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0858U - 车库及其停车交换厅 - Google Patents

车库及其停车交换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0858U
CN217680858U CN202121838355.XU CN202121838355U CN217680858U CN 217680858 U CN217680858 U CN 217680858U CN 202121838355 U CN202121838355 U CN 202121838355U CN 217680858 U CN217680858 U CN 217680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shaft
vehicle
supporting
h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383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如意
卢新锋
薛淑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mc Smart Parking Co ltd
Cimc Iot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mc Smart Parking Co ltd
Cimc Iot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mc Smart Parking Co ltd, Cimc Iot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mc Smart Par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383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0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0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0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库及其停车交换厅,停车交换厅包括大厅、支撑机构和驱动机构;大厅的地面上凹设有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收容槽;支撑机构设有两组,并分别设于两个收容槽内;每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与地面平行布置,并与收容槽相平行布置;摆杆,设有两个,并沿收容槽的延伸方向呈平行间隔设置;摆杆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杆,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收容槽内;能够通过转动摆杆使支撑杆伸出至收容槽外,使支撑杆上承载的载车板与地面间具有供搬运车进入的间隙,并能够通过改变摆杆的长度来改变支撑杆升起的高度,不需要在地面下挖很深的凹坑来保证支撑杆的行程;驱动机构,与摆杆传动连接,能够驱动两组支撑机构的摆杆同步转动。

Description

车库及其停车交换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库及其停车交换厅。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已全面进入汽车时代,随之而来的停车难成为困扰市民出行的重要问题。为缓解这一难题,基于AGV(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单层及多层停车场应运而生。其中,单层停车场很好的解决了停取车辆费时费力的问题,实现了车辆的自动化存取;而多层停车场不仅能够实现车辆的自动化存取,还能够解决车辆存放空间不足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
为实现车辆的自动化存取,在停车场的入口和出口设置有用于承放载车板的凹坑,以便AGV潜入至该凹坑内,从而将载车板及待存车辆自入口搬运至停车架上,或将载车板及待取车辆自停车架上搬运至出口。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克服建造供AGV潜入的凹坑的土建工程量大、建造成本高及施工周期长等缺陷。通过在停车场的入口和出口的中转放置位周边布置四个顶升装置,顶升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与驱动机构的输出执行端连接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包括用于支撑车辆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设置在顶升装置的顶部,而仅将顶升装置埋设在地面的凹坑内,支撑平台则贴合在地面上,以供待停车辆停放至其上,而后,顶升装置沿垂直地面的方向上升以将车辆举升一定高度,在车辆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大小的空间,以供停车AGV潜入将车辆转移至指定位置。
但是,顶升装置采用直上直下的方式,为了保证行程,仍需要在地面上挖较深的凹坑。同时,四个顶升装置均相互独立运动,难以保证同步运行,若一侧的顶升装置升起,而另一侧的顶升装置未升起,则导致支撑平台高低不平,从而有造成车辆从支撑平台上侧翻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交换厅,以优化现有停车交换厅的结构,减少土建工程量同时提升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库,以优化现有车库的结构,减少土建工程量同时提升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停车交换厅,该停车交换厅包括:大厅,其具有停车出入口和接驳出入口;所述大厅的地面上凹设有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收容槽;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有两组,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收容槽内;每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