漏检或者误检造成模具本身带有一定的缺陷,生产车间以该缺陷模具为基准进行批量生产,会造成大批量元件的浪费、成本的大大增加、也会耽误工期,甚至投入市场,产生的后果难以想象。
目前的模具加工和生产领域,基本以人工质检、人工排查为主,质检工人对于模具的尺寸等指标的检测,往往用卡尺来进行人工检测,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另外,很多的模具形状各异、结构复杂,涉及图案检测、形状检测、数字检测、同轴度等,需要核对排查的技术指标比较多,而且由于模具的图案是镜像结构,因此,质检工作相当繁琐、耗费精力,对于质检工人的要求极高,企业面临质检工人工资高、工人难招、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的难题,而且容易发生误检,不够准确,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亟待研究一种效率更高、精准度更高的模具缺陷检测方法,尤其是一种智能检测装置,来满足模具厂的需求。
显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纯的机械产品或电气产品已不能满足现今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机电结合产品孕育而生,各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已成为如今解决各种问题的普遍方法,因此,亟待演技一种智能化的设备,来解决目前行业领域中的技术难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背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能够应用该装置自动获取模具检测需要的数据信息,调整图像采集装置距离待检测模具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实现低人工、高效率的技术手段,从而准确高效的对模具表面刻的图案、花纹、字体、符号等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包括:
图像采集支架和模具支架,所述模具支架设置于所述图像采集支架下方,待检测模具放置于所述模具支架上,图像采集装置安装于所述图像采集支架上,以实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模具的图像采集;
所述图像采集支架包括底座、门型支架和Z轴支架,所述门型支架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门型支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和所述门型支架之间连接设置加固杆;所述Z轴支架平行于地面设置;所述Z轴支架与所述门型支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Z轴支架相对于所述门型支架上下移动;
所述Z轴支架)包括“口字型”结构的支架主体和相机固定杆;所述相机固定杆与所述支架主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相机固定杆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前后移动;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相机固定杆上。
可选地,所述支架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框、右框、后框和左框,所述前框和所述后框平行,所述右框和所述左框平行;
所述Z轴支架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下部且与所述支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与后框平行,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门型支架的两竖直杆滑动连接、以使所述Z轴支架上下移动;所述Z轴支架通过所述横梁与所述门型支架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门型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梁、顶梁和第二竖梁,所述第一竖梁、第二竖梁均垂直于地面,所述顶梁平行于地面,还设置有步进电机 b、丝杆b、步进电机c、丝杆c,所述步进电机b和所述步进电机c分别安装于所述顶梁的两端;
所述步进电机b的输出轴沿着所述第一竖梁向下,所述步进电机b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b的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b连接,所述丝杆b的另一端与带座轴承b连接,带座轴承b包括轴承座b和轴承b,丝杆b与轴承b同心实装,轴承座b紧固轴承b,轴承座b与所述第一竖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梁上套设有Z轴滑车b,所述第一竖梁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b,所述Z轴滑车 b包括:滑车前板b和滑车背板b,所述滑车前板b设置有与所述丝杆b紧固配套的丝杆螺母b,丝杆螺母b套设在所述丝杆b上,所述滑车背板b与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步进电机b启动带动所述丝杆b转动、带动所述Z 轴滑车b沿着滑轨b上下移动,带动所述Z轴支架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上下移动;
所述步进电机c的输出轴沿着所述第二竖梁向下,所述步进电机c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c的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c连接,所述丝杆c的另一端与带座轴承c连接,带座轴承c包括轴承座c和轴承c,丝杆c与轴承c同心实装,轴承座c紧固轴承c,轴承座c与所述第二竖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梁上套设有Z 轴滑车c,所述第二竖梁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c,所述Z轴滑车c包括:滑车前板c和滑车背板c,所述滑车前板c设置有与所述丝杆c紧固配套的丝杆螺母c,丝杆螺母c套设在所述丝杆c上,所述滑车背板c与横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步进电机c启动带动所述丝杆c转动、带动所述Z轴滑车c沿着滑轨c上下移动,带动所述Z轴支架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上下移动;
还设置有步进电机e、丝杆e、步进电机d、丝杆d,所述步进电机e和步进电机d分别安装于所述后框的两端;
所述步进电机e的输出轴沿着所述左框向前,所述步进电机e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e的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e连接,所述丝杆e的另一端与带座轴承e 连接,带座轴承e包括轴承座e和轴承e,丝杆e与轴承e同心实装,轴承座e 紧固轴承e,轴承座e与所述左框固定连接;所述左框上套设有X轴滑车e,所述左框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e,所述X轴滑车e包括:滑车前板e和滑车背板e,所述滑车前板e设置有与所述丝杆e紧固配套的丝杆螺母e,丝杆螺母e套设在所述丝杆e上,所述滑车背板e与所述相机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步进电机e启动带动所述丝杆e转动、带动所述X轴滑车e沿着滑轨e前后移动,带动所述相机固定杆前后移动;
所述步进电机d的输出轴沿着所述右框向前,所述步进电机d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d的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d连接,所述丝杆d的另一端与带座轴承d 连接,带座轴承d包括轴承座d和轴承d,丝杆d与轴承d同心实装,轴承座 d紧固轴承d,轴承座d与所述右框固定连接;所述右框上套设有X轴滑车d,所述右框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d,所述X轴滑车d包括:滑车前板d和滑车背板d,所述滑车前板d设置有与所述丝杆d紧固配套的丝杆螺母d,丝杆螺母d套设在所述丝杆d上,所述滑车背板d与所述相机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步进电机d启动带动所述丝杆d转动、带动所述X轴滑车d 沿着滑轨d前后移动,带动所述相机固定杆前后移动;
