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5435U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5435U
CN217685435U CN202220311742.6U CN202220311742U CN217685435U CN 217685435 U CN217685435 U CN 217685435U CN 202220311742 U CN202220311742 U CN 202220311742U CN 217685435 U CN217685435 U CN 217685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ll
air duct
mixed flow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117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宏宝
王晓刚
王永涛
殷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117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5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5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5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其前部开设有出风口,底部开设有混流进风口;主风道,位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换热气流引导至所述出风口,所述主风道开设有旁通开口;混流风道,位于所述壳体内,连通所述混流进风口和所述旁通开口,以允许室内气流经所述混流风道进入所述主风道,从而与换热气流混合。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实现了混风功能,使得出风温度更加舒适。

Description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户不仅期望空调具有更快的制冷和制热速度,还越来越关注空调的舒适性能。空调开启运行后,用户感受到凉爽或温暖的同时,也更加关注风感体验是否舒适。
然而,现有空调在需要快速制冷/制热时,有时候不得已需要加大风机的风量、降低出风温度(制冷)或提高出风温度(制热),这都会导致人体有被热风/冷风强劲直吹的感觉,使人体感觉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冷风或热风温度更加舒适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混流风道内的贯流风机的效率。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壳体,其前部开设有出风口,底部开设有混流进风口;
主风道,位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换热气流引导至所述出风口,所述主风道开设有旁通开口;
混流风道,位于所述壳体内,连通所述混流进风口和所述旁通开口,以允许室内气流经所述混流风道进入所述主风道,从而与换热气流混合。
可选地,所述混流风道内设置有第二贯流风机,以用于促进室内气流进入所述混流风道。
可选地,所述混流风道由前后间隔排列的前风道壁和后风道壁限定出;
所述前风道壁包括进口段和从所述进口段的上端朝前上方延伸的出口段,所述进口段的下端构成所述混流进风口的前端,所述出口段的上端构成所述旁通开口的前端;且
所述后风道壁为中部后凹的弯曲形。
可选地,所述出口段的长度与所述旁通开口的宽度之比大于0.8。
可选地,所述混流风道邻近所述旁通开口的区段为沿气流方向出风截面逐渐变大的扩口状。
可选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贯流风机,其设置在所述主风道的进口处;且
所述主风道由第一风道壁和第二风道壁限定出,所述第二风道壁围在所述第一风道壁的后方和下方;且
所述旁通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壁的下游区段。
可选地,所述混流风道的出风截面沿其出风方向的投影落在所述第一风道壁的下游区段上。
可选地,所述旁通开口处形成有用于引导所述混流风道出风方向的导风格栅,以使所述混流风道的出风方向与所述主风道内换热气流的流向夹持锐角。
可选地,所述混流进风口处设置有风门部件,用于受控地开闭所述混流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风门部件包括前后排列的多个摆叶,每个所述摆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所述多个摆叶可联动转动,以便共同转动至共面状态以关闭所述混流进风口,或转动至相互平行的状态以打开所述混流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除了设置了常规的主风道,以输送换热气流外,还设置了混流风道。混流风道通过主风道的旁通开口连通主风道,通过壳体底壁的混流进风口连通室外环境,从而允许室内气流经混流风道注入主风道,与换热气流进行混合,然后共同吹出出风口。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室内气流的混入能够使出风温度有所提升,避免其温度过低,在吹到人体时引起人体不适。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内气流的混入能使出风温度有所下降,避免其温度太高,在吹到人体时使人体燥热。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混流风道内设置有第二贯流风机,能够增大室内气流的混入量,且能通过调节风机转速来调节混入量,从而能够改变出风温度。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混流风道的风道壁的形状进行设计,使第二贯流风机的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使旁通开口开设于第二风道壁的下游区段,以及使混流风道的出风截面沿其出风方向的投影落在第一风道壁的下游区段上,都使室内气流以最佳角度汇入换热气流,减少因室内气流的冲击导致换热气流的额外的流动损失。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2是图1的C-C剖视放大图;
图3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开启混风模式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开启前吹模式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开启下吹模式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开启最大送风模式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为分体壁挂式房间空调器的室内部分,用于调节室内空气,例如制冷/制热、除湿、净化、引入新风等等。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前视图;图2 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图3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开启混风模式的状态示意图。图中用箭头示意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10、主风道20和混流风道60。