与所述大厅的地面平行布置,并与所述收容槽相平行布置;摆杆,其设有两个,并沿所述收容槽的延伸方向呈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摆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杆,所述摆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的摆杆传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摆杆旋转;其中,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杆正向旋转时,所述摆杆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杆上升并伸出所述收容槽外;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杆反向旋转时,所述摆杆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杆下降并收缩至所述收容槽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支撑杆下降并收缩至所述收容槽内时,所述支撑杆的顶面与所述地面平行。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停车交换厅还包括载车板,所述载车板可拆卸地搭接在两组所述支撑机构的支撑杆上;在所述支撑杆下降至所述收容槽内时,所述载车板抵靠在所述大厅的地面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停车出入口正对于所述接驳出入口;所述收容槽的一端朝向所述停车出入口;所述收容槽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接驳出入口;两个所述收容槽之间的区域的两端分别正对于所述停车出入口和所述接驳出入口。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动轴和电机;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与另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一一对应地平行布置;所述连动轴垂直于所述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杆布置;所述连动轴的一端伸入一所述收容槽内与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相连;所述连动轴的另一端伸入另一所述收容槽内与另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相连;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连动轴转动,并带动两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进行同步转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连动轴包括同轴依次连接的驱动轴、传动轴和从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轴的一端相连;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与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相连;所述从动轴的另一端与另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相连;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并使所述传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同步转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组,分别为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呈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的驱动轴与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一摆杆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的从动轴与该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另一摆杆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的从动轴与另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一摆杆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的驱动轴与该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另一摆杆相连。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停车交换厅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所述第一链轮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上;所述第二链轮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上;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上的第一链轮啮合,所述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上的第二链轮啮合,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同步转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张紧轮和支架;所述张紧轮滚动连接于所述链条;所述张紧轮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并能与所述支架相对固定,以张紧所述链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库,