还设置有步进电机a、第三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步进电机a 安装于所述相机固定杆上,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步进电机a的输出轴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分别位于第三锥齿轮两端,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还设置有第一丝杆、第一相机滑车,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连接,第一带座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轴承同心实装,第一轴承座紧固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座与所述相机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相机滑车安装于相机固定杆上,所述相机固定杆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相机滑车包括第一滑车前板,所述第一滑车前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杆紧固配套的第一丝杆螺母,第一丝杆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一丝杆上;
还设置有第二丝杆、第二相机滑车,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第二带座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转动连接,第二带座轴承包括第二轴承座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轴承同心实装,第二轴承座紧固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座与所述相机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相机滑车安装于相机固定杆上,所述相机固定杆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相机滑车包括第二滑车前板,所述第二滑车前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丝杆紧固配套的第二丝杆螺母,第二丝杆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上;
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第一相机滑车和第二相机滑车、第一带座轴承和第二带座轴承、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分别对称设置,以实现步进电机a启动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反向旋转,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反向转动、带动第一相机滑车沿着第一滑轨和第二相机滑车沿着第二滑轨反向移动;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相机a、相机b和相机c,所述相机a安装于支架主体的前端,所述相机b安装于所述第一相机滑车上,所述相机c安装于第二相机滑车上,以实现所述相机a、所述相机b和相机c的上下移动、所述相机b和相机c的前后左右移动、所述相机a的前后移动。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高度检测单元,所述高度检测单元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b和所述步进电机c均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二控制器和前后距离检测单元,所述前后距离检测单元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e和步进电机d均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三控制器和左右距离检测单元,所述左右距离检测单元与第三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与所述步进电机a电连接。
可选地,步进电机a安装于所述相机固定杆的中间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竖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c和第二限位开关c,第一限位开关c位于所述步进电机c和Z轴滑车c之间,第二限位开关c位于 Z轴滑车c和带座轴承c之间;
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m和第一限位开关n,所述第一限位开关m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上,第一限位开关m位于第一带座轴承与所述第一相机滑车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开关n固定设置于相机固定杆上,所述第一限位开关n位于所述第一相机滑车与第一锥齿轮之间;
还包括第二限位开关m和第二限位开关n,所述第二限位开关m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上,第二限位开关m位于第第二带座轴承与所述第二相机滑车之间,所述第二限位开关n固定设置于相机固定杆上,所述第二限位开关n位于所述第二相机滑车与第二锥齿轮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带座轴承和第四带座轴承,第三带座轴承和第四带座轴承对称设置;
第三带座轴承位于第一限位开关n与第一锥齿轮之间,第三带座轴承包括第三轴承座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三轴承同心实装,第三轴承座紧固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座与所述相机固定杆固定连接,
第四带座轴承位于第二限位开关n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第四带座轴承包括第四轴承座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二丝杆与第四轴承同心实装,第四轴承座紧固第四轴承,第四轴承座与所述相机固定杆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模具支架包括框架主体和位于框架主体内部的支撑主体,所述待检测模具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上部,所述框架主体上设置有光源部件。
可选地,所述光源部件包括:蜗杆电机、光源支架和光源,所述光源支架的一端通过法兰联轴器与所述蜗杆电机输出轴转动连接,光源安装于所述光源支架的另一端,所述蜗杆电机通过蜗杆电机支架与框架主体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蜗杆电机转动带动所述光源支架转动从而将光源放置于所述待检测模具处。
可选地,所述光源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一行程限位开关、第二行程限位开关,第一行程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限位开关均与所述蜗杆电机电连接,所述光源支架的一边还设置有多个推杆电机,各所述推杆电机均通过推杆电机固定架固定于框架主体上,各所述推杆电机的推杆端部均设置有固定模具卡。
