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4748U - 车灯、投射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灯、投射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4748U
CN217684748U CN202221046444.5U CN202221046444U CN217684748U CN 217684748 U CN217684748 U CN 217684748U CN 202221046444 U CN202221046444 U CN 202221046444U CN 217684748 U CN217684748 U CN 217684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symmetric
reflecting surface
segment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464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渤林
唐斌斌
张士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464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4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4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474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0953 priority patent/WO2023208066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5Projection len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F21W2102/10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 F21W2102/13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high-beam region or low-beam reg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7/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 F21W2107/1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for land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灯、投射组件和车辆,所述投射组件包括多个光学单元,每个所述光学单元包括反射镜和透镜,所述反射镜具有反光面;所述透镜具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对应所述反光面设置;其中,每个所述光学单元均具有沿X方向延伸的光轴,所述反光面和对应的所述入光面沿所述X方向布置,多个所述光学单元中的一部分光学单元为非对称单元,所述非对称单元满足:所述非对称单元的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沿Y方向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射组件,可以提高投射组件形成的光形在左右方向上的能量均匀性,进而可以提高具有该投射组件的车灯的路照均匀性,提高驾驶安全性。

Description

车灯、投射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投射组件、车灯和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近光灯包括光源、反射镜和透镜,光源设有多个,反射镜具有多个反光面,透镜具有多个入光面,光源、反光面和对应的入光面形成一个光学单元,多个光源、多个反光面和多个入光面形成多个光学单元。每个光学单元中,光源发出的光经对应的反光面反射后汇聚到对应的入光面的焦点附近,多个光源发出的光最终经透镜折射到路面形成照明。相关技术中,各光学单元形成的光形均为左右对称光形,导致每个光学单元的中间能量多,左右两侧能量少,最终导致路照均匀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射组件,以提高具有该投射组件的车灯的路照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射组件包括多个光学单元,每个所述光学单元包括反射镜透镜,所述反射镜具有反光面;和所述透镜具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对应所述反光面设置;其中,每个所述光学单元均具有沿X方向延伸的光轴,所述反光面和对应的所述入光面沿所述X 方向布置,多个所述光学单元中的一部分所述光学单元为非对称单元,所述非对称单元满足:同一所述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沿Y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反光面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侧设有可形成第一明暗截止线的第一近光截止线,所述第一近光截止线上具有可形成所述第一明暗截止线的肘部的第一拐点,所述第一拐点设在所述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光轴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对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非对称单元沿所述Y方向布置,多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中的两个所述非对称单元形成非对称单元组,所述非对称单元组满足:每个所述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光轴在所述Y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反光面的所述几何中心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对称单元组中,其中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为第一非对称单元,另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为第二非对称单元,所述第一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1等于所述L2或者所述L1大于所述L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L01,所述第二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L02;所述L1与所述L01的比值为0.05~0.49,和/或所述L2与所述L02的比值为0.05~0.4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对称单元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非对称单元组沿所述Y 