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7190U - 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7190U
CN217677190U CN202220659474.7U CN202220659474U CN217677190U CN 217677190 U CN217677190 U CN 217677190U CN 202220659474 U CN202220659474 U CN 202220659474U CN 217677190 U CN217677190 U CN 217677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tank
treatment system
sewage
fl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594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翔
何国钢
张明
廖鑫
邹蓉
赵会芳
江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u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Weichua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Weichua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Weichua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594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7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7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7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设有沉淀池以及清水池,沉淀池设有第一出水口,清水池设有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清水池的顶部的安装槽;以及转鼓过滤装置,转鼓过滤装置设置在安装槽内,转鼓过滤装置设有第二进水口以及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口,第二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二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连通。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简化深度处理单元。

Description

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中,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通常是先采用氧化沟系统、AAO系统(Anaerobic-Anoxic-Oxic系统,即厌氧-缺氧-好氧系统)等对生活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再通过增设的深度处理单元对生活污水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才能满足出水标准的要求,深度处理单元通常是由土建类建筑结构以及其他设备组成,从而对占地指标的要求会比较高,对于有占地限制的污水处理厂会有很大的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能够简化深度处理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设有沉淀池以及清水池,所述沉淀池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清水池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进水口,所述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清水池的顶部的安装槽;以及转鼓过滤装置,所述转鼓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转鼓过滤装置设有第二进水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在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用于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即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部分SS(Suspended-Solid,即固体悬浮物)、部分TN(Total Nitrogen,即总氮)、部分氨氮以及部分TP(Total Phosphorous,即总磷),转鼓过滤装置用于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即进一步地去除污水中的SS,并且对污水中的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即化学需氧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去除作用。由于转鼓过滤装置的第二进水口与沉淀池的第一出水口连通,且转鼓过滤装置的第二出水口与清水池的第一进水口连通,则在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中进行生化处理的污水能够直接进入到转鼓过滤装置200中进行深度处理,经过深度处理之后的污水最后再从清水池流出。经过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之后的污水的各项标准均能满足出水标准。
另外,由于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清水池的顶部的安装槽,且转鼓过滤装置设置在安装槽内,则转鼓过滤装置200设置于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的顶部,因此无需额外增加土建类建筑结构以及其他设备在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之后进一步地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则能够减少有占地限制的污水处理厂由于占地空间对污水处理流程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水口处的第一管道,所述转鼓过滤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口处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一阀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管道以及第二阀门,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鼓过滤装置还设有容纳腔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过滤件,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二进水口以及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过滤件为圆筒形过滤件,所述圆筒形过滤件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且所述圆筒形过滤件能够在所述容纳腔内绕所述中心轴线