可选地,所述支撑主体上部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万向球轴承,各万向球轴承顶点高度相同,所述待检测模具放置于多个万向球轴承上部,还包括第四控制器、第五控制器和模具定位检测装置,所述第四控制器与所述蜗杆电机电连接,各所述推杆电机、模具定位检测装置均与所述第五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支架和模具支架,模具支架设置于所述图像采集支架下方,待检测模具放置于所述模具支架上,图像采集装置安装于所述拍照支架上,以实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模具的图像采集;所述图像采集支架包括底座、门型支架和Z轴支架,所述门型支架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门型支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和所述门型支架之间设置加固杆;所述Z轴支架平行于地面设置;所述Z轴支架与所述门型支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Z轴支架相对于所述门型支架上下移动;所述Z轴支架包括“口字型”结构的支架主体和相机固定杆;所述相机固定杆与所述支架主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相机固定杆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前后移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相机固定杆上,能够应用该装置自动获取模具检测需要的数据信息,能够调整图像采集支架和模具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调整图像采集装置距离待检测模具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实现低人工、高效率的技术手段,从而准确高效的对模具表面刻的图案、花纹、字体、符号等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具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像采集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像采集支架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像采集支架中锥齿轮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像采集支架中相机固定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像采集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像采集支架中滑车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像采集支架俯视图;
图中:1、图像采集支架;2、模具支架;3、待检测模具;4、图像采集装置;101、底座;102、门型支架;103、Z轴支架;104、加固杆;1031、支架主体;1032、相机固定杆;10311、前框;10312、右框;10313、后框;10314、左框;1033、横梁;1021、第一竖梁;1023、顶梁;1022、第二竖梁;10211、步进电机b;10212、丝杆b;10221、步进电机c、10222、丝杆c;102000、弹性联轴器b;10214、带座轴承b;102141、轴承座b;102142、轴承b,10213、 Z轴滑车b 102131、滑车前板b;102132、滑车背板b;102133、丝杆螺母b;10221、步进电机c;10222、丝杆c;102001、弹性联轴器c;10224、带座轴承c;102241、轴承座c;102242、轴承c;10223、Z轴滑车c;11、滑轨c;102231、滑车前板c;102232、滑车背板c;102233、丝杆螺母c;10231、步进电机e;10232、丝杆e;10241、步进电机d;10242、丝杆d;102002、弹性联轴器e;10234、带座轴承e;102341、轴承座e;102342、轴承e;10233、X轴滑车e;12、滑轨e;102331、滑车前板e;102332、滑车背板e;10232、丝杆e;102003、弹性联轴器d;102441、轴承座d;102442、轴承d;10243、X轴滑车d;13、滑轨d;102431、滑车前板d;102432、滑车背板d;102433、丝杆螺母d;10242、丝杆d;5、步进电机a;6、第三锥齿轮;7、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71、第一丝杆;72、第一相机滑车;73、第一带座轴承;731、第一轴承座;732、第一轴承;14、第一滑轨;721、第一滑车前板;722、第一丝杆螺母;81、第二丝杆;82、第二相机滑车;83、第二带座轴承;831、第二轴承座;832、第二轴承;15、第二滑轨;821、第二滑车前板;822、第二丝杆螺母;401、相机a;402、相机b;403、相机c;20、第一限位开关c;21、第二限位开关c; 22、第一限位开关m;23、第一限位开关n;24、第二限位开关m;25、第二限位开关n;74、第三带座轴承;84、第四带座轴承;741、第三轴承座;742、第三轴承;841、第四轴承座;842、第四轴承;201、框架主体;202、支撑主体; 203、光源部件;204、蜗杆电机;205、光源支架;206、光源;207、法兰联轴器;208、蜗杆电机支架;209、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10、第二行程限位开关; 211、推杆电机;212、推杆电机固定架;213、固定模具卡;214、万向球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
图像采集支架1和模具支架2,模具支架2设置于图像采集支架1下方,待检测模具3放置于模具支架2上,图像采集装置4安装于图像采集支架1上,以实现图像采集装置4对模具3的图像采集;
图像采集支架1包括底座101、门型支架102和Z轴支架103,门型支架 102垂直于地面设置,门型支架102设置在底座101上,底座101和门型支架 102之间连接设置加固杆104;Z轴支架103平行于地面设置;Z轴支架103与门型支架102滑动连接、以使Z轴支架103相对于门型支架102上下移动;
Z轴支架103包括“口字型”结构的支架主体1031和相机固定杆1032;相机固定杆1032与支架主体1031滑动连接、以使相机固定杆1032相对于支架主体1031前后移动;
图像采集装置4设置于相机固定杆1032上。本实用新型提的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能够应用该装置自动获取模具检测需要的数据信息,依据获取的数据信息自动调整图像采集装置距离待检测模具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实现低人工、高效率的技术手段,从而准确高效的对模具表面刻的图案、花纹、字体、符号等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具体的,将图像采集支架1设置在模具支架2的上方,将待检测模具3放置于模具支架2 上,图像采集装置4安装于图像采集支架1上,可以通过机械臂的方式将待检测模具3自动放置于模具支架2上,也可以通过工人手动的方式将待检测模具 3放置在模具支架2上,待检测模具放置好后,通过Z轴支架103与门型支架 102滑动连接的方式,使得Z轴支架103相对于门型支架102上下移动,通过相机固定杆1032与支架主体1031滑动连接的方式,以使得相机固定杆1032相对于支架主体1031前后移动;如此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的方式,能够调整图像采集装置与待检测模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获得更加清晰、完整的图像信息,以便于更加清晰的展现模具的图案、花纹、字体、符号等是否有刻错等方面的缺陷。
将Z轴支架103的结构设置成两部分结构,一部分为“口字型”结构的支架主体1031,一部分为用于安装图像采集装置的相机固定杆1032,该结构更加稳定,而且前后重量分配合理,使得图像采集装置与待检测模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调整过程更加平稳。
如图1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架主体1031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框10311、右框10312、后框10313和左框10314,前框10311和后框10313 平行,右框10312和左框10314平行,从而构成“口字型”结构的支架主体1031,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支架主体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各位置平稳的进行移动。为了提高稳定性,保证距离位置调整过程的协调和稳定,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Z轴支架103还包括横梁1033;横梁1033位于支架主体1031的下部且与支架主体1031固定连接,横梁1033与后框10313平行,横梁1033的两端分别与门型支架102的两竖直杆滑动连接、以使Z轴支架103上下移动;Z 轴支架103通过横梁1033与门型支架102滑动连接。该横梁的引入,使得Z轴支架通过横梁的两端部与门型支架的两竖直边框分别滑动连接,使得Z轴支架上下移动时,两端能够同步平稳的上下移动,不至于产生侧翻或者倾斜,能够防止图像采集装置发生倾斜,造成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角度的偏移,影响图像采集效果,能够有效避免图像采集的失误造成对模具的图案、花纹、字体、符号等是否有刻错等方面缺陷检测的失误。