方向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组为第一非对称单元组,至少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组为第二非对称单元组,所述第一非对称单元组中,其中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为第一非对称单元,另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为第二非对称单元,所述第一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第二非对称单元组中,其中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为第三非对称单元,另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为第四非对称单元,所述第三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3,所述第四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4;其中,所述L1等于所述L2,所述L3等于所述L4,且所述L3大于所述L1,或者所述L1大于所述L2,所述L3大于所述L4,或者所述L1等于所述L2,所述L3大于所述L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L01,所述第二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L02,所述第三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L03,所述第四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L04;所述L1与所述L01的比值为0.05~0.35,和/或
所述L2与所述L02的比值为0.05~0.35,和/或所述L3与所述L03的比值为0.1~0.49,和/或所述L4与所述L04的比值为0.1~0.4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对称单元组中的两个所述非对称单元相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对称单元组中,两个所述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入光面在所述Y 方向上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近光截止线包括沿所述Y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在所述Z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段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一拐点,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拐点,所述第二拐点可形成所述第一明暗截止线的肩部;所述第二段的倾斜角度为45°,和/或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中的至少一者为直线,和/或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中的至少一者为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近光截止线还包括第四段和第五段,所述第三段、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五段沿所述Y方向依次相连,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五段在所述Z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四段倾斜设置,所述第四段在所述Z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五段中的至少一者为直线;和/或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五段中的至少一者为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镜具有与所述入光面对应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为Y方向准直的入光面,所述出光面为Z方向准直的出光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面为抛物面;和/或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5mm~15mm;和/或所述反光面的焦距0.5mm~3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光学单元中的另一部分所述光学单元为对称单元,所述对称单元满足:所述对称单元的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对称单元中,所述反光面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端设有可形成所述第二明暗截止线的第二近光截止线,所述第二近光截止线上具有可形成所述第二明暗截止线的肘部的第三拐点,所述第三拐点设在所述对称单元的所述光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灯,以提高车灯的路照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投射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射组件,由于非对称单元的光轴与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沿Y方向间隔设置,使得非对称单元形成的光形为左右非对称光形。由此,可以利用非对称单元增加投射组件形成的光形的左右至少一侧的能量,例如,当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设在光学单元的光轴右侧时,该非对称单元形成的光形偏向左侧,可以利用该非对称单元增加投射组件形成的光形的左侧能量。从而可以提高投射组件形成的光形在左右方向上的能量均匀性,进而可以提高具有该投射组件的车灯路照均匀性,提高驾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投射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投射组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投射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第一非对称单元组和第二非对称单元组的立体图。
图5是图3中第一非对称单元组和第二非对称单元组的主视图。
图6是图3中第一非对称单元组和第二非对称单元组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第一非对称单元的光形效果图。
图8是图6中第二非对称单元的光形效果图。
图9是图6中的第一非对称单元和第二非对称单元叠加形成的光形效果图。
图10是图6中第三非对称单元的光形效果图。
图11是图6中第四非对称单元的光形效果图。
图12是图6中的第三非对称单元和第四非对称单元叠加形成的光形效果图。
图13是图6中四个非对称单元叠加形成的光形效果图。
图14是图3中所有光学单元叠加形成的光形效果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灯的爆炸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灯的主视图(隐去了散热器)。
图17是图16的A-A向视图。
图18是图15中透镜、挡光件和架体的爆炸图。
图19是图15中的透镜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5中反射镜的立体图。
图21是图15中反射镜的主视图。
图22是图21的B-B向视图。
附图标记:
车灯1000;
投射组件100;
反射镜1;反光面101;固定部102;第一近光截止线103;第一段1031;第二段1032;第三段1033;第四段1034;第五段1035;第一反射镜104;第二反射镜105;第三反射镜 106;第四反射镜107;第二近光截止线108;
透镜2;透镜本体201;入光面2011;出光面2012;分隔部2013;连接臂202;第一透镜203;第二透镜204;第三透镜205;第四透镜206;
光源3;第一光源301;第二光源302;第三光源303;第四光源304;
挡光件4;挡光部401;连接部402;避让部4021;
架体5;容纳腔501;翻边504;
