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4386U - 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04386U
CN217704386U CN202220711416.4U CN202220711416U CN217704386U CN 217704386 U CN217704386 U CN 217704386U CN 202220711416 U CN202220711416 U CN 202220711416U CN 217704386 U CN217704386 U CN 217704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ould
pencil
injection molding
transver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14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卫
董�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Fengma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Fengma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Fengma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Fengma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114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04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04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04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外壳封装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包括安装下模的底座、与所述底座固定的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的顶座、安装在所述顶座上的气缸、与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的压杆以及与所述压杆固定的上模,所述压杆底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多组所述上模的组合机构,本实用新型实现对多组下模上放置的线束进行同步的外壳封装,不再需要操作员一根线束一根线束的进行外壳封装操作,提高了操作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使得压杆与上模之间可选择性较多,可以在单组和多组之间进行切换,增加装置的便捷性和高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外壳封装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家居设备得到不断的应用,而对于这些智能家居设备中,所用的连接线同样较多,种类繁复,有的需要连接很多连接线的,基本通过复合结构将其组装在一起,形成线束,使得连接线变得简洁明了,在安装或维修时较为方便,其中在线束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线束的外壳进行封装,而封装的方式一般都是通过注塑压铸设备进行压铸,将线束外壳封装,保证线束的整体性,避免散乱,因此线束外壳封装用的注塑、压铸设备基本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传统的线束外壳封装注塑设备中,一般都是先根据线束封装需求进行开模,但大部分都是开的一组,然后操作人员将一根线束放在模具上,再启动装置,进行压铸,将外壳紧紧压合,由于模具上有对应的开槽,所以操作员放置线束时非常便捷迅速,取线束时同样直接拿取线束即可,此种方式使得操作员在进行外壳封装时,由于不能进行多组线束同步进行压铸,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费时费力,因此亟需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线束外壳封装设备由于不能对多组线束同步进行压铸,导致操作员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包括安装下模的底座、与所述底座固定的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的顶座、安装在所述顶座上的气缸、与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的压杆以及与所述压杆固定的上模,所述压杆底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多组所述上模的组合机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组合机构包括与所述压杆固定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横板顶端中部,所述横板的两侧皆通过可拆卸机构与所述上模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拆卸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上模顶端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固定在连接杆的底端,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螺柱,所述螺柱的顶端贯穿横板并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横板紧紧贴合,所述横板和所述螺母上皆开设有与所述螺柱匹配的螺纹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的两端皆固定有固定块,两组所述下模内侧的所述固定块皆与固定在所述底座顶端的定位板卡合,两组所述下模外侧的所述固定块皆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底座固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