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5780U - 导风板、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导风板、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5780U
CN217685780U CN202221240280.XU CN202221240280U CN217685780U CN 217685780 U CN217685780 U CN 217685780U CN 202221240280 U CN202221240280 U CN 202221240280U CN 217685780 U CN217685780 U CN 217685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flector
air
reinforcing
plate
deflecto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402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新
李婧
田志强
张中晓
顾明亮
李龙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402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5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5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5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第一加强机构,沿所述导风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第二加强机构,沿所述导风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且其与所述第一加强机构并排设置,以减轻所述导风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形变;和,连接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机构连接,且,所述连接机构用于与和所述导风板连接的伸缩机构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板在关闭状态下收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不仅能提高导风板的机构强度,减轻导风板发生形变,还可以在关闭状态下收紧。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器。

Description

导风板、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导风板、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通过调节导风板的角度可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
为了实现导风板的大角度送风以及提高送风效率,空调器的出风口通常设置大面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导风板,导风板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易变形。相关技术中,提供一种双层导风板,能够防止导风板发生形变。双层导风板包括内导风板和外导风板,外导风板和内导风板平行叠置且相互卡接。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在导风板较长的情况下,导风板的防变形效果不佳,导风板在关闭状态下,导风板的中间部分与出风口之间仍然会存在缝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导风板和空调器,通过在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第一加强机构和第二加强机构,能够提高导风板的结构强度,且第一加强机构和第二加强机构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用于与和导风板连接的伸缩机构连接,能够使得导风板在关闭状态下收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第一加强机构、第二加强机构和连接机构,第一加强机构沿所述导风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第二加强机构沿所述导风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且其与所述第一加强机构并排设置,以减轻所述导风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形变;连接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机构连接,且,所述连接机构用于与和所述导风板连接的伸缩机构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板在关闭状态下收紧。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机构和所述第二加强机构沿所述导风板本体纵向的中心线镜面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轴,第一连接部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机构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垂直连接,第二连接部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机构的侧面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垂直连接,连接轴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或者所述第四连接板的外板面上,所述连接轴用于与所述伸缩机构的连杆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轴的轴心位于所述导风板的转轴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筋,以加强所述导风板本体长度方向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机构和/或第二加强机构包括加强板和多个支撑板,加强板为平板状,沿所述导风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支撑板垂直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可选地,在所述加强板的同一侧,所述加强板靠近所述导风板本体中部的一端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的垂直距离为m,所述加强板靠近所述导风板本体端部的一端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的垂直距离为n,其中,m>n。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具有导风时朝向出风口内侧的迎风侧和导风时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的出风侧;沿所述迎风侧至所述出风侧的方向,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导风板本体内侧壁的间隔距离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导风板还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机构的外端,其用于与所述导风板的驱动机构连接;第二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机构的外端,其用于与所述导风板的驱动机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和所述连接轴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导风板。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和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第一加强机构、第二加强机构和连接机构。