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9948U - 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29948U
CN217729948U CN202221596226.9U CN202221596226U CN217729948U CN 217729948 U CN217729948 U CN 217729948U CN 202221596226 U CN202221596226 U CN 202221596226U CN 217729948 U CN217729948 U CN 217729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ing
balloon
cavity
curved surface
uppe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962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翔
周阳
欧阳剑飞
付东洋
金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Token Scie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Token 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Token Scie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Token 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962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29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29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29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显示曲面玻璃生产技术领域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的腔体(1)包括腔体上部(2)和腔体下部(3),腔体上部(2)内表面设置气球(13),气球(13)连通气泵(4),腔体下部(3)内表面设置贴合治具(5),贴合治具(5)上部设置贴合曲面(6),腔体下部(3)或腔体上部(2)设置的孔(7)连通真空泵(8)。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使得气球可靠作用在盖板和OLED上,实现盖板与OLED的全贴合,在贴合过程中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台出现的贴合时压力不均一现象,解决光学胶黄变现象,提高显示曲面玻璃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显示曲面玻璃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显示曲面玻璃。
背景技术
智能网联、AI等技术的不断推进,让人们对于未来出行领域的憧憬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交通意义上的代步工具。针对屏幕模组,曲面显示与OLED是近几年车载显示行业所大力推广并不断走向量产的两个技术。曲面显示带来更高的设计自由度、更具创新性与交互性。OLED光线柔和,可以让用户获得更为舒适的使用体验。曲面屏幕相较于现有的平面屏来讲,显示盖板加工与配套贴合上的困难是成倍增加的。显示盖板是显示屏最外部的保护层,需要具备抗划伤、抗击打、防腐蚀等多重性能,随着曲面和柔性显示时代的到来,显示盖板自然也要变换成3D形态,其柔韧性也将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使用的网板机,首先将 OCA与OLED进行贴合,然后通过压合的方式将曲面盖板与柔性OLED进行压合,这种方案存在很多的缺陷,无法保证曲面玻璃与柔性OLED在贴合的过程受贴合设备的影响,贴合时受力的均一性差,导致气泡的产生以及OLED产品的损坏。同时脱泡过程中压力不确定性导致气泡无法去除以及出现光学胶水老化黄变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抽真空及对气球充气,使得气球可靠作用在盖板和OLED上,实现盖板与OLED的全贴合,并且在贴合过程中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台出现的贴合时压力不均一现象,有效解决光学胶黄变现象,提高显示曲面玻璃加工质量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包括腔体,腔体包括腔体上部和腔体下部,腔体上部内表面设置气球,气球连通气泵,腔体下部内表面设置贴合治具,贴合治具上部设置贴合曲面,腔体下部或腔体上部设置孔,孔连通真空泵。
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包括盖板和OLED层,盖板和OLED层之间还设置有光学胶层。
所述的贴合曲面形状为V型或C型或S型或W形或J型。
所述的贴合治具的材质为电木或亚克力或铝合金。
所述的气球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
所述的气球的材料为橡胶或丙烯酸树脂或聚酯纤维。
所述的气泵和真空泵分别与控制部件连接。
所述的控制部件控制气泵向气球内充气时,气球设置为能够持续膨胀直到气球贴合并且施力在放置在贴合曲面上的盖板和OLED层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抽真空及对气球充气,使得气球可靠作用在盖板和OLED上,实现盖板与OLED的全贴合,并且在贴合过程中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台出现的贴合时压力不均一现象,有效解决光学胶黄变现象,提高显示曲面玻璃加工质量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方法,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方法的贴合步骤是:
S1.将腔体的腔体上部和腔体下部分离,打开腔体,将待贴合曲面玻璃产品的盖板和OLED层放置于贴合治具的贴合曲面上,闭合腔体;
S2.启动真空泵,通过孔对腔体内抽真空;
S3.启动气泵,气泵向气球内充气,气球持续膨胀,直到气球贴合并且施力在放置在贴合治具的贴合曲面上的盖板和OLED层上,盖板和OLED层之间通过光学胶层粘连,完成盖板和OLED层贴合,形成曲面玻璃成品。
完成盖板和OLED层贴合后,控制气泵放气,气球持续缩小,气球离开曲面玻璃成品,将腔体的腔体上部和腔体下部分离,打开腔体,取出曲面玻璃成品,再放入另一个待贴合曲面玻璃产品的盖板和OLED层。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创新点在于,通过对气球的控制,与贴合治具的贴合曲面配合,利用气球的压力和柔性结构,气球可以任意变形,可靠与贴合曲面配合并贴合,实现全贴合,有效提高盖板和OLED层的贴合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腔体、贴合治具、气球,腔体的结构配合真空泵,可以实现抽真空,形成真空腔体。真空腔体有改善机台定位的静态、动态响应,抽气时间、稳定时间缩短的有点。气球选材特殊,重复性次数在30000 次以上,满足使用要求;进行玻璃贴合时,最明显的特性是压力均一性好。相比于普通的网板机及真空压合机,贴合产品气泡少,光学胶层不产生黄边。可以广泛应用于车载大尺寸的显示触控中,同时该方案也具备满足车载显示屏要求的高温高湿等严格标准。通过这种方案,可以有效将各种大尺寸触控显示有效的应用于汽车曲面显示上,有效摆脱在贴合过程中压力不均一的缺陷,消除贴合偏移对产品贴合精度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解决了光学胶的黄变问题,贴合过程不会产生胶层的溢出现象。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良率。贴合步骤是:将腔体的腔体上部和腔体下部分离,打开腔体,将待贴合曲面玻璃产品的盖板和OLED层放置于贴合治具的贴合曲面上,闭合腔体;启动真空泵,通过孔对腔体内抽真空;启动气泵,气泵向气球内充气,气球持续膨胀,直到气球贴合并且施力在放置在贴合治具的贴合曲面上的盖板和OLED层上,盖板和OLED层之间通过光学胶层粘连,完成盖板和OLED层贴合,形成曲面玻璃成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能够通过抽真空及对气球充气,使得气球可靠作用在盖板和OLED上,实现盖板与OLED的全贴合,在贴合过程中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台出现的贴合时压力不均一现象,解决光学胶黄变现象,提高显示曲面玻璃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未施力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施力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的腔体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的腔体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腔体;2、腔体上部;3、腔体下部;4、气泵;5、贴合治具;6、贴合曲面;7、孔;8、真空泵;9、盖板;10、OLED层;11、控制部件;12、光学胶层;13、气球;14、曲面玻璃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包括腔体1,腔体1包括腔体上部2和腔体下部3,腔体上部2内表面设置气球13,气球13连通气泵4,腔体下部3内表面设置贴合治具5,贴合治具5上部设置贴合曲面6,腔体下部3或腔体上部2设置孔7,孔7连通真空泵8。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全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气球的控制,与贴合治具的贴合曲面配合,利用气球的压力和柔性结构,气球可以任意变形,从而可靠与贴合曲面配合并贴合,实现全贴合,从而有效提高盖板和OLED层的贴合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腔体、贴合治具、气球,腔体的结构配合真空泵,可以实现抽真空,形成真空腔体。真空腔体有改善机台定位的静态、动态响应,抽气时间、稳定时间缩短的有点。气球选材特殊,重复性次数在30000次以上,满足使用要求;进行玻璃贴合时,最明显的特性是压力均一性好。相比于普通的网板机及真空压合机,贴合产品气泡少,光学胶层不产生黄边。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车载大尺寸的显示触控中,同时该方案也具备满足车载显示屏要求的高温高湿等严格标准。通过这种方案,可以有效的将各种大尺寸触控显示有效的应用于汽车曲面显示上,有效摆脱在贴合过程中压力不均一的缺陷,消除贴合偏移对产品贴合精度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解决了光学胶的黄变问题,贴合过程不会产生胶层的溢出现象。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良率。贴合时,贴合步骤是:将腔体1 的腔体上部2和腔体下部3分离,打开腔体,将待贴合曲面玻璃产品的盖板9 和OLED层10放置于贴合治具5的贴合曲面6上,闭合腔体1;启动真空泵8,通过孔7对腔体1内抽真空;启动气泵4,气泵4向气球13内充气,气球13持续膨胀,直到气球13贴合并且施力在放置在贴合治具5的贴合曲面6上的盖板 9和OLED层10上,盖板9和OLED层10之间通过光学胶层12粘连,完成盖板9和OLED层10贴合,形成曲面玻璃成品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能够通过抽真空及对气球充气,使得气球可靠作用在盖板和OLED上,实现盖板与OLED的全贴合,并且在贴合过程中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台出现的贴合时压力不均一现象,有效解决光学胶黄变现象,提高显示曲面玻璃加工质量。