PCB板6;
散热器7;
第一非对称单元801;第二非对称单元802;第三非对称单元803;第四非对称单元804;
第一紧固件901;第二紧固件902;第三紧固件903;第四紧固件9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车灯包括远光灯和近光灯,远光灯的光线平行射出,光线集中且亮度较大,可以照到更高更远的物体,近光灯发出的光呈现发散状态,可以照到近处较大范围内的物体。车灯作为汽车的眼睛,不仅关系到一个车主的外在形象,更与夜间开车或坏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紧密联系,因此,车灯的路照效果对于安全行驶至关重要。相关技术中,近光灯的中间能量多,两侧能量少,导致路照均匀性较差。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射组件、车灯和车辆,可以有效增加投射组件形成的光形的至少一侧的能量,从而提高具有该投射组件的车灯的路照均匀性,进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如图1至图6、图15至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射组件100包括多个光学单元,每个光学单元包括反射镜1和透镜2,反射镜1具有反光面101,透镜2具有入光面 2011,入光面2011对应反光面101设置。其中,每个光学单元均具有沿X方向(前后方向) 延伸的光轴,反光面101和对应的入光面2011沿X方向布置,多个光学单元中的一部分光学单元为非对称单元。非对称单元满足:同一非对称单元的光轴与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沿Y方向(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或者说非对称单元的光轴与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沿Y方向错开设置。
光学单元还包括光源3,光源3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射镜1的反光面101反射到透镜2的入光面2011的焦点附近,最终经透镜2折射到路面形成光形,该光形用于照明。透镜2 折射到路面上的光形本质上是透镜2将被照亮的反射镜1的反光面101作为物,通过透镜 2投影到车辆的前方,并形成一个上下左右两个方向颠倒的像。可以理解的是,当光学单元的光轴与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相交(共面)时,光源3发出的光线经透镜2折射到路面的光形为左右对称光形,当光学单元的光轴与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沿Y方向(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时,光源3发出的光线经透镜2折射到路面的光形为左右非对称光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射组件100,由于非对称单元的光轴与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沿Y方向间隔设置,使得非对称单元形成的光形为左右非对称光形。由此,可以利用非对称单元增加投射组件100形成的光形的左右至少一侧的能量,例如,当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设在光学单元的光轴右侧时,该非对称单元形成的光形偏向左侧,可以利用该非对称单元增加投射组件100形成的光形的左侧能量。从而可以提高投射组件100形成的光形在左右方向上的能量均匀性,进而可以提高具有该投射组件100的车灯1000路照均匀性,提高驾驶安全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射组件100具有形成的光形在左右方向上能量均匀性好等优点。
可选地,上述X方向和Y方向与投射组件100所应用的车辆的坐标系一致,换言之,上述X方向和Y方向分别为车辆坐标系的X方向和Y方向。其中,X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Y方向为车辆的左右方向。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Y方向也可以为其他方向,例如Y方向为车辆的上下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1、图15和图19所示,透镜2具有与入光面2011对应的出光面2012,入光面2011为Y方向准直的入光面2011,出光面2012为Z方向准直的出光面2012。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Z方向与投射组件100所应用的车辆的坐标系一致,换言之,上述Z方向为车辆坐标系的Z方向。其中,Z方向为车辆的上下方向。
入光面2011为Y方向准直的入光面2011可以理解为:入光面2011在Y方向(左右方向)上的截线为凸曲线,入光面2011对光线在左右方向上偏折程度较大,能够对发散光线具有一定的准直作用;入光面2011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截线为直线,入光面2011 对光线在上下方向上的偏折能力较弱,不具有准直作用。
出光面2012为Z方向准直的出光面2012可以理解为:出光面2012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截线为凸曲线,出光面2012对光线在上下方向上偏折程度较大,能够对发散光线具有一定的准直作用;出光面2012在Y方向(左右方向)上的截线为直线,出光面2012 对光线在左右方向上的偏折能力较弱,不具有准直作用。
通过将透镜2的入光面2011设置为具有Y方向准直的入光面2011,并将透镜2的出光面2012设置为Z方向准直的出光面2012,便于投射组件100在路面上形成非对称光形,例如,形成左右方向尺寸大、上下方向尺寸小的长方形光形。
可选地,入光面2011和出光面2012沿X方向间隔设置。
例如,入光面2011和出光面201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反光面101为抛物面。
通过将反光面101设为抛物面,不仅方便反射镜1的设计加工,而且反光面101的反光效果较好。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反光面101也可以为其他面型。
可选地,反光面101在Y方向上的尺寸为5mm~15mm。
例如,反光面101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为10mm。
可选地,反光面101的焦距0.5mm~3mm。
例如,反光面101的焦距为1mm,使得反光面101的焦距较小,有利于提高投射组件100照射在路面上的亮度与光效率。
相关技术中,投射组件100的各光学单元中,一部分光学单元为主光学单元,主光学单元可以形成具有明暗截止线的主光形,另一部分光学单元为辅光学单元,辅光学单元只可以形成不具有明暗截止线的辅助光形。其中,主光形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线,主光形的一部分位于水平线以下,主光形的另一部分位于水平线以上。辅助光形的大部分甚至全部位于水平线以下。例如,主光形的左侧部分位于水平线以下,主光形的右侧部分位于水平线以上;辅助光形整体位于水平线以下。由此,使得投射组件100的各光学单元共同形成的光形的右上侧能量较低,路照效果较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对称单元中,反光面101远离入光面2011的一侧设有可形成第一明暗截止线的第一近光截止线103,第一近光截止线103上具有可形成第一明暗截止线的“肘部”的第一拐点,第一拐点设在非对称单元的光轴上。
通过在非对称单元的反光面101上设置第一近光截止线103,使得被照亮的反射镜1 的反光面101作为物,通过透镜2投影到车辆的前方时,形成的像(光形)具有与第一近光截止线103形状一致的亮线,该亮线即为第一明暗截止线。其中,第一近光截止线103 为折线,第一近光截止线包括依次相连的多条线段,相邻两条线段之间的连接点为一个拐点。第一近光截止线103上具有相邻的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第一拐点位于第二拐点的右侧,第一拐点高于第二拐点。被照亮的反射镜1的反光面101作为物,通过透镜2投影到车辆的前方时,第一拐点的像和第二拐点的像均位于第一明暗截止线上,且第一拐点的像位于第二拐点的像的左侧、第一拐点的像低于第二拐点的像。从外观来看,第一明暗截止线上第一拐点的像与人类的“肘部”相似,称为第一明暗截止线的“肘部”;第二拐点的像与人类的“肩部”相似,称为第一明暗截止线的“肩部”。
