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4317U - 一种水稻抛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抛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4317U
CN217694317U CN202221784616.9U CN202221784616U CN217694317U CN 217694317 U CN217694317 U CN 217694317U CN 202221784616 U CN202221784616 U CN 202221784616U CN 217694317 U CN217694317 U CN 217694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conveying
conveying belt
body shell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846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文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7846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4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4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4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抛秧机,包括载秧盘输送机构、取秧机构和秧苗立植机构,所述载秧盘输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前低后高倾斜设置,所述取秧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前部的上方,其包括压盘组件、体壳和若干夹秧组件,所述夹秧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甲传送带和乙传送带,甲、乙传送带均包括第二输送带,工作时,秧苗向前水平输送,秧盘向前下方倾斜输送,两者距离越来越远,由于秧盘受到压盘组件约束无法上升,导致秧苗被拉升从而脱离秧盘,实现苗盘分离,利用鼓风机的风吸效应,秧苗从秧苗输送管下端口被吹到稻田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取秧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抛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抛秧机。
背景技术
水稻种植已经进入机械化,以抛秧机为主要发展方向,现有的机械抛秧机主要部件分为载秧盘输送机构、取秧机构和秧苗立植机构。现有秧盘和秧苗分离装置机构(取秧机构)部件多,机构复杂,造价高,参见CN110972646A-一种适于可降解秧盘的气力式有序抛秧机和抛秧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取秧效果好、秧苗输送、丟秧过程较为便捷的水稻抛秧机。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内容。
一种水稻抛秧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载秧盘输送机构、取秧机构和秧苗立植机构,机架底部安装有可驱动的行走轮,以机架运动的方向为前后方向,水平面内垂直于机架运动的方向为左右方向,
所述载秧盘输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前低后高倾斜设置,使用时,第一输送带承托秧盘在从后向前输送;
所述取秧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前部的上方,其包括压盘组件、体壳和沿机架左右方向部署的若干夹秧组件,所述体壳呈长条状,沿机架前后方向设置,体壳前端与机架相连,体壳后端悬空,沿机架的左右方向间隔部署有若干体壳;所述夹秧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甲传送带和乙传送带,甲、乙传送带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体壳底面,甲、乙传送带均包括斜纹弹板、竖直设置的主动轴、从动轴以及套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循环转动的第二输送带,主动轴和从动轴安装于体壳并沿前后方向部署,斜纹弹板竖向设置在主、从动轴之间,斜纹弹板面紧贴第二输送带内侧面,第二输送带受斜纹弹板作用,具有向外侧移动的趋势,相邻的两个体壳之间为秧苗输送通道,工作时,甲、乙传送带的第二输送带夹持秧苗在秧苗输送通道内由后向前运动;所述压盘组件包括设置在体壳下方的压条,所述压条的长度方向与机架前后方向一致,其底面与第一输送带平行,沿机架左右方向间隔部署有若干压条;
所述秧苗立植机构包括与机架相连的接秧漏斗、鼓风机和秧苗输送管,所述接秧漏斗开口朝上,每个夹秧组件前端的下方均设有一个接秧漏斗;各接秧漏斗底部出口连接秧苗输送管的上端口,秧苗输送管的中部设有与鼓风机输出口连通的导风管,导风管相对秧苗输送管倾斜设置使得鼓风机的气流从秧苗输送管的下端口流出,相邻的秧苗输送管的下端口的间距与田间禾苗种植行距相同。
