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3248U -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3248U
CN217693248U CN202222008849.6U CN202222008849U CN217693248U CN 217693248 U CN217693248 U CN 217693248U CN 202222008849 U CN202222008849 U CN 202222008849U CN 217693248 U CN217693248 U CN 217693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ng
diode
box body
junction box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088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解
魏强
王垒
孔旭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lhow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llhow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lhow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llhow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088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3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3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3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导电组件、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导电组件设于盒体内部,导电组件导通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导电组件具有二极管;其中,盒体具有导热件,导热件向盒体的内部凸设,导热件与二极管导热连接,用于将二极管的热量引导至盒体外。

Description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光伏组件的电池片越来越大,在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的同时,使得光伏组件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上升,因此,对光伏接线盒的要求也更高。
在光伏技术的发展中,如何提升现有光伏接线盒的散热效果成为光伏接线盒改进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其能够使得光伏接线盒具有较好的散热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导电组件、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所述导电组件设于所述盒体内部,所述导电组件导通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导电组件具有二极管;
其中,所述盒体具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向所述盒体的内部凸设,所述导热件与所述二极管导热连接,用于将所述二极管的热量引导至盒体外。
上述方案中,发明人发现,光伏接线盒内部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二极管产生的热量,为此,如何将二极管产生的热量引导至盒体外是提高光伏接线盒的散热性的关键手段,鉴于此,发明人设计了光伏接线盒,该接线盒的盒体形成有导热件,该导热件能够与二极管导热连接,进而直接地将二极管表面的热量引导至盒体,以向外界散发。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以分别连接太阳能组件与逆变器等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盒体包括下箱体以及盖体,所述导电组件、所述第一连接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器设于所述下箱体的开口,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下箱体。
上述方案中,盒体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通过打开盖体,能够便于维护导电组件、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盖体可以采用粘接通过密封件连接的方式与下箱体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箱体包括底壁,所述导电组件设于所述底壁;
所述底壁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对应于所述二极管设置;
所述导热件设于所述通孔,且所述导热件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底壁的导热系数。
上述方案中,导热件设置于通孔(通孔的尺寸可以对应二极管的尺寸,例如二极管在底壁的投影处于通孔内;导热件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通孔),即导热件的一端能够与二极管导热连接,导热件的另一端直接连接外界。导热件的导热系数较大,故能够有效地将二极管产生的热量引导至外界散发。同时,由于底壁的导热系数较小,故能够尽量地起到保温的效果,以满足耐候性需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箱体为聚苯撑醚下箱体,所述导热件为金属导热件。
上述方案中,下箱体可以有耐候性好、弹性好以及一定强度的聚苯撑醚材料注塑而成,导热件可以为嵌设于通孔的金属材料。通过在热量集中的部位设置金属导热件以散发二极管产生的热量,在其余部位采用成本交底的塑料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光伏接线盒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二极管导热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设于所述通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部分面向所述二极管的表面形成有弧面,所述二极管位于所述弧面,所述二极管和所述弧面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
上述方案中,弧面围绕于二极管的部分,弧面的长度可以大于二极管的长度,通过导热硅胶,使得弧面和二极管之间具有较大的导热面积,利于二极管温度向外散发。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部分的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填充有冷却液。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二部分的内部形成空腔,能够有效地降低导热件的重量,且节约光伏接线盒的材料成本;同时在空腔内填充冷却液,例如水,能够保证导热件的导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部分可以采用多个金属片焊接而成,在金属片的表面可以设置注液孔,以向空腔内注入冷却液,注液完成后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封堵注液孔。同时,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一部分。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部分的背离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呈弧状;
所述第二部分的背离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内陷于所述底壁的表面;
所述第二部分的背离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翅片。
