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7505U - 功能头和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功能头和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7505U
CN217737505U CN202221692957.3U CN202221692957U CN217737505U CN 217737505 U CN217737505 U CN 217737505U CN 202221692957 U CN202221692957 U CN 202221692957U CN 217737505 U CN217737505 U CN 217737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swing
functional head
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29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柯智
郭斌
翟富兴
李成
庞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29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7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7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7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能头和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功能头和风机组件,所述功能头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功能头包括:功能壳,具有出风口以及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风腔,所述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进入风腔内并从所述出风口吹出;调风模块,所述调风模块包括纠偏件和摆叶组件,所述纠偏件与所述摆叶组件沿气流方向依次分布于所述出风口,所述纠偏件相对于所述功能壳绕第一方向可转动,所述摆叶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功能壳绕第二方向可转动的摆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头,通过在出风口内安装有可转动的纠偏件和摆叶,可以对出风口内的气流进行纠偏,从而改变气流的流向,且提高了气流流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功能头和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功能头和具有该功能头的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采用半导体制冷件降温的空气处理装置,通常在功能头的风腔内设有风机,当功能头对流入风腔的气流进行处理后,气流可以在风机的驱动下从出风口吹入室内,以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但是,设于风腔的风机通常只能往一个方向进行吹风,且由于风机功率存在波动,易导致气流的流动稳定性较差,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功能头,通过在出风口内安装有可转动的纠偏件和摆叶,可以对出风口内的气流进行纠偏,从而改变气流的流向,且提高了气流流动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头,用于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功能头和风机组件,所述功能头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功能头包括:功能壳,具有出风口以及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风腔,所述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进入风腔内并从所述出风口吹出;调风模块,所述调风模块包括纠偏件和摆叶组件,所述纠偏件与所述摆叶组件沿气流方向依次分布于所述出风口,所述纠偏件相对于所述功能壳绕第一方向可转动,所述摆叶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功能壳绕第二方向可转动的摆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头,通过在出风口处依次安装有纠偏件和摆叶组件,以在气流从风腔通过出风口流出至室内时,使得纠偏件和摆叶组件可以共同对气流进行纠偏,利于减小气流产生紊流的可能性,提高了气流流动的稳定性,且通过设置纠偏件和摆叶组件的摆叶可以进行转动,可以通过调整纠偏件和摆叶的角度,以对气流的流向进行定向调节,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功能头,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沿竖直方向且另一个沿水平方向,和/或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所述气流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功能头,所述纠偏件构造为板状,所述纠偏件的迎风端的厚度小于背风端的厚度,且在所述纠偏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导风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功能头,所述纠偏件在沿所述气流方向上的中部的厚度大于所述背风端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功能头,所述摆叶组件包括连杆和多个所述摆叶,所述连杆用于将多个所述摆叶相连且使多个所述摆叶同步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功能头,所述调风模块还包括: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形成