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停车交换厅,所述车库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停车交换厅间隔布置的停车区、至少一个搬运车和多个载车板;所述停车区和所述停车交换厅之间至少存在一条供所述搬运车行驶的通道;所述停车区内设有多个车位;所述载车板可拆卸地搭接在所述停车区的车位内;或所述载车板可拆卸地搭接在所述停车交换厅的支撑杆上;所述搬运车通过所述通道将所述停车交换厅内的载车板转运至所述停车区的车位上,或将所述停车区的车位上的载车板转运至所述停车交换厅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车位设有多层,并呈上下间隔布置;所述搬运车具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载车板上升至上层车位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停车交换厅,利用驱动机构驱动摆杆转动,进而驱动支撑杆上升并伸出收容槽外,使支撑机构上的载车板与地面间具有供搬运车进入的间隙。并能够通过改变摆杆的长度,来改变支撑杆伸出至收容槽外的高度,不需要在地面下方挖很深的凹坑来保证支撑杆的行程,降低了土建工程量。利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两组支撑机构的摆杆同步转动,从而使由两组支撑机构共同支撑的载车板能够平稳的上升或下降,避免了载车板上的车辆发生侧翻。利用支撑机构设于大厅地面上的收容槽内,搬运车只需要在大厅地面上就能够实现装载载车板或卸下载车板,不需要在地面下挖供搬运车潜入的凹坑,消除了停车交换厅地面与厅外的地面间的高度差,防止外部车辆或人员意外闯入停车交换厅时,发生坠落事件而造成伤害。具有该停车交换厅的车库,能够减少土建工程量同时提升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搬运车抬升车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载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停车交换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大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的支撑杆上升至收容槽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的支撑杆收缩至收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侧视图。
图12是图8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载车板;11、第一挡条;12、第二挡条;13、横条;131、第一横条;132、第二横条;2、搬运车;21、车架;22、支撑台;23、第一支杆;24、第二支杆;25、伸缩杆;3、停车区;31、车位;311、第一立柱;312、第一横梁;313、第二立柱;314、第二横梁;3141、支撑板;32、通道;4、停车交换厅;41、大厅;411、停车出入口;412、接驳出入口;413、收容槽;42、支撑机构;421、支撑杆;4211、第一限位块;4212、第二限位块;422、摆杆;43、驱动机构;431、连动轴;4311、驱动轴;4312、传动轴;4313、从动轴;432、电机;433、轴联器;434、第一驱动机构;435、第二驱动机构;436、第一轴承座;437、第二轴承座;44、传动机构;441、第一链轮;442、第二链轮;443、链条;444、张紧轮;445、支架;446、第一导向轮;447、第二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搬运车抬升车辆时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车库包括载车板1、搬运车2、停车区3和停车交换厅4。
请参阅图1至图3,车库内设有多个载车板1,载车板1用于承载车辆。
请参阅图3,载车板1的前后两端凸设有第一挡条11和第二挡条12。当车辆停放在载车板1上时,车辆的前后轮位于第一挡条11与第二挡条12之间,第一挡条11与第二挡条12能够在车辆发生前后滑动时给车轮提供阻力,从而有效地防止车辆从载车板1上滑落,使车辆更平稳地停放在载车板1上。
仍请参阅图3,车库内设有多辆搬运车2,搬运车2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搬运车2用于搬运载车板1,进而能够搬运载车板1上的车辆。
请继续参阅图3,搬运车2包括车架21、支撑台22、第一支杆23、第二支杆24和伸缩杆25。车架21内设有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动力装置提供搬运车2移动的动力,控制系统可控制搬运车2的启停、搬运车2的移动轨迹和搬运车2的升降动作等。支撑台22设于车架21的上方,用于承载载车板1。
第一支杆23的中部和第二支杆24的中部相铰接。第一支杆23的下端滑动连接于车架21上,第一支杆23的上端铰接于支撑台22。第二支杆24的下端铰接于车架21上,第二支杆24的上端滑动连接于支撑台22。伸缩杆25的下端可滑动地铰接于车架21上,并能与车架21相对固定,伸缩杆25的上端铰接于第二支杆24。
当需要将车辆抬升时,伸缩杆25的下端相对车架21滑动并且伸缩杆25逐渐伸长,伸缩杆25的上端推动第二支杆24绕第二支杆24的下端转动,第二支杆24的上端开始滑动,使第二支杆2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第二支杆24在竖直方向的上长度逐渐增加,使得支撑台22的高度逐渐上升。随着支撑台22的上升,带动第一支杆23的上端逐渐升高,使第一支杆23的下端相对车架21滑动,第一支杆23与第二支杆24在竖直方向的长度保持一致,稳定地升起支撑台22。当需要将车辆降下时,伸缩杆25、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的动作与上述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和图2,停车区3作为停放车辆的区域。停车区3内设有多个车位31,每个车位31能够停放一辆车。
车位31呈长方形,并设有多层,每个车位31内都设有一载车板1用于承载车辆。下面以具有上下两层车位31的停车区3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层车位31包括第一横梁312和第一立柱311,第一横梁312与地面平行,第一横梁312设有两个,并呈平行间隔地设置。第一立柱311设有多个,第一立柱311设于第一横梁312的下方,第一立柱311用于支撑第一横梁312,载车板1架设在两个第一横梁312之上。