上述方案中,由于金属的密度较塑料大,故为保证光伏接线盒具有较轻的重量,需要缩小导热件的体积,即导热件内陷于底壁的表面。为保证导热件的散热效果,在第二部分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翅片,以提高与外界的热交换面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正极导电金属板、负极导电金属板以及多个导电金属板;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正极导电金属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负极导电金属板连接,多个所述导电金属板位于所述正极导电金属板和所述负极导电金属板之间;
所述二极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二极管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导电金属板之间;
所述导热件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导热件与所述二极管一一对应。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层压件和连接在光伏层压件上的接线盒,所述接线盒为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接线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光伏接线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光伏接线盒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二极管、导电件以及底壁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二极管、导电件以及底壁的示意图。
图标:10-盒体;11-下箱体;110-底壁;1100-通孔;12-盖体;20-导电组件;21-二极管;22-正极导电金属板;23-负极导电金属板;30-第一连接器;40-第二连接器;50-导热件;51-第一部分;510-弧面;52-第二部分;520-空腔;60-导热硅胶;61-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盒,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光伏接线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光伏接线盒的示意图。
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10、导电组件20、第一连接器30和第二连接器40。
导电组件20设于盒体10内部,导电组件20导通第一连接器30和第二连接器40,导电组件20具有二极管21。
其中,盒体10具有导热件50,导热件50向盒体10的内部凸设,导热件50与二极管21导热连接,用于将二极管21的热量引导至盒体10外。
上述方案中,发明人发现,光伏接线盒内部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二极管21产生的热量,为此,如何将二极管21产生的热量引导至盒体10外是提高光伏接线盒的散热性的关键手段。
鉴于此,发明人设计了上述描述的光伏接线盒,该接线盒的盒体10形成有导热件50,该导热件50能够与二极管21导热连接,进而直接地将二极管21表面的热量引导至盒体10,以向外界散发,以避免热量在盒体10内累计,提高光伏接线盒的散热效果,提高光伏接线盒的安全性。
其中,第一连接器30和第二连接器40可以分别连接太阳能组件与逆变器等装置。导电组件20的作用可以为连接太阳能组件与逆变器等控制装置的桥梁作用。通过导电组件20可以将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电流引出并导入到用电设备中。其中导电组件20为现有技术,为此本实施例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盒体10包括下箱体11以及盖体12,导电组件20、第一连接器30以及第二连接器40设于下箱体11的开口,盖体12盖合于下箱体11。
上述方案中,盒体10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通过打开盖体12,能够便于维护导电组件20、第一连接器30以及第二连接器40。盖体12可以采用粘接通过密封件连接的方式与下箱体11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图1-图4,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二极管21、导电件以及底壁110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二极管21、导电件以及底壁110的示意图。
下箱体11包括底壁110,导电组件20设于底壁110。底壁110形成有通孔1100,通孔1100对应于二极管21设置。导热件50设于通孔1100,且导热件50的导热系数大于底壁110的导热系数。
上述方案中,导热件50设置于通孔1100(通孔1100的尺寸可以对应二极管21的尺寸,例如二极管21在底壁110的投影处于通孔1100内;导热件5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通孔1100),即导热件50的一端能够与二极管21导热连接,导热件50的另一端直接连接外界。导热件50的导热系数较大,故能够有效地将二极管21产生的热量引导至外界散发。同时,由于底壁110的导热系数较小,故能够尽量地起到保温的效果,以满足耐候性需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下箱体11为聚苯撑醚下箱体11,导热件50为金属导热件50。
上述方案中,下箱体11可以有耐候性好、弹性好以及一定强度的聚苯撑醚材料注塑而成,导热件50可以为嵌设于通孔1100的金属材料。通过在热量集中的部位设置金属导热件50以散发二极管21产生的热量,在其余部位采用成本交底的塑料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光伏接线盒的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件50可以通过铜、铝等金属制得。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结合图3和图4,导热件50包括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第一部分51与二极管21导热连接,第二部分52设于通孔110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和图4,第一部分51面向二极管21的表面形成有弧面510,二极管21位于弧面510,二极管21和弧面510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60。
上述方案中,弧面510围绕于二极管21的部分,弧面510的长度可以大于二极管21的长度,通过导热硅胶60,使得弧面510和二极管21之间具有较大的导热面积,利于二极管21温度向外散发。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第二部分52的内部形成有空腔520,空腔520填充有冷却液。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二部分52的内部形成空腔520,能够有效地降低导热件50的重量,且节约光伏接线盒的材料成本;同时在空腔520内填充冷却液,例如水,能够保证导热件50的导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部分52可以采用多个金属片焊接而成,在金属片的表面可以设置注液孔,以向空腔520内注入冷却液,注液完成后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封堵注液孔。同时,第二部分52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一部分51。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第二部分52的背离于第一部分51的表面呈弧状;第二部分52的背离于第一部分51的表面内陷于底壁110的表面;第二部分52的背离于第一部分5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翅片61。
上述方案中,由于金属的密度较塑料大,故为保证光伏接线盒具有较轻的重量,需要缩小导热件50的体积,即导热件50内陷于底壁110的表面。为保证导热件50的散热效果,在第二部分5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翅片61,以提高与外界的热交换面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结合图1,导电组件20还包括正极导电金属板22、负极导电金属板23以及多个导电金属板;第一连接器30与正极导电金属板22连接,第二连接器40与负极导电金属板23连接,多个导电金属板位于正极导电金属板22和负极导电金属板23之间;二极管21的数量为多个,二极管21设于相邻两个导电金属板之间;导热件50的数量有多个,导热件50与二极管21一一对应。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层压件和连接在光伏层压件上的接线盒,接线盒为上文描述的光伏接线盒。