通过对非对称单元的上述设计,反光面101上位于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之间的部分,通过透镜2投影到车辆的前方时,形成的像(光形)位于右上侧。由此,使得该非对称单元形成的光形右上侧能量较高,当该非对称单元作为辅光学单元时,可以利用该非对称单元增加投射组件100形成的光形的右上侧能量,从而可以提高具有该投射组件100的车灯1000路照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驾驶安全性。
可选地,非对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非对称单元沿Y方向布置,多个非对称单元中的两个形成非对称单元组。非对称单元组满足:每个非对称单元的光轴在Y方向上位于两个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之间,即每个非对称单元的光轴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个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之间。
例如,如图4至图6所示,其中一个非对称单元组中,两个非对称单元分别为第一非对称单元801和第二非对称单元802,且第一非对称单元801设在第二非对称单元802的左侧。其中,第一非对称单元801的反射镜1、光源3和透镜2分别为第一反射镜104、第一光源301和第一透镜203,第一反射镜104、第一光源301和第一透镜203沿X方向布置。第二非对称单元802的反射镜1、光源3和透镜2分别为第二反射镜105、第二光源 302和第二透镜204,第二反射镜105、第二光源302和第二透镜204沿X方向布置。第一反射镜104的反光面101为第一反光面,第二反射镜105的反光面101为第二反光面,第一非对称单元801的光轴为第一光轴,第二非对称单元802的光轴为第二光轴,第一光轴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的右侧,第二光轴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二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的左侧,即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和第二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所示,上述设置在左侧的第一非对称单元801形成的光形偏向右侧;如图8所示,设置在右侧的第二非对称单元802形成的光形偏向左侧;如图9所示,第一非对称单元801和第二非对称单元802共同形成左侧能量和右侧能量均较高的光形。
通过每个非对称单元的光轴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个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之间,可以使得该非对称单元组形成的光形左侧和右侧能量均较高,有利于提高投射组件100形成的光形在左右方向上的能量均匀性,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具有该投射组件100的车灯1000 路照均匀性,提高驾驶安全性。
可选地,第一非对称单元801中光轴与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1,第二非对称单元802中光轴与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2,L1等于L2或者L1大于L2。
例如,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一非对称单元801的光轴与第一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的距离为L1,第二非对称单元802的光轴与第二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的距离为 L2,L1与L2相等。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透镜203的入光面2011与第二透镜204 的入光面2011相同时,第一透镜203和第二透镜204在左右方向上对称设置。
通过将L1和L2设为相等,一方面,第一非对称单元801和第二非对称单元802的部分部件可以相同或相对称,从而方便非对称单元组的加工制造,进而方便投射组件100的加工制造;另一方面,L1和L2相等,使得非对称单元组中的两个非对称单元形成的光形左右对称(除去近光截止线部分),从而方便使投射组件100形成的光形左右能量均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具有该投射组件100的车灯1000的路照均匀性。
此外,当L1大于L2时,非对称单元组中的两个非对称单元形成的光形左右不对称,从而方便根据路照需要,通过调整L1和L2的大小,使投射组件100形成的光形左右一侧的能量偏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具有该投射组件100的车灯1000的路照效果。
可选地,第一非对称单元的反光面101在Y方向上的尺寸为L01,第二非对称单元的反光面101在Y方向上的尺寸为L02,L1与L01比值为0.05~0.49,和/或L2与L02的比值为0.05~0.49。
例如,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一非对称单元801中第一反光面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为L01,第二非对称单元802中第二反光面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为L02。第一非对称单元801中L1与L01的比值为0.26,第二非对称单元802中L2与L0的比值为0.26。此时,如图7所示,第一非对称单元801形成的光形的能量较多部分位于5°~15°范围内,如图8所示,第二非对称单元802形成的光形的能量较多部分位于-5°~-15°范围内。
通过将L1与L01的比值设为0.05~0.49,将L2与L02的比值设为0.05~0.49,使得第一非对称单元801和第二非对称单元802的能量较多部分,位于驾驶员常用到的角度范围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具有该投射组件100的车灯1000的路照效果。
可选地,L1等于L2,且L01等于L02。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对称单元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非对称单元组沿Y方向布置。
例如,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非对称单元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非对称单元组沿左右方向布置。当然,非对称单元组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通过将非对称单元组的数量设为多个,一方面,可以根据需要将多个非对称单元组设为不同,从而方便将投射组件100形成的光形左右侧各部分能量均较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路照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需要将至少两个非对称单元组设为相同,从而将投射组件100形成的光形左右侧某一部分的能量设置的较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路照效果。