壳体10限定有用于容纳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各部件的容纳空间,壳体10 的前部开设有出风口12,以用于将壳体10内部的换热气流排向室内环境,以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运行制冷模式时,换热气流为温度低于室内气温的冷风;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运行制热模式时,换热气流为温度高于室内气温热风。
壳体10的底部开设混流进风口1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可使出风口12开设于壳体10的前部的下部区域。主风道20位于壳体10内,用于将壳体10内的换热气流引导至出风口12,主风道20开设有旁通开口224。混流风道60位于壳体10内,并且连通混流进风口13和旁通开口224,以允许室内气流经混流风道60进入主风道20,从而与换热气流混合。
具体地,换热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将在旁通开口224处形成负压环境,换热气流的流速越快,负压越大。在负压作用下,混流风道60内的室内气流被“吸入”主风道20,以混入换热气流。
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室内气流的混入能够使出风温度有所提升,避免其温度过低,在吹到人体时引起人体不适。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内气流的混入能使出风气流的温度有所下降,避免其温度太高,在吹到人体时使人体燥热。
通常而言,壳体10、出风口12、主风道20均为长度方向沿横向水平延伸的长条状,因此,可使混流风道60、旁通开口224和混流进风口13均为长条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可使混流风道60内设置有第二贯流风机70,以用于促进室内气流进入混流风道,实现主动混风。而且相比于仅仅依靠负压来吸引室内气流,依靠第二贯流风机70进行主动混风能够实现大风量的混风,使得混风效果更好。而且,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可调节风机转速来调节室内气流的混入量,从而能够改变出风温度。
为了使第二贯流风机70的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特别对混流风道 60的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例如图2所示,混流风道60可由前后间隔排列的前风道壁61和后风道壁62限定出。其中,前风道壁61包括进口段CB和从进口段CB的上端B朝前上方延伸的出口段BA。进口段CB的下端C构成混流进风口13的前端,出口段BA的上端A构成旁通开口224的前端。进口段CB 从上至下先朝前倾斜延伸,再向下延伸。后风道壁62(ED)为中部后凹的弯曲形。
进一步地,使出口段BA的长度(B、A两端的距离)与旁通开口224(A、 E两端的距离)的宽度之比大于0.8,优选大于0.82,以使第二贯流风机70的效率更高,使室内气流在混流风道60内的流动损失更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使混流风道60邻近旁通开口224的区段为沿气流方向出风截面逐渐变大的扩口状。具体地,在从下端至上端的方向上,出口段BA与后风道壁62的间距逐渐变大。这种扩口的风道能够使出风气流的静压更大,以便更有力地混入换热气流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贯流风机40,其设置在主风道20的进口处,用于促使换热气流在主风道20内的流动。并且,主风道20由第一风道壁21和第二风道壁22限定出,第二风道壁22围在第一风道壁21的后方和下方,形成高效率的贯流风道。旁通开口224开设于第二风道壁22的下游区段,也就第二风道壁22更靠近出风口12的1/2区段。此外,还可使混流风道60的出风截面沿其出风方向的投影落在第一风道壁21的下游区段上,例如图1中,A、E两端沿出风方向(参见图中箭头示意)的投影为 A1和E1,可进一步使A1点落在出风口12的上端边缘,如此设计,使得室内气流以最佳角度汇入换热气流,减少因室内气流的冲击导致换热气流的额外的流动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旁通开口224处形成有用于引导混流风道 60出风方向的导风格栅90,以使混流风道60的出风方向(实心箭头)与主风道20内换热气流的流向(空心箭头)夹持锐角a。如此一来,当启动混风时,使室内气流更加顺畅地汇入换热气流,如图3。而且,当关闭混风时,由于角度的局限,使换热气流很难经导风格栅90进入混流风道60,而不会造成冷量/ 热量的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和图3,混流进风口13处设置有风门部件80,用于受控地开闭混流进风口13。如图2所示,风门部件80处于关闭状态,混风功能被关闭。如图3所示,风门部件80处于打开状态,混风功能开启。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可使风门部件80包括前后排列的多个摆叶 81,每个摆叶81可绕自身轴线x转动,且多个摆叶81可联动转动,以便共同转动至共面状态以关闭混流进风口13,如图2;或转动至相互平行的状态以打开混流进风口13,如图3。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可为利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进行制冷/制热的分体壁挂式房间空调器的室内部分。壳体10的内部设有换热器30和第一贯流风机40。换热器30、节流装置与设置于空调室外机内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其他的制冷元件通过管路相连接,构成一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在第一贯流风机40的作用下,室内空气经壳体10顶部的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的内部,与换热器30完成强制对流换热后,形成热交换风,然后再在风道20的引导下吹向出风口12。出风口12处可设置有导风板50,以引导出风口12的上下出风方向。
图4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开启前吹模式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 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开启下吹模式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2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开启最大送风模式的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多种送风模式。
例如图3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可运行混风模式。