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圆筒形过滤件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以及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鼓过滤装置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圆筒形过滤件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圆筒形过滤件绕所述中心轴线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鼓过滤装置还包括冲洗组件以及与所述冲洗组件连接的冲洗水泵,所述冲洗组件朝向所述过滤件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冲洗组件包括多个冲洗件,多个所述冲洗件沿所述圆筒形过滤件的轴向并列且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冲洗件的喷头均朝向所述圆筒形过滤件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鼓过滤装置还设有冲洗出水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冲洗出水口处的第四管道,所述冲洗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与外界连通,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三阀门;
其中,所述冲洗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口以及所述第二出水口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污泥池,所述厌氧池、所述缺氧池、所述好氧池、所述沉淀池以及所述污泥池依次连通。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俯视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转鼓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10、沉淀池;111、第一出水口;120、清水池;121、第一进水口;130、安装槽;140、第一管道;150、厌氧池;160、缺氧池;170、好氧池;180、污泥池;
200、转鼓过滤装置;210、第二进水口;220、第二出水口;230、第二管道;240、第一容纳腔;250、过滤件;251、第二容纳腔;260、驱动件;270、冲洗组件;271、冲洗件;280、冲洗水泵;290、冲洗出水口;291、加热板;
300、第一阀门;
400、第三管道;
500、第二阀门;
600、第四管道;
700、第三阀门;
800、第五管道;
900、第六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所示,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以及转鼓过滤装置200。
具体地,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设有沉淀池110以及清水池120,沉淀池110设有第一出水口111,清水池120设有与第一出水口111连通的第一进水口121,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还包括设于清水池120的顶部的安装槽130;转鼓过滤装置200设置在安装槽130内,转鼓过滤装置200设有第二进水口210以及与第二进水口210连通的第二出水口220,第二进水口210与第一出水口111连通,第二出水口220与第一进水口121连通。
在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用于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即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部分SS(Suspended-Solid,即固体悬浮物)、部分TN(Total Nitrogen,即总氮)、部分氨氮以及部分TP(Total Phosphorous,即总磷),转鼓过滤装置200用于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即进一步地去除污水中的SS,并且对污水中的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即化学需氧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去除作用。由于转鼓过滤装置200的第二进水口210与沉淀池110的第一出水口111连通,且转鼓过滤装置200的第二出水口220与清水池120的第一进水口121连通,则在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中进行生化处理的污水能够直接进入到转鼓过滤装置200中进行深度处理,经过深度处理之后的污水最后再从清水池120流出。经过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之后的污水的各项标准均能满足出水标准。
另外,由于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还包括设于清水池120的顶部的安装槽130,且转鼓过滤装置200设置在安装槽130内,则转鼓过滤装置200设置于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的顶部,因此无需额外增加土建类建筑结构以及其他设备在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之后进一步地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则能够减少有占地限制的污水处理厂由于占地空间对污水处理流程的影响。
如图2所示,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出水口111处的第一管道140,转鼓过滤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进水口210处的第二管道230,第一管道140与第二管道230连通,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管道230上的第一阀门300。
具体地,第一阀门300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管道140与第二管道230之间的通道。
如此,当污水需要从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的沉淀池110中流入转鼓过滤器中进行深度处理时,开启第一阀门300,则在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的沉淀池110内进行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能够从第一出水口111处流入第一管道140,再由第一管道140经由第一阀门300流入第二管道230中,最后能够流入转鼓过滤装置200中进行深度处理。
当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的沉淀池110中的污水的水流量过大,并且超过了转鼓过滤器的有限容量时,关闭第一阀门300,则在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的沉淀池110内进行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无法经由第一阀门300流入第二管道230中,从而污水无法流入转鼓过滤装置200中进行深度处理。