第一层车位31的四角各设有一个第二立柱313,第二立柱313的高度高于第一立柱311的高度,第二立柱313的上方设有第二横梁314。第二横梁314与地面平行,第二横梁314设有两个,并呈平行间隔地设置,每个第二横梁314架设在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313上,进而形成了第二层车位31,载车板1架设在两个第二横梁314之上。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第二立柱313之上在增设第三立柱,第三立柱上设置第三横梁,进而形成了第三层车位31,以此类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层车位31。此外,也可以不需要设置第一横梁312或第二横梁314,直接将载车板1架设在第一立柱311或第二立柱313之上。
图4是图1中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314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载车板1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4和图5,并结合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横梁314之间的间隔大于载车板1的宽度,第二横梁314上设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板3141,支撑板3141沿横梁的宽度方向向外伸出。载车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横条13,横条13沿载车板1的宽度方向向外伸出。横条13伸出载车板1的部分能够一一对应地架设在支撑板3141伸出第二横梁314的部分上,使第二横梁314能够支撑载车板1。在搬运车2需要将载车板1搬运到第二层车位31上时,可先移动到第二层车位31的下方,但要使载车板1上的横条13与第二横梁314上的支撑板3141错位。搬运车2的支撑台22上升,将载车板1升起到第二横梁314上方,搬运车2再调整位置,使载车板1上的横条13与第二横梁314上的支撑板3141对齐,随后搬运车2下降,使横条13抵靠在支撑板3141上,从而将载车板1放置到第二横梁314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层车位31的第一横梁312也可以采用相同的设置,用于支撑载车板1。
请参阅图1,停车区3内还设有通道32,通道32供搬运车2在停车区3内行驶,并能使搬运车2到达停车区3内的每个车位31。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在横梁上设置支撑板3141支撑载车板1的方式,可以在通道32的上方也能设置车位31,只需要在第一层车位31上留出供搬运车2行驶的通道32。
图6是图1中的停车交换厅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大厅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的支撑杆上升至收容槽外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中的支撑杆收缩至收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6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的侧视图。
请参阅6,并结合图1,停车交换厅4设于车库内,并与停车区3间隔布置。停车交换厅4作为整个车库的进出口。在车主需要存车时将车辆驶入停车交换厅4,搬运车2将停车交换厅4内的车辆搬运至停车区3内。在车主取车时,搬运车2将停车区3内的车辆搬运至停车交换厅4内,车主仍从停车交换厅4取走车辆。
可以理解的是,停车交换厅4可设置多个,多辆搬运车2可同时进入多个停车交换厅4内将待存车辆搬运至停车区3内,提高存车效率。多辆搬运车2也可同时将停车区3内的待取车辆搬运至多个停车交换厅4内,提高取车效率。
请参阅图6至图11,停车交换厅4包括大厅41、支撑机构42、驱动机构43和传动机构44。
请参阅图6和图7,并结合图1,大厅41具有停车出入口411和接驳出入口412。停车出入口411作为外部车辆进出大厅41的出入口,接驳出入口412与停车区3内的通道32相通,接驳出入口412作为搬运车2在大厅41与停车区3间移动的出入口。
请参阅图6和图7,大厅41的地面上凹设有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收容槽413。在存车过程中,两个收容槽413之间的区域放置有空载车板1,待存车辆进入大厅41停放在空载车板1上,搬运车2进入两个收容槽413之间的区域,将大厅41地面上载有待存车辆的载车板1装载到搬运车2上。在取车过程中,搬运车2再次进入两个收容槽413之间的区域,将搬运车2上载有待取车辆的载车板1卸到大厅41地面上,车主进入两个收容槽413之间的区域取走车辆。
在一些实施例中,停车出入口411正对于接驳出入口412,收容槽413的一端朝向停车出入口411,收容槽413的另一端朝向接驳出入口412,两个收容槽413之间的区域的两端分别正对于停车出入口411和接驳出入口412。待存车辆通过停车出入口411进入大厅41后,直行就能进入两个收容槽413之间的区域,将车辆停放在载车板1上。同时,搬运车2通过接驳出入口412进入大厅41后,直行就能进入两个收容槽413之间的区域,将载有待存车辆的载车板1装载到搬运车2上。故缩短了待存车辆和搬运车2的行驶路径,提高了存车的效率。同理,也能够提高取车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大厅41的地面上凹设有多对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收容槽413,使每个停车交换厅4内可同时进行多辆车的存车操作或取车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停车交换厅4内设有多个停车出入口411和多个接驳出入口412,每个停车出入口411一一对应地正对于一个接驳出入口412。每对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收容槽413之间的区域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正对于一个停车出入口411和一个接驳出入口412。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存车效率和取车效率。
