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3756U - 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3756U
CN217693756U CN202221814873.2U CN202221814873U CN217693756U CN 217693756 U CN217693756 U CN 217693756U CN 202221814873 U CN202221814873 U CN 202221814873U CN 217693756 U CN217693756 U CN 217693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heating
air
cavity
cooling
pressur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148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林
柳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Keneng Weichuang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Keneng Weichuang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Keneng Weichuang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Keneng Weichuang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148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3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3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3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附件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所述的感应加热设备箱的内部设置有加压风冷腔、感应加热腔,加压风冷腔分布在感应加热腔的上端,且感应加热腔的底部中间通过过滤风门与感应加热设备箱底部的排气通道连通;所述的感应加热腔的内壁设置有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的上端悬吊有陶瓷网篮,陶瓷网篮的四角连接有非金属耐热缆绳,且非金属耐热缆绳通过加压风冷腔四角的正反转驱动轴与配重块连接,所述的加压风冷腔的左右侧壁固定有加压风机。它采用吊篮与电磁感应线圈配合,实现对电缆附件的热处理;且通过封闭腔室进行风冷与顶部密封门的配合可进行快速冷却及慢速冷却,更加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附件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接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热处理,以保证电缆接头结构的稳定性,但是传统热处理设备多采用水冷却的方式,水冷却属于快速降温,并不能够控制电缆接头的冷却速度,满足不了电缆接头热处理需求;另外,水冷却与电磁感应加热相结构,不安全,且需要更高的设备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风冷感应加热设备,它采用吊篮与电磁感应线圈配合,实现对电缆附件的热处理;利用封闭腔室风道的变化进行风冷,能够控制冷却速度,使电缆附件保证稳定的结构;且风冷与电磁感应加热相结合,更加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感应加热设备箱、加压风冷腔、感应加热腔、过滤风门、排气通道、电磁感应加热线圈、陶瓷网篮、正反转驱动轴、非金属耐热缆绳、配重块、配重块活动通道、加压风机;所述的感应加热设备箱的内部设置有加压风冷腔、感应加热腔,加压风冷腔分布在感应加热腔的上端,且感应加热腔的底部中间通过过滤风门与感应加热设备箱底部的排气通道连通;所述的感应加热腔的内壁设置有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的上端悬吊有陶瓷网篮,陶瓷网篮的四角连接有非金属耐热缆绳,且非金属耐热缆绳通过加压风冷腔四角的正反转驱动轴与配重块连接,配重块活动设置有在四角的配重块活动通道内部,所述的加压风冷腔的左右侧壁固定有加压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正反转驱动轴与非金属耐热缆绳之间保持卡接,通过正反转驱动轴带动非金属耐热缆绳进行运动,从而实现陶瓷网篮的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压风冷腔与感应加热腔、排气通道之间组成从上往下的冷却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压风冷腔的顶端设置有封闭门,封闭门的开合控制加压风冷腔内部气流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与感应加热设备箱外侧逆变电流控制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采用吊篮与电磁感应线圈配合,实现对电缆附件的热处理;且通过封闭腔室进行风冷与顶部密封门的配合可进行快速冷却及慢速冷却,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感应加热设备箱1、加压风冷腔2、感应加热腔3、过滤风门4、排气通道5、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陶瓷网篮7、正反转驱动轴8、非金属耐热缆绳9、配重块10、配重块活动通道11、加压风机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参看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感应加热设备箱1、加压风冷腔2、感应加热腔3、过滤风门4、排气通道5、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陶瓷网篮7、正反转驱动轴8、非金属耐热缆绳9、配重块10、配重块活动通道11、加压风机12;所述的感应加热设备箱1的内部设置有加压风冷腔2、感应加热腔3,加压风冷腔2分布在感应加热腔3的上端,且感应加热腔3的底部中间通过过滤风门4与感应加热设备箱1底部的排气通道5连通;所述的感应加热腔3的内壁设置有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的上端悬吊有陶瓷网篮7,陶瓷网篮7的四角连接有非金属耐热缆绳9,且非金属耐热缆绳9通过加压风冷腔2四角的正反转驱动轴8与配重块10连接,配重块10活动设置有在四角的配重块活动通道11内部,所述的加压风冷腔2的左右侧壁固定有加压风机12。