进一步,所述压盘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竖向设置在载秧盘输送机构的前端的前方。增设挡板,有利于使秧盘提前弯折向下掉落,减小设备的体积。
进一步,所述档板为接秧漏斗的后侧板。利用接秧漏斗后侧板当挡板,简化了设备结构。
进一步,相邻两个夹秧组件的中央的两个传送带安装在同一个体壳上, 所述的中央的两个传送带紧靠在一起,工作时,其中的一个传送带通过第二输送带摩擦力传输动能给另一个传送带。 两个传送带共用一个动力输入源,有效简化了设备结构。
进一步,取秧机构还包括苗叶分离杆,苗叶分离杆竖向设置,其底端与体壳相连,每一个体壳上均设有一个苗叶分离杆。苗叶分离杆可以有效划开从秧苗输送通道通过的左右相邻的秧苗黏连在一起的苗叶,有利于分离左右相邻的秧苗。
进一步,每一个体壳下方均设有一个压条。使秧盘收到的压力更加均匀。
进一步,压杆和苗叶分离杆由同一根金属杆弯折而成,该金属杆中部被固定在体壳顶面,金属杆一端竖直设置作为苗叶分离杆,金属杆另一端弯折到体壳下方作为压条,该设置进一步简化了取秧机构。
进一步,所述载秧盘输送机构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后上方,导向板的板面与第一输送带平齐。导向板作用在于为秧盘预留进入位置,便于秧盘上的秧苗对正秧苗输送通道,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秧苗输送通道的后部从前向后逐渐扩大,形成内窄外宽的Y形入口,有利于导引秧苗进入秧苗输送通道并被夹秧组件夹持。
上述抛秧机使用时,将秧盘投放在第一输送带上,使得秧苗对正秧苗输送通道,第一输送带运送秧盘前进到取秧机构后,秧盘上的秧苗进入秧苗输送通道,秧盘进入压条下方,秧苗被夹秧组件(甲、乙传送带的第二输送带)夹持并水平向前输送,由于第一输送带向前下方输送,秧盘受压条约束继续随第一输送带向前并向下传送,秧苗的根部逐渐脱离秧盘,秧盘在第一输送带的前端坠落,秧苗在夹秧组件的前端坠落入接秧漏斗,在鼓风机的作用下,秧苗在秧苗输送管中加速下坠,最终在秧苗输送管的下端口抛出落入稻田中,完成抛秧。
本实用新型的抛秧机,承运秧盘的第一输送带相对夹持秧苗的第二输送带存在一个向下的夹角,秧苗向前水平输送,秧盘向前下方倾斜输送,两者距离越来越远,由于秧盘受到压条约束无法上升,导致秧苗被拉升从而脱离秧盘,实现苗盘分离,利用鼓风机的风吸效应,秧苗从秧苗输送管下端口被吹到稻田中。本实用新型便于维护,取秧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抛秧机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秧苗和秧盘分离原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并列的多个夹秧组件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斜纹弹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载秧盘输送机构;2-1.导向板;2-2.第一输送带;3.取秧机构;3-1.夹秧组件;3-1-1.斜纹弹板;3-1-2.主动轴;3-1-3.从动轴;3-1-4第二输送带;3-2.体壳;3-3.苗叶分离杆;3-4.压条;3-5.挡板;4.秧苗立植机构;4-1.接秧漏斗;4-2.秧苗输送管;4-3.鼓风机;4-4.导风管;5.秧盘;6.秧苗;7.秧苗输送通道;7-1.Y形入口。图4中虚线框内为甲、乙两个传送带组成的夹秧组件,箭头为秧苗输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施例及附图,对某些部件进行等同替换获得相同的技术效果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述等同替换包括不限于下述内容,压条作用在于为苗盘分离时,给秧盘提供约束定位作用,确保秧盘始终朝前下方运送,压条与机架的连接方式(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压条的具体形状(板状或杆状)不拘泥于本实施例所述,只要实现了上述作用即可。
参见图1至图5,一种水稻抛秧机,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载秧盘输送机构2、取秧机构3和秧苗立植机构4,机架1底部安装有可驱动的行走轮,以机架1运动的方向为前后方向,水平面内垂直于机架1运动的方向为左右方向,
载秧盘输送机构2包括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输送带2-2,第一输送带2-2前低后高倾斜设置,从而保证了第一输送带2-2承托秧盘5向前下方输送,