可选地,至少一个非对称单元组为第一非对称单元组,至少一个非对称单元组为第二非对称单元组。第一非对称单元组中,其中一个非对称单元为第一非对称单元801,另一个非对称单元为第二非对称单元802。第一非对称单元801中的光轴与对应的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1,第二非对称单元802中光轴与对应的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2。第二非对称单元组中,其中一个非对称单元为第三非对称单元803,另一个非对称单元为第四非对称单元804,第三非对称单元803中光轴与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3,第四非对称单元804中光轴与对应的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4。
其中,L1等于L2,L3等于L4,且L3大于L1;或者L1大于L2,L3大于L4;或者 L1等于L2,L3大于L4。换言之,L1与L2可以相等或不相等,L3与L4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例如,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三非对称单元803设在第四非对称单元804 的左侧。其中,第三非对称单元803的反射镜1、光源3和透镜2分别为第三反射镜106、第三光源303303和第三透镜205,第三反射镜106、第三光源303303和第三透镜205沿X 方向布置。第四非对称单元804的反射镜1、光源3和透镜2分别为第四反射镜107、第四光源304和第四透镜206,第四反射镜107、第四光源304和第四透镜206沿X方向布置。第三反射镜106的反光面101为第三反光面,第四反射镜107的反光面101为第四反光面,第三非对称单元803的光轴为第三光轴,第四非对称单元804的光轴为第四光轴,第三光轴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三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的右侧,第四光轴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四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的左侧,即第三光轴和第四光轴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三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和第四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
第一非对称单元组中L1等于L2,第二非对称单元组中L3等于L4,且L3大于L1。此时,如图7至9所示,第一非对称单元组中的第一非对称单元801和第二非对称单元802 形成的光形左右对称(除去近光截止线部分);如图10至图12所示,第二非对称单元组中的第三非对称单元803和第四非对称单元804形成的光形左右对称(除去近光截止线部分);且第二非对称单元组形成的光形的能量较多部分与第一非对称单元组形成的光形的能量较多部分的角度不同,例如,第二非对称单元组形成的光形的能量较多部分位于8°~18°和 -8°~-18°,第一非对称单元组形成的光形的能量较多部分位于5°~15°和-5°~-15°。由此,如图13所示,第一非对称单元组和第二非对称单元组共同形成的光形的能量较多部分位于4°~19°和-4°~-19°,从而方便将投射组件100形成的光形左右侧各部分能量均较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路照效果。
可选地,第一非对称单元的反光面101在Y方向上的尺寸为L01,第二非对称单元的反光面101在Y方向上的尺寸为L02,第三非对称单元的反光面101在Y方向上的尺寸为 L03,第四非对称单元的反光面101在Y方向上的尺寸为L04。
L1与L01的比值为0.05~0.35,和/或L2与L02的比值为0.05~0.35,和/或L3与L03的比值为0.1~0.49,和/或L4与L04的比值为0.1~0.49。换言之,L1与L01的比值为0.05~0.35, L2与L02的比值为0.05~0.35,L3与L03的比值为0.1~0.49,且L4与L04的比值为0.1~0.49;或者,L1与L01的比值以及L2与L02的比值中的一个为0.05~0.35;或者,L3与L03的比值以及L4与L04的比值中的一个为0.1~0.49;或者,L1与L01的比值以及L2与L02 的比值中的一个为0.05~0.35,且L3与L03的比值以及L4与L04的比值中的一个为 0.1~0.49。
例如,第一非对称单元801中L1与L01的比值为0.26;第二非对称单元802中L2与L02的比值为0.26,第三非对称单元803中L3与L03的比值为0.314,第四非对称单元804 中L4与L04的比值为0.314。此时,如图7所示,第一非对称单元801形成的光形的能量较多部分位于5°~15°,如图8所示,第二非对称单元802形成的光形的能量较多部分位于-5°~-15°,如图10所示,第三非对称单元803形成的光形的能量较多部分位于8°~18°,如图11所示,第四非对称单元804形成的光形的能量较多部分位于-8°~-18°。由此,如图13所示,第一非对称单元组和第二非对称单元组共同形成的光形的能量较多部分位于4°~19°和-4°~-19°。
通过上述L1与L01的比值、L2与L02的比值、L3与L03的比值以及L4与L04的比值设置,使得第一非对称单元组和第二非对称单元组的能量较多部分,均位于驾驶员常用到的角度范围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具有该投射组件100的车灯1000的路照效果。
可选地,非对称单元组中两个非对称单元相邻设置。
例如,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非对称单元组中的第一非对称单元801和第二非对称单元802相邻设置,第二非对称单元组中的第三非对称单元803和第四非对称单元804相邻设置。
通过加工非对称单元组中两个非对称单元相邻设置,在进行投射组件100的设计和组装时,可以将非对称单元组作为一个整体,从而方便投射组件100的设计和组装。
可选地,非对称单元组中,两个非对称单元的反光面101在Y方向上对称设置。
例如,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非对称单元组中,第一透镜203的入光面2011和第二透镜204的入光面2011左右对称设置;第二非对称单元组中,第三透镜205的入光面2011 和第四透镜206的入光面2011左右对称设置。
通过将非对称单元组中,两个非对称单元中透镜2的入光面2011在Y方向上对称设置,方便透镜2的设计加工。
可选地,如图19所示,第一透镜203的入光面2011和第二透镜204的入光面2011与同一平面相切,该平面垂直于X方向。
可选地,第一近光截止线103包括沿Y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段1031、第二段1032和第三段1033,第一段1031和第三段1033在Z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段1032倾斜设置。第一段1031和第二段1032之间形成第二拐点,第三段1033和第二段1032之间形成第一拐点。其中,第一拐点可形成第一明暗截止线的“肘部”;第二拐点可形成第一明暗截止线的“肩部”。
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近光截止线103包括自左向右依次相连的第一段1031、第二段1032和第三段1033,第一段1031设在第三段1033的下侧,第二段1032的左端低右端高。第一段1031和第二段1032的连接点形成第二拐点,第三段1033和第二段1032的连接点形成第一拐点。具体地,以第一非对称单元为例,如图7所示,第一非对称单元801 能够形成具有第一明暗截止线的光形,第一反射镜104的第一拐点能够形成该第一明暗截止线的“肘部”,第一反射镜104的第二拐点能够形成该第一明暗截止线的“肩部”。
可选地,第二段1032的倾斜角度为45°。
例如,如图5所示,第二段1032的倾斜角度α为45°。
可选地,第一段1031、第二段1032和第三段1033中的至少一者为直线。
例如,第一段1031、第二段1032和第三段1033均为直线,此时,第一段1031、第二段1032和第三段1033形成折线。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段1031和第三段1033为直线时,第一段1031和第三段1033可以为与左右方向平行的直线,也可以为与左右方向相交的斜线。