板的两侧皆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配合的定位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座的底端皆固定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部皆插设有用于滑动的插杆,所述插杆的底端皆固定在所述上模顶端拐角处,每组所述上模上的所述插杆皆设置有四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横板以及压杆的设计,可以将多组上模安装在横板上,然后通过压杆与横板顶端中部连接,保证作用到横板上的力以及横板分布到连接杆上的力是均匀的,从而保证每组连接杆连接的上模所受到的力是均匀的,然后通过压杆带动横板、连接杆以及上模同步下降,挤压对应的下模上放置的塑胶外壳,实现对多组下模上放置的线束进行同步的外壳封装,不再需要操作员一根线束一根线束的进行外壳封装操作,提高了操作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设计的固定套和第二螺栓,使得压杆与横板之间便于拆装,而通过连接杆、螺柱、螺纹孔、螺母、螺杆以及螺纹槽的设计,使得连接杆与横板、连接杆与上模之间皆可便于拆装,因此通过上述便于拆装的结构,使得压杆与上模之间可选择性较多,可以在单组和多组之间进行切换,增加装置的便捷性和高适应性;同时通过定位板、定位槽以及固定块的设计,可以使得下模减少第一螺栓的安装数量,通过单边卡合配合单边螺栓锁定,提高下模定位安装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下模、固定块、定位板以及定位槽的局部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固定块、定位板和定位槽的局部结构左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螺纹槽、横板、连接杆、螺柱、螺纹孔、螺母以及螺杆的局部结构左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板的结构仰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5幅示意图中的零件标号所表示的名称如下:
110、底座;120、顶座;130、连接板;140、下模;150、气缸;160、压杆;170、上模;171、螺纹槽;180、套杆;190、插杆;210、固定块; 220、第一螺栓;230、定位板;231、定位槽;310、横板;320、固定套; 330、第二螺栓;340、连接杆;350、螺柱;351、螺纹孔;360、螺母;370、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一种实施例:
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包括安装下模140 的底座110、与底座110固定的连接板130、与连接板130固定的顶座120、安装在顶座120上的气缸150、与气缸150输出端固定的压杆160以及与压杆160固定的上模170,此处气缸150的工作原理等可以参考公告号为 CN103851010A,专利名称为一种气缸的中国授权发明专利,顶座120的底端皆固定有套杆180,套杆180的内部皆插设有用于滑动的插杆190,插杆 190的底端皆固定在上模170顶端拐角处,每组上模170上的插杆190皆设置有四组,通过套杆180和插杆190的设计,当上模170下降时,会带动插杆190一起下降,由于插杆190是插进套杆180内部的,因此套杆180 会对插杆190进行限位,使得插杆190只能竖直下降或上升,间接的表明套杆180可以对上模170的移动进行限位,保证上模170水平下降或上升,不会出现偏斜的情况。
压杆160底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多组上模170的组合机构,优选的,根据附图1、附图4和附图5可知,组合机构包括与压杆160固定的固定套 320,固定套320通过第二螺栓330固定在横板310顶端中部,通过固定套 320和第二螺栓330的设计,使得横板310与压杆160之间便于拆装,横板310的两侧皆通过可拆卸机构与上模170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根据附图1、附图4和附图5可知,可拆卸机构包括开设在上模170顶端的螺纹槽171,螺纹槽171内螺纹连接有螺杆370,螺杆370固定在连接杆340的底端,连接杆340的顶端固定有螺柱350,螺柱350的顶端贯穿横板310并与螺母360螺纹连接,螺母360与横板310 紧紧贴合,横板310和螺母360上皆开设有与螺柱350匹配的螺纹孔351,安装时,将连接杆340在螺杆370与螺纹槽171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固定在上模170顶端中部,然后将连接杆340顶端的螺柱350穿过横板310上开设的螺纹孔351,直到连接杆340与横板310贴合后,在螺纹孔351与螺柱350、螺柱350与螺母360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将螺母360螺纹连接到螺柱350上,直到螺母360与横板310紧紧贴合,实现对横板310上的上模170的安装,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得上模170与连接杆340、连接杆340与横板310之间便于拆装,配合横板310与压杆160之间的拆装结构,使得上模170与连接杆340、连接杆340与横板310、横板310与压杆 160之间拆装便捷,本申请中虽然将上模170以及下模140设置为两组,但根据本申请的描述以及附图5的展示,可以清楚的知道,本申请不会对上模170和下模140的具体数量做限定,其具体数量完全根据实际需求出发,同时本申请中的横板310、连接杆340皆为硬度较高的钢结构,不易弯折变形,保证装置结构的稳定性,也保证可以使得线束外壳封装正常进行。
优选的,根据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可知,下模140的两端皆固定有固定块210,两组下模140内侧的固定块210皆与固定在底座110顶端的定位板230卡合,定位板230的两侧皆开设有与固定块210配合的定位槽231,保证固定块210与定位板230卡合稳定,两组下模140外侧的固定块210皆通过第一螺栓220与底座110固定,安装下模140时,首先将下模140内侧的固定块210插进定位板230内开设的定位槽231中,然后将第一螺栓220穿过固定块210并拧紧,实现对下模140的固定,简单便捷,省时省力,此处本申请也并未对定位板230的数量进行限定,其数量取决于所需下模140和上模170的数量。
