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2540B - 一种曲面贴合装置、贴合设备及曲面产品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曲面贴合装置、贴合设备及曲面产品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2540B
CN111152540B CN202010127220.6A CN202010127220A CN111152540B CN 111152540 B CN111152540 B CN 111152540B CN 202010127220 A CN202010127220 A CN 202010127220A CN 111152540 B CN111152540 B CN 1111525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d surface
air chamber
product
curved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72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52540A (zh
Inventor
姚程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gy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angy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angy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angyi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52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2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52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2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32B37/101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using only vacuu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贴合装置、贴合设备及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该曲面贴合装置包括围框冶具和仿形垫,围框冶具上设有冶具槽,冶具槽向上敞开设置,围框冶具的上表面为第一曲面,仿形垫配合在冶具槽内,仿形垫的上表面为第一表面且位于第一曲面的下方,仿形垫用于承载曲面产品,第一曲面与曲面产品的上表面相匹配,第一表面的形状与曲面产品的下表面相匹配。该曲面贴合装置能够较好地防止曲面产品在曲面贴合过程中出现贴合缺陷,保证了贴合后产品边缘的质量,保证贴合成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曲面贴合装置、贴合设备及曲面产品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曲面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贴合装置、贴合设备及曲面产品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OLED在显示屏方面的普遍使用,各种曲面屏都相继推出了市场,曲面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也产生了各种曲面贴合的方法与设备,不仅能用于曲面的显示屏贴合,还能用于其他领域各种柔性薄膜,柔性器件的贴合。
目前大部分的曲面贴合技术主要考虑了曲面区域的贴合,没有考虑到在曲面贴合时,柔性器件的边缘会存在受压过大问题。对于结构强度比较差的电致变色薄膜器件等柔性器件或者柔性薄膜,使用现有的曲面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曲面器件的边缘会出现受压过大、玻璃形变过大的现象。当玻璃边缘受压力过大并且大于玻璃所能承受压力时,玻璃会碎裂,从而使得曲面器件报废;当玻璃边缘受压力过大,但在玻璃所能承受范围内,这时由于玻璃边缘受压过大,形变过大;当释放贴合压力后,玻璃会反弹恢复至原来形状,边缘反弹也更大,器件边缘便会被反弹的玻璃拉脱膜,从而使得曲面器件报废。
综上所述,使用现有的曲面贴合装置与贴合方法,在贴合过程中容易发生器件边缘脱膜、玻璃碎裂等缺陷,无法保证贴合后器件边缘的质量,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曲面贴合装置,该曲面贴合装置能够较好地防止在曲面产品的贴合过程中出现贴合缺陷,保证了贴合后产品边缘的质量,保证贴合成品的质量。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贴合设备,该贴合设备能够较好地防止在曲面产品的贴合过程中出现贴合缺陷,保证了贴合后产品边缘的质量,保证贴合成品的质量。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该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能够较好地保证贴合后曲面产品的边缘质量,从而提升曲面产品的贴合良品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贴合装置,包括:围框冶具,所述围框冶具上设有冶具槽,所述冶具槽向上敞开设置,所述围框冶具的上表面为第一曲面;仿形垫,所述仿形垫配合在所述冶具槽内,所述仿形垫的上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四周边缘低于所述第一曲面的内边缘,所述仿形垫用于承载曲面产品,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曲面产品的上表面相匹配,所述第一表面的形状与所述曲面产品的下表面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冶具槽内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