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7341U - 一种进风格栅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风格栅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57341U CN209857341U CN201920546268.3U CN201920546268U CN209857341U CN 209857341 U CN209857341 U CN 209857341U CN 201920546268 U CN201920546268 U CN 201920546268U CN 209857341 U CN209857341 U CN 2098573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lle
- air
- air inlet
- grid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风格栅及空调器,所述进风格栅用于设置在中框上的进风口处,其前端为弧面段,所述弧面段向后延伸形成平面段,所述弧面段上设有第一格栅孔,所述平面段上设有第二格栅孔,所述第一格栅孔的弧长与所述第二格栅孔的宽度相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风格栅中弧面段上格栅孔的弧长和平面段上格栅孔的宽度相同,使得从进风格栅进入到空调器内部的气流较为均匀,不容易形成涡旋或乱流,提高了进风格栅的整体进风效果;而且进风格栅的前端为弧面,能够更好的与面板的外形相贴合,提升了空调器的美观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风格栅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包括中框和设置中框内部的蒸发器,中框上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设有进风格栅,蒸发器位于进风格栅的下方,空气从进风格栅处吹到蒸发器上,为蒸发器提供热交换所需要的空气。由于进风格栅的前端位于蒸发器的前端的上方,从进风格栅的前端吹到蒸发器的前端上的进风量会直接影响蒸发器前端的换热效果,而目前的进风格栅的前端设计不够合理,容易影响进风格栅的整体进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进风格栅,以解决目前的进风格栅的前端设计不够合理,容易影响进风格栅的整体进风效果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进风格栅,设置在中框上的进风口处,其前端为弧面段,所述弧面段向后延伸形成平面段,所述弧面段上设有第一格栅孔,所述平面段上设有第二格栅孔,所述第一格栅孔的弧长与所述第二格栅孔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格栅孔的弧长介于19mm-23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格栅孔和/或所述第二格栅孔的进风面积沿进风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弧面段的前端设有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M小于竖直方向上的尺寸N。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部上设有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在装配状态下朝设置在所述中框内的蒸发器倾斜设置,适于引导空气吹向所述蒸发器。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段的后端设有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E大于竖直方向上的尺寸F。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强部上设有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在装配状态下朝设置在所述中框内的蒸发器倾斜设置,适于引导空气吹向所述蒸发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强部上设有折边,所述第二导流面位于所述折边上。
进一步的,包括左格栅和右格栅,所述左格栅和所述右格栅呈左右对称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风格栅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风格栅中弧面段上格栅孔的弧长和平面段上格栅孔的宽度相同,使得从进风格栅进入到空调器内部的气流较为均匀,不容易形成涡旋或乱流,提高了进风格栅的整体进风效果;而且进风格栅的前端为弧面,能够更好的与面板的外形相贴合,提升了空调器的美观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目前的进风格栅的前端设计不够合理,容易影响进风格栅的整体进风效果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含上述任一所述的进风格栅。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进风格栅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框上的进风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Ⅰ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Ⅱ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从上至下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风格栅,11-弧面段,111-第一格栅孔,12-平面段,121-第二格栅孔,13-第一加强部,131-第一导流面,14-第二加强部,141-第二导流面,142-折边,15-左格栅,16-右格栅,2-中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高”、“低”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进风格栅,设置在中框2上的进风口处,其前端为弧面段11,弧面段11向后延伸形成平面段12,弧面段11上设有第一格栅孔111,平面段12上设有第二格栅孔121,第一格栅孔111的弧长与第二格栅孔121的宽度相同。
结合图2所示,第一格栅孔111在进风格栅1上表面上的边缘在图2中的截面呈一弧线段,第一格栅孔111的弧长B即为该弧线段的弧长;第二格栅孔121在图2中的截面呈一矩形,第二格栅孔121的宽度A即为该矩形的长度。
这样,在格栅孔的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第一格栅孔111的进风速率与第二格栅孔121的进风速率相当,使得从进风格栅1进入到空调器内部的气流较为均匀,不容易形成涡旋或乱流,提高了进风格栅1的整体进风效果;而且进风格栅1的前端为弧面,能够更好的与面板的外形相贴合,提升了空调器的美观程度。
进一步的,弧面段11和平面段12上一般都设有多种规格的格栅孔,也就是说,第一格栅孔111和第二格栅孔121均包括多种规格的格栅孔,弧面段11上第一格栅孔111的弧长与平面段12上第二格栅孔121的宽度相同指的是第一个格栅孔111中与第二格栅孔121中具有相同规格的格栅孔的宽度相同,而不同规格的格栅孔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这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设置;其中,格栅孔的规格指的是格栅孔的形状,比如说,格栅孔有矩形、梯形和异形的,那么第一格栅孔111和第二格栅孔121中同为矩形的格栅孔的宽度相同,同为梯形的格栅孔的宽度相同,以此类推。