如图2所示,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管道400以及第二阀门500,第三管道400的一端与第一管道140连通,第三管道400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第二阀门500设置于第三管道400上。
具体地,第二阀门500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管道140与第三管道400之间的通道,且第三管道400为超越排水管道。
如此,当污水需要从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的沉淀池110中流入转鼓过滤器中进行深度处理时,开启第一阀门300,关闭第二阀门500,则在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的沉淀池110内进行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能够从第一出水口111处流入第一管道140,再由第一管道140经由第一阀门300流入第二管道230中,最后能够流入转鼓过滤装置200中进行深度处理。此时,由于第二阀门500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污水不会从第一管道140经由第二阀门500流入第三管道400。
当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的沉淀池110中的污水的水流量过大,并且超过了转鼓过滤器的有限容量时,关闭第一阀门300,开启第二阀门500,则在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的沉淀池110内进行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能够从第一出水口111流入第一管道140,再由第一管道140经由第二阀门500流入第三管道400中,最后排放到外界中。此时,由于第一阀门300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污水无法经由第一阀门300流入第二管道230中,则污水无法流入转鼓过滤装置200中进行深度处理,从而能够维持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内部的水流平衡。
如图4所示,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转鼓过滤装置200还设有第一容纳腔240以及设置在第一容纳腔240内的过滤件250,第一容纳腔240与第二进水口210以及第二出水口220连通,过滤件250为圆筒形过滤件,圆筒形过滤件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圆筒形过滤件能够在第一容纳腔240内绕中心轴线转动。
具体地,过滤件250的过滤网(未示出)均匀铺设在圆筒形过滤件的侧壁上。
由于转鼓过滤装置200的第一容纳腔240与第二进水口210以及第二出水口220连通,则在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的沉淀池110内进行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能够通过第二进水口210进入到转鼓过滤装置200的第一容纳腔240内进行深度处理,然后从第二出水口220流出。又由于第二出水口220与第一进水口121连通,则在转鼓过滤装置200的第一容纳腔240内进行深度处理之后的污水能够通过第一进水口121流入清水池120,从而完成对污水生化处理以及深度处理,以使经过处理过的污水满足出水标准的要求。
又由于第一容纳腔240内设置有过滤件250,因此在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的沉淀池110内进行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能够在转鼓过滤装置200的过滤件250内进行深度处理,以去除污水中的SS以及部分COD。另外,由于过滤件250为圆筒形过滤件,且圆筒形过滤件能够在第一容纳腔240内绕过滤件250的中心轴线转动,因此在圆筒形过滤件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污水中的SS以及部分COD留在过滤件250的过滤网上,以此来进一步地净化污水。
如图4所示,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圆筒形过滤件设有第二容纳腔251,第二容纳腔251与第一容纳腔240以及第二进水口210连通。
如此,在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的沉淀池110内进行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能够通过第二进水口210流入第二容纳腔251内。当圆筒形过滤件在第一容纳腔240内绕过滤件250的中心轴线转动,位于第二容纳腔251内的污水能够随着过滤件250的转动而转动,从而能够将污水中的SS以及部分COD粘附在过滤件250的过滤网上,而清液则能够通过过滤孔流入到第一容纳腔240内,进一步地从第一容纳腔240内流入到清水池120中,从而完成对污水的深度处理。
具体地,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过滤网的过滤孔的目数小于和/或等于230目,其中,过滤孔的目数表示1cm2的过滤网中所具有的过滤孔的数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污水中的SS的粒径大部分大于230目,在考虑工程实际应用和出水效果的情况下,过滤网的过滤孔的目数小于和/或等于230目能够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除此之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的工况选择合适的过滤网的过滤孔的目数。
如图4所示,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转鼓过滤装置200包括驱动件260,驱动件260与圆筒形过滤件的一端驱动连接,驱动件260用于驱动圆筒形过滤件绕中心轴线转动。
具体地,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件260为驱动泵。
如此,可利用驱动件260驱动圆筒形过滤件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以此来实现对污水的深度处理。
如图4所示,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转鼓过滤装置200还包括冲洗组件270以及与冲洗组件270连接的冲洗水泵280,冲洗组件270朝向过滤件250设置。
具体地,冲洗组件270用于对粘附在过滤件250的过滤网上的SS以及部分COD进行清除,防止过滤网上的SS以及部分COD封堵住过滤网的过滤孔,从而避免影响转鼓过滤装置200的出水效果。
如此,冲洗水泵280能够为冲洗组件270提供冲洗水源,以使冲洗组件270能够对过滤件250的过滤网进行冲洗。
如图4所示,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冲洗组件270包括多个冲洗件271,多个冲洗件271沿圆筒形过滤件的轴向并列且间隔设置,且每个冲洗件271的喷头均朝向圆筒形过滤件设置。
由于多个冲洗件271沿圆筒形过滤件的轴向并列且间隔设置,则过滤件250的过滤网的各部位均能被冲洗件271冲洗。又由于每个冲洗件271的喷头均朝向圆筒形过滤件设置,因此当冲洗水泵280为冲洗组件270提供冲洗水源时,从冲洗件271的喷头中所喷射出的水能够直接喷射到过滤网的表面,从而能够对过滤网的表面形成一定的冲击,使得粘附在过滤网上的SS以及部分COD产生位移并从过滤网上脱落,以此来达到较好的冲洗效果。
如图2、图4所示,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转鼓过滤装置200还设有冲洗出水口290以及设置在冲洗出水口290处的第四管道600,冲洗出水口290与第一容纳腔240连通,第四管道600与外界连通,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四管道600上的第三阀门700;其中,冲洗出水口290设置在第二进水口210以及第二出水口220的下方。