如图4所示,可选择关闭风门部件80,以关闭混风功能,使导风板转动至前吹角度。当进行制冷时可选择该前吹模式。
如图5所示,可选择关闭风门部件80,以关闭混风功能,使导风板转动至下吹角度。当进行制热时可选择该下吹模式。
如图6所示,可选择关闭风门部件80,以关闭混风功能,使导风板转动至与主风道20的换热气流方向平行的角度,以使其对气流的阻力最小,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运行最大送风模式。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前部开设有出风口,底部开设有混流进风口;
主风道,位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换热气流引导至所述出风口,所述主风道开设有旁通开口;
混流风道,位于所述壳体内,连通所述混流进风口和所述旁通开口,以允许室内气流经所述混流风道进入所述主风道,从而与换热气流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流风道内设置有第二贯流风机,以用于促进室内气流进入所述混流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流风道由前后间隔排列的前风道壁和后风道壁限定出;
所述前风道壁包括进口段和从所述进口段的上端朝前上方延伸的出口段,所述进口段的下端构成所述混流进风口的前端,所述出口段的上端构成所述旁通开口的前端;且
所述后风道壁为中部后凹的弯曲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段的长度与所述旁通开口的宽度之比大于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流风道邻近所述旁通开口的区段为沿气流方向出风截面逐渐变大的扩口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贯流风机,其设置在所述主风道的进口处;且
所述主风道由第一风道壁和第二风道壁限定出,所述第二风道壁围在所述第一风道壁的后方和下方;且
所述旁通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壁的下游区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流风道的出风截面沿其出风方向的投影落在所述第一风道壁的下游区段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开口处形成有用于引导所述混流风道出风方向的导风格栅,以使所述混流风道的出风方向与所述主风道内换热气流的流向夹持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流进风口处设置有风门部件,用于受控地开闭所述混流进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门部件包括前后排列的多个摆叶,每个所述摆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所述多个摆叶可联动转动,以便共同转动至共面状态以关闭所述混流进风口,或转动至相互平行的状态以打开所述混流进风口。
CN202220311742.6U 2022-02-16 2022-02-16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7685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11742.6U CN217685435U (zh) 2022-02-16 2022-02-16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11742.6U CN217685435U (zh) 2022-02-16 2022-02-16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5435U true CN217685435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29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11742.6U Active CN217685435U (zh) 2022-02-16 2022-02-16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5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60934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7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5143527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7235785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768543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8119935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119933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295968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723577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872186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614384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630816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576540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7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5183328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5143526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0197472U (zh) 空调器
CN108375108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8672390U (zh) 空调器
CN218672389U (zh) 空调器
CN218119925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4963334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8721860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697692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7235784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