如上述所述的进风格栅,其中,第一格栅孔111的弧长介于19mm-23mm之间。
第一格栅孔111的弧长过大时,进风格栅1的前端就会向前弯曲延伸得过长,或者向下弯曲的幅度较大,容易超出位于进风格栅1下方的蒸发器所在的区域,使得从进风格栅1前端吹到蒸发器上的空气存在一部分浪费,空气的利用率较低,而且这些多余的空气容易进入到空调器内部的缝隙中,增加进风噪音;第一格栅孔111的弧长过小时,进风格栅1的前端就会比较窄,使得弧面段11的进风面积过小,而且第一格栅孔111的弧长过小也就是说第二格栅孔121的宽度过小,这使得平面段12的进风面积也过小,从而导致整个进风格栅1的进风面积较小,进风量不足,进风效果较差,影响蒸发器热交换。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格栅孔111的弧长设置在19mm-23mm之间,以保证进风格栅1的前端具有足够的进风面积,能够为蒸发器提供足够的进风量,同时,从进风格栅1的前端吹到蒸发器上的空气都能够被蒸发器利用,提高空气气流的利用率。
如上述所述的进风格栅,其中,第一格栅孔111和/或第二格栅孔121的进风面积沿进风方向逐渐减小。
这样,空气从口径较大的一端流入,从口径较小的一端流出,进入时阻碍小,使得空气更容易从第一格栅孔111和/或第二格栅孔121进入到空调器内,进风效率高,导风效果更好。
如上述所述的进风格栅,其中,弧面段11的前端设有第一加强部13,第一加强部13水平方向上的尺寸M小于竖直方向上的尺寸N。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一加强部13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其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N,也是其厚度尺寸,而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为其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M,也是其宽度尺寸,第一加强部13在弧面段11的前端纵向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加强部13的宽度小于厚度。
第一加强部13的设置不仅增强了弧面段111前端的结构强度,而且在装配状态下,弧面段11的前端与面板抵接,在打开或关闭面板时,该面板会对弧面段11的前端产生上下方向上的挤压作用力,而将第一加强部13纵向设置则可以增强弧面段11的前端在上下方向上的结构强度,使其能够更好的承受面板施加的挤压作用力。
如上述所述的进风格栅,其中,第一加强部13上设有第一导流面131,第一导流面131在装配状态下朝设置在中框内的蒸发器倾斜设置,适于引导空气吹向蒸发器。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一导流面131设置在第一加强部13上,并位于第一格栅孔111处,同时,由于蒸发器(图中未画出)安装于中框2内,并位于第一加强部13的下方,第一导流面131在装配状态下朝设置在中框内的蒸发器倾斜设置相当于在图2或图3中,第一导流面131朝后下方倾斜设置,也就是说,由前至后,第一导流面131的高度逐渐降低。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方位词是根据图中坐标系进行描述的,并非是对结构的限定。
这样,在装配状态下,第一导流面131朝设置在中框内的蒸发器倾斜,增大了气流进入蒸发器时的夹角,将气流以一个较小的角度进入蒸发器改变为以一个较大的角度进入,使得气流更接近于垂直蒸发器表面吹入,提高了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气流进入蒸发器时形成的夹角有两个,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而本实施例中该处所说的夹角均指锐角。
如上述所述的进风格栅,其中,平面段1的后端设有第二加强部14,第二加强部14水平方向上的尺寸E大于竖直方向上的尺寸F。
结合图2和图4所示,第二加强部14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其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F,也是其厚度尺寸,而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为其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E,也是其宽度尺寸,第二加强部14在平面段1的后端横向设置,也就是说,第二加强部14的宽度大于厚度。
第二加强部14的设置一方面增强了平面段1后端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在装配状态下,平面段1的后端与设置在空调器上的底座卡接,在将中框2装配到底座上,或者将中框2从底座上拆卸下来时,该卡接处会产生较大的形变,容易发生断裂,而将第二加强部14横向设置,则增加了平面段12后端的宽度,提高了其在前后方向上的结构强度,使其在装配或拆卸中框2过程中不容易发生较大形变,从而避免发生断裂,提高了进风格栅1的使用寿命。
如上述所述的进风格栅,其中,第二加强部14上设有第二导流面141,第二导流面141在装配状态下朝设置在中框内的蒸发器倾斜设置,适于引导空气吹向蒸发器。
结合图2和图4所示,第二导流面141设置在第二加强部14上,并位于第二格栅孔121处,同时,第二导流面141在装配状态下朝设置在中框内的蒸发器倾斜设置相当于在图2或图4中,第二导流面141朝前下方倾斜设置,也就是说,由前至后,第二导流面141的高度逐渐增大。其中的方位词是根据图中坐标系进行描述的,并非是对结构的限定。
这样,在装配状态下,第二导流面141朝设置在中框内的蒸发器倾斜,增大了气流进入蒸发器时的夹角,将气流以一个较小的角度进入蒸发器改变为以一个较大的角度进入,使得气流更接近于垂直蒸发器表面吹入,提高了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气流进入蒸发器时形成的夹角有两个,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而本实施例中该处所说的夹角均指锐角。
如上述所述的进风格栅,结合图4所示,其中,第二加强部14上设有折边142,第二导流面141位于折边142上。
通过设置折边142来提高第二加强部14的强度,以进一步加强进风格栅1的整体强度,提高进风格栅1的使用质量和寿命。
如上述所述的进风格栅,其中,进风格栅1包括左格栅15和右格栅16,左格栅15和右格栅16呈左右对称设置。
结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是将进风格栅1中用于进风的部分划分为左格栅15和右格栅16,进风格栅1两端的封闭部分不在考虑范围内。进风格栅1的进风部分为一矩形结构,以该矩形在图5中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左格栅15和右格栅16关于该中心线对称设置。
这样,简化了进风格栅1的结构,方便注塑成型和批量生产;也便于拆分为两个部分来同时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如上述所述的进风格栅,结合图5所示,其中,左格栅15或右格栅16为轴对称结构。也就是说,存在一平面将左格栅15/右格栅16的自身结构分割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即这两个部分关于这一平面对称。