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格栅口,所述出风格栅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出风格栅适于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摆叶相对于所述功能壳摆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功能头,所述出风格栅位于所述摆叶组件的背风侧,所述出风格栅的迎风侧和所述连杆的背风侧中的一个设有驱动槽,且另一个设有驱动凸部,所述驱动凸部伸至所述驱动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功能头,多个所述摆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分布于所述出风口,且所述摆叶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均绕第二方向可转动地相连于所述功能壳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功能头,所述功能壳设有限位部,所述摆叶在相对于所述功能壳转动至最大位置处与所述限位部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功能头,所述限位部包括两个限位凸起,两个所述限位凸起分别设于所述摆叶的两侧,以使所述摆叶朝两侧转动至最大位置时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凸起相抵。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主体部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功能头,所述功能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体部的上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通过在主体部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功能头,且将功能头的风腔和主体部的主进风风道流通,以构造出可分离的风道,风道的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利于提高风道内气流的流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功能壳包括顶盖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与所述顶盖的下端插接相连,所述底座的下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上端插接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顶盖的下端设有第一针孔,所述主体部的上端设有第二针孔,所述底座穿设有pin针,且所述pin针的两端分别插接至所述第一针孔和所述第二针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插接至所述顶盖内且具有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导向座形成有与所述顶盖导向配合的导向面。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纠偏件和摆叶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纠偏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纠偏件另一视角的安装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气处理装置100,
功能头10,功能壳1,出风口11,风腔12,凸出座13,安装槽131,限位凸起14,安装口15,顶盖16,第一针孔161,底座17,支撑部171,导向座172,导向面173,安装针孔174,pin针18,
调风模块2,纠偏件21,摆叶组件22,摆叶221,连接柱222,连杆223,驱动凸部224,出风格栅23,导风条231,格栅口232,驱动槽233,
主体部20,主进风风道201,进风口202,导线连接座203,风机组件30,第一风机301,第二风机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头10。
参照图1-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头10,功能头10用于空气处理装置100,空气处理装置100包括主体部20、功能头10和风机组件30,功能头10设于主体部20。功能头10包括:功能壳1和调风模块2,功能壳1具有出风口11以及与出风口11连通的风腔12,风机组件30用于驱动气流进入风腔12内并从出风口11吹出;调风模块2包括纠偏件21和摆叶组件22,纠偏件21与摆叶组件22沿气流方向依次分布于出风口11,纠偏件21相对于功能壳1绕第一方向可转动,摆叶组件22包括相对于功能壳1绕第二方向可转动的摆叶221。
由此,通过在出风口11处设有纠偏件21和摆叶组件22,当风机组件30驱动气流从功能头10的风腔12通过出风口11吹向室内时,可以通过纠偏件21和摆叶组件22对气流的方向进行纠正调节,使得气流沿纠正后的方向流动,减小了气流产生紊流的可能性,利于提高气流的流动稳定性。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部20构造为具有进风口202的筒状结构,主体部20内形成有主进风风道201,外界气流可以通过进风口202流入主进风风道201内。功能头10安装在主体部20的上端,功能头10内形成有与主进风风道201连通的风腔12,且功能头10的侧壁处形成有与风腔12连通的出风口11,风机组件30包括设于风腔12内的第一风机301以及设于主进风风道201内的第二风机302。其中,当空气处理装置100开始工作时,气流可以在第二风机302的驱动下流入主进风风道201,并流经主进风风道201以流入功能头10的风腔12中,在功能头10对气流进行处理(如降温、加湿等)后,位于风腔12中的第一风机301可以驱动气流通过出风口11吹向室内,以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
功能壳1适于在出风口11处安装有调风模块2,调风模块2包括纠偏件21和摆叶组件22,纠偏件21与摆叶组件22沿气流方向依次分布于出风口11,如可以将纠偏件21设置在摆叶组件22的迎风侧(朝向风腔12的一侧),或者将纠偏件21设置在摆叶组件22的背风侧,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由此,当气流流入出风口11且依次流经纠偏件21和摆叶221时,纠偏件21和摆叶221可以共同对气流的流向进行纠正调整,使得气流可以沿一定方向流出至室内,利于提高调风模块2对气流的纠正效果。