取秧机构3设置在第一输送带2-2前部的上方,其包括压盘组件、体壳3-2和苗叶分离杆3-3、沿机架1左右方向部署的若干夹秧组件3-1,体壳3-2呈长条状,沿机架1前后方向设置,体壳3-2前端与机架1相连,体壳3-2后端悬空,沿机架1的左右方向间隔部署有若干体壳3-2;夹秧组件3-1包括平行设置的甲传送带和乙传送带(图4虚线框内所示),甲、乙传送带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体壳3-2底面,甲、乙传送带均包括斜纹弹板3-1-1、竖直设置的主动轴3-1-2、从动轴3-1-3以及套装在主动轴3-1-2和从动轴3-1-3上的循环转动的第二输送带3-1-4,主动轴3-1-2和从动轴3-1-3在体壳3-2底面沿前后方向部署,斜纹弹板3-1-1竖向设置在主动轴3-1-2和从动轴3-1-3之间,斜纹弹板3-1-1面在弹力作用下紧贴第二输送带3-1-4内侧面,使第二输送带3-1-4具有向外侧移动的趋势,斜纹弹板3-1-1的弹力为第二输送带3-1-4提供夹持秧苗6压力,另,由于斜纹弹板3-1-1的张紧力,甲、乙传送带邻近的两个第二输送带3-1-4后部形成内窄外宽的Y形入口,便于秧苗6进入其中,相邻的两个体壳3-2之间为秧苗输送通道7,秧苗输送通道7的后部从前向后逐渐扩大,形成内窄外宽的Y形入口7-1,有利于导引秧苗6进入秧苗输送通道7并被夹秧组件夹持;苗叶分离杆3-3竖向设置,其底端与体壳3-2相连,每一个体壳3-2上均设有一个苗叶分离杆3-3,苗叶分离杆3-3可以有效划开左右相邻的秧苗黏连在一起的苗叶,有利于分离左右相邻的秧苗;相邻两个夹秧组件3-1的中央的两个传送带安装在同一个体壳3-2底面,该两个传送带紧靠在一起,工作时,其中的一个传送带通过第二输送带3-1-4摩擦力传输动能给另一个传送带,该设置使得体壳3-2底面的两个传送带共用一个动力输入源,有效简化了设备结构;压盘组件包括设置在体壳3-2下方的压条3-4和挡板3-5,压条3-4的长度方向与机架1前后方向一致,其底面与第一输送带2-2平行,每一个体壳3-2下方均设有一个压条3-4,使秧盘5受到压条3-4的约束力更加均匀;本实施例中,压条3-4和苗叶分离杆3-3由同一根金属杆弯折而成,该金属杆中部被固定在体壳3-2顶面,金属杆一端竖直设置作为苗叶分离杆3-3,金属杆另一端弯折到体壳3-2下方作为压条3-4(参见图3),
秧苗立植机构4包括与机架1相连的接秧漏斗4-1、鼓风机4-3和秧苗输送管4-2,接秧漏斗4-1开口朝上,接秧漏斗4-1的后侧板为压盘组件的挡板3-5,每个夹秧组件3-1前端的下方均设有一个接秧漏斗4-1;各接秧漏斗4-1底部朝下均连接有一个秧苗输送管4-2,秧苗输送管4-2的中部设有与鼓风机4-3输出口连通的导风管4-4,导风管4-4相对秧苗输送管4-2倾斜设置使得鼓风机4-3的气流从秧苗输送管4-2的下端口流出,相邻的秧苗输送管4-2的下端口的间距与田间禾苗种植行距相同,
本实施例中,载秧盘输送机构2还包括导向板2-1,导向板2-1设置在第一输送带2-2的后上方,导向板2-1的板面与第一输送带2-2平齐。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抛秧机使用时,将培育有秧苗6的秧盘5放置在导向板2-1上,第一输送带2-2将秧盘5朝前下方输送,秧盘5进入压条3-4的下方时,秧苗6在Y形入口7-1导引下进入秧苗输送通道7,夹秧组件3-1的甲、乙两个传送带夹持禾苗6,由于第二输送带3-1-4受内侧斜纹弹板3-1-1扩张承托,禾苗6被夹持在左右两侧的第二输送带3-1-4之间并随第二输送带水平向前输送,秧盘5受到压条3-4限位,继续随第一传输带朝前下方运动,秧苗6的根部从秧盘5培植网格中脱离,从而实现了禾苗6与秧盘5的分离,秧盘5继续向前下方输送,其前端抵接挡板3-5(接秧漏斗4-1的后侧板)后弯折向下,直到秧盘5后端脱离第一输送带2-2,秧盘5直接坠落入有关收集装置中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秧苗6被夹秧组件3-1夹持向前输送,当秧苗6运送到秧苗输送通道的前端并脱离第二输送带3-1-4的夹持,秧苗6受重力下坠到接秧漏斗4-1内,由于鼓风机4-3朝秧苗输送管4-2的下端口吹风,秧苗输送管4-2的上端口对秧苗产生风吸效应,秧苗顺秧苗输送管4-2下坠,直到从下端口出来,坠落于水田。从而完成了抛秧动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秧苗6与秧盘5分离效果好,制造成本低,便于中小农户实现机械化抛秧,提高工作效率。

Claims (9)

1.一种水稻抛秧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载秧盘输送机构、取秧机构和秧苗立植机构,机架底部安装有可驱动的行走轮,以机架运动的方向为前后方向,水平面内垂直于机架运动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秧盘输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前低后高倾斜设置,使用时,第一输送带承托秧盘在从后向前输送;
所述取秧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前部的上方,其包括压盘组件、体壳和沿机架左右方向部署的若干夹秧组件,所述体壳呈长条状,沿机架前后方向设置,体壳前端与机架相连,体壳后端悬空,沿机架的左右方向间隔部署有若干体壳,所述夹秧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甲传送带和乙传送带,甲、乙传送带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体壳底面,甲、乙传送带均包括斜纹弹板、竖直设置的主动轴、从动轴以及套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循环转动的第二输送带,主动轴和从动轴安装于体壳并沿前后方向部署,斜纹弹板竖向设置在主、从动轴之间,斜纹弹板面紧贴第二输送带内侧面,第二输送带受斜纹弹板作用,具有向外侧移动的趋势,相邻的两个体壳之间为秧苗输送通道,工作时,甲、乙传送带的第二输送带夹持秧苗在秧苗输送通道内由后向前运动;
所述压盘组件包括设置在体壳下方的压条,所述压条的长度方向与机架前后方向一致,其底面与第一输送带平行,沿机架左右方向间隔部署有若干压条;