轴对称结构简化了左格栅15/右格栅16的结构,也进一步简化了进风格栅1的结构,使得进风格栅1便于生产制作,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目前的进风格栅的前端设计不够合理,容易影响进风格栅前端的进风效果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含上述任一所述的进风格栅。
本实施例中空调器上的进风格栅1的前端为弧面段11,该弧面段11向后延伸形成平面段12,弧面段11上的第一格栅孔111的弧长与平面段12上的第二格栅孔121的宽度相同,这样,在格栅孔的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第一格栅孔111的进风速率与第二格栅孔121的进风速率相当,使得从进风格栅1进入到空调器内部的气流较为均匀,不容易形成涡旋或乱流,提高了进风格栅1的整体进风效果;而且进风格栅1的前端为弧面,能够更好的与面板的外形相贴合,提升了空调器的美观程度和用户的满意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进风格栅,用于设置在中框(2)上的进风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格栅前端为弧面段(11),所述弧面段(11)向后延伸形成平面段(12),所述弧面段(11)上设有第一格栅孔(111),所述平面段(12)上设有第二格栅孔(121),所述第一格栅孔(111)的弧长与所述第二格栅孔(121)的宽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孔(111)的弧长介于19mm-23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孔(111)和/或所述第二格栅孔(121)的进风面积沿进风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进风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段(11)的前端设有第一加强部(13),所述第一加强部(13)水平方向上的尺寸M小于竖直方向上的尺寸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风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13)上设有第一导流面(131),所述第一导流面(131)在装配状态下朝设置在所述中框(2)内的蒸发器倾斜设置,适于引导空气吹向所述蒸发器。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进风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段(12)的后端设有第二加强部(14),所述第二加强部(14)水平方向上的尺寸E大于竖直方向上的尺寸F。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14)上设有第二导流面(141),所述第二导流面(141)在装配状态下朝设置在所述中框(2)内的蒸发器倾斜设置,适于引导空气吹向所述蒸发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风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14)上设有折边(142),所述第二导流面(141)位于所述折边(14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进风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格栅(15)和右格栅(16),所述左格栅(15)和所述右格栅(16)呈左右对称设置。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进风格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46268.3U CN209857341U (zh) | 2019-04-22 | 2019-04-22 | 一种进风格栅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46268.3U CN209857341U (zh) | 2019-04-22 | 2019-04-22 | 一种进风格栅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57341U true CN209857341U (zh) | 2019-12-27 |
Family
ID=68938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46268.3U Active CN209857341U (zh) | 2019-04-22 | 2019-04-22 | 一种进风格栅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57341U (zh) |
-
2019
- 2019-04-22 CN CN201920546268.3U patent/CN2098573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41259U (zh) | 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及空调器 | |
WO2003010017A1 (fr) | Conduit de climatisa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
CN110044053B (zh) | 一种面板结构及空调器 | |
CN210486103U (zh) | 出风格栅和取暖器 | |
CN207297468U (zh) | 一种导风结构及风扇 | |
CN210154040U (zh) | 一种面板结构及空调器 | |
CN210107673U (zh) | 一种导风板及空调器 | |
WO2019196787A1 (zh) | 一种底壳结构及包括该底壳结构的空调器 | |
CN209857341U (zh) | 一种进风格栅及空调器 | |
CN210107671U (zh) | 一种进风格栅及空调器 | |
CN210035829U (zh) | 一种面板结构及空调器 | |
JP3612917B2 (ja) | 横断流送風装置 | |
CN209141895U (zh) | 车辆的前格栅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8579420U (zh) | 电机支架以及空调室外机 | |
JP6311371B2 (ja) | 車両の空調装置 | |
CN210107672U (zh) | 一种进风格栅及空调器 | |
JP3510180B2 (ja) | 送風ダクト | |
CN208186774U (zh) | 空调柜机 | |
JPH0415124A (ja) | 自動車フロント部の冷却風取入構造 | |
CN219414979U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 |
CN211503010U (zh) | 空调室内机的面板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 |
CN212005927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JP4525248B2 (ja) | 自動車の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
CN221213415U (zh) | 空调出风结构和车辆 | |
CN215062413U (zh) | 一种空调挡风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