例如,可以设置纠偏件21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且适于绕第一方向转动,使得用户可以调整纠偏件21相对功能壳1的角度,并设置摆叶组件22的摆叶221沿第二方向延伸布置且适于绕第二方向转动,使得用户可以调整摆叶221相对功能壳1的角度。这样,当使用场景发生变化时,用户可以灵活调整纠偏件21和摆叶组件22的角度,以改变气流纠正后的流动方向,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设置为相交,或者将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设置为重合,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头10,通过在出风口11处依次安装有纠偏件21和摆叶组件22,以在气流从风腔12通过出风口11流出至室内时,使得纠偏件21和摆叶组件22可以共同对气流进行纠偏,利于减小气流产生紊流的可能性,提高了气流流动的稳定性,且通过设置纠偏件21和摆叶组件22的摆叶221可以进行转动,可以通过调整纠偏件21和摆叶221的角度,以对气流的流向进行定向调节,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沿竖直方向且另一个沿水平方向,和/或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气流方向。
例如,如图8所示,可以在功能头10的侧壁处设有出风口11。其中,如图5所示,可以设置纠偏件21沿竖直方向延伸布置,且设置摆叶组件22的摆叶221沿水平方向延伸布置;或者,可以设置纠偏件21沿水平方向延伸布置,且设置摆叶组件22的摆叶221沿竖直方向延伸布置。由此,通过设置纠偏件21的延伸方向和摆叶221的延伸方向垂直,在面对不同流向的气流时,纠偏件21和摆叶221均可实现有效纠偏,利于提高调风模块2的纠偏效果。
例如,可以设置摆叶组件22的摆叶2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气流方向,且设置纠偏件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气流方向。由此,使得气流可以垂直流向摆叶221和纠偏件21,使得摆叶221和纠偏件21可以对气流进行有效纠偏,避免了气流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流动,利于提高纠偏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纠偏件21构造为板状,纠偏件21的迎风端的厚度小于背风端的厚度,且在纠偏件2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导风面。
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可以将纠偏件21构造为板状,纠偏件21整体沿竖向延伸布置,纠偏件21的上下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支撑在出风口11的上下两侧壁处,纠偏件21的迎风端(即朝向风腔12的一端)的厚度大于背风端(即背离风腔12的一端)的厚度,以在纠偏件21的两侧形成有倾斜的导向面。这样,当气流吹拂至纠偏件21时,纠偏件21可以对气流进行阻挡,使得气流可以沿导向面吹向室内,以改变气流的流向,且使得气流的流动过程稳定,减小了气流产生紊流的可能性,提高了气流流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纠偏件21在沿气流方向上的中部的厚度大于背风端的厚度,这样,可以将纠偏件21构造为船形结构,以将导向面设置为弯折曲面。由此,当气流吹向导向面时,导向面可以对气流进行有效导流,从而改变气流的流向,且使得气流的流动过程稳定,减小了气流产生紊流的可能性,利于提高气流流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摆叶组件22包括连杆223和多个摆叶221,连杆223用于将多个摆叶221相连且使多个摆叶221同步转动。例如,可以在功能壳1的出风口11内安装有多个摆叶221,多个摆叶221间隔开分布且均可相对功能壳1转动,可以将连杆223设置在摆叶221的活动侧,连杆223沿多个摆叶221的分布方向延伸布置,且与多个摆叶221可转动地连接,使得连杆223可以驱动多个摆叶221同步转动。
例如,参照图4-图6,可以设置摆叶221的迎风侧为固定侧,且设置摆叶221的背风侧为活动侧。这样,可以通过将连杆223安装在摆叶221的背风侧,使得连杆223与多个摆叶221的背风侧可活动相连。这样,当用户驱动连杆223向上运动时,可以带动多个摆叶221的背风侧同步向上转动,使得摆叶221可以对气流进行导向,以使气流可以向上偏转;而当用户驱动连杆223向下时,可以带动多个摆叶221的背风侧同步向下转动,使得摆叶221可以对气流进行导向,以使气流可以向下偏转。由此,利于降低用户的调风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连杆223驱动多个摆叶221同步运动,使得多个摆叶221始终保持平行,以用于共同对气流进行纠偏,利于提高摆叶组件22的纠偏效果,从而提高了调风模块2的纠偏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调风模块2还包括:出风格栅23,出风格栅23形成有与出风口11连通的格栅口232,出风格栅23可活动地安装于出风口11处,出风格栅23适于通过连杆223带动摆叶221相对于功能壳1摆动。
例如,参照图8,可以在功能壳1上设有安装口15,安装口15的下侧与出风口11沿气流的流向正对,出风格栅23可上下移动地设于安装口15内,且出风格栅23的至少部分与出风口11正对设置。其中,如图4所示,出风格栅23具有多个导风条231,多个导风条231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置,相邻两个导风条231之间形成有格栅口232,格栅口232用于和出风口11连通,风腔12内的气流适于在第一风机301的驱动下依次沿出风口11、格栅口232流出至室内。这样,用户可以通过上下移动出风格栅23改变格栅口232的高度,使得气流的流出高度发生变化,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其中,出风格栅23用于与摆叶组件22的连杆223相连。这样,当用户驱动出风格栅23向上运动时,出风格栅23可以带动连杆223向上运动,以驱动多个摆叶221的背风侧同步向上摆动,使得气流可以沿摆叶221向上流动,以从格栅口232流出至室内;而当用户驱动出风格栅23向下运动时,出风格栅23可以带动连杆223向下运动,以驱动多个摆叶221的背风端同步向下摆动,使得气流可以沿摆叶221向下流动,以从格栅口232流出至室内。由此,使得气流可以从风腔12中稳定流出,利于提高气流流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格栅23位于摆叶组件22的背风侧,出风格栅23的迎风侧和连杆223的背风侧中的一个设有驱动槽233,且另一个设有驱动凸部224,驱动凸部224伸至驱动槽233内。