仿形垫上设有与每个所述定位柱分别配合的定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垫包括内板,所述内板为刚性板;柔性部,所述柔性部包覆在所述内板上,或者所述柔性部贴合在所述内板的上表面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板为金属板、木板或者塑料板的至少一种,所述柔性部为硅胶垫、橡胶垫、PVC软胶垫或者泡棉垫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为球形曲面、椭球形曲面,圆柱型曲面、双曲面、连续变曲率曲面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一部分,所述第一表面为球形曲面、椭球形曲面,圆柱型曲面、双曲面、连续变曲率曲面、平面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一部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贴合设备,包括上述的曲面贴合装置,还包括下气室、柔性垫和上气室,所述下气室的上部开口和所述上气室的下部开口相对设置形成容纳腔,所述柔性垫位于所述下气室和所述上气室之间,以将所述容纳腔分成下容纳腔和上容纳腔,所述曲面贴合装置放置于所述下容纳腔内,所述下气室设置第一抽气口,所述上气室设置第二抽气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气室内设置加热组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所述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采用上述的贴合设备进行,所述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包括:
将所述仿形垫和所述曲面产品依次放入所述冶具槽内;
将含有所述仿形垫和所述曲面产品的所述围框冶具放入向上敞开设置的下气室内;
将上气室的下部开口扣合在所述下气室上,并使得柔性垫位于所述下气室和所述上气室之间;
对所述下气室和所述上气室同时抽真空;
保持所述下气室处于抽真空状态,且向所述上气室充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所述下气室处于抽真空状态,且向所述上气室充气的步骤前,还包括加热所述下气室以使所述下气室内的温度升高。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保持所述下气室处于抽真空状态,且向所述上气室充气的过程中,向所述上气室充气的充气次数为一次或者多次。
本发明实施例的曲面贴合装置,由于围框冶具具有与曲面产品上表面匹配的第一曲面,且仿形垫具有与曲面产品下表面匹配的第一表面,使得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受到较大压力的区域为治具围框的第一曲面的边缘,而产品边缘所受的压力大大减小,且整个产品所受的压力较为均匀,从而避免了在产品贴合过程中,发生褶皱、脱膜、玻璃边缘碎裂等贴合缺陷,从而提升了产品的贴合良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设备,包括了前文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通过柔性垫和上下气室的配合,既能保证了贴合后的曲面产品的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产品的贴合方法,由于在采用了前文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且在贴合过程中采用上气室和下气室之间的压差实现曲面贴合,这样既能保证了贴合后的曲面产品的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曲面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曲面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曲面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的步骤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曲面产品贴合过程中上气室和下气室同时抽真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曲面产品在贴合过程中上气室充气和下气室抽真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曲面产品在贴合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曲面产品在贴合过程中上气室充气和下气室抽真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圈示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围框冶具;11、冶具槽;12、第一曲面;13、定位柱;2、仿形垫;21、第一表面;100、曲面产品;200、下气室;300、柔性垫;400、上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曲面贴合装置的具体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曲面贴合装置包括围框冶具1和仿形垫2,围框冶具1上设有冶具槽11,冶具槽11向上敞开设置,围框冶具1的上表面为第一曲面12,仿形垫2配合在冶具槽11内,仿形垫2的上表面为第一表面21,第一表面21的四周边缘低于第一曲面12的内边缘,仿形垫2用于承载曲面产品100,第一曲面12与曲面产品100的上表面相匹配,第一表面21的形状与曲面产品100的下表面相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曲面12与曲面产品100的上表面相匹配,指的是,当曲面产品100放置于第一表面21上后,曲面产品100上表面的四周边缘不高于第一曲面12的内边缘,其中,“不高于”指的是齐平或者略低于。当曲面产品100上表面的四周边缘与第一曲面12的内边缘齐平时,第一曲面12和曲面产品100上表面圆滑拼接。优选地,第一曲面12位于曲面产品100上表面从四周边缘向外的延伸面上。