所述秧苗立植机构包括与机架相连的接秧漏斗、鼓风机和秧苗输送管,所述接秧漏斗开口朝上,每个夹秧组件前端的下方均设有一个接秧漏斗;各接秧漏斗对应设有一个秧苗输送管,秧苗输送管上端口与接秧漏斗底部的出口相连,秧苗输送管的中部设有与鼓风机输出口连通的导风管,导风管相对秧苗输送管倾斜设置使得鼓风机的气流从秧苗输送管的下端口流出,相邻的秧苗输送管的下端口的间距与田间禾苗种植行距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竖向设置在载秧盘输送机构的前端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接秧漏斗的后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夹秧组件的中央的两个传送带安装在同一个体壳上,所述的中央的两个传送带紧靠在一起,工作时,其中的一个传送带通过第二输送带摩擦力传输动能给另一个传送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在于,取秧机构还包括苗叶分离杆,苗叶分离杆竖向设置,其底端与体壳相连,每一个体壳上均设有一个苗叶分离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体壳下方均设有一个压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在于,压杆和苗叶分离杆由同一根金属杆弯折而成,该金属杆中部被固定在体壳顶面,金属杆一端竖直设置作为苗叶分离杆,金属杆另一端弯折到体壳下方作为压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秧盘输送机构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后上方,导向板的板面与第一输送带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输送通道的后部从前向后逐渐扩大,形成内窄外宽的Y形入口。
CN202221784616.9U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水稻抛秧机 Active CN217694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4616.9U CN217694317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水稻抛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4616.9U CN217694317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水稻抛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4317U true CN217694317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7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84616.9U Active CN217694317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水稻抛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4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6476B (zh) 植质钵育玉米移栽机
CN108738564A (zh) 一种全自动穴盘苗移栽机取苗选苗补苗投苗装置
KR101462410B1 (ko) 마늘 선별장치
CN113383628A (zh) 一种高速钵苗定植机
CN106733671A (zh) 一种原料蔗除杂处理设备
CN107369844A (zh) 一种全自动电池包装设备
CN217694317U (zh) 一种水稻抛秧机
CN109005809B (zh) 一种用于水田的自动化插秧装置
WO2016078022A1 (zh) 一种玉米定向播种机
CN109592371B (zh) 一种玉米排序输送装置
CN201579203U (zh) 一种复式精选车
CN115517053A (zh) 一种同步带内充气力式大粒径种子精密排种器
CN110933977B (zh) 一种蔬菜穴盘育苗播种装置及漏播检测方法
US2717076A (en) Potato harvesting machine
CN212381666U (zh) 一种高速钵苗定植机
CN209795924U (zh) 分向装箱装置及采摘装箱系统
CN108502548A (zh) 具有承载装置的手推式收粮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21190678U (zh) 一种棉籽输送设备
CN202061813U (zh) 种粮分选车
CN206181769U (zh) 一种穴盘点播机
CN218554803U (zh) 一种三七主根自动快速除杂上料装置
CN216661730U (zh) 自动播撒种子装置
CN117178778B (zh) 一种自通孔双吸盘横盘育秧生产线
CN201928655U (zh) 一种玉米收获机及其玉米籽粒回收装置
CN217564093U (zh) 一种高速扰排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