光伏组件可通过光伏接线盒上的第一连接器30和第二连接器40实现电能的导出或与其它光伏组件之间的连接,以最终实现光伏组件光能至电能的转换。
需要说明的是,光伏层压件可以为单玻光伏层压件,也可以是双玻光伏层压件,即,光伏层压件具体结构可以根据现有技术或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此处不对光伏层压件作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导电组件、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所述导电组件设于所述盒体内部,所述导电组件导通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导电组件具有二极管;
其中,所述盒体具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向所述盒体的内部凸设,所述导热件与所述二极管导热连接,用于将所述二极管的热量引导至盒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包括下箱体以及盖体,所述导电组件、所述第一连接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器设于所述下箱体的开口,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下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箱体包括底壁,所述导电组件设于所述底壁;
所述底壁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对应于所述二极管设置;
所述导热件设于所述通孔,且所述导热件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底壁的导热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箱体为聚苯撑醚下箱体,所述导热件为金属导热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二极管导热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设于所述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面向所述二极管的表面形成有弧面,所述二极管位于所述弧面,所述二极管和所述弧面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的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填充有冷却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的背离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呈弧状;
所述第二部分的背离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内陷于所述底壁的表面;
所述第二部分的背离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翅片。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正极导电金属板、负极导电金属板以及多个导电金属板;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正极导电金属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负极导电金属板连接,多个所述导电金属板位于所述正极导电金属板和所述负极导电金属板之间;
所述二极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二极管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导电金属板之间;
所述导热件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导热件与所述二极管一一对应。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层压件和连接在光伏层压件上的接线盒,所述接线盒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接线盒。
CN202222008849.6U 2022-08-01 2022-08-01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Active CN217693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8849.6U CN217693248U (zh) 2022-08-01 2022-08-01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8849.6U CN217693248U (zh) 2022-08-01 2022-08-01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3248U true CN21769324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9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08849.6U Active CN217693248U (zh) 2022-08-01 2022-08-01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32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5311B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液冷模组
CN213989778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储能柜
US20240088480A1 (en) Energy storage module,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a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217693248U (zh)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CN106134070A (zh) 一种包括二次电池的发电装置
CN108377133A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光伏接线盒
CN212909433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
CN212210946U (zh) 一种单一极性模块化太阳能电池分体式接线盒
CN208190595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光伏接线盒
CN211376703U (zh) 可快速散热的电池箱
CN114189206A (zh) 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
CN210579825U (zh) 太阳能离网逆变器
CN208489832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安装结构及光伏组件
JP201107146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08874535U (zh) 热能对流散热型光伏组件
CN220044006U (zh) 一种灌封盒
CN218301813U (zh) 一种电子调速器及具有其的冲浪板
CN220474617U (zh) 高效散热型桥堆
CN213026156U (zh) 光伏组件及光伏发电系统
CN220569657U (zh) 一种半导体绝缘封装件
CN213461668U (zh) 新型大电流宽体式光伏组件接线盒
CN220896647U (zh) 一种大电流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
CN218730879U (zh) 新型线盒一体式光伏旁路二极管封装模组
CN217589101U (zh) 一种电池组外壳散热结构
CN216290839U (zh) 一种大电流高散热性的接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