请参阅图6,支撑机构42设有两组,两组支撑机构42分别设于两个收容槽413内,载车板1可拆卸地设于支撑机构42的上方。支撑机构42具有升降结构,支撑机构42能够伸出至收容槽413外,进而将载车板1装载到搬运车2上,或者将搬运车2上的载车板1卸下。在不使用时,支撑机构42也能够收缩至收容槽413内。故只需要在大厅41地面上留有收容支撑机构42的收容槽413,搬运车2在大厅41地面上就能够实现装载载车板1或卸下载车板1。不需要在地面下挖用于承放载车板1的凹坑,以便搬运车2潜入至该凹坑内,装载或卸下载车板1。进而消除了停车交换厅4地面与厅外的地面间的高度差,防止外部车辆或人员意外闯入停车交换厅4时,发生坠落事件而造成伤害。此外,可进一步使停车区3内的地面与停车交换厅4内的地面采用等高的方式施工,降低了建造车库时的复杂程度,从而减少了施工成本。
请参阅图8和图9,每组支撑机构42包括支撑杆421和摆杆422。支撑杆421与大厅41的地面平行布置,并与收容槽413相平行布置。摆杆422设有两个,并沿收容槽413的延伸方向呈平行间隔设置。摆杆422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杆421,摆杆42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收容槽413内。利用摆杆422的转动,带动支撑杆421上升或下降,进而能够通过改变摆杆422的长度,来改变支撑杆421伸出至收容槽413外的高度,不需要在地面下方挖很深的凹坑来保证支撑杆421的行程,降低了土建工程量。
请参阅图8至图11,当需要将载车板1装载到搬运车2上时,两组支撑机构42中的摆杆422正向旋转,带动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杆421上升并伸出收容槽413外,支撑杆421撑起上方的载车板1,使得载车板1与地面间具有供搬运车2能够进入的间隙。搬运车2驶入载车板1的下方,此时,摆杆422反向旋转,带动支撑杆421和载车板1下降,载车板1将抵靠在搬运车2的车顶,并与支撑杆421分离,摆杆422进一步反向旋转,支撑杆421下降并收缩至收容槽413内,搬运车2完成装载并驶离。通过支撑机构42将载车板1装载到搬运车2上,省去了搬运车2的升降动作,节省了搬运车2的耗电,保证了搬运车2的续航时间。
仍请参阅图8至图11,当需要卸下搬运车2上的载车板1时,搬运车2载着载车板1驶入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收容槽413之间,两组支撑机构42中的摆杆422正向旋转,带动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杆421上升并伸出收容槽413外,支撑杆421的高度超过载车板1的车顶时,支撑杆421撑起载车板1,使载车板1与搬运车2的车顶分离,搬运车2卸下载车板1并驶离,摆杆422进一步反向旋转,支撑杆421下降并收缩至收容槽413内,此时,载车板1抵靠在大厅41的地面上。通过支撑机构42卸下搬运车2上的载车板1,省去了搬运车2的升降动作,节省了搬运车2的耗电,保证了搬运车2的续航时间。
请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支撑杆421下降并收缩至收容槽413内时,支撑杆421的顶面与地面平行,能够在支撑机构42上方的载车板1被搬运车2移走时,防止外部的车辆或者人员因意外闯入大厅41而陷入收容槽413内,造成伤害。
请参阅图8和图9,并结合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杆421向上凸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块4211和第二限位块4212。载车板1下方设有两个横条13,分别为第一横条131和第二横条132。第一限位块4211和第一横条131横向相抵接,且第一横条131设于第一限位块4211面向支撑杆421中心的一侧;第二限位块4212和第二横条132横向相抵接,且第二横条132设于第二限位块4212面向支撑杆421中心的一侧。使支撑杆421能够限制载车板1的横向移动,防止车辆在载车板1上行驶时,车轮对载车板1产生的摩擦力导致载车板1滑动而脱离支撑杆421。
请参阅图10和图11,并结合图6,驱动机构43设于两组支撑机构42之间,驱动机构43用于驱动两组支撑机构42中的摆杆422转动。
请参阅图6,驱动机构43包括连动轴431和电机432。一组支撑机构42中的摆杆422与另一组支撑机构42中的摆杆422一一对应地平行布置,连动轴431垂直于支撑机构42中的支撑杆421布置。连动轴431的一端伸入一收容槽413内与一组支撑机构42中的摆杆422相连,连动轴431的另一端伸入另一收容槽413内与另一组支撑机构42中的摆杆422相连。电机432为正反转电机432,并能够驱动连动轴431转动,并带动两组支撑机构42中的摆杆422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使由两组支撑机构42共同支撑的载车板1能够平稳的上升或下降,避免了载车板1上的车辆发生侧翻。
请参阅图6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动轴431的一端设有第一轴承座436,第一轴承座436内设有第一轴承,连动轴431的该端滚动连接于第一轴承座436内的第一轴承中。连动轴43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轴承座437,第二轴承座437内设有第二轴承,连动轴431的该端滚动连接于第二轴承座437内的第二轴承中。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座436和第二轴承座437,使得连动轴431的转动更顺畅。
仍请参阅图6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动轴431包括同轴依次连接的驱动轴4311、传动轴4312和从动轴4313。驱动轴4311的一端与传动轴4312的一端相连,传动轴4312的另一端与从动轴4313的一端相连,驱动轴4311的另一端与一组支撑机构42中的摆杆422相连,从动轴4313的另一端与另一组支撑机构42中的摆杆422相连。电机432能够驱动驱动轴4311转动,并使传动轴4312和从动轴4313同步转动。由于轴与轴承装配时,要求轴的加工精度较高,且安装较复杂,将传动轴4312分成驱动轴4311、传动轴4312和从动轴4313,只需要保证驱动轴4311和从动轴4313的加工精度,就能够装配入第一轴承座436和第二轴承座437内。同时,驱动轴4311和从动轴4313较传动轴4312更短,降低了装配难度,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轴4311的一端与传动轴4312的一端通过轴联器433相连,传动轴4312的另一端与从动轴4313的一端通过轴联器433相连。