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门型支架10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梁 1021、顶梁1023和第二竖梁1022,第一竖梁1021、第二竖梁1022均垂直于地面,顶梁1023平行于地面,还设置有步进电机b10211、丝杆b10212、步进电机c10221、丝杆c10222,步进电机b10211和步进电机c10221分别安装于顶梁 1023的两端;第一竖梁1021的底端和第二竖梁1022的底端分别与底座101连接。
步进电机b10211的输出轴沿着第一竖梁1021向下,步进电机b10211的输出轴与丝杆b10212的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b102000连接,丝杆b10212的另一端与带座轴承b10214连接,带座轴承b10214包括轴承座b102141和轴承 b102142,丝杆b10212与轴承b102142同心实装,轴承座b102141紧固轴承 b102142,轴承座b102141与第一竖梁1021固定连接;第一竖梁1021上套设有 Z轴滑车b10213,Z轴滑车b10213与第一竖梁1021滑动连接,第一竖梁(1021) 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b10,Z轴滑车b 10213沿着滑轨b 10进行上下滑动,Z轴滑车b10213包括:滑车前板b102131和滑车背板b102132,滑车前板b102131设置有与丝杆b10212紧固配套的丝杆螺母b102133,丝杆螺母 b102133套设在丝杆b10212上,丝杆b10212转动通过配套的丝杆螺母b102133 实现滑车的移动,滑车背板b102132与横梁1033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步进电机b10211启动带动丝杆b10212转动、带动Z轴滑车b10213沿着滑轨b10 上下移动,带动Z轴支架103上下移动、以实现图像采集装置4上下移动;从而调整图像采集装置与待检测模具之间的纵向距离。
步进电机c10221的输出轴沿着第二竖梁1022向下,步进电机c10221的输出轴与丝杆c10222的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c102001连接,丝杆c10222的另一端与带座轴承c10224连接,带座轴承c10224包括轴承座c102241和轴承 c102242,丝杆c10222与轴承c102242同心实装,轴承座c102241紧固轴承 c102242,轴承座c102241与第二竖梁1022固定连接;第二竖梁1022上套设有 Z轴滑车c10223,Z轴滑车c10223与第二竖梁1022滑动连接,第二竖梁1022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c11,Z轴滑车c10223沿着c11进行滑动,Z轴滑车c10223包括:滑车前板c102231和滑车背板c102232,滑车前板c102231 设置有与丝杆c10222紧固配套的丝杆螺母c102233,丝杆螺母c102233套设在丝杆c10222上,滑车背板c102232与横梁10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步进电机c10221启动带动丝杆c10222转动、带动Z轴滑车c10223沿着滑轨c11 上下移动,带动Z轴支架103上下移动、以实现图像采集装置4上下移动;从而调整图像采集装置与待检测模具之间的竖直距离,步进电机b10211和步进电机c10221同步运行。
还设置有步进电机e10231、丝杆e10232、步进电机d10241、丝杆d10242,步进电机e10231和步进电机d10241分别安装于后框10313的两端;
步进电机e10231的输出轴沿着左框10314向前,步进电机e10231的输出轴与丝杆e10232的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e102002连接,丝杆e10232的另一端与带座轴承e10234连接,带座轴承e10234包括轴承座e102341和轴承e102342,丝杆e10232与轴承e102342同心实装,轴承座e102341紧固轴承e102342,轴承座e102341与左框10314固定连接;左框10314上套设有X轴滑车e10233, X轴滑车e10233与左框10314滑动连接,左框10314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e12,X轴滑车e10233沿着滑轨e12移动,X轴滑车e10233包括:滑车前板e102331和滑车背板e102332,滑车前板e102331设置有与丝杆e10232紧固配套的丝杆螺母e102333,丝杆螺母e102333套设在丝杆e10232上,滑车背板 e102332与相机固定杆1032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步进电机e10231启动带动丝杆e10232转动、带动X轴滑车e10233沿着滑轨e12前后移动,带动相机固定杆1032前后移动;从而调整图像采集装置与待检测模具之间的横向距离。
步进电机d10241的输出轴沿着右框10312向前,步进电机d10241的输出轴与丝杆d10242的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d102003连接,丝杆d10242的另一端与带座轴承d10244连接,带座轴承d10244包括轴承座d102441和轴承d102442,丝杆d10242与轴承d102442同心实装,轴承座d102441紧固轴承d102442,轴承座d102441与右框10312固定连接;右框10312上套设有X轴滑车d10243,右框10312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d13,X轴滑车d10243包括:滑车前板d102431和滑车背板d102432,滑车前板d102431设置有与丝杆d10242紧固配套的丝杆螺母d102433,丝杆螺母d102433套设在丝杆d10242上,滑车背板 d102432与相机固定杆10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步进电机d10241启动带动丝杆d10242转动、带动X轴滑车d10243沿着滑轨d13前后移动,带动相机固定杆1032前后移动;从而调整图像采集装置与待检测模具之间的竖直横向距离。步进电机e10231和步进电机d10241同步运行。
还设置有步进电机a 5、第三锥齿轮6、第一锥齿轮7和第二锥齿轮8,步进电机a 5安装于相机固定杆1032上,第三锥齿轮6与步进电机a5的输出轴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7和第二锥齿轮8分别位于第三锥齿轮6两端,第三锥齿轮6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第三锥齿轮6与第二锥齿轮8啮合;这样的简单结构将两端相机滑车只能同向运动改变为同时远离和聚拢,而且两边的丝杆和丝杆螺母配件通用,实用性很强,操作方便。
还设置有第一丝杆71、第一相机滑车72,第一丝杆71的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73连接,第一丝杆71的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7转动连接,第一带座轴承 73包括第一轴承座731和第一轴承732,第一丝杆71与第一轴承732同心实装,第一轴承座731紧固第一轴承732,第一轴承座731与相机固定杆1032固定连接,第一相机滑车72安装于相机固定杆1032上,相机固定杆1032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滑轨14,第一相机滑车72沿着第一滑轨14移动,第一相机滑车72包括第一滑车前板721,第一滑车前板721设置有与第一丝杆71 紧固配套的第一丝杆螺母722,第一丝杆螺母722套设在第一丝杆71上;第一丝杆螺母722与第一丝杆71螺纹配套,以实现第一丝杆螺母722转动通过第一丝杆螺母722带动第一相机滑车72移动。