可选地,第一段1031、第二段1032和第三段1033中的至少一者为曲线。
例如,第一段1031和第三段1033为直线,第二段1032为曲线。
可选地,第一近光截止线103还包括第四段1034和第五段1035,第三段1033、第四段1034和第五段1035沿Y方向依次相连。第三段1033和第五段1035在Z方向上间隔设置,第四段1034倾斜设置,第四段1034在Z方向上位于第一段1031和第三段1033之间。
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近光截止线103还包括第四段1034和第五段1035,第三段1033、第四段1034和第五段1035自左向右依次相连,第三段1033设在第五段1035的下侧,第四段1034的左端高右端低,且第四段1034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段1031和第三段 1033之间。
由此,如图8所示,通过在第三段1033的右侧设置第四段1034和第五段1035,且第三段1033和第五段1035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使得该非对称单元形成的光形,左侧部分位于水平线的上侧,从而在避免近光灯照射到对面驾驶员驾驶位的情况下,使得车辆的左侧路照效果更好。
可选地,第四段1034和第五段1035中的至少一者为直线。
例如,第四段1034和第五段1035均为直线,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五段1035为直线时,第五段1035可以为与左右方向平行的直线,也可以为与左右方向相交的斜线。
可选地,第四段1034和第五段1035中的至少一者为曲线。
例如,第四段1034和第五段1035均为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光学单元中的另一部分光学单元为对称单元,对称单元满足:对称单元的光轴与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相交。
例如,对称单元中,对称单元的光轴与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位于与左右方向垂直的同一平面上,且对称单元的光轴与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相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射组件100,由于对称单元的光轴与反光面101的几何中心线相交,使得对称单元形成的光形为左右对称光形。由此,利用非对称单元和对称单元结合,可以使得投射组件100形成的光形的中间能量以及左右至少一侧的能量均较高,使得投射组件100形成的光形在左右方向上的能量均匀性更好。
可选地,对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对称单元中,反光面101远离入光面2011 的一端设有可形成第二明暗截止线的第二近光截止线108。第二近光截止线108上具有可形成第二明暗截止线的肘部的第三拐点,第三拐点设在对称单元的光轴上。
与第一近光截止线103相似,第二近光截止线108为折线,第二近光截止线108可形成第二明暗截止线,第三拐点可形成第二明暗截止线的“肘部”。通过在对称单元的反光面101上设置第二近光截止线108,使得利用该投射组件100实现照明时,该对称单元形成的光形除了左右对称,还具有第二明暗截止线,从而该对称单元可以作为主光学单元,该主光学单元形成的光形为主光形。由此,该具有第二近光截止线108的对称单元与非对称单元叠加形成的光形左右能量更均匀,可以进一步提高具有该投射组件100的车灯1000路照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驾驶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非对称单元形成的第二明暗截止线和对称单元形成的第一明暗截止线相重合,形成具有该投射组件100的车灯1000的明暗截止线。多个对称单元中可以仅一个对称单元设有第二近光截止线108,也可以两个以上对称单元设有第二近光截止线108。
可选地,光源3、反光面101和入光面2011一一对应,并形成一个光学单元。
可选地,光源3为面光源,光源3的数量为5~10个。
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光源3的数量为8个,优选地,光源3为LED。
可选地,多个透镜2为一体式结构,相邻透镜2的入光面2011之间形成分隔部2013。
例如,如图15至图18所示,八个透镜2为一体式结构,八个透镜2形成一个透镜组,该透镜组的八个入光面2011依次相连形成波浪面;该透镜组的八个出光面2012依次相连形成一个凸曲面。
可选地,多个反射镜1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如图14、图20至图22所示,八个反射镜1形成一个反射镜组。
可选地,反射镜1包括反射部和固定部102,反射部与固定部102为一体式结构,反光面101设在反射部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灯10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投射组件100。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灯1000具有路照均匀性好等优点。
相关技术中,车灯1000在路面上形成的光形存在杂散光现象,影响车灯1000的路照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灯1000还包括挡光件4,挡光件4包括挡光部401,挡光部401 设在相邻两个入光面2011之间,即挡光部401对应分隔部2013设置,以将相邻两个入光面2011隔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灯1000,通过设置挡光件4,利用挡光件4的挡光部401将相邻两个入光面2011隔开,可以有效避免光源3发出的光线,照射到相邻光学单元的入光面2011上而形成杂散光。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灯1000工作时,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避免杂散光,有利于提高车灯1000的路照效果。
因此,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灯1000具有路照效果好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5至图18所示,挡光部401设有多个,任意相邻两个入光面2011 之间均设有挡光部401。
通过在任意相邻两个入光面2011之间设置挡光部401,可以有效避免任意一个光源3 发出的光线照射到相邻光学单元的入光面2011上,而形成杂散光,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灯 1000的路照效果。
可选地,如图15和图18所示,挡光件4还包括连接部402,多个挡光部401均与连接部402相连,连接部402与透镜2相连。
在进行车灯1000的组装时,可以先利用连接部402实现挡光件4与透镜2的连接,形成一个第一分总成,然后再进行第一分总成与其他部件的连接,从而方便将挡光件4固定在透镜2的预设位置处。
因此,通过在挡光件4上设置连接部402,连接部402与透镜2相连不仅方便车灯1000 的组装;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挡光部401和入光面2011之间的装配精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灯1000的路照效果。
可选地,连接部402和挡光部401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挡光件4为不锈钢件、塑料件或铝合金件。
可选地,挡光部401为挡光板或挡光条。
可选地,连接部402为连接板,连接板上具有用于避让入光面2011的避让部4021,避让部4021可以为避让孔或避让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灯1000还包括架体5,连接部402和透镜2均与架体5相连。