继续参阅图6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3设有两组,分别为第一驱动机构434和第二驱动机构435。第一驱动机构434和第二驱动机构435呈平行间隔布置。第一驱动机构434中的连动轴431的驱动轴4311与一组支撑机构42中的一摆杆422相连,第二驱动机构435中的连动轴431的从动轴4313与该组支撑机构42中的另一摆杆422相连。第一驱动机构434中的连动轴431的从动轴4313与另一组支撑机构42中的一摆杆422相连,第二驱动机构435中的连动轴431的驱动轴4311与该组支撑机构42中的另一摆杆422相连。通过设置两组驱动机构43,在两个电机432的驱动下,为摆杆422提供更大的扭矩,进而使支撑杆421能够承受更重的载荷。此外,电机432提供给驱动轴4311的扭矩,在传递至从动轴4313时,由于能量损失,从动轴4313上的扭矩会减小。因此若只设置一组驱动机构43,与驱动轴4311相连的支撑机构42相较于从动轴4313相连的支撑机构42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在两组支撑机构42同时支撑载车板1及车辆时,可能会导致与从动轴4313相连的支撑机构42产生更大的形变,从而不能平稳地支撑载车板1。而设置两组驱动机构43,且两组驱动机构43的驱动轴4311呈对角线设置,使每组驱动机构43的驱动轴4311分别连接一组支撑机构42,能够平衡两组支撑机构42受到的扭矩。
图12是图8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请参阅图8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停车交换厅4还包括传动机构44,传动机构44包括第一链轮441、第二链轮442和链条443。第一链轮441设于第一驱动机构434中的连动轴431上,第二链轮442设于第二驱动机构435中的连动轴431上。链条443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434中的连动轴431上的第一链轮441啮合,链条443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435中的连动轴431上的第二链轮442啮合,使第一驱动机构434中的连动轴431与第二驱动机构435中的连动轴431同步转动。
请参阅图12,并结合图8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44还包括张紧轮444和支架445。张紧轮444滚动连接于链条443,张紧轮444可滑动地连接于支架445,并能与支架445相对固定,以张紧链条443。使链条443与链轮间的传动更平稳,进一步确保第一驱动机构434和第二驱动机构435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44还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轮446和第二导向轮447。第一导向轮446和第二导向轮447固定在支架445上,第一导向轮446和第二导向轮447分别位于张紧轮444下方的左右两侧。第一导向轮446和第二导向轮447的最高点与第一链轮441和第二链轮442的最低点平行。链条443依次穿设于张紧轮444与第一导向轮446之间的间隙和张紧轮444与第二导向轮447之间的间隙,使链条443被张紧轮444折弯并张紧后,在第一导向轮446与第二导向轮447的导向作用下,依然能够在第一链轮441和第二链轮442间保持平行的传动,使传动更平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车库还包括电气软件控制系统,通过电气软件控制系统能够控制车库内的所有动作,包括控制搬运车2的控制系统、控制驱动机构43的转动等。
以下结合上述实施例具体说明存车过程和取车过程。
存车过程:当待存车辆进入停车交换厅4存放前,停车交换厅4内有一空载车板1放置于地面之上。车辆经停车出入口411驶入停车交换厅4,并停放在载车板1上后驾驶员即可离开,驾驶员进行刷卡或其他形式的确认存车操作。接着,车库的电气软件控制系统开始工作,系统会确认停车区3内还未停放车辆的车位31,为便于描述,将该车位31称为目标车位。搬运车2从接驳出入口412进入停车交换厅4,并装载走载有待存车辆的载车板1,搬运车2再次经接驳出入口412返回停车区3的通道32内。
若停车区3只有一层车位31,此时,该层内还未停放车辆的车位31即为目标车位,则将有另一辆搬运车2先行移动到目标车位,将目标车位上的空载车板1移走,并移动到停车交换厅4内将空载车板1卸下。与此同时,载有待存车辆的搬运车2进入目标车位,将载有待存车辆的载车板1放置到目标车位31上,完成停车操作。
若停车区3有多层车位31,会优先锁定更上层的还未停放车辆的车位31为目标车位,将有多辆搬运车2依次从下往上搬运走目标车位下方的车位31上的空载车板1,并有另一辆搬运车2将目标车位上的空载车板1移动到停车交换厅4内将空载车板1卸下。与此同时,载有待存车辆的搬运车2将载有待存车辆的载车板1放置到目标车位上,前述多辆载有空载车板1的搬运车2再依次从上往下将空载车板1归回原位,完成停车操作。
取车过程:驾驶员进行刷卡或其他形式的确认取车操作,车库的电气软件控制系统开始工作。若停车区3只有一层车位31,搬运车2移动至待取车辆的目标车位,将目标车位上载有待取车辆的载车板1移动至通道32内待命。与此同时,将另有一辆搬运车2进入停车交换厅4内,将停车交换厅4内的空载车板1移动至目标车位上。此后,载有待取车辆的搬运车2移动至停车交换厅4内,将载有待取车辆的载车板1卸下,驾驶员将待取车辆驶离停车交换厅4,搬运车2返回到停车区3内,完成取车操作。
若停车区3有多层车位31,且待取车辆的目标车位为上层车位,则有多辆搬运车2依次从下往上搬运走目标车位下方的车位31上的空载车板1或载有车辆的载车板1,并有一搬运车2将目标车位上载有待取车辆的载车板1移动至通道32内待命。与此同时,将另有一辆搬运车2进入停车交换厅4内将停车交换厅4内的空载车板1移动至目标车位上,前述多辆载有空载车板1或载有车辆的搬运车2再依次从上往下将空载车板1或载有车辆的载车板1归回原位。此后,载有待取车辆的搬运车2移动至停车交换厅4内,将载有待取车辆的载车板1卸下,驾驶员将待取车辆驶离停车交换厅4,搬运车2返回到停车区3内,完成取车操作。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停车交换厅4,利用驱动机构43驱动摆杆422转动,进而驱动支撑杆421上升并伸出收容槽413外,使支撑机构42上的载车板1与地面间具有供搬运车2进入的间隙。并能够通过改变摆杆422的长度,来改变支撑杆421伸出至收容槽413外的高度,不需要在地面下方挖很深的凹坑来保证支撑杆421的行程,降低了土建工程量。利用驱动机构43能够驱动两组支撑机构42的摆杆422同步转动,从而使由两组支撑机构42共同支撑的载车板1能够平稳的上升或下降,避免了载车板1上的车辆发生侧翻。利用支撑机构42设于大厅41地面上的收容槽413内,搬运车2只需要在大厅41地面上就能够实现装载载车板1或卸下载车板1,不需要在地面下挖供搬运车2潜入的凹坑,消除了停车交换厅4地面与厅外的地面间的高度差,防止外部车辆或人员意外闯入停车交换厅4时,发生坠落事件而造成伤害。具有该停车交换厅4的车库,能够减少土建工程量同时提升安全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1)