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包括盖板9和OLED层10,盖板9和OLED层10之间还设置有光学胶层12。上述结构,因为汽车显示曲面玻璃的盖板9是曲面结构,OLED层10是柔性结构,两者需要施力贴合并且通过光学胶层粘连。本实用新型的气球,可以适应不同贴合治具的贴合曲面的形状,可靠对放置在贴合治具5的贴合曲面6上的盖板9和OLED层10进行压合,确保两者实现全贴合,并且提高贴合质量。
所述的腔体的腔体上部和腔体下部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并且腔体上部和腔体下部的结合部位设置密封圈,从而确保腔体上部和腔体下部组成腔体时具有较强的密封性能,保障抽真空时的真空度可靠保持在设定范围,而腔体的围壁的厚度尺寸设置在0.1mm~2.0mm之间。
所述的贴合曲面6形状为V型或C型或S型或W形或J型。上述结构,贴合曲面的形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各种都可,从而满足不同曲面形状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的贴合,不同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时只需要更换贴合治具即可,因为贴合治具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腔体下部的底面位置,便于连接和拆卸,从而不需要更换其他部件,成本低。
所述的贴合治具5的材质为电木或亚克力或铝合金。上述结构,贴合治具5 的硬度满足要求,使用寿命长,而贴合曲面的形状主要为V型、C型、S型、W 形、J型,具体形状根据车载显示产品形状决定。
所述的气球13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所述的气球13的材料为橡胶或丙烯酸树脂或聚酯纤维。上述结构,橡胶、丙烯酸树脂、聚酯纤维性能好,具有多次重复可利用性,重复性次数在30000次以上。
所述的气泵4和真空泵8分别与控制部件11连接。所述的控制部件11控制气泵4向气球13内充气时,气球13设置为能够持续膨胀直到气球13贴合并且施力在放置在贴合曲面6上的盖板9和OLED层10的结构。上述结构,气球作用施力部件,可靠实现玻璃全贴合。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抽真空及对气球充气,使得气球可靠作用在盖板和OLED上,实现盖板与OLED的全贴合,并且在贴合过程中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台出现的贴合时压力不均一现象,有效解决光学胶黄变现象,提高显示曲面玻璃加工质量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方法,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方法的贴合步骤是:
S1.将腔体1的腔体上部2和腔体下部3分离,打开腔体,将待贴合曲面玻璃产品的盖板9和OLED层10放置于贴合治具5的贴合曲面6上,闭合腔体1; S2.启动真空泵8,通过孔7对腔体1内抽真空;S3.启动气泵4,气泵4向气球 13内充气,气球13持续膨胀,直到气球13贴合并且施力在放置在贴合治具5 的贴合曲面6上的盖板9和OLED层10上,盖板9和OLED层10之间通过光学胶层12粘连,完成盖板9和OLED层10贴合,形成曲面玻璃成品。上述步骤,简单高效,不仅实现玻璃贴合,并且有效提高贴合后的玻璃的整体质量。
完成盖板9和OLED层10贴合后,控制气泵4放气,气球13持续缩小,气球13离开曲面玻璃成品,将腔体1的腔体上部2和腔体下部3分离,打开腔体 1,取出曲面玻璃成品,再放入另一个待贴合曲面玻璃产品的盖板9和OLED层 10。上述步骤,通过重复的步骤,可以实现玻璃的持续贴合。而且,为提高效率,可以增加贴合治具的宽度,可以同时放置多个待贴合的产品,以此一次完成多个玻璃的贴合,进一步提高效率。因为气球尺寸提高后可以覆盖整个贴合曲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中,仿形治具长度600~1500mm,宽度50mm~300mm之间。气球为高分子材料的邵氏硬度在0度~30度之间,气球的材料表面过硬会存在对盖板表面易造成划伤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创新点在于,通过对气球的控制,与贴合治具的贴合曲面配合,利用气球的压力和柔性结构,气球可以任意变形,可靠与贴合曲面配合并贴合,实现全贴合,有效提高盖板和OLED层的贴合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腔体、贴合治具、气球,腔体的结构配合真空泵,可以实现抽真空,形成真空腔体。真空腔体有改善机台定位的静态、动态响应,抽气时间、稳定时间缩短的有点。气球选材特殊,重复性次数在30000 次以上,满足使用要求;进行玻璃贴合时,最明显的特性是压力均一性好。相比于普通的网板机及真空压合机,贴合产品气泡少,光学胶层不产生黄边。可以广泛应用于车载大尺寸的显示触控中,同时该方案也具备满足车载显示屏要求的高温高湿等严格标准。通过这种方案,可以有效将各种大尺寸触控显示有效的应用于汽车曲面显示上,有效摆脱在贴合过程中压力不均一的缺陷,消除贴合偏移对产品贴合精度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解决了光学胶的黄变问题,贴合过程不会产生胶层的溢出现象。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良率。