例如,如图15至图18所示,架体5为具有容纳腔501的罩体,透镜2设在容纳腔501内,挡光件4设在容纳腔501内。透镜2包括透镜本体201和连接臂202,入光面2011和出光面2012设在透镜本体201上。
架体5具有第一连接孔,连接臂202具有第二连接孔,连接部402具有第三连接孔,车灯100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901,第一紧固件901穿过第三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并与第一连接孔相连,利用第一紧固件实现挡光件4、透镜2与架体5的连接。
可选地,第一紧固件901可以为螺栓、螺钉等。
可选地,如图15所示,车灯1000还包括PCB板6和散热器7,光源3设在PCB板6 上,PCB板6通过第二紧固件902与散热器7相连。固定部102通过第三紧固件903与散热器7相连。
可选地,如图15、图16和图18所示,架体5具有翻边504,散热器7与翻边504通过第四紧固件904相连。
其中,第二紧固件902、第三紧固件903和第四紧固件904可以为螺栓、螺钉等。
在进行车灯1000的组装时,首先,透镜2、挡光件4和架体5组装成第一分总成,反射镜1、光源3、PCB板6和散热器7组装成第二分总成;然后,第二分总成与第一分总成通过第四紧固件904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灯1000。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具有安全性好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光学单元,每个所述光学单元包括:
反射镜,所述反射镜具有反光面;和
透镜,所述透镜具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对应所述反光面设置;
其中,每个所述光学单元均具有沿X方向延伸的光轴,所述反光面和对应的所述入光面沿所述X方向布置,多个所述光学单元中的一部分所述光学单元为非对称单元,所述非对称单元满足:同一所述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沿Y方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反光面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侧设有可形成第一明暗截止线的第一近光截止线,所述第一近光截止线上具有可形成所述第一明暗截止线的肘部的第一拐点,所述第一拐点设在所述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光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非对称单元沿所述Y方向布置,多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中的两个所述非对称单元形成非对称单元组,所述非对称单元组满足:每个所述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光轴在所述Y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反光面的所述几何中心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单元组中,其中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为第一非对称单元,另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为第二非对称单元,所述第一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1等于所述L2或者所述L1大于所述L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L01,所述第二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L02;
所述L1与所述L01的比值为0.05~0.49,和/或
所述L2与所述L02的比值为0.05~0.49。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单元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非对称单元组沿所述Y方向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组为第一非对称单元组,至少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组为第二非对称单元组,
所述第一非对称单元组中,其中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为第一非对称单元,另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为第二非对称单元,所述第一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2,
所述第二非对称单元组中,其中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为第三非对称单元,另一个所述非对称单元为第四非对称单元,所述第三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3,所述第四非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4;
其中,所述L1等于所述L2,所述L3等于所述L4,且所述L3大于所述L1,或者
所述L1大于所述L2,所述L3大于所述L4,或者
所述L1等于所述L2,所述L3大于所述L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L01,所述第二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L02,所述第三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L03,所述第四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L04;
所述L1与所述L01的比值为0.05~0.35,和/或
所述L2与所述L02的比值为0.05~0.35,和/或
所述L3与所述L03的比值为0.1~0.49,和/或
所述L4与所述L04的比值为0.1~0.49。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单元组中的两个所述非对称单元相邻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单元组中,两个所述非对称单元的所述入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对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近光截止线包括沿所述Y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在Z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段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一拐点,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拐点,所述第二拐点可形成所述第一明暗截止线的肩部;
所述第二段的倾斜角度为45°,和/或
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中的至少一者为直线,和/或
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中的至少一者为曲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近光截止线还包括第四段和第五段,所述第三段、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五段沿所述Y方向依次相连,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五段在所述Z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四段倾斜设置,所述第四段在所述Z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五段中的至少一者为直线;和/或