第一表面21的形状与曲面产品100的下表面相匹配,指的是第一表面21的形状与曲面产品100的下表面的形状相同,这样曲面产品100的下表面可以紧密贴合在第一表面21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先将仿形垫2放入围框冶具1的冶具槽11内,然后将曲面产品100放入仿形垫2上。其中,曲面产品100通常包含多个层片,多个层片之间通常设置胶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多个层片预先叠放好形成曲面产品100,直接放在仿形垫2上,也可以是在仿形垫2上依次叠放产品100的多个层片,本发明是用于实现曲面产品100的多个层片之间的贴合,因此对曲面产品100的多个层片之间的叠合工艺不做特殊限制。由于第一曲面12和第一表面21的形状与曲面产品100相匹配,因此仿形垫2能够与曲面产品100紧密贴合,曲面产品100的上表面的轮廓能够与冶具槽11的轮廓紧密贴合,这样较好地避免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曲面贴合装置与曲面产品100的贴合缝隙产生的贴合瑕疵。
由此,将曲面产品100放置于围框冶具1的冶具槽11内,当在实际贴合过程中,受到过大压力挤压的区域为治具围框的第一曲面12的边缘。而曲面产品100的四周边缘区域因该处贴合的外部柔性层平滑顺沿着曲面产品100的表面紧贴在产品表面上,使得曲面产品100的受力均匀。因此贴合的曲面产品100的边缘不会受到过大压力挤压,不会产生器件褶皱、脱膜等缺陷。此外,当曲面产品100的外层采用易碎材质时,以下全文为了便于说明,采用玻璃作为易碎材质来示例说明,曲面产品100的玻璃边缘也不会受到过大压力,因此玻璃不会产生过大形变,不会出现玻璃碎裂等情况。由此,保证了贴合后曲面产品100的质量,保证了曲面产品100贴合后玻璃的质量,实现了曲面贴合制程的高良率。
本实施例的曲面贴合装置,由于围框冶具1具有与曲面产品100上表面匹配的第一曲面12且仿形垫2具有与曲面产品100下表面匹配的第一表面21,使得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受到较大压力的区域为治具围框的第一曲面12的边缘,而曲面产品100边缘所受的压力大大减小,且整个曲面产品100所受的压力较为均匀,而曲面产品100受到的压力较为均匀,且压力相对较小,从而避免了器件褶皱、脱膜、玻璃边缘碎裂等贴合缺陷,从而提升了曲面产品100的贴合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冶具槽11内设有定位柱13,仿形垫2上设有与定位柱13配合的定位孔。由此,采用定位柱13和定位孔的配合方式能够较好地保证围框冶具1与仿形垫2的连接稳定性,从而避免了仿形垫2晃动导致的贴合瑕疵。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柱13为一个或多个,各个定位柱13均布在冶具槽11的底壁上。由此,进一步提升了仿形垫2与围框冶具1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仿形垫2包括内板和柔性部,内板为刚性板和柔性部,柔性部包覆在内板上,或者柔性部贴合在内板的上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柔性部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在曲面产品100贴合时,柔性部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曲面产品100瞬间受压过大而发生破碎;二是柔性部的表面较光滑,可以对曲面产品100表面产生较好的吸附力,从而保证曲面产品100能够较为稳定地放置在仿形垫2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内板为金属板、木板或者塑料板中的至少一种,柔性部为硅胶垫、橡胶垫、PVC软胶垫或者泡棉垫中的至少一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内板和柔性部的材料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并不限于上述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曲面12为球形曲面、椭球形曲面,圆柱型曲面、双曲面、连续变曲率曲面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一部分,第一表面21为球形曲面、圆柱型曲面、双曲面、连续变曲率曲面、平面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一部分。由此,第一曲面12和第一表面21的形状具有多样化,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可以制造不同的围框冶具1和仿形垫2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曲面贴合装置能够适合更多的曲面贴合的曲面产品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仿形垫2与冶具槽11过盈配合。由此,能够较好地避免仿形垫2在冶具槽11内发生晃动的现象,从而进一步保证仿形垫2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曲面产品100的贴合质量。
实施例1:
下面参考图1描述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曲面贴合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曲面贴合装置包括围框冶具1和仿形垫2,围框冶具1上设有冶具槽11,冶具槽11向上敞开设置,围框冶具1的上表面为第一曲面12,仿形垫2配合在冶具槽11内,仿形垫2的上表面为第一表面21,第一表面21为曲面,且第一表面21的四周边缘低于第一曲面12的内边缘,仿形垫2用于承载曲面产品100,第一曲面12与曲面产品100的上表面相匹配,第一表面21的形状与曲面产品100的下表面相匹配。冶具槽11内设有定位柱13,仿形垫2上设有与定位柱13配合的定位孔。
实施例2:
图2所示的曲面贴合装置与实施例1的曲面贴合装置结构相似,所不同的是围框治具1的主体形状以及第一曲面12的形状、仿形垫2的主体形状以及第一表面21的形状、适用的曲面产品100的曲面形状类型不同,在此不对图2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做出具体描述。
实施例3
