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3656U - 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3656U
CN217733656U CN202221450381.XU CN202221450381U CN217733656U CN 217733656 U CN217733656 U CN 217733656U CN 202221450381 U CN202221450381 U CN 202221450381U CN 217733656 U CN217733656 U CN 217733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collec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503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ongwu Road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ongwu Roa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ongwu Road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ongwu Roa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503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3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3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3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领域,公开了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多个聚水口,所述聚水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的底部设置有聚水槽,所述聚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漏水孔,多个所述漏水孔的底部设置在连接槽的顶部,所述连接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渗水孔,所述聚水槽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聚水槽的其中一个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有渗水孔,能够将聚水槽中的水引入泥土中,因此使路面具有透水性,从而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由于设置有安装水泵的位置和排水管,从而防止了排水不及时,避免了城市内涝。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
背景技术
路面是由各种建筑路的材料组成,能够直接承受在其上的车辆和行人等的层状构造物,因此路面的结构分为面层,基层与垫层,且质量良好的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并且表面平整并具有防滑性。
现有技术中,路面不具有透水性,因此常常由于水不能直接落入泥土中,从而造成环境的破坏,且水落入表面只能通过下水道排出,往往由于雨水过大时导致排水不及时,造成城市内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多个聚水口,所述聚水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的底部设置有聚水槽,所述聚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漏水孔,多个所述漏水孔的底部设置在连接槽的顶部,所述连接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渗水孔,所述聚水槽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聚水槽的其中一个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中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基础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抽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聚水口的顶部设置有盖槽,所述盖槽的内部设置有孔盖一,所述孔盖一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滤网一,所述孔盖一的左侧内部设置有拆卸口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管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孔盖二,所述孔盖二的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二,所述孔盖二的左侧顶端内部设置有拆卸口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抽水管的中部设置在安装管的内部,所述抽水管的底部贯穿安装管的底部设置在排水管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基础层的材质为混凝土,所述防滑层的材质为沥青和小颗粒石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水管和聚水槽和连接管和排水管和安装管和漏水孔和连接槽和渗水孔均设置在基础层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拆卸口一和拆卸口二的大小形状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聚水口和下水管将水引入聚水槽中,并且通过漏水孔和渗水孔进入泥土中,因使路面具有透水性,能够将水引入泥土中,从而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
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路面设置有排水管,聚水槽和安装管,实现在雨水过大的时候,水来不及渗透到地面时,能够将水泵安装在路面上将孔盖二打开,并将抽水管放入安装管中,从而实现对路面内部的水进行抽出和转移,且雨水还有一部分渗入地面,从而防止了排水不及时,避免了城市内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的正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中孔盖一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基础层;2、聚水口;3、孔盖一;4、盖槽;5、拆卸口一;6、滤网一;7、下水管;8、聚水槽;9、连接管;10、排水管;11、安装管;12、防滑层;13、水泵;14、抽水管;15、孔盖二;16、过滤网二;17、拆卸口二;18、漏水孔;19、连接槽;20、渗水孔;21、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包括基础层1,基础层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多个聚水口2,聚水口2的作用是将路面上的水向聚水口2汇聚,聚水口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水管7,下水管7的作用是将水导入聚水槽8中,下水管7的底部设置有聚水槽8,聚水槽8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储存空间,防止水来不及渗入地面或者排出时,水从下水管7中再涌出地面,聚水槽8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8,方便聚水槽8中的水进入连接槽19中,多个漏水孔18的底部设置在连接槽19的顶部,连接槽19的作用是将聚水槽8中的水来不及排出时,将水流向路面外引导,连接槽19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渗水孔20,渗水孔20的作用是将水渗入泥土中,聚水槽8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连接管9的作用是将两个聚水槽8连接在一起,聚水槽8的其中一个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的作用是在聚水槽8中的水来不及渗透的时候将水排出,排水管10的中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管11,安装管11的作用是安装抽水管14并在不需要使用水泵13的时候将水引入排水管10中,进入引入聚水槽8中,从而排出或者渗透进泥土中,基础层1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层12,防滑层12的作用是增加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防滑层12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13,水泵13的作用是在水来不及排出时,将水抽出,转移,防止城市内涝,并且在不用的时候可以移走,不妨碍路面的平整,水泵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抽水管14,抽水管14的作用是连接在水泵13上,抽水。