第一加强机构和第二加强机构均沿导风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且二者之间并排设置,第一加强机构和第二加强机构能够减轻导风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形变量。连接机构设置于第一加强机构和第二加强机构之间,且其一端与第一加强机构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加强机构连接,同时,连接机构还能够与和导风板连接的伸缩机构连接。本公开实施例中,连接机构不仅能够起到连接第一加强机构和第二加强机构的作用,整体上提高导风板在其长度方向的结构强度,减轻导风板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形变;连接机构还能够与导风板的伸缩机构连接,即,伸缩机构与导风板的中部区域连接,在导风板关闭的状态下,伸缩机构能够为导风板提供向内的拉力,大大减小导风板与出风口之间的缝隙,使得导风板能够在关闭状态下收紧。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导风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导风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导风板的后视图;
图5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导风板与伸缩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驱动元件;20:连杆;30:轨道板;40:导风板;41:导风板本体;42:第一加强机构;421:加强板;422:支撑板;43:第二加强机构;441:第一连接板;442:第二连接板;443:第三连接板;444:第四连接板;445:连接轴;446:连接筋;45:第一安装座;46:第二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为大导板式空调器,可以进行大角度送风,空调器的出风口包括“大导板式”导风板40,“大导板式”导风板40的长度通常较长,能够适配二匹或者三匹的空调器。但是,用户在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中,导风板40会由于自身的重力因素发生形变,影响导风效果,并且,导风板40在关闭状态下,导风板40与出风口之间会有缝隙。为了提高导风板40的结构强度,并使导风板40在关闭状态下能够收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下述的导风板40。
可选地,空调器可以为挂机,还可以为风管机或者中央空调,本公开实施例对空调器的类型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导风板40,如图1至图6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40包括导风板本体41、第一加强机构42、第二加强机构43和连接机构,第一加强机构42沿导风板本体4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第二加强机构43沿导风板本体4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且其与第一加强机构42并排设置,以减轻导风板40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形变;连接机构的一端与第一加强机构4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加强机构43连接,且,连接机构用于与和导风板40连接的伸缩机构连接,以使导风板40在关闭状态下收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40包括导风板本体41、第一加强机构42、第二加强机构43和连接机构。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均沿导风板本体4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且二者之间并排设置,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能够减轻导风板40在使用过程中的形变量。连接机构设置于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之间,且其一端与第一加强机构42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加强机构43连接,同时,连接机构还能够与和导风板40连接的伸缩机构连接。本公开实施例中,连接机构不仅能够连接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在整体上起到提高导风板40在其长度方向的结构强度的作用,减轻导风板40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形变;连接机构还能够与导风板40的伸缩机构连接,即,伸缩机构与导风板40的中部区域连接,在导风板40关闭的状态下,伸缩机构能够为导风板40提供向内的拉力,大大减小导风板40与出风口之间的缝隙,使得导风板40能够在关闭状态下收紧。
可选地,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沿导风板本体41纵向的中心线镜面对称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导风板本体41纵向的中心线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导风板40的长度方向与图3中的虚线垂直。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沿图3中的虚线镜面对称设置,这样,导风板40在运动过程中,导风板40左右两端的受力均衡,导风板40能够平稳地运动,在送风过程中不会偏沉。
可选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轴445,第一连接部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板441和第二连接板442,第一连接板441的一端与第一加强机构42的侧面连接,第二连接板442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垂直连接,第二连接部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三连接板443和第四连接板444,第三连接板443的一端与第二加强机构43的侧面连接,第四连接板444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垂直连接,连接轴445垂直设置于第二连接板442或者第四连接板444的外板面上,连接轴445用于与伸缩机构的连杆20滑动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连接机构的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板441和第二连接板442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板441与第一加强机构42的侧面连接,且第二加强板421的高度小于第一加强机构42,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加强机构42之间形成阶梯状结构。同样地,第三连接板443与第四连接板444垂直连接,第三连接板443与第二加强机构43的侧面连接,且第四加强板421的高度小于第二加强机构43,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加强机构43之间也形成阶梯结构。第一加强机构42内侧的阶梯结构和第二加强机构43内侧的阶梯结构都有利于提高导风板本体41横向的结构强度,尤其是导风板40中部区域的结构强度,减轻了导风板40的变形程度。
可选地,连接轴445的轴心位于导风板40的转轴上。
可以理解的,导风板40在导风的过程中会绕转轴进行上下导风。连接轴445垂直设置于第二连接板442或者第四连接板444的外板面,即,连接轴445沿导风板本体41的横向设置,并且,连接轴445的轴心在该转轴上,伸缩机构的连杆20与连接轴445的连接点不会干扰导风板40的上下导风。
可选地,第二连接板442与第四连接板444之间设置有连接筋446,以加强导风板本体41长度方向的结构强度。