图3所示的曲面贴合装置包括围框冶具1和仿形垫2,围框冶具1上设有冶具槽11,冶具槽11向上敞开设置,围框冶具1的上表面为第一曲面12,仿形垫2配合在冶具槽11内,仿形垫2的上表面为第一表面21,第一表面21为平面,且第一表面21的四周边缘低于第一曲面12的内边缘,仿形垫2用于承载曲面产品100,其中,曲面产品100的下表面为平面,曲面产品100的上表面中间为平面,边缘呈曲面;第一曲面12与曲面产品100的上表面相匹配,第一曲面12位于曲面产品100的边缘曲面向外的延长面上,第一表面21的形状与曲面产品100的下表面相匹配。冶具槽11内设有定位柱13,仿形垫2上设有与定位柱13配合的定位孔。
下面参考图5-图6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设备的具体结构。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贴合设备包括前述的曲面贴合装置、下气室200、上气室400和柔性垫300,下气室200的上部开口和上气室400的下部开口相对设置形成容纳腔,柔性垫300位于下气室200和上气室400之间,将容纳腔分成下容纳腔和上容纳腔,曲面贴合装置放置于下容纳腔内,下气室200设置第一抽气口,上气室400设置第二抽气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垫300为独立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垫300已经连接在上气室400的下部开口,作为优选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在柔性垫300的边缘设置一圈密封胶条,当贴合曲面产品时,用于增强上气室400和下气室200之间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气室200内设置加热组件(图未示出),用于给下气室200内的曲面产品100加热,以优化胶层的贴合效果。
下面参考图4-图9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的具体步骤。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采用前文所述的贴合设备进行,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包括:
S1:将仿形垫2和曲面产品100依次放入冶具槽11内;
S2:将含有仿形垫2和曲面产品100的围框冶具1放入向上敞开设置的下气室200内;
S3:将上气室400的下部开口扣合在下气室200上,并使得柔性垫300位于下气室200和上气室400之间;
S4:对下气室200和上气室400同时抽真空;
S5:保持下气室200处于抽真空状态,且向上气室400充气。
使用本发明的曲面贴合装置贴合时,如图5所示,在下气室200和上气室400同时抽真空时,因为上气室400、下气室200的气压几乎一致,柔性垫300位置不变动,不会与曲面产品100及曲面贴合装置接触。将上气室400和下气室200同时抽真空是为了确保曲面产品在贴合时能处于真空腔体中。如图6所示,而抽真空过程结束后,下气室200继续保持真空,上气室400会充气,这样会导致上气室400和下气室200之间存有压差,在上气室400和下气室200气压差的作用下,柔性垫300下压且与曲面产品100及曲面贴合装置表面紧密贴合。上气室400充气的截止条件是上气室400的气压达到设定的气压值,一般为1%-100%的大气压。在柔性垫300下压与曲面产品100及围框冶具1的表面紧密贴合时,贴合过程中受力最大的点为图7中所示的A点。即受到过大压力挤压的区域位于围框冶具1的边缘上,而曲面产品100的四周边缘区域处,因柔性垫300顺沿着曲面紧贴在产品表面,从而使得曲面产品100的边缘受力均匀。也就是说,在贴合过程中,由于贴合曲面产品100的边缘不会受到过大压力挤压,从而不会产生器件褶皱、脱膜等缺陷。此外,如图9所示,当曲面产品100的上表面略低于围框冶具1的第一曲面12时,贴合的曲面产品100的边缘同样不会受到过大压力挤压,与此同时,曲面贴合的玻璃边缘也不会受到过大压力,从而不会产生因玻璃的形变过大而导致玻璃碎裂的情况。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施例的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会,能够较好地保证贴合后曲面产品100的质量,保证了贴合后曲面产品100的玻璃的质量,实现了曲面产品100制程的高良率。
在贴合过程中时,上气室400和下气室200之间的气压差使柔性垫300紧密贴合在曲面产品100上表面及围框治具1的第一曲面12。因此不需要再使用一块与曲面产品100仿形的上治具进行曲面贴合,也不需要考虑上治具与围框冶具1的定位及移动关系,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由于在采用了前文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且在贴合过程中采用上气室400和下气室200之间的压差实现曲面贴合,这样既能保证了贴合后的曲面产品100的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下气室200处于抽真空状态,且朝向上气室400充气的步骤前,还包括加热下气室200以使下气室200内的温度升高,可以在抽真空之前进行加热,也可以在抽真空的同时进行加热,还可以在抽真空之后进行加热;且当加热到预设温度时,在该预设温度进行保温。一般来说,曲面产品100的多个层片之间一般都具有胶层,在抽真空的同时加热下气室200有利于曲面产品100的多个层片之间的贴合,从而确保曲面产品100的质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保持下气室200处于抽真空状态,且向上气室400充气的过程中,向上气室400充气的充气次数为一次或者多次。由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气室400与下气室200之间的气压差,从而较好地保证曲面产品100的贴合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曲面产品100上表面的四周边缘可以略低于第一曲面12的内边缘,降低对曲面贴合装置的结构的尺寸配合精度的要求。参照图8,采用本发明的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也能够实现曲面产品100的贴合,虽然曲面产品100的最边缘的小部分区域不能被柔性垫300直接压到,但是柔性垫300向下的压力会分散在曲面产品100上,从而带动最边缘的小部分区域的贴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曲面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与柔性垫配合,通过上气室和下气室的压差压合曲面产品,所述曲面贴合装置包括:
围框冶具(1),所述围框冶具(1)上设有冶具槽(11),所述冶具槽(11)向上敞开设置,所述围框冶具(1)的上表面为第一曲面(12);
仿形垫(2),所述仿形垫(2)配合在所述冶具槽(11)内,所述仿形垫(2)的上表面为第一表面(21),所述第一表面(21)的四周边缘低于所述第一曲面(12)的内边缘,所述仿形垫(2)用于承载所述曲面产品(100),所述第一曲面(12)与所述曲面产品(100)的上表面相匹配,所述第一表面(21)的形状与所述曲面产品(100)的下表面相匹配,所述曲面产品(100)上表面的四周边缘齐平于所述第一曲面(12)的内边缘,且所述第一曲面(12)和所述曲面产品(100)上表面圆滑拼接,所述第一曲面(12)位于所述曲面产品(100)上表面从四周边缘向外的延伸面上;
当所述柔性垫(300)下压时,所述柔性垫(300)与所述曲面产品(100)及所述围框冶具(1)的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冶具槽(11)内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柱(13),所述仿形垫(2)上设有与每个所述定位柱(13)分别配合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垫(2)包括:
内板,所述内板为刚性板;
柔性部,所述柔性部包覆在所述内板上,或者所述柔性部贴合在所述内板的上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为金属板、木板或者塑料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柔性部为硅胶垫、橡胶垫、PVC软胶垫或者泡棉垫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12)为球形曲面、椭球形曲面,圆柱型曲面、双曲面、连续变曲率曲面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一部分,所述第一表面(21)为球形曲面、椭球形曲面,圆柱型曲面、双曲面、连续变曲率曲面、平面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一部分。
6.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还包括下气室(200)、上气室(400)和柔性垫(300),所述下气室(200)的上部开口和所述上气室(400)的下部开口相对设置形成容纳腔,所述柔性垫(300)位于所述下气室(200)和所述上气室(400)之间,以将所述容纳腔分成下容纳腔和上容纳腔,所述曲面贴合装置放置于所述下容纳腔内,所述下气室(200)设置第一抽气口,所述上气室(400)设置第二抽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气室(200)内设置加热组件。
8.一种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或如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设备进行,所述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包括:
将所述仿形垫(2)和所述曲面产品(100)依次放入所述冶具槽(11)内;
将含有所述仿形垫(2)和所述曲面产品(100)的所述围框冶具(1)放入向上敞开设置的下气室(200)内;
将上气室(400)的下部开口扣合在所述下气室(200)上,并使得柔性垫(300)位于所述下气室(200)和所述上气室(400)之间;
对所述下气室(200)和所述上气室(400)同时抽真空;
保持所述下气室(200)处于抽真空状态,且向所述上气室(400)充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所述下气室(200)处于抽真空状态,且朝向所述上气室(400)充气的步骤前,还包括加热所述下气室(200)以使所述下气室(200)内的温度升高。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面产品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所述下气室(200)处于抽真空状态,且向所述上气室(400)充气的过程中,向所述上气室(400)充气的充气次数为一次或者多次。
CN202010127220.6A 2020-01-03 2020-02-28 一种曲面贴合装置、贴合设备及曲面产品贴合方法 Active CN1111525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58474 2020-01-03
CN202010005847 2020-01-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2540A CN111152540A (zh) 2020-05-15
CN111152540B true CN111152540B (zh) 2024-05-10

Family

ID=70566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7220.6A Active CN111152540B (zh) 2020-01-03 2020-02-28 一种曲面贴合装置、贴合设备及曲面产品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25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7338B (zh) * 2020-06-28 2021-09-2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仿形模组、曲面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及其贴合系统
CN115057296B (zh) * 2022-08-18 2022-11-25 苏州奇达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超长曲面显示屏贴胶设备