聚水口2的顶部设置有盖槽4,盖槽4的作用是安放孔盖一3,盖槽4的内部设置有孔盖一3,的作用是减小路面上的聚水口2直径,防止路面不平整,孔盖一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滤网一6,过滤水中的杂质,防止下水管7堵塞,孔盖一3的左侧内部设置有拆卸口一5,拆卸口一5的作用是方便将拆卸口一5拆除,安装管11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孔盖二15,孔盖二15的作用是减小路面上的安装管11顶部的直径,防止路面不平整,孔盖二15的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二16,过滤水中的杂质,孔盖二15的左侧顶端内部设置有拆卸口二17,方便将孔盖二15拿出,抽水管14的中部设置在安装管11的内部,抽水管14的底部贯穿安装管11的底部设置在排水管10的内部,水泵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1,出水管21的作用是排水,基础层1的材质为混凝土,防滑层12的材质为沥青和小颗粒石子,小颗粒石子可以增大摩擦力,下水管7和聚水槽8和连接管9和排水管10和安装管11和漏水孔18和连接槽19和渗水孔20均设置在基础层1的内部,拆卸口一5和拆卸口二17的大小形状均相同,拆卸口一5和拆卸口二17的大小形状相同,方便使用同一根撬棍撬开。
工作原理:首先水会从路面上流入聚水口2中,进而流入下水管7中,从下水管7中流入聚水槽8中,水的一部分从漏水孔18流入连接槽19中,再从连接槽19中流入渗水孔20中,从而流入泥土中,另一部分从排水管10中流出,若是水流过大,来不及渗透和排出,便使用撬棍塞入拆卸口二17中,将孔盖二15撬起,再将抽水管14插入安装管11中,同时将水泵13安装在防滑层12的顶部右侧,并将抽水管14的顶部安装在水泵13的右侧,启动水泵13开始抽水,水从出水管21中转移,加速水的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包括基础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层(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多个聚水口(2),所述聚水口(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水管(7),所述下水管(7)的底部设置有聚水槽(8),所述聚水槽(8)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8),多个所述漏水孔(18)的底部设置在连接槽(19)的顶部,所述连接槽(19)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渗水孔(20),所述聚水槽(8)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聚水槽(8)的其中一个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10)的中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管(11),所述基础层(1)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层(12),所述防滑层(12)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13),所述水泵(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抽水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口(2)的顶部设置有盖槽(4),所述盖槽(4)的内部设置有孔盖一(3),所述孔盖一(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滤网一(6),所述孔盖一(3)的左侧内部设置有拆卸口一(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11)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孔盖二(15),所述孔盖二(15)的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二(16),所述孔盖二(15)的左侧顶端内部设置有拆卸口二(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14)的中部设置在安装管(11)的内部,所述抽水管(14)的底部贯穿安装管(11)的底部设置在排水管(10)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层(1)的材质为混凝土,所述防滑层(12)的材质为沥青和小颗粒石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7)和聚水槽(8)和连接管(9)和排水管(10)和安装管(11)和漏水孔(18)和连接槽(19)和渗水孔(20)均设置在基础层(1)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口一(5)和拆卸口二(17)的大小形状均相同。
CN202221450381.XU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 Active CN217733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0381.XU CN217733656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0381.XU CN217733656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3656U true CN217733656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0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50381.XU Active CN217733656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3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52192B1 (ko) 우수를 지중에 침투 저장하는 침투 관정을 이용한 워터 포켓
US9596812B2 (en) Multi-filtration auto-drainage/irrigation pipe and planting device
CN206486808U (zh) 一种高速公路桥梁排水结构
CN217733656U (zh) 一种道路可防滑的透水路面
CN213114166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道路排水装置
JP4511077B2 (ja) 雨水排水処理システム
CN111980041A (zh) 一种降水箱及基坑作业面降水系统
CN207062679U (zh) 一种道路路面的排水结构
CN213173929U (zh) 一种sdp雨水收集系统
CN209837072U (zh) 一种基坑降水系统
CN206752233U (zh) 一种透水铺装地面
CN210421345U (zh) 一种截污扩流雨水口
KR101218752B1 (ko) 빗물저장침투장치
CN219080427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底板的防水排水系统
CN218643403U (zh) 一种具有排水及渗水功能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
CN216586495U (zh) 排水抗滑桩
CN113622243B (zh) 排水砖
CN220847898U (zh) 一种雨水渗排一体化装置
CN215759512U (zh) 一种适合市政道路的集水井结构
CN217630124U (zh) 膜下排气排水装置
CN219175418U (zh) 一种高层建筑雨落管的模块化渗透引流装置
CN206902502U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218711914U (zh) 一种具有透水、蓄水及集中回收功能的硬质铺装结构
CN217629234U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道路
CN215253284U (zh) 一种汽车清洗棚的透水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