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五段中的至少一者为曲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具有与所述入光面对应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为Y方向准直的入光面,所述出光面为Z方向准直的出光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为抛物面;和/或
所述反光面在所述Y方向上的尺寸为5mm~15mm;和/或
所述反光面的焦距0.5mm~3mm。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学单元中的另一部分所述光学单元为对称单元,所述对称单元满足:同一所述对称单元中所述光轴与所述反光面的几何中心线相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对称单元中,所述反光面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端设有可形成第二明暗截止线的第二近光截止线,所述第二近光截止线上具有可形成所述第二明暗截止线的肘部的第三拐点,所述第三拐点设在所述对称单元的所述光轴上。
18.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射组件。
1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灯。
CN202221046444.5U 2022-04-29 2022-04-29 车灯、投射组件和车辆 Active CN217684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6444.5U CN217684748U (zh) 2022-04-29 2022-04-29 车灯、投射组件和车辆
PCT/CN2023/090953 WO2023208066A1 (zh) 2022-04-29 2023-04-26 车灯、投射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6444.5U CN217684748U (zh) 2022-04-29 2022-04-29 车灯、投射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4748U true CN21768474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7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46444.5U Active CN217684748U (zh) 2022-04-29 2022-04-29 车灯、投射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4748U (zh)
WO (1) WO202320806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8065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投射组件、车灯和车辆
WO2023208066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灯、投射组件和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91967B2 (ja) * 1992-12-07 1998-08-2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配光可変型プロジェクタランプのレンズ駆動機構
JP2579261Y2 (ja) * 1992-12-10 1998-08-2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プロジェクタ型車両用灯具の配光可変構造
JP5009031B2 (ja) * 2007-04-10 2012-08-2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
JP6146040B2 (ja) * 2013-02-15 2017-06-14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
CN112762407A (zh) * 2019-11-05 2021-05-07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近光光学模组及车灯
CN217684748U (zh) * 2022-04-29 2022-10-28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灯、投射组件和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8065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投射组件、车灯和车辆
WO2023208066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灯、投射组件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8066A1 (zh)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84748U (zh) 车灯、投射组件和车辆
CN100561038C (zh) 灯具
US9857044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and automobile having lighting apparatus mounted therein
KR100438120B1 (ko) 자동차 헤드 램프
JP7199542B2 (ja) ロービーム光学モジュール、ロービーム照明モジュール、車両用灯具及び車両
WO2020232826A1 (zh) 车灯用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CN113958921A (zh) 照明模组、照明装置及车辆
US20240102621A1 (en) Motor vehicle headlamp with multiple lighting modules on an inclined common plate
WO2023208065A1 (zh) 投射组件、车灯和车辆
US20160201865A1 (en) Dual beam headlamp
CN217785016U (zh) 反射镜、投射组件、车灯和车辆
US20230034372A1 (en) Motor vehicle headlight that can be modularized between right-hand drive and left-hand drive
CN112135997B (zh) 一种矩阵式车灯光学装置、车灯及车辆
CN217635391U (zh) 薄型透镜光学模组及使用其的汽车照明装置
CN217684747U (zh) 透镜组件、车灯和车辆
TWI788114B (zh) 車燈裝置
WO2022068212A1 (zh) 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及车灯
WO2021218826A1 (zh) 透镜单元、光学透镜、照明模组、车灯及车辆
CN210373264U (zh) 车灯光学元件、车灯照明模组、车灯及车辆
CN115127075B (zh) 透镜装置及车灯
US7618172B2 (en) Vehicle light
WO1987006997A1 (en) Lights for vehicles
CN215372307U (zh) 照明模组、照明装置及车辆
TWI491833B (zh) 車用照明裝置
CN209705949U (zh) 汽车及其尾灯和反射式光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