还设置有第二丝杆81、第二相机滑车82,第二丝杆81的一端与第二带座轴承83连接,第二丝杆81的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8转动连接,第二带座轴承 83包括第二轴承座831和第二轴承832,第二丝杆81与第二轴承832同心实装,第二轴承座831紧固第二轴承832,第二轴承座831与相机固定杆1032固定连接,第二相机滑车82安装于相机固定杆1032上,相机固定杆1032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滑轨15,第二相机滑车82沿着第二滑轨15实现移动,第二相机滑车82包括第二滑车前板821,第二滑车前板821设置有与第二丝杆 81紧固配套的第二丝杆螺母822,第二丝杆螺母822套设在第二丝杆81上;第二丝杆81与第二丝杆螺母822螺纹配套,以实现第二丝杆81转动通过第二丝杆螺母822带动第二相机滑车82移动,从而调整第二相机滑车82和第一相机滑车72之间的距离。
第一锥齿轮7和第二锥齿轮8、第一丝杆71和第二丝杆81、第一相机滑车72和第二相机滑车82、第一带座轴承73和第二带座轴承83、第一滑轨14 和第二滑轨15分别对称设置,以实现步进电机a 5启动带动第三锥齿轮6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8和第一锥齿轮7反向旋转,第一丝杆71和第二丝杆81 反向转动、带动第一相机滑车72沿着第一滑轨14和第二相机滑车82沿着第二滑轨15反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相机滑车72和第二相机滑车82之间距离远近的调节。
图像采集装置4包括多个相机,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4包括相机a401、相机b402和相机c403,相机a401安装于支架主体1031 的前端,相机b402安装于第一相机滑车72上,相机c403安装于第二相机滑车 82上,以实现相机a401、相机b402和相机c403的上下移动、相机b402和相机c403的前后左右移动、相机a401的前后移动。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移动和便于图像信息的采集,相机b402和相机c403作为检测相机,用于待检测模具图像的采集,相机a401作为定位相机用于识别待检测模具的尺寸,进一步可调节检测相机的位置与角度来提高图像采集精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加固杆104设置两个,其中一个加固杆用于连接底座101和第一竖梁1021,另一个加固杆用于连接底座101和第二竖梁 1022,从而起到加固作用,使得门型支架相对于底座更加坚固耐用,充分的为 Z轴支架的移动提供了保证。
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各个滑车支架的滑车轮子均为橡胶材质,减少了噪音,提高人们的舒适度,有效防止异响。图像采集支架、模具支架、底座、门型支架、Z轴支架、支架主体可以选用2020欧标铝型材,坚实耐用,稳定性能优。
为了减少人力,提高自动化性能,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高度检测单元,高度检测单元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步进电机b10211和步进电机c10221均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二控制器和前后距离检测单元,前后距离检测单元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步进电机e10231和步进电机d10241均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三控制器和左右距离检测单元,左右距离检测单元与第三控制器电连接,第三控制器与步进电机a 5电连接。高度检测单元检测到高度位置信息,从而将高度位置信息传递给第一控制器用于判断高度位置信息是否过高,如果过高,则发出指令控制步进电机b10211和步进电机c10221同时正转,Z 轴滑车b和Z轴滑车c同时向下滑动,带动Z轴支架103向下移动、以实现图像采集装置4向下移动;从而调整图像采集装置与待检测模具之间的纵向距离;如果过低,则发出指令控制步进电机b10211和步进电机c10221同时反转,Z 轴滑车b和Z轴滑车c同时向上滑动,带动Z轴支架103向上移动、以实现图像采集装置4向上下移动;从而调整图像采集装置与待检测模具之间的纵向距离。前后距离检测单元检测到前后距离位置信息,从而将前后距离位置信息传递给第二控制器用于判断前后距离位置信息是否过于靠前,如果过于靠前,则发出指令控制步进电机e10231和步进电机d10241同时正转,X轴滑车d和X 轴滑车e同时向后滑动,带动Z轴支架103向后移动、以实现图像采集装置4 向后移动;从而调整图像采集装置与待检测模具之间的横向距离;如果过于靠后,则发出指令控制步进电机e10231和步进电机d10241同时反转,X轴滑车 d和X轴滑车e同时向前滑动,带动Z轴支架103向前移动、以实现图像采集装置4向前移动;从而调整图像采集装置与待检测模具之间的横向距离。左右距离检测单元检测到左右位置信息,从而将左右位置信息传递给第三控制器用于判断左右位置信息是否距离待检测模具太近,如果过近,则发出指令控制步进电机a 5启动带动第三锥齿轮6正向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8和第一锥齿轮7旋转,第一丝杆71和第二丝杆81转动、带动第一相机滑车72沿着第一滑轨14和第二相机滑车82沿着第二滑轨15反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相机滑车72和第二相机滑车82之间的远离。如果过远,则发出指令控制步进电机a 5 启动带动第三锥齿轮6反向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7和第二锥齿轮8旋转,第一丝杆71和第二丝杆81转动、带动第一相机滑车72沿着第一滑轨14和第二相机滑车82沿着第二滑轨15反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相机滑车72和第二相机滑车82之间的靠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后、左右、上下,是基于说明书附图2中的位置关系来描述的,是为了方便描述,才引入方位词,并非限制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其他方位角度的描述也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分为x轴,y轴,z轴,其中,z轴滑车b和z轴滑车c的上下移动,指的是z轴方向,即,第一竖梁的延伸方向,指代的是z轴支架距离待检测模具之间的高度。X轴滑车e和x轴滑车d的前后移动,指的是x轴方向,即,左框和右框的延伸方向,指代的是z轴支架距离待检测模具之间的前后距离,第一相机滑车和第二相机滑车的左右移动,指的是y轴方向,即,相机固定杆的延伸方向,指代的是相机b和相机c距离距离待检测模具之间在y轴方向的距离,其他方向的调整,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步进电机a5安装于相机固定杆1032的中间位置。以便于对第一相机滑车72和第二相机滑车82的同步控制。
为了防止发生碰撞,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竖梁102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c20和第二限位开关c21,第一限位开关c20位于步进电机c10221和Z轴滑车c10223之间,第二限位开关c21位于Z轴滑车c10223和带座轴承c10224之间;
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m22和第一限位开关n23,第一限位开关m22固定设置于第一丝杆71上,第一限位开关m22位于第一带座轴承73与第一相机滑车 72之间,第一限位开关n23固定设置于相机固定杆1032上,第一限位开关n23 位于第一相机滑车72与第一锥齿轮7之间;
还包括第二限位开关m24和第二限位开关n25,第二限位开关m24固定设置于第二丝杆81上,第二限位开关m24位于第第二带座轴承83与第二相机滑车82)之间,第二限位开关n25固定设置于相机固定杆1032上,第二限位开关n25位于第二相机滑车82与第二锥齿轮8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带座轴承74和第四带座轴承 84,第三带座轴承74和第四带座轴承84对称设置;第三带座轴承74位于第一限位开关n23与第一锥齿轮7之间,第三带座轴承74包括第三轴承座741和第三轴承742,第一丝杆71与第三轴承742同心实装,第三轴承座741紧固第三轴承742,第三轴承741与相机固定杆1032固定连接,
第四带座轴承84位于第二限位开关n25与第二锥齿轮8之间,第四带座轴承84包括第四轴承座841和第四轴承842,第二丝杆81与第四轴承842同心实装,第四轴承座841紧固第四轴承842,第四轴承座841与相机固定杆1032 固定连接。第三带座轴承和第四带座轴承的引入,能够更好的实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平稳转动,从而平稳的实现距离调整。