具体地,第三阀门700用于开启或关闭第四管道600与外界之间的通道。
如此,当需要对过滤件250的过滤网进行冲洗时,关闭第一阀门300以及第二阀门500,开启第三阀门700,则在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的沉淀池110内进行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暂停从第一管道140中流出,此时转鼓过滤装置200暂停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在对过滤件250的过滤网进行冲洗时,冲洗水源、SS以及部分COD会进入到第一容纳腔240内,由于冲洗出水口290与第一容纳腔240连通,且冲洗出水口290处设置有第四管道600,则第一容纳腔240内的冲洗水源、SS以及部分COD能够从冲洗出水口290处流向第四管道600。又由于第三阀门700处于开启状态,因此第四管道600中的冲洗水源、SS以及部分COD能够从第四管道600中流向外界,以此来完成对过滤件250清洗的整个流程。当过滤件250正常工作时,关闭第三阀门700,则能够防止第一容纳腔240中的水从第四管道600中流向外界。
又由于冲洗出水口290设置在第二进水口210以及第二出水口220的下方,因此在对过滤件250的过滤网进行冲洗时,第一容纳腔240内的冲洗水源、SS以及部分COD不会从第二进水口210流入第二管道230,也不会从第二出水口220流向清水池120,从而防止在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出现对水的二次污染。
如图4所示,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转鼓过滤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过滤件250以及冲洗组件270上方的加热板291,且加热板291朝向过滤件250以及冲洗组件270设置。考虑到北方年平均气温较低,且冬季气温较低,转鼓过滤装置200在作业时容易出现污水结冰的现象,从而容易堵塞过滤件250的过滤网,加热板291能够在转鼓过滤装置200作业时保持转鼓过滤装置200内的温度,避免在北方冬季气温较低时影响过滤效果。
如图1所示,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还包括厌氧池150、缺氧池160、好氧池170以及污泥池180,厌氧池150、缺氧池160、好氧池170、沉淀池110以及污泥池180依次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五管道800以及与第五管道800连通的第六管道900,第五管道800的一端通过第二出水口220与第一容纳腔240连通,其另一端通过第一进水口121与清水池120连通,第六管道900中含有消毒药剂。
如此,污水能够依次经过厌氧池150、缺氧池160、好氧池170、沉淀池110以及污泥池180以完成生化处理,进一步地,完成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到转鼓过滤装置200中进行深度处理,最后从转鼓过滤装置200中通过第五管道800流入到清水池120。
在污水从转鼓过滤装置200中通过第五管道800流入到清水池120的过程中,由于含有消毒药剂的第六管道900与第五管道800连通,则第六管道900中的消毒药剂将第五管道800内的污水进行消毒,从而使得从转鼓过滤装置200中流出的污水能够被再次净化,以满足出水标准的要求。
具体地,清水池120内设置有多道隔墙(未示出),从而能够避免在第五管道800中的污水出现短流现象,以保证从转鼓过滤装置200中流出的污水能够在第五管道800中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
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正常出水的工作原理:此时,第一阀门300处于开启状态,第二阀门500以及第三阀门700处于关闭状态。污水从厌氧池150进入到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依次经过缺氧池160、好氧池170、沉淀池110以及污泥池180进行生化处理,完成生化处理的污水从沉淀池110的第一出水口111流入到第一管道140,再从第一管道140流入到第二管道230,接着经由第二进水口210流入转鼓过滤装置200中。进入转鼓过滤装置200中的污水在过滤件250内进行深度处理,完成深度处理后的污水从第二出水口220流入到第五管道800中,此时第六管道900中的消毒药剂会随着污水一起流入到第五管道800中,进而,污水能够在第五管道800中再次进行净化。随后,污水经由第一进水口121流入清水池120中,此时,经过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净化的污水即可满足出水标准的要求。
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超越出水时的工作原理:此时,第二阀门500处于开启状态,第一阀门300以及第三阀门700处于关闭状态,且转鼓过滤装置200中的污水即将满溢。污水从厌氧池150进入到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依次经过缺氧池160、好氧池170、沉淀池110以及污泥池180进行生化处理,完成生化处理的污水从沉淀池110的第一出水口111流入到第一管道140,由于第一阀门300处于关闭状态,则污水暂停从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中流如第二管道230中,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暂停工作。此时污水能够从第一管道140流入到第三管道400中,接着从第三管道400排放到外界,从而以此来达到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内的水流平衡的目的。
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冲洗时的工作原理:此时,第三阀门700处于开启状态,第一阀门300以及第二阀门500处于关闭状态,转鼓过滤装置200处于待清洗状态。污水从厌氧池150进入到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依次经过缺氧池160、好氧池170、沉淀池110以及污泥池180进行生化处理,完成生化处理的污水从沉淀池110的第一出水口111流入到第一管道140。由于第一阀门300以及第二阀门500均处于关闭状态,则污水暂停从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100中流出,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暂停工作,此时转鼓过滤装置200即可进行冲洗作业。在冲洗组件270将转鼓过滤装置200冲洗完毕后,冲洗污水从冲洗出水口290处流入第四管道600内,进而流向外界,则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完成冲洗作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设有沉淀池以及清水池,所述沉淀池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清水池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进水口,所述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清水池的顶部的安装槽;以及