工作时,首先操作员将装置后侧设置的电源线连接外接电源,由于本申请的创新点并非在装置后侧位置,故并未展示该部分的视图,为装置提供电能,接着操作员将套有外壳的线束放进下模140上开设的开槽中,接着按下开关,此时气缸150工作,其输出端将会带动压杆160下降,压杆 160将会带动与之连接的固定套320、横板310、连接杆340以及上模170 同步下移,直到将下模140上的线束外壳进行压住,一段时间后,按下另一开关,将会控制气缸150上升,气缸150上升带动压杆160、固定套320、横板310、连接杆340以及上模170一起上升,然后操作员取出下模140 内的线束即可,紧接着再放入新的线束,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在上模170 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上模170都会带动插杆190,同步的在套杆180内部做上升或下降的动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包括安装下模(140)的底座(110)、与所述底座(110)固定的连接板(130)、与所述连接板(130)固定的顶座(120)、安装在所述顶座(120)上的气缸(150)、与所述气缸(150)输出端固定的压杆(160)以及与所述压杆(160)固定的上模(17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160)底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多组所述上模(170)的组合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机构包括与所述压杆(160)固定的固定套(320),所述固定套(320)通过第二螺栓(330)固定在横板(310)顶端中部,所述横板(310)的两侧皆通过可拆卸机构与所述上模(17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上模(170)顶端的螺纹槽(171),所述螺纹槽(171)内螺纹连接有螺杆(370),所述螺杆(370)固定在连接杆(340)的底端,所述连接杆(340)的顶端固定有螺柱(350),所述螺柱(350)的顶端贯穿横板(310)并与螺母(360)螺纹连接,所述螺母(360)与所述横板(310)紧紧贴合,所述横板(310)和所述螺母(360)上皆开设有与所述螺柱(350)匹配的螺纹孔(3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40)的两端皆固定有固定块(210),两组所述下模(140)内侧的所述固定块(210)皆与固定在所述底座(110)顶端的定位板(230)卡合,两组所述下模(140)外侧的所述固定块(210)皆通过第一螺栓(220)与所述底座(110)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30)的两侧皆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210)配合的定位槽(2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120)的底端皆固定有套杆(180),所述套杆(180)的内部皆插设有用于滑动的插杆(190),所述插杆(190)的底端皆固定在所述上模(170)顶端拐角处,每组所述上模(170)上的所述插杆(190)皆设置有四组。
CN202220711416.4U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 Active CN217704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1416.4U CN217704386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1416.4U CN217704386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04386U true CN217704386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90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1416.4U Active CN217704386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04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8072B (zh) 一种用于成型圆形多孔玻璃坯的成型模具
CN217704386U (zh) 一种可同时对多组线束进行外壳封装的注塑设备
CN201333605Y (zh) 调光螺钉安装机
CN218838463U (zh) 一种塑料制品复合注塑模具
CN214353848U (zh) 一种新型快速成型注塑模具
CN212889115U (zh) 一种便于安装具有紧固结构的压合模具
CN212920238U (zh) 一种便于下料的注塑模具
CN211588435U (zh) 适用于涡流器的射蜡模具
CN219746054U (zh)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精密模具
CN220797387U (zh) 一种电刷压模用多模模具组件
CN110154324A (zh) 一种冲压注塑模具及模联动成型的方法
CN220031017U (zh) 离合器踏板左右支架成型模具
CN216263158U (zh) 一种错齿类翅片的成型模具结构
CN216968513U (zh) 一种防转牙镶件卡死的快速出模模具
CN217665997U (zh) 一种五金模具脱模装置
CN219541544U (zh) 一种汽车用发动机零部件冲压装置
CN219820750U (zh) 一种便于模具拆卸的开式压力机
CN211842780U (zh) 一种镶块式模具
CN214214659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5237214U (zh) 一种定子和转子冲压模具
CN214726073U (zh) 一种音箱外壳加工用模具
CN210011248U (zh) 一种汽车轮眉装饰条注塑模具
CN215434706U (zh) 模内注塑自动放置螺母治具
CN214056233U (zh)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CN220112244U (zh) 核燃料转运罐用特制螺栓热锻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