为了更好地实现图像信息的采集,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模具支架2包括框架主体201和位于框架主体201内部的支撑主体202,待检测模具 3放置于支撑主体202上部,框架主体201上设置有光源部件203。光源部件的引入,使得相机a、相机b、相机c在拍照的时候,能够清楚完整的展示带检测模具的一些缺陷。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操作的便利性,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光源部件203包括:蜗杆电机204、光源支架205和光源206,光源支架205的一端通过法兰联轴器207与蜗杆电机输出轴转动连接,光源206安装于光源支架 205的另一端,蜗杆电机204通过蜗杆电机支架208与框架主体201固定连接,以实现蜗杆电机204转动带动光源支架205转动从而将光源206放置于待检测模具3处。当蜗杆电机204获得运动信号后,蜗杆电机204转动通过法兰联轴器和光源支架实现光源的移动,从而为更清晰的获得图像信息提供光源支持。
为了提高清晰度,将光源设置为环形光源,环形光源的外壁轮廓与待检测模具内壁的轮廓相适配,从而,能够为更清楚的展示模具内壁缺陷处提供帮助。
为了防止发生碰撞,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光源支架205上还设置有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09、第二行程限位开关210,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09和第二行程限位开关210均与蜗杆电机204电连接,光源支架205的一边还设置有多个推杆电机211,各推杆电机211均通过推杆电机固定架212固定于框架主体201上,各推杆电机211的推杆端部均设置有固定模具卡213。
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09位于光源支架靠近光源和待检测模具的一端,当光源到达第一预设位置时,蜗杆电机204停止转动,光源支架和光源停止移动,防止光源触碰到待检测模具内壁,对待检测模具内壁造成损伤,第二行程限位开关210位于光源支架靠近蜗杆电机204的一端,当光源到达初始位置时,蜗杆电机204停止转动,光源支架和光源停止移动。第二行程限位开关的引入,能够阻止光源支架对框架主体的碰撞,造成损伤。
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推杆电机211设置为两组,两组推杆电机 211通过推杆电机固定架212固定于框架主体201的一侧,各固定模具卡213 分别与对应的推杆电机的推杆端部转动连接,各固定模具卡的角度均可调节,各推杆电机固定架212均通过解码与框架主体201可拆卸连接,各推杆电机211 的推杆向外推出,从而通过固定模具卡推动待检测模具到平稳位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主体202上部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万向球轴承214,各万向球轴承214顶点高度相同,待检测模具3放置于多个万向球轴承214上部,还包括第四控制器、第五控制器和模具定位检测装置,第四控制器与蜗杆电机204电连接,各推杆电机211、模具定位检测装置均与第五控制器电连接,各推杆电机211的推杆向外推出,从而通过固定模具卡推动待检测模具在各万向球轴承顶部运动到平稳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支架(1)和模具支架(2),所述模具支架(2)设置于所述图像采集支架(1)下方,待检测模具(3)放置于所述模具支架(2)上,图像采集装置(4)安装于所述图像采集支架(1)上,以实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4)对所述模具(3)的图像采集;
所述图像采集支架(1)包括底座(101)、门型支架(102)和Z轴支架(103),所述门型支架(102)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门型支架(102)设置在底座(101)上,所述底座(101)和所述门型支架(102)之间连接设置加固杆(104);所述Z轴支架(103)平行于地面设置;所述Z轴支架(103)与所述门型支架(102)滑动连接、以使所述Z轴支架(103)相对于所述门型支架(102)上下移动;
所述Z轴支架(103)包括“口字型”结构的支架主体(1031)和相机固定杆(1032);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与所述支架主体(1031)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1031)前后移动;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4)设置于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031)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框(10311)、右框(10312)、后框(10313)和左框(10314),所述前框(10311)和所述后框(10313)平行,所述右框(10312)和所述左框(10314)平行;
所述Z轴支架(103)还包括横梁(1033);所述横梁(1033)位于所述支架主体(1031)的下部且与所述支架主体(1031)固定连接,所述横梁(1033)与后框(10313)平行,所述横梁(10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门型支架(102)的两竖直杆滑动连接、以使所述Z轴支架(103)上下移动;所述Z轴支架(103)通过所述横梁(1033)与所述门型支架(10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型支架(10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梁(1021)、顶梁(1023)和第二竖梁(1022),所述第一竖梁(1021)、第二竖梁(1022)均垂直于地面,所述顶梁(1023)平行于地面,还设置有步进电机b(10211)、丝杆b(10212)、步进电机c(10221)、丝杆c(10222),所述步进电机b(10211)和所述步进电机c(10221)分别安装于所述顶梁(1023)的两端;
所述步进电机b(10211)的输出轴沿着所述第一竖梁(1021)向下,所述步进电机b(10211)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b(10212)的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b(102000)连接,所述丝杆b(10212)的另一端与带座轴承b(10214)连接,带座轴承b(10214)包括轴承座b(102141)和轴承b(102142),丝杆b(10212)与轴承b(102142)同心实装,轴承座b(102141)紧固轴承b(102142),轴承座b(102141)与所述第一竖梁(10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梁(1021)上套设有Z轴滑车b(10213),所述第一竖梁(1021)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b(10),所述Z轴滑车b(10213)包括:滑车前板b(102131)和滑车背板b(102132),所述滑车前板b(102131)设置有与所述丝杆b(10212)紧固配套的丝杆螺母b(102133),丝杆螺母b(102133)套设在所述丝杆b(10212)上,所述滑车背板b(102132)与横梁(1033)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步进电机b(10211)启动带动所述丝杆b(10212)转动、带动所述Z轴滑车b(10213)沿着滑轨b(10)上下移动,带动所述Z轴支架(103)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4)上下移动;