例如,参考图2-图6,出风格栅23安装在摆叶组件22的背风侧。其中,可以在出风格栅23的迎风侧设有凹陷的驱动槽233,驱动槽233朝向风腔12敞开,且在连杆223的背风侧设有凸出的驱动凸部224,驱动凸部224适于伸至驱动槽233内;或者,可以在出风格栅23的迎风侧设有凸出的驱动凸部224,且在连杆223的背风侧设有凹陷的驱动槽233,驱动槽233朝向背离风腔12的一侧敞开,驱动凸部224适于伸至驱动槽233内。由此,当出风格栅23沿上下方向活动时,出风格栅23可以带动连杆223同步运动,以实现多个摆叶221的同步转动,使得气流的流向与出风格栅23的格栅口232对应,利于提高气流流出风腔12时的稳定性,利于提高功能头10的可靠性,且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摆叶221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分布于出风口11,摆叶221连接有连接柱222,连接柱222均绕第二方向可转动地相连于功能壳1上。
例如,参照图5,可以在出风口11内设有多个摆叶221,多个摆叶221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间隔开设置,摆叶221固定侧的两端位置处分别设有凸出的连接柱222,且在出风口11的左右两侧壁处分别设有凸出座13,凸出座13形成有安装槽131,摆叶221两端的连接柱222适于分别伸至出风口11两侧的安装槽131内,以可转动地安装在凸出座13上,使得摆叶221的活动侧可以相对功能壳1在上下方向上转动。由此,使得摆叶221可以相对功能壳1转动至不同角度,以对流入出风口11的气流进行灵活纠偏,满足多种需求。
例如,参照图5,可以在出风口11内设有多个摆叶221,多个摆叶221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沿竖向间隔开设置,摆叶221迎风侧的两端位置处分别设有凸出的连接柱222,且在出风口11的左右两侧壁处对应设有凸出座13,凸出座13朝向远离风腔12的一侧延伸布置,且形成有朝左右方向和背风侧敞开的安装槽131,摆叶221两端的连接柱222适于分别伸至位于出风口11两侧壁处的安装槽131内,以可转动地安装在凸出座13上,使得摆叶221的背风侧可以相对功能壳1在上下方向上进行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功能壳1设有限位部,摆叶221在相对于功能壳1转动至最大位置处与限位部相抵。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限位部可以对多个摆叶221进行有效限位,以避免摆叶221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卡死,提高了功能头10整体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包括两个限位凸起14,两个限位凸起14分别设于摆叶221的两侧,以使摆叶221朝两侧转动至最大位置时分别与两个限位凸起14相抵。
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在凸出座13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包括两个限位凸起14。限位凸起14构造为板状,两个限位凸起14分别位于安装槽131的上下两侧,位于上侧的限位凸起14适于伸至摆叶221的上方位置,且位于下侧的限位凸起14适于伸至摆叶221的下方位置处。这样,当摆叶221向上转动至最大位置时,位于上侧的限位凸起14可以对摆叶221进行限位,以避免摆叶221向上的转动角度过大,而当摆叶221向下转动至最大位置时,位于下侧的限位凸起14可以摆叶221进行限位,以避免摆叶221向下的转动角度过大。由此,可以对摆叶221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避免摆叶221转动角度过大而对气流的流动进行影响,利于提高摆叶221的可靠性。
例如,参考图7,出风口11内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的摆叶221,出风口11的两侧壁分别对应多个摆叶221分别设有多个凸出座13,可以在最下方的凸出座13上设有一个限位凸起14,该限位凸起14位于安装槽131的下侧且适于伸至最下侧的摆叶221的下方位置处,且可以在最上方的凸出座13上设有限位凸起14,该限位凸起14位于安装槽131的上侧且适于伸至最上侧的摆叶221的上方位置处。这样,当多个摆叶221向上同步转动至最大位置时,设于最上方的凸出座13的限位凸起14可以对摆叶221进行限位,且当多个摆叶221向下同步转动至最大位置时,设于最下方的凸出座13的限位凸起14可以对摆叶221进行限位。由此,使得限位凸起14可以对多个摆叶221进行有效限位,利于减少限位凸起14的数量,降低了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又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00,包括:主体部2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功能头10,功能头10可拆卸地安装于主体部20的上端。
例如,参照图1,可以将主体部20构造为具有进风口202的筒状结构,主体部20内形成有主进风风道201,外界气流可以通过进风口202流入主进风风道201内。功能头10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部20的上端,功能头10内形成有与主进风风道201连通的风腔12,风腔12与主进风风道201共同构造出可分离的风道,且功能头10的侧壁处形成有与风腔12连通的出风口11。其中,空气处理装置100还设有风机组件30,风机组件30包括设于风腔12内的第一风机301以及设于主进风风道201内的第二风机302。当空气处理装置100开始工作时,气流可以在第二风机302的驱动下流入主进风风道201,并流经主进风风道201以流入功能头10的风腔12中,在功能头10对气流进行处理(如降温、加湿等)后,位于风腔12中的第一风机301可以驱动气流通过出风口11吹向室内,以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00,通过在主体部20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功能头10,且将功能头10的风腔12和主体部20的主进风风道201流通,以构造出可分离的风道,风道的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利于提高风道内气流的流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功能壳1包括顶盖16和底座17,底座17的上端与顶盖16的下端插接相连,底座17的下端与主体部20的上端插接相连。