CN115556458A (zh) * 2022-08-25 2023-01-03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贴合设备及曲面贴合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40358U (zh) * 2015-03-25 2015-07-01 深圳市台冠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面板和显示模组的全贴合装置
CN204622754U (zh) * 2015-04-28 2015-09-09 东莞摩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上曲面玻璃与下曲面玻璃的曲面贴合治具
JP2018167537A (ja) * 2017-03-30 2018-11-01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貼合装置
CN109677096A (zh) * 2019-01-22 2019-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CN211942476U (zh) * 2020-01-03 2020-11-17 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贴合装置及贴合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13289B1 (ko) * 2010-03-04 2012-02-24 주식회사 토비스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다중 영상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40358U (zh) * 2015-03-25 2015-07-01 深圳市台冠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面板和显示模组的全贴合装置
CN204622754U (zh) * 2015-04-28 2015-09-09 东莞摩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上曲面玻璃与下曲面玻璃的曲面贴合治具
JP2018167537A (ja) * 2017-03-30 2018-11-01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貼合装置
CN109677096A (zh) * 2019-01-22 2019-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CN211942476U (zh) * 2020-01-03 2020-11-17 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贴合装置及贴合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2540A (zh) 2020-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52540B (zh) 一种曲面贴合装置、贴合设备及曲面产品贴合方法
US510853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ping, forming, consolidating and co-consolidating thermoplastic or thermosetting composite products
US11400696B2 (en) Bonding devices and bonding methods for irregular-shaped curved cover plates and flexible screens
JP4491049B1 (ja) 熱板加熱による熱成形装置および熱成形方法
US7435311B1 (en) Panel-to-panel lamination method for improved uniformity
JP3041221B2 (ja) インサートを用いずにキャビティを形成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14188619A1 (ja) プレス装置、真空枠及びプレス成形方法
CN112248607A (zh) 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WO2015166889A1 (ja) 熱成形装置
KR100701205B1 (ko) 적층재 접합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3021863B (zh) 气爆贴膜模具、气爆贴膜系统和使用其进行贴膜的方法
CN211942476U (zh) 一种曲面贴合装置及贴合设备
CN110103458A (zh) 一种折叠屏幕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JP4918175B1 (ja) 成形装置および成形方法
CN111361239B (zh) 应用充气式围边条的湿法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79392A (zh) 大尺寸封头绝热层成型方法
US20130068393A1 (en) Laminating equipment for touch panel
JP3061876B2 (ja) 曲面ハニカム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217729948U (zh) 汽车显示曲面玻璃贴合装置
US20050086825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gap adjusting apparatus therefor
JPS6216810B2 (zh)
CN211264007U (zh) 一种气控式真空贴合用防爆裂治具
US20060250564A1 (en) Laminate bonding by ambient pressure differential
CN115911228A (zh) 一种MiniLED热塑光学胶一次封装简易加工制备工艺
JPS6337922A (ja) 熱圧着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