所述步进电机c(10221)的输出轴沿着所述第二竖梁(1022)向下,所述步进电机c(10221)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c(10222)的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c(102001)连接,所述丝杆c(10222)的另一端与带座轴承c(10224)连接,带座轴承c(10224)包括轴承座c(102241)和轴承c(102242),丝杆c(10222)与轴承c(102242)同心实装,轴承座c(102241)紧固轴承c(102242),轴承座c(102241)与所述第二竖梁(10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梁(1022)上套设有Z轴滑车c(10223),所述第二竖梁(1022)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c(11),所述Z轴滑车c(10223)包括:滑车前板c(102231)和滑车背板c(102232),所述滑车前板c(102231)设置有与所述丝杆c(10222)紧固配套的丝杆螺母c(102233),丝杆螺母c(102233)套设在所述丝杆c(10222)上,所述滑车背板c(102232)与横梁(1033)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步进电机c(10221)启动带动所述丝杆c(10222)转动、带动所述Z轴滑车c(10223)沿着滑轨c(11)上下移动,带动所述Z轴支架(103)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4)上下移动;
还设置有步进电机e(10231)、丝杆e(10232)、步进电机d(10241)、丝杆d(10242),所述步进电机e(10231)和步进电机d(10241)分别安装于所述后框(10313)的两端;
所述步进电机e(10231)的输出轴沿着所述左框(10314)向前,所述步进电机e(10231)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e(10232)的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e(102002)连接,所述丝杆e(10232)的另一端与带座轴承e(10234)连接,带座轴承e(10234)包括轴承座e(102341)和轴承e(102342),丝杆e(10232)与轴承e(102342)同心实装,轴承座e(102341)紧固轴承e(102342),轴承座e(102341)与所述左框(10314)固定连接;所述左框(10314)上套设有X轴滑车e(10233),所述左框(10314)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e(12),所述X轴滑车e(10233)包括:滑车前板e(102331)和滑车背板e(102332),所述滑车前板e(102331)设置有与所述丝杆e(10232)紧固配套的丝杆螺母e(102333),丝杆螺母e(102333)套设在所述丝杆e(10232)上,所述滑车背板e(102332)与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步进电机e(10231)启动带动所述丝杆e(10232)转动、带动所述X轴滑车e(10233)沿着滑轨e(12)前后移动,带动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前后移动;
所述步进电机d(10241)的输出轴沿着所述右框(10312)向前,所述步进电机d(10241)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d(10242)的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d(102003)连接,所述丝杆d(10242)的另一端与带座轴承d(10244)连接,带座轴承d(10244)包括轴承座d(102441)和轴承d(102442),丝杆d(10242)与轴承d(102442)同心实装,轴承座d(102441)紧固轴承d(102442),轴承座d(102441)与所述右框(10312)固定连接;所述右框(10312)上套设有X轴滑车d(10243),所述右框(10312)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滑轨d(13),所述X轴滑车d(10243)包括:滑车前板d(102431)和滑车背板d(102432),所述滑车前板d(102431)设置有与所述丝杆d(10242)紧固配套的丝杆螺母d(102433),丝杆螺母d(102433)套设在所述丝杆d(10242)上,所述滑车背板d(102432)与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步进电机d(10241)启动带动所述丝杆d(10242)转动、带动所述X轴滑车d(10243)沿着滑轨d(13)前后移动,带动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前后移动;
还设置有步进电机a(5)、第三锥齿轮(6)、第一锥齿轮(7)和第二锥齿轮(8),步进电机a(5)安装于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上,所述第三锥齿轮(6)与步进电机a(5)的输出轴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7)和第二锥齿轮(8)分别位于第三锥齿轮(6)两端,第三锥齿轮(6)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第三锥齿轮(6)与第二锥齿轮(8)啮合;
还设置有第一丝杆(71)、第一相机滑车(72),所述第一丝杆(71)的一端与第一带座轴承(73)连接,所述第一丝杆(7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7)转动连接,第一带座轴承(73)包括第一轴承座(731)和第一轴承(732),所述第一丝杆(71)与第一轴承(732)同心实装,第一轴承座(731)紧固第一轴承(732),第一轴承座(731)与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相机滑车(72)安装于相机固定杆(1032)上,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滑轨(14),所述第一相机滑车(72)包括第一滑车前板(721),所述第一滑车前板(721)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杆(71)紧固配套的第一丝杆螺母(722),第一丝杆螺母(722)套设在所述第一丝杆(71)上;
还设置有第二丝杆(81)、第二相机滑车(82),所述第二丝杆(81)的一端与第二带座轴承(83)连接,所述第二丝杆(81)的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8)转动连接,第二带座轴承(83)包括第二轴承座(831)和第二轴承(832),所述第二丝杆(81)与第二轴承(832)同心实装,第二轴承座(831)紧固第二轴承(832),第二轴承座(831)与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相机滑车(82)安装于相机固定杆(1032)上,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设置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滑轨(15),所述第二相机滑车(82)包括第二滑车前板(821),所述第二滑车前板(821)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丝杆(81)紧固配套的第二丝杆螺母(822),第二丝杆螺母(822)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81)上;