例如,参照图8-图11,功能壳1包括顶盖16和底座17,顶盖16构造为筒状结构,顶盖16形成有朝下敞开的容纳空间,底座17的上端相对于顶盖16的敞开端随形设置,使得底座17的上端可以插接至顶盖16的容纳空间内,且底座17沿竖向的中部向外凸出以形成板状的支撑部171,支撑部171的上侧面用于支撑在顶盖16的下侧面处,以实现顶盖16和底座17的限位安装。主体部20构造有朝上敞开的容纳槽,底座17的下端相对于容纳槽随形设计,使得底座17的下端可以插接至主体部20的容纳槽内,且支撑部171的下侧面可以支撑在主体部20环绕容纳槽的上侧面处,以实现底座17和主体部20的稳定安装。
由此,通过将底座17的两端分别与主体部20和顶盖16插接相连,实现了空气处理装置100的简便安装,且利于提高空气处理装置100整体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顶盖16的下端设有第一针孔161,主体部20的上端设有第二针孔,底座17穿设有pin针18,且pin针18的两端分别插接至第一针孔161和第二针孔内。
例如,参照图10,可以在底座17上设有安装针孔174,安装针孔174设置多个,多个安装针孔174沿底座17的周向依次布置且均沿竖向贯穿底座17,pin针18可以穿设在安装针孔174内以固定在底座17上,且pin针18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底座17沿竖向的两侧。参照图9,可以在顶盖16的下端设有第一针孔161,第一针孔161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针孔161与多个pin针18一一对应,第一针孔161相对于pin针18的上端随形设计,当底座17从下到上插接至顶盖16时,pin针18的上端可以插接至第一针孔161内,以实现底座17和顶盖16之间的限位。
参照图11,可以在主体部20的上端设有朝上敞开的第二针孔,第二针孔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针孔与多个pin针18一一对应,第二针孔内设有导线连接座203,当底座17向下插接至主体部20的上端时,pin针18的下端可以对应插接至第二针孔内且与导线连接座203电连接,导线连接座203用于和主体部20的导线相连,使得pin针18可以将主体部20与功能头10电连接。
由此,提高了底座17与功能头10和主体部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使得功能头10和主体部20之间可以通过pin针18进行电连接,电连接稳定可靠,空间占用小,利于提高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布局合理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7的上侧设有导向座172,导向座172插接至顶盖16内且具有出风口11,且导向座172形成有与顶盖16导向配合的导向面173。
例如,参照图8和图10,可以在底座17的上侧设有向上凸起的导向座172,且在顶盖16的侧壁处设有安装口15,当底座17安装至顶盖16时,导向座172可以从下到上插接至容纳空间内,且导向座172可以沿顶盖16的径向与安装口15正对设置。导向座172构造为框状结构,导向座172限定出与安装口15连通的出风口11。这样,当气流可以从风腔12内流出时,气流可以依次流经出风口11和安装口15以流出至室内,则出风口11和安装口15可以依次对气流进行导向。其中,参照图10,可以在导向座172上设有导向面173,在导向座172插接至顶盖16的容纳空间的过程中,导向面173可以与顶盖16的内周壁导向配合,使得底座17的安装过程稳定可靠。
通过上述设置,利于提高气流的流动稳定性,且使得底座17和顶盖16的安装过程稳定可靠,利于降低安装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功能头,用于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功能头和风机组件,所述功能头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功能头包括:
功能壳,具有出风口以及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风腔,所述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进入风腔内并从所述出风口吹出;
调风模块,所述调风模块包括纠偏件和摆叶组件,所述纠偏件与所述摆叶组件沿气流方向依次分布于所述出风口,所述纠偏件相对于所述功能壳绕第一方向可转动,所述摆叶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功能壳绕第二方向可转动的摆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沿竖直方向且另一个沿水平方向,和/或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所述气流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件构造为板状,所述纠偏件的迎风端的厚度小于背风端的厚度,且在所述纠偏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导风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件在沿所述气流方向上的中部的厚度大于所述背风端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叶组件包括连杆和多个所述摆叶,所述连杆用于将多个所述摆叶相连且使多个所述摆叶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风模块还包括: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形成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格栅口,所述出风格栅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