转鼓过滤装置,所述转鼓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转鼓过滤装置设有第二进水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水口处的第一管道,所述转鼓过滤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口处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一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管道以及第二阀门,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过滤装置还设有第一容纳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过滤件,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进水口以及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过滤件为圆筒形过滤件,所述圆筒形过滤件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且所述圆筒形过滤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绕所述中心轴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过滤件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以及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过滤装置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圆筒形过滤件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圆筒形过滤件绕所述中心轴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过滤装置还包括冲洗组件以及与所述冲洗组件连接的冲洗水泵,所述冲洗组件朝向所述过滤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组件包括多个冲洗件,多个所述冲洗件沿所述圆筒形过滤件的轴向并列且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冲洗件的喷头均朝向所述圆筒形过滤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过滤装置还设有冲洗出水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冲洗出水口处的第四管道,所述冲洗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与外界连通,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三阀门;
其中,所述冲洗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口以及所述第二出水口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流迷宫式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污泥池,所述厌氧池、所述缺氧池、所述好氧池、所述沉淀池以及所述污泥池依次连通。
CN202220659474.7U 2022-03-24 2022-03-24 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7677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9474.7U CN217677190U (zh) 2022-03-24 2022-03-24 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9474.7U CN217677190U (zh) 2022-03-24 2022-03-24 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7190U true CN217677190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0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59474.7U Active CN217677190U (zh) 2022-03-24 2022-03-24 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7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68058A1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CN103466876B (zh) 外置式双级膜生物反应器
CN203829718U (zh) 一种高效节能自动化v型滤池
CN109179876B (zh) 一种高磷园区工业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0286897U (zh) 一种连续交替式mbbr污水处理设备
CN105129974A (zh) 一种往复旋转式膜生物反应器
CN217677190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18924072U (zh) 快速沉淀膜系统
KR102070679B1 (ko) 필터 세정구조를 갖는 정수시스템
CN110790455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15592770U (zh) 一种农田滴灌用河水过滤器
CN215975459U (zh) 一种全地埋式钢筋砼结构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CN211546154U (zh) 一种工程管理用的施工生活区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6837528U (zh) 一种新型净化效果好的移动式废水治理装置
CN211311150U (zh) 一种废水过滤装置
CN212403572U (zh) 一种浸没式超滤装置
CN211611826U (zh) 一种智能控制工业用反冲清洗过滤装置
CN210021369U (zh) 一种离心式污水过滤器
CN208166657U (zh) 一种转盘滤池
CN107512832B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8408908A (zh) 一种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方法
CN216005535U (zh) 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
CN216360434U (zh) 一种集成式污水净化过滤设备
CN215161468U (zh) 一种带排泥组件的mbr曝气装置
CN216614250U (zh) 一种一体化反应沉淀气浮过滤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10000 room 406, building A4, Jinghuan community, 126 Xing'an Road, Yuhua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chu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10000 room 406, building A4, Jinghuan community, 126 Xing'an Road, Yuhua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WEICHUA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