可以理解的,连接筋446沿导风板40的横向设置,也能够提高导风板40横向的结构强度,减轻导风板40的中部产生的形变量。可选地,连接筋446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进一步加强导风板40中部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第一加强机构42和/或第二加强机构43包括加强板421和多个支撑板422,加强板421为平板状,沿导风板本体4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支撑板422垂直设置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支撑板422用于支撑加强板421,加强板421倾斜设置于支撑板422上。
可以理解的,导风板本体41上支撑板422和加强板421的设置方式,使得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的结构类似于拱形结构,横跨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的两端。导风板40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导风板40会由于自身的重力因素使第一加强机构42或第二加强机构43受到向下的压力,第一加强机构42或第二加强机构43能够把受力处的压力传递至受力处相邻的结构,即,能够产生外推力从而能够承受并抵消导风板40的形变所带来的压力,防止导风板40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形变,提高了导风板40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的结构简单,便于与导风板本体41进行一体式加工,与双层导风板相比,生产工艺简单,且具有更好的防变形效果。
可选地,第一加强机构42或者第二加强机构43所具有的支撑板422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3个,且小于或者等于7个。
如图1所示,支撑板422的一端与导风板本体41固定连接,支撑板422的另一端与加强板421的内板面固定连接。可选地,支撑板422、加强板421和导风板本体41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中,支撑板422的数量会影响导风板40的最大变形量。当支撑板422的数量较多或较少的情况下,导风板40的最大变形量较大。当第一加强机构42或者第二加强机构43中的任一个所具有的支撑板422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3个,且小于或者等于7个的情况下,导风板40具有较小的变形量,从而提高了导风板40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在加强板421的同一侧,加强板421靠近导风板本体41中部的一端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的垂直距离为m,加强板421靠近导风板本体41端部的一端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的垂直距离为n,其中,m>n。
本公开实施例中,空调器导风的情况下,加强板421具有朝向空调器出风口内侧的迎风侧和朝向空调器出风口外侧的出风侧。加强板421倾斜设置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在加强板421的出风侧或者迎风侧,加强板421靠近导风板本体41中部的一端与导风板本体41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m,加强板421靠近导风板本体41端部的一端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的垂直距离为n,如图4所示,m>n。这样,第一加强机构42或者第二加强机构43在受到压力时,才能够把受力处的向下压的力向两端传递到加强板421,防止了导风板40的变形。
可选地,在加强板421的同一侧,2mm≤m-n≤5mm。这样,在加强板421的进风侧或者迎风侧,加强板421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之间的角度较小,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拱起的程度较小,不会影响导风板40的扬风效果,同时,导风板40还可以具有较好的防形变效果。例如,m与n的差值可以为2mm、2.5mm、3mm、4mm或者5mm。
可选地,加强板421具有导风时朝向出风口内侧的迎风侧和导风时朝向出风口外侧的出风侧;沿迎风侧至出风侧的方向,加强板421与导风板本体41内侧壁的间隔距离逐渐增大。
如图4和5所示,加强板421的板面并不是与导风板40的内侧壁平行设置,而是沿迎风侧至出风侧的方向,加强板421与导风板本体41内侧壁的间隔距离越来越大。这样,便于导风板40在转动过程中利用加强板421进行导风,扩大导风板40的送风范围。为了兼顾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的防变形的效果和扬风效果,需要限定加强板421的迎风侧与出风侧与导风板本体41内侧壁的间隔距离的差值。
可选地,加强板421的出风侧上的第一位置与导风板本体41内侧壁的间隔距离c和迎风侧上与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二位置与导风板本体41内侧壁的间隔距离d之间的高度差的范围为:7mm≤c-d≤9mm。
如图5所示,出风侧上的第一位置与迎风侧上的第二位置位于加强板421的同一纵切面上,c为出风侧的第一位置与导风板本体41内侧壁的间隔距离,d为迎风侧上第二位置与导风板本体41内侧壁的间隔距离,c和d的差值在7mm和9mm之间,这样,使得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同时具有提高导风板本体41的强度和扬风的效果。其中,纵切面为沿竖直方向的Y轴得到的加强板421的剖面,即为图4中沿B-B处的剖面。
可选地,加强板421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3mm,且小于或者等于5mm。加强板421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这样,加强板421才能承受并抵消第一加强机构42或者第二加强机构43所产生的外推力,提高导风板40的防形变能力。
可选地,加强板421的宽度与导风板本体41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0.3,0.5]。
本公开实施例中,加强板421的宽度会影响导风板40的变形量。当加强板421的宽度与导风板本体41的宽度的比值在上述范围内,导风板40具有较好的防变形能力。
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中,关于上述加强板421和支撑板422的相关参数限定范围均相同,使得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能够以导风板40的纵向中心线镜面对称设置。
可选地,导风板40还包括第一安装座45和第二安装座46,第一安装座45设置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加强机构42的外端,其用于与导风板40的驱动机构连接;第二安装座46设置于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二加强机构43的外端,其用于与导风板40的驱动机构连接;其中,第一安装座45、第二安装座46和连接轴445在同一条直线上。
可以理解的,第一安装座45、第二安装座46和连接轴445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连接轴445位于导风板40转动的轴线上,伸缩机构不会对连接轴445进行限位,进而不会干扰导风板40的上下导风。
本公开实施例中,导风板4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座45和第二安装座46,两个安装座分别与导风板40的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带动导风板40进行上下导风。导风板40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上设置有连接轴445,连接轴445与导风板40的伸缩机构连接,导风板40在关闭状态下,伸缩机构能够为连接轴445提供向内的拉力,从而使导风板40在关闭状态下收紧。导风板本体41的内侧壁上沿导风板40的长度方向还设置有第一加强机构42和第二加强机构43,二者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提高了导风板40在长度方向的结构强度,减轻了导风板40的形变程度,提高了导风板40的防变形能力。