第一锥齿轮(7)和第二锥齿轮(8)、第一丝杆(71)和第二丝杆(81)、第一相机滑车(72)和第二相机滑车(82)、第一带座轴承(73)和第二带座轴承(83)、第一滑轨(14)和第二滑轨(15)分别对称设置,以实现步进电机a(5)启动带动第三锥齿轮(6)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8)和第一锥齿轮(7)反向旋转,所述第一丝杆(71)和所述第二丝杆(81)反向转动、带动第一相机滑车(72)沿着第一滑轨(14)和第二相机滑车(82)沿着第二滑轨(15)反向移动;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4)包括相机a(401)、相机b(402)和相机c(403),所述相机a(401)安装于支架主体(1031)的前端,所述相机b(402)安装于所述第一相机滑车(72)上,所述相机c(403)安装于第二相机滑车(82)上,以实现所述相机a(401)、所述相机b(402)和相机c(403)的上下移动、所述相机b(402)和相机c(403)的前后左右移动、所述相机a(401)的前后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高度检测单元,所述高度检测单元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b(10211)和所述步进电机c(10221)均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二控制器和前后距离检测单元,所述前后距离检测单元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e(10231)和步进电机d(10241)均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第三控制器和左右距离检测单元,所述左右距离检测单元与第三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与所述步进电机a(5)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步进电机a(5)安装于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梁(102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c(20) 和第二限位开关c(21),第一限位开关c(20)位于所述步进电机c(10221)和Z轴滑车c(10223)之间,第二限位开关c(21)位于Z轴滑车c(10223)和带座轴承c(10224)之间;
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m(22)和第一限位开关n(23),所述第一限位开关m(22)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71)上,第一限位开关m(22)位于第一带座轴承(73)与所述第一相机滑车(72)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开关n(23)固定设置于相机固定杆(1032)上,所述第一限位开关n(23)位于所述第一相机滑车(72)与第一锥齿轮(7)之间;
还包括第二限位开关m(24)和第二限位开关n(25),所述第二限位开关m(24)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81)上,第二限位开关m(24)位于第第二带座轴承(83)与所述第二相机滑车(82)之间,所述第二限位开关n(25)固定设置于相机固定杆(1032)上,所述第二限位开关n(25)位于所述第二相机滑车(82)与第二锥齿轮(8)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带座轴承(74)和第四带座轴承(84),第三带座轴承(74)和第四带座轴承(84)对称设置;
第三带座轴承(74)位于第一限位开关n(23)与第一锥齿轮(7)之间,第三带座轴承(74)包括第三轴承座(741)和第三轴承(742),所述第一丝杆(71)与第三轴承(742)同心实装,第三轴承座(741)紧固第三轴承(742),第三轴承座(741)与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固定连接,
第四带座轴承(84)位于第二限位开关n(25)与第二锥齿轮(8)之间,第四带座轴承(84)包括第四轴承座(841)和第四轴承(842),所述第二丝杆(81)与第四轴承(842)同心实装,第四轴承座(841)紧固第四轴承(842)第四轴承座(841)与所述相机固定杆(103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支架(2)包括框架主体(201)和位于框架主体(201)内部的支撑主体(202),所述待检测模具(3)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202)上部,所述框架主体(201)上设置有光源部件(2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件(203)包括:蜗杆电机(204)、光源支架(205)和光源(206),所述光源支架(205)的一端通过法兰联轴器(207)与所述蜗杆电机输出轴转动连接,光源(206)安装于所述光源支架(205)的另一端,所述蜗杆电机(204)通过蜗杆电机支架(208)与框架主体(201)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蜗杆电机(204)转动带动所述光源支架(205)转动从而将光源(206)放置于所述待检测模具(3)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支架(205)上还设置有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09)、第二行程限位开关(210),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09)和所述第二行程限位开关(210)均与所述蜗杆电机(204)电连接,所述光源支架(205)的一边还设置有多个推杆电机(211),各所述推杆电机(211)均通过推杆电机固定架(212)固定于框架主体(201)上,各所述推杆电机(211)的推杆端部均设置有固定模具卡(21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202)上部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万向球轴承(214),各万向球轴承(214)顶点高度相同,所述待检测模具(3)放置于多个万向球轴承(214)上部,还包括第四控制器、第五控制器和模具定位检测装置,所述第四控制器与所述蜗杆电机(204)电连接,各所述推杆电机(211)、模具定位检测装置均与所述第五控制器电连接。
CN202221355903.8U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 Active CN217739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5903.8U CN217739038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5903.8U CN217739038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9038U true CN217739038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38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5903.8U Active CN217739038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9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3001A (zh) 一种超市货物自动摆放机器人
CN217739038U (zh) 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
CN107796336B (zh) 自动光学检测机
CN212766365U (zh) 一种计算机视觉检测辅助装置
CN111380913A (zh) 一种建筑工程智能成像检测机及其成像检测方法
CN114965504A (zh) 一种基于视觉的模具缺陷智能检测装置
CN211589356U (zh) 一种直交式直线电机平台
CN209935301U (zh) 视觉检测装置
CN213415474U (zh) 一种同步移载机构
CN205904528U (zh) 一种龙门切割机
CN201490562U (zh) 自动移动切割器
CN210863558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线扫描检测设备
CN203772221U (zh) 汽车金属片位置及尺寸的检测系统
JPH0538714A (ja) 自動石材加工機
CN112815856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座椅滑轨轨体检测装置
CN219454971U (zh) 圆棒几何参数检测机
CN101422835A (zh) 一种带钢板轮廓扫描机构的钢板切割机
CN110961940A (zh) 一种双工作台的立卧复合加工中心
CN210321633U (zh) 一种轮胎模具的花纹真圆度测量系统
CN115464429B (zh) 一种自动装夹数控车床用夹紧设备
CN219694105U (zh) 一种检测减震器扁的装置
CN216308920U (zh) 一种工控触摸屏用3d闪测仪
CN217465703U (zh) 一种高精度多工位自动检验装置
CN215572835U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柱面镜生产用表面弧度检测装置
CN219624799U (zh) 一种冲压件视觉检测用高度可调式相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