1.一种停车交换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厅,其具有停车出入口和接驳出入口;所述大厅的地面上凹设有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收容槽;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有两组,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收容槽内;每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支撑杆,与所述大厅的地面平行布置,并与所述收容槽相平行布置;
摆杆,其设有两个,并沿所述收容槽的延伸方向呈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摆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杆,所述摆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
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的摆杆传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摆杆旋转;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杆正向旋转时,所述摆杆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杆上升并伸出所述收容槽外;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杆反向旋转时,所述摆杆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杆下降并收缩至所述收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交换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杆下降并收缩至所述收容槽内时,所述支撑杆的顶面与所述地面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车交换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交换厅还包括载车板,所述载车板可拆卸地搭接在两组所述支撑机构的支撑杆上;
在所述支撑杆下降并收缩至所述收容槽内时,所述载车板抵靠在所述大厅的地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交换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出入口正对于所述接驳出入口;
所述收容槽的一端朝向所述停车出入口;所述收容槽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接驳出入口;
两个所述收容槽之间的区域的两端分别正对于所述停车出入口和所述接驳出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交换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动轴和电机;
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与另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一一对应地平行布置;所述连动轴垂直于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杆布置;
所述连动轴的一端伸入一所述收容槽内与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相连;所述连动轴的另一端伸入另一所述收容槽内与另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相连;
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连动轴转动,并带动两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进行同步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停车交换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轴包括同轴依次连接的驱动轴、传动轴和从动轴;
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轴的一端相连;
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与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相连;
所述从动轴的另一端与另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摆杆相连;