贴合步骤是:将腔体的腔体上部和腔体下部分离,打开腔体,将待贴合曲面玻璃产品的盖板和OLED层放置于贴合治具的贴合曲面上,闭合腔体;启动真空泵,通过孔对腔体内抽真空;启动气泵,气泵向气球内充气,气球持续膨胀,直到气球贴合并且施力在放置在贴合治具的贴合曲面上的盖板和OLED层上,盖板和OLED层之间通过光学胶层粘连,完成盖板和OLED层贴合,形成曲面玻璃成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能够通过抽真空及对气球充气,使得气球可靠作用在盖板和OLED上,实现盖板与OLED的全贴合,在贴合过程中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台出现的贴合时压力不均一现象,解决光学胶黄变现象,提高显示曲面玻璃加工质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腔体(1)包括腔体上部(2)和腔体下部(3),腔体上部(2)内表面设置气球(13),气球(13)连通气泵(4),腔体下部(3)内表面设置贴合治具(5),贴合治具(5)上部设置贴合曲面(6),腔体下部(3)或腔体上部(2)设置孔(7),孔(7)连通真空泵(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包括盖板(9)和OLED层(10),盖板(9)和OLED层(10)之间还设置有光学胶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合曲面(6)形状为V型或C型或S型或W形或J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合治具(5)的材质为电木或亚克力或铝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球(13)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球(13)的材料为橡胶或丙烯酸树脂或聚酯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泵(4)和真空泵(8)分别与控制部件(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部件(11)控制气泵(4)向气球(13)内充气时,气球(13)设置为能够持续膨胀直到气球(13)贴合并且施力在放置在贴合曲面(6)上的盖板(9)和OLED层(10)的结构。
CN202221596226.9U 2022-06-23 2022-06-23 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 Active CN217729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6226.9U CN217729948U (zh) 2022-06-23 2022-06-23 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6226.9U CN217729948U (zh) 2022-06-23 2022-06-23 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29948U true CN217729948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3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96226.9U Active CN217729948U (zh) 2022-06-23 2022-06-23 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29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4717B (zh) 曲面贴合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CN107020785B (zh) 一种触控屏上曲面玻璃的气囊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KR101588600B1 (ko) 윈도우 합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합착방법
CN112248607A (zh) 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KR101962365B1 (ko) 곡면 합착 장치
KR102244653B1 (ko) 얇은 유리판을 갖는 구부러진 복합유리판을 제조하는 방법
KR101828833B1 (ko) 미소 곡면형 합착장치
CN108582897A (zh) 一种曲面贴合夹具和曲面贴合机
CN111152540B (zh) 一种曲面贴合装置、贴合设备及曲面产品贴合方法
CN110588131B (zh) 非接触式均压贴合之机构
CN112265350A (zh) 一种膜片贴合工艺
CN112002232B (zh) 一种用于曲面屏的贴合工装
CN112644135B (zh) 真空吸附垫组装体、显示器层压装置及显示器层压方法
CN217729948U (zh) 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
TW201431669A (zh) 真空加工貼合機構
CN111907091A (zh) 复合材料加筋壁板t型和/或工型长桁加压方法
KR20180009086A (ko) 곡면형 패널에 플렉서블 소재 부착방법
CN101408686A (zh) 在液晶显示器(lcd)上黏贴触控式面板及其他光学玻璃的方法
GB1392560A (en) Laminations
CN115071248A (zh) 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及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方法
CN215970559U (zh) 一种玻璃盖板贴合滚轮结构
CN211942476U (zh) 一种曲面贴合装置及贴合设备
CN213231992U (zh) 一种曲面压合夹具及曲面压合装置
CN210199724U (zh) 电容式触摸屏中玻璃盖板与触控板的对接工装
KR102068069B1 (ko) 장식시트를 가지는 곡면 글라스 성형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