其中,所述的正反转驱动轴8与非金属耐热缆绳9之间保持卡接,通过正反转驱动轴8带动非金属耐热缆绳9进行运动,从而实现陶瓷网篮7的升降;所述的加压风冷腔2与感应加热腔3、排气通道5之间组成从上往下的冷却通道。
另外,所述的加压风冷腔2的顶端设置有封闭门,封闭门的开合控制加压风冷腔2内部气流方向;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与感应加热设备箱1外侧逆变电流控制器13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感应加热设备箱1顶端预留的密封门将电缆接头附件放置到陶瓷网篮7的内部,然后通过正反转驱动轴8带动非金属耐热缆绳9进行旋转将陶瓷网篮7放置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的内部,利用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与逆变电流控制器13的配合对金属的电缆接头附件进行热处理,待热处理完成后,正反转驱动轴8反向旋转将陶瓷网篮7从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吊起,停止加热,然后启动加压风机12对加压风冷腔2内部进行加压进气,进行降温;当加热设备箱1顶端密封门打开时,密封门出气量远大于排气通道5的出气量,热电缆接头附件升腾热气带动空气向上运动,由于负压作用排气通道5变换为进气口,进行快速冷却;当加热设备箱1顶端密封门关闭时,由于排气通道5的下置原因,空气只能向下运动,透过过滤风门4从排气通道5排出,在此过程中,热电缆接头附件升腾热气与下沉空气对冲,热量散失慢,使冷却速度变慢。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吊篮与电磁感应线圈配合,实现对电缆附件的热处理;且通过封闭腔室进行风冷,更加安全可靠。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5)

1.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感应加热设备箱(1)、加压风冷腔(2)、感应加热腔(3)、过滤风门(4)、排气通道(5)、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陶瓷网篮(7)、正反转驱动轴(8)、非金属耐热缆绳(9)、配重块(10)、配重块活动通道(11)、加压风机(12);所述的感应加热设备箱(1)的内部设置有加压风冷腔(2)、感应加热腔(3),加压风冷腔(2)分布在感应加热腔(3)的上端,且感应加热腔(3)的底部中间通过过滤风门(4)与感应加热设备箱(1)底部的排气通道(5)连通;所述的感应加热腔(3)的内壁设置有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的上端悬吊有陶瓷网篮(7),陶瓷网篮(7)的四角连接有非金属耐热缆绳(9),且非金属耐热缆绳(9)通过加压风冷腔(2)四角的正反转驱动轴(8)与配重块(10)连接,配重块(10)活动设置有在四角的配重块活动通道(11)内部,所述的加压风冷腔(2)的左右侧壁固定有加压风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反转驱动轴(8)与非金属耐热缆绳(9)之间保持卡接,通过正反转驱动轴(8)带动非金属耐热缆绳(9)进行运动,从而实现陶瓷网篮(7)的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风冷腔(2)与感应加热腔(3)、排气通道(5)之间组成从上往下的冷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风冷腔(2)的顶端设置有封闭门,封闭门的开合控制加压风冷腔(2)内部气流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与感应加热设备箱(1)外侧逆变电流控制器(13)连接。
CN202221814873.2U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 Active CN217693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4873.2U CN217693756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4873.2U CN217693756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3756U true CN217693756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8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14873.2U Active CN217693756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3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7339B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肉质电烤箱
CN205561438U (zh) 一种槽式烘干结构
CN209081926U (zh) 一种热能利用率高的井式回火炉
CN217693756U (zh) 一种风冷感应加热设备
CN207642286U (zh) 一种高效的铁硅铝合金粉末真空包覆装置
CN208822468U (zh) 一种电烤炉
CN202984177U (zh) 机车转向架清洗设备
CN208794910U (zh) 电热鼓风干燥箱
CN207065667U (zh) 一种智能家居油烟机
CN205495849U (zh) 一种余热回收式旋风除尘器
CN210625218U (zh) 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烘干设备
CN208485907U (zh) 一种用于生产高耐磨铝型材的节能时效炉
CN208832717U (zh) 加热锅炉
CN208403073U (zh) 一种控制酸奶发酵的温度测定装置
CN217654196U (zh) 一种高效率的茶叶烘干装置
CN206959643U (zh) 一种饮用热水自动降温器
CN216826933U (zh) 一种用于铁制品表面处理的浸塑装置
CN214289033U (zh) 用于道路指示的多功能标牌的表面处理装置
CN204689968U (zh) 一种热能高效回收炼油锅
CN213945451U (zh) 一种新型组焊结构
CN109827393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式茶叶烘干装置
CN208894202U (zh) 一种高纯度催化剂用草酸铈生产装置
CN215533609U (zh) 一种热量循环利用低耗能煮面炉
CN220567834U (zh) 一种熔炼中频炉
CN212987894U (zh) 一种青瓷加工用多工位旋转式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