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并使所述传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同步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停车交换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组,分别为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呈平行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的驱动轴与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一摆杆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的从动轴与该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另一摆杆相连;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的从动轴与另一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一摆杆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的驱动轴与该组所述支撑机构中的另一摆杆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停车交换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交换厅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
所述第一链轮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上;
所述第二链轮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上;
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上的第一链轮啮合,所述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上的第二链轮啮合,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连动轴同步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停车交换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张紧轮和支架;
所述张紧轮滚动连接于所述链条;所述张紧轮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并能与所述支架相对固定,以张紧所述链条。
10.一种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停车交换厅,所述车库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停车交换厅间隔布置的停车区、至少一个搬运车和多个载车板;
所述停车区和所述停车交换厅之间至少存在一条供所述搬运车行驶的通道;所述停车区内设有多个车位;
所述载车板可拆卸地搭接在所述停车区的车位内;或所述载车板可拆卸地搭接在所述停车交换厅的支撑杆上;
所述搬运车通过所述通道将所述停车交换厅内的载车板转运至所述停车区的车位上,或将所述停车区的车位上的载车板转运至所述停车交换厅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设有多层,并呈上下间隔布置;所述搬运车具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载车板上升至上层车位上。
CN202121838355.XU 2021-08-05 2021-08-05 车库及其停车交换厅 Active CN217680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8355.XU CN217680858U (zh) 2021-08-05 2021-08-05 车库及其停车交换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8355.XU CN217680858U (zh) 2021-08-05 2021-08-05 车库及其停车交换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0858U true CN21768085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2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38355.XU Active CN217680858U (zh) 2021-08-05 2021-08-05 车库及其停车交换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0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60038024A (ko) 입체형 주차시스템
CN109057446B (zh) 一种立体停车场滚动式载车板存储装置及立体停车场
US6641351B2 (en) Parking garage elevator system
WO2008123985A1 (en) Automated parking system for vehicles
CN217680858U (zh) 车库及其停车交换厅
CN111252163B (zh) 一种agv搬运装置及方法
CN212336854U (zh) 一种跨运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
CN109110363B (zh) 一种立体物流仓储周转系统
CN109057444B (zh) 一种立体停车场拨片式载车板存储装置及立体停车场
JP3056139B2 (ja) 機械式駐車場
CN111764718A (zh) 一种跨运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
CN209760923U (zh) 轿厢带动力升降机
CN213650785U (zh) 一种货架提升机
CN212406271U (zh) 一种立体车库
CN109057445B (zh) 一种立体停车场滚轮式载车板存储装置及立体停车场
JP2633172B2 (ja) トレー型エレベータ式立体駐車装置
RU2506386C2 (ru) Способ хранения автомобилей в отдельных взаимосвязанных модулях
KR20050122548A (ko) 다층형 주차설비
JP2863711B2 (ja) 機械式駐車場におけるパレット保持装置
JP2774764B2 (ja) 機械式駐車場
JPH0122050Y2 (zh)
JP2945845B2 (ja) チェーン搬送機構および機械式駐車場におけるパレット移載装置
JP3295066B2 (ja) 多段式立体駐車装置
JP2899623B2 (ja) 平面往復式立体駐車装置
KR0152326B1 (ko) 입체퍼즐식 주차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