出风格栅适于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摆叶相对于所述功能壳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能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位于所述摆叶组件的背风侧,所述出风格栅的迎风侧和所述连杆的背风侧中的一个设有驱动槽,且另一个设有驱动凸部,所述驱动凸部伸至所述驱动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摆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分布于所述出风口,且所述摆叶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均绕第二方向可转动地相连于所述功能壳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壳设有限位部,所述摆叶在相对于所述功能壳转动至最大位置处与所述限位部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能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两个限位凸起,两个所述限位凸起分别设于所述摆叶的两侧,以使所述摆叶朝两侧转动至最大位置时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凸起相抵。
1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头,所述功能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体部的上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壳包括顶盖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与所述顶盖的下端插接相连,所述底座的下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上端插接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下端设有第一针孔,所述主体部的上端设有第二针孔,所述底座穿设有pin针,且所述pin针的两端分别插接至所述第一针孔和所述第二针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插接至所述顶盖内且具有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导向座形成有与所述顶盖导向配合的导向面。
CN202221692957.3U 2022-06-30 2022-06-30 功能头和空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7737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2957.3U CN217737505U (zh) 2022-06-30 2022-06-30 功能头和空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2957.3U CN217737505U (zh) 2022-06-30 2022-06-30 功能头和空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7505U true CN217737505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2957.3U Active CN217737505U (zh) 2022-06-30 2022-06-30 功能头和空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7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80283A1 (zh) 空调器及其出风挡板的控制方法
CN106287987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WO2022247207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219071A (zh) 顶棚埋入式空调机
CN114531835A (zh) 一种具有温控调节机构的户外网络机柜
CN217737505U (zh) 功能头和空气处理装置
CN112204316B (zh) 顶棚埋入式空调机
CN21165047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233097U (zh) 空调室内机
WO2018235947A1 (ja) 空調室内機
CN211345513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风道组件
CN210241757U (zh) 空调柜机
CN114413334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791843U (zh) 导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JPH1082550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4404044U (zh) 出风框体、机头组件、风扇
CN211345759U (zh) 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772701U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组件
CN211011847U (zh) 出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108489063B (zh) 一种导风叶片及空调器
CN219868186U (zh) 一种风管机
CN217817071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762824A (zh) 出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0921602U (zh) 出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CN219177842U (zh) 一种香薰装置以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