可选地,伸缩机构包括驱动元件10、连杆20和轨道板30,驱动元件10和连杆20的一端滑动连接,连杆20的另一端与导风板40中部的连接轴445滑动连接,轨道板30上设置有直线轨道,连杆20滑动设置于直线轨道内,直线轨道用于限定连杆20的伸出方向。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导风板40为“大导板式”导风板40,为了实现导风板40的大角度开启,导风板40先沿预设方向伸出出风口,之后,继续沿预设方向伸出同时转动至最大开启角度。可以理解的,直线轨道的延伸方向与导风板40伸出出风口的方向相同,适配“大导板式”导风板40的运动轨迹。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风板本体;
第一加强机构,沿所述导风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
第二加强机构,沿所述导风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且其与所述第一加强机构并排设置,以减轻所述导风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形变;和,
连接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机构连接,且,所述连接机构用于与和所述导风板连接的伸缩机构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板在关闭状态下收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机构和所述第二加强机构沿所述导风板本体纵向的中心线镜面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部,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机构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垂直连接;
第二连接部,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机构的侧面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垂直连接;和,
连接轴,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或者所述第四连接板的外板面上,所述连接轴用于与所述伸缩机构的连杆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轴的轴心位于所述导风板的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筋,以加强所述导风板本体长度方向的结构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机构和/或第二加强机构包括:
加强板,为平板状,沿所述导风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和,
多个支撑板,垂直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其用于支撑所述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强板的同一侧,所述加强板靠近所述导风板本体中部的一端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的垂直距离为m,所述加强板靠近所述导风板本体端部的一端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的垂直距离为n,其中,m>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具有导风时朝向出风口内侧的迎风侧和导风时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的出风侧;
沿所述迎风侧至所述出风侧的方向,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导风板本体内侧壁的间隔距离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机构的外端,其用于与所述导风板的驱动机构连接;
第二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机构的外端,其用于与所述导风板的驱动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和所述连接轴在同一条直线上。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
CN202221240280.XU 2022-05-20 2022-05-20 导风板、空调器 Active CN217685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0280.XU CN217685780U (zh) 2022-05-20 2022-05-20 导风板、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0280.XU CN217685780U (zh) 2022-05-20 2022-05-20 导风板、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5780U true CN217685780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40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40280.XU Active CN217685780U (zh) 2022-05-20 2022-05-20 导风板、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5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35629A (zh) 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
CN217685780U (zh) 导风板、空调器
CN107631461A (zh) 安装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以及空调器
CN112696816B (zh) 空调器的导风板运动机构及空调器
CN209454507U (zh) 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
CN216448266U (zh) 一种导风板以及空调器
CN210070161U (zh) 一种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
CN210107671U (zh) 一种进风格栅及空调器
CN211969126U (zh) 汽车空调导风板组件
CN208579496U (zh) 一种导风板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9550789U (zh) 用于柜式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柜式空调器
CN208804855U (zh) 百叶、百叶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EP3726161A1 (en) Guide rail structure, surface frame assembly, surface frame,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0180266U (zh) 一种挤拉玻璃钢百叶板
CN116123607A (zh) 一种导风板以及空调器
CN202182550U (zh) 电机支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955486U (zh) 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09689146U (zh) 用于空调器的安装支架及空调器
CN210463297U (zh) 窗式空调器的面框和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CN215706122U (zh)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集成式多合一支架总成
CN218179204U (zh) 一种导风组件及送风装置
CN215909359U (zh) 导风板安装组件和具有其的换热设备
CN209857341U (zh) 一种进风格栅及空调器
CN209938270U (zh) 车辆空调出风口拨钮阻尼结构
CN217477403U (zh) 顶盖内板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